《赖声川的创意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 赖声川的创意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508607450
作者:赖声川
页数:255页

渗透出的创意人生

买了很久,终于在十一往返的火车上看了。而且是两遍+。第一遍读的很慢,花了两天的时间。一边看一边想,书本合合开开 思想也张张避避。关于思想的书籍,必须要连贯起来理解 否则就是没读懂。看完的时候,有点不满足。因为不是完全明白,并且和自己一开始的预期有些出入。下了火车,就开始忙碌。一直到快一个月后回来的火车上。算算,大约也就是不几个钟头 我看完了第二遍。这小一个月里面,看到的东西正好和这本书的某些东西串联了起来。我忽然明白了些什么。我不是艺术工作者,甚至可以说工作可以完全脱离创意。但我喜欢个性,喜欢和别人不一样,更喜欢不断明晰自己。这本书,我最爱的 在于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现在的生活,和开窗之后的未来。无论是做人做事,都是一种指引。我最爱的那句话,情绪阻碍着感知。送给所有和我一样肆意生活的人们。

赖大师还是继续搞戏吧

完全奔着作者的名声,以100米冲刺的速度往返于书架与收银台之间,回家一看,竟有了将手中票撕了的冲动,不过转天还是去看了话剧,很不错,很感人,所以,请不要将拍戏时候的手稿再次出书了,本来票就这么的贵!

思维安静的品

这书 还真不能随意浏览 不像看小说 可以一目十行 大概就知道意思 本身这本书就是一创意 虽然不像王家卫那样拍电影没剧本 但是确是有剧本的任意发挥 里面看似有体系的创意思路 读起来却又不是那么容易上手 最好是看过赖声川的舞台剧后 再来读此书 似乎会感触更深 两个字学习 一个字 品

求真再求新

总感觉这本书好像不太适合我,大概因为类似的道理听太多了,道理都差不多,只是包装不一样而已。又或许经验积累还不够,有些东西理解不鸟。经过几个月终于看完了,送了一口气。整本书基本是在解释“创意金字塔”立面图。简单说来就是生活经验累积+专业技术。前者是素质,后者是能力。大多数人只需要多锻炼能力,素质这个东西只是在能力之上锦上添花而已。所以吧,面对工作还是不要把素质这个东西看得太重,不然会死得很惨……其实做创意和其他工作没什么分别,其他工作也需要创意,做创意也需要踏实和练习基本功,入行不久也不短,越发觉得刻苦努力很重要,基本没有什么捷径和天马行空的说法,都是骗人的……你看似人家木有在做事,说不定脑子正急速运转,都非常刻苦。说到写文案,刚开始总会陷进误区,想一句话成经典,想写漂亮,想写得出彩……总之,各种一步登天的想法,虽然自己不承认,可是还是忽略了要写好还是要一步步来的,先要求真再求新,先要求对再求美。

归根结底是更好的生活的方法

这本书从图书馆借回来好久,终于今天用了一整个白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说实话,借这本的原因有二:一是赖声川老师的大名,一直未能现场观看他的戏剧,但这是我的愿望之一;二就是书名里的创意学了,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泛滥成灾,小清新遍地开花,每个有点儿文艺小青年意思的孩子好像都想转做创意行业,我也不能免俗。就是因为以上两点肤浅的原因,借回了的书足足拖了两个月在到期之前看完。看完之后的最大感受是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快到期直接换掉,而是用了一天的时间认真的读完了它!书的主要内容是创意金字塔,着重介绍的是金字塔的左边,需要费劲思考理解的反而是右边。关于金字塔的左边部分,在我看来,就是近年来很流行的灵修内容。是关于向内发现自己,关于打开自己联接外部世界。金字塔的左边部分在我理解起来很费劲,但读读停停,大概可以抓住一丝赖老师的教导。伴随着我读完这本书的是我对自己的反思。我认为自己做的最欠缺的部分是以一种广阔的联系视角观察这个世界。我知道联系的重要性,也会在生活中应用因果联系,但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联系似乎都还是孤立的,虽然哲学早就学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一种宏观的大视野,也是赖老师所说的结构——既看得到整体,也看得到部分。全书在“创意”的光环下,实质是谈论的是让生活更具灵性的方法,是如何更好的生活的哲学和方法论。想要生活的更好,就要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想要生活的更自由,就要以最大的勇气学会放下;想要生活的更快乐,就要以纯净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带偏见……生活可以很简单,只是我们都是制式的人,生活在概念里,习惯于为所有的事物分类贴标签,最后属于我们的所有的的一切陷入僵局,找不到出路。可是生活需要的不仅是“创意”的天马行空,还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创意是灵感的集体涌现,是内在神秘电脑档案排列组合的产成品。结构是作品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创意+合适的表现形式=优秀的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需要技巧的纯熟,需要一颗安静的心,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压力。你看,赖老师讲的可不是如何更好的生活么?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仅仅是最后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已。生活需要细节,需要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自己一点点的行走。智慧+方法=更好的生活!

还可以

整书以他的创意金字塔为主线,讲授创意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有些收获,拉开事物本质与标签之间的距离,开阔思路

典型的商业书

其实在看到“中信出版社”的时候就应该要有警觉了……说它典型,是因为商业书的要素它一揽无余:一个不会很深奥的核心道理,一些鲜活的例子,直白的语言,补充好繁琐的让人摸不着北的体系,最好还有个元素复杂的构成图或者思维导图,整个再笼罩上一层禅宗的神秘色彩,再加上名人的推荐和序(居然还请到了李安,而且赶在这个时候),串在一起就成了一本书。话虽如此,要说这本书一点价值都没有,那也不尽然,总归还是可以学到点东西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创意的唯一来源就是生活,生活是创意最好的养料,所以不要把生活和工作割裂,而且要尽量扩充丰富生活。除此之外,创意从思维底层提炼上来还有种种障碍,这就是我们日常中形成的偏见和模式,这都是禅宗说的“病”,只有摆脱这些东西,才能不断激发创意。再一个就是动机也很重要,为创意而创意、或者为物质生活而创意都是不对的,所以要保证自己动机是正确的,就算自己的工作产生不了创新的东西,只要的好的东西也就够了。说白了就是固本清源这四个字。来源和障碍这两个观点还算有点价值,其他的就故事可以看看。这本书在豆瓣评价还不错,喜欢这本书的人,要是能举出作者一个思想不属于这里面的,尽可以拍我砖头哦!

值得多看几遍

我很少看专门说创意的书,看来了此书本之后,感觉最深的不是创意。知道自己现在还活着,而且活得还很好,突然明白了,人生是有那么多的创意的,创意无处不在······

请不要停止思考和行动

这本书是上次在卓越买的N多本中的一本。但却是最后才看。间隙可以看到我这人的怪癖。就像吃好的东西。有时候总是把饭都扒了吃最后一块肉 -__-|| 在吃上是为了最后的美味能一直停留在嘴里。而用在书上其实也差不多。希望好的思想可以沉淀下来。印在脑海里。但断断续续的。一直都没吃掉这最后的美味。直到搬了一个人住。才拿出来。慢慢的看。书里很多好思想。很多新观念。也有不断的共鸣。但当看完了感觉还是空空的。甚至不敢放回书架。很是纠结。知道看了另本《设计中的设计》。里面扉页就有讲说,如果你看了本书后更加迷茫了,那并不是你离设计更远了。而是你更加深入了。瞬间就释然了。其实就是看到了更多的奥秘和更多需要自己探索的东西吧!然后又想到赖先生在书中对于旅游的定义。其实是一个道理。当我们出去旅游后。回来了。你会认为这个世界真大啊!其实在你眼中的世界在变小。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很多时候都是这样。陷入一个怪圈。自己给自己的一个怪圈。怎么会那么轻易能爬出来。只能慢慢的让自己转换视角。去另一个位置看自己。一切就显得那么渺小。创意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只能在生活中不断的重新定位自己调解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时刻在一种模式下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灵感也就慢慢形成一个新的IDEA.然后再用高效的方法去完成。永远不要停止思考和行动。

学会积累,自然产生创意

为了广告学的作业诠释浪漫而看的这本书~临时抱佛脚确实是不好的,书里也并没有教怎么样就能产生诠释浪漫的创意~其实,所有关于创意的课程或是书籍,都不会教怎么会有创意的。书里详细提到了一个剧本的创作过程,有很多很多个想法,当时有的一些感悟或点子,许许多多的累积,一下子在脑海中集合重组,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总是认为有些人确实很天才,有各种奇思妙想,并认为是别人能做自己不能的,事实并非如此,天才也是需要细心观察周围生活的细节,有与众不同的体悟,并且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后,这样的创意才能诞生的。有些人确实有一个灵光一闪,觉得是个绝佳创意,如果运用起来就会如何如何,但是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没办法把现实变得像脑海里的那个创意那样,其实也很正常。能够运用创意的人,不仅仅是有灵感的人。有着大量的练习和构思才能将灵感产生的一个碎片拼成完整的图。之所以想不到与众不同的东西,是因为大家的思维模式都固定了,看待事物都是同一种方式方法,所以,抛开之前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就像小孩子,他们看待事物总是新鲜的,自然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需要一些条件了,至少不能用判断的眼光看人看物,不能有偏见,不能以很功利的想法为引导,这些,都需要平时练习。学校里教授的都是方法,而不是智慧,做每件事都需要一个方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话,无形中就自我设限了。“闭关”这个词对我来说比较高端,但是得承认,闭关带来的心灵纯净澄澈感确实能扫清多余的念头,给自己新的灵感。学会找到事物的连结也很重要,有些事有些元素有些内容看似完全不搭,可是找到他们的连结以后,大家都会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连结是自然的、巧妙的,那么,这个连结就是个创意。说了这么多,本书的重点可能是没有抓到,但我已经知道需要怎么样做了,不是让自己有创意,是让自己学会如何积累条件,自然而然产生创意。

不谋而合的好书

先要说如果你不信佛,没关系,若是个偏见主义,就不要看这个书,你只会觉得这书在胡扯,谈大道理。而在我看来,的确是很有启发性,你可以联系衫浦康平的书〈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一起看,你可以从中发现他们不谋而合。

囿於常態的我們

B類架起初我以為這又是一本鼓吹成功學的書。但當我在文理館B類架上看到它時,我還是抱著對B類架子上各種大部頭的敬畏之心,選擇了通俗易懂的它。讀完之後我發現,它確實和成功學的爛書們有些相同之處:正確的廢話,生硬散碎地引用名人名言,同個概念的反復陳述。或許你還會認為,書中的核心,那個創意金字塔,也不過是故弄玄虛。但你也應該看到,這其中有一個創意人誠懇的經驗分享。準確地說,他在分享他的創意管理學。源頭:共同的困惑創意是否有跡可循?這也是我的困惑。作為創意人來提出這個疑問并試圖解題,賴聲川是有資格的,他有足夠多的經驗和機會來驗證他的答案。我贊同他首先將創意解構,引導讀者樹立並不玄秘的“創意觀”。創意並非某些人獨有的天賦,因為每個人都在面對生活,“活”即是一件需要創意的事情,所以我們身上都潛藏著創意的因子。到這裡,“將這本書讀下去”的目的,不再是如何成為創意人,而是如何改變這囿於常態的生活。慾望與表達方式我曾經得出一個結論:我所有的時間都將花費在尋找更恰當的表達方式上,從繪畫到文字到攝影。後來我明白,這其中欠缺了慾望,一切表達方式都顯得無力。慾望的湧現,是一件值得被讚賞的事情。靈感可存取我非常喜歡賴聲川講述《如夢之夢》的創作經歷那段。逆向的分析,聯接片段式的靈感,充滿可能性的思考。報紙上的新聞,排戲的困惑,古堡的畫像,聖地菩提迦葉的修行,《西藏生死書》的感懷……一切生活的細節都因作者多出了一兩秒鐘的感動和思考,而被貯藏為靈感存於內心。於是,當我們試圖敘述一個故事時,我們能構築一個經由真實感動建立而來的血肉之軀。這就是靈感的價值,不在於新異。穩定的世界觀賴聲川提到一個問題:出國旅行讓你覺得世界變大了還是變小了?之後他回答:”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越旅行,世界會變得越大,任何地方都必須探索,任何經驗都必須嘗試。這聽起來和迷人,現代人甚至嚮往這種生活,讓感官探索的空間越來越擴大,讓世界成為龐大的遊樂場。“這段話幾乎解答了我在島上的幾個月產生的諸多疑惑。順便,也提供了我繼續對某些”流浪者“嗤之以鼻的動力:不過是從一種迷失,走向另一種迷失。其他在這本書中我還找到很多與主題並不緊密相關,但非常有趣的細節。比如賴聲川的創作環境,大部份時候他選擇富有情調的環境寫劇本,例如印度佛教聖地菩提迦葉,南加州的大學圖書館。他也提到自己總是需要讓周邊的一切都準備好,才能進入創作——燈光要對,咖啡要對,音樂要對,坐的椅子要對,寫字的筆記本也要對。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也常常覺得,一定要將環境調到最適的氣氛才能專注。不過比較悲慘的是——我常常就在整理書桌、放好CD機等等繁瑣細節之後,喪失掉最初想要專注的慾望了。就像我經常走不算近的一段路去圖書館,結果在裡頭呼呼大睡一樣。這還真是病,得治:P其次,關於禪修,以及那個創意金子塔、左右的原理,其實這些才是這本書的主題,不過我認為,這都是作者自己的創意思路。某種角度來說,這整本書其實是作者在試圖厘清自己的創意觀。很難說這本書能真正教會你像賴聲川一樣思考,一樣創意,要掌握他在書中闡釋的創意學也不太容易——當然這也沒有必要,一套邏輯適用於一部份人,然而唯有你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閱讀這類書,我更看重那些細節觸發的靈感。

创意不能学

赖声川是创意不绝的舞台剧大师,在这本书里面,探讨了一个一直困惑创意人的问题,创意的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训练出来的。赖声川的舞台剧仅形式上的概念创意就令人心动:99年创作《如梦之梦》,在印度佛法研习营看见绕舍利塔行走的信徒而产生灵感——把观众当作神圣的塔,让故事和演员环绕着观众,将剧场还原成一个更属于心灵的场所。为赖声川带来巨大声誉的《暗恋桃花园》,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因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的排练合约且演出在即,互不相让,于是不得不同台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因有佛法哲学为底,赖声川得以系统的表达出自己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奇妙构想的原因和方法,最核心的,创意不是技巧,而是对生命深度的省思,是生命经验中具备某种特定的储存并被一种机制所启动。就如同你感谢你的老师改变了你的人生,其实你的老师只是那种机制,你认可你的老师完全是你生命中早已储存和老师观念相似的信念,一切不过是缘分。所以我对有好事者在这本书的腰封上冠上“创意是训练出来的”这样的促销词感到可笑,我相信,赖声川明白,他只是写好这本书,等有缘人来碰而已。绝望得很,创意是天生的,而维持生计的技能,才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盗版也是种创意

我敢肯定,这本从地坛书市买的书绝对是本盗版,先不说那平均每P0.8个千奇百怪、充满创意的错别字,就连那建筑大师设计、精美绝伦的立体、剖面、俯瞰犹如3D阿凡达般的神秘创意金字塔我都没见着。所以,我只能说说我见着的盗版创意学,跟大家看到的恐怕不一样,为了避免误会,我尽量使用引号。我们这代不是版权意识很强烈的一代,我想我们之后的一代两代可能版权意识更不足,除非自己是版权的既得利益者,否则很难关心这件事儿;我们小时候经常买10块钱三盒的录音带——绝对盗版的,有时候也信誓坦坦的要买正版的,10块钱一盒,但即使你花了10块钱只买了一盒,你也不能确定你买的就是正版——因为你压根儿就没见过正版长什么样。我当然也不知道真正的“赖声川的创意学”长什么样,我之所以能确定我这本是盗版,原因如下:1、此书买自地坛书市——盗版大集散地;2、错别字错得太有创意,不是人类所能完成,必定使用了不玩感情的机器——除了扫描没有字能错得这么形像。因为盗版,我不确定赖声川到底说了些什么,就单单以盗版来看,“他”什么都没说,“他”只是把我的困惑问题白纸黑字摆上了台面并且用了一些玄之又玄的宗教术语,但是,问题没解决,起码我的没解决。“他”只是让我看见“他”在一座巨大的透明玻璃罩里操作着各种精密而唬人的仪器,这儿按一下,那儿转一圈,显得怡然自得,很open,然后说:你看,我把自己都奉献出来了,没有一点儿遮遮掩掩的,通体透明;但是玻璃罩外面的人却在外面使劲捶着透明的玻璃幕墙:门呢?门都没有。曾经我是“表坊”的拥趸,搜集了“表坊”的差不多所有盗版光盘,对不起,我没地方买正版的去,但是看到《暗恋桃花源》后我烦了,我不明白后来那部戏为什么会被推崇到那样一个地位,完全不理解,我倒是更喜欢“表坊”前期的作品,关怀社会、政治、人文……兴许这是因为我骨子里其实是个愤青的缘故。而这也就是书中说到的“动机”这件事,“赖导”在这里把这件事提升到了太崇高的地位,关系到了全人类,“造福人类”,这有点儿让人吃惊,“利他”还是“利己”的不同出发点确实很重要,因为这时候面对的是自己,但“无私”、“无我”却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按常理说,如果一普通人——比如我,如果太“无我”了,容易错乱,也就容易把自己放错位置,用大俗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了——当然,我说的是我等凡人,大师级的除外。不过大师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即使从这本盗版中也能看得出来,大师的纠结我也纠结,比如:时刻想要放掉偏见,保持open的状态,吸收各种各样杂七杂八有用没用的资讯;如何开始第一笔;如何控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要细节还是要整体……读这本盗版的时候我脑子里充满了一个个绿色的液体小球,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反正用指甲划一划,那些个小球里的液体就开始流向另一个或几个别的小球,哪个和哪个都能随便溶合,我想这就是“赖导”据说的“创意”与“联通”,我能说这东西以前就住在我脑子里吗?可即使这些小球流啊流啊,最后流成了一摊绿水儿,我还是抱持着各种偏见,想倒也倒不出来。容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想我最有创意的时期应该是幼年,每次去公共厕所面对满墙的尿碱我总能看出各种图形:小鸡小狗七仙女……有时候看得都入迷了,后来,我长大了,公共卫生设施也改建了,尿碱的地方取而代之换成了白磁砖,而我心中的偏见告诉我速速离去。这可如何是好?我抄吧、盗版吧还是,“赖声川的创意学”中引用了神学家威廉·R·英的话:“什么是原创?就是没有被发现的抄袭。”既然都是抄袭,那也就不用太在乎外在形式了,说真的,我很想看邰智源盗版一次赖声川,真的。

<创意学>打动人的句子

第1章 创意魅影】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独立思考及其行动能力。没有人教我们——或许世界是没有界限的。第2章 创意二部曲创意是神秘的。这神秘性要分两部分来谈: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发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形成。这两个秘密的部分正与以上的“构想图”以及“执行面”相对应,也正是我所谓的“创意的二部神秘曲”。学习创意是一种修行。一切基于他们内心在寻找一个适当的题目。题目的解答一定在出题目的思维程度之上。创意真正的深度在于题目本身拟定的过程。这是一个人本身深度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欲望的问题和智慧的问题。“智慧”决定了创意人为自己设定的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的大小;“方法”决定创意人解题的效率,也决定创意人解题的创意。创意是一场发现之旅,发现题目,以及发现解答;发现题目背后的欲望,发现解答的神秘过程。第3章 灵感的仓库灵感可能是一种超意识的形式,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形式——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定它是自我意识的相反词。通常一个人灵感“来”的时候,虽然是达到一种极度专注的境界。灵感的产生与我们的内在需求相呼应。灵感的逻辑很难捉摸。但跳跃的逻辑也是一种逻辑,道理自然存在于它发生的过程中。创意人有一种习惯,经常会把生活中看到的任何东西延伸、联接到别的东西或带往别的方向。我生命经验中的许多事件必须已经被放储藏在某处。必须有一种机制被启动,知道在哪里找这些事件,以及那些事件能够跟哪些事件串联在一起。第4章创意的神秘电脑我们的神秘电脑是档案库,同时也是操作系统。真正的创意来自内心。自己的井中有多少水,靠自己长年的积蓄。所以,一切的基础在于我们内在装了什么,因为那才是创意的原始材料,那才是操作系统取材的花园。人的意识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点点,下面是庞大的潜意识。安静地积累并成长。当我们从事创意工程时,像是从冰山的顶端钻洞下去探索并挖掘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自己钻洞探索的技术如何。人心最特殊的就是它那不可思议的认知力。创意的第一个关键是我们内心在所储存的一切。创意的第二个关键就是神秘电脑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将所有档案抓出来,恰当地组合在一起的机制。重新评估我们如何储存档案,并完善这一储存功能。重新了解我们如何开启档案,如何通过组合一些似乎不相干的档案创作作品。第5章 创意金字塔创意的学习应当是智能与方法并重。智慧无法或不该被教导。在民主体系中,智慧一词刻意变得很含糊、无法定义,这是有理由的。我指的是个人的智慧,就是个人对生命的透视力,对宇宙的观察力。在进步的民主社会中,每一个人只能孤独地寻找自己的世界观,自己人生的智慧。创意学习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金字塔内部,打通上下,让创意在金字塔内顺畅地流通。上下、左右,这都是金字塔表现的重要关系。第6章 创意的源泉我们的心犹如和一种更广大的意识相联结在一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类所经历最美的事情就是神秘。神秘是一切艺术与科学的源泉。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来自内在源泉的、不可思议的创意能量。创意的原始能量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一个特特质,而是等待被发掘的本能,等待被揭露的能量。知性的屏障就是知识的堆积对源泉造成的遮蔽,也就是前面所说从小加诸于自己身上的附加配备,早就遮盖了自己最原始的面貌。感性的屏障让我们无法发挥本觉,与自己的源泉绝缘。而更为严重的屏障是通过长年养成的习性形成的。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可以觉醒。第7章 创意的智慧我知道舞台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就是创意的智慧。它包含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也包含创意技巧和创意经验。智能经常和知识混为一谈,但两者明显不同。对我来说,知识是信息的累积,智能是知识的妥当运用。要进一步说,智慧是一种“感知”的能力,让我们洞察人、事、物的真面目,以及其间的所有关系。智能是一种能量,能够运用在知识之上,是判断机制背后的原动力。个人智慧在背后做出了人生所有的判断、选择。智慧也是联结事物背后的原动力,创造创意的力量。创意靠智慧滋养,创作因为智慧二充满深度和人性。回到电脑的比喻,“知识”是我们电脑内存中累积的信息、档案,甚至是程序;智能是运用这些档案及程序背后的中央处理器。有了“智慧”,我们能穿透、洞察生命真相,也能洞察作品的真相。创意的智慧就是这种透视、感知的能量。成功的主管有一台良好的内心电脑,这一台电脑有丰富的档案库,以及迅速健全的操作系统,让他面对同样的信息,能够自然而自信地得出别人无法得出的结论。这就是创意智慧的表现。人类环境学和米克说:“智慧是人心的一种状态,特质是深度地理解和透视。智能经常伴随着博大精深的正式知识,但这不是必需的。深受过教育的人也能获得智慧,木匠、渔夫、家庭主妇之中也有智慧之士。智慧存在时,表现方式就是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及关系。它是对生命整体的感知,同时能清楚看到个别事物的具体独特性,以及相互关系的细节。智慧不能被限定在任何专业领域中,它也不是任何学术科目;它是对万物整体的辨识,超越学术。智慧就是理解复杂性,接受关系。个人的喜好,我们是谁,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一切不是从艺术领域中学习的,而是在平时生活中渐渐培养出来的。即兴演出的真谛在于演奏到“忘我”的境界。而在忘我境界中,艺术家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更深刻、更真实、更赤裸的自己。但绽放出来的是什么?会看的人,全看得到。一幅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只是试图让那些生命穿透出来而已。如果爵士乐手、书法家、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表现的是来自内心的艺术,那么心的内容就是艺术的内容,那观看的人所看到的事实就是创意人的心,而智慧就是人心最直接的呈现。第8章创意三毒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面对创意金字塔中左边的三大难题:经验、习性、动机。智慧与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能量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你的灵魂中必须充满混乱,才生得出一颗舞动的星。事实上人生就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累积。这应该是人生的选择,但重点是我们经常累积而不自知,而自己到后来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个输出,一个输入,创意必须有来源,这来源是自己心中的累积。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我们经常视而不见很多事。是让选择自动发生还是有意介入,这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我们的电脑养成一些自动储存模式,这些模式就是我们的习性。习惯是最可怕的灭音器。——贝克特《等待戈多》习性掌控我们储存档案的逻辑。我们的心不只累积档案,更是在不断累积生活和工作模式。拘束的心永远在寻找标准答案,充满创意的人总是通过创意的习性,在寻找另类答案。创意人知道任何事物中都有创意潜力,如果盲目地立即拥抱或排斥任何一件事,就抹杀了这件事的潜力。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作家圣埃克絮佩里毕加索说:“艺术家经历满与空的阶段过程,这就是整个艺术的秘密。”三毒中最不容易注意,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动机”。因为改造动机,就能直接影响习性,习性又能够对经验的累积发挥即时而明显的作用。第9章柏格森:“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一个人能不能累积智慧,主要看他懂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生命的经验。眼睛只是器官。到底看什么,看多看少,是心在决定。斯泰肯:“当你真正开始看见实物,才能真正开始感受事物。”建筑师赖特:“空间是艺术的呼吸。”占掉内心最大空间的不是信息,而是概念。这些海绵不会主动让出空间,这些内心的巨大海绵,只吸收相似物质,据为己有,却降低思维的灵活性,阻挡另类概念或新概念的生成,阻挡联接性、组合性的思维。标签是创意的首要敌人。在取出标签这短短的时刻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原貌、事情的真相,超越标签、超越概念,我们解放事物,因为它不再也不需要概念观念和标签加诸给它的期望。越是执着,接触外界事物的时候越快将事物和自己联系起来,将事物和自己的好恶,以及预设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课题是:如何拉开第六识和第七识之间的裂隙、空间,让第六识纯粹的觉察停留,不要变成第七识的立即反应、贴标签、情感附着等;又如何延长这个时间,让好恶、正面或负面的偏见无法立即作用?必须放下自我,放下才会有创意。只要一件事物被解放,它就可以在我们心中自由流转。事物的定义并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许多关系之间的组合。当心中没有偏见,生命就是开放的。第10章 三观我给这三观的名称是世界观,如是观,因果观。任何感觉都必须经过世界观的过滤。建立成熟的世界观就是建立丰富档案的开始,因为有了世界观才有稳固的观点来看世界,建档机制才有方向。无论一个人是否信奉任何宗教,重点是,世界观是智慧的起点。世界观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世界观)更大意味着更难管理。一行法师:“一切在这一张纸中同时并存。所以可以说纸和云互为彼此。我们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和万物互为彼此。”创意的精髓在于事物之间的联结。创意不是与众不同就行了。演奏中搞怪谁都会,那是容易的。去标签,能看到正确、合适的联结。这必须培养两种能力:1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2看到事物因果发展的能力。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阻挡感知。——吉美钦哲仁波切我们其实大半辈子都是在用既有的方式看世界。创意不是重复一些安全的选择。日常生活中从微笑的好恶,到人生的大课题、大执着、心结的形成过程,我们都要仔细地去审视,看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这些都有脉络可寻。找到好恶形成的脉络,才能设法消除它。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智慧,引导自己重新设定操作系统。放下,才看得到。放下概念,放下自己,就能直接穿透事物,看到原貌。如何放下心中的控制欲及控制一切的概念,需特别下工夫。当观点聚焦,心中不执著于任何特定的概念,就可以看见事物的原貌;当观点扩散出去,保持专注,就有可能看见实物发生或运作的因果。所谓“活在当下”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当下”?当下是不散乱的,被感知的、不迷惑的。当下的那一刹那并非外在,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第11章转化养成一切尊重经验的习惯。敏感度决定感受经验的浓度。敏感度就是开放度,开放自己的感受能力,向经验开放,向人生开放。有创造力的人非常依赖敏感度。但敏感度无法早就创意,敏感度只是一种感受的能力。感受本身并没有智慧,感受就是感受,虽然创意人在工作时大量运用这些感受,但必须建立针对感受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感受。敏感度是一种能量,必须要足够的准备才能运用它。敏感度可以打开,要打开自己的敏感度就是要开放自己。心理学的边界理论要先认识到自己有哪些习性,然后要看到这些习性如何影响自己。习惯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慢慢长成现在的样子。两种观帮助我们看见。改变烙印的方式,第一步最难,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一颗很安静的心。改变习性的目的是,让习性更锐利地过滤经验。吉美钦哲仁波切曾说:“改变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谁的现实是真实的现实?这完全是主观的个人问题。第13章 技巧的智慧缺乏方法,智慧无法显现成可体验的形式;缺乏技巧,任何形式都不会有章法及细节,只能拙劣地显现原构想而已。谦虚的姿态最能强化吸引能力。谦虚是对创作本身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创意之下。技巧的智慧在于做布局的时候意识到这部分与完整作品的关系。看不到整体,创意工作就像拼图,一片拼到另一片上,而不是一片一片拼到整体上。如果只有能力一片拼一片,根本无法知道这个拼图要长成什么样,更不知道总共需要几片。还是要花时间甩开成长中对美感判断的混乱印象,才能达成对美感的新认识。美的感受包括对形式、色彩、比例、质感,以及这一切组合起来的总体感受。当我们沉浸在那纯粹的美感之中,那是无法分解的经验。第14章重新设定操作系统要联结到可能性,必须先联结到世界,联结到自己、自己内在的欲望,联结到联结本身。我们改变了,因为我们已经和我们之外的、比我们更大的力量相联结。创意就是联结与转化——潜意识和意识的联结,目的和方法的联结,个人和社会的联结,演出和观众的联结,以及这一切联结后发生的化学作用。联结到战争、命运,连接到更伟大的力量,超于个别人生的伟大力量。创意模式就是联结模式,可以说,在找到自己的神秘源泉之后,通过作品,大师能让观看的人同样联结到属于人类共同的源泉,也是他自己取材的源泉。他打通了渠道,我们也可以跟着进去。第15章施工中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须要学做,这些事必须靠“做”才能学。如果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创作,最好停下来,花时间了解。这就走向更深的自我了解,或许会很不舒服,甚至于会揭发自己,你会发现你的创意都是不诚实的;你也可能通过检查你的创作动机,发掘更深的创意潜能。气氛才对,心情才对,创意才会流畅。创意的人在创作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逃避工作。音乐范围:爵士乐、巴赫或莫扎特。创作的难度在于,它的源头是澎湃的激情,但它的表现却需要冷静地执行。如何让心静下来?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学习禅定。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会加深和世界的联结。闭关让我们与自己重新相处。缺乏限制,我们自由,在这自由奔跑中,迷失是正常的。忙碌的人一般来说 受不了限制。闭关的生活重点在当下。禅定、闭关、独处、积淀,同时努力工作,让自己随时保持在“创意的模式”上,不管瓶颈或障碍,创意还是可以源源不断的。我出去的目的只不过是让自己重新获得独处的胃口。不要把限制视为违背创意的。第16章 结语生命、创意、艺术是同一件连贯的事,在这连贯的时间和空间中追寻生命的意义,进入一种灰色地带。如果认为自己身为艺术家,只需要努力做艺术家,不需要努力做人,其实就颠倒了这两种场域,自己的艺术也会受到影响。(企业家)他们全心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生活寻找生命的意义。做相反的,也是一种抄袭。梅沙 贝恩斯:“艺术是唯一可以展现真理的地方。”明戈斯:“谁都能把简单的事变得很复杂。真正难的是把复杂的变简单,不可思议的简单,这才是创意。”

给点安慰

说实话,没有能够给到我太大的帮助。不过可以让我肯定的是,创意可以后天培养,所以不必为了自己先天不足担心了。

没看完

这本书的内容本身,远不如他如何完成创意图谱的过程有意思,或者说,他找到了图谱这样的表达方式本身足以令人有所收获。我没看完,一来过多的援引例证让人厌烦,二来有些内容是在有些玄虚,接不上地气。尽管如此,好歹有人尝试讲解创意这回事,不管是不是讲明白了,这个尝试本身还是很需要勇气的。赖声川和丁乃竺,他们就是我说的硬币的正反面。,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对方,完整了自己。

大学读物,适合没毕业的学生

大师、心得、方法论——这些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初认识。当我度过一边后,好吧,我又狭隘了。首先就心得方面而言,我没有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个人观点,说的还是什么创意来源于生活这类“永远正确的废话”。至于方法论,更是浅显的让人无奈,不知道大师是否知道奥美的两重价值转化论。如果有机会建议你去了解一下。结论,如果你是还没毕业的学生,这本书无论如何都比课堂教材要好,建议阅读。如果你是对大师的戏剧作品有极强的个人崇拜,那也建议你阅读。如果你是一个工作在传播领域的并相对资深的人还是绕道吧。一个广告人的狭隘读书观

学习创意

1 创意其实是发现之旅 。赖先生把创意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答问题,并指出前者往往是最难的。就建筑设计而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引出不同的设计出发点,即发现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设计结果不同的关键之一。2 问题来自何方?如何取舍得到最能引发创意的那个?(待续)

精神涣散是我的错

近两年因为互联网的缘故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各种碎片化极端化的消息占据着相当的注意力,如果不坐在电影院里甚至都很难无间断地看完一部电影,更枉论是普通300页左右的著作。精神涣散的直接后果是学习的浮躁和见识的浅薄,太多投机取巧且没有营养的“小聪明”,以及一本又一本没看完就堆在一旁的书...前几天看了财神的一篇访谈,其中提到“对微博警惕抗拒 理性判断靠深度阅读“这一话题,不由引发了深深的反思,只希望自己在浑浑噩噩的不归路上还没有走得太远。http://ent.ifeng.com/fcd/special/ningcaishen/news/detail_2013_08/20/28787528_0.shtml言归正传,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相比斯蒂芬金的创作生涯回忆录来说,趣味性并不是很强,当然我们看书也不是为了搞笑,遂尽量克服精神涣散的毛病在三天内持续啃完。因为自己也有尝试创作一些东西,所以对本书的前半部分,即:对创意的理解(挣扎、寻找并解放我们的内在);创意两部曲(发现题目,以及发现解答);灵感的发生(本来无关事情的串联);灵感的关键(储存档案,组合机制);——都有着很强的共鸣体验,之前系统学习过《Creative Strategy》同样也指出创意是在已有经验之间来回摸索的结果,创意不是拍脑袋,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写作道理亦然,虽然我水平浅陋,但也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个人经验的间接影响。正所谓没有无源之水,赖声川接下来关于创意金字塔的理念即是在阐述如何更为直接地联结到生命的活水源头,这其中就涉及到经验、习性和动机的影响。作者认为放下对事物的偏见,对自我的执着,才能学会”看“,从而看到更多的可能。这里的”看“是以个人的世界观为基础,通过如是观和因果关看到事情的原貌及前因后果,进入当下,创意就会发生。(三观部分略有玄虚,是耐着性子看完的)结构是需求的外延,需求是结构的内涵。作者关于作品的创作形式以及创作技巧(双视线/融合等)论述同样也有一定的提点作用。(抽空看了92年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片尾的悲喜处理很奇妙,赞一个)最后,和所有的创作者一样,赖声川强调”做“的作用,”做“也许会失败,但是”不做“一定不会成功,这应该也是作为新手的通病。也许有时候真得下手才(哪怕百般别扭,坐姿铲屎),才能在过程中逐渐洞悉通往创意的秘密。所以我决定跑去码字了~(坚决克服精神涣散,发现写书评是很好的思考总结方法)

与“创意”有关也无关

最初看这本书自然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创意。现在看完了,觉得这是一本与创意有关也无关的书。说它有关,是因为确实是在阐述如何进行创作;说它无关,是因为他也在说一种,用什么词合适呢,姑且叫做“生活方式”吧。首先,创意的动机。不管是什么创意,出发点都是生活,目标也是生活,这样才能深刻,才能长久。其次,创意的形成。生活中的一切看见的、听见的、感觉到的都可以成为创意素材,最重要的是,五官在工作的时候,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脑子不要用固有的方式运行,这样才有可能将不同的事物以不同的方式联结起来,形成创意。创意形成之后,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执行。方法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运用自如。学校里教的大多是方法,比如乐器、绘画、雕塑等的专业练习。每个步骤似乎都和艺术创意有关,又不仅仅是艺术创意。现实中的其他领域皆可套用,很有启发的一本书。只不过,现在所经历的还不够,只能读出书中的字面意义,无法再深入。相信,过几年再读应该会有新的感受。

值得从事创意行业或是创意生活的人一读

里面教人的一些方法,我觉得可用只是整本书太拖沓不知道出版这本书是不是按字数算版税的反正看着有点不耐烦不过要是能耐心地看完,应该还是不错的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创意方法

书评人: 荣振环   曾经一个广告人问我,创意可以学吗?  我的回答是创意可以学,但学到的创意是死的,炼出来的创意才是活的,而用到的创意才是美丽的。  《赖声川的创意学》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它却绝对不能教你如何创意。  尽管赖声川形成一套创意图,但是个人观点那仅仅对赖声川有效。只能给你启发,无法促使你真正沿着这个流程去做创意。  更多情况下,创意源自生活,而且个人认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创意方法,可以相似,但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前段时间一个刚刚毕业的广告小妹妹show给我看一张她模仿赖声川的孕育创意图,好像发明一个创意机器一样兴奋。我却泼了一瓢冷水,如此下去,你会创意地很痛苦,毕竟创意不是公式也最忌讳套路。  看了本书,笔者对创意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感悟。  1)创意不要格式化  就启发创意而言,本书很不错,但不要把它他做一个顶礼膜拜的创意教材,这样是不可能激发好创意的。  毕竟赖声川书中也提到,社会忙着将创意格式化,界定不该界定的创意。  生活中局外和局内对创意的理解不一样,创意是一个相对的东西。  比如:1920年巴黎博览会巴黎岛一炮走红,他们制作精美的瓷器让人们感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创意。但是当地人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创意,他们之所以要制作精美的瓷器,是因为这些东西是用来陪葬的,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他们认为很不吉利。包括我们认为他们很有创意的舞蹈,对他们而言,如果跳不好就是对村子不利。  可见,我们和巴黎岛的居民思维和看法全然不同。  2)创意要用心  有句话如是说,眼睛只能看见心愿意理解的事。个人认为,就这一句话对很多广告人就有很大的价值。以后再作广告可以想想顾客的心愿意理解吗?能够理解吗?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  外界的种种刺激最终是激发你心中的想法,然后是创意的爆发。总的来说,真正的创意来自己内心,关键是要活化库存,对输入的资讯灵活做出反应。  3)创意是一场发现之旅  作家安东尼杰伊说,没创意的头脑可以看出错误的答案,但需要有创意的头脑能看出错误的题目。  创意是一场发现之旅,发现题目,以及发现解答;发现题目背后的欲望,发现解答的神秘过程。  一个艺术家大便后,留样观察,结果后来被一个美术馆2.5万美元购买,大便也能成为作品,这似乎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自然发现也不一样。  4)创意是一种习惯  要成为作家就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要成为创意人就应该把创意当作一种乐趣。创意更多情况下是对话,你和人、书、事物、动物、自然等的对话。渐渐形成创意的习惯,就自然会结更多创意的果实。  5)创意就是见识和启发  文中举到一个例子: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大房子,住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都在写书。这样他们在这个大房子里都是免费居住,而且还可以领取生活费,唯一的条件就是吃晚饭的时候要下楼和其他人共同就餐,彼此交流。  这样的话就提供了一个平台,这里每个人都可能从对方那得到灵感,完成著作,创意在这里应该全都是“混血儿”。而这也传达了创意需要见识和启发。  总之,《赖声川的创意学》不是教你创意的方法,更多是让你产生创意的兴趣。真正的创意实质上源自生活,正如书中所讲,在所有的艺术中,我们只是学徒,真正的大艺术是我们的人生。

一个佛教修习者的生活解读

与其说赖声川大师再讲创意,不如说他在借创意来表达多年来的生活信仰。本人虽一介凡夫俗子,也曾对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在读赖声川大师的《创意学》时候,读到很多相类似的共鸣。而这些有关心灵大智慧的学源泉于人生信仰的部分,在赖大师这里就是佛教。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奥修的《奥秘心理学》。同时结合现代的个人主义,虚无主义。但总体感觉,赖老师在写的时候存在着某种混乱,在世界观的形成与放弃判断上,或许是我个人的境界不够。一、要知道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势必产生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形成就是判断,即对事物进行“贴标签”。二、但创意产生就是从初生婴儿般“觉知”(即第六知与第七知之间)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摘除标签。三、同时,赖老师引用尼采的话,表示创意的来源是混乱,要人们在混乱中寻找创意。四、因为有关宗教与哲学两者,本身就不在一个系统内。尼采是一个认为“上帝死了”的超人哲学,佛教是一个相信轮回“立地成佛”的宗教。再加上,赖老师读的东西实在非我靠能够企及。所以,本人认为赖老师基本上已经混乱了。赖老师决不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修行者,还是个凡人。所以基于这点,这本书不可能是经典,也许赖老师再过阵子自己就重新认识了。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可以学学,但不可全信。

Not so professional but so cute

我很少写和书有关的文字,除了一年级被逼着写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大多数时候总是合上一本书,闭上眼想想作罢。赖声川的书让我想说几句。既不是吹捧也非贬低,但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他绝对算是个先锋前辈开路者领路人,是老师是值得聆听的人。不算薄的一本书,阅读起来却很顺畅。偶尔停下来,不是因为迷茫不解,而是按他书上所说,在自己内心做一番探寻。有时会心微笑,有时被说中被打击心里满是沉重,多数时候频频点头。这便是我阅读的状态。书名是【创意学】,我从中学到的却不是创意,而是形成纯净世界观的方式。对这本书的阅读或许也是一样。动机是什么。当阅读完成我心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也许恰恰是因为我并未想从中得到什么创意秘诀来搞出个什么先锋戏剧,而只是想简单地去看,简单地取听一位前辈谈论他眼中的话剧。随后我发现他的谈论中除了涉及话剧,创意,还涉及人生,看待事物的方式,于是我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是赖声川在书上反复强调的: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当我们不再随意地贴标签,放下自己,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万事万物之间就有了无限联结的可能性。“能不能坐看日落,不立刻下结论说多美,不立刻掏出相机拍下来?能不能单纯自由的看,不加以联想,不贴上标签?在它“美“之前,它是“日落”;在它“日落”之前,它就是太阳下去,事情很简单,是立刻贴标签的动作让事物失去原貌。当我们能看到事物的纯净原貌,意味着事物被解放,这时它就能和任何事物联结,而不只和标签所指的事物联结。真正的艺术家懂得放下自己,这样才能找到作品。放下就是延长“纯净觉察”(看见事物的原貌)和“赋予觉察意义”之间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地看待世界,解放世界原貌。放下自己,学会“看”,正式放下对自我的执着。”而我们日复一日养成的看似良好却把人生搞得了无生趣的习惯,又是怎样生成的呢?在书的开篇,赖声川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及文化状态对创意的扼杀有一段精彩的阐述:我们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于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买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么样才算是一顿好吃的饭”“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假期”……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这样盲目追求社会既定价值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最深的悲哀,也是创意最大的先天杀手。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扩大界限,甚至毁灭界限,没有人教我们——或许世界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可以参加各种课程,学习许多方式来活跃思维,让脑筋更灵活,但那都是针对既定的题目。创意真正的深度在于题目本身的拟定的过程。现代民主社会似乎只有法律能规范生活,但法律是被动的,它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事,却无法告诉我们要做和该做什么事。我们几时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内心?醉酒的时候?恋爱的时候?抑或写作的时候?当我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写下这些废话,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写下这一切。因为我要表达。我为什么要表达?因为我觉得这本书不错,想和别人分享。我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想获得一种认同。为什么非要获得一种认同?因为,我觉得孤独……“动机”是赖声川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随时看到自己的动机,让自己随时保持赤裸状态,自己揭露自己的动机,让自己无处可逃,只好坦然面对,面对自己最赤裸的习性和欲望。这其实是人生的极佳状态,也是创意的极佳状态。回头审视自己的写作。大抵是从没搞清楚过动机的,记得有个夜晚和老孔电话我说我写不出来东西很苦闷很想吐。他在电话那边直截了当地问写不出来什么?是因为完不成作业是么?而我竟然没有勇气承认。那些在word文档中一排排码起来将空白填满的文字,真的是出自我的内心么?还是只是为了作业。呵,很可笑,为了作业。曾几何时故作忧伤,如今故作专业。都不是写作应该有的状态。我喜欢的作者余华说:真正优秀的作家永远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现在终于明白一年级的专业课上老师为什么会问那么多“为什么”。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寻找我们忽略的,或是懒于寻找的动机。小到一个小品人物的动机,为什么这样那样行动。大到人生的动机,为什么这样活着而不是那样活着。目的决定一切,于是又回到开始的那句话:改变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曾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如同我的题目Not so professional but so cute。赖声川其实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我觉得他根本不想讲什么创意,他是借着创意讲人生态度。改变了目的地,自然会改变道路蜿蜒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动机,自然会改变我们作品的价值取向。因为到头来,一个艺术家的内涵与良知都应该先于他的技巧。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也许我们一点点真诚的表达,就足以温暖许多颗冰冷孤独的心灵。从而让我们看到,伟大的艺术带来的那份感人的善良。顺便说一句:两周以后就要看到赖导【暗恋桃花源】的舞台版了。虽然演员阵容并不很让我满意,仍然足够激动一下。想起DB上早先和菜头说过:因了【暗恋】,让他看到这世上还有如此高地,如此阳光。

有值得看的观点但基本与创意无关

《赖声川的创意学》看完了,发现被骗了,基本不是教你如何有创意,更多的是讲生活态度,哈哈。。。因为对“台湾人”这三个字太怵,其实看赖声川的东西还是有点冷眼戒备的心理的,所谓的创意金字塔有点牵强,就当它是个帮助记忆的模型吧,不过其中几个理论还是有收获的创意两步曲:智慧和方法,我按照学语文时的“神”和“形”来理解,确实不只是创意,做其他的事一样可以分这两块来看,神中有形,形中带神。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在教授方法和方法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却不在教育范畴内,完全靠人自己悟,这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障碍阿。创意的三毒:经验、习惯、动机。它们的作用让人在看待事物的过程中习惯带上有色眼镜、贴上标签,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身的面貌,有时候只看到了形式而忽略了内涵。以前我还是比较对自己的贴标签行为引以为傲的,比如去KFC只喜欢辣汉堡,不喜欢的人看都懒得看一眼等等,虽然不会因为这本书一下子改变所有的态度,但可能会多想一下,我给人家贴的标签之外的属性,也许会有更多尝试和体验。创意的三观:世界观、如是观和因果观。世界观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基础,如是观就是撕掉标签,看到纯粹的事物本身,因果观是指看到事物直接的联系。书中提到人应该有稳定的世界观,这一点和我最近的思考不谋而合,我想我应该继续明确这一点。方法的智慧:方法中也有一些智慧,比如熟能生巧,比如双视线,比如融合的奥秘,还有块状的视野。这些方法中的智慧自己平时都很有感触找到一些理论引证和论据补充以后也可以更多的同事分享工作的心得了。另,也找了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看了一下,没有现场的感觉是个缺憾,好看到还是好看的。

什么是创意

创意就是要超越界限,重新定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建立世界观的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看法。对死亡有看法,对生命才有可能有看法,有了终极价值,创意才有意义。没有世界观,创意很容易就会沦为很随意的表达,没有特别的意义。这反映到创意作品中,创意绝对是“新奇",引人注目,但是联结不到更大或者更深的观点,终究留给观众短暂而缺乏深度的印象。创意的精髓在于事物之间的连结。不同事物不同的连结方式,可以创造出新颖的创意。要培养创意,只有努力开放自己,接受敏感。但过度敏感的人,如果敏锐的感官背后缺乏观点的支持,敏感就成了负担。敏感度只是一种感受能力,感受本身并没有智慧,感受就是感受,虽然创意人在工作时大量运用这些感受,但必须建立针对感受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感受。要打开自己的敏感度,就要开放自己。检视习性最快的方式,还是学会如何看动机。“改变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吉美钦哲仁波切找到动机最简单的测验就是不断问:“为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都要向内问吉美钦哲仁波切:社会是由恐惧推动的。艺术也是恐惧推动的。不管是企业或是艺术,你必须表现,而这个表现背后经常是恐惧推动的。若是说要接触恐惧,意思不是说要反对既有的社会模式,而是反对自己内在的既定模式——个人习性、教养、习惯行为模式、含蓄的因素、未知的因素发现的旅程从最基本的询问动机开始。结构的口诀(关于结构的原理)1.学会看事物如何成立,必须先看事物的结构2.学会看到结构,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完整性3.学会看到完整性,必须学会看到事物的需求5.看到需求,要看到创意作品核心的精华6.是作品的内在精化成外在的结构7.结构是外在的支架,但是它是根据内在的需求而成立的,结构是需求的外延,需求是结构的内涵技巧的智慧在于做局部的时候意识到这部分与作品完整面貌的关系。美感:美感就是自己觉得什么东西好看,包括对形式、色彩、比例、质感以及这一切组合起来总体的感受。创意是发现的旅程。发现就是连结,连结到问题,连结到答案、观众 读者 使用者创意就是发现可能性,然后再组合和执行这些可能性。口诀:做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须学会,有些事情必须靠“做”才能学会——亚里士多德我们必须从整体出发,片段才能放下去。如果不知道为什么,所输入的任何字眼就像是倒入大海中的水滴,立刻消失,无法和其他字眼结合在一起产生明确意义。健康的工作习惯工作中的音乐:爵士乐、巴赫 莫扎特谁都能把简单的事变得很复杂。真正难的是把复杂的变简单,不可思议地简单,这才是创意。

诚恳地向各位推荐这本书

诚恳地向各位推荐这本书。对于一直致力于提高创意数量和质量的人们而言,此书无疑是赖声川大师给大家开的一帖美味可口的中药方子。基本上,赖声川的理论证明了很多我之前的猜想、设想、思想。他认为,现今社会的各种创意教育甚至所有教育,都旨在强调『技术』『技巧』的层面,而人们对于创意真正的源头——『智慧』却是日渐贫乏。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资讯的大爆炸,但本质上『知识』或『信息』其实并不等于『智慧』。如果它们不能有效结合或是失去平衡,就会导致创意的混乱、平庸甚至枯竭。赖声川是搞戏剧行业的,但他提供的艺术见解却广泛适用于任何行业。我自己开发过电脑程序、设计过美术作品、撰写过咨询报告、编写过商业计划书……无论从事什么具体的事情,都深深体会到那种『处处皆道场』的感觉。倘若放眼人类历史,其实连『战争』这种人类文明最野蛮的事物都可以称为艺术。所以,无论你是否从事创意文化产业,都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观点、想法和经验。同时、这本书也渗透了非常多的佛学思想,很适合亚洲人参阅。赖声川构建了一个『创意学』的金字塔模型,以进行结构化的推理和阐述——这恰恰是佛教密宗里面『曼荼罗』的方法论。再次诚恳推荐。--------------------------------------http://www.leeforce.com

想搞创意先搞好自己的生活吧!

大三时上广告创意的专业课,老师在课上向大家推荐了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那时候,对赖声川已经有了一点认识,虽然从未有幸到现场看他的作品,但通过选修课、网络也将当时能找到的他的代表作都看了个遍。那时候对于他戏剧的喜欢远远超越了对这本书的兴趣,一直都没有选择拿起来。最近读完了这本书,觉得如果选择在上学的时候读恐怕根本读不出它的“好”与“坏”,自己的所知与未知,受用之处与无用之处。只有到现在,创意真的变成了一份工作,日日与其打交道,碰的钉子多了,别人教给你的杂了,再来听大师布道才会更有收获吧。从业之后,一下子从欢乐的创意爱好者变成了苦逼广告人,常常遇到不知道如何思考,找不到正确的思考路径等等问题。当某句solgan写不出来或是某支稿子不知道该用什么设计语言来表现时,总希望有一个人、一本书,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现在你该怎么思考、去做些什么。国外广告大师的作品也拜读过,许舜英、李欣频也看过一些,可结论往往是:你无法复制另一个创意人的生活,所以你休想做出可以等量齐观的作品。我是奔着想要找到创意的方法来读这本书的。像很多读过的人说的那样,果然还是失望了,这里面几乎没有任何创意实务性的内容,虽然他一开篇就安慰剂一般地向读者传达创意是可以被教授的这个讯息。赖声川把他的生活观和创意观揉在一起讲,既展示了他创作的状态,也表达了他对创作的认识。最后一个篇章里他举了毕加索和丹麦戏剧大师芭芭的例子,足以见得在艺术上他认为人的品格和作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关于“在生命中寻找艺术,还是在艺术中寻找生命”这个命题,无疑地,他更倾向于前者,真心的,这是真正的创意之道,是创意的真谛。“在生命中寻找艺术”。这涉及全书中我最欣赏最认同的一个观点,也是赖声川反复强调的:“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是改变目的地。”经验、习性、动机一旦运作失败就会成为“创意三毒”,其中“动机”便是“三毒”之首。延伸到工作上的问题来说,如果你不清楚最后要向客户传递什么信息,表达什么观点,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场“流浪”而非“旅行”。在谈到动机问题时,赖声川引用了一段圣埃克苏佩里的话——“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当时拍案叫绝,这不就是广告吗?其实譬如三毒这种东西,从事创作的人大概都知道,或许正是因为习惯了反而难以抛弃,再重新出发。对人生预设的壁垒越多,去找到创意的过程就越艰难。读完这本书,虽然因为没有得到方法论而失望,但却依然歆羡创意大师们的处世之道。有禅定,也有巧思;有看清,也有解决;有不慌不忙,也有勇于开始;有坚持自我,也有改变自我。像一位老师,利用一段时间一个课程传道授业,内容上环环相扣、温故知新。心平气和地讲给你听,让你明白,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为什么而做比怎么做更重要。总之,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不仅脑洞大开,更加有着灵魂洁净的生活。后者是前者的源泉,事实上狠一点说你可能在创意这件事上失败,但是决不能在生活中无趣。所以,我始终认为虽然工作是靠作品说话的,但对自己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永远比作品本身更重要。一句话:想搞创意先搞好自己的生活吧,至少我不相信通过我做的广告你能认识我这个人,而很多情况是工作不过是你人生综合经验的深入浅出。

也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这本书我没看完。赖声川是我佩服的创意人,但是这本书却让我觉得有点。。。读不下去。总是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后,还是放下了。或许到达某一个阶段之后再看,会觉得很好,但现在是不能的,也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创意学也不能照搬

这么厚的一本书其实就解释了一件事——艺术是如何来源于生活的个人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赖声川讲述《如梦之梦》的整个创作过程。完整的呈现了赖声川的创作方法。所谓创意学通俗点就是创作的方式方法。说实话这是本好书,但是作者为了让“创意学”更加系统化 理论化,大多数内容也有点过于忽悠了。如果按照书中所写去照做,生活实在太累。其实那么多的理论和方法归结起来就是一点,多观察生活,敏感的观察生活,所谓观察并不只是看 听 而是在看过听过之后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并善于横向和纵向的联想 想象。当然书中所写都是赖声川一人的经验,作为剧作家和导演的创作经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方法不同,每个艺术家也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因此这本书只可借鉴不可照搬。书是好书,但要抓住主要的,不要被忽悠了。

"标签",创意的天敌——读《赖声川的创意学》

看了这本书的介绍,就想去看看这本书。幸运的是,学校图书馆有。在《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中,赖声川指出创意是可以学习的,而且学习创意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有意识的培养的习惯,甚至涉及到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书中主要介绍的是赖声川通过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借鉴佛法等经典总结出来的一套关于如何学习创意的知识系统,这个理论系统被作者称为创意金字塔,作者总结了许多概念和理论来构筑他的创意金字塔。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个,而是作者提到的人们在看事物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先前经验给它们贴上“标签”,因此,他认识的那个事物总是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的。这个“标签”理论在传播学中就是李普曼提出的“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在接受学中,就是“成见”,由伽达默尔提出,来源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概念。指在理解过程中人无法根据纯客观的立场,超越历史时空去理解本文和历史事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个体不是一块白板。他在理解之前即已被文化历史传统的成见所制约。而这种“刻板成见”、“成见”、或者“标签”,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客观的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就自然成了“一切都有旧例可循,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有固有的结构和秩序,一切都可因循守旧”的基础,而也就因此成了创新、创意的天敌。这些理论以前早就学过的,但是却没有像作者那样真正的把它们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创作、思考问题和看待事物上,虽然知道有“标签”的存在,却每每总是无视其存在,任由其在自己的思维中任意妄为,更不用说是去尽量避免它了,所以最终导致看人看事不客观,因此是受害匪浅。这让我明白,如果不把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懂得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话,那么用大白话说结果就是:“书都白念了”。从而也明白了,在学习理论和不断实践的同时,理论联系实践更是一种我们急需培养的能力。也许,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会再一次的提醒我们去理性客观的看待事物,从源头来认识事物,也唯有此才能够真正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唯有此才能够不受“标签”和固有逻辑思维的影响,发现事物的全新角度和认识事物的全新方法,而此时,创意就会源源不断。当然,这本书讲的不仅只有这些,一个创意金字塔结构容纳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说法不仅对创意而且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很有启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

读赖声川的创意学四感

读《赖声川的创意学》,先是好奇,再是不屑,再来感叹,最后感动。好奇如何去学创意?真是让人好奇的事情。赖声川先讲了什么是创意: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又适当。创意的神秘: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刺激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成形。他提出了所有渴望创意的人的疑问,又解答了它,还打算进一步阐述它,真是让人好奇,会如何去阐述呢?还要在阐述中告诉读书创意的方法,这时不仅是好奇了,更是景仰,有如此的气魄,开神秘之先河;有如此之自信,答众生之疑惑;有如此之使命感,普及万能之创意。不屑在阐述过程中,赖声川画了一个创意金字塔,把承载了外界信息及有思考综合能力的脑子勾画出来,在每个部位标上承载的东西和对应的能力。大致是:金字塔分为两半,左边的是智慧,包括从外界吸取的一切信息,右边是方法,包括通过脑子自身运转得出的结论,属于理性的部分。然后在连接其中的一些部分,在金字塔顶端形成作品。图画出来之后,再用文字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去解说。该说是采取了取巧的阐述方法呢,还是原本就是很简单的东西,阐述部分看起来,太容易让人理解而对创意本身产生了不屑。那种轻松而不承载思想的文字,组合起来,也没有产生巨大的震撼的力量,以至于读书例慢的我也能一目十行。最后归咎于对取巧的东西表示轻视。感叹当阐述部分快到尾声时,我忽然开始理解赖声川的苦口婆心。前面一位的废话,原来是把创意过程中遇到的感觉和问题全都写出来,让正处于创作难点的人感到希望和温暖。一个很小的点,说了这是什么,遇见是会如何感受,之后又如何解决。假如是一步就到底了如何解决,自然觉得说如何感受是废话(类如我),可是,却对普遍性的鼓励和开导。便要感叹,真是一个细心而有方法,有见地的学者啊!不是他不能高深,不能跳跃,是反璞归真,斟酌了读者群才确定的写作方式,是深入浅出,是循循善诱。我竟把高深误认浅显,甚为感叹。亦要感叹他的平易近人,及自我的毫无保留。《如梦之梦》,很著名的一部舞台剧,备受外界的追捧,更让人倾慕。他从创意的最初积累,写到最后的成形,一点点解析,一点也不保留,让人明白创意的简单而给予希望。若非是个平易近人的智者,如何能有如此的表现呢?我从对一本书的赞服进阶到对一个人的景仰,这就是平易近人的好处。感动最后,仍是不能如木心的作品那样给人以震撼。感动依然是对人格魅力的赞赏,而非书本身的内涵。我甚至在某个时候,觉得赖声川不会是我真正要佩服的人,只是一个老好先生,一个活于艺术表面的人,他的圆滑与微笑,只是将原本有的事情,做到好而已。就连封底上类如余秋雨、李安等人对该书的评价,也十分敷衍、浅层,不能将最核心的东西脱显出来。可就算如此,也难得了。写完了创意的方法论后,赖声川写了创意人应有的品德。类如,艺术不是宗教,新潮未必有创意,反向只是抄袭,要接受批评,要做回自己,他是多么热爱艺术,多么有使命感的人啊,及他在书里写到其他名人时,谦卑的态度,都让人感动,感动于他的气度、做人的态度、立书的责任感。最后这本书最有意义的部分在于最前部分和中尾部分,建议大家读一读。

【读品·浅尝】赖声川的创意学

周鸣之:创意学的读法很多朋友都想不到赖声川会搞出这么一本创意学的书来玩。既然称作创意学,说的就应该是创意的学问,且是成体系的学问。然而一本书从头看到尾,除了无数以创意为本体,或明或暗的比喻在猛打擦边球外,真正跟创意沾边的,似乎只有那被反复提及的“赖氏创意金字塔”了。这下体系是有了,但是这个体系内部究竟如何运作,似乎还是只有赖大导演自个儿心知肚明。好在全书晓畅明达,虽然读得半是模糊半是清醒,偶尔略有所得不时又若有所失,却也是不糟糕的阅读经历。或许,有些书天生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它不是从最底层开始,告诉你一些关于“如何做”的细枝末节,随后从无数的琐碎而清晰的知识中推导出一个完整的架构;相反它是先给出一个大体的印象,如烟似雾,无身无形,虽然朦朦胧胧,却无孔不入,它自上而下地慢慢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改造。赖声川说创意,采用的是从前高僧在民间宏法的方法,不说深奥晦涩的佛法,而是说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参悟佛法,口耳相授是一种,灵犀相通又是一种。然而佛法艰涩,岂是言语可以穷尽?创意想必也有着类似的困境,常有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我们容易受到某种惯性的影响,如果接受的知识不是直接有效的,我们就认为它没有用。所以,我们可以说高僧讲的佛教故事是很妙的,因为它可以引人思考;但我们并不确定佛教故事是否真的有用,因为它并没有带领我参透佛法。但我却不能断言这些故事不会在将来的某些时刻对我发生某种作用。同理,我并不知道赖声川的创意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用,因为它尚不能在短期内成为我思考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却有理由相信,一本不刻板,不成规矩的书,有可能与同样不成形的未来有所契合。若真是如此,那当真是我们的幸事,也是赖导的幸事。由此,有些打着“实用工具书”的名号的广告,那恐怕是不太合适的;而为着寻找“创意能力的有效途径”去翻阅这本书,也难保不会失望。赖声川对我们是否能通过这本书而获得创意回答得小心翼翼,却对另一个问题自信满满:他清楚的指出如何做是不能获得创意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直接达到目的地的路程,那也只有通过不断排除其他的答案来期近我们的目标了。赖声川著:《赖声川的创意学》,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36元。【读品·周鸣之】

创意学之注意事项

在诸多剧场人的著作中,这本书最受笔者推崇,原因是它的受众最广,任何从事和创意产业有关的工作(如导演、画家、媒体人、作家等等),多多少少都能在此书中获得启发。这本书不但强调了一些创作的必备因素,如灵感、空间等等,还有许多详实的案例,并不乏赖导自己的创作经验,比如长达八小时的史诗剧作《如梦之梦》从概念到成型,这本书里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但笔者要对那些有意阅读此书的朋友们几点友情提示:首先,读这本书前,最好是有点创作经验,才能对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创意很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它本身不是知识,只不过是把你原有的知识储备提取并呈现出来的一种方法,而知识和阅历,是要靠你自己去补充的。有过创作经验的人,无论是创作成功(顺产)抑或是创作失败(难产),都会对生产创作这一过程有过切身体会,自然也能够根据自身创作的特点和缺陷及时进行调整。其次,千万不要抱着“读了这本书后我就比别人有创意”的想法,你要突破的永远是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人,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启发而非传授。也不要抱着“读了这本书后我就能创作出一部传世之作”的想法,创意是日积月累的修行,无法一蹴而就,赖导也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功夫在诗外”的重要性,智慧甚至比技巧重要,因为是智慧决定了作品的深度。最后,如果你读完这本书后还搞不清“创意”的定义是什么,那就恭喜你了——赖导在自序中便很明确地说了:“创意必须超越界限,为创意下定义本身就违背了创意本质。”刊登并节选于2015年1月11日《澎湃新闻》“有戏”栏目,原标题《读一下这些剧场人写的书,重新认识戏剧》

解构创意学。

前面看到有位朋友的评论谈到了佛教的专业术语,让我感悟有加。一直以来它在眼里很是神秘,再加之赖声川的宗教信仰缘故,让有我了对本书标准基调的肯定。我有一个朋友,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相对较为关注内心的塑造和养殖,而在特点上又恰好吻合,创意是忌讳模板和套路的,可以学但不能局限于形式,先从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创意开始。书中所提出的创意金字塔没有完全吸收,大部分内容也无法深度透彻,合上后才开始感觉对创意有了一点模糊的概念和形象。创意并不是机器听从指挥运营与工作,但能拆散至细小的零件,解剖学习。

我心中的《赖声川的创意学》

声明:我虽然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好,所以想把赖声川先生的观念努力表达出来。但是我必须承认,因为我写的毕竟是经过我的大脑过滤后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与赖声川先生所要表达的现实会产生一定的距离。 也许在我们的人生追求中,经常是把追求确定性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吧。什么是确定性呢?通俗地说就是我们会害怕一些自己不能把握住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尽力地事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的计划,努力保持一种有规律的状态,比如规律的作息习惯、节制的日常饮食等等。拿我们对工作的要求来说吧,大部分人都想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一个字:稳;四个字:四平八稳。 好象把这些追求也没什么不对,人生不就是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养成好的习惯,达到一种稳定大体还算幸福的生活模式吗?但是赖声川先生却隐隐对这种生活说不。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把创新挂在嘴边但是又接受上述观点的时候,我们其实与创新的距离已经很远了。因为创新是需要智慧和方法的,就像我们的生活也是需要智慧和方法经营一样。但是当我们已经陷入一种特定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中而不能自拔时,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创新呢? 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我们接受地更多的是老师们教的一些方法性、技巧性的东西,而老师经常说的“授生以渔,而非授生与鱼”并没有做到位。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智慧被认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且当我们把民主片面地理解为人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而对每个人的生活模式抱以“存在即合理”的态度的时候,真的就变成了谁也没有权利干涉别人的生活了。但是当我们拥有了原则性的智慧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有所改变呢? 生活由很多具体的细节构成,而如果想自己的生活丰富、工作顺利、人生目标达成,就需要我们以一颗更宽容的心去面对实际生活。赖声川先生告诉我们需要在世界观、如是观和因果观上做一些积极地改变。当然创新,并不是要变得无原则,这也是赖声川先生在提醒我们的。 圣人与恶魔只有一步之差,只有一念之遥,看来真的是这样。

不止是“创意学”

有些书读完了之后会让人感叹,为什么早没读到呢?《赖声川的创意学》就是一本让我发出这样感叹的书,如果早读到,那么我对于有些提问,可能我会回答的更好。上课的时候,总能遇到学生问我这类的问题:老师,我们学这门课到底对我的专业有什么用处啊?(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某门课理论性太强,根本在未来的工作中没有使用价值;某门课和专业主线太远,对未来的工作帮不上大忙。)最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叹,现在的学生和我念书的时候真不一样,太“清醒”了!我当年念书的时候从来就没意识到要问某门课到底有什么用,对我来说,去学习这件事儿本身就很有意义了。当年的自己真是太混沌了。自我批评的念头虽然是最先涌上心头的,但很快我就反应过来了,说实在的,看我这篇书评的你,可能反应过来了,学生问我的那个问题,实际上是个很“蠢”的问题。学习某门课、某种知识,就像许三多内个“怂人”所说的著名台词一样“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儿,做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活”这话就是循环定义,逻辑乱七八糟,但是有些不言自明的事儿如果非要给它定义出来,那就是容易变得乱七八糟。简单来说,就是不用问为什么,学就是了。这就是我内心对学生那些个“蠢”问题的吐槽,当然回答他们的时候,我会说,对于以后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工作的你们来说,学习任何课程,都是内心的沉淀,这些将成为你们以后工作中最重要的财富……等等(以下省略很多字)。我觉得,这种解释对他们来说有点陈辞滥调,苍白无力,因为如果在他们心中没有“某门课根本没用”的怀疑及预设,那根本就问不出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期望的其实不是我以上的那种解释,而是,期望我和他们共同去责备某门课,从而获得一种不学或者学不好某种知识的合理性。所以,面对这种问题,我深感教育的无力、无奈的。如果我早就读了这本书,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我会和他们说:你们可以去看看《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书里可能会有你问的问题的答案;而且“创意学”和看来广告专业太有关系,也太有用了,正是问这种问题的学生应该去看的。这样,第一,我可以省去口舌;第二,也显得我很高深。“今日的创意教育大部分的教学重点都在后者——‘方法’。于是想做画家就学画,想做作家就学写作,想做电影导演就学电影,想学作曲就学音乐,想学编舞就学舞蹈等。听起来很正常,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方式,有什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教育其实整整缺了一半的训练。而‘方法’的另一半,‘智慧’如何教?现代教育体系并不讨论,似乎认为那只能靠个人去发觉,这样的思维,整整剥夺了一半的创意训练”从这段文字很容易看出来,学生质疑的,很可能就是创意产生的另一半儿——“智慧”。所以,内个问题够“蠢”吧,而赖声川老师在这本书里用“有用”的视角诠释了这个关于“有用”的问题,即使是从传播者的权威性及公信力的角度上,我想这个回答也比我的回答有说服力一万倍。更可况,在“赖声川”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下,还有,实实在在的两三百页真正有诚意,有趣,有说服力的文字呢。这本书里面赖老师用一座很有魔幻意味的金字塔模型,更详细的诠释了上文当时提到的“方法”那半儿、和“智慧”那半儿如何在创作过称重发挥作用。而这座被不断提及,拆解,并重复的用各种方式描绘的金字塔,正是这本书所有内容的灵感来源和核心所在。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如果能够专注的面对自己,突破屏障,创意是可能学到的,甚至,超于创意之外,读这本书,也有助于你再发现自己,然后进一步再发现这个世界。所以我说这本名为“创意学”的书,不止是“创意学”。我这么说,可能正中某些评论者的下怀,看吧!果然是励志学,成功学的心灵鸡汤,快餐文字,把你煽动了吧!那我要说,这本书的文字是充满了亲切感,交流感,也确乎包含了励志趣味和信仰导向,某些地方我也不是那么的喜欢,但我在我看来,这些只一个在创意上真正成功过的人在主动分享中体现的能力和真诚而已,端出一碗心灵鸡汤,对与在书里残酷责问过“动机”的作者而言又有什么意思呢?我想广西师大出版社也正是看中了此书的真诚和价值,才把这本2006年的书,再版了吧。

只要好,不要新

我对那个赖先生推崇多次的金字塔毫无感觉。倒是阅读过程中印证了我许多观点,所以略感欣慰。又或者:"现代的创意人都被要求做原创作品,每个新作品都必须有新突破。这是什么意思?这公平吗?"有时候,我也很想这样质问这个社会。

人生如戏,这场戏非常严肃

打开这本小书读过第10页才发现被忽悠了,这不是一本真正讲创意的书,准确地说它讲到了创意,但更多的是在讲“智慧”的书,于是赖老师的伎俩彻底奏效了,一下子大家都兀自感觉这堂课level up了,心中莫名欢喜。赖老师和伟忠哥都是我很敬佩的人,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透彻的人生洞察和天才的表现力造就了非凡的杰作和精彩的人生。我喜欢听他们讲的故事,在各种故事里你总能仿佛走进他们的生活,看到他们的早点、朋友和生活爱好,听到他们听到的,这种惟妙惟肖的天赋不是谁都有。赖老师这本小书是一个很系统的课堂,讲述了他认为“创作”的能力该如何培养,书中也多次引用藏传佛教的佛法、佛语、佛的智慧,甚至向索甲仁波切等大师直接问询的答案。在密宗的世界里赖老师是个学徒,而我这样的门外汉只听听学徒的转述就觉得万分殊胜了。非常羞愧我也读过赖老师引发灵感的《西藏生死书》,浅浅的一遍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想来要在我的读书计划中安排反复阅读这本书了。而更加羞愧的是读完赖老师这本小书我才真切地认识到,我是一个没有确立稳定世界观的人,这与我的国学师宗李老师对我的评价不谋而合。在世界观的领域里我探索很多,确始终不能稳定下来,这为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赖老师的书拨云见日,用很简单的方法帮你判识世界观的稳定性。这对于我们喜欢旅游的驴友来说都值得一读,在书中为旅行者的内心所求抛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你的世界随着旅行究竟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每个人都将有自己的答案。我喜欢读这种养成类的书籍,于我这是一本励志书,让我看到自己与同时代的大师之间的思想差距。赖老师对创意的见解我很喜欢,即创意的来源是生活的沉淀与积累,这与中国的传统生活哲学不谋而合,对于某一领域的事情,何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于中国人是很容易描述的,一句成语涵盖了所有“厚积薄发”。每每读励志书籍的时候最容易引起我的不安与忧虑,检视自己生活中虚度的光阴,感受生命的恐惧,好在“艺术是由恐惧推动的”,人生如戏,我在演出这场戏,时而懈怠,时而玩耍,但终究还是时不时通过自省回到原本的戏脚本上,这场戏非常严肃,我不期待演得多好,只希望和我一起演戏的人能开开心心。

“创意”的艺术?!

现在文创产业真的很火,似乎跟“创意”、“文化”沾上边,就能遮掩其背后实为挣钱的本质似的。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源自于对新的生产创造力的渴求。而看似绿色、健康、低碳的“创意产业成为了最好的选择。现在,文创产业在亚洲包括中国也炒得很火,这个“概念股”似乎还没形成就从上到下赚足了眼光。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发展了这么些年,中国的文创产业仍然是不温不火。这结果想想其实必然。“创意”套着锁链在台上跳,金碧辉煌的剧场里观众寥寥,就一小所谓的“文青”跟着凑热闹,台后一群煤老板啪啪地数钞票。哎,一看这不赚啊,亏大发啦,即刻抽资,转向隔壁的东北相声剧场了。所以,赖川声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又有料又有市的华语编剧之一,怎么说也在所谓”创意产业”中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在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里,却对实际的产业评说很少,聪明地换了一个角度,说起“如何做一个创意人”来了。对我而言,这本书中指的“创意人”没什么神秘,跟现在很火的“生活家”一样,人人都是生活家,人人都是创意人。因为对赖声川而言,并没有真正的创意人,或者说没有完全脱离生活的“纯”创意人,那些生活在真空中的创意人都应该如柏拉图说的,被赶出“理想国”。因此,这本书并没有教你如何创作剧本,看完了你也别指望立刻能笔下生花挥毫创造出什么惊世赅俗的巨作来。与其说介绍具体方法论,这本书更多是在讲一种观念,如何变得有创新力的生活方式。要说这个概念,也并不是非常新颖。其中几组概念,比如“生活”和“艺术”,“智慧”和“方法”,“内容”和“形式”,不能简单二分而得结合在一起这种观念也并不是从来没听说过。简而言之,赖川声认为,无论创造什么,都要取材于生活。这包括过往的经验和感悟;然后放下“执我”,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它们。最终,你会在需要的时候从脑子里的“档案馆”里提取出这些素材,结合灵感,创造出新的东西。对我而言,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哎呀呀,说到知行合一,我又在这空脑做“知”梦了,好了,我要去“行”了!

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书

不同的人读这本书会得到不同的东西吧。 这本书囊括了大千世界的种种。 就像书中提到的。“如果你是位诗人,你会清楚看到在这一张纸上飘着一朵云。如果看的更深入,可以看到太阳,砍树的工人,做面包的麦子,他的爸爸妈妈。从一张纸开始,天地万物成为一个互为彼此的网络。” 这段话恰可以用来形容我读这本书的感受。想要寻找创意的人能从这本书里面得到启示,想要寻找人生智慧的人也能从这本书里面得到启示,想要寻找人生观,世界观,如是观的人也能从这本书里面得到启示,甚至是佛法,这本书也向你透露了其中一些奥秘。 本来就是如此,因为“天地万物互为彼此的网络”。 创意,人生的智慧,世界观,如是观本来就是互为彼此,你找到了其中的一样,也许其他的那些也已经在那里了。窃以为,这本书能让读它的人看看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抱着功利和速成的心态的要从这本书里面得到一些关于创意或者关于成功的一些诀窍的话,可能会让读者失望了。

创意之道

* 创意的敌人是“坐享其成”* 创意是一种挣扎,寻求并解放我们的内在* 创意是欲望的涌现和欲望的表达* 创意三毒:经验、习性、动机* 创意是一种突破界限的能力* 如果你跟一个有创意的人在一起,你会发现,他总是在寻找一种状况的所有可能性我没有记录太多的原文,看书时,我试着让这本书在我面前流淌。产生了下面的感悟:创意产生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先发现题目,再发现解答。要不断的问为什么。最后的答案如果能够直达人心,那就是有深度的创意。我经常会陷入缺乏好的创意的时候,那个时候往往会倾向于网络,在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里,你可能会发现别人一些很好的创意。然后我一懒,整个东西就抄下来了。殊不知,别人的创意再好,对我而言只是药。人不可能靠药活着,要锻炼,要摄入五谷杂粮,要改善体质就必须让创意从自己开始。永远,永远不要坐享其成!是的,也许有的时候会在网上获得某些灵感。但总是不安,总是觉得这东西是我抄来的。闭关,不断的提问,让思路无限聚焦,调动所有的感官,自我、本我、超我。不是苦修,而是,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思维超越所有的界限而近乎“道”。让自己拥有无限的可能,吾心即宇宙。

创意其实一直被我们关在心里

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记住”,却不曾记得还可以“发现”、“表达”。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让别人记住自己,然而却被自己遗忘。很多年以后……不知我们是否依旧如此,尽管痛恨,却已习惯。

有诚意的创意教程——读《赖声川的创意学》

用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之中随着字句书页的推演,做了很多摘录,爆发了不少共鸣和感想。可能是我囫囵吞枣,其中的很多方法都要拿到实践中体验才能更明了。这仿佛是拿到了一个创意家的工作手册或是说明书,粗读一遍尚不过瘾,其中的深意还要在具体操作中慢慢琢磨。这是一本颇有诚意的书,文如其人,不似平日所见的畅销书那般鼓吹方法学和成功论。如赖声川在书中所述:「 当今大部分创意教育的教学重点都在——『方法』,而『智慧』却不讨论。 」看到这句,我便立刻想到其实完全可以把「创意教育」中的「创意」二字删去,整个教育体系,不都是这样吗?赖声川自己所悟出的创意学,其实是与我颇有共鸣的。比如人生本身就是个大创意;无数经验沉在潜意识中等着被挖掘,而这个挖掘的过程却逃不开自己的心理阴暗面;还有视角的滤光镜和无限可能;以及「学会看」都是我之前零星的体悟。而他所引用的「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则直接化解了我今天的坏情绪,教我辨别在遭遇困境时,「经验、习性与动机」这「三毒」所产生的惯常思维定势。最早听到赖声川,似乎是在广西师大最近再版的这本书里。最近的一期《明日风尚》别册里有他的专访,读来遂觉得这个人有意思,有想法,有诚意。读过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暗恋桃花源》就出自他的手笔。最近总是在读台湾创意人的书,久而久之甚至连自己的思考都加入了新的痕迹。书中也对「文化创意产业」做了分析,同根生的彼岸的这个行业成为我参考和汲取养分的重要地点。

突如其来的创意

先是名声来的风风火火,赖声川先生早前就闻其大名,但是进来名声尤胜,倒不是因为这本书,而是那部二十年纪念的《暗恋桃花源》。前些日子去北京,正赶上档期的尾声。不过话剧终究也没有去看,不想落得个附庸风雅的恶名,至少会为自己阵亡的红色毛主席默哀。书还是找到了,页数几乎被认为的增加了一倍,本来一半的厚度就可以了。可了就觉得有气,卷首大喇喇的摆着数位高手的推荐序言,有我喜欢的李安,曾经喜欢的余秋雨,比较感兴趣的吴晓波,比较喜欢他的房子的潘石屹和其他不认识不喜欢也不敢兴趣的被称为艺术家的家伙。很显然,我是带着偏见赖读这本书的。我倒要看看这部明白着是赚消费者尤其是我这样的穷学生们的血汗钱的书怎样交给我们创意学。但是随后的经历让我彻底的沉静了下来。读到现在,我得承认,这本书的确有赚钱的倾向,不但人为加厚了,而且在开始的内容上我读的并不是很兴奋,波澜不惊。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被一种感觉给攥住了。在我从单位回学校的路上,我的心理不住的被某种神秘的东西所困扰,然后灵感来了。我早已忘记了书中是怎样教我要放下,怎样变“三毒”为“三智慧”,怎样培养自己的“三观(因果观,如是观,世界观)”的,但是自然而然的我的灵感就来了。我开始构思一个只能被影像表现出来的故事,两人在下班后回家的路上一路的骑自行车聊天,聊的是未知的未来或者未知的现在,镜头一直是移动的。我把镜头的90%以上]设想为运动镜头,这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着根本就是我现在不可能完成的影像,但是它还是出现了,来的毫无征兆,也由不得你商量和准备,我只有接受它,把它记忆下来,看有一天能不能把它实现。就像赖先生的书中提到的那一罐罐的大便,我期待着我的作品和那一罐罐的大便一样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

赖导来传教

在大梅森的书架上找到这本书的,发现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自从学了电影后就变得非常虎头蛇尾。(其实是自己懒吧,根本和电影无关,好吗?)于是乎,欣欣喜地想写一个简单的读书笔记。其实创意的关键在于多做。但是不要盲目地做,而是要三思而后行,有头脑的做。但是你要是只想不做,那就是屁用没有。书里写的主要是给准备实践的朋友们一个做的时候的思想指导。1.他说的第一点启发是,当你发现你的答案很难令人满意的时候。想想问题,也许是问题错了。我们太适应应试教育,从而忘记了有时候题目本身就是错的。创意尤其要从问题出发。2.创意不是全新的。而是用全新的关系链接已存在的事物。开始找到他们关系的那一刹那,叫做灵感。3.创意要进入忘我和无我的状态,才能做出最好的东西。4学会看事情最本真的面孔。是眼镜引导观念还是观念引导眼睛?破除标签化。5.生死观清楚了,才能活的明白。旅行可能不会让世界更大,反而更小。不如看一个问题,把它看透彻。6.作品最重要的品质,是其完整性。因为每个作品是一个单独的生命体。7.创意不是求怪,求前所未闻。8.做你自己,回到动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两者切记要分开。里面的金字塔图太复杂,并无卵用。末了,我觉得赖导在书里反复提起佛教的事儿,就是在默默地传教嘛。

看了一半不愿再看。大有偏激,笑笑罢了~

当时我是这样阐述的:要为全人类座贡献的话于是我们不是要提供一个方法论,也不是提供一个现有结论,而是要给他一个本质的新阐意。在他面前,我们着实要做一个辅导员,而不是一个传教士。因为,我们没一个能说,我们比你们聪慧来将你们带出困境。只是,在这上面,我们比你们勤奋。所以赖们确是一个好执行者,也不足以成为好传授者。他们也只能是区区个案。

他不是在谈创意

创意的初始源头来源于人类的共同意识。这也是金字塔的最底层。往上走,是个人的潜意识,也是创意的个人源头。创意由两大源头出来,被想象力和组合力构建,通过内容的浮现和形式的采用,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展现。要顺利地从金字塔的底部升到最高处,必须穿越障碍。障碍有两种,一边来自于是否具备生活的智慧,一边来自于是否拥有艺术的技巧。要获得生活的智慧,需要不停地问为什么,直到明确自己的真正动机,动机正了,目的才会对了。同时检视自己的习性,这是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则由长期的各种经历累积而来,是为经验。不恰当的动机、习性以及经验流为创意三毒。如何破除这三毒呢?一定要学会看世界。以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看,不贴标签,是如是观。看到了他的现在,便知他的过去与未来,是因果观。同时,你会逐步发展起属于自己的,稳定的世界观。而艺术的技巧在于,懂得事物的结构,这建立在整体与细节的双线视角的基础之上。往更深一点说,这是万物的秩序。美感也需要培养的。这不是谈如何创作的,这是谈如何修行的,或者说,要真正懂得创意,必须要修好自己的心。正如很多问题一样,解决办法往往深埋于地下,只有真正往下并触碰或者改造他的根须,地表才有可能结出繁茂的花果来。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意义。创意是一场修行,或者说,什么,又不是修行呢?

佛法在创意学领域的应用

我是带着获得创意方法的目的打开此书的。结果我失望了。在读了多日佛经之后,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在“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中晃荡。我要到实用的功能书中去转转。可是,我拿到还是一本有禅意的书。赖声川,不仅是个把市场和艺术都做得很好的导演,还是一个有修行的居士。在看他的书之前,我只知道前面的部分。我没看过他的剧,因为对于媒体很是热闹宣传的事物,我不由自主地选择疏离。看完书后,我对《暗恋桃花源》有了期待。书中最重要的观点和佛经是一样的。准确地说,就是佛法在创意学领域的应用。佛经说,你原本是佛,只是被遮盖和迷住了,如果能够通过非法非非法,把迷住你的东西拿掉,那么你就是佛了。赖声川创意学的重要观点是:你原本就是创意大师,只是你被迷住了,忘了本质的自己和目标。得道成道——我相信这是真理。道不可言说,甚至不可感受——这让能成道的人非常稀少。这本书中有一个金子塔型的创意学表格,把创意和执行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建议创意者用如是和因果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这本书中,成功的创意就是佛,依照佛教中的六度,你就是创意大师。去伪纯真,致力修行。这本书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今天的教育重功用轻智慧。学校里教会我们怎么做,却基本不告诉我们为什么。智慧,是获得快乐人生的能力,这很重要。但是今天的社会,相对有选择的社会,没有谁能有权利去告诉另一个人智慧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所以很多人很有能力,工作上很强,生活得一塌糊涂。不快乐、恐惧、脆弱。我是带着获得方法的目的打开《赖声川的创意学》的。结果我的失望里有意外的惊喜。

【新书过目】以“创意”的名义

《赖声川的创意学》与《午夜善恶花园》是两本不相关的书,之所以把它们牵扯到一起,纯粹是私念,都是文字不会精致得让你反复摩搓放不下,但又是可拿来看一看的种类。所以,模仿着张爱玲的“读书记”,现代人写书评时的延深阅读,把它们搅和到一块,权充做没有主题的读书笔记。赖声川的话剧、实验戏剧——《暗恋桃花源》、《全民乱讲》、《台湾怪谈》……都是不错的,其中,《台湾怪谈》是全部看完,而另外两部只在网上浏览了部分,但是,自此落下了病症,赖声川的东西是好的。这种好,是毫无防疫力,也就是说,好得无法对他的任何东西做出抵挡招势。以表演工作坊的成绩,赖声川是有资格出来讲一讲“创意”的,这是不是出版社当初同他约稿的市场初衷?不得而知,但是,以一名剧作者拿出的新鲜的、与众绝对不同的一幕幕话剧、舞台剧,再与时下叫嚣的火热词汇“创意”比配,这绝对是极佳地匹配,极好的市场组合。创意是什么?赖声川说,是打破既定的框框,创意必须超越界限,然后,他又说“为创意下定义本身就违背了创意本质”,可是为了接下来讨论的方便,还是要给它画出一个界线来。其实,没有赖声川时,那些艺术家、作家、画家已经给我们指出过一条明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条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可是,我们仍然期待着听一听赖声川是如何讲“创意”,创意与创作,一字之差,意思也非迥异。赖声川讲创意,虽然他有了这些种种、等等的好剧作,可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更具新鲜点的“如何创意”,他在口口声声地讲,创意是可学的、可教的,但是,对于那些实心眼子想要从这本书《赖声川创意学》里讨到实用的,合书就能上桌的创点点子,你是打错了算盘。说到底,它还是在教如何思维,如去玩“如果”的游戏,“拉开第六识和第七识之间的裂隙空间,不要急着贴标签,延长纯粹的觉察时间”,“用本真的眼光看事物,删掉预设立场和预设概念”,把这些内容敲碎了、揉烂了端到你面前,你还敢说以前没有吃过同样的东西?所以,它词新意不新。体裁不新的还有《午夜善恶花园》,如果从它的内容是来自一件真实的新闻报道,那么,《十月的孩子》是不是比它出道更早?这个,还没有去考证,先存此记录存照。小说的创作结构上,《午夜的善恶花园》开章还是可以的,丹尼怒气冲冲地发飙,摔门而去,无疑给后面的枪杀与法庭辩论埋下了伏笔,但是,从第二章,伯兰特放慢了节奏,浅呤低唱,把镜头倒回到他是如何来到了沙凡纳,遇到了怎么样的的沙凡纳‘怪人’,这仍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小说的结构,从紧到松,或是从松到紧都是为了不至于沉闷得令人瞌睡,且慢,伯兰特并没有与我们做着相同的打算。第三章、第四章……他一如既往地不再提威廉斯,莫瑟府也好像消失了一样。伯兰特沉浸在小城的派对,怡然自得地认识着沙凡纳里的各种怪人。我翻回到目录,辨别出,与枪杀案有关的章节排在了书中的第二部分,如果这是书中的主线,可以肯定,伯兰特的结构太松散了,那么,或许,它是把沙凡纳各色人种及八卦消息用作枪杀主线的背景设置。这种写法,在新闻体裁里数不胜数,或者说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但是,有这个必要把背景内容扩充到一个部分,而本书总共才分成两个部分。得出的答案,伯兰特,这个前Espire的主编,承如他确实在沙凡纳住过,沙凡纳留给他很深的印记一样,他不仅要写枪杀,还要写小城的“隔墙有耳”,各种人的怪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伯兰特为《午夜善恶花园》布下的松散结构线。

值得多读几遍

读这本书的动机是跟工作有关的,但读到后来觉得,受益良多,远不止于此。市面上,关于开发创意的书很多,特别是美国出的,也看了不少,但看完后,都觉得意义不太大,治标不治本。相比之下,赖声川这本很合我胃口,因为,他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深入人的本性的观照。我觉得跟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接近。这两天开始重读第二遍,体会更深。尤其是第9章《如何看》,他说,应重新改变感官体验事物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去除给事物贴上标签的习惯,以及放下自我,看到事物的原貌。读到这一节时,我忽然想起大学时期的一件小事。那一次,我们班到乡村去实习,在路上时,经过一家又一家的农屋。平时到这些地方,我最习惯的视角是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呼吸空气的清新,但那一次,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对每家人的经济来源产生了强烈的研究兴趣,结果看到很多平时全然不会注意到的东西:院子里的鸡鸭,池塘里的鱼,田坎上的果树等。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当习惯变成自然时,会对很多事情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看到第10章《三观》时,很多次想起我家偶像黄耀明。平时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个人,每次还真不好回答。有时会说,这个人影响我很多。。。今天读到赖声川谈世界观的时候说,任何感觉都必须经过世界观的过滤,我就想起林夕以前曾写过,黄耀明要他修改歌词时说,我对爱情不是这样看的。。。还有他不止一次说过的,喜欢暧昧,不喜欢别人给他归类贴标签。。。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黄耀明对我的影响,一点一点的重新浮现出来了,帮我看清来时的路。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得以重新审视。这真是相当愉快的阅读体验。重新又读了一遍,作个简单的笔记。有几个词,觉得是很有帮助、很有启发性的。作者讲的是创作中如何管理创意,但我却觉得,同样适合于管理生活。[双视线]P190释义:在从事任何片段工作时,眼睛随时能够看到整体。我的感悟:就像每天的生活,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通常,我们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地过着,忙着忙着,就忘记了自己原先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上网冲浪也一样,我经常开机超过半小时,还没真正点开原计划浏览的网页。罗素说,把生活视为一个整体的习惯是大有裨益的。这种习惯,我还得好好训练。[融合]P191释义:只有看得到整体的时候,才真正有融合的可能。看不到整体,创意工作就像拼图,一片拼到另一片上,而不是一片一片拼到整体上。若如此,就无法知道拼图最后的样子,更不知道总共需要几片拼图,也不知道最后要拼出一个什么样子的东西。我的理解:我常常想不起来昨天跟前天是怎么过的,若要回忆上个星期做了些什么,就更加费力。是那些做过的事情不重要吗?还是记忆力老化了呢?还有,今天或许很想看某部电影或某部书,但若当时没能看得成,过了几天之后,甚至会完全忘记,束之高阁。或许,问题正好出在这里。现代人的生活,究其本质,是支离破碎的。看出好戏,听首好歌,跟朋友的聚会很热闹,但是,这些快乐就像浮萍,太容易被浪花冲散--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需要的话。更何况,我们面临的选择太多,而时间却从来有限。[联结]P205释义:联结是创意思考的关键。经常最需要被联结的,是创意人和他内心最深处的愿望。我的感悟:这句话真的有如当头棒喝!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为创意而创意,舍本逐末。每次写稿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这个话题,真的有话想说吗?自己内心对什么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更多的时候是另一种情况,我们自己根本也遗忘了内心最深处的愿望。那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往往是非常轻柔的,正如梭罗所言。而我们的心通常是非常浮躁的,所以,往往听不到命运的重要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灵性的退化。人接受的教育太多,后天理性发展得过于强大,本性反而蒙尘。在判断与分辨什么东西对我们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上,多数现代人还不如动物呢。[禅定]P220释义:学习禅定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最基本的方式。禅定让我们回归当下,而当下的一刹那,就是通往创意最直接的窗口。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会加深与世界的联结。我的感悟: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是被日程推着在往前跑,脚步匆匆。早上一开机,已有很多电话要回,有很多事要赶着做。到了凌晨,仍然有很多事情要赶。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睡眠变得不好,身体变成亚健康,心态变得浮躁,有什么奇怪的呢?而活在当下,就更难了。我们的心灵很像电视中的新闻节目,在播出某条消息的同时,下面还有很多短讯在不停滚动。我们的大脑只得不断地接收接收,来不及想其究竟重不重要,有什么意义。虽然,通常一两天之后,就像鲜牛奶一样过了保质期。看电视节目常常让我心情烦躁,感觉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全部扑面而来,要把人压垮一样。一如许志安那首同名歌所唱,“漫天飞花,却已错开正要开的花”,所以,每每注意到小区里的花开了,树木长出了新芽,总是会让我由衷地感到开心。练习瑜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每晚夜静时,写写博客,也不错。我想,还应该每周抽出半天时候,关掉手机,让自己安静一下。[闭关]P222释义:闭关让我们与自己重新相处。通过闭关,我们重新联结到自己,联结到与自己最接近的人,事,物,联结到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我的体验:对我来说,类似闭关的体验来自于旅行,来自于每年上山培训与世隔绝那几天。忽然,日常的惯性生活消失了,不用每天一早起来就看报纸,上网看消息,不用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安排工作。忽然,空闲下来了。这个时候,常常会想起远在其他城市的老朋友,忽然很想听到她的消息,忽然想起,已有很多没有过联系了。忽然,会想起曾答应过帮妈妈做的一件小事,却被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忽然,想起曾经有过的一个计划,比如说学习英语,锻炼身体。。。忽然,会想起,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一场没办法饕餮起来的创意蹩脚戏

赖声川写书的本事远远不及他的编剧功夫,他也在书中谨慎的提到,那些试图从书中读出如何训练创意的人,是找不到答案的。那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借创意之名,堆砌自己写作生涯中如何抖露灵感的那些琐事,对那些急着想从书中翻检出“要命”的点子,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很高的“商务人士”来说,这些告诉读者什么是叙事艺术、如何讲好故事的小机灵,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无疑于谋财害命。不但找不到创意的办法,而且,这本书写到后面,令人失望的变成了如何认知你的人生大~~~~智慧、如何看待和解读佛法禅意(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积极生活大反思,字里行间心灵鸡汤般散发阵阵馊味的励志气息毫不掩饰的扑面而来,令人悲愤又决绝的把赖老师和台湾其他那些个志在四方普渡众生的禅师、导师和宗师们码放到一堆,丢入纯之又纯的处世伦理大染缸里去。也许,这本书的最大创意启发就来自赖老师写书卖字给我们带来的创意。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场(请深呼吸)赖老师用自己在文艺圈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下的名头+数一数二的著名经管类书籍出版社策划+时下里最为热点时髦的文化创意产业噱头进行的一场圈钱无所不在的训练课,以及如何将Money Talks 的狐假虎威隐讳包装成广告饕餮大餐的盛大创意好戏。

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就是这样改变的,创新就是这样自然出现的

【写书评会剧透,会带入自己主观的一些看法,可能并不利于仍未读本书的潜在读者吧,各位看官自取所需,仅作此声明】适宜人群:寻求改变而不得其法;探求本源而不得其径;苦思创新而难入其门;文艺青年、艺术家、企业家、科学家、哲学家本书理论:核心的理论体系即为创意金字塔,如下图。创意的产生由个人从世界"共同源泉"中获得的"个人源泉",经过个人自主的操作系统(三个参数:动机 习性 经验)处理,产生相应的灵感,并通过一些可以训练的方法将灵感逐步展现为构想和形式,最终形成作品。其中个人获得个人源泉的过程即为个人”看世界“的过程,要经过个人世界观的筛选,才能够最终接收到,并生成灵感。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束缚在于由泉源到灵感过程中的屏障(知见障),为了打破这个屏障,需要建立平静的心态,不断探求看到事物的原貌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看到更大更广更精细的世界,逐步削弱障碍,最终打破。打破后产生的则为“创意模式”,是一种开放的、连结的、交互的,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创意的模式。本书框架-三个层次:一是什么是创意以及创意的构成;二是创意是怎样生成的以及什么东西阻碍了创意的生成;三是为了得到创意我们要怎样去做(生活中学智慧 艺术中学方法 融合中改变自己的操作系统)。评论:本书从个人自身底层开始延伸到身在一切,更说明了创意与创新的结合关系,在当前追求创新的社会上确实值得一读!全书其实就表明一个观点:知见障阻碍创意的产生,所以我们要打破知见障。创意创新产生于一个人第六识(觉察)与第七识(转化)至之间,要尽可能的扩大这个裂隙的空间,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意。同时,创意来源于一个人的经验储备,并由于当前某个事件引起的连结而产生。打破知见障才能够积累更多 更客观的事实和经验,用于灵感的产生,引导生成创意。打破的方式,通过建立世界观 如是观 因果观,改变自己的习性个动机,逐步建立相适应的思维体系,如同站在创意的大机器之前熟知每个按钮的用途一样,实现打破障碍的目的。整本书既有些台湾灵修的意思又有有些禅修的感觉,本来是将创意的一种教科书,却写成了修养心灵、构建崭新内心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书。这更是一本讲如何获得智慧,如何进行决策,如何打破界限,如何消除格式,如何改变自己的书。书中很多关于创作的事例、关于创意等相关概念的引用都恰到好处,刚刚好的解释了当时的情境。如《如梦之梦》中灵感的来源,连结的过程,都恰到好处了解释了创意的过程。如雪云史卓克的例证,展示了一个能够抓住整体的人、能够看到真实人的事件,说明什么才是“如是观”。如其中多种角色的定义、概念的引用和印证,不仅对作者的学识充满敬仰,更对所描述的内容产生更深的理解,即使不能产生直接认识,仅仅通过这样的间接认识,也足以达到效果。最最重要的是,书中强调的创意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需要做的是寻求让其释放出来的方式,“真正的创意在与自我的转化,最伟大的创意在于改造自己”,让每个希望产生创意的人知道去哪里找,知道怎样锻炼自己。创意是个发现的旅程,在不断发现中修炼自己,提出属于自己的题目,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家都在一种僵化、固化的框架的思考、做事,这本书就是极好的让我们打破别人加给我们的界限、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界限,在破与立中不断成长。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没有看完,但是很喜欢。智慧,创意。谈这些东西是需要勇气的。精神层次的东西不可言传,运行过程也难以捉摸。所以谈这些东西的产生过程,就更难了。他的体会非常深刻,对那些奇思妙想的产生过程的描述,非常好的把他平时的思维过程也说了出来。我想这些东西比创意本身更有价值。

最难得的是看到创意人描绘、组织、剖析自己产生整个创意的过程

“创意的学习不是一些表层的技巧,更深的基础要从自己对生命深度的省思开始。”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教我们创意还不如说是教我们怎样面对生活本身,因为创意的素材一定来自于生活。那如何发现这些素材,又如何在一般人看来毫不关联的素材之间建立联系呢?---需要“智慧”:穿透、洞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以,书里面大篇幅的讲的还是当代的心灵导师所经常提到的人生修炼方法---放下;活在当下;本真的看;真诚的面对自己;开放;敏感;本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创意人,有很多第一手的构思和完成创意的经验,所以书中的那些他自己清晰叙述的例子是《创造性》那本书所缺乏的,很难得可以看到创意人描绘、组织、剖析自己产生整个创意的过程,在其中我自己也能找到很多共鸣--比如,由于某种气味、某段旋律......会激发自己穿越时空般的回忆起那些发生在自己生命中不同时段的点点细节,并且在这一瞬间把这些都穿在了一起,然后突然领悟了某个道理。至于作者建立的“创意金字塔”--也就是组织本书所有概念的一个联系图,我倒是觉得并没有给人多少新的联系和启发(也可能是因为大多数都是我想到过的)。我还是觉得,作者在这个自己搭的框架下对于创意的解释还是不如知识的“连接主义”理论的解释来得精彩。我一直都认为,每个人的独特性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肉体和心灵的隔离导致了我们只能完全体会、明白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所以深层发掘自己才是王道。

導讀推薦:創意與智慧

文/林懷民 讀完這本書,很感動。 聲川花在寫書的時間心血,應該可以讓他創製兩齣戲吧。 「賴聲川的創意學」跟坊間的創意書最大的不同是,作者是重量級的創意人。 他以自己的創作經驗為本,細細探索創作的根源,與讀者分享他多年創作歷程的風景,揭開「創意神秘論」的薄紗。我一路讀來,一路點頭,時時會心,特別爽快。 譬如,他引用當今建築泰斗法蘭克.蓋瑞的話語,說他的創作態度:「我不知道要去哪。如果知道,我不會去。」 很多人以為我編舞是在家裡「寫好」,再去教給舞者。事實上,編舞的過程對我是個冒險,如果知道成品的面貌,我一定不想去編。作品首演後,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 有,只想重新出發,再去探險。 聲川坦述他年輕的時候,因為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盡情發揮,而後果慘烈。我「小時候」又急又躁,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都在一個小品裡金光閃閃,因此編 出不少只活一季的作品。 他引鈴本俊榮的話,說「初學者心中可能性很多;專家心中可能性很少。」 近年來,我創作最大的挑戰正是「找出限制來」,然後專心在限制裡做到圓滿。 累積了經驗之後,聲川知道一場創作中的戲最後會是幾分幾秒,不用碼錶,也知道時間。我常常沒音樂便著手編作,編完一段再配音樂,舞畢音樂也剛好收煞。 聲川談創意的泉源,談觀察,靈感,轉化,結構,從創作的動機到成品,把每個論點闡述得淋漓盡緻,而且,深入淺出,讓每個人都讀得下去,讀得明白。 我覺得這是台灣藝術界最重要的基礎書籍之一。 然而,這不是為專業人士寫的書。 聲川說:「人人都有創意的能量。」 創意不是藝術家的專利。企業界,教育界,家庭主婦,政治家,乃至一個準備聯考的學生,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發揮創意,去完成夢想。 聲川用很簡明的理念來切入主題:「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個題目。」 「超凡的智慧能夠提出超凡的題目;超凡的方法能夠作出超凡的解法。」 創意可以透過學習來增加功力,「智慧與方法」是訓練的內容。 「智慧要在生活中學習,方法是在藝術中學習。」 說得更淺白一點:如何從生活中有效累積內涵,增強判斷力;如何在實踐中累積經驗與功夫。 與其他創意書另一個不同點:聲川不提供速成的點子,建議讀者如何如何做。因為他明白,創意的勃發與完成來自生活的修為。與自己溝通是培養創意的基本規範。他在 每一章節結尾丟出問題,讓讀者檢視自己,從自省中建立見心明性的自覺。 「心不會一宿之間改變,但慢慢訓練,我們的心確實能改變,變得更寧靜,寧靜的心就充滿開放的空間,充滿透視力……能深度觀看問題,然後問題會自我揭露。」 「放下,才看得到。」 聲川建議讀者禪坐。 他甚至認為創作者應有「無我」,「無私」,和「利他」的胸懷。 講創意的書也談靈修?沒錯,佛學的體會正是這本書的重要基礎。但聲川不傳教;他旁徵博引。道家,藝術家,科學家的言行都是他信手捻來的例證。因為有生命體驗和 學識的融會貫通,這些舉證不掉書袋,而使論述充滿了人性的溫潤。 大部份談創意的書,多屬功利導向,「點子」是為了致富。這本書讓創意回歸到人的,生命的本位。「創意」是讓人活得更自在,做人做事更圓滿。 「圓滿」就是有好的願景,好的過程,好的結果,像一齣有「好的開頭,好的中間,好的結尾」的好戲。 現在大家常說,社會上許多事物,尤其是政治事件「歹戲拖棚」。創意常常只是包裝的點子。政見只是嘩眾取寵的口水。「要拚才會贏」,「先做了再說」。結果,天災 人禍成為台灣的家常便飯,要往前走,寸步難行。期待下一代來扭轉大局時,卻也發現教育也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沈穩下來,安頓身心,發揮創意。書寫台灣新劇本,開創爬出谷底的新局面。 「賴聲川的創意學」像一棵枝葉繁茂的樹,煥發著文學,美學,哲學,宗教與心理學的光芒,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發。 我高度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特別是教育界的朋友。 (本文作者為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私人书摘

目前只是认真读了一遍,有必要在读几次。P54说来讽刺。如果你是当年在雅典、中国或印度追随苏格拉底、孔子或释迦牟尼的门徒,你的目的绝对不是学谋生的一技之长,或者得到可以加薪的证书,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学习这位老师所教导的唯一科目——“智慧”。反观现在的教育体系,五花八门,唯独缺这个门类!现在的学校是学习技术的地方,而不是获取智慧的场所。我们正选择一条与古人相反的路,不自觉中推卸责任,不愿面对“智慧”这门过去唯一的科目。P56其实所有的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没有人可以教我们怎么活。当传统价值崩溃、社会形态转变、家庭结构瓦解、地球村出现、网络当道,唯一能教我们如何生活的就是媒体。而媒体所教我们的,唯一信息就是:“买、买、买!尽量而赶快去消费吧,买、买、买!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最高指导原则了,再也没有任何指示给我们这个心灵空虚的时代了。P111我常常遇见一些有创意,但没有稳定世界观的人。我曾试图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却发现这一切都相当随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只要碰到新的、没听过的东西,都有兴趣。对我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那只证明他们喜欢拥抱新事物而已。这喜好反应在他们的创意作品中,创意绝对“新奇”,引人注目,但联接不到更大或更深的观点,终究留给观众短暂而缺乏深度的印象。我喜欢在学生出国留学前问这个问题:当你出国旅行,旅游结束的时候,是感到世界更大了,还是更小了?大部分人认为世界变大是好事,如果我们有世界观,不管那是什么,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我们的视野会越广大,但因为我们更理解世界,而非屈服于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新东西,世界反而应该越变越小,更容易懂,更容易管理,我们也更能将各种经验分类,类别数量将不断递减,而不是剧增。这是我说“越来越小”的原因。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越旅行,世界会变得越大,任何地方都必须探索,任何地方都必须尝试。这听起来很迷人,现代人甚至十分向往这种生活,让感官探索的空间越来越扩大,让世界成为一个庞大的游乐场。但“更大”意味着更难管理。如果经验没有法则,很容易就在经验的茫茫大海中迷航。对生命产生无限好奇反而是一种用来满足感官的接口。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他看世界的观景台。这座观景台也是我们创意的观景台。如果设置在井底,当然视野有限;如果设在大气层上空,或许能看到地球的全貌,但所有的细节都看不到。要选择适当的位置,才能让自己的观察即全面又入微,创意因而得到最佳出发点。P137毋庸置疑,在创意的道路上,强烈的敏感度带来更丰富的经验。问题是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成更深的意义?这是智慧的问题,不是敏感度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不出门,但仍然过着丰富并具有高度创意的人生;反过来说,另一个人可以云游四海但是他多元的经验可能无法呈现任何特别意义,最后所有的旅行只不过让他在感官经验中流浪而已。P240天下真有新鲜事吗?神学家威廉·R·英讽刺地说:什么叫原创?就是没有被发现的抄袭。在过去,人们对新颖的东西没兴趣,主要是东西要好。大家要的是质量。如果我们活在明朝,想做一件新衣服,我们要的是衣服的质量。或许我们找的裁缝做出来的衣服,不论料子、裁剪、色彩、比例都创造了高度的美感,其实这一位裁缝做的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艺术。今天我们不断寻找新颖的东西,难道真的不相信“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句话?我们敢否认我们的创意一直在重复别人曾经做过的吗?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就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

赖老师的创意金字塔

创意并不是一种神经兮兮的小众行为。赖老师是戏剧创意方面的大师,同时又是戏剧创意研究的大师。他的创意金字塔理论,是艺术之外的科学研究。虽然不是量化的数理研究,但是,赖老师的理论和灵感的确让人深受启发。

看完它我开怀大笑

我很高兴我读到这本书高兴到大笑的地步这是第一本最贴近我思考的问题们的书不能说解答但是它将我头脑中比较抽象的困惑描述的极为形象也能给从未思考这些问题的人给以启发含金量很高看得时候像是捧着一棵沉甸甸的大脑别人给写的前几篇推荐序非常不喜欢很官方很客套很不透彻其他都很不错

好想看赖声川的戏~~

冲着赖声川的名字,翻开这书。好久之前,就想看赖声川的《这一夜,women说相声》。盖上书,想看的戏就更多了~~但对里面提到的“创意学”,还真没什么大感觉、没什么收获~~

向外看的人在做梦

从小到大除了灵感没什么让人更加沾沾自喜并困惑着。终于有幸和赖先生这本书相逢。对这些莫名如恩赐的喜悦有真正的了解吧。

活在当下,洞若观火

活在当下,洞若观火-《赖声川的创意学》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是在镜心的第一阶课程期间,翻了几页之后,发觉自己完全看不进去,更别提感受了。进入二阶之后,终于能静下心,坐下来认真读下去。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教授创意方法的书籍,这是一本真正授之以渔的的经典作品,很多内容远远超过创意层面。静心-从当初的看不下去到被深深吸引,这个过程我用了二个月。内心真正静下来,外面刮风下雨也与你无关;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听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真正想明白,真正做到舍、破、离。从一味听从命运的安排,只希望能到更多财富,而全然不顾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定位,我走了1年的时间。跌了跟头,遇到挫折,才有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心静下来,专注才能实现,那种极度聚焦在一件事情时,如入无人之境的状态非常难得。心静下来,才有机会培养‘看到事物本来原貌的能力和看到前因后果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中重点提到的, 不仅适用于创意学,更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心静下来,去除标签(评判)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清空的过程,只有让自己的预设标签晚一些,再晚一些贴上去,才有助于我们解除那些偏见,从而得以洞察事物的本质,才能冲破自己思想的禁锢,进入下一层级。而每一层级都是一个修炼、得道、清空、回归的过程。唯此,才是真正的成长。活在当下-工作中我们总是被迫多任务处理,这种习惯被搬到生活中,我们很难专注的只干一件事。边看电视边吃饭,不知不觉吃进去更多食物;边刷微博边回QQ,注意力变得七零八落;边开车边看微信,不知不觉危险来到身边。快节奏的今天,同时能做很多件事,被认为是高效率的表现,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同一时间和多任务其实并不冲突,每个人在每个当下也只能处理一件事,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当下都专注的处理一件事,脑子里也只想着同一件事。反之,如果手里处理那件事,脑子里开始想5天以后的事,那一件事的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同一时间多任务,只有在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开始时,就已经规划好任务的优先处理级别,做每件事时心无旁骛,每一件事的效果才有保证。活在当下不仅意味着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生活不是一个每天只要睁着眼,就要用各种事情填满的过程。每天留些时间给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此时便是当下;和自己在一起,此处便是远方;和自己在一起,随时洞若观火。

学创意·赖声川的创意学

赖声川也算是功成名就,从话剧圈脱颖而出,成了文艺名人,自然也不再拘泥于话剧,连李安都在《色·戒》结尾特别感谢了他。他的奋斗史,作品列表不在此罗列,单说赖先生出了本书,名曰《赖声川的创意学》,背面的推荐人有李安、余秋雨、潘石屹等,对此书推崇备至。名义上好像是一本“创意学教材”,其实呢,融合了佛教、哲学、心理学,还有就是他自创的“创意金字塔”,更像一本分析创意如何产生的普及读物。看过此书,基本会认同他对创意由来的分析,简而言之,创意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以丰富内涵为基础自然而然的外在体现。但要想追随他的创意方法论,从而“学会创意”,还是很难,这玩意太玄乎,经验很重要,水平更重要,达不到境界根本看不懂,无法理解人家深奥的理论,更不能体会并融会贯通。我只是对名声在外的“表演工作坊”感兴趣,好在书中提到的比较多的《全民乱讲》我看过,据说剧本是集体创作,俺的理解就是一堆演员在一起头脑风暴,扯到哪儿算哪儿。如今创意最具价值,这本书看完我就认准了这么一句话,多积累,多学习,多思考,多沉淀,最后属于你的创意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打破禁锢

但当我们看话剧时,我们在看些什么?《如梦之梦》的例子让我看到创作起源于生活中琐碎的片段经由某个主观设想的缘由关联在一起,几个故事一出剧,离奇的故事之后便是散场。但我心里的话剧不是这样。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另一扇窗去理解世界,我期待它即使结束依旧余声缭绕。//跑偏了,回归正题----关于本书书中引用了很多艺术界天才对“创意”的看法,我想赖声川对于这一话题肯定是做了很多研究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备很大参考价值。--------------------------------读书笔记-start----------------------------------------------------第1章 创意魅影——————————————————————创意是人类最向往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却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它。专家学者预测,世界即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所谓的“概念时代”,创意也将成为新时代中最重要的工具。“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风靡全球、最具魔幻色彩的流行名词,各国努力开发这个新兴产业。讽刺的是,长期以来,文化创意正式各国政府所忽略的,甚至打压的。这些年在中国台湾也热衷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似乎找不到明显的努力方向,只是模糊地感觉到创意可以为社会赚大钱,像好莱坞、像比尔盖茨、像韩剧一样,由创意带领市场、创造市场。“他们能,我们也要。”于是想出各种方法试图“经营”创意。到后来,“文化创意产业”原来是为“产业”服务,而不是为“文化”或“创意”服务。创意变成不过是资本市场另一项可剥削的原料而已。僵化的创意。虽然时代在往前走,但我们的创意还在原地踏步:社会忙着将创意格式化,却没考虑到创意是超越格式和既定框架的。在亚洲,这个问题特别严重。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而亚洲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还不太久,我们的血液、集体意识中对传统社会印象仍鲜明,还是习惯于传统集体价值凌驾在个人权利及表现之上。在快速变化的消费社会中,个人对制式概念的认同无形中扼杀了创意。沃恩很容易自动接收各种社会加诸于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爱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其实每一个选项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气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扩大界限,甚至毁灭界限;没有人教我们—或许世界是没有界限的。第2章 创意二部曲——————————————————————欲望的涌现以及表达这种欲望的方式。“创作”之“创”与“作”。佛法中的“智慧”与“方法”。题目是什么?。《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探索来自内在求知的欲望,没有人委托他去研究,只有他自己能出题,自己来解。而他给自己出的题目是:为宇宙做出一个方程式。筹码大,难度高,可能的失败与挫折大,但可能的收获不可限量。第3章 灵感的仓库——————————————————————创意的灵感来自外还是内?如果来自外,创意的学习是一条特殊的神秘道路,属于寻找怪力乱神的道路;如果来自内,创意的学习是另一种自我修持的挑战。如果来自内,那就要好好探讨一番:难道我们内在某处有一个仓库,储存了所有可能产生的灵感吗?融合两种观点:我们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个仓库作为我们创意的源泉,而同时有一个发呢广大的、属于人类创意的共同源泉?通过我们的创意源泉有没有可能连通到这个个呢个广大、更全面的源泉?小火慢炖的灵感:《如梦之梦》。延伸思考:你在生活或工作中是否曾经特别“有灵感”,而根据这些灵感来创造或改变生活或工作中的环境?是否能仔细想一想:1. 这灵感全然是无中生有还是有前因可寻?2. 这些前因是否为长期心中关心的事物?3. 心中所关心的事物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4. “灵感”发生的那一刹那,是不是多种思考被重新串联到一起?你是否曾经突然之间“想通”一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根以上所说的过程有没有关联?第4章 创意的神秘电脑——————————————————————我们早就养着一台电脑。在创意过程中,我们的脑子确实像一台神秘的电脑,这台电脑平时自动搜集并且在内存某处储存这些档案,这些档案就是创意的原始材料;而在灵感产生创意的那一刹那,这台电脑有一种机制,知道从哪里调出档案,然后将这些不同的到哪敢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意构想。“灵感”的关键。创意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我们内在所储存的一切。创意的第二个关键就是神秘电脑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将所有档案抓出来,恰当地组合在一起的机制。我们是电脑的主人。耐心地研究,可以掌握操作这台电脑的方法,它的所有功能是什么,也可以慢慢训练它我们要它做的事情。为此,必须先:1. 重新评估我们如何储存到哪敢,并完善这一储存功能。2. 重新了解我们如何开启到哪敢,如何通过组合一些似乎不相干的档案创作作品。如果“花园”荒废已久,杂草丛生,对创意当然不利。因为花园中种植的一切就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唯一可以取用的材料!如果之前对灵感的分析成立,如果将创意比喻成我们内心神秘电脑的活动,那就可以有步骤地培养创意的技巧。这些不是“脑力激荡”之类的技巧,那已经是下游的技巧。我们必须从更根本、更基础的训练开始。延伸思考:你是否曾经想起一件被遗忘很久的事?仔细想:那件事“存放”在哪里?为什么会留着没“删除”?谁在做这个决定?想一想“内心电脑”的比喻:身为一台电脑的主人,我们可以在电脑中储存各种信息,也可以安装各种程序软件,但如何才能改变操作系统?第5章 创意金字塔——————————————————————左边VS.右边“智慧”与“方法”两者缺一不可。智慧的训练在“生活”的领域;方法的训练在各自的创意领域,建成“艺术”。在这张明信片上,这两者分占左、右两边。当今全世界的创意教育,似乎都只教右边,也就是方法。如何有效地教授左边,并融合右边和左边,这就是明信片上的基本启发—先把创意拆开成两个不同的学习项目,分成两种不同的学习领域。“智能”要在“生活”中学习,“方法”实在“艺术”中学习。被遗忘的左边。民主讲究的是个人主义,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建立民主,而不是表面上让选民投票选领袖,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也就是树立民主公民意识的标杆。问题是,个人选择快乐定义的同时,其实已经否定了统一的“智慧”存在的可能性。寂寞圣贤。说来讽刺,如果你是当年在雅典、中国或印度追随苏格拉底、孔子或释迦牟尼的门徒,你的目的绝对不是学谋生的一技之长,或者可以加薪的证书,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学习者为老师所教导的唯一科目—“智慧”这门过去唯一的科目。本体与附属品。原来从小到大,大家受的哦教育都在教一些“附加价值”。所有的技术、知识,都是附加在本体上的好东西,本体得到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附加品,但问题是,“本体本身是什么?”已经无人讨论!民主社会不能强迫大众只相信某种智慧体系,因为这违反民主保障的个人自由。这种出发点固然很好,弹道后来却变相搁置了这个问题而不予讨论,甚至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讨论了!终于,我们变成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的、知道怎么工作却很不知道怎么活的人。多数人甚至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延伸思考:“智慧”一词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是高深的学问,还是实际的生活常识?如果你是古代孔子的门徒,你会不会觉得可惜,因为你学不到更多实际、可帮助就业的技术?社会是否应放重视“智慧”教育?如何重视它,而又不成为独裁、霸权思想的代言人?第6章 创意的源泉——————————————————————创意的原始能量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一个特质,而是的呢古代被发掘的本能,等待被揭露的能量。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建立起了屏障,所以发掘过程可能很辛苦。这些屏障可分为知性的和感性的。知性的屏障那个就是知识的堆积对源泉造成的这笔,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从小加诸于自己身上的附加配备,早就掩盖住了自己最原始的面貌。感性的屏障让我们无法发挥本觉,与自己的源泉绝缘。而更严重的屏障那个是通过常年养成的习性形成的。延伸思考:你是否像本章所谈到的,知道一些不可能知道的事?你有没有一些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能力?本章所谈到的“神秘源泉”,你认识它吗?你又畅通的渠道连通它吗?你认为创意是要被培养的,还是要被发掘的?一些观点:关于“世界观”。“你的世界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当你出国旅行,旅游结束的时候,是感到世界更大了,还是更小了?--“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约履行,世界会变得越大,任何地方都必须探索,任何经验都必须尝试。这听起来很迷人,现代人甚至十分向往这种生活,让感官探索的空间越来越扩大,让世界成为一个庞大的游乐场。”--“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我们的视野会越广大,但因为我们更理解世界,而非屈服于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新东西,世界反而应该越变越小,更容易懂,更容易管理,我们也更能将各种经验分类,类别数量将不断递减,而不是剧增。”“关系与联结”。创新的精髓在于事物间的联结。不同事物的不同联结方式可以创造出新颖的创意。课题是:我们必须准确地看清“事物”本身,也必须清楚看到事物之间可能的联结方式。看清事物的基础方法就是“去除标签”,这就是“可能性”无线开展的机会。创意工程进行时,必须不断地发掘新的关系、新的联结。创意人妖首先学会看到事物真正的面貌,以及联结事物的各种可能。小tip--关于“脑筋急转弯”。创意不是与众不同就行了。演奏中搞怪谁都会,那是容易的。在脑力激荡、另类思考的时候,点子其实是很廉价的,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过于廉价。通过自由联想,任何事物都可能联结到其他事物。“脑筋急转弯”就是用这种原理,将随意答案搭配在随意问题之上,直到把人气死位置。无厘头变成一种逻辑。但这不是创意。回到先前对创意的定义,作品不但要新颖,也要“合适”,也就是合适于题目本身带来的一切挑战。“两种能力”。去标签,能看到正确、合适的联结。这必须培养两种能力:1. 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原汁原味,不加不减(忘记个人的喜好,看待事情的观点)2. 看到事物因果发展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能看到造成事物现况的前因,也能够推测这件事未来可能的走向。好比说看到一个人做出完全非理性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可能后果。这就是创意金字塔中的“因果观”,是一个比较分析性的方法。“如是观”。“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阻挡着感知。”—吉美钦哲仁波切。“偏见过滤器”。怎样才是看见事物的“原貌”?我们思考一下:当我们看事物的时候,有没有立即下判断?如果有,就很难看到事物的原貌,因为判断遮蔽了视线,判断是在通过偏见过滤器看事物。我们其实大半辈子都是在用既有的方式看世界。当眼睛看到事物,我们内心电脑的操作系统立刻辨认这个事物,接着,操作系统将这感觉联结到其他的感觉和情绪,这就造成立即反应,我们会立即产生“喜欢”、“不喜欢”或“无所谓”的反应。我们立刻赋予价值,而不是单纯地“看”。这已经成了一个反射机制。当我们看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上面不知贴了一个标签,标签上已经清楚注明我们对这个东西的看法。“因果观”--看见事物的前因后果创意作品本身是由因果构成,创意人就在作品中创造因与果。作品中有属于作品的因果关系,生命有属于生命本身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看到身外事物的因果,就能了解创意工程中的因果如何运用。当观点聚焦,心中不执着于任何特定的观念,就可以看见事物的原貌;当观点扩散出去,保持专注,就有可能看见事物发生或运作的因果。问金庸“你的小说是怎么写的?”答曰他花非常多的时间建立角色,在他脑中想好所有角色,角色完整到已经万确有生命的地步。他说,只要角色到了这个地步,把他们放在任何状况里,“他们自己就会跑”。当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如果有“如是观”或“因果观”的洞察力,不但会感知树叶掉到地上,同时会想到秋天即将来临,想到无常,或许就您呢个因此提笔作诗写四季。这种洞察力是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提供“如何看”的能量.拥有感知的人走在路上、活在世上,看得更多,知道的更多。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深刻地看世界。目前看到前10章,周末要开大会,要先中断看书的节奏了。

创意:以心为始——《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

创意——是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玄之又玄的过程,似乎没人能够把它描述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到赖声川做到了。虽然现在的自己也无法完全领会书中的真谛,但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赖声川老师对整个创意的起源、过程、困难与终点都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以至于可以用如此精炼深刻的语言来进行归纳。不夸张的说,把这本书中的随便几章单独拿出来,加些例子就可以成为另一本非常优秀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的书,我给它打五星!创意是什么?创意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创意的神秘欲望,以及寻找表达欲望方式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欲望的涌现及表达欲望的方式,构想与执行,灵感与创作,创与作。换句话说,创意就是出一个题目,然后解这个题目。出题需要创意,解题也需要,这就是智慧和方法的划分。题目的解答一定基于出题的思维高度。创意真正的深度在于题目本身的拟定过程。题目的拟定不是通过脑力联系就可以加强的,是一个人本身深度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欲望的问题和智慧的问题。超凡的智慧能够提出超凡的问题,超凡的方法能够做出超凡的解法。水涨船高,题目越难,解题的方法就越难,风险跟着加大,成功的概率减少,而一旦成功,所带来的收获也跟着一样超凡。反过来说,创意题目简单,挑战不大,收获也有限。智慧决定了创意人为自己设定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大小。方法决定创意人解题的效率,也决定创意人解题的创意。那怎么获得引发创意的灵感呢?灵感从何而来?很多人说是上天的恩赐,它就突然在脑海中乍现。这是一种潜意识或者超意识的东西,往往在阅历中不断积累,然后突然一个契机扳动了扳机,把零碎的档案重新整理到一个新的档案袋,一切都串联在了一起。提升创意就需要不断丰富我们脑海中的资料库,去观察去体验,然后找到启动创意的开关,回味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创意是跨越界限的能力,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如果我们活在既定格式之中,这两种能力都受到限制,智慧没有空间展开,创意没有机会施展。但并不是活在格子里就没有希望,而是要认清创意的自由本质,智慧在创意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智慧的取得是一种内在学习的机会,无论在何处,都有学习智慧的潜在机会,这就是创意培训的基础。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缺乏创意呢?创意有三毒:经验、习性、动机。人生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积累。经验是创意之毒。走泥泞的道路,鞋上积累泥巴,我们积累教训、成功、财富、债务、伤痕……我们可曾问过自己,到底在积累什么?我们又持什么态度?可以是无动于衷,也可以是愤怒、无奈、无法完成的野心、亦或是对别人的怒气,也可以是善念、善德。这都是人生选择,但我们经常积累而不自知,而自己到后来并没有选择的权力。习性是创意三毒中最强大的敌人。成功人士因为有强烈的习性,反复做出成功的判断和决定,反之这些习性也可能成为他们失败的理由。时代变了,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反应,可能就会做出致命的错误判断。僵硬的模式和自由联想的模式都可能让人做出严重的错误判断。动机是创意另一毒,创意人甘愿被一些不知名的力量推动者,这就是动机,可能看不清楚,成了你潜在的自动驾驶状态。这往往是潜伏在人性冰山下的罪魁祸首。经验、习性、动机让人进入自动化状态,于是经验的积累没有形成智慧的积累,反而积累了身体和心中的脂肪。操控对经验的反应正是习性,习性背后隐藏着很少被注意到但极为重要的动机。这三种创意之毒会让生活转入固定模式,让自己越发僵化。我们要找到方法,让屏蔽创意的三毒转变成造就创意的三智慧。那我们怎么破除三毒,更好地激发创意呢?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心智模式来看这世界。一个人不能积累智慧主要因为他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习性和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到多少,决定在心。创意需要用新鲜的看法,超越习性的看法,和创意源泉直接沟通。打通心灵的障碍,需要拆掉杂物,弱化概念,撕掉标签,重新定义事物之间的关系。标签化让我们对事物迅速分类,不至于杂乱无序,但标签让我们给事物做出唯一的定论,对创造力是绝对的障碍。在观察判断事物前要尽可能还原事物本源,悬置概念,不受限于固定的意义和期待,去掉惯性概念,同时尽可能放下自己。放下自己是很难的,但是只有放下自己才能看清事物的原貌,而不是被自己心中早已贴好的标签妄下评论。金庸说过他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构思角色是什么背景、什么性格和风格,等想完角色完成之后,可能不需要太多的构思,剧情自己就会在脑海中跑起来。这就是导因,不导果。我们要洞察万事的因果和内在规律,多在因上努力,一些创意元素可能就顺理成章地进入我们的脑海。看清了事物的原貌也找到了内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经验、习性和动机。我们还可以将三毒转化为创意的源泉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我们可以转化自己的经验,转化经验主要依赖于改造习性,而改造习性最快的方式就是转化动机。于是找寻动机就成了重要的突破点。找寻动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都要向内心发问。当我们开始问自己问题,怀疑自己一切所作所为,就是智慧萌生的开始。不断逼问自己,像一把尖刀直切创意过程,剖开自己的心,也可以更容易剖开自己的创意作品,看到背后的原因,以及创意过程中诸多选择与判断背后的基本原理,这是非常珍贵的。这需要勇气来克服恐惧。社会是由恐惧推动的,艺术也是由恐惧推动的。一步步检查动机,一环环释放内心空间。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度。敏感度决定感受经验的浓度,深深影响我们体验人生的方式。不同敏感度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于是他们也得到完全不同的经验。强烈的敏感带来丰富的经验,如何把经验转化为更深的意义和创作又回到了智慧上。最后,回到动机最后我们会发现,动机分为利己和利他。检查动机最终就是检查我们的自私指数。一个人创意的终极成就往往取决于他能够将动机多大程度转向利他。尽可能审视自己,揭露自己做任何事的动机,这是走向智慧的道路。创意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创意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最终还要回到我们的创作动机。动机可以限制我们,也可以解放我们。选择在于自己,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是改变目的地,目的地在哪里?关键在源头,上游的一切经营好了,下游问题才能解决。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创意潜能。我们都生而具有不可思议的创意能力。渐渐开发而不荒废它,才是活在世界上最完整的见证。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搅动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创意

一、放下,才看得到,放下概念,放下自己,就能直接穿透事物,看到原貌。要放下自己非常困难,但必须全力以赴,因为一旦成功,放下自己的同时,也放下了预设概念和判断。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客观的事物和主观意识平等的平台,在这平等的平台上,没有任何添加物,我们可以真正看到事物的原貌。二、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阻挡着感知。三、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四、一个人能不能累积智慧,主要看他懂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的生命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多看少,是心在决定。当你真正开始看见事物,才能真正感受事物。五、创意是将似乎不连贯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能力。六、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须学会做,这些事必须靠“做”才能学。七、要了解一个作者,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他的生平。八、谁都想把简单的事变得很复杂。真正难的是把复杂的变简单,不可思议的简单,这才是创意。九、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就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十、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十一、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在搅起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十二、改变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十三、习惯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慢慢长成现在的样子。十四、个人的喜好就是习性的直接反映。十五、对结构的认识必须从认识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开始,因为事物就是部分所组成的整体。

创意是可以学的....

创意是来自灵光闪现的某种灵感?还是来自于生活中点滴的积累所迸发出的某种思维创新?其实,创意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对经验的积累,对人生的思考。来源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用心生活,用心体验,用心思考,创意将伴随着你,并在适当的时候悄悄的跑出来..........


 赖声川的创意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