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508657438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

作者简介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信条就是:自由市场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现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变成了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
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认为,市场在为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让我们成为“钓愚”中的受骗者。
作者历数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厂到酒厂,从食品厂到制药商,从信用卡到广告,无不存在“自由的欺骗”。他们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幽默的阐述揭示了从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层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钓愚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钓愚不仅让普通大众损失惨重,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
作者进一步强调,如果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都能意识到钓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绝可能导致严重危机的欺骗问题,从制度创新、市场干预等方面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强对经济危机的预测和把握,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服务。
这本书无疑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市场的方式,并改变我们在未来应对钓愚的选择。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经济运转的人,这本书将提供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来说,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防不胜防的陷阱:欺骗均衡
第一部分 未付的账单与金融崩溃
第一章 诱惑之路
第二章 信誉透支与金融危机
第二部分 各种各样的欺骗
第三章 广告商知晓如何放大大众的弱点
第四章 汽车、房地产和信用卡中的欺骗
第五章 政治欺骗
第六章 食品欺诈、制药与舌尖上的欺骗
第七章 创新:好的,坏的和丑的
第八章 烟草与酒精
第九章 为利润而破产
第十章 米尔肯的骗局:以垃圾债为饵
第十一章 反制欺骗的英雄
第三部分 结论与后记
结论 案例与一般教训
后记 欺骗均衡的显著性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乔治·阿克洛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首席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引入经济学理论,其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和货币政策等。他还与罗伯特·席勒合著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动物精神》。
罗伯特·席勒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标普/凯斯-希勒全国房价指数联合创始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等方面著作颇丰,包括《动物精神》(合著)《非理性繁荣》《金融与好的社会》《新金融秩序》等。


 钓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在本章以及下一章,让我们一起回顾一场现在几乎被遗忘的金融危机,即所谓的1986~1995 年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几十年前的那场危机,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金融界的骗术,这种骗术十分常见却又难以察觉。  储蓄贷款协会是金融机构的一种形式,盛行于20世纪初的美国。模仿英国建筑协会,这些类银行机构吸收小额储蓄,并给参与储蓄的会员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或购车贷款。这个动机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大批的储蓄贷款成为骗子的工具,导致了这类机构的破产。破产规模惊人。对应的解决方案花费了纳税人大约2300亿美元。但是更大的危害在于引发经济衰退:由危机造成的信贷紧张以及资产价格缩水非常可能是1990~1991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储蓄和贷款危机距今较近,但源自不同的制度环境,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欺骗均衡问题。特别是它采取了一种新的欺骗形式,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Romer)和本书作者乔治一针见血地称为“为利润而破产”。(多谢保罗同意我们参考他们二人此前的作品,从而构成这一章及下一章。)我们将看到在经典经济学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是如何通过炮制有误导性的会计信息(有时是审计欺诈),来使自己破产,却保有利润的。  掠夺  只有孩子才会问,为什么破产法院在企业快要破产时会直接接管企业?答案再明显不过了:如果企业只有125 000美元,并且欠彼得77 000美元,欠保罗243 000美元,他们就得决定那125 000美元该如何分了。法院接管企业,是要确保彼得不会在保罗得到他那份之前过多地(换句话说就是非法地)拿走欠款。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企业要破产,法院马上接管的最直白易懂的解释。  但是(对于任何成年人而言,大家却懂得世上的事往往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这里还存在一个微妙的原因。如果有偿债能力的企业主今天用企业的钱支付自己一美元,那么他们就会损失明天的一美元及其将带来的利润。因为没有其他刺激因素,所以有偿债能力的企业主不会马上把钱取出来。相反,即使一个破产的企业主从其企业中额外拿出一美元,他们在明天根本不会有任何损失。为什么?因为破产企业为了偿还彼得和保罗的欠款,已经(在法律上)失去了其资产。由于所有者将一无所有,他们就像是纵横亚洲的成吉思汗军队: 今天东西不拿走,明天就什么都不剩下了。于是,他们就有了洗劫的 动力。  在本章,我们将看到储蓄贷款协会已经破产,但是监管者并没有跟进的情况。相反,为了有机会拿回储蓄贷款,他们让企业继续开展业务。这就给肆无忌惮的洗劫创造了机会。比如,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一个存在如此问题的企业,然后尽可能地向储蓄贷款协会贷款,并通过会计障眼法找到一个渠道把贷来的钱转移出去,最后中饱私囊。  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在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通货膨胀率升至13.5%。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通过紧缩经济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利率飙升;世界上最可靠的债券——美国3个月短期国债,其利率在1981年达到了14%。1982年秋,以及1983年春,失业率升至10%。在这场反通胀大战中,美国储蓄贷款协会——人们用于储蓄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也一并受到了冲击。它们之前以5%、6%、7%的利率发放了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它们需要存款以支撑这些抵押贷款。同时,它们该怎样去面对迅猛发展中的货币市场基金的竞争呢?这些基金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另一种方便的储蓄方式。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储蓄贷款协会将大量破产:尽管从账面上还看不出,但在经济逻辑上,这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储蓄贷款协会的投资所得(几乎全部是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形式),不足以吸引到能够支撑这些抵押贷款的必要的储蓄。  雪上加霜的是,储蓄贷款协会的担保人—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SLIC)的信托基金没有足够的钱来弥补储蓄贷款协会的资产与债务差距。现有的借贷机构的存款只有依靠联邦政府的注资才能付清。不过,直到老布什政府上台,此类基金才获得批准。另一方面,这笔基金如何使用也是个大问题,但事已至此,我们别无 选择。  游戏开始了  在游戏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破产机构没有被法院接管或者被监管机构关闭,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将看到,本可以只花费纳税人大约330亿~490 亿美元(以现在的美元来计算)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膨胀成为一个要花费至少是原来4.5倍的钱才能解决的问题。更糟的是,危机造成的间接损害甚至更为严重。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房地产市场在一夜之间由繁荣到衰败。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的,储蓄贷款协会破产,永久性改变了美国公司金融,不过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讨论范围。  美国有多种方案可以用来延迟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政府在监管上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但由于储蓄贷款协会的财务问题过于严重,这些新措施注定失败。最开始,监管机构允许这些储蓄贷款协会支付一个超过上限的微小价差,这个上限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但是,当利率在20世纪80年代初猛增到两位数时,储蓄贷款协会的主要竞争对手就不再是银行了,取而代之的是货币市场基金。当时,货币市场基金还是新鲜事物,它们的利率没有被设定上限。最终,这项政策失败了。储蓄贷款协会的监管机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也在会计政策上做出细微的改变,即允许储蓄贷款协会破产经营。但这个方案也同样不起作用。  于是,麻烦被丢到了国会。当时正流行放松监管,这种理念认为,储蓄贷款协会之所以破产是因为利率升高,如果放松监管,它们就可以避免破产。但是人们没有弄明白每一位婴幼儿父母都懂的道理:如果你让1岁大的孩子到护栏之外玩耍(放松监管),你必须更加小心地看着这个孩子,而不是相反。  于是,储蓄贷款协会就被放任自流了。1980年发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监管和货币控制法案》去除了储蓄贷款协会可以给存款支付的利率上限(当时,比5.5%更高一些)。这给予储蓄贷款协会几乎无限制的资金供给,因为资金雄厚的机构,比如银行和券商,非常乐于给它们提供贷款,只要其支付的利率足够高(并且,自从FSLIC 愿意为债务偿还做出担保,贷款更是滚滚而来)。储蓄贷款协会过去一直在住房抵押贷款上有限制,现在这种限制条件也同样被放松了。1982年发布的《甘恩– 圣哲曼法案》,允许它们最多可将其存款的10%借给开发商,并且,储蓄贷款协会的监管当局对这个法案的解释有很大的自由度。储蓄贷款协会不仅被允许收取2.5%的贷款手续费,而且贷款可以用来支付开发商在项目承建期间所承担的利息。  引诱与掠夺  现在,大发横财的机会多如牛毛。但是,基本殊途同归:接管一家储蓄贷款协会,通过从大机构获得存款,从而成倍提高它的“存款基础”。之后,贷款给“开发商”,“开发商”能够给它的储蓄贷款协会的朋友们捏造五花八门的支付名目,而这个“开发商”根本就没打算还贷。储蓄贷款协会同时还可以展示正常的利润,因为“开发商”可以用它获得的贷款来支付储蓄贷款协会的利息。会计欺诈构成了欺骗式掠夺的基础。  这一策略屡试不爽,许多储蓄贷款协会都这么做,并迅速地将自己的资产扩张到几十亿美元。得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区的帝国储蓄贷款协会(Empire Savings and Loan of Mesquite)诠释了“得克萨斯策略”。根据这一策略,在一开始,一伙串通好的开发商会以持续抬高的价格反复交易土地。这些交易的价格为“友好的”金融机构估价提供了“客观数据”。开发商以此估价为基础获得开发贷款,拿到贷款后,得以发展业务。这种业务的发展为开发商及其朋友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开发商会以高利率支付储蓄贷款协会的贷款(在一开始就非常优厚的条件下)。但与此同时,钱也不必从开发商自己的口袋里拿出来,因为初始贷款包含了项目开发期间需要支付的利息。在最简单的方案中(尽管未必是实际使用的那种方案),储蓄贷款协会先盯住某个资质不错的开发商,并承诺对其放贷。通过放贷,储蓄贷款协会将显示出高利润和扩张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开发商及其朋友们会大量购买储蓄贷款协会的股票。对这一策略的唯一约束,就是储蓄贷款协会需要找到一个无犯罪记录并且资产负债表看上去不错的“托儿”以扮演开发商的角色。因为监管机构仍然对储蓄贷款协会向个人或者企业的贷款发放额度设置限制,所以储蓄贷款协会需要向任何能够找到新的潜在“开发商”的人提供一点好处。在有关储蓄和贷款危机的获奖图书《内奸》(Inside Job)中,史蒂芬·皮佐(Stephen Pizzo)、玛丽·弗里克(Mary Fricker),以及保罗·穆洛(Paul Muolo)将此形容为“空置的、破败的公寓,使用来自达拉斯附近的帝国储蓄贷款协会的贷款建造” 。一些住宅工地堆满了建筑材料,任其在烈日下腐烂。对于这些闲置的混凝土楼板,一位美国律师形象地称之为“火星人的着陆场”。  殃及房地产市场  当时,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即时效应在达拉斯商业房地产市场表现明显。高空置率通常伴随着建筑业的崩盘。这正是在邻近的休斯敦发生的事情:当空置率达到32%的时候,新开工项目数量下降至只有其巅峰时期的2%。但是在达拉斯,当空置率达到32%时,房屋还在持续建造。  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将责任归咎于失控的储蓄贷款协会。早在1982年6月,林肯房地产公司的马克·波格(Mark Pogue)就说过:“我们所有人都要更为谨慎……这个市场怎么能一下子消化掉上百万平方英尺?” 一年之后,在1983年6月,在空置办公楼面积的全美排名上,达拉斯位居第二,仅次于休斯敦。但荒谬的是, 达拉斯在新建办公楼面积上位居第一。在1983年10月,特拉梅尔·克罗(Trammell Crow)公司的麦克唐纳·威廉斯(McDonald Williams)对过度建设发出了警告。他认为“储蓄贷款协会所制造的资金大潮涌入了商业地产……并导致了过度建设”。一年之后,根据《国家房地产投资者新闻》(National Real Estate InvestorNews)的报道,“在达拉斯,老前辈们惊讶于建筑业的井喷”。斯韦林根(Swearingen)公司的丹·阿诺德(Dan Arnold)对此解释道: “金融机构和贷款人的资金总是要贷出去啊。”再后来,在1985年6月,韦恩·斯韦林根(Wayne Swearingen)说道:“我们让开发商坐拥空置建筑物,并且贷款人还要给他们钱用于开发另一栋建筑物。我不得不怪罪贷款人。我想请他们说明这些建筑商从哪里得到现金流……供求规律并没有支配市场行为。在高空置率的情况下,房子还在没完没了地建造,这看起来与新房开工的资金可得性相关,而不是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关。”  供求规律事实上是起作用的,不过是在以一种掠夺的方式发挥作用。储蓄贷款协会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支付足够高的利率获得他想要的任意数量的资金,然后把钱交给朋友,这些朋友只要足够聪明,会把钱洗干净,返还给所有者。这也难怪,在洗钱艺术上已经发展出特殊能力的黑手党在储蓄贷款协会的这场掠夺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被忽略的教训  必须要指出的是,储蓄贷款协会所引发的这一切本来可以作为20年后的2008年危机的一个警示。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欺骗是如何发生的。它不是因为高估的土地价格导致贷款抵押价值被高估,而是在抵押贷款的流出上出现问题:抵押担保证券评级过高导致证券价值被高估。下一章将展示,在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储蓄贷款协会是如何在垃圾债市场大肆劫掠的。破产在即的储蓄贷款协会在垃圾债市场的扩张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为大公司的恶意收购埋下了伏笔。而这种事情在以前绝对不可能发生。
  •     买的是kindle版本,说是图文版,然而没有看到图,会影响对于此书的评价。三星半。豆瓣我打三星。————————————————1、本书主要是以欺骗来解释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各种问题。“被欺骗者可分为两种类型:心理型的与信息型的。心理型的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超越了理性,另一种是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存在障碍,就像在错觉的引导下行动。信息型的被欺骗者纯粹是因为有人故意设圈套误导他们,所以才干了蠢事。”从“个人财务安全、宏观经济稳定性、个人健康以及政府治理水平”几个方面,来讲欺骗行为,以及普通人怎么被欺骗行为影响生活。 2、比较让我震惊的地方是,西方社会的个人财务状况之糟糕,转念,想到现在国内这种吹嘘消费的风潮,它们塑造了虚假或者过度的需求,也是一种欺骗。“经济学教科书一直忽略了一个经济生活领域的重要事实,那就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年人在晚上睡觉前都会为能否支付月底账单而感到忧虑。经济学家认为,对个人而言,学会在财务上量入为出是很简单的事情。 然而,他们忘记了,即便在99%的时间里我们都很谨慎,只要在1%的时间里挥金如土,之前一切也就付诸东流。而商家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1%的机会。它们会重点关注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情感因素(主要是爱)疏忽大意而超支的可能。比如,圣诞节的宴席;婚礼,葬礼、出生庆典(玩具反斗城会为婴儿提供一位私人顾问)。”3、对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解释,也采用了欺骗理论。理论是:资产很糟糕,却欺骗为优质资产。这一理解很正确,然而很可能让没有阅读过相关的资料的人陷入不理解当中。这本也提到了《大空头》,感觉理解次贷危机还是看大空头比较好。4、媒体的欺骗,以及我们爱听故事的本质。“马航的故事让我们进一步吸取教训。当我们听到一个新闻节目(或者阅读报纸等),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听到(读到)的是“新闻”,而不管它是什么。”“我们认为编辑们已经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挑选了最能代表新闻的故事,他们充当我们的“新闻受托人”。在许多方面,美国的新闻人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们有强烈的道德标准,以“这就是事实,夫人”为本。但在欺骗均衡中,只要提供新闻时的市场收益高于其成本,那些最具有竞争力的新闻媒体只会提供大众最想听的故事。”5、不同性别、肤色的人去买车,成交价不同,白人男性成交价最低。“成交价格存在差别的原因是,销售员会根据购买者种族和性别的特点来增加他们欺骗获利的机会。”6、欺骗行为在政治上的影响。“归根结底,游说行为与选战献金、国会以及利益体之间的关系正是欺骗行为滋生的温床。就像欺骗行为使得市场无视人们的正常需求一样,欺骗行为也削弱了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所知的最好的政府管理方式,但是民主制度并不能保护我们不受这种让人感觉如芒在背的行为的侵害。相反,许多情形下,正如我们所见的,哪里的政客们需要为他们的参选筹措经费,哪里就有欺骗行为。”7、啊哈,谈到了社交网络对于人心理的影响。“脸谱网的使用者们经常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来关掉页面,即便他们明知不上脸谱网可以让他们更开心一些。……脸谱网的首要作用并非如一开始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为了朋来友往,而是一个让人“获得心灵慰藉”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的受访者可以得到一种在别的地方很难得到的社会认同。由于受访者对“赞”的渴求,他们对脸谱网爱恨交加。我们在耶鲁大学采访中的发现与洪堡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后者的研究也是有关“脸谱网用户的情绪问题”。在我们的采访中,当被问及其他人为什么有可能会对使用脸谱网感到“沮丧和厌倦”时,大约3/5的人(86%的人)提到了社交原因,诸如“嫉妒”、“缺少赞”、“社交孤立”“,并且没有被邀请”参加活动等。在被问及他们上一次使用脸谱网是何感受时,30%的人提到嫉妒,这与洪堡大学受访者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洪堡大学受访者只有1%的人承认有这种嫉妒的感觉。”8、媒体&政府“政府正是问题所在”的新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它显得如此有吸引力是因为:那些宣扬类似“有坏事发生”的报纸比宣扬“一切都很顺利”的报纸要好卖得多。如果一个记者整天写“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员工都非常出色、工作努力,是人民的好公仆”这类报道,那么他离失业也不远了。因此,有关政府的新闻报道通常都是曝光其失误和缺点的。进一步来说,公众其实非常依赖政府项目的良好运作,这也是为什么新闻总是聚焦于政府没有尽职。9、谈到美国社会保险的意义:人们不会未雨绸缪,政府需要把人们的钱一个月一个月地收集一部分,然后老了发放。“美国的社保体系极大地减少了老年群体陷入贫困的情况。通过社保系统,我们不必等待人们一个一个地学习沃伦和泰亚吉所建议的经验法则,自觉地把20%的收入储蓄起来。如果拿走美国公民的社保收入,那么65岁以上人群的贫困率会从9%骤然上升至44%。”——————————作者观点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自由市场确实允许人们进行自由选择,但是同时也允许人们自由地欺骗别人、自由地被别人欺骗。忽略这些真相的存在只会导致一场灾难。
  •     打开这本《钓愚》,或许我们已处于某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之中: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如今正处于下滑的阶段;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表明:我们花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们可能要继续承担那种身处难堪境地、在读短时间之内一无所获的风险,因为我们尚无力解决当前的问题,也很少能够对未来经济的走向做出确切的判断。当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两位作者对书中大量的实例的列举(包括后记中“对欺骗(phishing)行为的已有研究”一节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做出的集中阐述),我对他们在经济学(更确切的讲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新的构想与重构的某种期待亦不及读完书后所获的开朗之感,关于市场中存在“欺骗”的观点已经有了一些研究,自由市场的传统知识为何不能替我们提前预估类似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等等骇人听闻的系统风险呢?即便作为读者,从实际生活中得到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但如今践行“拒绝欺骗”的前提,仍然要求我们对理论的“尊崇”,于是我们在必要时,还是回到本书的内核上,两位经济学家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性的思维,不是定论,而是解释问题本身,理论引发了种种“说故事”的借口,而不是对欺骗的阴谋的一味拒斥,推动了人们关于经济分析中“过度简单化”的反思,首先是自然而然的发现这类欺骗是如何进行的,人们的决策模式在出现某个焦点的同时,也会显示出“空白”,但这种无可避免的空白在这本书的讨论中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对欺骗均衡进行定义的探索贯穿始终,经济学家对市场的认识,已经包含了这种对外部“意外”状况的排除,欺瞒的可能性被正当的忽视,譬如经济学家对于描绘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恰恰导致我们不再思考(比如不断做出危害自身福利的愚蠢之举),这无疑远比受到市场运作机制中所隐含的欺骗来的更加复杂,对欺骗现象本身的认识,使经济学中新变量的雏形初步形成,它超越了欺骗均衡的定义,以上是我之所以认为我们在思考本书提供的视角时应做到谨慎的原因,书中罗列的故事,并未直接声明并“矫正”人们选择的权利,诱惑性偏好的一般均衡作为一种现象,不仅存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中,从更通用的视角来看,这种偏好始于人的内心世界,一个擅长说故事的人需要专注的听众,仿佛听众自愿进入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框架和剧本”的理论,在迥异的形态下,例证有诸多失效的理由,例如新故事的不断出现——作者写到,美国历史上从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的改革时代、直到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如今人眼中的老故事正是当时的新故事,人们的主流观点顺应、也推动了政策制定的过程,在里根的就职演说中,对政府的诟病并非本书的议题,但是流传甚广的结论“政府正是问题所在”无疑更像一则道听途说的故事,却反映出人们对政府项目的良好运作的依赖),在悖论可能瓦解观念的前提下,作者最终“抛弃”了故事这一简化的类型,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参考大量文献,试图从驳杂之中梳理出最终富有生命力的视角,让众多信奉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初步体会到“实用主义哲学”与经济学传神的互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人有利益就有各种各样的手段。
  •     每个问题都可以这么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好(差)?又为什么没有更好(差)呢?”
  •     把主流经济学忽略的事情认真研究一下
  •     有些观点值得深思
  •     层层深入,让不懂经济学的人也能跟着逻辑分析思考下去。
  •     人们容易受骗是因为他们告诉自己的故事是影响他们决定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种决策模式导致人们如此容易被操纵?因为典型的故事是很具发散性的,枝节众多,而大多数欺骗行为借机通过某种方式将新的枝节嫁接到原本的老故事上去,这就变成了人们告诉自己的故事。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全新的老故事取代了之前的老故事。
  •     欺骗均衡:又蠢货就会有骗子,没有蠢货也会有骗子制造蠢货。人类购买东西往往通过虚构的故事说服自己。
  •     不咋地 没啥干货 不值得读
  •     这本书写得也太浅显了,这可是两大诺奖得主的大作啊,却是在谈论信用卡让人消费越来越多、食品配比造假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内容没有深度,不成体系,缺乏自我论证。
  •     我最近在读这本书 2016-10-29 在震天响的呼噜声中读完了。经济方面的欺诈那几章最难弄懂,涉及到太多陌生的领域、术语。——2016年12月25日
  •     在“标准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推崇完全自由市场的观点理所当然存在理想化色彩,但是否可以通过一个较为完善的角度去剖析其失败的原因?两位诺奖得主通过提出“欺骗均衡”的概念,分析了在标准经济学中被忽视的欺骗的真实存在。通过信息不对等、故意欺诈、利用人性的弱点等方式,市场参与者都可以/可能参与到操纵和欺骗之中,只有存在这样的机会,市场总会有人去欺骗。直到有监管机构出面堵住漏洞,执行强制且详细的信息披露、严格的监管要求,或者更多专家通过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式,这些局部的欺骗才会逐渐销声匿迹。而在新的市场,这样的故事却依然周而复始的发生着。
  •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脚
  •     因为席勒慕名而来,也因为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相关,也算是我的菜,所以这本书是我16年最期待的中信出版社的书籍之一。但是……看完后,书中关于资本市场的例子解释的不够平易近人(当然了,人家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能写成这样可能已经算是平易近人了),而剩下的关于广告(因为自己大学毕业论文写的也是这个观点)啊、政治类(自己平时也是这种观点)的例子又没有什么新意。可能是期望太高,才不免觉得失望,如果是一般都作者,看到和自己一样的观点,应该还是认同感倍增,打友情分吧。
  •     实际上作者对于“欺骗”的定义非常宽泛,但凡属于那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选择无效率大体上都可以归纳到“欺骗”这一范畴之内。顺着这个思路,书中能将一部分市场营销同样视作骗局也不足为奇了。本书内容浓缩提炼一下其观点与实际经济周期学派有那么几分相似——欺骗也是一种均衡。这一点对我颇有启发,依照本书的观点,经济学的奥义在于均衡,因此在不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中,必须要有一个什么东西来填补价格对信息的不充分反映,从而使得市场在不完美的基础上重新实现均衡,而这我想就是“欺骗”存在的意义了。但矛盾的是这样的市场违反了帕累托最优,所以在此背景下作者提出了“在一个道德社会中包含一个允许个人行动的自由市场”这一概念,实际上也肯定了政府在自由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相对的自由”应该永远烙进我们每个人的心
  •     中信赠阅书籍,两位诺奖得主的合著,但读来却无甚新意。本书主要讲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欺诈现象,这导致自由市场经济不能实现自动均衡,只能是一种“欺诈均衡”。欺诈现象确实阻碍着自由市场的运行,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了宏观经济与金融的不稳定,使得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发生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为此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可以说钓愚及欺诈的存在为行为监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本书并未能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及系统性的研究,提供的大量案例也不太具有说服性,导致本书的质量大打折扣。本书提供了一个很新颖的理论视角,但是却没能在随后很好地展开,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实在不像是两位诺奖得主应有的水准。
  •     精简的书,对各个市场的欺骗均衡做了简单的介绍,是因为金融学的更进一步,强调建立一种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均衡。
  •     水货
  •     经济学心理学关联性,做好被骗的准备-欺骗均衡。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非理性是经济学家论证市场机制失灵的重要例证。人们只是想得到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也有顾客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错误的信息让他们误认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实际上相去甚远。
  •     整部书的干货用几页就能说清楚,太水。不过介绍的自由市场中欺骗均衡的经济学观点,很受启发,值得拜读。
  •     新意在于:欺骗平衡概念,只要哪个地方有利可获,就一定会有欺骗发生,直至达到一种均衡。
  •     为什么两个诺奖获得者写的经济学书只有七分呢~
  •     欺骗均衡
  •     随便翻翻还行,杂志专栏的水准。
  •     有些案例挺有意思
  •     还成
  •     次贷和杠杆收购那两章比较有意思,其他的欺骗均衡案例归入消费心理学的范畴好像更合适些。
  •     主要回顾了不同的manipulation以及人们如何被欺骗。但终归是为其结论-自由市场需要政府积极干预 来服务的。可以 serve like a reminder。。。
  •     全是小案例串起来。连贯性不强,说理也不充分,有点乏味。
  •     读了一阵,叙述部分少,分析很多,有些部分不叫啰嗦,对加深印象有用。有些观点较左派,情境不确定的时候作何取舍也确实是难解的题
  •     在自由市场,只要有利可图,必然出现有人用欺骗的手法获利,直到欺骗者太多拉低了平均收益。
  •     人性既然有弱点就有人利用这些弱点,从另一个视角“欺骗均衡”来看待问题,确实大不一样,不过总归是殊途同归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解决问题只是时间的问题!
  •     首先 你得识别自己所处的领域 然后 在细分的领域里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 想清楚一个个前人设下的局 这和下棋 如出一辙
  •     讲了几则心里学的小故事,故事略简单,翻译蹩脚,但是看看还不错
  •     日常生活处处有欺骗!
  •     之前没有接触过经济学读物,本书第一章的理论让我很感兴趣,后面几章的内容,有的涉及到专业词汇读起来有点生涩,列举的事例也不够深刻,感觉一般般,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思维冲击感。
  •     16书109。几个早晚翻完两位诺奖大家写的这本小书,近而不浅、质而不俗。闭上眼睛、扪心自问,有几人够得上理性人的假设?莫说难为理性人,即便是理性人,面对这么多信息,加之时间这个维度,又有谁能算得过来?书里反复讲的欺骗均衡这个概念,俺理解,就是骗别人和骗自己之间实现的均衡。骗别人以为自己得了便宜,骗自己以为自己卖了乖,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     “信息不对称”和“人的非理性”,导致市场中大量的欺骗行为,结果是“欺骗均衡”。 人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很多人、很多情况下无法区分:“我想要”与“我需要”。
  •     介绍了生活中出现的欺骗行为,例子很多,但不深入。
  •     除了内容我都很喜欢。
  •     从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中选取了多个事例来说明人性的不理性让人们多么容易受骗,以此说明单纯市场的无效性以及制度和监督是怎么来规避这种系统性风险的。整书看下来有点散,有点像文章集合的感觉。
  •     人类是愚蠢的,就是平时生活中,那些不经意所做的决定或者选择都是愚蠢的,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这些都被经济学家看在眼里,被其他人利用,而我看了这个书后要防止自己的愚蠢
  •     20170201 厦门 skim
  •     信息量偏少。老生常谈。类似案例式的教学材料。如果是因为希勒而读,不如去看看非理性繁荣
  •     经济学的书看了一些,发现大同小异,懂了又如何。
  •     核心思想就是说要有监管 否则善良的平民大众会被骗 总体上来说比较失望
  •     三星。看不懂。
  •     利用人性的弱点、信息不对称“忽悠”消费者。
  •     鱼今天可能在哪里?试错法值得一试。这也反映了欺骗均衡潜在的秘密:如果存在能从低级趣味上赚到钱的方法,“钓鱼者”就会一直尝试,直到找到这种方法。PS:并不觉得这是一本没有经济学知识的人也能看懂的书。。
  •     除了第一二章,其余都不用看了
  •     有利益的商业都是被操控的,表面上看起来让你获得利益,能不能实现双赢的效果呢。其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