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9787208062535
作者:(荷)迈凯 编
页数:384页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事实还是虚构?经济学究竟是一门受人尊敬的、有用的、面向事实的学科,抑或只是经济学家们虚构了很多模型的智力游戏?本书主要从三个相关的视角来讨论这个问题:经济学模型、经济的本质、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社会结构。相应的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经济学模型与现实有怎样的关系?与经济相关的那部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经济学的学科制度对其面向事实还是虚构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还会进一步引出许多问题。如果经济模型和经济事实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那么模型表现了真实世界这一点具有可信的可能性吗?在怎样的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才会实现?本书汇集多位在各自领域极有声望的学者,对当前经济知识的性质与局限进行了彻底和全面的分析。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受人尊敬的、有用的、面向事实的学科,抑或只是经济学家们虚构了很多模型的智力游戏?本书汇集多位在各自领域极有声望的学者,对当前经济知识的性质与局限进行了彻底和全面的分析。各位作者分别从方法论、语义学、本体论、修辞学、社会学与科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经济学模型与现实的关系、经济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经济学的学科制度问题。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社会科学的“沉闷的皇后” 乌斯卡里·迈凯
第二部分 经济学的现状
第二章 现代经济学的严峻趋势 马克·布劳格
第三章 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它的批判 帕萨·达斯古普塔
第四章 对于经济学非实在论的几点否定理由 乌斯卡里·迈凯
第三部分 经济模型和经济现实
第五章 可以置信的世界: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型 罗伯特·苏格登
第六章 因果次序的局限性:从经济学到物理学 南希·卡特赖特
第七章 计量经济学与现实凯文·D.胡佛
第八章 模型、故事和经济世界玛丽·S.摩根
第九章 经济模型与现实:非正式科学方法的作用 罗格·E.巴克豪斯
第十章 似真性与经济理论埃卡·内尼罗托
第四部分 经济现实的建构
第十一章 理性选择、功能性筛选和“中空的黑箱”菲利普·佩蒂特
第十二章 共同文化的实在性绍恩·P.哈格瑞夫斯·黑泊
第十三章 集体接受和集体态度:论社会实在的社会建构莱摩·图莫拉沃尔夫冈·巴尔泽
第十四章 哈耶克与文化演进布鲁斯·卡尔德维尔
第十五章 证据的地位:约翰·穆勒对“具体事实”的早期研究 内尔·德·马尔吉
第五部分 经济学的制度
第十六章 有了修辞学,你将不再需要实在论戴柱·N.麦克洛斯基
第十七章 变愈多,不变愈多:当代科学研究中的社会实在论D.韦德·汉兹
第十八章 经济学家:寻求真理者还是寻租者?杰苏斯·P.扎莫拉·博尼利亚
译者后记

内容概要

乌斯卡里·迈凯(Uskali Maki),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科学哲学教授和伊拉斯谟哲学与经济学研究所的学术主席。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假设、经济解释、社会本体论、经济学的修辞、经济学的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社会科学的“沉闷的皇后”  乌斯卡里·迈凯  1.“沉闷的皇后”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经济学是一门有争议的科学,不仅它的各种理论、模型和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都受到了争议。只要回想一下经济学的各种广泛流传的别称——“沉闷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皇后”,上述状况就非常明显了。  假如把获取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的能力作为科学的特征之一,并进一步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所有被称为“科学”的学科的主要目标与实际成果,那么经济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这个问题几乎和经济学自身一样古老。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傲慢且无知的学科,因为从方法论价值来看,它在数学上的精炼和专业化,与其生产关于真实世界的正确知识这个目标几乎不相干甚至毫不相干。他们认为,就严格的数学表达这方面来说,经济学或许可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但它的不足在于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形式化的虚构的学科,与真实世界中极其丰富的事实几乎无关。正如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llyle)的评价,“这是一门沉闷的科学”。  或许是由于对经济学现状和未来的新争论,或许是当前氛围偏爱非正式的具有修辞效果的别致语言,也可能这个词语本身模棱两可的含义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沉闷的科学”这个词似乎变得越来越流行了。这个词含义丰富:一个最广泛但毫无用途的含义是指经济学的蹩脚推理或其观点不受人喜欢。一个特别却更常见的含义是指基于收益递减假设所作出的对未来的马尔萨斯式悲观预期。另外,也有人将它与人们意识到的让人愁苦的“经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这种必然性以预算约束的形式和各种类型的交换支配着社会生活。还有人用它来指责经济学对他人的苦难漠不关心,并常常把这种冷漠归咎于自由市场经济的鼓吹者。此外,人们有时还将其理解为:由于受货币价值和市场的影响,经济学仅仅关注人们精于计算的贪婪及其后果,而对社会规范、习俗、情感和人际道德关系视而不见,忽略了经济现实中这些重要的事实。这个词最后还被赋予这样一种含义:视角褊狭或内视的理论经济学在解释、预测和控制复杂经济系统运行(例如预测和帮助消除经济危机)方面束手无策。与本书主题联系最密切的是最后两种含义——即经济学遗漏了经济现实的重要方面,以及对真实世界问题的自闭式无能。  但有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许多应用型经济学家反对那些认为经济学(至少是他们偏爱的那一部分经济学)是让人沮丧的悲观论断。在他们看来,经济学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并不只是由于其出众的数学严格性。他们相信最好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世界问题及其相关政策有着强烈的兴趣,相信经济学有能力深刻地洞察经济现实并可以获得关于经济现实的重要知识,至少比起其他任何通过知性方面的努力所得到的关于经济问题的知识来,这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可靠。如果这类经济学家受过方法论方面的训练,他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当经济学的虚构性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虚构时,才可以说经济学在处理虚构的故事。事实上经济学(或至少它其中足够大的一部分)是一门令人合意的面向现实的科学。由于一个简单的原因——即经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且难以观测,至少现实无限复杂而理论却比较简单——关于经济学的上述事实很容易被忽略。卡莱尔忽略了这一点是因为他并不理解熊彼特(Schumpeter)曾说过的一句话——“对艺术家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是让人沉闷的”(1954,410)。  围绕“沉闷的皇后”的争论由来已久。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在1819年就已提出过今天听来仍觉熟悉的批评:“我们看到经济学采用了更加简洁的语言,用越来越难理解的计算包装自己,从而在抽象中迷失了自己,完全变成了一门玄奥的科学。”

图书封面


 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毕竟是剑桥大学出版的书,品质还是可以保障的。但是——————————!!翻译实在太差劲了!!!!!!!激起了我好好学习英语努力去读原版的心!!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     现代济学或许已到了一个危险的时刻。除了不断遭受来自经济学界外的质疑,就连自己阵营内部也不断有《经济学的终结》、《经济学之死》等著作发出不同的质疑。经济学,这位社会科学的皇后遭遇了事实与虚构的两难论。  1954年,肯尼斯·阿罗和杰拉德·德布鲁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竞争经济的存在性均衡》,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验证了“看不见的手”,奠定了经学的主流范式。数代人的努力之后,今天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不断得到加强,但是仍旧不离此间。不过,对于某些经济学的批评家言,这篇论文恰恰代表了经济学微观领域病入膏肓的开始,他们认为阿罗-德布鲁的证明是对数学逻辑的证明而不是经济学的证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科学哲学教授斯卡里·迈凯正是其中之一,他组织了一批声望颇高的经济学批评者,在荷兰召开了一次经济学方法论的研讨会。《经济中的事实与虚构:模型、实在论与社会建构》便是那次大会的成果之一,亦可代表经济学批的众多声音与一流水平,反思之深,不可多得。  早期的经济学更多被叫做治经济学,往往是由哲学家、政治家业余操刀,但是随着经济学科的独立,经济学日益走上专业化,严密的数学成为主要工具。英国学术院院士马克布劳格直言经济学日益不再适宜绅士,而成为一门社会数理学,数学的分析方法一统天下,而物法则的经验相关性则无关重要。走上了现代之路的经济学,其训练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学家,但是在严苛的学术竞争面前,众多经济学学子选择了顺应潮流,对现实日益丧失兴趣。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份对美国著名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调查显示,这些未来的经济学者对现实经济以及经济学文献明显缺乏兴趣,在他们眼里,具备理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的人才能在经济学界出人头地。熊彼特曾说,对于任何艺术家来说,科学都是沉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济学的科学化对外界必然不那么生动有趣,事实上即使经济学内部对经济日益数学化也一直争议不断。早在1819年,西蒙配第就不无忧虑地提出“经济学采取了更间接的语言,更用复杂的计算包装自己,从而在抽象中迷失自己。”任何学科,都需要不断反思,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在当下中国,谈论经济学数学化或许还过于奢侈,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更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带来思想市场繁荣。  目前对经济学的批判,并不仅仅中在它的研究方法,而更多就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展开论战。经济学究竟是事实还是虚构?这是个问题。无论是带着故事找模型还是带着模型找故事的研究方法,理论上好的经济学模型应该与事实紧密联系,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多变,大分模型不过是在玩弄修辞。斯卡里·迈凯认为,经济学包含经济学模型、经济的本质、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社会结构三个基本层面,而相对应的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经济学模型与现实有怎的关系? 与经济相关的那部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 经济学的学科制度对其面向事实还是虚构有怎样的影响?  围绕这些问题可以引出更多问题,更多反思与思考,这样的提问属于天问,注定无解。其实,上述问题主语如果换作政治学、社会学,也一样适用,这正体现了社会科学的普遍困境。如果科学代表着获取可靠知识的能力,社会科学的局限往往在于其不确定性。在经济学无与焦虑的背后,往往存在经济学家的角度定位。也许经济学家能够敏锐地发现制度的缺憾,比如政府寻租,公司垄断,但是对于自身行业却总是缺乏洞察力,因此经济学家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常常会沦为寻租者。知识始终存在疆界,知识分子(经济学家自然也是知识分子之一)是想以致命的自负改造世界,不过也许解释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更为务实。  两百多年前,英国人亚当·斯密完成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从此奠定了经济学帝国的疆域。即使如此,提倡市场的斯密对在英国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却相当悲观,他觉得这个想法如乌托邦一般虚妄如尘。不过,在随后几十年以及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自由市场制度虽然缓慢却在逐步确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二十世纪更是突飞猛进———这些都可以从斯密那边找到思想的源头。这个事实提醒人们,经济学家正为解释世界提供更多的视角,而他们的观念也可以随着时间逐步影响世界———这些改变虽然或许只是人类文明的一小步,但却是任何学科都梦寐以求的一大步。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是一次会议的众多报告吧,关于经济学的科学哲学。翻译问题吗?看的好艰难
  •     好形而上。。。
  •       
      
      现代济学或许已到了一个危险的时刻。除了不断遭受来自经济学界外的质疑,就连自己阵营内部也不断有《经济学的终结》、《经济学之死》等著作发出不同的质疑。经济学,这位社会科学的皇后遭遇了事实与虚构的两难论。
      
        1954年,肯尼斯·阿罗和杰拉德·德布鲁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竞争经济的存在性均衡》,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验证了“看不见的手”,奠定了经学的主流范式。数代人的努力之后,今天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不断得到加强,但是仍旧不离此间。不过,对于某些经济学的批评家言,这篇论文恰恰代表了经济学微观领域病入膏肓的开始,他们认为阿罗-德布鲁的证明是对数学逻辑的证明而不是经济学的证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科学哲学教授斯卡里·迈凯正是其中之一,他组织了一批声望颇高的经济学批评者,在荷兰召开了一次经济学方法论的研讨会。《经济中的事实与虚构:模型、实在论与社会建构》便是那次大会的成果之一,亦可代表经济学批的众多声音与一流水平,反思之深,不可多得。
      
        早期的经济学更多被叫做治经济学,往往是由哲学家、政治家业余操刀,但是随着经济学科的独立,经济学日益走上专业化,严密的数学成为主要工具。英国学术院院士马克布劳格直言经济学日益不再适宜绅士,而成为一门社会数理学,数学的分析方法一统天下,而物法则的经验相关性则无关重要。走上了现代之路的经济学,其训练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学家,但是在严苛的学术竞争面前,众多经济学学子选择了顺应潮流,对现实日益丧失兴趣。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份对美国著名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调查显示,这些未来的经济学者对现实经济以及经济学文献明显缺乏兴趣,在他们眼里,具备理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的人才能在经济学界出人头地。熊彼特曾说,对于任何艺术家来说,科学都是沉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济学的科学化对外界必然不那么生动有趣,事实上即使经济学内部对经济日益数学化也一直争议不断。早在1819年,西蒙配第就不无忧虑地提出“经济学采取了更间接的语言,更用复杂的计算包装自己,从而在抽象中迷失自己。”任何学科,都需要不断反思,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在当下中国,谈论经济学数学化或许还过于奢侈,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更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带来思想市场繁荣。
      
        目前对经济学的批判,并不仅仅中在它的研究方法,而更多就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展开论战。经济学究竟是事实还是虚构?这是个问题。无论是带着故事找模型还是带着模型找故事的研究方法,理论上好的经济学模型应该与事实紧密联系,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多变,大分模型不过是在玩弄修辞。斯卡里·迈凯认为,经济学包含经济学模型、经济的本质、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社会结构三个基本层面,而相对应的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经济学模型与现实有怎的关系? 与经济相关的那部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 经济学的学科制度对其面向事实还是虚构有怎样的影响?
      
        围绕这些问题可以引出更多问题,更多反思与思考,这样的提问属于天问,注定无解。其实,上述问题主语如果换作政治学、社会学,也一样适用,这正体现了社会科学的普遍困境。如果科学代表着获取可靠知识的能力,社会科学的局限往往在于其不确定性。在经济学无与焦虑的背后,往往存在经济学家的角度定位。也许经济学家能够敏锐地发现制度的缺憾,比如政府寻租,公司垄断,但是对于自身行业却总是缺乏洞察力,因此经济学家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常常会沦为寻租者。知识始终存在疆界,知识分子(经济学家自然也是知识分子之一)是想以致命的自负改造世界,不过也许解释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更为务实。
      
        两百多年前,英国人亚当·斯密完成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从此奠定了经济学帝国的疆域。即使如此,提倡市场的斯密对在英国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却相当悲观,他觉得这个想法如乌托邦一般虚妄如尘。不过,在随后几十年以及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自由市场制度虽然缓慢却在逐步确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二十世纪更是突飞猛进———这些都可以从斯密那边找到思想的源头。这个事实提醒人们,经济学家正为解释世界提供更多的视角,而他们的观念也可以随着时间逐步影响世界———这些改变虽然或许只是人类文明的一小步,但却是任何学科都梦寐以求的一大步。
      
  •     经济领域的哲学观,方法论(不是讲述方法的是点评方法的),理解构建模型的意义。顺便也是20世纪后半叶的批判经济学历史。
  •     仔细地读了,自己不是经济学出身,看得有些深奥。
    但出于对经济学的狂热兴趣,很高兴能在douban中认识您,拜读书评! 谢谢!
  •     翻译不行
  •     所以需要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互相补充和整合 问题还不是特别的严重
  •     論文集。經濟學哲學研讀謹識。
  •       毕竟是剑桥大学出版的书,品质还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
      
      翻译实在太差劲了!!!!!!!
      激起了我好好学习英语努力去读原版的心!!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