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的一年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229100313
作者:申赋渔,申杭之
页数:308页

作者简介

70后驻法记者 & 00后旅法女孩
父女二人,一年光景,从阿尔萨斯到欧洲大陆,带你看到世界的另一个样子
........
流浪汉与绅士 住别墅的守林人 兼职市长 愤怒的阿尔萨斯农民
你不知道的法国你不知道的法国人
疯狂的学校 乱纷纷的校园 被恶评的老师 国际班的奇葩们
你意想不到的法国学校你意想不到的异国熊孩子
........
《阿尔萨斯的一年》是著名记者申赋渔和他12岁的女儿申杭之合写的欧游随笔集。2012年,申赋渔作为《南京日报》派驻法国的记者,与到法国做访问学者的妻子,带着12岁的女儿申杭之,在法国南部阿尔萨斯旅居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以阿尔萨斯为中心,游历了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瑞士、卢森堡 等国家, 申赋渔以一个文化记者的视角写在法国以至欧洲大地游走的见闻和感受。12岁的女孩申杭之则以一个个性鲜明、思想独立的中国女孩的视角,写她在阿尔萨斯一所国际中学读书的经历,写中法学校教育的异同。
父女二人交互写作,互为补充,带领读者一起感受法国的魅力,领略欧洲大陆的风情。申赋渔笔下的法国,不是走马观花的通常游记,他着眼于中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给出了人们一个了解法国乃至欧洲的独特视角。而申杭之笔下的法国学校生活堪称本书的一大亮点,她以一个早慧的敏感的女孩的不同于成年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写她的法国学习生活,写得妙趣横生又给人留下诸多思考。

书籍目录

巴黎,匆匆过客
时光之外的拉谢普
阿尔萨斯农民的愤怒
蓝房子与避难者
圣基兰:孚日山中的神话
这是一个疯狂的学校
那些异域谋生的华人
艾丝波娜纳蒂校园的金钱与爱情
塞瑟内姆:歌德的伊甸园
我的那些学科
流浪汉与绅士
神秘主义作家
在斯堡体验异国圣诞
圣诞之都的浪子
大人们
门房先生达奈伯
守林人罗贝尔的“别墅”
孤独的玛格丽特
乱纷纷的校园
山间的木屋和水
荷兰的散淡人生
同学的评价
他们来自哪里
卢森堡:相邻的美德军人公墓
布鲁塞尔:冷漠与热情
布拉格:风情与人情
普罗旺斯的日子
卢马兰:加缪在此安息
主人的客房
魔法师的邻居
凡高:苦难的欧洲之子
特洛什纳:赫本的隐居之地
戛然而止的期末
阿格诺:市长的一天

内容概要

申赋渔,作家、记者。著有《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一个一个人》《阿尔萨斯的一年》等。先后在《天津日报》《杭州日报》《福州日报》《扬子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导演有《龙的重生》(中法合拍)《不哭》《寻梦总统府》等纪录片。曾任南京日报驻法国记者。现为南京日报“申赋渔工作室”主持人。
申杭之,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艾丝波娜纳蒂中学留学一年。先后在《少年文艺》《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


 阿尔萨斯的一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很多人写过欧洲,视角不尽相同。《阿尔萨斯的一年》有点特别,算不上风情游记,也不是深刻的人文哲思,它的特色在于生活化,申赋渔与申杭之交互写作,为了区别两位作者的内容,父亲的文字仍然是惯常的黑体字,女儿的则用绿色标示,欧洲的这一面与那一面,奇妙地融合。左眼清新、右眼沉郁,读《阿尔萨斯的一年》,看到更亲切、生动的欧洲。2012年,申赋渔成了南京日报派驻法国的记者,妻子是大学老师,来法做访问学者,12岁的女儿杭之随同父母游学,一年的时间,不多不少,刚刚好,一个家庭的国外“慢游”记录,没有走马观花的仓促,没有离国去乡的隔膜,不疾不徐,潺潺诉说,悄然进入了“他社会”的日常,或许就是这趟旅行得以跨过私体验界限,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所在。杭之想必是家学渊源,文笔功底扎实,不幼稚、也不故作深沉,是一块好的璞玉。浅淡的嫩绿,如小芽儿钻出土壤,摇曳在雪白的纸页上,显露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宁静单纯。杭之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艾丝波娜纳蒂中学上初一,她写下了她这一年的奇葩学校生活。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笑,不是因为她写得搞笑,小姑娘就是自自然然地说啊说,带点小欢乐的吐槽,故事里的人和事真有意思。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做老师的都会偏头疼吧。法国人的散漫原来是从小炼成的。一堂课就甭想安安稳稳地上到底,总是会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和自由自在的打闹给打断,老师气急败坏地嚷嚷“这是我见过最差的班”,果真如此吗?隔壁班说,“本纳莘夫人也这么说我们呢!”;男生们很无赖,说脏话、乱插队、考试作弊、拦着人就要钱买零食,甚至因为调皮放火烧掉了体育室和草坪,可是他们莫名其妙地又很绅士,跟陌生人热情地打招呼,称呼女生为“小姐”,欺负女生会受到全体鄙视;法国男性真是奇妙的矛盾综合体。书里最好玩的部分,是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青葱爱情故事,那么小小的年纪,男生和女生已经开始为爱苦恼了,小男生捧着玫瑰花,在校园小径上向心仪的女生,单膝下跪求约会,最终还是被拒绝了,真是个浪漫、悲伤的故事啊,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哈哈。与杭之轻松的学校生活很不一样,申赋渔面对的欧洲要沉重许多。申赋渔以记者的身份观察当下的欧洲及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表现出的恋恋不舍,欧洲最好的日子已然随着旧时光成了泛黄的记忆。申赋渔漫步在法国的街头,街上似乎总是有很多人,很多的失业者和游行示威,欧债危机的影响在持续,整个欧洲都在担忧未来,不仅是阿尔萨斯,在柏林、在布拉格、在苏黎世、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申赋渔遇到许多抱怨的人,还有很多在那里打拼的中国人,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努力。幸而人们大多乐观开朗,他们很快抛开忧愁,喝着啤酒、晒着太阳,开始聊家里的狗和孩子,还有周末打算去哪里玩。欧洲最美的不是大城市,而是广阔的乡村,与世无争,静谧闲寂。欧洲人顽固地保留着小资小调的生活气息,何尝不是一种把时光留住的最好方式?两位作者的角度不同,没有让全书结构突兀杂乱,反而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和谐。我想申赋渔一定把女儿教得极好,因此杭之思想成熟中又透着天真,字里行间时不时有文学的火花若隐若现。杭之说“布拉格的基调彻彻底底是卡夫卡的小说”,这句话出自12岁女生之口,我简直是惊艳,待我看到后半部分,有一篇申赋渔写的“布拉格:风情与人情”,申赋渔说自己来布拉格的动因,是卡夫卡,卡夫卡赋予了布拉格灵魂。我恍然明白杭之的话的由来。父母给予子女的影响原本就是点滴的长久的浸润。带一个家去异国慢游,和孩子一起看望梵高,叩访加缪,拜谒梅林,一块儿写一本书,一块儿聆听先哲的教诲,那或许是孩子成长岁月里最幸福的纪念。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谢谢。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科普、教育类书籍。喜爱具有知识深度、逻辑严谨、思维周密的书籍。
  •     好久不读游记,准确来说这本书不叫游记,更多是生活散记。看申赋渔最近出了不少书,想一睹他的文字之时,恰好遇见了这本书。然后也发现这本书的作者还有他的女儿杭之,父女两人的合作,会是怎样呢?颇有兴趣。2012年,申赋渔携家带口去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他是驻法记者,妻子是大学学者,还有准备上初一的杭之…找房子、找学校、买车子,新生活在异乡展开;荷兰、布拉格,旅行在生活之余进行。读申家父女在欧洲阿尔萨斯一年的生活,感觉很是舒服。书中用黑色字体和绿色字体来区分两人的记录,感想相互交错,父亲常常接着女儿的话题写,显得很自然。说到生活,书中第一幕便是法国找房子住,这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大人们,小杭之更是些许烦躁呢,她较详细的写下了找房子的过程,以及这其中自己的心情。她说:没有心情看风景。到处跑中介。着实是一个小大人的感觉。从面试国际学校的那一刻开始,在断断续续的文字之中,我们看到了杭之这一年的校园生活。最开始到这个学校自然是不适应的,外国人之间过分的热烈哄闹,更是让杭之的孤独感悄然而生。她写下这些敏感忧伤的瞬间,她想家了,想过去的小伙伴了。可终究是在这里生活的,遇见和了解越来越多,感情亦会越来越深……那些遇到的中国人,在异乡遇见自己国家的人,本应该是件很亲切的事情,可是对于小杭之而言,也没啥好高兴的哈。说到校园爱情,迷恋哪个男生,喜欢哪个女生,初中甚至小学开始便有,不过只是心照不宣的青春小事。而小姑娘的笔下,在法国,校园里搂搂抱抱已然是正常,这么早啊,还没人管早恋。不过赞同杭之所说的,过家家而已……她的旅行感悟,没有申赋渔的笔下深沉意味,关注点只是本身的看闻,旅行印象很直观。当我看到“也正常,其实我们人生路上,最能打动我们的,往往与人或人性相关,而非静物之美。”,竟然是小杭之说出来的,着实让人惊讶。在书里,杭之写下了不少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眼中的所经历过的都是真切的,加上自己的想法,客观的带或不带小吐槽,感觉她真的是个直接的还理智的可爱姑娘。相比杭之轻松可爱的文字,申赋渔的部分则比较人文深刻了些,这其中涵盖有记者采访的真实笔录,法国的社会,法国人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些是他需要探寻的。游行的人、可能将没有工作的欧洲农民们、孤独的老人…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更多的法国人还带着美好的理想乐观的生活着,在繁华的城市,在美丽的法国乡村…关于游记,最喜欢看“背后的故事”。那些沉重历史,那些人文传奇,都在申赋渔的旅行散记中缓缓道来。往事已逝,可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有越来越多故事,才能是真正的世界。阿尔萨斯的一年,申家父女生活在异乡的一年。这是一段特别的记忆,再而一起出了这本书,自然很有意义。而我读着他们的旅行,杭之的校园生活、童真童趣,跟着他们的笔调感受自以为触摸不到的世界,也感动享受……题外话:每次看充满点地方风情的书籍,就开始心生羡慕甚至难过起来,看这本书时恰逢十一,看朋友圈都是出行的人,心中满满的寂寥。有段时间很拒绝看游记(当然不是这种,人文气息强的,特别喜欢,长知识。)我又觉得有些地方本就永远也去不得,用另一种方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也是好的;也可能是通过文字,远比走马观花的旅行来得丰富。不过向往远方的梦想,自然也是一直存在的,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在过好现在之后。虽不能走到异乡,心早便向往之了。
  •     来杯咖啡,如何?—读《阿尔萨斯的一年》 文|穆月白看到这书的封面我就很开心,因为封面设计深得我心,封面上“建筑”、“生活”、“历史”、“自然”肯定是本书的四大中心了。书的纸张也甚好,还有图文并茂的意思,很有阅读的兴趣。作者为申赋渔和申杭之,这是父女俩,当然整本书的完成还有那位背后的母亲。申先生既是作家,也是记者,曾任南京日报驻法国记者,所以这是他在驻法国时的见闻,还著有其他书籍《匠人》《不哭》等,还在有些日报上有专栏,还导有纪录片;女儿杭之也是早早就在纸媒上发表文章。所以这篇文章黑字是申先生写的,绿字是杭之写的。其实我觉得绿字可以改为其他颜色比如棕色,在日光灯下看绿字有点不舒服。有时候读着读着,有些部分我会分不清到底是父亲写的还是女儿写的。拜图片所赐,我还一睹了申先生的真面目。申先生写的大部分是遇到的风景建筑和遇到的人。他们住在斯特拉斯堡,但是经常会到其他的城市去看看:巴黎、荷兰、布拉达、普罗旺斯、卢森堡、布鲁塞尔等。一家最爱的是布拉达。有人会邀请他去家里喝咖啡,有人会尽心帮助他们,虽然也有那么小部分人会怒言相向。有些老人很孤独,有些在外的华人还是那么温暖、朴实和真诚。有时候读着读着会心情沉重吧,有时候会觉得人性温暖很开心。欧洲是文化和历史沉淀的集中地,申先生到过梵高、贝多芬、加缪、歌德、卡夫卡、赫本、梅林等具有浓厚文化或历史的地方。看到梵高生前如此落魄,只卖出去一件作品,想想他的日子有点泪目;赫本作为人间天使,她的《罗马假日》和《蒂凡尼的早餐》一直让我深深记得。我觉得她爱得应该还是派克,派克最爱的也是赫本,派克送给她的蝴蝶胸针最后还是回到了派克手里。赫本为公益事业做出的奉献如此巨大,她死前还在问为什么有那么的儿童在经受痛苦。赫本死时是1993年,还好我那时出生了,让我觉得和赫本还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杭之写的基本都是她在学校的生活,那里的学生生活和中国对比真的差别天上地下。杭之会为了没有作业而感到不安和愧疚;可能一个学期,课本只上完了1/3.下课也算是特别早;遇到各色各样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谈谈他们她们的恋爱史;老师还可能会罢工;虽然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很疯狂的,但是他们身上具备我们没有的闪光点。同学都很疯,但是也很可爱,每个人都有极强的个性,反观杭之到真的是个太正常的人了。圣诞节永远是外国最盛大的节日,圣诞集市的照片和上海圣诞集市其实很像,不过那种氛围肯定比不了。我还在为上次去圣诞集市没有喝到热葡萄酒而后悔,希望今年可以得以喝到。通过这本书,我也能了解一些欧洲的风俗和习惯。老外经常罢工抗议到是真的,因为申一家到那里就碰到了,还有不能说“农民”,农民带有贬义。副市长可以是兼职的,有来自各个行业的人。华德福“四季”小学的教学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从来没有副科之说,音乐、绘画等都与数学语文等一样重要,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别,有不同的教学程度和内容。“教师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他们还是他们教育理念的信仰者”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人如果失去了精神和心灵,人就成了知识的奴隶,一位老太太如是说。文中有提到“有一个网站,在全世界的许多城市都有一个固定机位的摄像头,你可以看到实时的影像”,我对这个网站很感兴趣。书中很多人选择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财富。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灵和精神。去旅游吧,你会了解的更多,看看不同文化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文中有用到“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因为在语文课上对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印象非常深,成语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摘自百度)。所以我印象里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建筑物的,书里用来形容一棵圣诞树美轮美奂,不知道正不正确?总之,随着申先生的记录,我也体现了一次欧洲的旅游,有机会一定会去欧洲走走看看。感谢这本书。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看的书还是太少了,特别是一些非常经典的书。我需要去补补。如转载请豆油通知,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父女二人的双视角,多方位展示阿尔萨斯这个异国小镇的风情和文化,庄重深沉的文化历史,与清新活泼的逸闻趣事,还有大量充满异域情调的图片,值得收藏和慢慢品味。
  •     体验生活的游记,加进孩子在异国中学读书的体验与感受的文章很有特色。
  •     有意思的一本书,爸爸的眼光保守敏感谨慎,女儿的眼光开放诡异而荒诞,两代人对比的写法给本书加入了一种别样的眼光,读来这么多游记之中,甚有趣味,不觉乏味。书中,申老师说了几个欧洲的地点,存着以后再去:捷克布拉格、德国德累斯顿、瑞士赫本的墓地,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博物馆。自从今年春节去了欧洲以后,对东欧的文化仿佛了解深刻的许多,也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才能孕育出伟大的作家、画家,那些诗一样的风景里,一抬头就是一句话,时间在梵高的树下没有离开,会再去。
  •     小女孩和爸爸的文章相互穿插,很有意思的生活体验
  •     烈日的光芒照耀着她,如此强烈,使她不朽
  •     成人和孩子和谐相生的视角 休闲一刻不妨一看~
  •     女儿的视角比较有劲,好想冲出亚洲
  •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情况,书架中的书是父母往年买的,你自开始阅读就怀着极大好奇取出一本一本来读,这本书就可以胜任这样的角色,但读过是否会重读,我想应该不会,只是它还是适合在书架上呆着偶尔翻起
  •     爸爸去哪儿的纸质版……真羡慕……
  •     申赋渔和他12岁女儿合著的欧游散记 朱赢椿装帧设计
  •     小站抽中的,谢谢啦。
  •     也确实 前一部分写的非常拘谨 越到后来也就渐入佳境
  •     很好
  •     一本由父亲和女儿共同执笔的旅居记录,真是地记录着法国的人和事,喜欢!值得一读。
  •     书名让人想到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读完发现不是儿子是女儿
  •     父女双视角,文风相对而言,一个有趣,有个较严肃。杭之的文笔和写作功力真的不错。虽是中规中矩的旅居生活,但胜在感受的真实与生动。之前刚参观过在南京的一所华福德体制的幼儿园,书中对此种理念的讲述也是深得我心。庄重深沉的历史搭配清新有趣的生活,挺令人回味。
  •     看到书名和封面就决定读她~一是想看看别人如何描绘和感受一年的阿尔萨斯;二是想看看曾经走过的路~熟悉的风景照。许是没有期待也不觉得无聊失望~ 路数也是林达夫妻那种~社会,历史~不过是1.0版~选用十二岁女儿的视角穿插写作本是很好的点子,可小姑娘的早慧~敏感~流畅的文笔惊到我,比较起来她笔下没有规矩~享受自我个性~幼稚无知,早恋的法国同龄疯狂熊孩子反而更让我深深思考
  •     想去圣彼得堡,想去阿尔萨斯。
  •     杭之写的很好玩,起初拘谨,后来放松了。老爸与女儿比起来就逊色不少,中规中矩的旅居生活,写的不外乎文化、乡愁和移民问题。不过,初一女生眼里的法国还是挺有意思,有童真和童趣,哪怕小姑娘伪装了一点点少年老成。
  •     喜欢小姑娘写的那部分,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但情感真实得会让人想起自己的那个年纪。这真的是12岁小姑娘的文笔么?真是厉害。
  •     很喜欢的旅欧散文,双视角融合得很有趣,大人眼中是凝重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现状,女儿老成的语调里是藏不住的荒诞趣闻,两相印照,颇有意味。
  •     因为喜欢《普罗旺斯的一年》,看到书名有相似,就买了,而且是实体书。实在让人失望,除了孩子写的部分反映了小留学生的忐忑,其它部分典故不准确,风情也不一定对,因为就生活了一年,就要向别人介绍,实在是颇令人怀疑真实性。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起来轻松流畅,大部分都挺愉快的。父女交替的方式很独特。小姑娘小小年纪可以写成这样非常不错了。关于欧洲的人文风景,大人和小朋友不同的视角各有各的乐趣。值得一看。
  •     很有趣的旅居法国笔记,尤其是女儿堪称光怪陆离的国际学校一年经历
  •     长途飞机伴侣书。收获些小景点细节。想去看赫本。
  •     蛮有意思的。文人趣事,城市文化。
  •     2016.4.28~2016.5.1 很一般的旅行随笔,没大意思,有些小温情。
  •     父女合作的旅欧游记,不是泛泛的走马观花,写得很生活化,大叔和萝莉各自的视角看法国以至欧洲大陆,一边跟随大叔的资深记者视角思考一边跟随萝莉的小女孩吐槽记述忍俊不禁,有意思的一本书
  •     这种立体的写法很新颖,读的时候心情也跟着父女不同的叙事风格调频。法国归园田居的乡村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反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