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會的政治學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5日
ISBN:9789866525261
作者: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页数:320頁页

作者简介

【內容簡介】
世界,一直被「發現」。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大發現」,其實是一種視線(まなざし〔gaze〕)的發現,歷時幾個世紀的擴張,編成一套完全覆蓋地球的視線,而歐洲則恆常占據視線主體的特權位置,將博物學視線場域當成新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制親自演出,而博覽會的時代也就出現在這個時刻。
本書的觀點在於捕捉人們聚集於博覽會的體驗史。亦即,在博覽會的場域中,誰被吸引?看見什麼?觸發什麼?人們的經驗結構是否發生變化?博覽會從一開始就是由國家和資本共同演出、人民被動吸引和接受的制度性存在,但博覽會的經驗結構絕非這些編劇企畫者所能片面決定,移動自己身體前去參加的人,仍是這個特殊經驗的最終表演者。過去將博覽會定位在技術、設計與工業發展史的一環,以發展史及風格演進來看待其角色,然而博覽會是個複雜交錯的多層次文本,單以新工業技術展示場的角度加以解讀,顯然有所不足。
於20世紀邁向巔峰的博覽會,融合了帝國主義、消費社會與大眾娛樂三個要素,不但是帝國主義的宣傳機制,也是商品世界不停誘惑消費者的廣告機制。本書一方面以「帝國」的展示、「商品」的展示及「見世物」三個主題作為博覽會的縱軸,另一方面則以歐美萬國博覽會和日本國內博覽會的參照關係為橫軸,試著解明博覽會如何動員並重新整編現代大眾的感覺和欲望。
【台灣版序文】
〈致台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拙著《博覧会の政治学》經由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四位教授的努力在臺灣出版,我由衷感到光榮。1992年本書在「中公新書」書系出版,有幸獲得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美術史等領域內關心博覽會、博物館、展示歷史的諸多研究者和學子閱讀。先前在2003年已有韓國版譯本刊行,現在再有臺灣版譯本問世,使本書能夠呈現給更多亞洲的讀者,令我十分欣喜。
大約二十年前本書甫出版時,日本已經走過1980年代末期,雖然泡沫經濟已走到尾聲,卻難以預料長久之後會是如何嚴竣的未來。場景回到本書初面世的1992年,三年前有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一年前蘇聯垮臺,時代由「冷戰」旋即轉變為「後冷戰」,日本社會將被迫轉向何方,仍無從展望。因此,日本在隔年1993年出現非自民黨執政的細川政權,很快就短命終結,之後政治與經濟的混沌迷亂不僅一直持續,而且愈加深刻。
談些與博覽會有關的事,那一年剛好也是西班牙塞維亞(Serville)舉辦萬國博覽會。本書終章提過,我認為以「紀念新大陸發現五百年」為名而開辦的塞維亞萬博,應該是「博覽會時代」終了的象徵。之後漢諾瓦萬國博覽會的大筆赤字、愛知萬國博覽會的混亂一場,其實都是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博覽會時代」終了,就是「發現的時代」終了,帝國主義的視線擴張到整個地球,將世界編入符號秩序中加以排列,歷經數個世紀後也已終了。現代一直不斷在終了——我們對現代的信心逐漸在動搖,卻渾然不知再來的歷史要如何展開。
從那時算起,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其間日本經歷過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事件;經濟陷入長長的停滯、政治走進重重的亂局;新自由主義被貫徹實行、社會安定性基礎被連根拔起,這是日本前進的方向。社會的變化也波及到人們的意識,2005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三十五年後舉辦的「再一次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不再可能像那樣成為代表經濟成長期的國家大事了。
日本在此二十年間,正是領受「崩壞」與「停滯」反覆發生的「失落時代」。但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從1990年代以後的二十年間非但未曾「停滯」,反而是在「躍進」。整個1980年代,韓國與臺灣有民主運動在普及,各國也都能看到經濟在發展,首爾並在1988年舉辦奧運會。1990年代後半,變化的中心逐漸移向中國,在東亞的整體秩序裡,中國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反觀日本,在20世紀前半是東亞帝國並將周邊國家殖民化,20世紀後半是經濟發展的典範,然而到了21世紀,日本已不再扮演如20世紀的特別角色。
今年,2010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已四十載,上海就要舉辦中國首次的萬國博覽會了。上海萬博與兩年前的北京奧運是成雙出現的事件,這種組合很像四十幾年前的東京奧運和大阪萬博,也很像二十幾年前的首爾奧運和大田萬博。合稱東北亞三國的日本、韓國、中國,恰好以間隔二十年的速度相繼利用「奧運」和「萬博」作為經濟成長的象徵。這些組合的比較研究,期望今後也能由相關的年輕研究者以更好的方法進行。如果參考日本的過程,大阪萬博經歷四十年歲月方成為「過去」,那麼真正的歷史研究工作也才正要開始。
本書原是我某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主要探討19世紀末日本國家的事件演出與民眾意識自發動員的關係。在1980年代後期,我關注的議題除了本書處理的內國博覽會,還包括中小學的運動會、明治天皇的地方巡行、近代的伊勢參拜(團體旅行)等等,亦即現代國家將國民當作一般大眾而組織起來的各種儀禮性活動。我試著藉由這些活動解明,常民的日常意識及身體感覺,與國家的身體戰略其實有所關聯。
這種關注延續自我的處女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ウルギー——東京.盛り場の社会史》(弘文堂 1987,文庫版 河出文庫 2008),書中處理了都市鬧區集結人群的意識與資本和國家的空間戰略之關係。這是我在1980年代後半的嘗試,以過去都市空間為基礎,討論集體儀式與現代權力之間的動能,並放到國民國家或帝國之類的更大脈絡來思考。
經過這樣的思考作業,繼之浮現出來的主題,就是博覽會與殖民主義的緊密關係。適巧1980年代後半,海外也出現許多以殖民主義意識形態來探討19世紀末萬國博覽會的重要著作。由於這些研究行動的先行,本書的思考因而聚焦於更為早期的問題,亦即在現代日本的博覽會中,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主義如何再現的問題。這種觀點在本書出版後的1990年代後半開始急速暈染開來,而今博覽會與帝國主義的各種討論,已有諸多優秀的研究者在各個領域從事精緻的分析。
本書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關係。本書雖以博覽會這種具體的群集空間為焦點,但更在思考博覽會與國民國家、帝國主義及消費社會之間的關係。現代都市出現過的無數視覺消費空間—例如百貨公司、主題樂園、博物館、廣告,其原型就是博覽會。由這個觀點出發,本書分析了歐美的商業主義如何滲透到博覽會,以及日本的百貨公司和報社何以要主辦博覽會。從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可說是一種「殖民地性的現代」,是涉及摩登女郎、消費文化、殖民主義、商業主義等各種主題的研究。
這二十年來,伴隨社會的鉅變,學術界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對我本身而言,1990年代下半之後的最大變化,是與許許多多亞洲各國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廣大交流,以及自己執教大學裡學生國籍的多樣化。本書寫作時是以概念上的殖民主義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我則尚未與亞洲各國友人共享相同的問題意識或共同進行研究。然而今天,我自己的疑問已深切與亞洲、太平洋、美國、歐洲的友人所共享。當然,在研究日本的脈絡時,我也不再認為只以日本當作唯一的核心對象就足夠,也不再視之為不證自明的前提。
在這種全新的跨國性知識文脈下,本書或許還能因開啟一些新的批判性洞察視野而有所貢獻吧!就如前述,日本、韓國、中國等,有可能針對歌頌經濟成長而舉辦的國家慶典進行比較研究。果若如此,本書的觀點或許多少有所用處。對殖民時期曾在臺灣、朝鮮半島、滿洲舉辦博覽會的相關研究,也可能是本書研究的延長線。
我也期待本書的讀者,不要只將目光直接對準博覽會的研究。除了博覽會,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公司、電影院、劇場、書店、圖書館等各種現代的(=modern)空間,都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大量出現在東京、大阪,也出現在首爾、臺北、上海、香港等亞洲都市。這些空間也可能以稍稍縮小的規模,出現在同時代的地方性都市,甚至以移動的形式出現在農村的學校、寺廟及神社。若以此來思考現代性空間,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就是群聚的人們與空間所交織的視線集體組織化的歷史。在博覽會;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電影院、百貨公司、圖書館,走過「現代」的人們體驗了什麼樣的視線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又如何被新的社會集體性所組織起來?這些問題,實已超越了美術史、電影史、文學史、建築史等既存學科領域的界限。就我本身的立場,我認為新的文化史就是最廣義的媒介理論或文化研究所要探討的對象,當然這種說法也可以有不同見解。
然而,我仍想對那些不同見解提出我的期待,希望本書讀者參考本書的提示,不要完全只使用自己在「美術史」、「日本史」、「建築史」、「電影史」、「媒介史」等學科框架內熟習的知識,而要試著跨越框架並試著培養打破框架的攻擊意志。
對人們的經驗進行重新整編的,不只是博覽會、美術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作為現代視線的空間;大學與各種學術性知識的機制(包括這本翻譯書本身),也都是作為現代視線場域的一部分而被組織起來。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文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現代性的學術體系,不會永遠維持不變的內容,傅柯(Michel Foucault)早已經清楚指出這點,它們是透過現代媒介與論述秩序的組織過程而產生。
是以《博覽會的政治學》的「政治學」,就不是造成政治影響力那種意義下的政治學,也不完全是操弄博覽會那種微觀政治學意義的政治學。當然,後面這種微觀政治學的觀點是貫穿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甚者,能夠記述微觀政治學的論述場域,亦即各種學科領域的結構,也都與博覽會一樣是種現代視線的秩序。探討博覽會,也就是在探討你我身邊的許多事物,例如身處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地點,以及作為教師、學生、讀者、觀眾、消費者等身分。這並不是要否定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的意義,而是要先打造一個「去領域」的基地 ,以將知識結構由內部顛覆、相對化乃至提出全新的認識觀。
今日,網際網路與各式各樣的數位媒介,對於大學、圖書館、博物館,乃至書店與百貨公司等現代性的空間秩序,莫不帶來劇烈的變化。所有現代視線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的數位衝擊下幾乎也都腳步踉蹌。在21世紀初,我們不只生活在冷戰變成後冷戰的全球板塊移動(Global Shift)中,我們也體驗到現代性視線空間變成後現代資訊空間的數位板塊移動(Digital Shift)。這麼看來,博覽會這樣的現代性空間,難道只能是歷史性分析的對象嗎?本書由初版刊行至今已經歷二十年,現在的我對本書提出的問題,一方面因身處中國崛起的東亞歷史中,另一方面則因身處面對新式數位衝擊的現代性空間全體變化中,確實感到有重提新架構的必要。
如果前述的問題意識,能因這次臺灣版的刊行而獲得更多共同思考東亞現代性的讀者之助,實為個人之所幸也。
2010年3月

内容概要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主要著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ゥルギー』(1987/2008)、『声の資本主義』(1995)、『万博幻想:戦後政治の呪縛』(2005)、『親米と反米——戦後日本の政治的無意識』(2007)、『シリーズ日本近現代史(9──ポスト戦後社会)(2009)等,另有合編著書刊數十冊。


 博覽會的政治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博览会的政治学:视线的近代》,吉见俊哉着,苏硕斌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一两年,日本学者吉见俊哉的作品接续被翻译为繁体中文。继《媒介文化论:给媒介学习者的十五讲》之后,今年他的重要作品《博览会的政治学:视线的近代》再度被译为繁体中文。这本1992年出版的著作,被认为是研究博览会历史的必读著作,比起《媒介研究论》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对吉见俊哉作品的翻译,是一个有趣的学术流转过程,特别是台湾的媒介与文化研究深受英语世界研究著作的影响,吉见俊哉作品的翻译,或可视为另一种参照系的找寻过程。为什么吉见俊哉成为这个找寻过程的对象?今年53岁的吉见俊哉,任教于东京大学,几部重要作品的出版,早已是日本媒介与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有趣的是,社会学出身的他,不断挑战媒介研究的临界点,在他的著作当中,我们会看到他多重的研究路线:对城市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注,如1987年的《城市的演出:东京娱乐空间的社会史》、从大量的社会史与文化史数据拉开媒介研究的新面向,如1995年的《“声音”的资本主义:电话、收音机、唱机的社会史》,此外,他也从战后日本流行文化的角度讨论日本与美国之间复杂的政治纠葛与依赖关系,如2007年的《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博览会的政治学》当中,其实也扣合了这几条线索:城市的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文化政治。在《博览会的政治学》当中,他指出了世界博览会这个展示仪式当中,其实与西方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密不可分。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异域”(如“黑暗大陆”非洲等)事物便深感兴趣,在此过程当中,每每带回大量动物、植物等“异域”珍奇异物的探险扮演着关键角色。有趣的是,为了放置这些动植物,动物园与植物园也因此产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珍奇异物也成为知识体系的分析对象,当时法国的百科全书学派的知识运作逻辑就是搜集与分类,他们要将这些珍奇异物放置在不同的分类谱系当中。搜集与分类是西方知识体运作的基础,而世界博览会则是以此为基础延伸出展示这个环节。展示的环节是世界博览会最富魅力之处。为了彰显工业革命之后的国家力量,西方各国纷纷投入资源与办世界博览会,除了英国的水晶宫,巴黎更是十九世纪举办世界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国家,透过博览会的举行,巴黎从一个污秽脏乱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亮丽吸引大量观光客的璀璨城市。世界博览会所改变的不仅是城市,更包括会场内的展示品。世界博览会被称为科技界的奥林匹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发明家们期待自己的发明不仅能受到重视,更希望能进入大量生产的阶段,世界博览会便是技术发明与资本结合的最重要场合,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缝纫机、自行车乃至唱机都曾是世界博览会的展示品。此外,世界博览会既是彰显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力量的仪式,这个仪式也必须有大量的观光客前来才能达效果。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博览会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结合。旅行是伴随工业革命铁路网络密集化的产物,旅行的大众化带来旅行社的成立、供火车乘客在车上阅读打发时间的通俗读物等,而世界博览会更成为当时旅行的最重要地景。不仅如此,世界博览会的运作逻辑与展示仪式也孕育了崭新的消费空间。1930年代流亡巴黎的本雅明所关注的拱廊街曾是上中阶级的消费空间,然而,在1851年首次世博会举行之后,来年法国巴黎出现了全球第一家百货公司便宜百货。这个现今仍经营的百货公司仿效水晶宫亮丽高挑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对商品的搜集、分类、展示的逻辑。除此之外,十九世纪中期是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世纪,却也是帝国力量不断扩大的时间点。世界博览会的基本逻辑搜集、分类、展示也被运用在帝国主义的文化政治当中。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世界博览会当中,法国建造了“土人村”供参访者观看殖民地“土人”的生活实况。到这里为止,是《博览会的政治学》一书前半部份的基本架构。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西方国家有着举办世博会的丰富历史,难道没有相关的著作吗?为什么翻译者与出版社为何看中《博览会的政治学》?英语世界的相关作品当然存在,例如文化研究领域的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的《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理论,政治》(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不过,我们会注意到在英语世界的世界博览会历史叙事当中,多只存在正统世界博览会,对于世界博览会展览、再现形式的流转、移植等鲜少在讨论范围当中。这个流转与仿效的过程便是《博览会的政治学》后半部份的主要内容。日本对世界博览会的认识与仿效,源自明治政权成立之后的特命全权大臣岩仓使节团。在造访西方的过程当中,岩仓使节团参访了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场,使节团意识到这是一个技术发明的竞争,技术发明与国家大小无关,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大国不足惧,小国不可欺”。这趟西方参访之旅,岩仓使节团写下五巨册的观察心得,其中也包括世博会。18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透过博览会的举行带动技术发明,纺织机尤其是当时最重要的产物。一如西方世博会的发展历程,除了技术发明的竞争与展示之外,博览会也与消费文化乃至帝国主义连结在一起。1880年代,日本人类学研究在东京大学起步,其中,日后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坪井正五郎1880年代末期赴英国深造。其间,1889年坪井正五郎也到巴黎的世博会参访,在那里,他看到“土人村”被殖民者的生活实境。1895年甲午战争的胜利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鼓舞作用,最主要原因在于对日本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以一种巨大他者的形象存在。日本学者小熊英二曾指出,日本与西方帝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帝国,而在殖民政策方面经常在英国与法国两大帝国当中找寻可供借鉴之处。法国的“土人村”便是一例。1903年的大阪劝业博览会,坪井正五郎策划了展示琉球、台湾原住民、朝鲜与中国人等的“人类馆”,这个展示恰与日后日本帝国的外扩范围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帝国疆域扩大的风景想象不断被复制当中,而且博览会的展示场所也不仅限于公家场地甚至也进入百货公司之类的消费空间,这在1930年代之后经常可见。帝国主义的文化政治如何从政治力量、意识型态进入到流行文化当中,是从本书延伸出来的另一个有趣议题。本书从西方世博会的举行如何与知识体系的架构、展示文化、流行文化的扣合一路谈到日本对博览会的移植与仿效,直到1970年,日本在大阪举行了第一次的世界博览会,在《博览会的政治学》当中,吉见俊哉也花了一章讨论大阪世博会。不过,战前战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脉络有所不同,本书对于大阪世博会的讨论也似乎因此言有未尽之处。此外,现今的世博会与昔日古典的世博会在再现的文化政治上究竟有何不同?或许也是许多人的提问。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举行的同年,吉见俊哉出版了《万博幻想:战后政治的束缚》一书,较完整地提出他对战后日本几个博览会乃至世博会的看法。基本上,他认为博览会的举行是对日本战后发展意识型态下经济高度发展的自我确认,这个经济高度发展来自政府主导,而在此过程当中也产生了战前难以想象的诸如丰田汽车等大型企业。有趣的是,日本政府与大型企业也成为世博会的推动者与重要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与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申办之前,分别存在反对的声浪,大阪世博会的反对声浪某种程度是1960年代反安保斗争力量的延续、爱知博览会的反对声音则是从环保角度出发。在政府力量与大型企业合手打造的仪式当中,一般市民能否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对此,吉见俊哉援引德国社会学家贝克“亚政治”的观点倡议一般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事实上,1990年代初期以来,贝克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等社会学者不约关注到微观的生活层面并分别提出亚政治与“生活政治”的观点。其最重要的理由在于政党政治功能的弱化以及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利益愈来愈个人化,在此情形之下,只有另辟新路,一方面一般人应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因为这与己身利害有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在既有政治体制当中,应该拉出一个如同圆桌会议能吸纳民间不同意见、利益的机制,补足既有体制的不足。事实上,这与近年来广被讨论的“公民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热闹的世博会仪式像是一个精心的编码,她的历史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消费文化三者的穿插,而她的未来也潜藏着新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博览会到百货商场。日本的人种多样性……有意思
  •     近7成内容以资源的编排和整理为主,但这部分下了很大的功夫,因而能将帝国主义、消费主义和博覽会的发展,與日本的"近代"展会和社会联结的更有条理依据。就视线的建立养成,和权力关系这部分而言,本书的头和尾最佳:)
  •     informative
  •     有观点,有数据,有文笔。台湾人的翻译很棒。
  •     非常及时。吉见先生赛高!
  •     世界博覽會的本質就是奇觀社會、商品拜物以及權力宣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