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 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6
ISBN:9787805670195
作者:[法] M·普鲁斯特
页数:422页

作者简介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安德烈・莫罗亚序
试论《追忆似水年华》(代序)
普鲁斯物色谱
第一卷 贡布雷
第二卷 斯万之恋
第三卷 地名:那个姓氏


 追忆似水年华 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5条)

  •     这大概是本无需看完的书.因为在年华逝去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终结,但我们依旧追忆.追忆不止,年华无终.
  •     大学毕业的时候跳蚤市场卖东西,卖了一堆钱出来,然后去书店买的后来花了两年看完,断断续续的。当然,这套书可以看一辈子竟然还有10元3本买的,嫉妒了!!!后来在一个特别破旧的图书馆里见到似乎是90年代初出版的平装7卷本。相对与精装书我当然还是喜欢平装的。精装的唯一一个好处是:在不看时可以垫着写东西。
  •     正当我姨妈同弗朗索瓦丝这么东一句西一句闲扯的时候,我同外祖父母和父母一起在教堂做弥撒。我多么喜欢那座教堂呀,如今想起来犹历历在目!我们进教堂时必经的古老门楼,黑石上布满了坑坑点点,边角线已经走样,被磨得凹进去一大块(门楼里面的圣水池也一样),看来进教堂的农民身上披的粗呢斗篷,以及他们小心翼翼从圣水池里撩水的手指,一次次在石头上轻轻擦过,年复一年地经过几个世纪,最终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连顽石都经受不住,给蹭出了一道道深沟,好比天天挨车轮磕撞的界石桩子,上面总留有车轮的痕迹。教堂里掩埋着贡布雷历代神父高贵尸骨的墓石,象是为祭殿铺下的地板,更增添了萦绕遐迩的灵气;可如今这片片墓石已失去死寂坚硬的质地,因为岁月已使它们变得酥软,而且象蜂蜜那样地溢出原先棱角分明的界限,这儿,冒出一股黄水,卷走了一个哥特式的花体大写字母,淹没了石板上惨淡的紫堇;而在别处,墓石又被紫堇覆盖得不见天日,椭圆形的拉丁铭文更显得缩成一团,使那几个缩写字母平添一层乖张的意味,同一个字里有两个字母挨得特别近,而其他的字母却被大大地拓开了距离。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只要外面稍有阳光,便能闪耀光彩,所以尽管外面天色阴沉,教堂里却总是光辉灿烂;有一面彩绘玻璃窗,从上到下只被一个人物形象所占满,那人的模样跟纸牌上的大王相似;他就在上面顶天立地站着,教堂的拱顶成了他的华盖。教堂里平常不做功德法事时,中午时分,他便笼罩在斜照的蓝色的反光中(那样的日子难得遇到,教堂里空空荡荡,空气清新,阳光照在瑰丽的陈设上,显得更加堂皇,也更有人情味,再加上石雕和彩色玻璃,这里简直变得象一家中世纪风格的旅馆的接待厅,几乎具有供人歇宿的意味)。那时你能看到萨士拉夫人跪在那里咕哝几句祷文,她旁边的祈祷桌上放着一包捆扎好的点心,那是她刚从对面的糕点铺买的,准备拿回家去当午饭。另一面彩绘玻璃窗上是一座粉红色的雪山,山下是打仗的场面;它好象是雪山喷出的凌乱的雪珠直接打到玻璃上凝结而成的霜冻,又象玻璃窗上残留的雪花,只是这片片雪花被一道霞光抹上了一层红晕(无疑,就是这道霞光,把祭台的彩屏照得格外绚丽,好似这上面的五光十色,不是早就涂在石料上的颜色,倒象由外面射来的一道随时准备放出异彩的光芒当场抹上去似的),每一面彩色大窗全都历史悠久,处处显得生意盎然,数百年的积尘银光闪闪;这一面面由彩色玻璃交织而成的亮晶晶的大挂毯,已被岁月磨蚀得经纬毕露。其中有一面窗象长条的棋盘,由百十来块长方形的小玻璃拼成,主调是蓝色的,象当年供查理六世用来解闷的一副大纸牌;但是,也许因为有一道光芒倏然闪过,也许因为我的转动的目光透过那面忽明忽暗的彩色长窗,看到了一团跃跃蹿动、瑰丽无比的烈火,顷刻间那面彩色长窗忽然迸射出孔雀尾羽那样变化多端的幽光,接着它颤颤悠悠地波动起来,形成一丝丝亮晶晶的奇幻的细雨,从岩洞般昏暗的拱顶,淅淅沥沥地沿着潮湿的岩壁滴下。我随着手执经卷的长辈往前走,仿佛走进了五光十色的岩洞,四周是诡异的钟乳石,多彩多姿;刹时间那一片片菱形的小玻璃显得清澈透明,象镶嵌在一枚硕大无朋的胸章上的蓝宝石那样坚硬,然而你又明明可以感到,在它们的后面,还有一件更令人钦慕的东西,那就是偶尔一露的阳光的微笑。在这片沐照着宝石般湛蓝柔和的光波中,它是那样清晰可辨,跟广场石板上或集市草堆中的阳光一样。在复活节前我们到达贡布雷的最初几个星期天,虽然大地仍是光秃秃的、黑黝黝的,但阳光的微笑却给了我们安慰,它在这里,象历史上圣路易的子孙们遇到过的那个载入史册的春天一样,使装点着忘我草的那面金碧辉煌的大彩窗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这已经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除了同我上床睡觉有关的一些情节和环境外,贡布雷的其他往事对我来说早已化为乌有。可是有一年冬天,我回到家里,母亲见我冷成那样,便劝我喝点茶暖暖身子。而我平时是不喝茶的,所以我先说不喝,后来不知怎么又改变了主意。母亲着人拿来一块点心,是那种又矮又胖名叫“小玛德莱娜”的点心,看来象是用扇贝壳那样的点心模子做的。那天天色阴沉,而且第二天也不见得会晴朗,我的心情很压抑,无意中舀了一勺茶送到嘴边。起先我已掰了一块“小玛德莱娜”放进茶水准备泡软后食用。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腭,顿时使我混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也许,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平庸、猥琐、凡俗。这股强烈的快感是从哪里涌出来的?我感到它同茶水和点心的滋味有关,但它又远远超出滋味,肯定同味觉的性质不一样。那么,它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哪里才能领受到它?我喝第二口时感觉比第一口要淡薄,第三口比第二口更微乎其微。该到此为止了,饮茶的功效看来每况愈下。显然我所追求的真实并不在于茶水之中,而在于我的内心。茶味唤醒了我心中的真实,但并不认识它,所以只能泛泛地重复几次,而且其力道一次比一次减弱。我无法说清这种感觉究竟证明什么,但是我只求能够让它再次出现,原封不动地供我受用,使我最终彻悟。我放下茶杯,转向我的内心。只有我的心才能发现事实真相。可是如何寻找?我毫无把握,总觉得心力不逮;这颗心既是探索者,又是它应该探索的场地,而它使尽全身解数都将无济于事。探索吗?又不仅仅是探索:还得创造。这颗心灵面临着某些还不存在的东西,只有它才能使这些东西成为现实,并把它们引进光明中来。   我又回过头来苦思冥想:那种陌生的情境究竟是什么?它那样令人心醉,又那样实实在在,然而却没有任何合乎逻辑的证据,只有明白无误的感受,其它感受同它相比都失去了明显的迹象。我要设法让它再现风姿,我通过思索又追忆喝第一口茶时的感觉。我又体会到同样的感觉,但没有进一步领悟它的真相。我要思想再作努力,召回逝去的感受。为了不让要捕捉的感受在折返时受到破坏,我排除了一切障碍,一切与此无关的杂念。我闭目塞听,不让自己的感官受附近声音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可是我的思想却枉费力气,毫无收获。我于是强迫它暂作我本来不许它作的松弛,逼它想点别的事情,让它在作最后一次拚搏前休养生息。尔后,我先给它腾出场地,再把第一口茶的滋味送到它的跟前。这时我感到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在颤抖,而且有所活动,象是要浮上来,好似有人从深深的海底打捞起什么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觉得它在慢慢升起;我感到它遇到阻力,我听到它浮升时一路发出汩汩的声响。   不用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搏动着的,一定是形象,一定是视觉的回忆,它同味觉联系在一起,试图随味觉而来到我的面前。只是它太遥远、太模糊,我勉强才看到一点不阴不阳的反光,其中混杂着一股杂色斑驳、捉摸不定的漩涡;但是我无法分辨它的形状,我无法象询问唯一能作出解释的知情人那样,求它阐明它的同龄伙伴、亲密朋友——味觉——所表示的含义,我无法请它告诉我这一感觉同哪种特殊场合有关,与从前的哪一个时期相连。   这渺茫的回忆,这由同样的瞬间的吸引力从遥遥远方来到我的内心深处,触动、震撼和撩拨起来的往昔的瞬间,最终能不能浮升到我清醒的意识的表面?我不知道。现在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它不再往上升,也许又沉下去了;谁知道它还会不会再从混沌的黑暗中飘浮起来?我得十次、八次地再作努力,我得俯身寻问。懦怯总是让我们知难而退,避开丰功伟业的建树,如今它又劝我半途而废,劝我喝茶时干脆只想想今天的烦恼,只想想不难消受的明天的期望。   然而,回忆却突然出现了:那点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晨吃到过的“小玛德莱娜”的滋味(因为那天我在做弥撒前没有出门),我到莱奥妮姨妈的房内去请安,她把一块“小玛德莱娜”放到不知是茶叶泡的还是椴花泡的茶水中去浸过之后送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我还想不起这件往事,等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也许因为那种点心我常在点心盘中见过,并没有拿来尝尝,它们的形象早已与贡布雷的日日夜夜脱离,倒是与眼下的日子更关系密切;也许因为贡布雷的往事被抛却在记忆之外太久,已经陈迹依稀,影消形散;凡形状,一旦消褪或者一旦黯然,便失去足以与意识会合的扩张能力,连扇贝形的小点心也不例外,虽然它的模样丰满肥腴、令人垂涎,虽然点心的四周还有那么规整、那么一丝不苟的绉褶。但是气味和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矢,它们仍然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它们以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得等到以后才发现——为什么那件往事竟使我那么高兴,但是我一旦品出那点心的滋味同我的姨妈给我吃过的点心的滋味一样,她住过的那幢面临大街的灰楼便象舞台布景一样呈现在我的眼前,而且同另一幢面对花园的小楼贴在一起,那小楼是专为我的父母盖的,位于灰楼的后面(在这以前,我历历在目的只有父母的小楼);随着灰楼而来的是城里的景象,从早到晚每时每刻的情状,午饭前他们让我去玩的那个广场,我奔走过的街巷以及晴天我们散步经过的地方。就象日本人爱玩的那种游戏一样:他们抓一把起先没有明显区别的碎纸片,扔进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碗里,碎纸片着水之后便伸展开来,出现不同的轮廓,泛起不同的颜色,千姿百态,变成花,变成楼阁,变成人物,而且人物都五官可辨,须眉毕现;同样,那时我们家花园里的各色鲜花,还有斯万先生家花园里的姹紫嫣红,还有维福纳河塘里飘浮的睡莲,还有善良的村民和他们的小屋,还有教堂,还有贡布雷的一切和市镇周围的景物,全都显出形迹,并且逼真而实在,大街小巷和花园都从我的茶杯中脱颖而出。 这时我忽然发现草丛里有只篮子被遗忘在一根钓鱼杆的旁边,鱼杆上的渔漂还浮在水面。我赶紧设法转移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的注意,生怕他们发现她可能在家的些许迹象。不过,斯万倒曾经跟我们说过,他这回出门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家里有人住着。那么说,这鱼杆可能是哪位客人放的。花径间听不到有人走动的声音。一只不见踪影的鸟不知在丈量哪棵树的梢头,它千方百计地要缩短白昼的长度,用悠长的音符来探测周遭的僻静,但它从僻静中得到的却只是调门一致的反响,使周遭更安定、更寂静,仿佛它本来力求使一瞬间消逝得更快,结果反使那一瞬间无限延长了。天空变得凝滞,阳光径直射下,让人想躲也躲不开;小昆虫们无休止地骚扰平静的水面,沉睡的池水一定梦见了想象中的弥漫无际的漩涡,仿佛在迅速地把软木渔漂拖进倒映在水中的那片悄然的天空,从而更增长我初见渔漂时的惶惑之感,渔漂几乎垂直地浮在水面,似乎随时都会沉入水中,我已经顾不得自己既想结识斯万小姐又怕见她的双重心情,考虑是否该去告诉她鱼已上钩。这时,已经走上通往田野小路的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惊讶地发现我没有跟在后面便转身叫我,我只得赶上前去。我觉得小路上掠过一股山楂花的香味。疏篱象一排教堂被堆积的繁花覆盖得密密匝匝,成了一座巨大的迎圣台;繁花下面,阳光象透过彩绘玻璃窗似的把一方光明照到地上;如胶似漆的芳香萦绕着繁花组成的圣台,我的感觉就如跪在供奉圣母的祭台前一样。花朵也象盛装的少女,一个个若无其事地捧出一束熠熠生辉的雄蕊;纤细的花蕊辐射开去,象火焰式风格的建筑的助线,这类线条使教堂的祭廊的坡级平添光彩,也使彩绘窗上的竖梁格外雄健,而那些绽开的花蕊更有如草莓花的洁白的肉质花瓣。相比之下,几星期之后,也要在阳光下爬上这同一条小路的、穿着一色粉红的紧身衣衫、一阵轻风便可催开的蔷薇,将会显得多么寒伧、多么土气啊!   我虽留连在山楂花前,嗅着这无形而固定的芳香,想把它送进我不知所措的脑海,把它在飘动中重新捉住,让它同山楂树随处散播花朵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节奏相协调——这节奏象某些音乐一样,起落不定——而且山楂花也以滔滔不绝的芳香给我以无穷的美感,但它偏偏不让我深入其间,就同那些反复演奏的旋律一样,从不肯深入到曲中的奥秘处。我暂且扭身不顾,用更新鲜的活力迎向花前。我纵目远望,一直望到通往田野的陡坡;那陡坡在花篱以外,一株迷失路津的丽春花和几茎懒洋洋地迟开的矢车菊,以稀稀落落的花朵,象点缀一幅挂毯的边缘似的点缀着那片陡坡,挂毯上疏朗的林野图案一定显得格外精神吧;而更为稀疏的花朵象临近村口的孤零零的房舍宣告村落已近似的,告诉我那里有无垠的田野,起伏着滚滚的麦浪,麦浪之上是叆叇的白云。而在田野边缘孤然挺立的丽春花,凭借一堆肥沃的黑土,高举起迎风燃烧的火炬,我一见到它心头便怦然跳动,就象远游的旅人在一片洼地瞅见嵌缝工正在修理一艘曾经触礁的船只,还没有见到大海便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大海!”   然后,我又把眼光落到山楂花前,象观赏杰作似的,总以为暂停凝视之后再回头细看才更能领略它的妙处。但是,尽管我用手挡住周围的东西,只给眼前留下山楂花的倩影,但花朵在我内心所唤起的感情却依然晦暗不清,浑浑噩噩,苦于无法脱颖而出,去与花朵结合。那些山楂花无助于我廓清混沌的感情,我又无法仰仗别的花朵。这时,我的外祖父给了我这样一种愉快,其感觉好比我们看到我们所偏爱的某位画家的一幅作品,它同我们所熟悉的其他作品大不一样;或者我们忽然被人指引,看到那么一幅油画,过去我们只见过它的铅笔草图;或者听到那么一首配器华丽的乐曲,过去我们只听过它的钢琴演奏。外祖父指着当松维尔的花篱叫我,他说:“你是爱山楂花的,看看这株桃红色的刺山楂,多漂亮!”确实,这是棵刺山楂,但它是桃红色的,比白色的更美。它也穿了一身节日盛装,是真正的节日盛装啊!只有宗教节日才算真正的节日,不象世俗节日随便由谁胡乱定在某一天,既无节可庆,基本上又无庆可言的;然而,它那身打扮更富丽,因为层层叠叠缀满枝头的花朵,使满树象洛可可风格的花哨的权杖,没有一处不装点得花团锦簇,而且,更因为这些花是“有色”的,所以根据贡布雷的美学观点,它们的质地更为优良,这从市中心广场各家商店、乃至于加米杂货铺的售价贵贱即可窥其一斑:桃红色的饼干不是比别的饼干贵些么。我自己也一样;认为抹上红色果酱的干酪更值钱,其实这无非是他们答应把捣烂的草莓浇在干酪上面罢了。而眼前的这株山楂偏偏选中了这样一种食品的颜色,这样一种使节日盛装更加艳丽的颜色(因为它让节日盛装显得品位更高雅)。这类颜色因为艳丽,在孩子们看来,仿佛格外美丽,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觉得比别的颜色更充满生气,更自然,即使他们认识到颜色本身既不能解馋,也不会被裁缝选作衣料。自不待言,看到这些山楂花,我除了更加惊喜之外,同看到白色的山楂花一样,分明地感觉到它的喜气洋洋中并无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全是大自然自发的流露,那种天真可掬之态,可与村中为在街旁搭一张迎圣祭台而奔忙的女商人,把满树堆砌,弄得既豪华又有乡土气的颜色过于娇艳的花朵相比。树冠的枝梢,象遇到盛大节日供在祭台上的,外面裹着纸质花边的一盆盆盆栽玫瑰,细长的梢头缀满了千百颗淡红的蓓蕾,有的已含苞初绽,好比一盏桃红色的石杯,让人绰约地看出杯心的一点殷红,它们比花朵本身更透出刺山楂的特殊的精神和不可违拗的品性,它不论在哪里发芽,不论在哪里开花,只能是桃红色的;它挤在花篱之间跟盛装的姑娘跻身于只穿家常便服、不准备外出的妇女们之中一样;它已经为迎接“玛丽月”作好一切准备,甚至仿佛已经成为庆典的一部分;它穿着鲜艳的浅红色盛装,那样光采奕奕,笑容可掬——这株信奉天主的、娇美可爱的小树啊!”   花篱扶疏间,可以隐约看到园内有一条花草夹道的小径,除茉莉、三色堇和韭叶兰之外,还有紫罗兰打开了它们的钱包,象科尔多瓦①的古老的皮件散播着芳香,颜色近似凋谢的玫瑰;一条长长的水管盘旋在砾石铺就的台阶上,扎满小孔的喷头在香气被水润透的鲜花的上面垂直地展开一面由彩色水珠组成的棱镜般的团扇。忽然,我惊得无法动弹了,仿佛眼前的景象不仅呈现于我们的视觉,还要求我们以整个身心来作更深入的感应。一位头发黄得发红的少女,显然刚散步归来,她手里拿着一把花铲,仰着布满雀斑的脸在看我们。她的黑眼珠炯炯闪亮,由于我当时不会、后来也没有学会把一个强烈的印象进行客观的归纳,由于我如同人们所说的,没有足够的“观察力”以得出眼珠颜色的概念,以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每当我一想到她,因为她既然是黄头发,我便把记忆中的那双闪亮的眼睛想当然地记成了蓝色。结果,也许她若没有那样一双让人乍一见无不称奇的黑眼睛,我恐怕还不至于象当年那样地特别钟情于她的那双被我想成是蓝色的黑眼睛呢。   我望着她,我的目光起先不是代替眼睛说话,而只是为我的惊呆而惶惑的感官提供一个伏栏观望的窗口,那目光简直想扑上去抚摸、捕捉所看到的躯体,并把它和灵魂一起掠走;接着,我担心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随时都可能发现她,会叫我过去,让我离开她,于是我的目光不自觉地变得蛮横起来,硬是强迫她注意我,认识我!她却把目光朝前一看又往边上一瞟,看到了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她定认为我们不值一理,所以她扭过脸去,冷淡而傲慢地侧身,使自己的容颜不留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但是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并没有看见她,他们在继续往前走;于是她斜眼朝我望来。她没有特别的表情,甚至显得视而不见,但眉宇间有一种含而不露的微笑,两眼盯着我看。据我所掌握的有关礼貌方面的知识,她那种表情只能被认为是肆无忌惮的蔑视;她同时又做了个不体面的手势,根据我记忆中的那些交际标准解释,公然向不认识的人做出这种手势,只有一个含义,那就是故意侮慢。   “快啊,希尔贝特,快来;你在干什么呢?”一位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太太,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裙,用权威的口吻,尖声地叫道。离她不远,还有一位我不认识的先生,身穿斜纹便装,盯着我看;他那对眼珠子简直象要从眼眶里蹿出来似的;小姑娘顿时收敛了笑容,拿着铲子走开了,也没有回头看我,她显得那么听话,那么有城府,让人捉摸不透。   就这样,希尔贝特的名字传到了我的耳畔,简直象符咒一般,刹那间把一个模糊不清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有一天还能使我重新见到她。就这样,这名字传了过来,就象绿色的喷水管中喷出的水珠,那样尖利、那样沁人心脾地洒在茉莉和紫丁香的花丛之上;它用纯洁的空气渗透它所经过的地区,并以缤纷的虹彩笼罩那个地区,它还以它所指的那位姑娘的神秘生活,把那个地区隔绝起来,成为有幸同她一起生活、一起旅游的人们专有的禁地;这一声呼唤在山楂花下,在我的肩头,表明了他们亲密的关系,表明他们同她、同她神秘的生活是亲密无间的,我更觉痛心,因为我无法进入那个神秘的天地。   圣伊莱尔街的钟楼,老远就能看到;在贡布雷市容还没有出现的远方,它那令人难忘的面貌就已经露出地平线了。复活节的那个星期,当火车把我们从巴黎送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父亲看见它轮番地驰过地平线上的每一层折痕,钟楼上的风信鸽朝东南西北四方转动。父亲说:“好,把毯子都收起来,咱们到了。”有一次,我们到离贡布雷很远的地方散步,有一段道路很狭窄,旋而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大片四周被枝柯参差的森林团团围住的平地,只见圣伊莱尔街钟楼细巧的塔尖,冒出在树梢之上;它呈淡红色,显得那样宜人,那样苗条,亭亭玉立在天边,仿佛有谁故意在这幅尽是天然景物的图画的天空部位,用指甲抠出一道艺术的记号,作为表明有人居住的唯一标志。再靠近些,就能看到四方形塔楼的残迹了。半圯的塔楼仍簇拥钟楼而立,只是比它要矮些;塔身石块上的暗红的色调,尤其令人惊叹。在秋雾凄迷的早晨,那情状宛如一派彤云叆叇的葡萄园上兀立着一堆攀满红色爬山虎的废墟。   即使我们走到教堂后面某条已经看不到教堂的街上,那里房舍的布局似乎也是由钟楼在哪里出现而定的;也许它出现在看不到教堂的地方才更显得惊心动魄。当然,另有不少钟楼在这类景观中比它壮丽,我的脑海里就有好几幅钟楼屹立在鳞次栉比的屋顶之上的图景,但它们同贡布雷阴沉街景中出现的那座钟楼相比,艺术上各有异趣。我永远也忘不了巴尔贝克附近有一座属诺曼第省的引人入胜的城市,城里有两所18世纪留下的、款式宜人的府邸,从许多方面说,我喜欢这两处建筑,并且打心眼儿里崇拜。从那个有一溜台阶通往河沿的花园看去,一座哥特式教堂的塔尖恰恰夹在它们中间。教堂本身被那两所府邸遮去,但塔尖却象它们楼面的屋顶,象加在楼顶的装饰,但是,它的格局又是那样不同,那样可贵,那样多姿,那样娇艳,那样光鲜,使人一下子便看出它同下面的建筑并无关系,正等于在海滩上两块并列的漂亮的卵石之间,夹着一只尖塔形的、色泽鲜艳的贝壳,它那红得发紫、带有涡纹的尖头,同卵石毕竟不构成一体。甚至在巴黎,在最丑陋的地区,我记得有一个窗户,从那里望出去,是一幅由好几条街道的凌乱的屋顶组成的画面,你可以在前景、中景、甚至远景的某个层次,看到一座紫色钟楼的圆顶,有时它发红,也有时,茫茫雾霭从灰濛濛中离析出黑影,洗印出最精美的“照片”,使它呈现为高雅的黑色,这就是圣奥古斯丁教堂的钟楼,它使巴黎的这一景象,具有皮兰内西①笔下的某些罗马风光的特征。但是,无论我的记忆用哪一种笔法来描绘当年所见的情景,我都无法把失去多年的感触在记忆的版画中重现。感触使我们端详一件事物不仅把它当作观赏的对象,而且相信它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没有一幅记忆的版画能独立地保全我内心生活的某一完整的部分,如同我忆及从贡布雷教堂后面的街上所见到的钟楼的种种景象,那样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的心境。五点钟看到它,那是上邮局去取信的时候,只见它在左面离我们几幢房屋远的地方,突然孤零零地矗起它的塔尖,超过一溜屋脊;如果返身想去问候萨士拉夫人的近况,那么你眼前的那溜屋脊就会随着你走下另一面的斜坡而降低,你知道得在钟楼过后的第二条街拐弯;如果你还朝前走,向车站那边走去,你侧眼看看钟楼,它就会向你展示新的屋脊和新的楼面,就象某种固体在它演变的某一时刻突然被人发现;或者,你从维福纳河的沿岸看去,教堂的后殿显得在高处蹲着。它那鼓起的肌肉仿佛迸发出钟楼借以向空中发射箭头的力量。总之,无论你在哪里,你的眼光都得落到钟楼的身上,它总高踞于一切之上,在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处把房舍召集到它的跟前。在我的心目中,它象上帝的手指;上帝本人可能隐迹于芸芸众生之间,我并不会因此而混淆上帝与凡人的区别。直到今天还是一样,倘若我在内地的哪一座大城市,或者在巴黎我不熟悉的哪一个地段,为我“指点迷津”的路人把远处某家医院的钟楼或者某所修道院里高高顶着僧帽帽尖的钟楼作为标志指给我看,告诉我该走那条街,我的记忆会立刻在那钟楼的楼身,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同我所钟爱、现在已经消失的钟楼的外貌,多少有相似之处。如果那路人回过头来,看看我有没有走错路,他会惊讶地发觉,我已把该走的路和该办的事置诸脑后,一连几个钟头呆立在钟楼前苦思冥想地追忆,而且在我的内心深处感到从遗忘中夺回来的地盘逐渐变得结实,并得到重建。于是,我大概比刚才问路的时候更为焦虑地在寻问自己的道路,我转过一条街……但是……这是在我自己的心中寻问。 但是,再往前去,水流渐缓,流经一座业主向公众开放的庄园;主人有偏爱浮莲水草之雅,以此装点庭院,在维福纳河水灌注的一片片池塘中,群莲争艳,真成了名实相副的赏莲园。这一带两岸树木葱茏,团团浓荫通常把水面映得碧绿,但有几次暴雨过后,黄昏分外恬静,归途中我发现河水蓝得透亮,近似淡紫,仿佛涂上了一层日本风格的彩釉。水面上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几朵象草莓一般光艳的红莲,花蕊红得发紫,花瓣边缘呈白色。远处的莲花较密,却显得苍白些,不那么光滑,比较粗糙,还有些绉绉巴巴,它们被无意的流水堆积成一团团颇有情趣的花球,真象是一场热闹的游乐会之后,人去园空,花彩带上的玫瑰零落漂浮在水面,一任流水载浮载沉。另有一处,仿佛专门腾出一角供普通的品种繁殖,那里呈现一派香芹的素雅的洁白和淡红,而稍往前看,一簇簇鲜花拥挤在一起,形成一块飘浮在水面的花坛,仿佛花园中的蝴蝶花,象一群真正的蝴蝶,把它们冰晶般透蓝的翅膀,停歇在这片水上花坛的透明的斜面上;说它是水上花坛,其实也是天上花坛,因为这花坛为花朵提供了一片颜色比花朵更富丽、更动人的“土壤”——水面;下午,它在浮生的花朵下象万花筒一般闪烁出其乐融融的、专注、静默和多变的光芒;黄昏,它象远方的港口,充满了夕阳的红晕和梦想,变幻无穷,同时又在色彩比较稳定的花朵的周围,始终与更深沉、更神秘、更飘忽不定的时光,与宇宙的无限取得和谐,在那时,它仿佛让这一切都化作了满天的彩霞。

精彩短评 (总计91条)

  •     少不更事的大学时代读过第一卷,逼着自己硬着头皮读的,越读越觉得作者有神经病,一读完就赶紧把书撕烂扔了更学霸们高考完撕试卷一个心情。这两天,我居然用kindle把第一卷重新读了一遍,还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记录一个人去吃饭,多简单的主语+动作即可完成,再加上状语去哪吃的啊几点吃的啊,再修饰下吃的饭菜味道......只能一个人吃了一顿饭。但是“我吃饭”可不一样,“我”边吃饭边会各种胡思乱想脑洞大开,要想描述“我”吃饭,意识流牛逼啊。我当年赌咒发誓在不读意识流,看来略幼稚啊。
  •     容我再消化消化,斯万之恋看得蛮有感触。
  •     人们失去的最好的时光!
  •        洋洋洒洒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部读完了,算上春节,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总体来说这次的阅读体验是愉快的。
       让我感到愉快的第一点是这本小说意识流的写法。没读这本书之前,“意识流”给我的初步感觉应该是特别难读。虽然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具有诗意(以前只知道《追忆似水年华》),但是知道这本书是意识流的写法后,一直不太敢去读,害怕读起来太痛苦。但是这次买了人文社出的周克希翻译的前两部后,有了阅读的冲动,主要是因为这个版本优秀的设计和精美的插画。所以说,再好的内容也需要华丽的包装,尤其现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社会。既然有了初步的愿望,在暂时又没什么特别想读的书的情况下,欣然开始了阅读。
       虽然我有丰富的阅读经历,但是意识流的写法,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既然之前对意识流有一种抵触心理,所以最初设想的阅读该是没有那么顺利。但是真正开始后,竟然是出奇的和我的阅读感觉合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的环境很难保证我长时间的连贯阅读。读其它书的时候,忘记之前情节或是一段故事被打断多次才能读完的种种状况时有发生。但是这本书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意识流”写法。那么什么是意识流呢?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就是,作者根据书中人物的思考意识,角色想到哪里,作者就写到哪里。比如我现在在写这篇读后感,但是突然我想到了晚饭的事。于是我就放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开始写跟晚饭相关的事情。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晚饭表面看起来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是经过作者普鲁斯特的妙笔,文章主题和晚饭之间的过渡又是那么的自然,让读者丝毫也感觉不出来两者之间时间和空间的转变。这样就会让读者在阅读中,偶尔出现不集中的情况时,也不会对后面的阅读造成太大的影响。
       虽然我所写的意识流比较夸张,但是作者处理的非常好。全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感觉出任何生硬之处。让我由衷赞叹的是作者构思的巧妙和文笔的精奇。由此可知,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都不是浪得虚名,也不光是评委自以为好的作品才能得奖,绝大多数作品肯定也是优秀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让我感到愉快的第二点是本书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优美的文字和优秀的翻译上。虽然本书包含有许多非常长的段落,有的甚至一段横跨两、三页,但是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冗长。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一边读一边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当然这不光是有作者的功劳,也包括译者的辛苦。这部书的翻译也是相当的优秀,虽然是一个70多岁的老者,但是翻译出来的文字丝毫没有沉闷之感,反而跃动着一种灵性,读起来是那么的舒服。现在出的书能读起来这么舒服的,已经很少了。尤其这种商业社会,出版社为了尽快推出翻译的书,有的名著翻译的甚至是漏洞百出,就推向市场了,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在这种大环境下,这本书的翻译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再加上人文社精美的插图和典雅的设计,无疑使本书锦上添花。
       第三点让我愉快的是这本书具有相当可以思考的余地。有些书虽然写的很好,但是看完了就算完了,不会再有看的冲动。但是这本书则不然,看完后,有许多可以推敲的地方。不光是书的内容,也包括书中的逻辑。比如各个事件的逻辑顺序,开始读的时候,初始印象是很乱,但是后期通过作者的提示,又能比较清楚地让读者回忆起大概事件的发展顺序。这就比如一道谜题,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但是慢慢地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可以自己发现最终答案的种种提示,并通过思考,把最终答案解出。一本好书,能做到合上书本,让读者有东西去思考就够了,这也就是读书的乐趣。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遗憾,第一点就是翻译者的年岁。虽然译者很敬业,说是要完成全套《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翻译工作,但是译者七十多岁的年龄,再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否实现诺言,无疑要打个问号。第二点是出版社的问题。我买的版本第一、二部是人文社出的,但是新出的第五卷又改成师范大学出版社了,这样就造成了此前购买的两部书收藏价值大大降低了。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是这套书一个小小的遗憾,同时也给爱好此书的读者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困扰。
       虽然有少许的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失为是一部满分的作品,不管是作者的文笔,还是翻译,简直是天作之合。读完这本书,我脑中唯一想到的就是,幸亏没有错过这本书,使我的最爱书目名单中又增加了一本。
  •       1
      午夜读完《斯万的爱情》最后一页,感觉仿佛《红楼梦》里,林黛玉听《牡丹亭》,真是“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没个开交”。
      
      怎么可以写的这样好。
      
      最后的那个梦,“他睁开眼睛,耳边最后一次传来远去的海涛。他伸手碰碰脸颊。是干的。但他还记得海水的凉意和咸味。”写情至此,堪称圣手。同样是以梦做结惆怅爱的幻灭,张奶奶的《小团圆》简直弱爆了啊!真的,现在我可以肯定的说张奶奶的《小团圆》确实是不成功的(当然首先要知道这部手稿,张本来也是不希望发表的),......怎么说呢......
      
      好吧,还是先说斯万之恋,我佩服的是,第一普鲁斯特写情可以写的这样刻骨铭心,造化捉弄,但是——并不泛滥。如此将爱情的钻心蚀骨,黯然销魂毫无保留的传达给读者,
      
      ......怎么做到的呢?
      
      后半部分,作者花几十页讲述一次沙龙的聚会,花十几页描摹一段“乐句”,以及斯万对之的感受,这之后斯万明了奥黛特不爱他了,然后一次和医生夫人的闲聊明了他不爱奥黛特了,梦里的告别,最后的醒悟。前面的都不去说了,单看着最后的几个环节,当真是环环相扣,非常的有层次。换了别的小说家很可能在某个阶段就遗漏了。这就是功力。所以我说《小团圆》不成功,张爱玲从来都是克制的,我同意盛九莉不是张爱玲,但是张在刻画这段幻灭的爱情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写的立体,丰满。立不住。只是切片似的感受。单是情绪的渲染。读者感受得到痛苦,但是不如在斯万之恋之后感到的一种了悟。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斯万之恋给我的感受就是对爱情本身的一个了悟!而张爱玲的《小团圆》给我们的感受只是针对盛邵之恋!
      
      或者说普鲁斯特将斯万之恋做成了一个标本,显微镜下的爱情,每一个阶段都事无巨细的描摹,每一个心理上的期待,犹疑,喜悦,伤感,痛苦,幻灭......都纤细毕露,它是一个具体,它也是一个总和。你可能是斯万,我也可能是斯万。
      
      2
      那个凡特伊的乐句,让斯万觉得奥黛特相像的名画,奥黛特房子所在的街名(还和咖啡馆同名,还和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同名),凡此总总,如果到了米兰昆德拉的笔下,很容易成为符号。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开头托马斯与特瑞莎之间的种种偶然性。但是在斯万之恋里,它们都成了这段爱情的血肉不可分的因素。
      
      最后的结尾,斯万意识到“我浪费了那么多年,甚至恨不能去死,却把我一生中最真挚的爱情给了一个我不喜欢的,不合我口味的女人!”如果换了张爱玲或者昆德拉,这样的结尾可以尽显作者的聪明,予人以啼笑皆非之感。可是经历了斯万那么认真的“错爱”,这个结尾只让人觉得苦涩。我们会觉得爱情荒诞和可笑,而不是斯万可笑。(换个作者就要反过来了)
      
      3
      还记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开头吗?托马斯把特蕾莎比作顺水飘来的婴儿,他想到了摩西,想到了俄狄浦斯。呵呵,昆德拉郑重的告诫我们,不要轻易打比喻哦,一个比喻很容易生发爱情。
      
      《英国病人》里,那个男人也是在和凯瑟琳沙上篝火旁边,听过希罗多德《历史》上的一个典故而爱上了她。一个典故也是容易生发爱情的。
      
      斯万呢?是的,他爱上奥黛特,起因于后者在一幅版画前面,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姿势,让他联想起了西斯廷教堂上的壁画上的西坡拉,爱情就产生了。所以一个联想也是容易生发爱情的。
      
      只是他和托马斯与“英国病人”都不同,“他的生理欲望恰好是跟他的审美趣味背道而驰的”,所以他的爱情不得善终。(《英国病人》虽然是个悲剧,其实他和凯瑟琳的爱情反而因为她的死而圆满了哩)
      
      4
      斯万的爱情里,你也可以读出卡森麦卡勒斯的味道。在斯万的对爱的预感里,我想到亨利詹姆斯的《丛林野兽》。
      
      联想真的太多了。
      
      所以,我已经爱上斯万了。
  •     生命中有太多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所以这本书没有那么多人读,又好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鲁斯特。
  •     很美的生活画卷,字里行间都是法兰西式的优雅
  •     给一星纯属实在看不懂
  •     2012那年暑假,梦见的都是17岁的姑娘,不曾爱过谁,认识谁。
  •     这本书于我而言,就是睡前读物,波澜不惊,平稳安眠。
  •       怀旧飓风骤起。我本无意凑追忆似水年华的热闹,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友说普鲁
      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疗伤”,在思想里像地狱般受尽煎熬而骚动的灵魂
      或许可以找到一条出路。人易于无奈中对某件东西产生依赖,并期望它有神奇的效
      力;我也见“追忆似水年华”早已被许多杂志引为栏目的题名,馔稿者之踊跃使读
      书仿佛果真寻到一条可以溯源的流淌着的时间小河;当我抱着书回家时,心直犯疑:
      能看完吗?
        “整个贡布雷便带着他曾在那里感受到的全部情绪,从一杯椴花茶中浮现出来”,
      世界以这样的方式涌现,足足让我震惊十秒。在我惊疑的十秒内,思绪像泡进开水
      的茶叶散漫开来。我的感觉是第一次,因此,对我来说,它是崭新的。
        想像中,我几次偏过头看属于我的“在斯万家那边”,那一片伊甸园或者青春
      岁月竟显得无比苍白。我知道它继续生活在我所有的感觉、滋味及其它气息之中,
      只是我触摸不到而已。普鲁斯特说躲在自己的思想里感到很安全,“意识停留在我
      与物之间,在物的周围有一圈满满的精神界线”,我与我的“在斯万家那边”却是
      隔着不可穿透的浓雾,由此截断,我的生命是从少年开始。而有关妈妈“像在领圣
      体仪式上递圣饼似的,把她的温馨的脸庞俯到我的床前”这样幸福的记忆,又让我
      羡慕、难过得不禁眼眶发热,情感像探向流水中的枝叶,经受着冲击与震撼。“在
      斯万家那边”如一座荒凉的山丘,有陌生的我孤坐山顶,脚下是干得发白的黄土地。
      
        我因妒忌不愿继续阅读。但我又若找着什么,有着忽明忽暗、隐隐约约的结果,
      像已有一根弹性的、充满感情的绳子系在了心尖。文字摆动着她纤秀韵丽优美的步
      伐,牵着我在“小铃铛清脆的响声中”,“姨祖母逗人的尖叫声中”,以及“睡前
      满心欢喜期盼的脚步声与轻吻”的描述中,如走在铺着石板路,枝丫儿拂过发际,
      零散着落英的林间小径,拐来绕去,曲径通幽,直让人恍然如梦;它们是一环套一
      环的,不能踏空一个节奏,否则,只能从头再来。一种不止于审美愉悦的情感冲散
      了另一个我对书的软弱抗拒。
        而关于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恋、思念与猜疑描写,像一架云梯,我在半空中以手
      紧握舷梯,小心翼翼,集中精力移动脚步,既有高空带来的昏眩,又有清风的特别。
      语句的美妙紧凑,以及机智幽默又不动声色般的比喻,带给我远胜于侦探惊险小说
      的吸引与紧张。紧张里还有某种幸福感,只觉得心暖暖的,满满的。
        斯万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奥黛特,他登上马车,“感到思念奥黛特的思绪跟一头
      爱畜一样已经跳上车来,蜷伏在他膝上,将伴着他入席而不被同餐的客人发觉。他
      抚摸它,在它身上焐暖双手……”“这只有“神经质的、敏感到病态程度”的普鲁
      斯特才写得出来。用形象的隐喻使人想像陌生事物或某种感情,甚至味觉、嗅觉、
      触觉等真实的基本感觉来唤起对事物的另一种想像,既有强烈的智力快感,也有独
      特新奇的审美愉悦。
        前几天练笔,我写“我来深圳的时候并未带任何瑰丽的幻想,就像清晨走在田
      间阡陌,脚趾沾满露水,走向田里耕作的农人不会幻想自己是走向歌舞厅或者博物
      馆一样,非常现实”这样的句子,心情愉快,不知是不是获得了友人所说的“疗伤”
      效果。
        像克洛德莫里亚在书里强调普鲁斯特独特的欢乐概念很有见地,我明白“……
      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问题,更知道幸福也只是时而袭来,时而消失的。这阵阵欢乐
      的清风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艺术。
        《在斯万家那边》还只是个开始,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层次的感受还得从继续
      的阅读中诞生。
      
      
  •     就像一条大河。
  •     原来如此~
  •       小说絮絮叨叨,细致入微。需要静下心来阅读。
      只看了一个故事<斯万之恋>
      鄙人用最简洁最粗俗的语言总结一下事情经过:高富帅被绿茶婊给耍了,
      整篇文章便是在刻画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过程
      以后有空闲我会再细细品味一番的
      
  •     颠覆回忆叙述的力量
  •        欣赏他的作品好像自己也达到了一种境界,不会因一阵余香飘逝而惋惜,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余香。我可以走到他的灵魂深处。看到他那座神秘而伟大的城堡。在这城堡中,也不会因为他的神秘而迷失方向。因为里面每个神秘的地方都有一个密码,自己只要保持头脑清晰就可以一一揭开这些密码,直到离开它的时候,还可以回味到里面的荡气回肠。普鲁斯特那神经过敏发至肺腑的文字,如同连绵不断的歌剧,不要求旁人在演奏的时候突然停止。文字与音乐的配合,那天籁之音显得如此的凄美而复杂。也许这是他神经质点缀的独特之处,创造出第六感的意境。
  •       终于看到最后一页,一字一句,最初读时是艰难的,被带入那个世界后就感觉很多东西都蛮有意思,尤其是第二部分斯万的恋爱。冗长的拖沓,繁复的叙述,却是将那个世界描绘得那般真实。晚饭后的很多个时光就此被打发掉,像进行了一场不惊险却波澜起伏的旅行,喜欢像是自我吟诵般的时而激情时而委婉的叙述,喜欢将景色,事情,东西,心理描述得精细入微的句子。这就是意识流小说?会再读,并希望继续去读二和三。
  •     看看
  •       这本书和《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去斯万家那边》有什么不一样吗?
      作者都是一个人。有哪位了解的可以解答一下我的问题,解除我的困惑,因为我觉得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在此谢谢啦!谢谢 谢谢
      (。。。。。。。。。。。。。。。。。。。。。。。。。。。。。。。。。。。。。。。。。。。。。。。。。。。。。。。。。。。。。)
      
  •     很赞同你说的。人生不是随便贴一个或几个标签就能概括的,人生的乐趣在于多样性,无需下结论,静静观察就好。
  •     挺让我头疼的书 意识流太绵长 这会使人摸索出人生的道理 但这样的情况使人憔悴
  •     楼主,我连它的两篇序都看的云里雾里,觉着自己没有看下去的勇气了。 是我阅历不够亦或是我不够耐心。我想你能给我些指点。 或者推荐我看些其他的书。
  •     太长啦!看不完啊!不可能看完啊!虽然知道是好书但实在是太长啦!
  •       我真的没想到这部小说在法国甚至世界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感觉就像中国人研究《红楼梦》一样,法国人对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痴迷得难以置信。译者徐和瑾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我十分钦佩,希望国内多些这样的译者,让更多人欣赏到其他文化的精髓。总之这是一部极其耗费大脑的作品,虽然被称为小说,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言,“从任何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译者注)。感情细腻者可以考虑读一下,否则还是不要买来看了,绝对看不下去。
  •     最好读完之后再写书评
  •     吗格机 还要再看 第一遍关键词:放大的过去的时间、儿童视角呈现的不正常、徐徐展开的画卷(对人行为的理解)
  •       刚开始是在学校看到有同学在阿里推打折网http://www.alitui.com/remai/买了这个版本,我翻了下质量蛮好的之后就开始迷恋了
      这一时刻预告这下一个时刻妈妈就会离开我,返身下楼,其结果弄的我竟然盼望我满心欢喜的那声晚安来得越晚越好,但愿妈妈即将上来而没有上来的那段空白越长越好。
      这一版:
      这一时刻宣告另一时刻即将来临,即她离开我然后下楼的时刻即将来临。因此,我虽然非常希望她来道晚安,却希望这时刻来的越晚越好,以延长等待妈妈来到的那段时间。
      
      目前我也只看了第一部,在斯万家这边。和前一版翻译的风格明显不同。新版(徐和瑾译)明显用的短句多。但是对于主人公的大量内心独白,用短句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无法表现出“我”内心复杂焦虑的心情。感觉这个翻译没有上一版好,当然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       不得不说,这真是部文学巨著。很久以前就想看了,因为无条件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但是看了才知道,作者追忆的年华跟我所想的是不同的。那些典型的意识流的描述,虽然很精彩,但是我不感兴趣。有点枯燥,需要静心才能看下去。看完第一部,没有勇气看后面两部了,先留着收藏。
  •     跟我想得太一样了!!当然我是说前面那一部分。。。因为到现在还没读完
  •     文学课要求看第一章就觉得很吃力
  •     看不下去,就还。又被这么牛逼的名字吸引,再借,反反复复,前前后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看完一本,但是还是很难抓住那种意识流小说的中心思想。里面最好的是细节。
  •     用心之作,若不沉心慢读算是辜负了作品。写得那么多字大概是因为非如此不足表明心迹。
  •     意识流小说我真的不会读…看到后来,眼睛一行行的扫,脑子里想的的都是自己的意识流了,好几页翻过去根本读不出到底写了什么……
  •     啃完
  •     读了好久,也止于在斯万家的那边,这种故事性不强又琐碎的书,太考验人的耐性了…能读下去的太赞
  •     年轻总是充满未知
  •     喜欢第一段那个林黛玉的比喻
    还有最后,一个典故一个比喻,亲测有效。。。。
  •     我觉得你写的非常好!
  •       权威译本,周克希先生殚精竭虑之作。我最欣赏的是作者普鲁斯特以看似客观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真爱,有虚伪,有回忆的那一幢幢建筑,书中的插图是荷兰野兽派画家凡.东恩的作品,色彩很明朗,每每看到那图片,脑中就浮想联翩。。。。
  •     文字很美,画面感很强,接近内心
  •     没有被历史浪潮撼动的一群贵族,和一个看到这个迷茫时代闪光点的歌者。
  •     占据了我书柜的主要位置
  •       1.一个忧郁、敏感、富有文学见识的少年,由于身体的不适养在深闺被外婆女仆之类的女性簇拥着宛如李煜,内心有无数细碎而富有美学价值的想法,甚至后期能读出很多俏皮的富有吐槽意味的东西,适合有同样的做不完的白日梦的人来读。无所谓意识流,只是心底的倾诉。
      2.开头的那一段,关于母亲一个吻的期待和辗转不安大概少有人能感同身受。这种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的情绪多见于情侣而不是相知已深的血亲。可见少年对其母亲的感情近于单恋关系,或者他极度地向身边的人渴求爱。
      
  •     写得不错,你也喜欢哲学?
  •     正在读,感觉的确有些难懂,慢慢看吧,试图能够体会你说的这种境界,不管怎样肯定会很有收获的、
  •     尤利西斯我大学用了一年时间读完了,反复的读了几遍。
    现在毕业了,追忆似水年华我两年都没读完上册......
  •     买来了,一直没静下心去看他,是好书
  •     目前只看完了这第一卷
  •     “一九一四年,我看到的巴黎的美几乎是毫无防御地等待着敌人的威胁临近,在这样的巴黎,现在和当时一样,当然都有明朗得令人痛苦而又神秘的月亮那种不变的古老光华,在尚未受到破坏的古建筑物上投下其无用的优美”
  •     读了两年才读完上册啊?我要加紧了
    你写的也很细腻
  •        “ 记得一次在旅途中呢。。,妈妈的湿湿的吻是什么味道的?外婆的唠叨,爸爸的严厉,叔伯的孩子般忸怩的样子,甚至他像个馋猫似的突然回忆道姑姑家的甜点和咖啡。。。。。”
       他就是这样对你吐露心声,说着说着,他慢慢卸下带着已久面具,忘掉了他天天排练过的台词,“我不是让可憎的人吐沫星子乱飞的指点点,而是让即使被时空隔绝的我们,再次的相遇:”
       他对你说“大师兄,你不要学我八戒吞人生果不知味”,人生应该慢慢的走,轻轻的回,淡淡的过,但不要错过风景,错过身边的她,所以你要勇敢:
       接近二百斤的你既然可以在无人的时候的嚼着水果发出不敢在外人的声音:吧唧吧唧。,那么为什么要害羞?请用你男人那裂过口子的厚厚唇对你的她说:我想要。。
       但是即使你错过,不要怕,没关系,有我陪着你,也可以学我啊:刻舟求剑般的回忆中寻找那个心中的她;
       他又说你不要做给兵马俑吹气成人的 他,你不需要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要成为是电视剧里那个可触不可及,无味的高大全,可以回到现实中《花样年华》中那个日常,忧郁,无用,窝囊,软弱的梁朝伟,其实男人可以很纤细,很肉麻,很美的
       最后,他撒娇着说你读的不是我,而是我身体的另一孩子。
       感谢世间还有此书:让这个遍地的喧闹,逐渐失去的自我的的世界可以自己躲在一个黑色,僻静,孤单的角落,借着一台灯的暖暖的光亮伸展躯体,读着书中的心爱的他或者她。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喝上一口热乎乎的枣茶,吃上几颗辣辣的花生米,慢慢回味书里的词语和句子,我自言自语:“嗯,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     上学的时候啃了很久也没有啃完,但是给自己的记忆很深刻啊
  •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思想过于深邃,知识过于渊博,以至于当世没人能理解他们的理论,直到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人理会,才有人研究,发现这些个理论都璀璨得发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没几个人能懂,而现在他被奉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痴狂的梵高酷爱作画,但没人理会,年轻的梵高死于瓦兹河畔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的随便一幅画都成为拍卖会上的竞逐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艰辛创立共产主义,而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共产主义国家,仍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在探索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现在提到的普鲁斯特也正是这样一类人。
      普鲁斯特出生在法国一个家境不错的贵族家庭,求学和成人阶段都进入了一些上层社会的社交场合和文学沙龙,这些也成为他小说叙述的主要题材。其中最长的一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似的自传体小说,共分七部,第一部为《在斯万家这边》,主要讲述他回忆小时候在贡布雷与家人的时光,和斯万先生的恋曲。近日有幸拜读第一部书,就斗胆以自己的眼光析一下普鲁斯特先生。
      普鲁斯特其人,其貌不扬,并不善言谈,性格内向,思维敏捷,这从他在贡布雷的童年经历可以看出来,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主要的特点,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观察描述周围一切人和事细致入微的普鲁斯特,他能闻到一块蛋糕的气味,凭借这熟悉的气味,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人或事,他管这叫记忆的线索,而蛋糕的气味,正是打开线索的钥匙;能观察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从这些就能看出别人心中所想。
      刚开始的第一篇,童年贡布雷的时光,普鲁斯特一直在介绍他的这一发现,并在章节中细致地举了好几个例子来作为依据。让我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哦!原来别人口中所谓的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就是指这种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啊。我在生活中也时常这样联想,只不过没有你想的多而已,想一想,这是很新颖,但也不能说这有多么伟大啊,我看就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屁孩,时不时地渴望妈妈的晚安吻别,时不时的无聊时一些随想罢了。
      到了第二章,斯万之恋时,我才明白那样想是多么荒唐,作者费那么长的篇幅,只是一篇开胃菜,为了解释自己的写作技巧,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安排,不直接切入主题直抒胸臆,是为了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也能让读者能够有一个自然的接受过程。如果说贡布雷时,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的话,在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斯万之恋时,他已成为一个饱览一些书籍的青年文学进步分子了。作者开始运用他那熟练的写作技巧,令人惊叹的长短句,恰到好处的比喻,实时的联想,和精准独到的心理细节描述。全七部书中涵盖的纷繁的内容从第一部第二章斯万之恋中开始初见端倪。他总是将人物的内心在动作上的体现描述的那么恰当,哪怕是亲眼所见,哪怕是当事人本人,在顺其自然做出那些小动作时也不会想得这样到位和通透。他描述的功底是极致的,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描述,他都能够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形容出来。用一整个段子,甚至是一两千字的长度来描述人的思想在那么一两秒时间所想到的内容或可能性,这我在以前是从来不曾想过的。普鲁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他能将一次斯万没有去过的社交聚会,通过斯万的联想,精准与会人员的猜测,以及他们都会说一些什么话语,谁会对自己不利,谁会在某个时候忽然想到他。
      重要的是,斯万的这些叙述,在我读的时候,都感到似曾相识的熟悉,想到我也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场景,类似的人物,我也曾想过他们的一些意识倾向,但就是缺乏足够的语言描述出来。我想这也正是普鲁斯特的伟大之处了,其实人人都可以称为一个普鲁斯特,他深层次挖掘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有,他描述的对人的评价,对细节的描述,我们曾经也用心描述过,并不断在描述,只是在我们的外在意识里没有注意到罢了。
      注:普鲁斯特(1871-1922)一生发表了《追忆似水年华》、《一天上午的回忆——驳圣伯夫》、《欢乐与时日》等作品,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发表过程贯穿他的写作生涯,有近一半的内容都是在他去世后别人代为发表的。也许当时,他只是迫不及待的写出他孕育于体内的篇章,他万万不会想到他以后的作品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会如此巨大,《追忆似水年华》被奉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普鲁斯特本人也被尊为意识流的开山鼻祖。
      
  •     高二时期意识流手法的启蒙
  •     看完楼主的文字感触颇多!受教了
  •     柏拉图的“相”论
  •       我一直觉得写得好的意识流比精心布置的小说结构要好,而且如果我有时间和心情,绝对非常乐意沉浸其中,那将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生活的琐碎一直是我关注的内容,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和作者有着一颗同样敏感而又细腻的心。
      法语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有情韵的语言,这本书描写的又是上流社会的生活,这里面该是多么的妙趣横生啊,我指的并不是什么突出的情节或者激昂的情绪,而是一种细致、优雅,道不明的情韵,仿佛在电影中的那些细碎的镜头,没有过分渲染,但是可以反复观摩、细细品味。我想那就是生活,那也是我想看到的艺术描摹。
      
      我和这部书的缘分是通过另一本书,岩井俊二的《情书》
  •     贡布雷五星,斯万的爱情两星
  •     略意识流,算是揭示了人生中某些痛苦。
  •        去年在地铁上下班过程中,花了好几个月看完的,完全为了锻炼毅力的,当然也是受了《1Q84》里面青豆的蛊惑--“只有坐牢的时候才能把这本书读完”。。。
       漫长的平淡的描述中偶见高潮,平淡的部分看着看着走了神,但走回来的时候,的确对一些情节留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外祖母去世的章节,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对于死亡的描写,从最初导致病发的事件的细枝末节描写开始,病情的反复,病人和亲人的情感交流,病人的自尊和亲人的理解,看到时候一直心慌慌的等待死神的降临,可是描写了很多很多,事无巨细的,看完了反而让人觉得不那么可怕。
       最重要的是被作者提供了一种看事物的角度,比如对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极富层次的感觉变化,在描写他和斯万的交往,和公爵夫人的交往中有体现,其实可能这些都是件普通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被他写出来,让我们重新跟着他的思路感知一遍我们的日常生活。多亏作者真的有这么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的把感觉抽丝成这么多层,可以想象他独居的漫长岁月。
       另外,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有这样唯美小清新的中文标题,然而后段大幅同性描写的确是我没想到的,好误导人的标题,还好中学的时候没看。。这也是符合前段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嘛:初识的时候觉得应该是唯美愉快的,看的时候偶有矛盾,有的时候觉得描写和思想好的叫绝,有的时候甚至会觉得作者人格有问题,最后,看过一段时间再来回忆,找到一个感觉的平衡点,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       只推荐给足够喜欢读书,爱书的呢。
      大一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个
      厚厚的两大本,字体很小,
      硬着头皮读到了最后。
      虽然意识流的有点散漫,
      但并不是晦涩的难以读懂。
      看过,享受过,还是多多少少获得了很多感动
      关于普鲁斯特
      关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     他的性格跟我很像~~~~
  •     这本书有两千五百多页,《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去斯万家那边》是她前三百页的内容。
  •     斯万的爱情看的我有点难过
  •       非常非常幸运能看到周老的翻译,这本书写得太美了,除了美还是美,能够阅读这样的书真是天大的享受。只能说这本书太完美,无论是翻译还是书的装帧和插图。最喜欢第一部分去斯万家那边,相对于斯万的爱情还是更喜欢作者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可惜之后的几卷应该都是写作者自己的感情生活。我不想理会作者是不是想抨击上流社会的虚伪,因为这样的书我只想逐字阅读,才对得起那么美那么美的法国乡村,教堂,外婆,鸢尾花,云彩,晚霞,树林……
  •       玛德琳蛋糕就象是某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的见证
      不管是喜是悲都是感情的真情流露一旦成为过去就是珍贵的回忆........
      玛德琳蛋糕(贝壳蛋糕)是法国风味十足的小点心,贝壳蛋糕历史悠久,
      它原本本只是个家庭小点心,若要真说个正确出处,也无法说个明白。
  •     敏感到极致才能写出的文字
  •     还不错
  •     可怕。无聊又长。
  •       今天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的上册,这一册书整整看了二年多。毕竟是意识流的作品,开始读时很不适应,总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觉得作者是个神经病,一点点小事也胡思乱想出那么多东西。比如卖一杯牛奶,居然可以写出十几页的东西,然后就迷迷糊糊的想到了别的事,顺着就跑题了,走了好远好远,开车的汽笛又把人叫回来了,刚才想的事还没头没尾,后文中忘很一干二净。当作者想向你解释一件事的时候,他是想把自己想不明白的事说给你听,原本看来简单的事,经过耐心的讲解我们会越来越糊涂,而且每句至少要用上十个修辞词,一行上只印得下半句话。
      其实是我们一直是依先靠习惯和成见思考,而并不是用自己的眼情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举个例子,当你在学校里看见一个高大而绿色的东西,你的习惯靠诉你:“那是一颗树”,于是常常我们的思考就会到此止步,但是如果你被要求画他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这颗树不同于其他树的东西,你会觉得他有点老,有点痛,枝干的形态肃穆而优雅,进而想起一些肃穆而优雅的人和事,于是开始猜想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和信仰使这样“眼前的我们暂且还习惯称之为树”但是又不同于我们脑子里的树的那种有机生命体呈现出我们曾以为源自于我们但又在我们之外的世界上比比皆是的美。传统的语言只会加深我们对己有事物观察结果的重复和强化但不足以记录下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不同于成见的观点,因此当你向别人说起这种感受时,你不要说“树"这个词,那样使人堕落回成见中去,于是当你换上一种说法时,人就不懂了,也许有人看明白了,会说"这是一颗树",但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只看到的却恰恰是你认为普遍得不值得一提的东西,真正思想的精华其实就是那种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由一些己知的语汇构成的新组合所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没有东西可以比照的感觉。就像调色一样,你把你语言中选一些灰色的,绿色的,神圣颜色的,悲苦颜色的词汇,用副词标定每种颜色的使用量,用水性的或是油性的句式连在一起,描述出你所看到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有机体“的色彩。阅读最重要的抛开了成见而从这种新的表达法中体会到的新感受。
      现在是喜欢得不很了,觉得生活中有许多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那些没有理由的东西却成为日常生命中快乐和悲伤的主要内容。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学着记述历史的方式总结自己的一生,会用因果和逻缉总结自己,生命就像演算的过程一样。生命不是这样的,常常伴我们活过来的是一些我们忘记的东西。朋友问候的表情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虚荣,迷惘,想入非非,伪装,这些各色的材料混杂在一起竞然是一种令人惊叹和留连的美。
      人的心灵并不是因为善良才美的,它是因为多彩而美的,因为不可琢磨而美。当我们要死去的时候,也许我们真的不会太在意一生中的对错与是非,但会为它的多彩而赞叹。最有趣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如果你留心看,你会看到各色的恣态,那些不一定是值得赞美的,但却是你想象不到和理解不了的,成为罕见的颜料,当种种色彩交织在你人生的画卷上时,那会是一种令人炫晕的美。
      当读过这部书后,生活中就会多一份感悟也多一份苦恼: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说话作事都太有道理了,缺少那分直觉和感性的元素,怀疑他们是不是有情感的动物。虽然模样各异,但似乎只有一颗运算的心。虽然有许多人成天把情感挂在嘴边,而且从正反多个角度说,装作为难的样子。但事实上“要么是为了卖俏,要么是为了炫耀”,用心和眼睛直面世界的人的思想常常不经过语言来编码的,所以真正是从生活中感受的人会觉得许多东西是难言的,即使说出来了也是常人难懂的话。
      当种话写成了书,就会成为没人读的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       1 外婆退出去时,伤心而气馁,但脸上仍含着笑意,因为她的心灵是那么谦逊,那么宽厚,她对别人的温柔和对自己烦恼的不计较,融成了她眼神中的那丝笑意。
      
      2 骤然间,回忆浮现在眼前。这味道,就是小玛德莱娜蛋糕的味道呀,在贡布雷,每逢星期天我到莱奥妮姑妈屋里去给她道早安时,她总会掰一块玛德莱娜蛋糕,再红茶或椴花茶里浸一浸,然后递给我。
      
      3 残冬的阳光钻进屋来。挨在壁炉前取暖,炉膛的砖墙之间,火生的正旺,整个房间都有一股烟灰的味儿,犹如乡间两旁有挡墙的大炉灶或是城堡里的大壁炉台,坐在屋里,巴不得外面下雨飘雪,甚至狂风大作、暴雨滂沱,室内的恬适便添加了几分冬日蛰居的诗意。
      
      4 于是她让自己的目光一路尾随着我,没有一点表情,看上去就像没有看到我似的,但是这道执着的目光后面,隐匿着一种笑容,就我所接受的有关教养的观念而言,这种笑容只能解释成轻侮的表示;同时她还稍稍做个秽亵的手势,我对礼节之类的规矩所知不多,但我想,公然向一个不认识的人做这种手势无非只有一种意思,就是不屑与对方打交道。
      
      5 她是实实在在地女人,她身上的一切,甚至鼻子旁边那粒正在发炎的小丘疹,都证实了她对生命法则的屈从。
      
      6 一个人只有为自己,为自己所爱的人才会颤抖。
      
      7 我们会满足于想念一个女人,就像我想念吉尔贝特那样的乐趣,而根本无需费心知道这个女人的形象是否跟现实中的形象吻合,我们还会满足于只管我爱她,而无需管她是否爱我的那种乐趣;或者,我们甚至会放弃向她倾诉爱恋之情的乐趣,来让她对我们的爱恋永葆活力。
      
      8 我心想,在这些汽车身上难道能找到当年马车鞍辔的那份优雅吗?我大概真的已经老了——女人绷在身上的裙子竟然不是用上好的衣料做的,这样的世界,我和它是格格不入了。
      
      9 在现实生活里寻找记忆中的景象,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记忆中的图景不可能再有来自记忆本身、不通过感观而被感知的那份魅力。我所熟悉的现实,现在不存在了。只要斯万夫人不在同样的时刻,和当年一模一样地来到这儿,这条林荫道就不复昔日光景。我们一度熟悉的那些地方,都是我们为方便起见,在广袤的空间标出的一些位置。它们只不过是我们有关当年生活的无数相邻的印象中的薄片;对某个场景的回忆,无非是对某个时刻的惋惜罢了;而那些房舍、大路、林荫道,亦如往日的岁月那般转瞬即逝。
  •     读了一半
  •     想看看了又瞌睡系列
  •     我是直接忽略序,看正文。 --!!!
  •     需要慢慢细读
  •     没有读完
  •     我见过最长的小说,也是文笔最为细腻的小说,但与其说是小说,毋宁是普鲁斯特的随笔日记。《在斯万家那边》是整部作品中最具小说特征的一部分。
  •     终于从头到尾读完了一卷。最精彩的是心理描写。写爱情与爱人心思时一波三折,让人既觉得十分贴切,完全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又觉得不落俗套十分新奇。斯万的爱情这部分其实有点像文艺高冷版的玛丽苏故事。对上流社会的描写与揶揄看着也让人觉得十分过瘾。普鲁斯特在刻薄时是最有才华的。可惜,刻薄的文字虽然有趣甚至有时让人惊为天人,但看多了也烦人,觉得小家子气。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勒克莱齐奥老师不怎么喜欢普鲁斯特了。
  •     只看了第一章节,映像深刻的是,看拉贝马表演时,台下观众努力鼓掌时的描述和讽刺。生活中太不缺乏那类鼓掌的人,也许随波逐流,也许无法体会。
  •     初三买的,大三还没读完,意识流作品比较没有读下去的动力
  •       其实,书在4月底就读完了,只是一直没有写书评,因为这本书我虽然十分喜爱,而且喜欢已久,但读了才发现我喜欢的只是书名。这本文学巨著,我知道了意识流为何。在那段即将毕业又不承认毕业的珍贵且焦虑的时光,这本书多少平复了一些内心的不安,逃避了很多该面对的问题。刚读完《乡关何处》,忽然想起这两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乡、故人、故事,也不过是似水年华的追忆。人长大了,对过去就有感情了。PS.买了三本精装版,那两本还没有拆封,收藏着吧,不知道何时会想读。
  •     我一直戏虐地说这是一本正反两页纸就写吃了一块点心这件事的书,一面心想,等我是个孤寡老人时也可以试着写部这种书(当然不一定写的好),毕竟我也是属于回忆搜集癖症候群。
  •     看不下去了,意识流。因为情书,看了下来……
  •     普鲁斯特的内心真是细腻呢 情感的描写很能引起共鸣 曾经的你也像斯万那样从癫狂到平静 不过时光真的只能追忆,不能挽回。感叹下普鲁斯特的追忆达到了变态的准度 地名 色彩 气味 味觉 想象 纵横交错为你开辟了一个精神的伊甸园。
  •       这本书最初读起来实在有点难以下咽,要慢慢地才能“渐入佳境”,当投入去读了,会发现,这本书虽然描述的不外乎是对景物、人物和自己的文学志向等等,但它却有一种魔力,让读者投入适应的能力,感觉每天读一读就是能量的输入。
  •       ······································································································································································就是难懂啊 拗口的语言伤不起
  •     我错了,我不应该这么自大,以为有生之年你能让我走进你的内心。这根本不是挪威的森林,这是移动迷宫。
  •     仿佛做了一个回忆的梦,精致高贵却又赤裸不堪,琐碎的略带着灵气的小心思密密麻麻铺满字里行间。大体上并不觉得有别人说的那样晦涩难懂。翻译若是可以再润色则更佳。
  •     本来是打算全部看完的,也确实觉得很不错,场景宏大,多重时空、地域变换,对贡布雷各种人情世故的描写、刻画,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穿插叙述,的确到位。坚持看到三百页,卒。
  •     对絮叨的叙事风格依然爱不起来
  •     说实话,我想追忆一定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小说,虽然只看完了在斯万家那边,但普鲁斯特带我窥视的他的那个世界,实在太能引起我的共鸣实在太让我沉迷其中实在浪漫敏感优雅清高脆弱散漫。回忆世界构筑的书卷,作者透露的我理解到的情感,正是我苦苦寻找并正处于的阶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