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惊雷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年2月
ISBN:9787501101122
作者:(美)白修德,(美)贾安娜
页数:381页页

内容概要

白修德(1915——1986)是美国人,著名记者,本名叫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White),因为热爱中国,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白修德。抗日战争时长期任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战场的报道,访问延安后写出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国的惊雷》。
白修德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哈佛大学的第一位弟子。他本来想研究中国历史,但费正清却认为白修德身上具有与斯诺相同的记者素质,便建议他与其当一名历史学者,还不如做一名出色的记者。于是,带着费正清的推荐信,白修德于1939年走进重庆,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在抗战期间所有驻华美国记者中,白修德被认为是最倾向于中共的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后来,白修德在六十、七十年代又以撰写《美国总统的诞生》系列著作而闻名于世,但从记者职业来说,中国却是他最初崭露头角的地方。作为《时代》周刊的特派记者,他在这里工作了将近八年,他成了中国抗战、特别是重庆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目击者、记录者。尤其令人称道的是,1942年到1943年,久旱无雨的河南发生了罕见的“中原大饥荒”,造成五百万人死亡,惨绝人寰,举世震惊。在这次大饥荒中,白修德在促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最终采取果断措施、拯救无数生灵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1943年,白修德躲过新闻审查,深入河南境内报道大饥荒,报道千百万人濒于死亡,难民已逾3百万,国民政府颗粒不振。很快,河南大饥荒引起美国轰动,但蒋本人并不相信,宋美龄则希望《时代》解雇怀特,最终,由于反响太大,国民政府放粮赈灾。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开仓赈饥。此事之后,目睹国民军在日军压迫下节节败退和国民政府的无所作为,白修德悲哀地给卢斯写到:“这个国家正在我的眼前死去。” 时代的编辑们和以白修德为代表的在外采访记者之间的摩擦始于1943年,但美国公众对此了解甚少,新闻检查很严,政府极不乐意报道它的盟国军事失利,若将中国报道成处于包围的劣势或困兽犹斗装,是更不允许的,宣传“委员长”是第一要务。 1944年初怀特返美休息,开始着手写作《中国的惊雷》(Thunder Out of China)。同时《时代》更换惠特克·钱伯斯(Whittaker Chambers)为国际版总编,负责对报道的把关和修改。1945年返回中国后与卢斯再次发生冲突,白修德坚信中国内战将会爆发,而蒋介石会一败涂地,在发回封面报道时并附拍了一封建议电报:“如果《时代》有限公司执行的是绝对的、无条件支持蒋的政策,我们就极端地损害了美国千百万读者的利益,并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罪行,他们个人主要关心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希望看您能以公正的态度,毫不偏颇地搜集事实。这一悲剧足使您采取这个态度,雅各比和我视此报道为一个试金石......我们认为我们杂志应当是超党派的,应朝民主与和平解决方案这一中间道路,如果事情不是这么解决的,我们就考虑将此信作为我们脱离杂志的声明,并请解除我们现行的任务,使我们能够回来至少在主编面前最后解决我们的身份以及我们对于中国的政策问题。” 再次回美后,因为对蒋政权的反对,白修德被认为亲共,在麦卡锡主义兴起时,职业生涯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得不远走欧洲。 白修德与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关系密切。可以说,继斯诺之后,白修德是又一位与中国关系密切、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记者。
评价:著名的保守派作家William F. Buckley, Jr.,为白修德在 National Review 上写了一篇讣告.他称白修德“将杰出的头脑、艺术家的才干和巨大的好奇心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完美的健康、对人类真诚的关爱”。他称赞白修德“彻底革新了政治报道的艺术”。但是他批评白修德在记者生涯中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如同许多讨厌蒋中正的人一样,他反对的是蒋奇迹般的社会和政治权力。他对革命者理想的估价过高,而低估了他们极权主义虐待狂的能力。”


 中国的惊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不得不说,《中国的惊雷》是一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作者以鲜明锐利而诚实的笔触写下了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境况,让读者能够读到不同于任何曾经看过的带有强烈主观意识或是情感偏向,又或者是带有官方意识形态的文字。所有我们都曾熟知的人物和故事似乎换了一个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跟着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的抗日战争,却能够产生最奇妙而深切的感受——我们是冷静的旁观者,同时又是身临其境的为中国命运所牵引而感同身受者。中国近代社会总是有着浓烈的苦难感,不乏取材于中国社会的外国作者,欲写出他们眼中的中国,写那些在黑暗中或蒙昧或迷惘或抗争的人们,那些哀叹和呼号弥漫的空气和人们深深依赖的土地。虽然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但是他们独特而带有异国情调的笔法常常能够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比如赛珍珠对中国大地的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的描画,比如埃德加斯诺以优美的文笔写出的纪实性报道作品《西行漫记》,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本书两位作者都是自由主义者,又有着记者特有的冷静客观,所以能够同时保持着人文主义关怀和专业主义精神,试图通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对真相进行揭露,传达出他们的情感,由此也使得读者能够随他们一同去探寻风云际会的时代中众多掩饰在旗帜下的真实景象。书本的第一章便以一种宏大而又细腻的描写方式刻画出了一个抗战时期的首都重庆,很迅速地用引人入胜的文字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似乎文字背后有一个镜头,慢慢推近推近,以俯瞰的视角慢慢深入到取景点内部,得以窥见那深厚的历史和复杂的地理之中真实生活着的人们。镜头展现给我们的景象,是灰白色的中国,有衣衫褴褛的人和潮湿脏乱的街道,散发着无法忍受的夹杂含混的气味。它描绘得那么真实,就像我们亲眼所见,令人悲叹着感慨于那贫困落后社会里愚昧迷信的人们悲惨的生活状况。这样的情景在现今惯常的电影手法中似乎也不少见了,它们让人不由得生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我们的同胞们就是这样在水深火热中一日日地挨,似乎和任何一个朝代被压迫下的民众没有什么分别。本书在很多地方都描绘了这样灰暗的图景,生产工具缺乏、土地零碎、技术又落后的农业社会,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却又不得不应对汹涌的冲击,没有稳定地社会环境,投机者、军阀和西洋工商业无一不在压榨着本就脆弱潦倒的农民,使他们的家庭手工业在土洋竞争下不值一提。更可怕的是在后面《人吃人的河南灾荒》一章所描述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景象,惨绝人寰的真相被掩饰在官员们的粉饰太平之下,而且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停止压榨剥削横征暴敛。首都的安宁和灾区的悲惨形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让人怀疑那吃人的说法仅仅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噩梦。作者在文中表露出来的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于政府的不满和批判很明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总是无保留地描画中国普通民众的无知封建,有时也会表现为某种程度上的朴素,他们是容易驾驭的,有时根深蒂固地固执有时又易于改造和利用。就像如果像共产党人那样抓住民众的心理,把一生都在被欺诈被驾驭被鞭笞的农民当人看,给他们以所谓民主的权利,协助他们奋起反抗,便能使其成为赤胆忠心的拥护者,甘愿为该政权该军队“残酷”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时作者不留情面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诸如言及中国政府官员的安逸环境时说对比起美国来说不算好,或者是在言及中国政府特地为美国人设立的供应部时将中美标准进行的对比,以中国标准来说极佳的东西在美国人眼里却是不堪忍受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样一个社会中种种的动荡悲哀境遇,也可以猜测其中存在的种种变革的可能机遇。国民政府的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几乎压垮了人民,也在毁灭他们自己的政权。再粉饰太平也没有办法掩盖真实的白骨堵塞冲天的哀嚎,作者揭露出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的无能、政治上的腐败和道德上的堕落,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衰亡的气息,他们在鞭笞民众的时候也在将自己引向死亡。此时的共产党以他们松散的组织却得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因为明白争取民意和动员群众的重要性,而且他们在极大程度上恪守着准则,保持着清白和冷静。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想起“一种力量的崛起往往是以它的对手的衰败为契机的”这样的说法。作者始终是保持着比较谨慎的态度,措辞很有考量,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作者在言及共产党的清明表现时,在前面加上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词句。想起老师最后所说的那个故事,美国新闻记者组团前往延安,被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所鼓舞。回来后对宋美龄感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积极上进,健康廉洁的人存在。宋美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历史的悲哀和无奈之处就在于,身处一时一地的人永远都无法预知未来会如何,所谓的“以史为鉴”也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希冀而已,盛权之下必定会滋生出腐败和堕落,如何去尽量避免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直面并且努力应对解决的问题。作者虽然是美国人,但是在书中却能够直白指出中国内战是美国造成的,这一点似乎很难得。在分析美国人究竟想要在中国做什么的时候,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内战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中国成为一个多党政府。和平似乎是众望所归,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其实不管是联合反对法西斯联盟的战争,还是不支持内战而希望在和平下能够谋求更多的发展,总是在这样超越国籍的共同理念引导下,超越地域和人种,共同期待一个和平的世界,寻求更好的未来。整本书给人带来很多思想上的启迪,通过读者已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的来传递独特视角下的新鲜观念,让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立场上去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重新思考我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我想,这是这本书于我而言最大的意义,也是我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这是我2013年看了一系列书单后完成的读书笔记之一,虽是旧文,又是课程作业,还是发布出来,还可以记录记录自己的阅读轨迹。或许以后还有增删补改的机会,或许还很有可能自己打脸。不要紧,开心就好~~)
  •     本书作者白修德的身份可以有多重解读。在冯小刚的新片《1942》里,他是主角之一,由气质男阿德里安 布罗迪扮演。在电影所改编的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里,他是揭露河南饥荒的核心人物、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外国友人。在现实历史中,白修德是卓有名望的记者,于1939年到1945年间被《时代》派i驻中国,做过很多实地调查,写了很多战地报道。本书则出版于1946年,既包括他和联合作者贾安娜对战时中国的观察与分析,也包括他们对中国前景的深切忧虑。观察的内容,涉及军民的生活状态(重庆的跑警报、中条山的前线、通货膨胀的恶果、拉壮丁的丑闻、河南的饥荒、豫湘桂的大溃败),中国的政治面貌(蒋介石的个性风格、国府的派系斗争、共产党的理念和行动、国共的恩怨渊源等),美中的合作与龌龊(远征军的训练与作战、飞虎队和驼峰航线、史迪威事件、赫尔利的拉偏架和马歇尔的调停),这些内容不说涵盖了战时中国的方方面面,至少也抓住了最关键的点。分析的部分,则主要针对46年时的中国乱局。作者们试图向远方的美国读者说明,为何抵制国大召开反而是民主的诉求,蒋介石如何阻碍着中国的和平,为何美国正陷入中国内战的泥潭。他们看到的关键和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到的差异不大。蒋介石作为中国买办和地主阶层的代表,一直以来执行倾向少数权贵,而无视大多数人民(特别是农民)利益的政策;他和他的亲信那糟糕的行政和军事能力又使得国事日渐荼靡,领袖威望尽失。而中共虽然是相对弱小的力量,却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地盘,并能高举人民的大旗且获得支持。双方因为抗日暂时走到一起,裂痕却无一日不在,并在战争结束时立刻爆发为实质性的冲突。虽然关于联合政府的谈判也在进行之中,但蒋介石无意于赋予人民权利,而共产党也决不肯放弃武装,因此,和谈基本不可能达成共识。作者所给出的理想化的解决方案是,由美国推动中国建立内政和军事自主的邦联式联合政府,将希望寄托于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下一代人,寄托于经济的腾飞和思想的改变。当然,这是一个近乎幻想的不可能任务,在赫尔利以一切非武力手段帮助国军与共军争抢沦陷区之后,美国已实质上失去了作为中立的调停者的资格。这本书对时局和人物的分析都经得起检验,所指出的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依然有意义。正因如此,它在今天读来毫不过时,但也显得很不合时宜。别的不说,《1942》还没上映,就已经有不少人在短评里詈骂:有种你拍个解放后的饥荒试试?这些人大概是在三国演义中浸淫太久,只知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把一切仇人的敌人都当作朋友来看待。在他们看来,如果烙饼烤得太糊,只要翻个面就好,而全不顾及朝上的那一面,老早前就已经糊了。这时,如有一个名声卓著、亲历民国的美国记者,毫不留情地揭露蒋介石的傲慢虚伪、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用人唯亲,那又把高声歌颂民国范儿、还原“真实"蒋介石的果粉,置于何地呢?于是乎,我很好奇的是,会不会有出版社借电影的宣传,把左右不讨好的《中国的惊雷》重新出版呢?摘抄:“重庆是死了,而它曾经照耀着全中国的伟大的希望和崇高的诺言,也随之而死了。”摘出这句话来,是因为虽然没有1946年时那么合适,若放在今年使用,亦无不可。白修德与某中共上层领袖的一段对话:“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不管他说的是什么,就像在美国一样?“”是的,只要他们不与人民为敌,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随心所欲定义地定义人民和敌人,是一种最大的权利。
  •     高中在分析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失败原因时,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总离不开一句“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前只是当成一种答题习惯,并未很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读了这本《中国的惊雷》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政权能否屹立不倒的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了民心,是否与人民站在了统一战线。  如果从个人来看,人民的力量是弱小的,甚至到了一种卑微的地步,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的开头两章,我或许知道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活得很艰辛,但我不知那种现实的艰辛早已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在被浓雾和夏天的热气笼罩的山城重庆,三教九流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在当时中国的临时政治中心,老百姓们除了忍受肮脏不堪的生活环境,还要时刻在日军的空袭威胁下活得胆战心惊;比起城市人的喧闹不堪,中国的农民又被一种单调愚昧的幕布包围,封建的思想,落后的生产技术,精打细算的生活,每当想到书里写的父母亲手闷死自己无力抚养的孩子时,内心就会涌起一种心酸。每每脑海中浮现起这些中国民众生活的惨状,我并不是感到震惊,而是在难过之后对我们当今的社会有了多一分理解,仅仅过了六十多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大变样了,我们不用在吃饭时还要忍受路边阴沟里散发出的屎尿的味道,我们可以住在舒适的房子里享受惬意的生活,但在这光鲜的表面下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尽管我们受西方思想影响对中国许多冗杂的传统予以摒弃,比如简化的葬礼,用火化取代旧时的棺葬,但在中国的农村,这些落后的思想并没有随之消失,人们还是会重男轻女,家里有人过世时,省吃俭用一辈子的人们却会愿意花个十几万办一场体面的葬礼,或许他们已经生活在了城市,但农民时期养成的旧思想很难改变,就像我们很难想象以前的日子到底是有多么的艰苦一样困难,这是一个转型的时期,一个多元的时代,我们的人民在现代社会与旧时记忆的纠葛中不停地挣扎着。  在国民党那群高级知识分子的统治下,我们的士兵在前线因为医疗资源匮乏,食物供给不足而被活活痛死,饿死;我们的河南同胞在灾荒的折磨下不得不过上人吃人的原始生活,尽管那些毕业于哈佛、耶鲁的博士生们在人民受尽磨难的时候仍能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在黑市的美元兑人民币已经跌倒一比六百的凄凉境地时,他们还维持着官方一比二十的空架子,并未从中榨取到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洋洋得意;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钱和权,他们想法设法做的也只是讨好蒋委员长,沉陷于各种人事斗争之中,他们听不见人民的呼声,人民的生命在他们眼里是如沙粒一般卑微,人民的力量更是不足一提,也是,他们都是留洋归国的天之骄子,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的顶端,他们不懂中国普通人民的那种纯朴得近乎愚昧的勤劳,也从未想过要去真正改变他们的生活,更没料到正是这群看起来不堪一击的人民摧毁了他们这群炙手可热的大官僚们。  造成局面转变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神仙助力吗?如果硬要说是神仙助力的话,那这个神仙就是中国共产党了。我是个不懂政治的人,不会用调侃的语气来讲述两党的关系,但至少在白修德的描述中,我看到了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那种活力与革命的热情,它像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中国的延安为自己的国家未来出谋划策,历史若从后面往前看,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已是我国的执政党,讴歌它丰功伟绩的篇章已数不胜数,但在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它不过是以一个“反对政府的政党”的形象出现,它只能扎根于那些的之前没有政治积极性的落后的城市,它的未来充满了各种未知。白修德作为一个美国记者能在当时站出来为中国共产党说话是难得可贵的,他认为“以美国的标准来忖度中国共产党人是愚蠢的。在过去二十年的混乱和纷扰中,他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共产党,都更直接的和人民大众相处。”他反对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并强调了与人民大众相处的重要性,证明他也是相信人民的力量的。  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是由一批艰苦奋斗的开创者因不满之前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而推翻那个落后的王朝,胜利后就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王朝早期,君主往往政治清廉,生活节俭,老百姓的负担也会比较轻,然而随着历史发展,国家日益强大,君主们往往会开始享受生活,而忘记了人民群众的死活,这时若再出来一个贤良的君主,这个朝代就还有的救,但如果君主一代代得昏庸下去,紧接着就会是另一群暴民推翻这个王朝的统治,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另一种轨道驶去。也许你会说以前是封建君主专制,并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制度,可有一点不会变,无论是古时秦王朝短暂的鼎盛,还是近代国民党统治在大陆地区的瓦解,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现在我们用“领导者”代替了“统治者”一词,民主观念也空前地深入人心,尽管仍和已经走过的几千年一样,普通老百姓们仍在各自的圈子里看似单薄地为自己的生计奔波,而也和以前任何时候一样,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仍然不容小视。  得民心者得天下,谨记勿忘。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翻译是个洋人,通篇充斥着见鬼的西式中文,读来尽是语病,前言不搭后语,乱用成语,语法整个儿的是英文的语法。不知道新华出版社当年的编辑脑子里都是什么。让这种翻译出版,编辑和校对都应该被辞退。
  •     总感觉还是左了点 ╮( ̄▽ ̄")╭ 不知道 哎
  •     《探索历史》更为个人,这本评述性强一些
  •     在读
  •     历史这个小姑娘,总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给胜利者看。
  •     故事很熟悉,角度极陌生
  •     1月16日 我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终于看完了,小时候的读物里没有这本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希望以后我上班以后能有机会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这一本书。 编辑 ┊ 删除 2009年12月14日 我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这本书当年还是禁书,太不可思议了,他预测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必然胜利.也许是因为对蒋的批评还不够彻底,肯定了他作为战时政府领袖的国际地位,肯定了他抗日的决心,这才是应该作为我们小学时候的课本范文,哎...被蒙蔽的一代! 编辑 ┊ 删除 2009年12月10日 我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老外描写的中国现状中最真实和准确的了,而且,意外的是怀特文笔还不赖,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端纳译的比较好. 编辑 ┊ 删除
  •     很难得有找不到纸质书却仍能把几百页pdf看下来的时候。
  •     中文翻译比较生硬,对于战争的描述十分生动
  •     非常喜欢这本书
  •     写稿用书。
  •     这个美国作家儿说不是个重庆黑,把民国时期的渝都写得一无是处,那时好歹还有西南联大和我大南开啊!
  •     文笔相当不错;第一章对陪都重庆的描写可以当散文来读;河南大饥荒的刻画催人泪下;18和19章对内战结局的估计几乎是先知般的准确。左是左了点儿,但观察了那么多那么深刻,不左反倒奇怪了。
  •     比预想的更差。浅薄、空洞不说,倾向性也过于明显。白修德这厮就一低级黑。
  •     对中共的负面评价也没删去,算不错了。
  •     亲共
  •     great writing, couldn't believe it's published in 1946
  •     查找电影《1942》时发现的一本书,美国人写的讲述中国抗战及内战的很好的史书,其中很多内幕及作者能比较客观的描述当时一个被揉虐得残破不堪的国家和她的可怜的人民。
  •     立场不同,角度自然不同。但文中换成XXX又如何?
  •     有人觉得有倾向,殊不知白修德来到中国前是对蒋介石怀着崇敬的心情的,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改变了?人家都写书里了。
  •     如果要看《一九四二》,应该先看看这本书。
  •     被迫读书之一 然而还不错
  •     还行
  •     中国人民讨厌白左,白左是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