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的对话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030477596
作者:李永毅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2011年国家 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作者选择了欧洲思想史上六个重要阶段(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的十四位杰出思想家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艾克哈特、但丁、蒙田、卢梭、康德、黑格尔、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索绪尔和胡塞尔,深入探讨德里达在其著作中对 他们的解读,并结合学术界的评析和自己的理解,比较德里达与他们的异同,以提供观察德里达和这些思想经典的多种视角。这场思想之旅表明,德里达一生都在与 传统对话,他涉及的议题也都是欧洲哲学、政治学、神学、伦理学、文学的核心议题。他总是从侧面、边缘进入传统,在不同文本之间的裂隙,在同一文本的不同接 受时刻的裂隙,在论证和辩解的空白处寻求意义,这种策略使得传统呈现出令人惊讶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德里达的遗产
1
第一节 身前身后名
2
第二节 越界的写作
5
第三节 播撒的文本
7
第四节 分裂的影像
9
第五节 风格的秘密
13
第六节 共时与历时
17
第二章 真理与伦理:德里达与柏拉图
21
第一节 差异、延异和起源的追寻
22
第二节 虚渊、创世与阅读的逻辑
24
第三节 书写、药和修辞的魅惑
26
第四节 知识、德性和哲学的伦理
29
第五节 信仰、科学和无宗教的宗教
30
结语 爱柏拉图,更爱真理
32
第三章 形而上学的自解构:德里达与亚里士多德
34
第一节 隐与显:时间概念的自解构
35
第二节 内与外:语言概念的自解构
37
第三节 特殊与普遍:文学概念的自解构
39
第四节 因与果:伦理概念的自解构
41
第五节 同与异:主体概念的自解构
43
结语 德里达的自解构
45
第四章 上帝、圣经与阅读的寓言:德里达与奥古斯丁
46
第一节 预表论与意义的预定
47
第二节 忏悔体与阅读的双重性
49
第三节 关系神学与内置的读者
51
第四节 圣经的难度与阅读的伦理
52
第五节 意义之锚与文本之网
54
第六节 上帝创世的悖论与作者/作品的关系
55
结语 剧本与表演
58
第五章 朝向上帝的否定之路:德里达与艾克哈特
59
第一节 延异与上帝源的异同
59
第二节 否定神学的独特形态
62
第三节 上帝源的解构特征
65
第四节 告别与回归上帝
68
结语 荒野与应许之地
70
第六章 语言与信仰:德里达与但丁
71
第一节 文学与欺骗
72
第二节 真理与自欺
74
第三节 承诺与信仰
76
第四节 语言与翻译
77
第五节 延异与意义
80
结语 巴别塔的多米诺效应
82
第七章 结构的悖论:德里达与蒙田
84
第一节 异域想象与中心置换
84
第二节 千面谎言与语言困境
87
第三节 逊位作者与隐秘操控
88
第四节 法律权威与神秘暴力
91
第五节 神圣友谊与政治伦理
92
结语 残余的恐惧
95
第八章 起源的梦想和补替的逻辑:德里达与卢梭
96
第一节 旋律、和声与虚构的自然
97
第二节 语音、书写与区分的力量
99
第三节 文明、野蛮与傲慢的偏见
101
第四节 自我、他人与变幻的边界
103
第五节 法律、暴力与公正的可能
105
结语 公正的梦想
107
第九章 准超验与新启蒙:德里达与康德
109
第一节 理性的疆界与宗教的来源
110
第二节 上帝的道德证明与原初信仰
112
第三节 不可理解的律令与无法决定的决定
114
第四节 无目的的美与无源头的艺术
116
第五节 形式偏好与历史判断
118
结语 德里达的康德模式
120
第十章 绝对知识的瓦解:德里达与黑格尔
122
第一节 希腊与希伯来:哲学的暴力
123
第二节 时间与非时间:两种公正观
125
第三节 深坑与金字塔:虚妄的语言等级
127
第四节 署名与作者:确定性的消失
130
第五节 死亡与辩证法:普遍机制
132
结语 傲慢的遗产
135
第十一章 在深渊边缘:德里达与克尔凯郭尔
136
第一节 哲学、科学与文学
137
第二节 反讽、沉默与主体
139
第三节 信仰、宗教与未知
141
第四节 他者、责任与伦理
142
第五节 法律、公正与决定
144
结语 深渊的意义
145
第十二章 弥赛亚精神与幽灵性:德里达与马克思
147
第一节 弥赛亚体系与弥赛亚精神
148
第二节 目的论时间与弥赛亚时间
150
第三节 幽灵性与驱鬼行为
152
第四节 未来的民主与新国际
154
结语 马克思遗产的历史性
157
第十三章 向未来敞开的哲学:德里达与尼采
159
第一节 漂泊的文本与阐释的危险
159
第二节 多元的主体与多重的声音
161
第三节 债、宽恕与伦理学的革新
163
第四节 学术、现实与教育的使命
166
第五节 超人、他人与思想的未来
168
结语 “或许”与“弥赛亚精神”
170
第十四章 符号学的解构之维:德里达与索绪尔
172
第一节 虚幻的语音与语音中心论
172
第二节 普通符号学与书写学
175
第三节 符号、隐喻与形而上学
177
第四节 共时符号学与政治经济学
178
第五节 符号系统的外部因素与意识形态分析
180
结语 共时性的陷阱
182
第十五章 知识与意识溯源:德里达与胡塞尔
184
第一节 发生与结构:知识的问题
185
第二节 在场与缺席:时间的问题
187
第三节 表达与表示:语言的问题
189
第四节 独白与对话:意识的问题
191
第五节 范例与样例:欧洲的问题
193
结语 建构的世界
195
第十六章 德里达的启示
197
第一节 不可解结之解
198
第二节 有为利,无为用
201
第三节 关系与网络
203
第四节 中心与边缘
206
第五节 中国的传统之殇
208
第六节 传统的历时性
210
参考文献
213

内容概要

李永毅,1975年生,重庆开县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研究员,重庆大学高研院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和翻译硕士生导师,美国古典研究会会员,重庆翻译学会副会长,重庆莎士比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理事。1993-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2-2013年以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华盛顿大学(UW)古典系访学,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要研究古罗马诗歌、英美诗歌、解构主义文论、西方思想史,已经出版《卡图卢斯研究》、《比较之维:诗歌与诗学论稿》、《贺拉斯诗艺研究》等专著,《贺拉斯诗选拉中对照详注本》、《卡图卢斯歌集拉中对照译注本》等17部译著,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等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对话研究”(2011-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卡图卢斯诗歌翻译与研究”(2006-2009)、美国哈佛大学Loeb古典丛书基金会项目“The First Chinese Version of Catullus’ Carmina”等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贺拉斯诗歌翻译与研究”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贺拉斯全集译注与研究”。先后讲授文学、翻译、文化方向二十门课程。曾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十佳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唐立新奖教金、重庆翻译学会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的对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 20 世纪60 年代末解构主义理论兴起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对德里达等人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进行剖析,试图勾勒出一个解构主义的理论体系;二是从渊源和影响的角度出发,考查德里达在西方思想谱系中的地位;三是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讨论解构主义与东方佛学和道家思想的相似性;四是应用研究,以解构主义的术语框架和思维方法去讨论文学、翻译、历史、伦理、政治、宗教等议题。此前的研究无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对解构主义的理解有概念化的趋势,二是过分夸大了解构主义反传统的一面,使得解构主义几乎成为了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代表,导致了学术圈内外对解构主义的普遍敌意。这固然可以部分地归咎于德里达晦涩玄奥的文风和不乏煽动性的措辞,但研究方法不适合解构主义也是一个原因。解构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寄生于其他文本、避免正面立论的写作策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解构主义从根本上反对总体性写作,反对用宏大体系的暴力压制历史经验和人类思想的具体性、独特性和丰富性。另外,德里达深信,我们永远是内嵌于传统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考察的是那些铭刻在西方传统中思想与思想遭遇的时刻,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向我们解释传下来的是什么,而是为了发现思想传递的过程如何塑造了传统,如何赋予其权威和合法性,并让那些已经固化的“观念”重新成为“问题”。因为德里达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根据这样的理解,阐释解构主义的最好方式不是越俎代庖地替德里达总结其思想的“要义”,而是在他与传统文本的碰撞中捕捉思想的“灵光”,让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逐渐组合成星座的图案。本书便是这样一本研究著作,它的时间跨度达两千年,因为不如此便不足以展示德里达思想之丰富,视野之开阔。作者选择了欧洲思想史上六个重要阶段(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的十四位杰出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艾克哈特、但丁、蒙田、卢梭、康德、黑格尔、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索绪尔和胡塞尔,深入探讨德里达在其著作中对他们的解读,并结合学术界的评析和自己的理解,比较德里达与他们的异同,以提供观察德里达和这些思想经典的多种视角。古希腊传统是德里达一再返回的地方。学界常把德里达视为柏拉图的敌人,但本书作者通过对《播撒》《明信片》《虚渊》等著作的细读,提出德里达在精神气质上与柏拉图是相近的。这不仅体现在柏拉图的主题变成了德里达的母题,更体现在两人相近的精神气质上,特别是对待哲学的本真态度——就是把“哲学”理解为对“智慧”的“爱”,理解为知行合一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词语、术语、话语预先限定的一门学科。相对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更多地受到了德里达的质疑。本书着重考察了德里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中自解构现象的分析。时间、语言、文学、伦理、主体等形而上学的重要概念都是建立在隐与显、内与外、普遍与特殊、因与果、同与异等核心二元关系的基础上,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德里达却发现这种划分本身总是自相矛盾,顾此失彼,难以掩盖理论的裂隙。德里达与中世纪思想的对话主要是在神学领域展开的。确立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奥古斯丁与质疑一切制度化宗教的德里达之间有很深的渊源,两人不仅经历相似,而且在思想上也有相通之处。不仅奥古斯丁系统提出的阐释理论有诸多可与解构主义相互印证之处,他对上帝和圣经本身的论述如果解读为阅读的寓言,也会从令人惊异的新角度澄清德里达的一些貌似极端的观点。自解构主义诞生之初,德里达与否定神学的关系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德里达早期关于延异等概念的论述和晚期关于弥赛亚精神等术语的阐释都与否定神学有或明或暗的相似,尤其让人联想起德国13世纪否定神学的代表人物艾克哈特的著作。早期的德里达刻意划清解构主义与否定神学的界限,晚期的德里达则主动在否定神学中为解构主义寻找资源。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转型的阶段,一个怀疑与信仰交织的时代。但丁和蒙田都是德里达关注的思想家。但丁的“幽暗林间”正如德里达痴迷的“荒野”,象征着神秘、不确定和人类个体形而上的孤独。萦绕两人一生的问题都是:个体如何用有缺陷的语言与他者(他人和上帝)交流,如何用有形的语言见证无形的信仰,如何从文学的虚构抵达信仰的真实。蒙田把怀疑看成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气质上说,德里达与蒙田有契合之处。蒙田的写作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德里达暗合,他往往拒绝占据结构的中心位置,从而避免了确认结构合法性的循环论证,他更喜欢游移在中心和边缘之间,揭示中心的临时性和浮动性,把读者的目光引向结构之外。德里达常被视为启蒙传统的背叛者,然而他对卢梭、康德的解读却表明,这种认识难以成立。德里达固然在《论书写学》等著作中以补替的逻辑剖析了卢梭的起源梦想和怀旧情结,揭示了自然/文化、语音/书写、文明/野蛮、自我/他人、法律/暴力等二元对立结构的内在矛盾,但在相当程度上他仍是卢梭的同道,继承了卢梭的伦理遗产。关于康德,德里达更明确表示自己是“极端康德主义者”,“比康德更康德”。从德里达的论题和论证套路看,他的思想受到了康德的极大影响。康德的“X without X”表述模式和现象之物/自在之物的划分为德里达的神学、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学讨论提供了基本框架。德里达关于理性、宗教、信仰、道德、美、历史等问题的核心思想也与康德有很深的渊源。他是启蒙传统的继承者和修正者,但不是背叛者。19世纪是欧洲形而上传统集大成的时期,也是哲学发生重要裂变的时期,黑格尔、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采都是德里达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德里达眼中,黑格尔是一个双重性的人物。一方面,他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最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他也标志着哲学死亡的开始。德里达所说的哲学是西方传统模式的哲学,它的终结反而会给思想以自由。从《论书写学》到《丧钟》再到《哲学的边缘》,德里达试图向我们展示的是,正是那些被黑格尔驱赶到边缘的因素最终敲响了绝对知识的丧钟。在德里达的著作中,深渊是悖论、危险和不确定性的象征。他和克尔凯郭尔一样,都对抵抗传统哲学总体性叙述的“深渊”体验深感兴趣。他们认为,人不应寻求形而上学式确定性的庇护,而应勇敢地面对世界的未知与风险。只有把他者真正当作他者,自由、责任和信仰的空间才会敞开。只有承认决定的不可决定,才能以公正的名义不断更新人类的观念和制度。德里达和马克思这两位杰出的犹太思想家既有重大的分歧,也有深刻的契合。德里达用弥赛亚精神和幽灵性的概念重新阐发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德里达认为,共产主义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救世承诺和开放的未来框架。但他又相信,由于对幽灵性的异质因素的抑制,马克思主义未能充分开掘其弥赛亚精神的潜力。当然,德里达对马克思的理解同样受制于他自己的局限,尤其是解构主义对欧洲传统“在场论”的畏惧,结果冲淡了马克思理论的历史性和批判性。尼采是德里达一贯欣赏的思想家。德里达和尼采批判西方主流哲学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传统的上帝、逻各斯、绝对精神等概念都代表了决定论和目的论的宇宙观,没有给时间性和历史性留出空间,从而也就扼杀了未来。按照他们的理解,文本、主体、伦理、教育和传统本身都是向未来敞开的,不可能也不应该禁锢于一个预设的框架中。哲学需要承担起重估一切价值的责任,开辟更广阔的思想空间。20世纪众多思想潮流与解构主义的关系,学界已经讨论甚多,本书只选择了索绪尔和胡塞尔两位思想家。索绪尔所命名的语言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系统,和西方哲学传统中的语言不是同一个概念。在这个系统中,语音和书写都不具备实体地位,都只是语言差异性、关系性、反向性原则的外显形式;符号是非物质性的、心理的,其值是由系统赋予的。德里达一方面从他的差异性原则发展出了延异这个解构主义的核心术语,一方面也误读了索绪尔理论中貌似形而上学传统的因素。就思想倾向而言,索绪尔和德里达有不少相通之处。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脱胎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对德里达的影响持续一生。德里达认为有两个胡塞尔,一个被萦绕不去的结构情结束缚,执着于在场和观念的纯粹性,一个更强调发生和变化,呈现出世界和自我中的他性。由于前一种倾向的制约,胡塞尔未能充分挖掘出现象学的潜力。胡塞尔试图为知识和意识找到一个自我同一的在场源头,德里达却相信,一切在场都不可避免地被不在场所浸染,但这种不在场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超越了在场/缺席二元逻辑的“踪迹”。从这场思想之旅可以看出,德里达一生都在与传统对话,他涉及的议题也都是欧洲哲学、政治学、神学、伦理学、文学的核心议题,诸如逻各斯、本体、存在、超验、理性、意识、普遍性、公正、民主、等级秩序、暴力、上帝、末世论、宗教性、自由、责任、决定、自我、他人、隐喻、修辞、语言、符号等等。解构主义的实践表明,如果我们抱着寻求某种体系、某种总体性的方式去阅读传统,其结果就会是让总体性先入为主的结论压制了一切与结论不相容的个案,抹平了在各个历史时刻、在各个事件的现实性之中的特殊性。而如果我们以德里达的方式从侧面、从边缘进入传统,在不同文本之间的裂隙,在同一文本的不同接受时刻的裂隙,在论证和辩解的空白处寻求意义,传统就会呈现出令我们惊讶的丰富性和生命力。以这种方式阅读中国历代的文本,或许我们就能在西方体系主导下削足适履的阐释和传统体系主导下旧调重弹的阐释之间开拓出新的空间。因此,本书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解构主义本身的理解,也为中国本土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