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论管理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11422471
作者:(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德博拉 C.斯蒂芬斯,加里海尔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与管理的影响深远,至今方兴未艾。在马斯洛的心目中,社会越健全,经理人心理越健康,员工心理也越健康,生产力也越高,企业也越健全,社会便更健全。他的管理哲学精义是:我们越注重企业的人性面,就越接近心灵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马斯洛虽然推崇人性化管理,却不过分强调僵化的民主教条。他认为最合适的领袖人选,应是最有能力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人,因此,优秀的领导人必须专注于客观的环境条件、勇于说“不”、有决断力及在必要时抗争的勇气。
马斯洛不是先知,他只是个诚实的心理学家,他的伟大在于他有勇气不断地质疑传统。他以一般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性的真实面,这对人心的鼓舞非常大。这本绝版了几十年的好书如今重见天日,它仍然蕴涵了许多超越时空的智慧,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依然富有启示意义。

书籍目录

丛书赞誉
出版说明
总  序 席酉民
推荐序 沃伦•本尼斯
译者序 邵冲
序  言
前  言
第1章 自我实现者对责任、工作与使命的态度 ∥1
第2章 再论自我实现、工作、职责与使命 ∥5
第3章 自我实现的职责 ∥18
第4章 适用于不同管理阶层的不同管理方针 ∥20
第5章 开明经济与管理 ∥22
第6章 管理政策对个体差异的忽视 ∥44
第7章 向前发展与退步力量的平衡 ∥46
第8章 论开明管理与组织理论的目标与方向 ∥49
第9章 退步的力量 ∥54
第10章 论工作情形中的自尊 ∥57
第11章 作为一项心理实验的管理 ∥68
第12章 一种爱国主义的开明管理 ∥81
第13章 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主管、工长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88
第14章 再论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93
第15章 论开明管理 ∥100
第16章 开明管理的副产品 ∥103
第17章 论协同作用 ∥106
第18章 优势无限量协同作用原理与优势无限量逆协同作用原理 ∥110
第19章 再论协同作用 ∥126
第20章 论共存物动力学和整体、有机思维 ∥131
第21章 论B-价值观念(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145
第22章 论领导 ∥148
第23章 出类拔萃者—“阿格里丹”人(生物上的优越和优势) ∥162
第24章 极其出类拔萃的上司 ∥171
第25章 论阿罗海德湖的无结构小组 ∥181
第26章 论创造力 ∥210
第27章 再论创造性人才 ∥219
第28章 论企业家 ∥221
第29章 论利润、税收、成本、金钱、经济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226
第30章 再论利润 ∥234
第31章 再论利润、成本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237
第32章 优秀的、开明的推销员和客户 ∥240
第33章 再论推销员与客户 ∥246
第34章 论推销员与推销 ∥248
第35章 论低层次抱怨、高层次抱怨和超越性抱怨 ∥256
第36章 社会改良理论与缓慢变革理论 ∥268
第37章 开明管理政策的必要性 ∥280
亚伯拉罕•马斯洛其人其事 ∥285
参考文献 ∥287

编辑推荐

《马斯洛论管理(珍藏版华章经典管理)》由亚伯拉罕·马斯洛、德博拉C.斯蒂芬斯、加里·海尔所著,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地启迪激励新理念。

前言

太让人惊讶了,一本刚卖完首印数就踪影全无的书,在销声匿迹了37年后,又不声不响地闯入了人们的眼帘,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这些人中有众多的马斯洛迷,也有一些恍惚记得在研究生课程中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以及那些在电脑屏幕上看见或在脑海中闪过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要层次等术语时才依稀想起其名字的人。    这本书为什么会消失,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不解。也许是书名的原因吧。我曾恳请阿贝起一个更易被读者接受的名字,可我哪有资格挑战其充满诱惑与魅力的作品呢?虽然原出版商也煞费苦心,但阿贝还是固执己见地把书题名为《优心管理》。    然而,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时机不对。工业化的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一直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对商业书籍本无多大兴趣,何况是由毫无商业经验的心理学家撰写的商业理论。除了让人敬而远之的书名外,阿贝的写作风格也显得比较散漫,作品里都是些随意组合成的思想片断和理念轮廓,就像是画家的草稿或小提琴手的指法练习曲。    本书的内容是从他的日记中逐字转录而来的。阿贝第一次把日记给我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说:“你得拿去发表。”阿贝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说这些内容只是“半成品、草稿、非学术作品”或“我对这行还不了解”等,但最后理性发挥了作用,我终于说服他发表日记内容。随后,我找了家出版商。不过,我敢肯定这家出版商的主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本书的意义,因为他竟自以为是地和我谈论英语是不是阿贝的第二语言。    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启迪激励新理念。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初学者往往能看到专家忽略的方面。”    他决定挑战那些(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大师。他们当时正热衷于宣扬工业化组织环境理论,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德鲁克(Peter Drucker)、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罗杰斯(Carl Rogers)和利克特(IAkert)等。阿贝探讨问题的态度总是友好的、毫无敌意,但却总能让那些大师刮目相看。德鲁克指责阿贝写这本书是为了贬低他和麦格雷戈的权威地位。我怀疑这是不是阿贝的最初动机,但他的确对这些巨头的理念提出了质疑。我倒希望你们在深入了解这本书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发现,那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我在35年前错过或未能完全理解的。    例如,阿贝是最早意识到以下问题的人之一。他认为:“工业领域也许能成为研究心理动力、人类高层次发展及理想生态环境的实验基地。”此外,他还颇具先见之明。如在最后一篇日记中,他极准确地预言了苏联逐步衰落与美国成功在即的原因:“工业领域中以增长为主导方向的发展趋势……如果美国人真的能变得比俄罗斯人优秀,那么其原因正在于此。美国人将会更受人喜爱、尊重和信任……”    对于这本书,我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他那些用如今的政治眼光来看十分不恰当的言论以及他非凡的勇气。请看其论述阿格里丹人的日记,他在这篇日记中讨论了民主的两难困境:我们应如何对待出类拔萃的个人?如何处理个人禀赋迥异的问题?他试图解决的是(20世纪)60年代乃至今天的人们一直想回避的问题。阿贝总是提出非常尖锐的问题。本书始终要面对并值得一再重申的两个主要问题或道德难题是:人的本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社会能容忍怎样的人性?    也许这点有助于解释我在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此书再版的消息会如此引人注目?为什么此书出版不久就毫不费劲地占据了书架剩余的空间?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释,各种组织如今面临的问题比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要应付的问题复杂繁琐得多,如全球化、激烈的竞争、突飞猛进的技术以及瞬息万变的环境等。至于第二个问题,在我重读此书之后,答案也变得很明显了。这本书提出了一些让人震撼的问题,而且,阿贝总是认为科学的基本目标是“把真理灌输给不愿接受它的人”。或许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接受阿贝的“灵丹妙药”了。    阿贝·马斯洛的为人不需要解释与描绘。他是一本敞开的书,他所说的话及看重的人都能让你清楚地了解他。1962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    “冥冥中忽然冒出了人类疾病或人类健康这样的概念,心理学这门学科让我觉得神奇和兴奋,它充满诱惑,使我禁不住要在它得到检验证实并被称为确凿的科学知识之前就将它公之于众。”    一切都包含在这句话里了:他让心理学获得了新生,他揭示了心理学的本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使心理学研究更趋于本质,即从个体经验中寻求真理,使人们成为“勇于探索求知的人”。    科学对于阿贝来说是一种生活和爱的方式——诗歌及其移风易俗是他的目标(或用他喜爱的方式来说,就是使诗歌重获圣灵)。阿贝是无畏的征服者——多年来他独自前行,气魄非凡,就像那最具魅力的东征勇士。    他在最后一本著作《科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中写道:    “对于科学而言,其先驱者比军队重要得多。虽然这些先驱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并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总得有人先涉足雷区。”    科学就是他的诗歌,是他的信仰和他的奇迹。在《科学心理学》中,他还写了这么一段话:    “科学可以成为无宗教信仰者的信仰、非诗人的诗、非绘画者的画、古板者的幽默以及内向羞怯者的爱。科学不仅始于奇迹,而且终于奇迹。”    我之所以大量引述阿贝的原著,是因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知此便可及彼。我初识阿贝——或者说邂逅他(跟许多人一样)是通过他的著作。那时我在安提亚克学院(Antioch College)读四年级,师从当时的院长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他建议我读一本由马斯洛和迈特尔曼(Mittelmann)撰写的关于变变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它像无法抗拒的召唤把我真正引入了心理学领域。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看到的两幅插图:其中一幅画的是一所儿童医院的育婴室,里面是一群幸福甜蜜、咯咯欢笑的新生婴儿;在其下方则是另一幅画,画里的人形容枯槁憔悴、疲惫不堪,他们挤在纽约的一趟地铁里,痛苦无奈地看着在头顶晃动的扶手拉环,透过地铁窗口可以看见他们发黄黯淡的脸。这两幅画下的批注是:“这是怎么了?”这就是阿贝大半生都在试图回答的问题。    这是我与阿贝的第一次接触,最后一次是1968年春天在布法罗,那时他正要去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看望他刚出生的孙女并庆祝她的诞生。在此期间,我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一次采访并摄制了录像。采访刚结束,他就对我说:“我得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了。”他知道写作会耗费他所有的精力,但他又在思考:“我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已经竭尽所能了吗?”激发他这种念头的是萨佳食品公司(Saga Foods)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比尔·劳克林(Bill I~aughlin)的高明举措,他力邀阿贝去加州与他合作。阿贝说:“我犹豫了几天,后来伯莎日同意了,于是我放弃了各重点大学提供的机会,来到西部,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写作。”他说:“我决心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不再去哈佛,不再去布兰代斯,我要谱写一曲让人心旷神怡的绝唱。”    从最初在安提亚克“邂逅”马斯洛与米特尔曼,到最后的布法罗之聚这段时间里,我与马斯洛一家往来频繁,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每次造访都因伯莎娴雅自然的招呼(自然得就像在牛顿家的小木屋外面缓缓流淌的小河)以及她那塞满美味佳肴的冰箱而变得温馨美妙,令人陶醉。而阿贝则总是以异常柔和、害羞和缓慢的声音说出一些骇人的见解。与马斯洛一家共进早餐是一种对智力的升华(无尽的美食,无尽的妙语)让我精力倍增,飘然欲仙。    弗兰克(Franck)是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曾说:“我总能识别出那些非凡之见,因为它们往往骇人听闻。”据此而论,阿贝的确惊世骇俗——他总爱冲破传统智慧的樊篱,并且大大超越现行经典规范。    我向来觉得跟阿贝在一起的时候,能感觉到一种孩子般天真迷人的气息——他老爱凝眉蹙额【像托马斯·曼(Thomas Mann)笔下的弗洛伊德(Freud)】,并不时扬起眉毛,露出一种常有的敬畏神情。我认为,阿贝对奥尔德斯·赫克斯利(Aldous Huxley)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或许我还应该说一说另一种在奥尔德斯·赫克斯利身上表现得最突出的能力——了解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他实在是位伟人。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对世界的神奇与精彩始终保持着赞美之心,他常感叹道:‘了不起,了不起啊!’他瞪大眼睛看着世界,那么天真无邪,那么虔诚迷恋(那是一种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是一种谦逊的体现)然后他镇静从容地朝着自己制定的方向前进,毫无畏惧。”    在这段时间里,阿贝重塑了心理学,从而再造了历史。许多如今已广为人知甚至脍炙人口的术语、词汇、概念都来自阿贝: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它们掀起了第三势力心理学思潮,人本心理学由此诞生。    安东尼·萨迪奇(Anthony sutich)不久前说:“亚伯拉罕·马斯洛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20世纪的下半叶非他莫属。”    如果说现代心理学在20世纪上半叶挖掘了心理学的灵魂,阿贝的壮举则使它们更加暴露无遗了。他写道:    “与弗洛伊德、阿德勒(Adler)、荣格(Carl Jung)、弗洛姆(Erich Fromm)和霍尼(Homey)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已圆满完成的严谨温和的实验。这些实验至少有一半与那些永恒的人类问题无关,它们主要是为研究同类内部的另一部分成员而设计的。这让人想起一种情形,当一位女士在动物园里问饲养员某只河马的性别时,饲养员回答说:‘太太,在我看来,只有另一只河马才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吧。”’    对于我来说(也许对于所有人本主义学者而言)阿贝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全部人类经验都具有可研究性的观点,从而使人性得以在科学中重现。他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的最后几页中写道:    “整个世界及所有经验都应该成为研究对象。无论什么,即使是所谓的‘私人’问题都不应被排斥在人类研究范围之外。否则,我们就会像某些工会那样使自己陷入窘境:只有工人才能加工木头,而且他们也只能与木头打交道。在这种环境下,新材料和新方法肯定会被视为干扰甚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灾难,而不会被视为机会。另外,某些原始部落中的情形也值得一提,他们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祖归宗,如果哪个新成员无‘家’可归,那么除了毁掉他之外便别无他法了。”    阿贝认为,每个人的任务都是塑造最佳的“自我”。乔·多阿克斯(Joe Doakes)肯定不会试图模仿亚伯拉罕·林肯、托马斯·杰弗逊或其他任何偶像及英雄人物,他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乔·多阿克斯。他能做到这点,而且只有这么做才是有必要和有可能的。他在这方面不会有任何竞争。    阿贝所做的事是把那些具有宗教、神秘或超自然色彩的现象自然化——使人得以发挥自己的个人潜力,而不致被一些临时的非人性机构操控,科学、商业和教会等就往往属于这类机构。他引述雷尼尔·玛利亚·赖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话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生活贫困,那么你不该责备生活,而应责备自己,你该告诉自己,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诗意去发掘丰富的人生,因为对于造物主而言,既不存在贫困,也不存在什么落后或次要地区。”    阿贝送给我们两份厚礼:更趋人性化的艺术与科学,以及灵魂的民主自由。在这方面,我们永远无法报答他。    沃伦·本尼斯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马歇尔商学院    工商管理教授

内容概要

亚伯拉罕•马斯洛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他在人本心理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活和社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马斯洛的职业生涯始于布鲁克林学院,他颇受学生爱戴。许多学生回忆说,是马斯洛对心理学的热爱和激情把他们引入了这个领域。后来,马斯洛前往布兰迪斯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1967~1968年,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一职。
虽然马斯洛的研究探索涉及众多领域,但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需要层次理论及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动机的理念。他的研究使人们开始对人类的动机及潜能形成一种更积极的认知框架。
他著述颇丰,写过数百篇关于创造力、先进管理技术、人的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文章。他最著名的作品《存在心理学探索》便是一本广为流传的书。1962年夏天,马斯洛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进行观察时曾写了一本日记。这本日记原版是油印本,名为《夏日随笔》(Summer Notes),首次印刷出版时改为《优心管理》(Eupsychian Management),当时只有一些学者和商业理论家对这本书略知一二。如今此书又以《马斯洛论管理》为名再版,并立刻引起关注。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70年6月去世,享年62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马斯洛最重要、最经久不衰的作品。它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    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地启迪激励新理念。    ——沃伦·本尼斯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引述马斯洛的观点。现在。这本记述他对管理和组织的开创性思想的优秀论文集,像来自上苍的礼物般适时地出版了。他在10年前教诲的价值观念和原理在今天显得更有意义。    ——史蒂芬·柯维    马斯洛精辟的自我实现理念引发了工作与社会的哥白尼式革命,把我们突然推进到能够回顾管理的黑暗年代的未来年代。    ——吉姆·柯林斯    与当初提出这一思想的时代相比。在今天这个提倡自我指导团队、基于团队的改进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年代,马斯洛关于开明经济的概念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约翰·皮特茨    安永CKO

章节摘录

最近我和那些“想与我合作”研究自我实现问题的各种学者和教授进行了交谈,结果我对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学识水平产生了怀疑,我很失望,觉得他们不会有多少见解。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各种一知半解的空想状态,其中包括夸夸其谈者、宏伟计划制定者以及那些热情有余的人,他们只要碰到一点实际困难,就会变得一事无成。因此,我总是毫不留情地以打击人的强硬语气与这些人谈话。例如,我谈论过那些只有一知半解的人(与工人及实干家比较而言),对他们表示轻蔑。我也提到过我常常怎样考验这些不顾实际、头脑发热的人,就是让他们做一些单调枯燥却又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工作——20人中有19人是经受不起这种考验的。我不仅会使用这种考验方式,而且还会将不能通过考验的人淘汰出局。我曾劝这些人加入“责任公民联盟”,并远离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夸夸其谈的人以及那些一味读死书却毫无建树的书呆子。不论对谁,这种考验的作用都在于看他是不是一棵苹果树——是否有果实?是否能结果子?这便是区分能人与庸人、实干家与空谈家以及造时势者与碌碌无为者的方法。    另一点要谈的是关于个人救赎(personal salvation)的话题。例如,在圣罗莎(Santa Rosa)存在主义会议上就有许多这类谈话。我记得自己有一次忍不住发作了,态度很不友善地指责这些个人救赎寻求者,因为我觉得他们很自私,没有为别人以及这个世界做出过任何贡献。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的想法也是愚昧错误的,因为想通过寻求个人救赎而获救的做法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唯一真正有效的途径,正如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的,是日本电影《生存之道》(Ikiru)中所描述的道路,即艰苦劳动并全心全意地完成各种属于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由你所处的环境或个人良心决定的,也可能是“要按规定”完成的重要工作。    我记得列举过许多“英雄”,这些人不仅获得了个人救赎,而且还赢得了身边人的高度尊重与深切爱戴。他们全都是优秀工人和有责任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都生活得很幸福。这种通过完成重要或有意义的工作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做法还可视为通往人类幸福的道路。(与直接追求或寻找幸福的做法对比而言,幸福是一种附带现象、一种不可以直接求得的副产品,它是对美德的间接回报。)另一种寻求个人救赎的方法(对于我所见过的人来说都行不通)是自省,终日离群索居,苦思冥想。这种方法对于日本人或印度人而言也许是行之有效的,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我从没见过这种方式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身上奏效。我知道的都是些能胜任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而感到幸福快乐的人。而且,我曾在演讲及以前的文章中指出,这一点在我研究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那儿也得到了普遍验证。他们因超越性需求(B一价值概念)(89)而产生超越性动力,表现为他们对重要工作的忠诚、奉献精神及认同等方面。这对任何研究对象而言都屡试不爽。    或者我可以非常直截了当地说:救赎是让人获得自我实现的工作和自我实现的职责的副产品。(多数曾跟随我的年轻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觉得自我实现是隐藏在他们头脑中的一道电光,他们不用做什么,这道电光将会突然在他们脑海中闪现。这些人似乎都想被动地等待奇迹的发生,而不愿自己付出任何努力。更有甚者,我觉得他们实际上都下意识地认为自我实现就是摆脱控制与约束、完全放纵的自发行为与冲动。我想最让我失去耐心的就是他们没有执著的追求精神、坚持不懈的恒心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等——显然他们认为这些品格都是与自我实现相对立的。也许我应该对此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让人产生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S—A)的工作本身都具有超越个体的特性,不必刻意追求就能让人进人忘我或无我的状态,而这正是日本人、中国人等东方人孜孜以求的境界。s—A工作既能让人追求和实现自我,又能使人获得彻底体现真我的忘我状态。它调和了自私与无私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为在S.A工作中,人们工作的动力发自于内心需要,是其个体的组成部分,因而世界与个体间就不再有什么差异可言。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交融、合而为一。同样,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相互对立的了。    我们在大瑟尔温泉遇见一名艺术家——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工作者、真正的事业有成者,他的谈话也是对此观点的生动注解。他不断催促伯莎(我妻子)开始着手雕塑,并且不断地反驳她的分辨、解释和借口,指出所有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浮夸之辞。“成为艺术家的唯一途径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他看重的是自律、劳动与汗水。他一再重复的语句是:“动手造一堆泥团出来吧”,“用你的木头、石块和黏土进行塑造吧,如果效果不好就扔掉。这总比什么都不干要好”。他说自己不会招聘那些不愿花几年时间来钻研艺术品本身及其细节设计和用料的学徒来参与其陶艺工作。他与伯莎告别时说:“造一堆泥团出来吧。”他敦促伯莎早餐后就立刻开始动手,就像有一整天工作要做的木匠,而且像被工长监视着、工作成效不好就会被炒掉似的。“干活时要像在谋生一样。”显然,这家伙性情乖僻、出言不逊——但人们还是得重视他的言论,因为他的成就也显而易见——事实证明他所言不虚。    (在这次谈话中伯莎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假设有创造性的人喜爱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而这种假设是可以在研究中得以证实的。)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不工作或创造,而不是为什么他们要工作或创造。可以这么假设:每个人,无论大人和小孩,都有工作或创造的动机。那到底是什么抑制和妨碍这些人人都有的动机发挥作用呢?)    (相关问题:对于D-动机创造者(60),我一直以为这是由他们的特殊才能造成的,即他们在某方面具有特别天赋,与人格健康没有什么关系。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两类人:一种是盲目苦干者,另一种是盲目空想者。就像一个人自负地觉得自己属于艺术家行列,因而就理所应当是艺术家了一样:因为他以艺术家自居,别人也就这么认为了。)    P6-8


 马斯洛论管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来是想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但是不知道最后怎么鬼事神差的买了这本书,好吧,以后买书,先弄清楚作者是专长领域是什么,然后先买他擅长领域的书,在考虑别的。书是作者对一些经典管理理论的理解,作为工作参考性而言,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是学校做研究的话,可以看看,应该会有些启发的。当然有英文版本的应该会更好。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非常不错的好书,值得细细品味
  •     很喜欢,很有建设意义,让我学到了许多,谢谢马斯洛
  •     其实到现在并没有看完此书,不过通过绪论以及译者的评论,感觉此书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