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藏》书评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08645863
作者:[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页数:268页

技术不是为了监控而发明的

看过citizenfour纪录片,奥斯卡给了奖,颁奖的时候,斯诺登的女友还上台了,我都感动的要哭了。再来看书时,片中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还原了一个细节更加充实的真实事件。我更感兴趣的也是其中的技术细节。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是在新闻里面,觉得斯诺登真是个机智的少年啊,选了香港这么一个我国政府不方便直接插手,美国政府又无法直接插手的地方,给大家都留了一些余地。斯诺登对隐藏自己的身份非常内行,当然要用PGP, 但问题是对方不会用PGP,这就涉及到怎么让那些需要用PGP的人,学习会用PGP,技术的发明虽然有着明确的目的,但技术的发明者却没有想到怎么向那些最需要这种技术的人普及。斯诺登最后是用终极大招教会了Glenn使用PGP,那就是视频教程,当然不能自己配音,要用机器音,真是机智。如果PGP能够在之前更好的普及,曝光事件的时间起码提前半年。好在斯诺登很有耐心,并且也当过国安局内部的教员嘛,用户不会使用PGP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并且,对做视频教程的必备技能了如指掌。卫报最初曝光这件事情也是百转千折,差一点Glenn就和报社翻脸了。大家都深知这种报道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却没想到在还没发表之前,阻力就已经如潮水般涌来了。选择泄漏机密文件给记者而不是直接泄漏机密文件本身,现在看来是相当明智的选择,当然可能也是由于前面有曼宁的先例,并且文件太多,如果抓不到终点,对于披露事件本身也没有什么帮助。这次的泄漏和阿桑奇的泄漏不一样的是有好多PPT,这为曝光事件本身说明来龙去脉提供了很大帮助,毕竟很多文件都是内部专业术语写成的,给外行看未必能看懂,而就算是内部人员,也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而PPT本身就是归纳总结作报告用的,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不用斯诺登自己写,亲自统计核实,全部由国安局内部人员帮忙做完了,只是他们做PPT时想的只是向上级内部报告,没想到这么一曝光,向全世界人民做了一次报告。虽然一些专业术语还是需要斯诺登做成一个索引,但已经能够流畅阅读了。另外,PPT的制作水平也是挺捉急的,有不少用的就是微软的默认剪贴画,太偷懒了,他们一定没看过演说之禅那本书,把大量的需要演讲人说的话,写在了幻灯片上,一旦泄漏,后果真的很严重。其中还有一个自称技术专家黑客的人,用了keynote的模板,也是一样,贴的图都是大白边,一看就是从网站上直接复制到幻灯片上的,跟keynote的深色背景一点也不搭呀。信息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都被数字化,能够收集一切,从技术上说本来就是可行的,但没想到真有人这么干了,国安局真是一个务实的部门,敢想敢干。但问题是搜索技术还没有和海量增长的数据量相应提高,所以,书中提到,有些数据由于存储能力受限,竟然被删除了,看着我都心疼啊,每次我从硬盘上删文件的时候,都是这种心情。对于目前规模的数据量,如果要更好的利用数据,机器学习必不可少,让机器自己能够在不同的数据集间建立元数据与元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索引,这样就更加方便分析员监控他们的目标。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留意哪里提到了中国,果然,在监控列表中,中国是第一名,甚至在俄罗斯前面,和看很多美国大片一样,每每提到中国我都很兴奋,这要不提到中国,你还叫什么全球监控,还叫什么大片。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很多关于我国的机密情报泄漏出来,我想了好多原因,可能是我国的情报业还没有像美国那样达到高度的数字化,甚至可能还停留在红头文件的阶段,每份机密文件都有个大红章,斯诺登他们不太容易搞到手,扫描的话,太占存储空间,OCR计算机也识别不好中文,识别出来了美国人也看不懂。我甚至觉得就算是学了十几年汉语的老外,也未必能读懂今天的汉语,我自己在贴吧就经常看不懂帖子里面到底在说什么,需要边百度边看贴,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啊。之前就一直听说可以在硬件上面动手脚(例如打印机)来实施监控或者破坏,我还是第一次在书里面看到了图片,真是有图有真相啊,还可以拦截快递拆包,重新刷固件,再封包,这明明就是翻新机嘛,好熟悉感觉。美国说华为和中兴可以这么干,但是抓不到证据,自己就现身说法,证明这种做法是可以的。或者起码华为和中兴早晚也是可以这么干的。书中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怎样窃取隐私,并且利用隐私。某些情节在虎胆龙威4还有一级戒备里面都有体现。那页PPT里面提供的界面跟一般的搜索引擎差不多,只不过输入唯一识别的检索词,点击搜索后,出现的是关于这个人的所有个人信息,今天打了几个电话,打给谁的,或者收到了几个骚扰电话,接到的骚扰电话有几个是保险公司,有几个是卖保健品的,有几个是卖奶粉尿布的。其实这种事情很容易,直接用电子邮件在常用的搜索引擎回车就能获得很多真实信息了,前些年基本上你知道某个人的若干项信息,在百度里面就能够直接看到结果,甚至如果某个人的名字不是常见的姓氏或者名字组合,全国也没几个跟你重名的,一搜一个准,那些给孩子起了稀奇古怪名字的家长,如果你不是要让你的孩子成为明星或者网络红人,还是起一个输入法默认就能打出来的名字比较好。拿到隐私是第一步,怎么利用隐私书里面也透彻的分析了,基本上就是利用隐私分析出这个人的弱点,用弱点牵制监控目标,达到打击他们的目的。简直就是一部“讲理讲不过,隐私来攻破”的作战手册啊。要搞垮一个人,如果不能直接搞垮,那就先搞臭他,这样就不攻自破了,怎么还是那么熟悉的感觉,还是那熟悉的味道。还可以钓鱼,美人计在内部文件中被列为了首选,真的好想中计啊。种种的计谋中竟然还发现了“呼死你”这种DDOS攻击,不会是从淘宝买的吧。很多招数在QQ里面都被用烂了,美国国安局竟然也用这么土的方法。国安局自己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媒体配合,越看越觉得这像是中国人写的书。我当时就联想到一部美剧newsroom, 去搜了一下啊,第三季只有六集,好像是被砍了,不知道是不是跟剧情里面出现了斯诺登类似的剧情有关。技术不是为了监控而发明的,发明人也没想到会被这些人用来做这些。好在技术流里面的人,还是明白人多。翻译的很不错,可以给四星了,基本上还是比较流畅的,selector 翻译成选择器怪怪的,觉得翻译成筛选器比较好。

《无处可藏》译者手记 一入“棱镜” 深似海

http://weibo.com/1407680187/profile?topnav=1&wvr=5&user=1#_rnd1407576768562斯诺登的果敢与坚持 值得世人肃然起敬“棱镜”折射出的是我们时代的道德与正义文 / 米拉今年的雨季比以往来的更早些。午后,毫无任何征兆,须臾间,黑色的云团就占据了整个天空,仿佛是听到一声号令,豆大的雨点齐刷刷地扑降下来,很快模糊了窗外的世界。音箱里似有似无飘出的音乐混着杯中溢出的沁人茶香弥漫了整个书房空间,我照例把自己“栽种”在书桌前,若无任何理由,基本准备不再四处走动,带着一种近似朝圣的心情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刚刚完工的中文译本——书稿《无处可藏》。三个月前的一天,中信出版社的李穆老师就本书的中译本安排事宜急匆匆地找到我,当时我除了知道这部书稿时间紧、任务重,为争取实现全球多国同步出版,需要在作者创作的同时同步启动翻译之外,并未曾想过我会和一个即将不断发酵升温并引发全球范围激烈讨论的事件就此“结缘”,更不知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会于今年4月因报道斯诺登泄露美国国安局机密一事荣获第98届普利策奖,以及索尼还会买下本书的电影版权,并由 “007”制片人亲自操刀。本书英文版出炉之后,引发的一系列余震远未停歇,诸如: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6月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斯诺登曝光的证据表明,中国是美国非法窃听的主要目标之一,窃听范围涵盖国家领导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据外媒报道,中国政府推动银行弃用IBM高端服务器;中央机关采购中心禁止计算机类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德国联邦最高检察官以“涉嫌从事特务及间谍活动”为由,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事件立案调查,这是斯诺登爆料“棱镜门”事件后,德国在司法层面首次正式表示对此进行调查,或将影响德美关系等等。由于这些敏感原因,在启动本书的翻译程序时,我们遵循了严格的保密程序,乃至为了防止泄密,最初原书稿的大部分内容都没有采用电子版本。由于是同步翻译,作者创作过程中诸多修改版本均是通过硬拷贝完成,再使用最传统的邮寄方式,从地球的另一端传到北京,再辗转寄到我手中。如此多次往复,加之整个团队对本书的重视程度,让我感受到这部书稿的不同寻常。记得闫妮曾说过,演戏于她就好似角色“附体”,而在我看来,翻译似乎也是如此,若要传神地表现作者的所思所想,译者需要把自己完全放空,把对物质和生活外在层面的关注降到最低,以字为媒,与作者进行深度的灵魂交流。三个月来,我基本上闭门谢客,在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生花妙笔的引领下,跟随他的脚步,前往香港与自称“掌握了美国政府正在实施无孔不入的监控的惊人证据”的斯诺登戏剧性地会面,一步步走进这十年间最具爆炸性的独家新闻、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的台前幕后。透过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似乎可以感受得到作者格林沃尔德和斯诺登所经历的种种——外界的压力、众人的不解、来自政府和舆论的阻力、委屈、愤怒、恐惧、伤感、无助,那是一种普天之下无处可藏的困境和绝望。这是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内心的笃定?我不由得被这个年轻人的举动所感染和感动,甚至对他肃然起敬。也许这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计划的名称就预示了它的宿命,也许这预示着我们要通过道义的棱镜观察世事,透过21世纪特殊材质的棱镜,审视着互联网时代的正义、法律、良知、机构、体制、秩序、隐私、监控、权利等根本性问题。对这些宏大问题的思考,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不断发现的过程;无论是好是坏,这些问题终将影响到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政府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如此肆无忌惮地侵犯公民的私人生活,那么身处“无处可藏”尴尬境遇的可能是更多的无辜民众。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斯诺登却在此时挺身而出,选择了一条常人不敢想象的道路,不惜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抛下女友、家人和正常生活,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几近无处可藏,就是为了将真相公之于世,让我们认识到国安局的大规模监控行为对美国自身乃至全世界的真正意义,以正义之名无畏发声。不知何时,窗外已经雨过天晴,突降的雨水逼退了酷暑,清洌洌的空气似乎隐隐带了些甜意,碧空,阳光,鸟鸣,微风习习,又是一个明媚的世界。

No Place to Hide - by Li JingJIng, Global Times

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867097.shtml"In the very first online conversation I had with Edward Snowden, he told me he had only one fear about coming forward: That his revelation might be greeted with apathy and indifference, which would mean he had unraveled his life and risked imprisonment for nothing," Glenn Greenwald wrote in the epilogue of the book 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Now a year after Snowden's big reveal, all the sensation, concerns, accusations and praise, and reactions from both civilians and governments have proven that the sacrifice he made was not in vain. Known throughout the globe for dropping the giant bombshell revelation concerning the US government's massiv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 surveillance program, Snowden celebrated his 31st birthday on Saturday in Moscow. Although published more than a month before on May 13, Greenwald's book and its revelation of Snowden's story is probably the best gift he could possible have received. The then Guardia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to whom Snowden leak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SA surveillance program, Greenwald reveals everything from how he was approached by Snowden and the trust they built to the NSA's global surveillance files that Snowden provided him. For people who have been following this mind-blowing "blockbuster" over the past year, the book provides a behind-the-scenes peek into Snowden's story.Urgent taskIt's interesting that while translating a book about wiretapping and breaking Internet privac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eam had to take some unique precautions to prevent the book from leaking early. "There is no digital manuscript for most of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because we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most primitive means available: sending everything by mail. Every time a revision was made, it was sent by mail all the way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said Mi La, one of the two translators of the Chinese edition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 Global Times.The translation was an urgent task for the duo. Mi explained that they began translating in March while the author was still writing the book,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global release throughout different countries could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each other. She recalled that she had to "completely put aside the eight hours working system" and "minimize the basic needs for life" to make sure the book could be done in time.One of the first people to read the book, she said that reading it was like watching a suspense film, especially given Greenwald's excellent skills in writing and story-telling. "The process by which we first doubted what we were reading, to our gradual confirmation and trust in the information, was exactly like the process Greenwald went through with Snowden. He's like a director that leads u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said Mi. As a translator, putting herself aside so she could see things completely from the author's viewpoint, there were times she felt the same trapped feeling that Greenwald felt during the times he had "no place to hide." Hero or villain?Ever since Snowden unveiled the massive global surveillance and warrantless wiretapping mostly carried out by the NSA, the world has changed the way it looks at the US and many people now doubt pretty much every statement the US government makes. Although the US government has tried to use the prevention of terrorism as an excuse to justify its programs, based on the documents Snowden revealed, most of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ed had less to do with anti-terrorism and more to do with economic espionage. No matter if it was Brazilian oil giant Petrobras, Russian gas company Gazprom, Russian airline Aeroflot or the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 of other countries, all fell under the purview of this intelligence collection.During a presentation at the TED conference in March, Snowden stated, "Terrorism has always been what we in the intelligence world would call a cover for action. Terrorism is something that provokes an emotional response that allows people to rationalize authorizing powers and programs that they wouldn't give otherwise."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US government has warned consumers that routers manufactured by Chinese enterprises had built in monitoring devices and were a threat to the Internet. However, in the third chapter of his book, Greenwald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the US was doing exactly what it was accusing others of doing. In the introduction to his book, Greenwald mentions a 2006 US congressional hearing titled "The Internet in China: A Tool for Freedom or Suppression?" where speakers condemned US technology companies for helping China suppress dissent on the Internet, "It was a full-throated harangue, a typical performance when American officials speak about a regime not align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In light of those revelations, denouncing other countries for carrying out their own domestic surveillance rang rather hollow," Greenwald further wrote.Back in 2008, Mi translated the book Barack Obama by Heather Lehr Wagner. Reading the book she said she was totally enraptured by the optimism presented and the dedication to democracy and freedom depicted in the book. However, she said translating No Place to Hide was like witnessing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same country. "It's like you flipping a floor rug and discovering that what's underneath is totally different than what people imagined," she said.No matter which word people choose to describe Snowden, hero, traitor or whistleblower, without a doubt he is a rule breaker, who risked his life to tell a hidden story to the world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 to privacy. His life has changed ever since, and so has everyone's way of seeing the world. A title like No Place to Hide sets readers wondering, just who exactly has no place to hide? Is it those of us who are using the Internet and probably under surveillance? Or Greenwald and Snowden, the latter of which had to leave the US for his own safety? Or the US government now that it is being condemned by the world?Whil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book is astonishing, it's really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nd it makes one wonder if there will ever be a day when Snowden no longer needs a robot avatar to attend conferences in the US. "As a result, the public image of him is not a convict in orange jumpsuit and shackles, but an independent, articulate figure who can speak for himself, explaining what he did and why.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for the U.S. government to distract from the message simply by demonizing the messenger. There is a powerful lesson here for future whistleblowers: Speaking the truth does not have to destroy your life," Greenwald wrote.According to China CITIC Press, the publisher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the book will reach shelves in China by the end of June.Behind-the-scenes book marks first anniversary of Snowden reveal

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

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无处可藏》,[美] 格伦•格林沃尔德著,米拉,王勇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6月】 当你爱机、你的电脑被劫持成告密工具,于是你的通话、短信、电子邮件记录,你的网购习惯、浏览记录直至你正输入字符的屏幕,还有通过GPS所暴露的行踪甚至手机变窃听器记录下你所有言行,一切都暴露无遗……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山姆大叔权力泛滥下异化成为全球监听的工具。换而言之,山姆大叔的耳朵已经延伸到你的床底。这种状况,正如书名,我们已无处可藏!格伦•格林沃尔德作为斯诺登事件的唯一真实接触者、美国知名的宪法律师,在这本《无处可藏》书中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一切:从与斯诺登的曲折联系到高度紧张、不亚于谍战片的香港十日,从他作为专栏作家供稿给《卫报》的艰难辗转到《卫报》被迫销毁电脑、其合作伙伴被英国政府借故扣留,背后系列的暗战和角力……一切有如电影般波澜起伏,然而却又着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仿佛置身事中,不免不寒而栗。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海量数据的解读、绝密原始文件的披露,将无须通过网络窃听的“无界线人”、光纤电缆数据窃取的“上游计划”,以及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勾结、直接从其服务器读取数据的“棱镜计划”等等展露无遗,一切正如书中披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终极目标和口号“收集一切”。同样,各种美国安全局的绝密数据和统计、美国及其盟友的窃听方式、技术平台以及形式各样、纷繁复杂的窃听代号,对于军迷爱好者、谍战小说创作者以及研读者来说,这都可谓是难得的一手资料,因为相关文件不仅被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中核实,在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几个月的查证后,也证实其针对我国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并未停留在就事论事、平铺直叙的记录层面,更多是作为一个宪法律师对于互联网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价值观的思考。从时代背景和源头而言,“9.11”事件后,美国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脆弱性极大地促进了一种有利于权力滥用的政治气候形成,恐怖主义威胁的概念赋予了美国总统几乎无尽的权限,甚至包括违反法律的权限。但从美国宪法角度以及人类的普遍世界观来说,无孔不入的窃听方式显然已经逾越了边界。甚至可以说山姆大叔在互联网面前已经患上了“被迫害幻想症”,这种病情进而发展到处构建假想敌的“臆想症”,但这对于渴求巨额财政经费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以史为鉴。反对政府对隐私权的侵犯是美国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数百年后,美国政府将侵犯隐私权变成一种屡试不爽的独门暗器——不仅对国外,也大规模监听美国公民。正如书中所言:“基于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它带来无所不在的监视和控制,其力度和范围远超过以往最残暴的暴君梦想中的尺度。”在这种高压的全覆盖下,美国民众着实不免人人自危,心有戚戚。丑闻背后,山姆大叔奉若圭皋的民主与人权节操,更不免掉了一地。且不论斯诺登曝光相关材料的初衷,但格伦•格林沃尔德所追求的目的却已然达到——它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监控与保卫隐私权之间的大讨论,对美国在互联网上的霸权统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激起的涟漪显然不止于此,对其盟友的长期窃听,降低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改变了全世界对美国官方言论的可靠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书中披露出美国政府对我国华为公司提供的路由器有窃听后门的“贼喊捉贼”式的污蔑,斯诺登在我国香港特区滞留间的捕风捉影、不顾后果的肆意隐射,以及所披露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我国无所不用其极的监听,还有事件曝光后所谓第四等级、相关媒介的矢口否认和对披露人员的妖魔化构陷。种种一切,让我们更加看到国家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国人自由的保护、对于我们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于我们国家安全的保护,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我们需要走的都还太远。

No place to hide

《无处可藏》——格伦·格林沃尔德,米拉No Place to hide,这话和“偌大的一个中国,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颇有几分相似。无处可藏是因为没有地方隐藏,还是可藏的原因不被许可?放不下安静的书桌,是因为中国不足够大,还是容不下书桌的存在?对于当今世界的美国,没有任何盲点是可以被忽略的;其技术的厉害,和谋虑的深远,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思维边缘。一个想要揭秘美国最为核心的军事丑闻的人,能隐藏在哪儿呢?这是一个问题,也需要斯诺登付出生命的代价。按照现在了解的新闻等信息,斯诺登29岁的年纪的智慧,超越了一般人;而其勇敢、睿智和清晰的认识,给人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冯诺依曼是熟悉的。冯诺依曼最出名的可能是其“计算机之父”的荣誉称号,但不为人知的冯诺依曼为兰德公司的美国军方原子弹的建造而付出的努力,和其“博弈论之父”最高赞誉。冯诺依曼作为军方最高计算机杰出人才,已经深深印象了美国的军方发展方向。在博弈论发展方向上,其作用无异于管理学上的F .W .泰罗和彼得·德鲁克。所以一切谈论计算机发展、安全和管理发展方向的话题,都离不开对冯诺依曼的了解和认识。美国军方一直是全球互联网的最资深的原本,各种各样的系统、方案和策略都来自军方的需求进而有了今天的互联网。今天我们能在互联网上有所发展和有所自由,美国军方作为互联网发展基础和原本的作用是需要肯定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对军方网络和互联网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看法。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创新和基础软件、服务均来自美国,众所周知的公司如微软、因特尔、甲骨文、IBM、SKYPE、GOOGLE、CISCO等均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这是我看完《无处可藏》后最为担心和苦恼的。在《无处可藏》中写道美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司参与了军方的信息提供和协助,对于我们每次安装和使用的来自这九大软件前点击“同意”的协议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切的协议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无情打压。《无处可藏》非常完整的介绍了整个斯诺登时间的始末,整个书的介绍框架非常清晰。全书总共分为五章,结识斯诺登的关系,见到斯诺到面谈,给出各种劲爆的消息,监控的各种危害,和对新闻等级的观察与思考,非常符合我朝对写作文章的要求。这样读起来文字熟悉,再加上文字内容劲爆,这本书大约5小时左右读完(火车上刚好6小时)。在《无处可藏》的第一二章中,和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差不多,各种不安全和各种的加密工具交流;在第三章给出了非常劲爆的文字、数字和图片、PDF举证等,虽然我们只能从书中看到部分的举证材料,但那些不为人知的行为和监控措施、能力,确实让我震惊!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信息获得渠道和丰富采集、存储渠道的政府,其做出来的各种决策一定是最接近事情发展规律的。这一点相当可怕,因为人最不能决定的是两件事情——时间的过去和未来。在《无处可藏》的世界里却在不断显现着NSA拥有着这样的能力:他们预测未来的能力超越所有机构和政府。目前我国政府也在做“去IOE”的各种政策应对,但其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目前现状对美国软硬件依赖太严重,从软件到硬件再到芯片等各个方向上,美国都在非常早的时间做了布局和策略。就设备来说,我们曾经大量购买过IBM,CISCO,HP,DELL的从PC到小型机、大型机的全系列设备;就系统来说,微软的windows系列,Linux各种版本和Android手机OS;就应用软件上,如微软的office,google的QuickOffice,skype,oracle等;就芯片来说,因特尔举世无双,AMD后来居上,高通则是在移动市场的霸主已成。通过目前种种现在的分析和了解,完全在技术上无法战胜美国,也不能保护自己国民的信息安全。再目前最牛X的互联网公司中如BAT,其资本市场也都定位美国的NADQ,这样看来资本市场我们也是完败的。所以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没有给中国人创造财富,却给了他国人民更多的盈利分红和利益共享,这是一个不健康,也不是安全的继续发展方式。读完《无处可藏》,其实最大的感触是对安全的重新理解。以我之前对计算机安全肤浅认识,也不至于那么被动和无奈。读完这本《无处可藏》给人震惊的感觉: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连接了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数量,而且被连接的人都是中高端的社会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安全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部分政府单位和组织越来越依靠互联网去完成(比如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种资格考试全部需要互联网操作,各种政府招标等重要政策内容均需要网络工具)。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全体人民的信息安全,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不影响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效率,都是使得这一项任务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天罗地网,不疏不漏

当你打电话时、当你发短信时、当你浏览网页时、当你在网上恣意徜徉时……你享受着自由,可有一天却发现,其实早已置身于无所不在而又悄无声息的监视中。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被一张无形的网络覆盖着,哪里有自由可言。此时,你,会作何感想?仅仅是想象一下这种可能,我都会愤怒,伴随的还有生气、害怕、难堪以及种种情绪。这些可都是你的私密空间,可都是你的个人生活,可都是你只想和特定人(群)分享的生活和情绪。任谁都不会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处在随时随地的监控之中。任谁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或大或小,但必须是不被随意打扰,不被任意侵犯。可是,美国国安局却暗暗地渗入到了个人空间,将个人的全部生活一览无余。可是,为何读到此,我竟然不反对、不愤怒?甚至于,竟会有种置身事外的默许和认可?这又是为什么?这时候,脑海中似乎一直有声音在说。你看,大多数人跟恐怖主义有什么关系啊,即使被监控了,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被监控的又不是一两个人,他们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你这个普通人的单调生活?监视,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所以,别那么在意,别那么小心翼翼,其实没人关心你干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些什么。原来,自己竟是作者口中的“自以为不会受到政府权力滥用影响的人们”(第192页)。一想到,自己这些年时不时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挂在嘴边,不免觉得羞愧难当。正是我们“这种漠视甚至支持的态度始终在放纵政府权力的滥用,才使监控远远超过其最初的适用范围,直到权力滥用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第193页)。但再仔细想想,即使没有任何观众、没有任何听众,你真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无所保留地储存在某个时点,你真愿意有一天被别人点开了看个一透到底,你真愿意将来你有一天被提醒到某年某日你做了某事说了某话?你有意或无意说过的一些蠢话、干过的一些蠢事、有过的一些奇怪想法,你可不想身边人知悉的一些情感……你真打算让这些可能随时随地被昭告天下?你真的能忍受,有一天,你在网上所有的痕迹都被挖掘出来,你被评论、被定位、被分析、被贴上任何标签,而你却无法反抗、无法辩驳?你不得不承认,“总而言之,人人都希望有所隐藏”(第174页),谁也不例外。而我们应该谴责的,我们需要反对的,不是监控行为,而是无差别实施监控的行为,而是对普罗大众实施监控的行为,我们谴责和反对的是对个人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和侵袭。正如作者所言,“反对对大众进行监听,并非是要取消一切监控手段;相反,是要锁定具体监控目标,只针对那些有切实证据表明确有不轨意图的人士实施监控”(第246页)。2014年7月3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的一年临时庇护期限到期。下一步,斯诺登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们,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同样面临着迷茫和不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否受到监视,受到多大程度的监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跨越那道深奥复杂的技术门槛和权力壁垒,更接近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真相;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独处权利,不受侵犯,不被打扰。我们究竟要怎么做,究竟又能做些什么?可悲而伤感的现实就是,目前,我们似乎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你,无处可藏

在美国间谍案在德国愈演愈烈之时,英国《卫报》的报道称德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重新使用机械打字机,借此避免遭美国监控网络窃密。德国联邦议会的高级官员坦承日后在起草敏感或绝密文件时,可能会避免使用电子邮件,而改用老式的机械打字机。不过,重新寻回那些“压箱底”打字机的主意并非德国政府所原创。2013年6月,在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全球网络监视项目“棱镜计划”后,俄罗斯政府便在第一时间花了近50万卢布购置了一批旧式打字机用于克里姆林宫信件处理。转眼间,引发这一连串“多米诺效应”的斯诺登已经在俄罗斯当了一年的“政治难民”,而他引爆的“美国网络监视丑闻”则依旧在持续发酵。除了在美国在德国间谍行为被陆续披露外,斯诺登所泄露文件还指出英国情报部门曾通过伪造网络调查结果的方式来说引导公众舆论,使之朝有利政府的方向发展。当初曾直接协助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大量绝密文件的前《卫报》专栏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也在此时抛出了一本描述该事件完整过程的新书。在这本书中,格林沃尔德与斯诺登初次在网络上的接触过程,犹如电影《黑客帝国》那样充满戏剧性。在义无反顾地选择“红色小药丸”后,他们在香港碰面的情形,则如电影《谍影重重》般紧张刺激。所幸,美国特工追杀记者与泄密者的一幕并未在香港美丽华酒店上演。而这恰好正是斯诺登计划的一部分。尽管看上去只是一个文弱的电脑宅男,但他认为:香港虽然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但毕竟是中国领土,所以美国特工要在这儿对付他会更困难,而且背靠大陆的香港也有能力顶住美国的压力不引渡他。众所周知,国家政权之间的间谍行为自古有之,各国间亦都心照不宣。然而,如“棱镜计划”这般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对任何机构、任何个人展开全方位的监视行动,则是个人隐私权骇人听闻的侵犯。“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意识到21世纪的敌人除了所谓“敌国政权”外,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组织以及具有强烈反社会倾向的个人。于是乎,小布什政府通过《爱国者法案》扩大了政府秘密行使权力的范围,并可以“合理合法”开始将私人的电子通讯纳入了国家级监控的天罗地网之中。在亲身参与后,斯诺登马上便意识到有责任通过格林沃尔德这样的媒体人把这个真相告诉全世界。根据斯诺登向格林沃尔德披露的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便开始实施这项名为“棱镜计划”的绝密电子监视计划,可在全球范围内对网络通讯和资料进行全面检索和监视。所谓“全面”,换而言之便是“搜集一切”。在斯诺登所提供的“棱镜计划”长长的合作名单上,囊括了雅虎、微软、谷歌、脸书、苹果等承载亿万人日常生活信息的互联网巨头们。在这些企业位于美国的服务器上,美国国安局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每天能截取超过10亿份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话以及其他形式的通信信息,能够覆盖全美75%的互联网流量。累计数量之多,以至于“收集到的内容大多对分析员的常规分析并没有用”。尽管如此,庞大的情报机器一旦启动,便难有暂停之势,美国国安局目前截取的网络通讯可能早已超过了20万亿份的规模。如今的“棱镜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是冷战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自然延续。该计划的执行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未必如中央情报局那样知名,但其规模却要庞大的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其人员规模便比美国情报界其他部门的总和还要多。此外,不同于中央情报局是在1947年根据《国家安全法》所设立,美国国安局的组建却没有任何一项法令正式授权或规定其权责范围。名义上隶属国防部,实则直接听命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美国国安局,几乎可以不受监管地从事针对任何人的监控工作或其他所谓“隐蔽行动”。在里根时代所批准的《第159号国家安全决议指令》中,便清楚写道:“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美国国家安全的所有手段,而总统负责决定是否以隐蔽行动为手段达成某些目标”。在经过《爱国者法案》扩权后,总统可以透过其政府更方便地推行所谓“隐蔽行动”,诸如“棱镜计划”。然而,此间法理上的冲突并未消失。实际上,在这份1985年由里根签署的“第159号国家安全决议指令”中,亦承认“由于《美国宪法》和《1946年国家安全法》禁止采取所谓隐蔽行动,因此需要特别的授权予以规定”。由于始终难以摆脱“违宪”的嫌疑,所以美国政府主导的各类监控行为都时常被隐藏在各类五花八门的名目之中,借此获得国会批准的预算。直到“九一一事件”后,为了搜寻打击恐怖分子,相关监控行为才变得“明目张胆”起来,并且不再讳言对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个人监控。在反恐和社会安全的旗帜下,一切行动都能有合理的借口。所以,在美国一系列监控计划曝光后,为之辩护者并不在少数。按照格林沃尔德书中的描述,斯诺登曾表示: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世人对他的爆料表现出的漠然和冷淡。30年前,主持过调查“水门事件”美国参议院弗兰克•丘奇同样担心以美国国安局为代表的监控力量“随时可以转用于对付美国人民,从而没有哪一个美国人能够藏得住一点隐私。这是一种监听一切——不管是电话还是电报——的能力。人们将无处可藏!”而在如今数字时代下,这一切正在化为现实。

kindle笔记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59-6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1:52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身美国调查局使用窃听装置以及邮件监控和告密人员对反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人士予以镇压。 无论==========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0-6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2:39无论具体的技术手段如何,历史上的大规模监控都具备若干固定的特点。首先是对国家政治持异见者以及边缘人士会首先中招,导致支持政府的人士或至少对政府漠不关心的人们会误以为自己会与此类事情毫无瓜葛。历史事实表明,大规模监控设施的存在,无论政府是否使用,都足以对持异见者产生震慑作用。当公民意识到自己会常常处于监视之下,自然会俯首帖耳,心有戚戚。==========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6-6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3:39但是监控滥用之苦并非仅仅曾经出现在美国历史上。恰恰相反,大规模监控往往是无耻势力的普遍企图。在任何情况下,此举的动机都如出一辙:镇压异见,强行要求众人言听计从。==========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176-1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52:56我们发现保密是权力滥用的关键和推动力,唯一的真正解药则是将其公之于众。==========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485-48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18:43但即使只有瞬间,只要统治我深爱的这个世界的那个联盟能被揭露,那么我就会感到满足,因为它是由秘密法律、不公平的赦免和不可抗拒的行政权力组成的。如果你想提供帮助,请加入开源社区,共同努力保持新闻精神的活力,保持互联网的自由。我曾去过政府最黑暗的角落,他们害怕的是光明。==========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07-61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0:39他解释说整个情报圈都急需专业技术人员。这个圈子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盘根错节,难以找到足够的人员来维持运作。因此国家安全机构只好从非传统的人才库中招募员工。具备高超的计算机技能的人往往年纪不大,有时候还宅在家中,而且在主流教育体系中不怎么出色。他们往往认为互联网文化要比正规的科班教育更让人动心。==========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18-62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1:48“维护电脑系统所具有的权限,使得我接触到很多秘密情报。”他告诉我,“其中有许多事情非常糟糕。我开始明白,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的真实行径与我先前接受的教育中所说的存在多么大的差别。”==========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28-62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4:37“就在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要推卸责任有多么容易,权力越大越缺乏监管,越没有责任。”==========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45-64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7:59斯诺登告诉我,在中情局和国安局期间,经过一次次的训练,他逐渐变成了高级网络特工,以黑客手段侵入其他国家的军用及民用电脑系统来窃取信息或为发动袭击做准备。在日本期间,训练进一步强化。他掌握了最复杂的技术,能防范其他情报机构获取他们的电子数据,正式成为通过认证的高级网络特工,能不留痕迹地侵入其他国家的军用以及民用电脑系统来窃取信息或为发动袭击做准备。到最后,他被国防情报局的联合反情报学院选中,在他们的反情报课上授课。==========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681-68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下午1:53:21说:“人被动服从的原因是对后果的恐惧。一旦抛开金钱、事业与安全这些身外之物,你就可以克服这种恐惧。”==========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1355-135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下午11:01:42在他执掌美国电子情报机构的8年里,61岁的亚历山大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秘密地掀起了一场提高政府挖掘信息能力的革命。”==========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075-20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4:14:53令人瞠目的是,那些轻视隐私价值的人同时又在不遗余力地捍卫个人隐私。这是一种虚伪的做法,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真正的重点在于,对保护隐私的欲望是所有人共有的重要特点,这一点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人何以为人的关键所在。我们都本能地认为,在私人领域,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行事,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写所做、所选所为,这些都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隐私是成为自由人的核心条件。==========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091-209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4:18:03首先,当人们意识到有人在观察自己时,行为方式就会发生极大改变。他们会力求按照他人的期望来行事。他们希望避免蒙羞或遭到谴责。为此,他们会严格遵守人们所接受的社会惯例,不会越雷池一步,以防所作所为被视为离经叛道,有异于常人。==========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099-210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07:37如果总有人关注着你,并且对你评头品足,那么你绝对不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00-210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08:01所有压制性权威,无论是政治、宗教、社会还是家长,都仰仗这一重要真理,以此作为主要工具来执行正统观念、强迫服从并打压异议。要让大家相信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逃不出权威的掌握,这才完全符合他们的利益。剥夺隐私将有效打击任何离经叛道的做法,这远比警察机关更行之有效。==========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33-213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2:2220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边沁的圆形监狱原则其实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机制之一。他在《权力》(Power)一书中写道,圆形监狱是“以持续不断对个人监控的形式,以控制、惩戒、补偿的形式,以修正的形式,对个人实施的一种权力,是依照一定规范对个人进行塑造和改变”。==========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35-214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3:18在《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一书中,福柯进一步解释道,无所不在的监控不仅让权威更富权势,强制遵守服从,而且还诱使个人将监视者潜藏进内心。那些相信自己处于监视之中的人们将本能地选择按照要求行事,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受人控制:圆形监狱使得“在囚犯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种意识,认为自己的行为永远会受到监控,以确保权力自动发挥功效”。随着这种控制深植人们的内心,公开的镇压就会销声匿迹,因为这些已然全无必要:“外部权力就可以轻装上阵,可以逐渐脱离实体的形式,越接近这一限度,则会越持久、深入并永恒地发挥作用——这可以避免暴力冲突,并可以先入为主,因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胜利。”==========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41-214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4:40此外,这种控制模式还有一种极大的优势,即可在同时创造出一种自由的假象。这种强制服从的意识存在于各自的思想中,由于担心自己正处在监控之下,人们会自觉自愿地选择言听计从。这就会完全消除人们被强制的外在特征,使其误以为自己还是自由之身。==========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43-214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4:55为此,每个压迫型政府都会将监控作为自己的重要控制工具。==========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53-215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8:51权威机构面对如此动荡局面通常有两种选择:通过象征性让步安抚民众,或是加强控制,使对其利益的损害最小化。西方社会的精英们似乎看中了第二种选项,竭尽全力强化自己手中的权力,也许这也是他们想维护自己的立场唯一可行的选择。他们对占领运动用武力予以镇压,催泪瓦斯、胡椒喷雾以及起诉手段无所不用。国内警察力量的准军事化在美国各大城市竞相上演,与巴格达街头荷枪实弹的警察镇压合法集结的大量和平示威群众如出一辙。这一策略旨在让大家不敢参加游行示威,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确实卓有成效。更大层面的目标是让大家形成这样一种观点:面对如此大规模和无孔不入的机构,此类抵抗全属徒劳。==========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58-216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9:19无所不在的监控体系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甚至还有更强的震慑作用。当政府在密切监视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时,仅仅是组织反抗运动都会变得难上加难。可是大规模监控会在更深入更重要的层面将异见者予以扼杀:在思想角度,大众都已经被训练成为只会照章办事的循规蹈矩之徒。==========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71-21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20:42无所不在的监控所产生的危险控制力和由此导致的自我审查已得到一系列社会学试验的证实,其影响远不止在政治激进主义范畴之内。大量研究表明,这类思想动态已经进入到个人和心理的最深层面。==========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188-21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22:45威胁或是政府监控的现状可以在心理上束缚言论自由。”==========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214-22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34:32总而言之,人人都希望有所隐藏。《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巴顿·格尔曼这样表述了这一观点: 隐私是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取决于观众是谁。你不会希望雇主知道自己在四处觅职。你不会对自己的母亲或子女和盘托出你的感情生活。你不会将商业秘密告知竞争对手。我们不会不加区分地将自己完全示于众人,同时我们也会小心地应对谎言,这都是理所应当。在正直的公民中间,研究人员一致发现谎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交互动”。(大学生们每天会经历两次谎言,在现实世界中是每天一次)……全面透明势必是一场噩梦……人人都需要有所隐藏。==========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230-223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36:07在如此机构眼中的“行为不轨”远不止非法行为、暴力行为或恐怖预谋,还包括抱有意图的异见者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这就是权威的性质,无论是政府、宗教还是家族都是如此,他们将不同意见和行为不轨画等号,至少视之为一种威胁。==========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236-223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44:41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积极保卫自由言论受理了大量案件,其中以布兰登伯格诉俄亥俄州案(Brandenburg v. Ohio)中联邦最高法院全体一致得出裁决而达到顶峰,该裁决推翻了州立法院认为美国俄亥俄州三K党(Ku Klux Klan)首领布兰登伯格在言论中暴力威胁政治官员的有罪原判。法院认为宪法第一修正案非常强有力地保障了言论和出版自由,“不允许政法禁止或限制任何主张暴力的言论”。==========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289-229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53:40国安局明确表示,这项监控中的所有目标个体均非恐怖组织成员,也并未卷入任何恐怖袭击阴谋。相反,他们的“罪行”不过是他们所表达的观点被视为“极端”,就是这个专业术语成为了实施无孔不入的监控和以“发现弱点”为目的的破坏性行径的正当理由。 在对这些个人所搜集的情报信息中,至少其中有一位是“美国人”,他们的在线性活动和“在线滥交”被详尽跟踪记录,其中包括他们经常访问的色情网站情况,以及与其妻子以外的女子偷偷摸摸地进行色情聊天的记录等。国安局想尽办法挖掘这些信息就是为了让他们名誉扫地、身败名裂。==========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407-240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0:06可是衡量社会自由的真正尺度在于它如何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和边缘组织,而不是在于它如何处置忠顺良民。==========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466-246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7:45一旦公民默许了新的权力,相信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那么就会实现制度化和合法化,再要反对则毫无可能。==========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469-24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8:34“这种能力可以随时转向针对美国人,若是当真如此,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再有隐私可言,因为一切均可处于监控当中,电话交流、电报往来,无所不包。普天之下,无处可以藏身。如果政府再由暴君所掌控……情报机构的技术能力就可以使得政府全面实施专制暴政,而且还绝无反击的可能,因为即便是最为谨小慎微的抵抗组织……都逃不出政府的手心。这就是这种技术的可怕之处。”==========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479-24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42:34美国和其他国家所取得的进步不过是刚刚实现了能挑战权威和正统思想、可以探索思考和生活的新方式。==========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572-25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3日星期五 下午10:59:01制造恐慌是权威机构相当喜爱的一种策略,就是因为恐慌可以有效战胜理性,使得权力的扩张和削减权力变得合理化。==========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879-288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07:22普罗大众大多会认为极端的反对意见体现出一种人格障碍,但其实恰恰相反:在面对严重不公的情况时,拒绝提出异议才是性格缺陷或道德缺失的体现。==========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920-292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3:15相关区别并不在于有些记者存在个人观点,而有些没有——不具备个人观点的记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区别在于,有些记者会坦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有些则掩耳盗铃,仿佛自己并不拥有什么观点。==========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927-292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4:48体制内记者不带观点、毫无色彩和灵魂的工作模式已经极大影响到了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属性,导致了机构媒体的尸位素餐:这不会对任何权威构成威胁,而且还正是此举的初衷所在。==========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2922-292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5:08认为记者不得拥有个人意见的观点,与这一工作长久以来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这实际上是个相对较新的手法,它的效果就是使我们的新闻业遭到阉割,即使这并非出于它的本意。==========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3198-319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42:40联合国大会通过不记名投票对德国和巴西所提出的决议予以支持,确认在线隐私属于基本人权。==========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3227-322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47:45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欧洲科技公司在推广自己的电子邮件和聊天服务,以替代谷歌和脸书的相关产品,并骄傲地声称他们在现在和将来都不会为美国国安局提供用户数据。==========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3229-323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9日星期四 上午12:00:43此外,为防止政府侵入到个人层面的沟通交流和互联网使用,所有的用户都应使用加密和匿名浏览工具。这对在诸如记者、律师、人权激进分子等敏感行业就职的人们尤显重要。科技社区应继续开发更行之有效且用户友好的匿名和加密程序。==========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您在位置 #3242-32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9日星期四 上午12:03:16即便是最执着的激进分子也会时常禁不住向失败主义低头。当权的机构看似强大无比,悍然不动;传统思想似乎根深蒂固,无法动摇;诸多党派为了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更愿意维持现状。但是决定着我们希望生存于怎样的世界当中的是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私下里行事的精英人物。推进人们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这才是揭秘行动、激进分子和时政新闻工作的真实意图所在。目前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感谢爱德华·斯诺登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监控无处不在

很早就认识到网络中的监控无处不在,家中的电脑即使你关了机,黑客还是能远程遥控到你的电脑。只有彻底的关闭电脑,切断电源方能有少许安全感。想想你电脑上的摄像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启动起来,探测到你家中的一切。太可拍啦。从书中,则进一步了解到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能成为一个倾听工具。正如书中言,如果想要防止被监听,你的取下电池,或者放入冰箱内,或者把房间彻底断电。幸而,自己属于非重要角色之类。有许多的专业词汇,看不懂,只是很佩服作者的勇气。

We are being watched

“You are being watched. The government has a secret system: a machine that spies on you every hour of every day.”翻看这本《无处可藏》时,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就要想起这句开场白,美剧POI前瞻性地探讨着监控,隐私,恐怖主义以及人权之间的关系,而斯诺登震惊世界的爆料让我们发现,原来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隐秘的知情人让格林沃德先生对他掌握的情报产生了兴趣,没有一位记者会对能证明美国政府正在实施无差别监听的真实证据视若无睹,在经过了让人吃惊的高加密渠道交流之后,这位知情人在香港露出了真容:29岁的斯诺登,国安局承包商前雇员,给格林沃德,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爆炸性的消息。手机,电脑,通讯电子设备,网络通讯工具,网络沟通软件,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我们信息流失的途径。而我们自以为保存良好的那些小秘密,小隐私,其实已经被人若无其事地翻看着,研究着,而我们却一无所知。就像是谍战电影里讲述的那样,原来科技真的已经进步到无孔不入,而我们却还单纯地守着最古老的保险柜,死死地攥着那把并不唯一的钥匙,安心入睡。看到这里只是觉得吃惊,然后有一点小小的自我劝慰,就算信息流失又怎么样呢,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无聊记录而已,就算这些信息流失又会怎么样呢?这本书继续给出了答案。美国政府强调说,监听收集截取的并非是每个人的交流信息,只是元数据,这并非是对隐私的侵犯,只是一种针对“911”等恐怖事件采取的保护手段。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通过这些元数据,可以了解些什么?它勾画了一张网络,属于这个人的交际活动网络,它让监控者了解你联系过哪些人,频繁度是多少,在什么时段出现在哪些地方,经常去的地方是哪里,然后这些丝丝缕缕的线索就能勾勒出你的信息:一周去三次超市,买很多零食蔬果乳品,周末会去离街口五百米的家庭餐厅,每天搭乘街口的公车往返于家和某牙科诊所之间,等等,这些信息堆积起来,勾勒出一个有两到三个孩子的诊所护士的日常生活,继而推断出年龄甚至更多…….任何的信息都是我们生活的一条线索,或者说秘密,而这些秘密信息拼凑起来,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可是对监控方来说,那不过是成千上万数据流的微小部分而已,可是这些数据会被怎样识别判断利用,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些由我们产生的数据,正被别人筛选着整理着,而监控者们还笑笑说:人们热爱用脸书微博分享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也不介意被人查看所有信息,这是一个信息分享的世界。可笑的是,参与或知情的网络巨头们,却一边对着镜头嘲笑大众无谓的担忧,一边惶惶然守着自家的豪宅,生怕有一丝隐私被人窥见。如果说看完这些惊心动魄的真实,有一丁点令人欣慰的,那大概是,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对监控者怒目而视,因为不管你如何隐藏,我们都被一视同仁地监控着。这大概才是斯诺登爆料引起如此大波澜的最主要原因:We are all being watched .

互联网:自由的乌托邦or独裁者的戒尺?

长期以来,互联网被誉为自由民主的象征,网络技术被赞颂为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数字化时代被认为开启了自由解放的新阶段,人们可以运用互联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甚至隐匿自我。然而互联网真的如此“完美”吗?从“斯诺登爆料事件”中我们看到,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自由,它还可以是一种完美的伪装,用表面的阳光开放掩盖其背后的黑暗控制。从书中我们了解到,美国国安局联合其他情报机构、别国政府、私营企业,甚至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和电讯公司合作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监控系统。他们进行海量的数据收集和无处不在的监控,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却丝毫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许多被监控的公民自身也并不认为政府做错了什么。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或者说他们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吗?一切只是我们的多管闲事、杞人忧天?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人们看似认为合理、可以接受的态度下,暗藏的是美国政府对公民心理和权术操纵的深刻把握。在“斯诺登爆料事件”曝光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辩解,而所有的辩解都强烈而迫切的想要传达一个讯息:监控与大多数美国人无关。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那些掌控着监控大权的“社会精英们”深谙人心,他们一直试图以监控的人选的特殊性引导公民,他们想要让人们相信只有个别具体的边缘人物的生活会被监控影响,而且会受到影响的那些人是包藏坏心,问心有愧的,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力而可信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你自然不会畏惧监控。美国政府想要的正是通过这种理念的灌输让民众对监控暴行熟视无睹,默认甚至是支持这种压迫手段。那么监控真的只是一个边缘事件吗?它真的无关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表面看来监控的确没有对大多数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但其实私人领域的不复存在便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并且难以挽回的伤害。书中提到的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圆形监狱设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虽然监控并不直接触碰我们的生活,但它一出现就仿佛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每个人的心脏,事实上当人们处于被监控状态时就已从内到外、由精神到肉体完全地掉入了一个坚不可摧地牢笼,自由从此告别他们的人生。这并不难理解,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在独处时和在众人面前时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且有很多事情我们是不愿意与众人分享的,如果我们的私密行为能被他人一览无遗的话,我们会羞愧难当。也只有当我们认定他人不在关注自己时,我们才能获得全身心的完全的自由。美国政府所做的便是剥夺了这种自由,最可怕的是它还试图让受害者为此拍手称快,事实上它也确实做到了,它用地位、财富、权势等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拥趸,当权者给予这些拥趸们好公民的美誉,作为回报,他们忠于政府为其服务。他们也善于伪装,实际上他们本身就是当权者利益群体的一部分,与政要和金融界的精英互为邻里,共同出席盛大的宴会,有相同的朋友圈子,子女也就读于同一所精英私立学校……但表面上这些拥趸们拥有着为公共利益奋斗付出的职业,代表民众发声,从而他们光明正大的为美国政府排除异己,为当权者的非正义举措摇旗呐喊蛊惑众生。在这次事件里,这些拥趸们同样发挥了他们的效力,他们是不会引起当权者负面关注的好公民,不惧怕一个实施监控的政府,于是他们说服自己,并且劝说民众这些压制并不存在。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衡量社会自由的真正尺度并不在于它如何处置忠顺良民,而是在于它如何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和边缘组织。二战时的德国是不错的例子,犹太人被剥夺权利无故残杀的同时普通公民似乎相安无事,但普通公民真的自由甚至安全吗?马丁·尼莫拉的短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不容纳批判者的政府是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由民主的,它象征的词汇只能是独裁、专制,甚至恐怖政治。“斯诺登爆料事件”刚刚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是完全令人震惊而难以置信的,美国,一个号称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居然做着和中国封建王朝相似的事,美国国安局,一个现代社会的政府部门,居然干着和东厂宦官类似的勾当。而且明朝东厂不过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美国政府却是对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公民的监视。而对于这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监控活动,美国政府的解释是预防恐怖袭击。书中对美国政府的此种解释这样评价,“制造恐慌是权威机构相当喜爱的一种策略,就是因为恐慌可以有效的战胜理性,使得权力的扩张和削减权力变得合理化。”这使我联想到美国政治悬疑剧《纸牌屋》第四季的剧情,在关于弗兰西斯·J·安德伍德腐败玩弄权术的文章发表后,众人哗然,社会舆论开始质疑安德伍德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只剩下三周就要面临大选,一旦这样的信任危机导致安德伍德落选无法连任下一届总统,安德伍德夫妇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便会毁灭并且无法东山再起。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安德伍德同样选择利用恐怖主义。“我受够了试图赢取人心,我们来攻击人心吧,我们可以利用恐惧。”安德伍德夫妇在交谈中这样说道,于是他们故意夸大恐怖主义的危险并宣称向恐怖主义开战,激怒绑匪处死人质,同时拒绝对绑匪处死人质视频的拦截,而是放任民众观看,他们想要的正是通过制造混乱,战争,残忍,催动民众恐惧来转移注意力为他们解决危机和反击对手赢取时间。《纸牌屋》第四季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安德伍德夫妇的一小段自白:我们绝不向恐惧低头,我们制造恐惧。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安德伍德夫妇的做法似乎与美国政府对待监控事件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制造恐惧,他们将民众的恐惧作为操控人心的利器,他们试图通过对恐怖主义的渲染劝服民众放弃自由,放弃理性,放弃政治权利。然而事实上恐怖威胁的风险是十分微小的,书中提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就“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反恐开销的平衡写过大量文章”的约翰·穆勒教授于2011年解释称:“在作战区域之外,全世界死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基地组织的追随者也许不过几百人之多。这与每年在浴缸中溺死的人数基本相当。” 显然,仅为了这微乎其微的风险就让人们放弃正当的权利,取消对政治体系的核心保护,打造一个监控无所不在的国家是不合理的。从“斯诺登爆料事件”到美国政府的反应与处理方式,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独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回看到互联网,在同样号称民主、自由、独立、解放的光环下,它又是否真正理想呢?作为美国政府监控全球的重要工具,它又是否“有罪”呢?我认为在此还并不能下一个决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史相较与人类政治的发展史实在短暂,现在的它仅仅只能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既然是工具便无所谓其自身的善恶属性,究竟是“自由的乌托邦还是独裁者的戒尺”在于使用它的力量和人类加诸在其身上的规则。当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有一天互联网也会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暂时而言,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其的运用,而如何限制互联网背后的黑暗控制,最大化其对人类的效用便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的了。

你我的小隐私,有那么大的运算量关注么

无处可藏的你我,已经隐藏在那无边的数据里斯诺登事件让大家发现,原来实力强大的米帝,早已通过各大互联网巨头脸谱、谷哥、微软等,了解到一切关于我们的信息,如果是美国公民,那连通话的相关信息也都被保存记录.猛一听到,人人觉得自己没隐私,空前暴露在空气里。按照分析,可以根据你跟谁谁通话,查了什么网站,判断出你是不是得了什么毛病或者有什么爱好。一下子大伙紧张起来。真的这么恐怖么?难道你我不是挺爱在微博微信中告诉大家,我今天吃了好吃的西餐,明天去海岛度假,对于能上头条、被置顶,被更多人看到,大家都很兴奋很开心。不过,我们管这些不叫隐私,叫晒。我们一点都不反感暴露这些信息,相反,我们很乐意,我们又是文字又是图片,又是真人秀的,希望博取大家的赞同或赞美,并积极回复每个人的问答,把时间地点人物一一列出,乐此不疲。但突然发现一个很陌生很强大的组织,竟然能这么居心叵测的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律的记录我们信息的时候,大家愤怒,你怎么能侵犯我的隐私!!我们忘记深入分析愤怒的原因,觉得隐私被侵犯,自己赤裸于天下,我们有如夏娃一般娇羞,因而恼羞成怒。已经忘记,在海滩上三点乃至全裸的不少呢,只要大家都如此就行。既然大家的所谓隐私都暴露了,那就均衡吧~再仔细一想,好家伙,收集这么多数据,得占用多少硬盘空间,一个地方不够,人家还要再盖新大楼。即便这样,每隔几天,很多数据都要被删除,以便存放新数据。原来你我的数据不值钱,如果你我不是名人,很快就大家一起因为数据量太大被淹灭删除。就跟从没有人收集保存过一样。嘿嘿,名人除外,其实这世界还是名人的信息值钱。小小如蝼蚁的我们,并没有多少人关注,隐私在暴露的同时也因为普通这一保护色,得以幸存。二战催生了原子弹,隐私记录催生什么?至于上面说的大数据分析,根据通话记录、微博、微信判断你的爱好,你的身体,你的隐痛,不过是听起来很恐怖的一个事情。首先你自己经常在社交网站或朋友中暴露这些爱好疾病之类的隐私,其次,作为一个小人物,人家的系统运算空间没空为你运算,那需要多大运算的速度,配套得多大机器,然后才能把一个个小人物的信息归类,建模,然后分析,继而推测,得出结论,最后展示给大众。你见过对小人物的分析么。。。。你只能被归类。尤记得互联网、核电能源,都来自于战争,各大国为了争夺战中的控制权,加强了对科学家的掌握,也在相关技术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试验,探索基础物理领域,因而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互联网应运而生,核武器应运而生。正是有这些,我们才能在大家面前暴露如此多的隐私,不然,这么多的独家图片、美食、亲子照、养生文章,要发给如此多的人,还真是个大难题。我们才能获取如此多的能源,慢慢摆脱污染。而今,米帝收集到这么多信息,存储这许多信息,妄图掌控大家的隐私,也请这个需求激发米帝和世界其他国家希冀了解民众隐私的元首们,请继续发展基础科学把!基础科学自上世纪量子力学开拓以来,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突破。基础科学看似很遥远,但真是它的巨大发展,才会带来互联网、核电能源。如果能因为米帝等大国收集如此多信息,需要更大更快更智能的机器进行数据分析,以对如此多数据进行处理,因而带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动相关底层物理或生物技术的变革,那对人类自身的进步,却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人类思维靠的是神经,同样大小的计算机和人脑相比,人脑能做更多的分析提炼总结。米帝,请学习!请推动科技进步,让信息的存储、去芜存菁像人类自身大脑那样发展!

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毫无疑问是2013年新闻界、政界的一件大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员,国家安全部(NSA)外包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在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等九家科技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工作,包括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本书的作者正是当时与斯诺登秘密接触,并在香港对其进行采访,继而把新闻稿发给《卫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本书的脈絡比较清晰,第一章讲述的是斯诺登秘密联系作者,第二章描述斯诺登和作者等记者在香港接触、采访的过程,第三章披露了部分监控的资料,第四章说明监控的危害,而最后一章,则是站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表达了对监控的担忧和看法。斯诺登为何愿意牺牲个人财产、感情生活和人身自由,甚至背上了叛国罪之名,向全世界揭露“棱镜计划”,书中也大概作了交代,以斯诺登个人经历以及价值观,无法接受政府利用保护国家安全的利益,对本国公民乃至全人类进行监控,他希望通过这次揭露事件,能够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各国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作者本人也强烈指责了美国利用国家安全作为借口,非法窥探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事实也正如他们所预计的,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在前几个月,中国正式明确政府部门禁止采购Windows8系统的设备;苹果最近也遭到了CCTV的曝光,据说记录用户的行为和位置信息;其余上述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也遭到了质疑和审查,某意义上来说,斯诺登的揭露行为的确有一定的作用。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之前郎咸平在一期《财经郎眼》—— 4G的点赞之交中提到的中兴和华为进入北美市场一直受阻,以及一直打压中国的网络通信设备,郎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可以这样说,目前美国的公司基本已经掌控了世界范围了科技通讯领域,即便在手机领域可以和苹果相抗衡的三星,系统也是用Google的安卓系统,自身研究开发的Bada系统普及率由始至终无法达到其安卓设备的零头。看完这本书之后,原本对于国产设备和我国自行开发的TD网络,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目前还没打算购买支持,但也不像以前那样抗拒了。世界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造成了我们判断错误。最后,还是想用曾经在《郎》节目中韩平的一句话来结尾,“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用国家安全为借口,实际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是否也违反了契约精神,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无处可藏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