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电影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10078679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美]克里斯汀·汤姆森
页数:366页

作者简介

大卫•波德维尔夫妇的电影博客——“电影艺术观察”(Observations on Film Art),3年创下100万次的点击量,罗杰•伊伯特称其为最好的、最有特色的电影博客。本书从300多篇博文中精选了31篇主题各异的评论文章。犀利独特的视角,关注电影最热、最具争议的话题,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夫妇用清晰风趣的语言,严谨的思考态度,从电影产业、电影写作、电影艺术、电影叙事与风格、电影评鉴和展望未来六个部分展开激烈地讨论。
好莱坞大片不行了?电影续集太多了?超级英雄电影为何受欢迎?票房 数据怎么看才客观?网络宣传如何才能成功?大片就意味着高票房吗?影评人这样才能说得有分量!格里菲斯不是电影之父!电影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电影悬念为何次次都吊你胃口?动作片的叙事有哪些规则?转折点有哪几种类型?有前传,那是因为有“钱赚”!死亡档期也出好电影!动画片中的技术亮点需要仔细看!DVD会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吗?

书籍目录

行业观察
1.1 世界对好莱坞大片说不!?
003
1.2 直面电影续集不断的现实吧!
015
1.3 待售的超级英雄
028
1.4 谁是周末票房冠军?或者说,怎样解读票房数据。048
1.5 《波拉特》的成功和《航班蛇患》的失败:
影片网络宣传的比较分析
055
1.6 撼不动的大片
065
电影写作
2.1 评论危机
075
2.2 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爱
087
2.3 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
094
2.4 写评论的讨厌读《综艺》体
106
电影艺术
3.1 但又是怎样的一门艺术?
113
3.2 或许,你的电影头脑就是如此
129
3.3 电影依然举足轻重
139
叙事和风格
4.1 剖析动作片
153
4.2 时光推移,转折依旧 171
4.3 闪回大师
182
4.4 原创性与起源故事 205
4.5 好演员就意味着好表演 210
4.6 安妮奖的标准
216
4.7 摇摆镜头编年史
227
4.8 停不了的欢笑:纪念鲍勃•克兰皮特 239
电影评鉴
5.1 来自死亡档期的票房怪兽
247
5.2 柯南伯格的暴力反转
262
5.3 电影看观众
271
5.4 《通天塔》的教训
276
5.5 贫民窟的前世今生
284
5.6 我为鼠狂
304
5.7 令人叫好的混蛋
312
展望未来
6.1 新媒体和旧叙事
329
6.2 天国电影院
340
6.3 我的电影不要钱
354

内容概要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和作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学院的名誉教授,法国电影资料馆的顾问。国际电影学界最多产、最具影响力的教科书编纂者,著有《世界电影史》《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电影诗学》等重要的学术著作。
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学院的名誉院士。除了与先生大卫•波德维尔合著的几部作品以外,她还单独著有其它作品,如《佛罗多特权:指环王与现代好莱坞》。


 观照电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通常以“观照”(minding)作为标题的书,多数令人觉得话题宏大,很难接近,尤其还是事关“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似乎可以想见,一堆图表、满纸格式文章,是一种“工作”的产物。但这本《观照电影: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绝对令人耳目一新,这并不只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是大卫•波德维尔与克里斯汀•汤普森这对电影研究与评论界的“神雕侠侣”,而是在盛名之下,字里行间,确实教人真切感知到这对夫妇笔耕不辍的毅力,当然,量化的文字之外,还有对整个时代的犀利观察。对波德维尔与汤普森而言,无论是对电影形式与风格的论述或是对“电影诗学”的阐释,由宏观影史到个案研究,涉猎范围不可谓不广,而更教人惊叹的是,他们在关于电影的写作中,常常以文学、宗教、音乐等各样跨界的知识来解读电影及其文化或产业的源流与现象,涉及的影片文本之多样,阅读质与量的多元及广泛,确是当代研究者(电影研究者尤是)中的标杆了。而《观照电影》,作为作者经年来博客文章的集结,是波氏伉俪对当下(2006-2011)电影作为本体、客体及文化生产链条的最新思考,自2006年9月开通“博客电影艺术观察”以来,两人对包括影片票房、何为大片、文本分析、DVD发售及艺术电影推广等不同角度的问题发表了看上去相当随性的看法。在本书中集结了从截至2010年共发表的300篇博文中遴选的32篇文章,分别以“行业观察”、“电影写作”、“叙事和风格”等分类,由于博客文章的自由度很大,所以在某些关注看上去很严肃议题的文章中,常能见到一针见血的字句,诸如在反驳大路货影评的“时代精神”解读模式(有点类似于对SLAB学派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时,波德维尔便以全方位但绝对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出“时代精神”本身的模糊性及以其作为解读手段的不可利用,因为对于如何由大众对一部影片的热捧看出某些时代精神,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何况观众和评论家,对于影片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而更致命的一点是,一部影片由筹备到上映直至引发后续的观感与体验,往往要经过一两年甚至更久,那么,你如何在一部两年前开拍的影片中看到今天的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呢?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波德维尔的论述并未到此为止,在《待售的超级英雄》一文里,围绕美国类型电影的等级制度、特效发展、表演美学等方面,开始了旁征博引的阐释,令超级英雄之于当代(博文发表的2008年)美国社会及观众的关系,延伸出对漫画主题电影意外的产业与文化多元的思考。单单是对议题的反思或对产业的思考,并不是《观照电影》的阅读乐趣的唯一向度,在《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2007年10月10日)一文中,围绕着评论界、学界及舆论对于电影人的加冕提出了相当犀利的批判,在此文中,波德维尔对影史赋予格里菲斯的地位提出了质疑,更指出,《公民凯恩》在今日的经典地位,实际上是影片在商业上宣传造势的产物,几个被奉为教科书经典的深焦镜头,实际上其拍摄本身,并未有自觉意识,甚至采用了多次曝光及拼接的手段来完成纵深的视感,而这种“写实主义”的镜头语言,被同样成为了教科书的安德烈•巴赞总结成了一套关于电影风格的论述体系。在此文中,波德维尔甚至引用了法国新浪潮的导演夏布罗尔的话“总之我会给他们留下一点可供玩味的蛛丝马迹”来坐实关于影片解读严肃性的解构:原来影评人读解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导演故意为之的产物。这些对于“经典”及制造“经典”的机制本身的反讽与反省,已然超出了一般影评的视野,是对影评及电影文化本身的反问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最新的中译版中,除了文字本身的阅读快感及再度体验早已经在波氏夫妇著作中体验的细密思路,读者还可由每篇博文的注释中,获取与文章有关的观点、数据及电影周边的最新信息,许多网络链接被印刷成二维码,这令阅读纸质版的读者可以自由便捷地用手机随时扫出相关信息,这些网页中有文章所引用的影评、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站、延伸话题的讨论等详尽实用的信息,可谓是本书内容之外的另一层含量同样丰富的延展阅读库(在原版中是以网页链接形式印刷,具有同等信息量)。这也与本书的“展望未来”部分对dvd、互联网及艺术电影下载等话题的讨论相映成趣:在最新的时代里,二维码扫描与纸张阅读相结合,能够释放多少从前所不能体察的思维能量? 当然, “展望未来”的部分其实距离本书中译本问世的今天也已经有数年之久了,但其中的某些议题在今天仍旧是需要留待未来考察的,比如汤普森对于“史上所有存世的电影”尽皆网罗成自由付费下载的“天堂电影院”观点的批评,是否有可能在P2P时代得到相对乐观的解决方案?当然,也许P2P时代自身,也已经结束了。齐鲁网
  •     郭敬明的小时代票房好极了,今晚韩寒的后会无期,很多人预测票房不会超过小时代,无论如何,我们期待的是内容,而非票房。时尚古典悬疑煽情,各种内容。事实上,很多好电影被埋没,因为票房的原因,不得不停止发行,这很糟糕。读这本书,我释然了。许多东西不是电影人可以改变的
  •     把博客的文字集结成册,波德维尔夫妇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譬如《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就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博客的文章结集;虽然这本书只记录了萨拉马戈在一年时间里的“牢骚”,但厚度却有些惊人。与此相比,波氏夫妇的这本《观照电影》倒是“厚道”很多,或许,说是“厚重”很多也不为过。《观照电影》收录了波氏夫妇从2006年到2009年三年以来的博客。虽然三年间,二人笔耕不辍,然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却只有三十来篇文章,这和《谎言的年代》相比,几乎只相当于三个月的量;但这三十来篇看似信手拈来的长文、短文却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依从时间顺序列出来——事实上,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这本书又该多么无趣啊!从行业观察开始,以展望未来作结。07年的文字可以放在09年的文字之后,按照电影写作、电影艺术、叙事和风格、电影评鉴等多个主题分门别列;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本“厚道”的书。在2008年5月14日的博客《评论危机》中,波德维尔坦言,读研究生期间,他“就试图游走于电影评论、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之间——时而专一治之,时而三者兼修”。然而国内出版的波氏论著却多集中在后两者,电影评论却鲜有人问津。《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史》的中文版、英文影印版是畅销榜上长盛不衰的理论书籍;《电影诗学》、《好莱坞的叙事方法》也很早就已引进到国内;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了《德莱叶的电影》这样算得上是电影评论的书。究其原因,其实很好了解,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从电影发明伊始就一脉相承,经过无数人的发展、总结,已经有了奉为圭臬的成熟作品;反观电影评论,却毫无章法可循。波德维尔勉强归纳出了短评、学术性评论和评论性随笔,又在后文提到了品位与批判的对立。一言以蔽之,电影评论是随兴所至的产物,并无正确答案;无怪乎国内少有相关的书,即便有,也未必能让普罗大众心服口服——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本《观照电影》,无形中为国内读者补足了波氏夫妇的另一面。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以整个电影产业作为出发点,不仅对美国电影业的现状和未来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还以《电影艺术》中的观点针对具体的电影作品(如《碟中谍3》以及“电影评鉴”一章)深入剖析,详细说明了包括动作片、悬疑片、闪回手法在内的多种电影类型和手法。正如波氏夫妇在前言中所说的,《观照电影》可以“作为《电影艺术》一书的网络增补资料库”。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当然,或许正如波氏夫妇所言,电影评论与一个人的品位息息相关;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波氏夫妇在包括这本书、《世界电影史》在内的多本书中,对华语影片的涉及实在少得可怜。即使偶有提到,也大多一笔带过;即使写过《香港电影的秘密》,对中国大陆的电影其实不甚明了。不过,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在欣赏“大片”之余有所思,或许也就足够了。PS:平日里累成狗,其实还有部分文字是对这本书的反思,或者说是批评,打算放到个人日记里去;同时还会晒一些书影,争取这个周末整理好吧。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Bordwell總是精彩(雖然有些以前讀過原文),KT幾篇文章的時效性過強,也有點打小怪(娛樂記者、影評人)逞威,還不時疑似幫自己的Frodo Franchise打書…
  •     虽然是博客上的文章,但对当下电影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乃至对时下热门电影的分析都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读后收获颇多。
  •     最难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扣一星在于二维码注解。
  •     非常值得一看的书。严谨的思考态度
  •     碎评,针对昆汀和dvd的评论不错。
  •     大开眼界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有关电影的评论。波德维尔确实多产!!!
  •     影史“斯密斯”夫妇的电影杂谈。
  •     看电影研究者写的书,就真心能体会到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爱好者本质上的差别—单是从理解电影的角度上就多了很多纬度。本书虽是博客文章的整理集,但每篇文章都相当精彩,并非随意侃侃而谈,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十分推荐给电影艺术爱好者们。【不过本书的文章都写作于7,8年前,还是有一些隔阂所在。
  •     只看了行业观察的部分,太旧了。
  •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艺术、评论和产业观察的电影书,从这对夫妻大神的300多篇博客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和他们的涉猎范围,这种随笔性质的评论文章可以不受字数的限制,畅所欲言,很多观点和看待问题的视角都很值得学习。这本书在我看来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注脚都是二维码,一边读书一边摆弄手机实在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
  •     波德维尔他老婆那副自以为是地到处和人吵吵的女公知劲儿好讨人烦啊
  •     两星半:理论2价值0.5,豆瓣分值误导,慎重选择!
  •     评论合集一般都会每篇质量参差不齐,这本书这叫一个参差不齐。
  •     博客整理集
  •     集中了很多很有想法的影评 不过很多电影都是年代久远虽然很经典的影片 看过的很少就是了
  •     学术与趣味性合一的典范,国内部分影评人该好好学学
  •     主要是关于电影讨论的,个人看了,觉得当花边新闻看还可以,作为技术指导意义不大。
  •     英语烂只能买书看了
  •     没想到电影学者写起好莱坞产业评论还有点意思,比我国学者对国内电影产业认知要深刻。
  •     教材的作者从教材里跳出来,真枪实弹地分析电影作品、电影业现状。作为《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的补充真的很不错。减一星是因为编辑工作实在是太粗糙~~~
  •     有逻辑又有趣的影评和产业观察
  •     已经看过夫妇俩其它大部头的,这本应该不太过瘾。不过俩老先生拥抱未来的劲头倒是颇为可观,另外对新世纪几部挺流行的片子,他俩都提出了批评意见。个人推荐《评论危机》、《剖析动作片》、《闪回大师》、《柯南伯格的暴力反转》、《新媒体和旧叙事》。
  •     波德维尔 写文章的水平可比他老婆强多了。
  •     这才是真正的影评吧。
  •     除去和同行们互相贬低的部分,干货还是可以的,起码有自己的观点。
  •     在这个影评日趋口水肤浅化的年代,大卫·波德维尔属于极少数能提供真知灼见的影评家(其中《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一文对格里菲斯和《公民凯恩》的颠覆性评述简直惊艳)。可惜他的妻子水平就与其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     好看,爱看这二位的文章,有料,分析性强,还致力于更正一些看似有道理的错误看法。
  •     博客式写作,随兴所致,犹如面对面与你交流,文字浅白但又蕴含思维碰撞与观念颠覆,即使对最习以为常的电影,二位学者都给予了充分的专业思考,这是我喜欢的电影学术书籍,产生许多共鸣。相比较而言,许多学者并无兴趣视电影为艺术,而只是将其视为体现社会态度的载体,这在我们身边太常见了,甚至是在中国的绝对主流,这是一种遗憾与无奈,我们缺乏波德维尔夫妇这样既真诚、狂热的迷恋电影艺术本身又有深厚的电影史与理论积淀的学者,他们的文章能够真正引起你的相关思考,而不是觉得只是在写空话、堆砌拗口的专业词汇,这也是我不喜欢乃至不想读国内相关电影论文的原因,因为我觉得那根本就不是在谈电影。
  •     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吗?简直是奇烂无比的书啊
  •     波德维尔夫妇双剑合璧,萃取博客精华,要义精确,态度鲜明。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他们敢于质疑,对于问题的追踪剖析透彻。比如他们提出网络时代的良莠不齐的影评乱象,对好莱坞叙事“四分论”有进一步更充分的阐释,也感动于其对产业现状犀利评述。
  •     全书一直没有读完,略感枯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