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208117754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 思想家解读思想家。康德对阿伦特影响至深。
★ 1970年,阿伦特受邀在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学,本书主体为当时备课稿的整理。
1969—1971年,阿伦特发表了《共和的危机》中所收的几大名篇。政治判断,是阿伦特晚年思考的核心问题。
★ 这本讲稿中所呈现的内容,被认为是《心智生活》没有写出来的第三卷“判断”的预备。
《心智生活》是阿伦特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她要通过这部作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 这虽然是一本就事论事的讲稿,但通篇演绎的是一个关键词:“判断”。作为人,我们的自由体现在什么地方?是足够多的财富吗?是足够高的地位吗?还是足够高洁的心灵?阿伦特认为,都不是!我们的自由,体现在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进行“判断”!自由不是封闭的,自由是开放的,有参与,有判断,才有自由。
★ 阿伦特在本书中对“判断”的论述,标志着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走向成熟,是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判断”不是政治家或伟大人物的特有能力,而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系统思考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汉娜•阿伦特晚年收官大作《心智生活》的旨意,遗憾的是,终篇“《判断》”未及展开,阿伦特便辞别人世。本书汇编了阿伦特关于判断问题的核心文献,并对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方向作出了解读。
如何摆脱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虚无?
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学为入口,阿伦特认为:只有作出判断,只有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运用我们独立的判断能力,世界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意义。
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顶尖阿伦特研究专家、著名社会主义者罗纳德•贝纳尔编选并讲解。
人们可以说,阿伦特在1960年代发表的文章中所尝试表达出来的判断概念,之所以被本书中的判断理念所“驳倒”,恰恰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反映着阿伦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 罗纳德•贝纳尔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罗纳德•贝纳尔)/ 1
译者序言/ 1
原版序言(罗纳德•贝纳尔)/ 3
《思索》后记/ 7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1970年秋社会研究新学院课程讲稿)/ 13
想像力
(1970年秋社会研究新学院研讨课笔记)/ 119
汉娜•阿伦特论判断(罗纳德•贝纳尔)/ 131
附录
康德著作年表/ 226
阿伦特著作年表/ 230
译者后记/ 232

内容概要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责任与判断》《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罗纳德•贝纳尔(Ronald Beiner)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在《判断力批判》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实现从审美判断力(主要是崇高感)到纯粹实践理性(道德)的过渡,换言之,表明这两种能力之间的一种亲缘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分分钟想到的是不久前与我姑父的聊天,他的经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暑假去姑姑家,姑父非常兴奋地跟我们所有人讲,他新近被我们老家的镇政府返聘,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职务(大概与房屋拆迁、颁发土地证有关)。这是一个很能产生油水的职位,因为它的工作牵涉到各方的直接利益。根据历史经验,官员很容易在这个职位上犯错,所以镇领导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领导最终决定返聘姑父,理由是,他年轻时在镇政府待过一段时间,从事的也是类似的职务,并且作风比较铁,没有犯过错误。接下来,姑父就很骄傲地(甚至在我看来有些夸耀的成分)给我讲他年轻时的镇政府经历,讲经常有人来给他送礼,又讲他经常让我姑姑一家家地还回去,等等。他还讲了坚持公事公办的理由,这是我最感到有趣的地方。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接,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道德情操,而是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他当时有一个同事,大概是管卫生检疫的,有一次被一个饭馆老板请去喝酒,饭桌上老板点头哈腰、尽说好话,但过了几天他们再碰面时(姑父当时在场),老板就全然换了一副神态,拍着那个同事的肩说,XXX,卫生执照那事你可得帮我办好,啊。同事也立刻没了之前的威风,忙不迭地说好。这件事对姑父的触动挺大,对他来说,拿人好处的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了自己的尊严,而秉公办事则能获得别人的敬重。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我姑父的行事动机与纯粹的道德实践是无关的,因为严格意义的道德实践不以纯粹理性以外的动机为条件。促使我姑父公正处事的,是一个典型的审美判断,更具体地说,公正处事能够唤起他内心的一种崇高感(也许用崇高这个词有过度之嫌,但我只想说明这是出于审美的),这种崇高感甚至可以从他说起往事的神气与语调中感受到。一方面,这种审美判断使他在某些时刻脱离了物质性的快感(或者说这是一种脱离了质料的、主观形式的愉悦),但另一方面,这一判断所内含的情调也并没有上升到出自纯粹理性的道德命令。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它必须是可向他者传达的(这也是阿伦特在康德著作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即存在于人性之中的“共感”common sense),姑父的崇高感需要他人的在场,他需要在他人面前“显现”自己(这又是阿伦特将之归属于政治活动的一个本质要素)——他不仅自我显现在镇上的民众面前,也显现在此时听他讲述的我们面前,而且在后面这种情形中,通过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愉悦,这对于他已经构成另一层面的愉悦了;与此相对,在康德看来,道德实践则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在场,一个道德法则完全可以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以命令的形式向自己提出,只要他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因此我可以(冒犯性地)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行贿者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行贿,使受贿官员既得到好处,又不让他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那么姑父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公正?但是审美判断毕竟表现出一种向道德实践过渡的可能。姑父在公正处事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他人的敬重,也获得了“自重”。这种自重表现出一种自由感(当然按康德的话说,还不是真正的自由),即他既(在某些时刻)摆脱了出自自然的感性方面的欲求,也摆脱了他人意志的约束(其反面就是他那个同事),而道德实践的核心正是自由,或者说人格的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性的,即理性的法则不屈从于外在的动机,也不屈从于感性的动机。
  •     夏一璞/文 思考,是哲学的应有之义,是哲学家的本能,是他的生活方式,更是他神圣的使命。然而,在常人看来,把思考拔高到普世的高度,试图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思考着的人,或许恰恰反映出哲学的起源地,希腊东方主义骨子里带的“哲学家的傲慢”:惟有哲学家的求真才为属人的意旨赋予了深沉而广袤的严肃性。从个体角度考虑,是成为具有思考能力的精英,或是安于做一个因无思而致庸常的平民,都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即使是哲学家,也不应该为了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想来消解个体自由。而这里的“自由”特指以赛亚·伯林在1958年的《两种自由概念》中提到的“免于(意志)强制和(行为)干涉”的“消极自由”。伯林这一观点有着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自康德始而一脉相承,在战后意义尤为重大。在一个尚未从极权统治的创伤和威胁中痊愈的时代里,公共空间不断挤压私人领域,若要防止国家力量对个人意志的支配和取代,有效地捍卫康德穷极一生孜孜以求的私人自由的神圣尊严,必须以消极自由理念作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制度的基础。然而,与伯林同时代的,同为犹太人后裔,同样是英语世界顶尖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却对此有所质疑:被看作最有效抵抗专制主义的“消极自由”给予了人们“不思考”的权利,可恰恰是这些因为“无思”而平庸的人们,与“有思考”的作恶者合谋,共同构成了专制主义的链条。这一结合是如此的契合与精妙,以至于元首振臂一呼,庸碌者就会应者云集,犯下滔天罪行而不自知。有意思的是,汉娜·阿伦特拆解这一精巧链条的武器,依旧来源于康德。伯林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一位教授在他宁静的书房里孕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毁灭一个文明。海涅认为康德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把处决了欧洲‘自然神论’的宝剑”。而在汉娜·阿伦特看来,三大批判最后一篇《判断力批判》是一把处决“平庸之恶”,对抗极权专制的宝剑。这把宝剑锋利的剑刃便是建立在自我确证基础上的独立判断。这一观点自1958年的成名作《人的境况》中初现踪影,在那本写于1962年,引发诸多争议,同时也将阿伦特推向学术明星之路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恶之平庸的报道》里逐渐成型,却遗憾地随着她的溘然长逝而中断在《心智生活》的第三篇“判断”之中。随着阿伦特遗作的陆续整理出版,她如何通过重塑康德政治哲学中“判断”的意蕴来建构阿伦特式政治哲学的脉络逐渐清晰。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太阳底下无新事,哲学中出现的任何新问题,都能在哲学史上找到它的起始与回声。聪明的思想家绝不会干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蠢事。系出德国的阿伦特有着得天独厚的哲学底蕴,过尽千帆,那个静静矗立在德国哲学历史群山之中最低调却又最伟岸的思想高峰——康德——翩然而现。但即使阿伦特将她政治哲学的核心:以判断为基础的政治性思索极大程度地诉诸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罗纳德·贝纳尔还是敏锐地捕捉到阿伦特与康德的根本不同,即康德强调私人领域中独立判断的自律性,而阿伦特着眼于公共领域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商谈而产生的他律性伦理。所以,贝纳尔及时地提醒读者,试图通过阅读阿伦特的《康德政治哲学讲稿》来了解康德政治哲学,哪怕仅仅是了解《判断力批判》都是不可能的,结果只能带来阅读者自身的迷惘混乱和对康德政治哲学的误解。这看似一个悖论,却无处不在各种哲学著作中出现。对此,贝纳尔的解释是,“大思想家的典型特征是,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萦萦于怀的那些动机和关切来借用和重塑他们阅读过的一切”,因此“阿伦特根据自己的智识关怀而对康德文本所进行的有意识地摘选和再造,恰恰展示出阿伦特本人作为大思想家的胆识与气魄”。这一胆识与气魄产生的契机要追溯到1960年代,汉娜·阿伦特接受《纽约客》杂志邀请,以记者身份参与审判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阿伦特曾说过,思想本身,来源于鲜活的经验事件,也必须始终依附于这些经验事件、将这些经验事件作为定位方向的唯一路径。战后审判战犯的经验事件在常人看来是法律和正义的彰显,而思想家阿伦特却看到了她哲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平庸之恶。在阿伦特的描述中,艾希曼既不是动机邪恶,处心积虑的大奸大恶之人,也并非易遭人诓骗的愚蠢之徒,他的问题仅仅在于毫无思想地服从,而这种服从,在政治上,就是支持,构成了极权主义屠戮民众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发现验证了阿伦特早期对极权主义的洞见:“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不是改变外部世界,或者社会的革命性演变,而是改变人性……和羞耻性”,从而让有思想的人成为多余,无思想的人扮演麻木不仁的帮凶。至此,阿伦特看到了战后流行的多元论自由主义思想背后潜藏的危机,一旦人们默许了无思想的自由,当整个社会都缺乏批判性的思考时,当有思想支配之下的“根本之恶”驾驭着无思想而衍生出的“平庸之恶”时,自由主义最珍视的自由,立刻岌岌可危。因此,在此意义上说,抛却不愿思考的惰性与克服思考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下判断,进行政治性的思索成为必须。但对于如何让这种围绕着判断而展开的政治性思索成为可能,阿伦特并未刻意去谈,或者说在她的未竟之书中,有待后人去完善。屠杀与审判这些经验事件引发了阿伦特对“根本之恶”以外的“平庸之恶”的思考,而思考与判断恰恰是消解“恶”的终极手段;只有遏制私人领域中个人选择“无思”的自由,才能真正捍卫公共领域中人类整体的自由和私人领域中个体的尊严。恶、判断和自由的逻辑链条也体现了阿伦特作为德系思想家对形而上学天然的亲近。思考,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哲学之思”绝非哲学家的专利与傲慢;思考,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他最高贵的品格。“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如是说,阿伦特如是说,康德如是说,当哲学家抛却傲慢,亲切地期望人类思考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思考呢?
  •     暮年的汉娜•阿伦特抱病为几个学生讲授康德和他的《判断力批判》。未久,相濡以沫的丈夫布吕歇尔去世。她的学生们都记得,“她颤抖着回到课堂上,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吸烟。”这堂课仍在陆陆续续地上,5年后,阿伦特也辞世,留下未竟的《心智生活》和这份授课讲稿。谁都能体会到,阿伦特哪里只是为了讲讲康德。而且,没有材料表明阿伦特曾经皓首穷经式地研读过康德;相反,当日的学生、后来这批讲稿的整理人罗纳德•贝纳尔倒是承认,阿伦特的主要材料是她的老师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描绘的那个康德。显然,阿伦特讲康德,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思索的问题一定有什么地方触动到了晚年奋力撰写《心智生活》的阿伦特。一切无妨从“判断”说起。判断不是一种演绎或者归纳的分析,从来没有人会说,因为这是一朵花,花是美的,所以,“这朵花真漂亮!”判断处理的从来都是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是真切的一草一木。所以,康德有言,判断力“只能被实践而不能被教授”,它不是一个可以用黑板写给学生看的数学公式。同时,康德相信,人之所以为人,背后是有一些共通的心性特征的,当我们抛开个人具体处境的纠葛后,往往能在审美判断上达成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这是康德美学的一个大致。显然,阿伦特对康德的解读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美学的路子去的。正因为判断力本身就关切着具体的现实,所以判断往往需要在现实语境中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才能真正达成。这当中就包括请教他人、换位思考、交换意见、甚至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层意思,和哈贝马斯的理念已经很接近了,也直抵阿伦特生平极为看重的“精神的扩展”,它关系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容纳和接受那些新的东西,而不是在旧有的范畴里打转。在阿伦特的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她就念念不忘地要厘清极权主义与其他种种政治概念的关系,并且明确证明,这是一个20世纪的新现象,绝非任何旧亡灵的附体。从这个角度来说,阿伦特对康德的解读是打上自己烙印的。也正是因为现实交往的存在,“想象”才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被单独提出。因为没有人能代别人而活,所谓对他人的理解无一不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想象奠定的基础,使得“自我并不只是沉浸于自身当中并把自身视为整个世界,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世界公民。”“世界公民”这个词,大概最能描摹出阿伦特之所以在晚年倾心康德哲学的缘由。她借用康德的哲学体系,想要构建的却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政治生活,是一种所有人都能得以参与其中的政治生活。如果说,极权主义的政治最喜欢用一些空洞的逻辑蛊惑来摧毁政治的公共性,那么,判断力和想象力所代表的这种现实性和共通感很可能就是遏制极权主义的两道阀门。阿伦特辞世很多年了,这份讲稿经由学生的整理,经由中国学者的翻译,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流传与保护。但是,现实公共政治中的那两道在阿伦特看来格外关键的阀门如何得到保护,我们还没法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虽然只是讲稿,但是阿伦特苍凉遒劲的思想风格依旧力透纸背。想象力勾连起的是一种共同感,这是阿伦特在康德的美学和政治学之间搭起的桥梁。老实说,且不论康德的本意应当理解,阿伦特的这一判断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些年我渐渐认同,对一个大思想家而言,为我所用,六经注我是可以接受的。
  •     哲学著作。没看康德,看不懂。
  •     启发非凡
  •     思考的魅力!
  •     视角相当有新意
  •     大概是某種更徹底的旁觀者吧
  •     一般与特殊。 判断力问题 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如何成为旁观者 想象力与共通感 这本书废话比较多
  •     昨天闲着翻传道书,突然想起康德,找来读读
  •     编者罗纳德·贝纳尔试图表明,阿伦特关于判断的思索存在一个转向:标志形象从作为演员的政治行动者,转变为“无兴趣无利害”地判断的旁观者。他的失误在于,把这种存在于阿伦特思想每一处的差异化运作,简化为了线性时间中的两个阶段。《讲稿》并非足以构成“转向”的成熟著作,它只是对《人的境况》中原本就蕴含的“外观政治”及其旁观/见证因素的深化。唯独行动本身,才是行动与判断在其中保持差异并成为同一的那个唯一的领域。
  •     关于判断的哲学
  •     终于。。。
  •     编者所说的与罗尔斯的比较十分有意思,参看罗尔斯论文集当中对于原初状态下三个视角划分不错。
  •     我们的某些康德专家在阿伦特的这本书面前简直是一文不值~~~~
  •     汗,不明白为什么评价这么高,译者不懂康德去翻译这本书,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啊。
  •     :无
  •     #2014#
  •     感觉更像是阿伦特对自己的总结之作而非延伸之作,不过有阿伦特这个名字,在我这里也基本属于免检标签了
  •     “为了成为一个人,再大的努力也值得付出”。
  •     13年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还没有出这本书的中译本,为了做文献综述,自己抱着英文本啃了两个月,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让我导师很满意。
  •     阿伦特眼中的康德,可再读。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全看当时思想到何处,需要到何处。结论不重要,注意分析推导过程。
  •     上海开会时,听宋伟老师提了此书观点立马觉得必须一读。果然没失望,阿伦特解读康德的能力太强,如果能跟随这样一位老师做文本细读,会发现以前的康德都白读了,得推倒重来,当然,也发现以前太赶趟,太爱八卦,其实没怎么读懂阿伦特。皆须重读。
  •     阿伦特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中对康德政治哲学的“重构”,是出人意外的,因为这一“重构”所依据的文本,并非康德直接谈论政治的文字,而是一般被视为美学著作的《判断力批判》。阿伦特在其阐释中,通过对“判断”、“共同感”等概念的考察,对人之社会性,思想的公共性、可交流性等问题,尤多强调。
  •     极具诱惑力 极具误导性
  •     恰可与托多罗夫的卢梭相对照
  •     每一本阿伦特都是相似的阅读体验:文字晦涩,读起来费神,一边读一边想,有时得想很久才想通,然后一直读到最后,醍醐灌顶。那种透彻真是太爽了。这一本,有一种终于把之前读过的阿伦特联通起来的感觉,“引导阿伦特毕生事业的,不只是康德,还有奥古斯丁和尼采;她一次又一次地从他们那里找到了自己的难题。”尤其当最后以卡夫卡和尼采做结,除了奉上膝盖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     没怎么看明白,就酱。
  •     慧思不断
  •     说得好有道理!然而我越读越不造该怎么写论文呜呜呜
  •     分析的还不错
  •     有心的译者。
  •     翻译不错。只是腰封言:“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不知道谁加的,真是不知所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