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雷锋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2616448
作者:余玮
页数:269页

后记

雷锋同志:    你好。    虽然我俩不曾谋面,也没有机会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但是我对你十分熟悉,始终感觉你就生活在我身边,生活在我们这个集体。    近年来,我从南到北跋涉着,一次次探寻你的人生履痕,探访你平凡而伟大的世界。我在望城简家塘倾听你的故乡亲友讲述有关“庚伢子”的年少往事,在荷叶坝仿佛听到了雷正兴朗朗的读书声,在沩水河畔“看到”你迎风冒雨直奔抢险工地的身影,在团山湖“找到”了你驾驶当地首台拖拉机的倩影,在鞍钢“欣赏”到你优美的舞姿,在辽阳弓长岭感受到你运木材、挑石头的劲头,在抚顺搜集到许多传颂你“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从你的亲属、玩伴、领导、知己、同事、工友、战友、摄影宣传员、学生等的述说中,我清晰地追溯你的来时路,感喟你伟大品格的深厚积累。    原来你并没有走远,离我们很近、很真实。在你以前的亲友心里,你从未离开过,你的品质感染着他们,成为他们人生路上不竭的力量之源,让他们有勇气接力着传递你的精神。打开记忆的闸门,你的知情者眼里全是泪,而我采访录音录像的u盘里储存的是沉甸甸的细节。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走近你,与你交流,与你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追寻在一座思想高峰上。这于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对我灵魂的一种提升。    随着他们深情的讲述,我第一次知道作为“好榜样”的你早年也有自己的“粉丝”,第一次注意到你前卫过、时髦过、潮过、“奢侈”过一回;第一次了解到你也有缺点、也犯过错误、也作过检讨、也爱炫耀自己的军功章;第一次听说“治沩模范”的名单中没有你(但这并不影响你在大家心目中那个高大的形象);第一次确认有位姑娘曾爱恋过你(尽管你曾在日记中写过“没有和哪个女同志谈情说爱”),第一次证实你不是倒在倒车的车轮下、而是车前进时被碰断的柞木杆砸到;第一次得悉你当年的“铁哥儿”因为背负某种压力而“隐居”过很长时间;第一次看到开国领袖给你题词不止一次的手迹……我无意拔高你,也无意压低你,大量鲜活、生动、一手的素材,让我窥探到一个更真切、更可爱、更可信的你,让人可望亦可及。你的世界十分的丰富,有待我进一步挖掘、研究、充实。    社会上曾经流传过一些有关你的“八卦”。我在寻访中没有回避你的私人情感世界,与你有过接触、后来很少露面的你“亲如同胞的姐姐”,还有一位长期隐姓埋名的女知己终于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诉说了你们交往的细枝末节。50多年过去了,她们对你仍然一往情深,那份情真挚而美好。有的受访者讲述时忘情地哭泣,我也跟着流泪……    整理文字时,我不想渲染你们相知相悦的友情或朦胧动心的恋情,尽可能以平实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原原本本地直录那段青春年少的往事,试着破译你至善至美的内心世界。你匆匆远行后,她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收藏有一个可爱、阳光、忠诚的你。那一切不是传说,而是故事。写作中,我无需借助任何的想象,原汁原味地端出来新鲜、带露水的“土特产”(素材)让大家品,同样会让人回味无穷。    你多次说过,你最想见的人是毛主席,也几次梦见过毛主席,可是最终没能如愿。你不知道,毛主席专门为你题过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你学习。他老人家还在怀仁堂看过话剧《雷锋》,为剧中的你鼓过掌、流过泪。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地上台与你的饰演者握手、合影。毛主席真的来了,来看“你”了!可是,你走了,好在你的饰演者替你圆了久违的梦。    那一年,22岁的你走了,全中国都哭了,全世界都感动了。如果你活着,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来,你骄傲过、自豪过,被追捧过,也委屈过,被冷落过、误解过。    没有个性的榜样,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躯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把你的手表、皮夹克、皮鞋都锁进了箱子,不愿拿出来,也不敢晒出来;有人有意把你人生当中那些青涩的初恋情节抹掉,只为你在公众面前立起一个无欲无求的道德象征。表面上你很完整,其实这时的你并不完整,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你反而被尘封了;表面上你很风光,各地在轰轰烈烈地在学你,你的形象被以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现在教材上、文件中,其实这时的你不再属于真实的你,在人们的眼里被异化的你成了一个政治符号。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拷问!事实上,有“瑕疵”的形象,并不妨碍人们学习你,反而更易调动人们向善的情感。    小时候,我也读过你的日记、听过你的故事、看过有关你的连环画,对你有着无限的敬意,去过大街拾垃圾、去过孤寡老奶奶家洗衣服……在那火红的非常岁月里,我感到很光荣,因为我也学过雷锋。前不久,我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些学习你做好事的离奇而真实的新闻:一位敬老院的老爷爷一天被搓了五回澡,最后他只好哀求那些“红领巾”:“别再搓了,再搓我就要脱皮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人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而反被冤的新闻。这个社会怎么了?有人热爱你、怀念你、学习你,有人质疑你、否定你,甚至抨击你,也有人学你却走了样、流于形式、功利化,变了味——伤害的不只是你,还有这个社会。    曾几何时,在国内被遗忘的时候,你却在西方流行了起来。那段时间,在一些国民的眼里,你慢慢成为一个“过时”的代名词。而今,我高兴地看到你又回来了,回到了大家的身边。在寻访你的过程中,我一次次“邂逅”一个个同样叫“雷锋”的人,他们或帮我找回被遗失的行李箱,或帮我联系见证你成长的知情人,或热心向我无偿提供珍贵的资料,乃至翻出压箱底的老照片给我,共同帮忙我完成红色寻访、完成我的心灵之旅。    我还注意到,你的形象开始与时尚联系到一起,成为潮入T恤上的常客,很多小店就热销有改良后的五颜六色的“雷锋帽”。不少入把你当做特殊的载体而潮,说到底这是对你的精神的留恋和呼唤。今天,你的名字又开始叫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红歌再一次唱响,在天堂里的你不知听到了没有?    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感恩不仅表现在对党、对领袖、对国家、对社会的由衷热爱和拥护,也体现在对身边领导、师傅、同事、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认同。你总是感到大家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太多太多,而自己为他们做得又太少太少。有感恩心态的人,幸福指数就会很高,难怪我在几座纪念馆看到照片上的你笑容是那么真诚、幸福。    你敢于吃亏的“傻子”精神、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艰苦朴素的“补丁”精神、敬岗爱业的“螺丝钉”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园丁”精神,是真善美的象征,是时代的旗帜。你没有走,你的生命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延续、在闪光!你短暂的生命,铸就的却是不灭的精神火炬!在你的墓前,我沉思……    今天,恰好是中共十八大开幕的日子,也是中国的记者节。在这美好的时代,作为一位记者型作家的我想通过我的付出,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认识你,自觉学习和弘扬你的精神,做像你这样的好人。    你在我眼里,阳光而时尚、嘴巴甜、心肠热、腿脚勤、悟性高、懂潮流,我尽可能用文字的方式塑造一个血肉丰满、可亲可爱可信可学的你。    你的魅力就在于平凡之中透显着伟大,你的形象被我码成了《寻找雷锋》一书中30多万个方方正正的字符。书名取名“寻找雷锋”,一是意指探寻真实,摈弃传闻,还原真相,真切地展示你平凡而伟大的传奇;二是呼唤你的回归、精神的永恒。    在书里,我以大量的一手素材、独家老照片、新近发现的文物资料以及客观的叙述角度,向你的超级粉丝“蜂蜜”们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一个出类拔萃的身边人、一个有时代气息的英雄,而非一个概念化、泛政治化的完美偶像、标本或符号。通过文字,我用真情再现你从一个旧社会乞儿到新时代偶像的成长历程,还原你从平凡走向伟岸的心路历程。你站在读者面前的将是一个完整可亲的草根形象,你站在时代面前将是一个高擎信仰之炬的榜样形象。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祝雷锋兄弟天堂快乐!    余玮    2012年11月8日21:31时  北京

作者简介

有那么一群人,50多年前,他们曾走进雷锋。他们是雷锋生前的亲属、玩伴、同事、领导、工友、战友、摄影员与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寻找雷锋》是多年来,“中国红笔杆”余玮深入长沙、望城、抚顺、鞍山、辽阳、咸阳、南京、深圳等地,寻访着这群特殊的知情者,考察遗迹,查看遗物,察看加密档案,翻阅大量文献,寻找真实的雷锋,多视角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历程。

书籍目录

“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来龙去脉 雷孟宣:见证“庚伢子”的苦难童年 黄菊芳:改变小雷人生航行的关键人 冯健:当年影响“好榜样”的“粉丝” 赵阳城:给英雄改名的前前后后 王佩玲:“黄丽”守口如瓶的内情 易秀珍:尘封在记忆深处的真实 季增:定格平凡而伟大的瞬间 张峻:还原熟悉的陌生人 冷宽:有一种精神“相伴”一辈子 孙桂琴:有一位叫了一辈子的叔叔像“大朋友” 周恒卿:鄂南发现50年前的红色手迹 乔安山:有心里话就爱与老班长唠唠 “雷锋班”:全员答“到”与薪火相传 与“草根榜样”跨越时空的对话——写给雷锋的一封信(代后记) 

编辑推荐

《寻找雷锋》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余玮,红色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高端专访媒体人。湖北赤壁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知情者细说毛泽东》《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敦厚朱德》《平民邓小平》《传奇陈云》《讲学中南海》《触摸红墙》《红墙见证》《红歌纪事》《从琳琅山到中南海》《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私家相册里的红色传奇》《我们跨过鸭绿江》等,并有作品为中学《语文》课文。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于是,王江云说出了请毛主席题词的想法。大家一听都很兴奋地表示赞同:“对,请毛主席题词。” 但冷静之后,又都认为请毛主席题词,非同小可,不是一般的动议,是不是有点太敢想敢干了?能有把握吗?会上又有人说:不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呢?王江云的一位同事说,毛主席一向关心青年,关心《中国青年》杂志,对雷锋这样一个值得青年学习的榜样,说不定会答应题词的。就这样,大家抱着希望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毛主席发出了请他题词的信函。 主要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辑,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给毛主席的信不长,大约三四百字。 曾有人回忆说信件由时任思想教育研究组组长的黎勤起草,但也有人证实是由《中国青年》女编辑朱伯颖起草的。 起草好信稿后,经过该社领导反复斟酌,修改好后,请毛笔字写得好的编辑丁有和用毛笔在一张小的竖的宣纸上抄写了一遍。丁有和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此事时写到:“接受这个任务,我感到光荣,很用心地给抄了出来,是用中国老式的竖行信纸写的,总共也不过两页。写完以后,大家认为很满意,就寄出去了。”这封信的信封也是丁有和写的,他工工整整地抄写下醒目的两行大字: 中南海, 呈毛主席 当时,中直机关有人听说此事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说,毛主席给刘胡兰题过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白求恩和张思德分别写过纪念文章,可那是发生在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还未见他老人家给其他普通人题过词。


 寻找雷锋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