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13318026
作者:[英]蓝诗玲
页数:512页

作者简介

本书首先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详细还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种种历史细节,深度描写了战争前后中英双方的戏剧化场景。对于大量事件、人物的描摹,显示出此次大战在两国内部都存在着的矛盾与复杂。另外,本书还以鸦片战争事件为中心,分析了中西方世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对于与此次大战相关联话题的不同叙述、历史记忆,进而说明种种因狭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绪论
(一) 鸦片和中国
(二) 道光皇帝的决定
(三) 广州之春
(四) 鸦片和石灰
(五) 最初的冲突
(六) “解释性宣战”
(七) 甜言蜜语和海参
(八) 琦善的倒台
(九) 广州之围
(十) 去英国化了的英国人
(十一) 厦门和舟山
(十二) 在苏州的一个冬天
(十三) 为清朝中国而战
(十四) 南京条约
(十五) 和平与战争
(十六) 黄祸
(十七) 民族病
(十八) 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鸦片战争
主要人物
近代中国历史和鸦片战争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致谢
索引

内容概要

蓝诗玲(Julia Lovell),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译者:刘悦斌,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教授;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数种,并翻译出版《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合译)、《寻求中国民主》(合译)等著作。


 鸦片战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文/严杰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中虚构了一幅场景:1848年,在与中国的战争失败后,英国沦为殖民地,满洲大人耆英成为英国总督,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被押往北京成为人质,在幽禁了13年后孤独地死去。莫里斯的细腻描写,让人几乎以为这是真实的历史。然而,人们都清楚,1840年爆发的那场战争,大清军队在英军面前不堪一击。作为道光帝的代表,耆英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性条约——《南京条约》。由于这场战争由鸦片贸易的纠纷引起,后世通常将其称为“鸦片战争”。有关“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在从小学开始的各类教科书中就反复讲授,这被视为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依旧会有疑问,为何当时的中国军队在英国人面前如此不堪。教科书和历史学家惯常的解释显然过于笼统:一个落后的闭关锁国的专制国家的军队,在实力上远远落后于已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霸主,这场战争的结果似乎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但这样的解释无法真正解除人们的疑惑。事实上,在战争爆发前,英国国内许多观察人士和政客都不看好这场战争的结果。面对神秘的东方大国,英国人最初并没有必胜的信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水平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结果,但这却不是能影响战争走向的唯一因素。历史提供过绝佳的反驳案例证明,英国人在面对弱小的不发达国家时,并非不可战胜。几乎就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同时,英国人自1838年起,连续三次对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但每次英国军队都惨败而归。特别是在第一次英阿战争中,阿富汗民众的抵抗,让3万多人的英军入侵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时的大清,在综合国力上远强于阿富汗。但面对同一个对手,两个国家的表现却有如此惊人的差异。历史给出的这一奇特画面在提醒我们,有必要去重新审视175年前的“鸦片战争”。有意思的是,抱着同样迫切的心情想要重新“认识”鸦片战争的,不仅是中国人,也有英国人,那就是英国学者蓝诗玲。蓝诗玲最初被中国人认识,并不是因为她的历史研究,而是因为她的文学翻译。蓝诗玲是一位资深的中文作品翻译者,经她手译介到英国的中国作家有鲁迅、张爱玲、韩少功、阎连科等。而与“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结缘,则可追溯到蓝诗玲1997年在南京做交换生的时期。在那段时期,蓝诗玲看了谢晋导演的那部号称“新中国制作最昂贵的”《鸦片战争》,并且还前往静海寺——《南京条约》签订地——“近距离”接触鸦片战争的历史。正因为这段经历,蓝诗玲发觉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英国人,竟然对这场战争如此陌生,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于是,蓝诗玲开始利用中、英文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研究鸦片战争的历史,结果便是这部“细节与熟识的历史大不相同”的《鸦片战争》。或许是文学家对细节的特有敏感,以及女性所拥有的特殊视角,让蓝诗玲的这部《鸦片战争》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历史叙事。首先,这种不同体现在外交观念上。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觉得,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官僚和知识阶层,在对待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可笑的自大和傲慢。但蓝诗玲却认为,清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排斥其实是出自“对自身安全的关注”,19世纪欧洲人却将这种关注解读为仇外情绪。这种误读在后世对18世纪马嘎尔尼使团的历史考察中尤为明显。于是,在清朝统治者和西方国家之间就形成了一道巨大的观念鸿沟。对于清朝皇帝来说,汉唐时代逐步形成的朝贡体系才是他们观念中理所当然的外交处理准则;但对脱胎于欧洲自由贸易体系和海权争霸的英国来说,重商主义原则下对自由贸易的拼死捍卫才是最要紧的事。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前,中英两国的决策者明显都是在自说自话,甚至可以说,直到《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和他手下的“肱骨之臣”也没有真正明白英国人发起战争的真正诉求。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国族的认识上。很少有人会认识到,在西方人的威胁到来之前,清帝国内部社会早已四分五裂。但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只能简单地将皇帝和贫民、汉族和满族均简单地看成同一种“中国人”。殊不知,作为近代民族概念上的“中国”那时还没有成型。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或许才能理解,为何在同一个敌人面前,作为“天朝上国”的清帝国的表现远逊于其西部邻居。对此,蓝诗玲详细描摹了中英战争爆发后清帝国内部不同人群的不同反映。她既发现了因不满满族官僚而临阵脱逃的汉族士兵,也发现镇江城内为保全家族而浴血奋战的八旗子弟,更发现为了维护村庄既有秩序而抗击英军的三元里民兵。她写道,“19世纪的中国并不是个天生就排斥外来事物的国度,而是一个碎片化的社会,能对外部世界做出多种反应……”。对于大清国内部这种四分五裂的状况,蓝诗玲认为,后世的评价被抹上了太多意识形态而陷入过度诠释,唯一合理的结论在于,这些不同人群拥有的唯一共同点在于,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考虑,却丝毫未曾真正站在国家角度去考量。尤其对于清朝皇帝来说,黄河泛滥、少数民族叛乱才是头等大事。而英国人的侵犯,无非同明朝沿海地区的倭乱一样。于是,这场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对于众多中国观察者来说,终究不过是“帝国其他边疆地区的低风险骚乱这一宏大叙事中的边角料而已”。当然,抛开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差异,蓝诗玲还发现,当时的中英两国之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两国的决策机制都充满官僚主义色彩,两国内部的政治也都处于极端混乱的状态。这些表面的相似性,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国最终“擦枪走火”,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像蓝诗玲这样重新审视鸦片战争,自然再次确认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不可置疑地带有被侵略、被殖民国家民众的鲜血,但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我们,如何从更多维度去看待文明间的冲突。事实上,即使在今天,英国霸权已烟消云散,中国却开始崛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许多人的观念依旧停留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像鸦片战争爆发时的英国人一样,他们仍将中国的“统一”等同于西方民族国家的“统一”,却完全忽视东方大国内部所拥有的复杂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仅导致庸俗的“中国威胁论”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市场,同样也导致许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表现出严重的“水土不服”。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嘉士伯、百威等跨国啤酒巨头,一味追求商标的统一性,即使在大肆并购了众多中国地方酒厂后,依旧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这一切就好像是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在中国依旧遇到无法卖出的尴尬境地;反观青岛、华润等中国本土啤酒企业,由于懂得中国市场特有的地域认同性,在并购地方啤酒厂的同时,尽可能尊重和保留地方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的华润仅依靠内地市场,就已在销量上跻身全球一线巨头行列。从这个角度来看,蓝诗玲对鸦片战争的“再认识”,或许在组织史料以为观点提供严谨的凭证方面仍稍显生疏,但最重要的是,她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帮助我们去重新审视文明间的碰撞和冲突。如她在绪论中提到的,“这是一段对全球政治依然能产生强烈共鸣的历史”,这种共鸣提醒我们,在认识和观察“他者”文明时,理解其内在的复杂性或许比提炼它的特征要重要得多。
  •     天朝的崩溃两年前读过,说实话忘的的七七八八了,但是初翻这本书时老感觉内容熟悉,越翻这种感觉就约越强烈,直到在读书群提起然后被人提点方才得知。这书的视角是站在英国人角度看清时的中国,给人感觉我大中华好low,但是我们真的如此不堪吗?怎么都感觉那时中国简直就是原始社会,全书近一半是别人的话,看起来很别扭,还不适应这种排版方式
  •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关于这场战争,再没有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更贴切的形容了(引用自严峰老师微博语)。对于这段历史,战后一百年间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和马列主义者都努力将某种论调植入国民的意识形态。这也影响了今时今日读者的想法。该书作者则是另一角度,从诸如全球贸易、国际关系这类现代观念出发,对历史事实进行搜集和排列。这些历史的不同侧面,对读者来说很新鲜,尤其是英方当事人的非官方个人记述资料的出现。正因为这些新鲜材料的加入,和作者安排史实的方式,让笔者觉得,这场战争可算作是中英两国因外交理念和对国际事务处理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外交摩擦。并最终因双方决策失误和互不沟通,引发武力升级,并导致一系列结果。彼时的天朝还是一个专注于亚洲事务和地缘政治的国家,而英国则着眼于全球性舞台。最近中英关系又成热点。人们不断发现英国在外交领域中所具有的务实、重商(重视贸易)、手腕老道、对天朝知根知底等种种特性。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恰能发现这些特性最初的面貌和起源。这便是很妙的阅读体验。这次访英,领导人的发言中还引用了莎翁名言“一切过去的,都是序幕”,有点赤裸裸表达两国正打得火热未来更是好的意思,喉舌和普罗大众也是专注YY皇室一百年,反正关于丧权辱国、国耻开端之类的噪音目前也没听到过。这一切也是挺妙的,竟有种如释重负感,毕竟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这些字眼是多承重,简直是情感的要挟和劫持。关于官僚制度书中还叙述了双方的官僚体系是如何运作,最终使得的事态朝非常诡吊的方向发展。英国方面的叙述更生动些。在如今的符号体系中,官僚制度必然等同于:腐败、低效、愚蠢。然而站在历史角度看,官僚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发明。在其出现的时代,发挥极大作用。比如《万历十五年》中详述了明代的官僚制度(文官制度)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作用。国家机器的运作和明帝国的生存发展,都是依靠这套制度。因此明代那些皇帝大可以爱求神问道的求神问道,爱声色犬马的声色犬马。到了清代反而因为中央集权的加剧而削弱了,弊端也随着帝国衰落而显现。英国也有一套很严密的官僚制度(包括本土与殖民地),这套制度的运行也显现各种弊端。比如在“对华政策(其本质是为了扭转由于进口天朝太多茶叶和丝引发国际贸易逆差而进行的不道德的鸦片贸易合法化过程中是否要更加不道德的动用可能财政也无法负担的军事行动的决策。)(笔者语文大概英语老师教的)”的决策过层中,暴露出各种反反复复、虚伪狡诈、掩盖事实、避重就轻等。关于外交场合中的文化冲击书里有两个细节印象深刻,也反映了文化冲击。一处细节是在《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天朝大官满目心事面容惨淡的样子被一位英方代表误读。这位英国人在事后在日记中表示,他在天朝代表的脸上读到了对英国人的失望,为此深感羞愧。因为他深知他们当时穿着的军装和马裤勉强还算干净,但毕竟是一直待在船上,也有十几天没熨烫过了!而对方则盛装出席,一身绫罗绸缎足以装扮起伦敦的fair ladies…什么鬼?!难怪媒体最近反复渲染英国是礼仪之邦……第二处细节是天朝大官宴请英方代表,玉食珍馐自不必说。为营造席间宾主尽欢的气氛,中方首席代表一定要英方首席代表张嘴接过其投喂的糖果。英方百般推辞不得,只好张嘴就范,表情难掩尴尬不悦。而中方事后则别提有多高兴,为宾主间如此友谊的洋洋自得。只知道掷果盈车,也不知道这个喂糖是什么鬼......但是总是忍不住联想到另一幕。天主教做礼拜,到了发放圣餐的环节,由牧师逐一向受领的教徒们发放象征圣餐的小圆饼干。一般教徒合拢手掌恭顺接过,也常有教徒(尤见小孩和修女)上前张开嘴由牧师向其投喂小圆饼干。黄祸论与“傅满洲”黄祸论这一章最见作者笔力。尤其是分析“傅满洲”这一形象是怎么来的,在黄祸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后续对西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向读者描述“傅满洲”的诸种形状时,也是蛮生动形象的。在我小时候接触的西方电影和动画片中也还常能见到“傅满洲”式的人物,鸦片馆也经常和唐人街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作者的描述无疑勾起了幼时这些记忆,还有当时的心情。当时看这些画面,隐隐知道自己的国家因为这样一段黑历史而在外国人眼里是如此丑陋形象。但这些形象同时又很陌生,是异质化,仿佛隔了好几重远,是东方的又不是东方的。任何中国人依靠常识都知道“傅满洲”是扯淡,但幼小的我当年也相信有一个传说中遥远东方国度(也不是自己的国家),那里住了一个邪恶的“傅满洲”。这正是黄祸论的本质。当年创造出“傅满洲”形象的那位畅销书作者也承认,他并不真正了解,不过是在以讹传讹中又添加一番想象,还真立刻就有了广大市场。至于现在,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小孩在看有“傅满洲”式形象的动画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翻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最重要的问题是伦理问题。主权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犯吗?入侵纳粹德国呢? 另外,80年代的历史教科书没有鸦片战争的内容?得找70年代初60年代末生人查证一下
  •     如果这本书为普通大众而作,值得评四星。柯文的《历史三调》也是这样。
  •     这翻译……
  •     感觉外国人的书翻译过来总是很零散,但是这本书也没有太多新颖之处
  •     本书显示出此次大战在两国内部都存在着的矛盾与复杂。另外,本书还以鸦片战争事件为中心,分析了中西方世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对于与此次大战相关联话题的不同叙述、历史记忆,进而说明种种因狭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蓝诗玲认为, 中国人将中国近代史的一切遭遇归结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不正确的,这是有着深刻的内部斗争,包括汉人和满人,中国人内部的斗争,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成为各个政治团体为了谋求政治利益和维护统治的宣传工具。
  •     愚昧,一百多年过去了,还是如此
  •     基于大量中英史料,再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亮点非常多,特别是对战前中国社会的碎片化现象的描绘,以及不同群体对抗击英军的不同反应。英国军人对镇江守城八旗兵的殊死抵抗和权贵官僚腐败无能的描写,某种意义上是这场战争乃至其后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不理解为何有人批评此书引用了太多已有的资料。在我看来这恰是此书的优点。引用鸦片战争亲历者和当时时政评论者的著作,对于重建事件的原貌来说是非常基本的,何况各处引用都很严谨,作者蓝诗玲女士也在中文版序言中将写作方法和目的解释得比较清楚了。译笔是令人满意的,亦有几处明显的小失误,例如菜单里竟然出现一道菜叫“游戏”,显然是“野味”啊(英文里game一词兼有野味和游戏的意思)。PS:如今天朝的网络防火墙和清帝国华洋隔离严禁国民教洋人说中文的做法岂非同理?
  •     可以作为了解鸦片战争的入门书籍,算比较中立,并且有很多史料,然后双方细节描写的比较清楚。
  •     评价各有千秋,勿忘读史初心
  •     《鸦片战争》看完,整体感觉还可以,包装精美。一个英国人站在另外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不再是我们教科书里的苦大仇深、屈辱悲凉。更应该从经济驱动和文明的拓展来看待。割地赔款只是文明进步的结果。与世界接轨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
  •     感觉上还是《天朝的崩溃》更好一点,这本书太部分都是浅尝辄止,讲得不深。
  •     建议看看未删减版
  •     #t# 英国人是如何看待鸦片战争的。追逐商业利益、教训傲慢自大的落后帝国和道德败坏的低等民族等动机促成了战争,以战争推销鸦片的道德负疚感却又催生了黄祸论。
  •     细节去描述历史,但是正向里面说的那样,战争太复杂了,充斥着投机,谎言,残忍,无奈~
  •     之前:既然买了,与其放在书橱里睡大觉,不如和《林则徐大传》一起读掉好了。之后:作者唯一的贡献就是熟悉英文史料,从英国人的视角让我们看看英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只是定价偏高,后几章黄祸论等内容和主题相关度不大。我臆断,写书作者应该是新手。
  •     讀完這本書知道中國的歷史教科書都不可信。歷史都是由贏家撰寫,而贏家一定是按照利於自我利益而編撰。年代看得有些暈,人物也記不住。不一定是真相,但也比較客觀地敘述了這場戰爭
  •     对历史人物缺乏同情,字里行间的事后诸葛的傲慢注定了史家的上限
  •     文明的进程总是在不断屈辱中孕育。
  •     从小到大,翻开我们的课本或者出版物,一提到鸦片战争,满本都写着“屈辱”两个字。我们就是受害者,就是苦大仇深,必须咬牙切齿,必须义愤填膺。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感觉是很好的。有一位智者曾说:“如果你能证明你是个受害者,就可以不顾那些成人要守的规则。你可以责难他人,并且不必为任何事负责。”所以我们可以挥舞着道德大棒,指哪打哪,毕竟,“谁能比我惨啊”。 只是,长时间当惯了受害者,就像井底之蛙,会让我们习惯了不假思索地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看到的永远都是同样的那一片天空。 不管怎样,能看看另一片天空,总是极好的,不管这片天空是不是与我们想像中的模样。
  •     从英国角度来剖析鸦片战争 看得出来作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对于中国看待鸦片战争的角度也有所了解 读起来有点乏味~
  •     历史人物丰满起来了
  •     入门读物
  •     读起来很不通畅,内容还行。
  •     道光朝的大清只有琦善一个明白人。。书中对国父的揭露也是够彻底的
  •     学术类书籍,翻译的水平稍差
  •     没有太大引进的必要,确实不是写给天朝人看的,最后两章比较精彩,也不算特别大胆敢说的,整本没有什么亮点,会困。还是应该直接去读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以为会有天国之秋那种格局,但差距非常大,失望。
  •     无论作者观点还是引用文献,都没有新意。书中还有大量的“二手文献”。唯一的优点就是简单好读,适合给英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读。
  •     这算是近年来关于鸦片战争较为新的成果了,无论是一鸦还是二鸦,现在近乎一种学术荒漠状态,越来越少的学者愿意涉入其中,只能看这种洋书了。不是这书水平多好,而是现在真的没有可看的书。不过西方学者惯常喜欢的对于20世纪中国人对鸦片战争不断再认识和建构的分析个人感觉还是可以一读的。
  •     对于接受主流历史教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里关于英国国内对鸦片战争的论辩挺新鲜。写得有点戏剧性,好读。引用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太多,有种是那本书的通俗版的感觉。
  •     以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现在是“师夷长技以制内” 哈哈,妙哉~妙哉~
  •     卖点恐怕就是作者是英国人吧
  •     去年刚看过《天朝的崩溃》,有出口转内销的感觉。不过读完这本,对吸食鸦片作为天朝上层堕落的象征多有助益。
  •     新年70本之61。如果说这是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都有点过誉了,大量二手史料的堆砌,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新观点。第一次鸦片战争,基本引用了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的观点。然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论述薄弱的让人吃惊。书有个副标题,迷幻药,梦想和中国构建。而内容的纷杂,基本没法把几个元素合而为一,只能各自为战。最后三章,论述鸦片对中国的影响,对我算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不过看得出,也基本是各种研究的杂凑。要是这就是现在欧洲汉学家的普遍水平,那欧洲的研究也真不用看了。
  •     没有客观的历史,只有眼中的历史。
  •     看来要多找几本相关史料看看了,否则很难认同书中的一些观点
  •     银本位制度的崩溃主要原因不是鸦片,鸦片当时只是平衡了瓷器,茶叶和蚕丝。1880年中国鸦片的进出口就一样大了,斯里兰卡的茶叶也替代了中国的茶叶。不管怎样,英镑还是肮脏的,但中国有更多的错误,林则徐也一样谎报战功,三元里还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英国只死5名士兵
  •     历史的混乱,重新解读的混乱,使人对历史失去信赖。此书还是好的
  •     哈哈哈 连书都开始出口转内销了真是洋人好卖肉噢#反正我看得津津有味#
  •     肉先腐,而后生虫。对近代历史的不熟悉,需要快快补充。
  •     姑且一看,第一章就流露出浓浓的立场先行然后任意选择乱七八糟的史料的毛病
  •     此书错误百出,如果没有茅的同名书籍,至少少了四分之一页数。除了材料的堆砌,就是毫无来由的偏见,这种传说中的偏见真是少见。作者治学的态度值得商榷。此书不值这个价钱,半价都不值。
  •     不考究
  •     这不是第一本我读过的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所谓的屈辱史,很多观点依旧新颖,更重要的是,读起来非常有趣,可读性极强。不敢妄加评论这就是最全面的历史,但相比教科书的感情色彩,此书要中性的多。书的主要篇幅叙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顺带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些叙述与观点是令人惊异与震撼的,第一,对西方国家社会帝国主义认知的叙述,与《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描述是相仿的,尤其是英国对殖民道义的反思是客观的,尽管践行起来并不够好;第二,大清自我封闭造成政权社会民众整体的愚昧无知,极为震撼,甚至以为不是读历史,是在看荒诞剧;第三,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和影响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轨迹,这个范畴的讨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剖析,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意识形态上歪曲,不知道会在何时报复我们,深深的忧虑
  •     历史其实都没有想象中的严谨。
  •     本身带有浓重的色彩写的鸦片输入,不痛不痒,读之无味
  •     一个民族的致幻史
  •     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研究鸦片战争。
  •     包装略华而不实,翻译有些错误
  •     充斥着无知和偏见,比《天朝的崩溃》差几条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