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0099691
作者:[美]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er)
页数:345页

作者简介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是其主要受访者。在他们的讲述下,纳粹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更是十分适合一战后德国人气质和心态的世界观。纳粹征服了伟大的和平庸的德国人的心灵,也压垮了他们。迈耶精辟地写道:德国对纳粹主义的积极性很明显就是“小人物变疯了”。
本书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关乎德国人,更关乎我们每个人自身。


作为一名兼具德国血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米尔顿·迈耶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秉承良心的公正与无情的诚实。正是这一点赋予本书强大的冲击力量。
——沃尔特·L.多恩,《星期六评论》

德国问题再次成为了我们政治的核心。对其根本性的探讨,不会比这部著作更出色、更人道和更清晰洗练了。
——奥古斯特·赫克舍,《纽约先驱论坛报》

书籍目录

1966年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十个人
克罗嫩贝格
1.十个人
2.人们过的生活
3.希特勒和我
4.“你们会做什么呢?”
5.入党的人们
6.阻止共产主义的手段
7.“我们用我们的血脉在思考”
8.反犹的骗局
9.“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人知道”
10.“我们基督徒有此义务”
11.战败者的罪行
12.“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13.“但一切都太晚了”
14.集体的羞辱
15.复仇者: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
16.复仇者:约翰•凯斯勒
17.复仇者:日耳曼人的狂热
第二部分 德国人
热浪
18.没有这种事
19.高压锅
20.“皮奥里亚高于一切”
21.居住区中新来的男孩儿
22.居住区中两个新来的男孩儿
23.“在法国,人像上帝一样啊”
24.但一个人必须相信某种事物
25.随时随地的恐慌
第三部分 动机和对策
审判
26.破碎的石块
27.解放者
28.再教育者的被再教育
29.不情愿的不死鸟
30.刚刚来到世上的人们
31.和平的较量
32.“我们和苏联人是一样的?”
33.马克思与米歇尔的对话
34.后患无穷
致谢

内容概要

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er, 1908—1986)
德裔美国犹太人,记者、教育家、杂志专栏作家。因其卓有见识却备受争议的文章而获乔治•波尔克国际报道奖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新闻奖。除本书外,另著有《兽类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e Beast),《不可能的艺术:对捷克反抗的研究》(The Art of the Impossible: a Study of the Czech Resistance),《一个人能做什么?》(What Can a Man Do?)等,以及合著《教育中的革命》(The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迈耶出生于芝加哥,在犹太教改革派影响下长大。高中毕业于恩格尔伍德中学,受过以拉丁语等古典语言为主的古典教育。1925—1928年,于芝加哥大学学习,但未获得学位。1928—1929年,在美联社、《芝加哥晚邮报》和《芝加哥晚间美国人报》担任记者。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以及美国之外的一些大学,并担任民主机构研究中心的顾问。1955年,迈耶出版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在德国为本书做调查期间,他成为贵格派教徒,其后又作为反战人士闻名于世。1986年,迈耶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卡梅尔小镇。
译者简介:
王岽兴
历史学博士,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美国南部史和美国政治思想史。著有《制度变迁与美国南部的崛起》,译有《自然权利与新共和主义》 《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 《虚构的犹太民族》(合译)。
张蓉
历史学硕士,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口笔译理论与测试。译有《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 《虚构的犹太民族》(合译)。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买下并打开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高逼格的封面和副标题——1931-1945年间的德国人。看到这样的副标题也许你会以为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迈耶的记者身份仿佛也在为这个判断作背书。阅读第一章,你会发现他的叙事的确有纪实文学的样子,假想了几百年前一座普通的德国小镇的场景,自然也就过渡到了10个普通的德国人在纳粹跳梁演出的那些年代的生活场景。但是这一段令人愉快的阅读体验到此戛然而止,接下来就出现了大段的思考、判断、对话。真是让人一头雾水,以至于看了看尾页多达340页令我产生了退却的念头。但是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跪着读完了自己选的书。这本书乏味的对话部分掩抑不住从第二部分开始的熠熠光彩。和著名的《菊与刀》一样,如果读者想要了解战争时期的德国人(日本人)对于这场充满邪恶、阴谋的战争的看法的话,这两本书绝对称得上是无可挑剔的引路人。关于希特勒为什么致力于屠灭犹太人,用心理观点来解释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归根结底,他执政的合法性来自于给人民一个更好的生活的许诺,但是面对一战后颓废的德国经济,他必须从富裕的犹太人开刀,剥夺他们的财产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可是对于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而且两次成为了战败国,历来都有很多的看法。而且最可疑的是,德国纳粹为什么真的能够利用人民赋予的政权灭绝人性地对待犹太人,也历来有着无数的解释。但是如果从一些道德、人性、好恶来解释,即使说得通也不免令人觉得没有完全被说服。这是一本1954年写成的书,直接就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解释“德国人和犹太人太像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友善地共存。”他们的际遇太像,而对待这个际遇的想法又太过不同,产生矛盾其实也不过是情理之中。德国和犹太人在欧洲大陆上是两拨后来的可怜孩子。当英国已经光荣革命,当法国已经有了全国意义上的中央政府,德国还处在分崩离析的争斗中。即使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地区统一成功,在一些边缘的州市竟然还有着自己的国王。这样一个脆弱的共同体中的人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自己的共同体何时会被自己的离心力甩开、亦或是受到巨大的外力冲击而分散。和它的邻居相比,德国人无往而不处在巨大的恐惧和担心之中。恐惧之中的人趋向于把自己的安全范围扩大,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刚刚成为一个共同概念的德国人来说,这个范围也许是无限大。所以德国的侵略成性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嗜血,只是因为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罢了。这是他们反抗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常年处于欧洲各国流亡的犹太人,他们连自己的土地也没有,又怎么扩大自己的安全范围呢。他们选择的方式,是隐形地融入当地的社会,让大家都不要关注到自己,用隐形形成自己的保护伞。这两种心理的源头是那么一致,它们各自长出的行为逻辑又那么不同。也无怪乎一经煽动,激进分子对于犹太人的怒火会生发为所有人的怒火。但是事情真的有刚才说得那么高大吗?逻辑上的推导不算太难,但是当我们真正考察当年德国人的行为时,就会发现,根本没有这些心理情况的变化那么复杂。实际上的动因比这个更加直白:大家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罢了。由于那种对于脆弱共同体的担心,德国人的肩膀上都充满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排解,就会演变成人的稳重和不争。法国人总是在担心政府掌握了太大的权力,他们都想要自己做上帝。相反,沉重的德国人希望有一个带头大哥,为所有人指出一条出路,他们希望对希特勒的依赖和信任能够消解自己心中的不安。所以当纳粹甚嚣尘上,在德国掀起一阵飓风的时候,没有人有心思站出来指出他的凶暴、他的不合法。也许有吧,但是这样的声音会迅速被排挤在主流的思想之外。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人民并不讨厌这样的领导人:如果他能够解决我今天晚餐的面包,那让他戕害一些犹太人、侵犯一些公共权力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其众者而观之,人民关注小事的敏感远远高于什么“大义”。每个国家都是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句话诚不我欺。但是人民,并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是庸众、他们是小人物、他们是缺乏思考能力的执行者、他们是众口铄金的愚夫愚妇……当小人物有了一个狂欢的舞台,你还能指望什么好的未来吗?
  •     只看了豆瓣上的試讀就找到若干翻譯錯誤「没有忘记1940年夏天的英国人,看到德国新国防军(Wehrmacht)在英国土地上进行演习,会感到失望」--------不明所以的神翻譯(the englishman who remembers the summer of 1940 is dismayed to see the new german wehrmacht conducting exercises on British soil)杜默•米歇尔这位传奇的德国工人,他的传奇故事(也许是出于好意)已经抛弃了他。--------「也許出於好意」的原文是,maybe for good , 而for good 是「永遠」而不是「出於好意」(原文是: for the best ,)十年前,他们要到哪里找导师呢?除了美国之外还能到哪里呢?但正是在十年和二十年前,美国空军(用美国自己的词汇)在对东京的大规模的闪电袭击中,造成的伤亡超出了“世界历史上的其他任何一次军事行动”。--------「用美國自己的詞匯」應該是「用美國人自己的話來說」, 還有穿越到二戰的「美國空軍」就更囧了,就算原文是「USAF 」也應該加個註解,說明那時候隻有美國陸軍航空兵。(原文果然是USAF, 作者真囧~)无论是党卫军成员维利•舒尔茨(Willi Schulze)还是下士鲁迪•米勒(Rudi Müller) -----對照後文,「黨衛軍成員」也應該是個軍銜,而軍銜怎麼能 翻譯成 「黨衛軍成員」?(原文是 SS-man ,即使是泛指,那也是党卫军人较好)获胜的联合起来的各个国家——经由它们的巨大牺牲——已使你们和你们的后代永远摆脱了兵役,并承担起了保护你们自由的责任。--------「Allied Nations 」 翻譯成「聯合起來的各個國家」 ~,不靠譜的中文偽基都知道, allied nations 是 「同盟國」(查了,原文是 UN, 联合国)-------儘管如此,書還是要看的。
  •     今天在微信上读到,从作者博客转来。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0e7d6b0101dqqq.html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德国人的反思是深刻的,但这反思却与民族性无关,而是因为他们有了公民政治意识。在战后一段时间,许多德国人对历史的看法其实充满谬误,尤其在涉及到纳粹的国内政策和犹太人问题上。历史是大人物创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后却站着千千万万小人物,他们是纳粹统治的民众基础,没有他们历史就没有体积。正是由于这一点,二战刚结束,美国记者迈耶就重返德国,在十年居住期间,他跟踪采访了10位普通德国人,了解到为什么大多数普通德国人会拥护纳粹,其答案正如他为自己的书所取的书名: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一战后,德国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新建的魏玛共和体制一直处于混乱之中,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使德国雪上加霜,马克大幅贬值,失业率高达30%,而各派政治力量却整天互相攻讦,无计可施。希特勒上台前,这10位普通德国人都处于失业状态,生活无着。在他们的回忆中,1933年纳粹上台至1939年战争爆发前是德国历史上最好的时光。纳粹靠着使德国强大和富裕的承诺赢得选举,上台后即大搞基础建设,整顿社会秩序,迅速振兴了经济,恢复了公共服务。仅仅三年间,德国的高失业率即下降为零,成为当时的经济强国,并且实现了共同富裕,连工薪阶层也能和管理阶层一样去国外度假。纳粹所以能迅速壮大,全靠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支持。在那段时间,这10位德国人的家庭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受穷挨饿。一位裁缝告诉记者,1918年的共和使他父亲变穷,是纳粹给了他父亲工作。他想要的就是安全保障,是国家提供的工作,而且有保险和养老金,1935年成为纳粹成员后,他的这些梦想全都实现了。一位木工则说,纳粹缩小了贫富差距,每个人都有了工作机会,而战后虽然有了自由,但自由却不能作为生活的替代品。这表明,尽管纳粹上台后就开始镇压反对派,迫害犹太人,但只要让民众得到他们想要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支持纳粹。在他们看来,如果希特勒不发动战争,他就仍将作为历史上振兴德国的伟人而载入史册。由此可见,导致纳粹上台的不是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当时的德国人普遍缺少公民意识,他们的政治观点多是从个人处境出发,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那位木工就发现,纳粹制度有许多好处,首先是纳粹打破了阶级区分,使他与上层人之间有了同等地位,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在群众组织“劳工战线”中,他与一位教师也成了战友,大家完全平起平坐。那位裁缝曾给大学教授做衣服,他对此既自豪又忌恨,成为纳粹成员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对教授们指手划脚了,这使他感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希特勒非常懂大众心理,他争取他们支持的办法不是提高福利,而是增强他们的翻身解放意识。社会福利的增加毕竟是有限度的,而平等甚至在政治上比他人优越却能使普通人获得幸福感,哪怕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太好。实际上,这些普通人都是很正派勤劳的人,他们在纳粹统治下没有受过迫害,也不认识任何高层人士,甚至不知道大屠杀。即使他们知道一点也不相信,认为是犹太人的谣言。由于缺乏公民权利意识,他们总觉得犹太人经商太有钱,比他们生活得好,这使他们感到很不公平,认为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是应该的。那位裁缝就告诉记者,正是犹太人偷走了自己祖先的所有东西。一位银行职员则认为,应当让犹太人的经济下降到与他们的人数成比例。他们渴望社会公平,但却缺乏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的能力,把宣传和事实分开来的能力,因而看不到纳粹的“公平”是在攻击人的基本价值和所含的权利。所以与许多普通德国人一样,纳粹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他们就相信了。报纸上整天告诉他们,“犹太人是世界资本家”“犹太人统治着英国”,“犹太人控制着俄国”。那位裁缝曾与记者谈到毒气室,说:“如果发生了那种事,那它是不对的,但我相信它没发生过。”偏见使他只相信官方媒体的宣传,而不是相信事实。即使发生了屠杀事件,他也认为领袖是好的,坏事都是周围人干的,是地方上的纳粹滥用了党的原则,领袖只是受骗了。但他自己每天看到犹太人佩带耻辱的袖章,却视为理所当然。1938年11月10日,发生了犹太会堂纵火案,一群孩子从被砸的犹太人糖果店搬运糖果,警察和成人在旁边看着。此事他们也都知道,但并不觉得这是在犯罪,因为他们从没有听说过穆勒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也没有听说过汉密尔顿的名言:“先生,你们的‘人民’ 是一只巨兽。”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统治,纳粹强调的都是一些非智性的品格,诸如忠诚、纯洁、劳动、简朴和爱国主义等,并把喜欢思考的知识分子看成是不可靠的、有危害性的阶层,这给那些不愿思考的人提供了一个不思考的借口。对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多数普通人只有二选一的简单思路,一位收账员曾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希特勒的名言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这给大多数德国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解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完全可以放弃维护个人权利。在这位美国记者看来,这些普通德国人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缺少政治权力意识,不懂得自己拥有最高权力的公民的责任,总认为国家是崇高的,而个人无足轻重,因而对他人的苦难漠然置之,甚至参与迫害。战后德国人开始了新生活,这10位普通人的生活又一度变得艰难,他们需要承担比从前更多的个人选择和责任,对此他们总是抱怨和不满,觉得纳粹曾经把一切都管理起来,统治得很好。这表明,他们从来没有受骗,以为他们在纳粹统治下是自由的。事实上,他们渴望的从来不是自我实现的自由,而是想要摆脱“自由选择的可怕负担”(陀思妥耶夫斯基语)。这位美国记者由此得出结论,这是自由制度与不自由制度造成的价值观之别。从一个习惯于凡事自主的美国人的角度看,这些普通德国人缺少的其实是公民意识和勇气:“一种能够使人既不被统治也不统治别人而是能够自我统治的勇气。”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价值观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现代世界分裂的主要原因。对于从前的许多德国人来说,纳粹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邪恶,只有当他们后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价值观,具备了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明白对他人权利的剥夺即意味着对自己权利的剥夺,才真正认识到了纳粹的实质与危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部分描述了作者深入了解的10位纳粹小人物,迈耶不愧是记者出身,每一个人都生灵活现,实在得就像我们每天路上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纳粹这个如今已被刻板化的邪恶概念有了真正的实体;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德国人性格的分析,第三部分则是针对战后西方国家德国政策(主要是美国)的分析和批评,时代性较强,如果纯粹只是想了解纳粹主义在德国民众间的落实情况的话只需阅读第一部分即可。总结:作者的部分分析和论断从现在看来有些偏颇,但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且最有意思的工作应该是对极权主义下小人物平凡生活的真实记录——没有毛骨悚然的迫害,也没有催人泪下的英雄抵抗,只是平平静静的沉默与生活,即使千里之外已血流成河——这大概也是汉娜阿伦特所谓“平庸之恶”的体现吧。
  •     如果每个人都是小人物,那就没有小人物……民族不是由橡木和岩石,而是由人构成,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
  •     看不太懂
  •     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奴隶的人往往不会知道他们被解放了。
  •     绝对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选了这本书真的很难过。翻译水平像是机译,生硬的字对字式译法太难读了,语病太多!不知道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如何忘掉自己的责任感出版了这样的一本译作。原作者的讲故事能力也不怎么样,内容私货比较多。本书讲述了一些纳粹时期德国“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想法,但采样比较单一,写作风格又很琐碎,费时费力阅读后觉得价值并不很大。强迫症又必须要读完,太后悔了。
  •     一个很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二战时候的德国。
  •     讲故事水平太差了
  •     论文参考书……小人物的发疯史
  •     极权带来的恐怖已人所共知,而极权是如何像温水煮青蛙似的弥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却仍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非如此不足以根除极权。本书落脚于十个生活在纳粹极权下的“小人物”,他们背景各异,是世俗的、现实的、关注眼前利益的,他们无法看到全貌(即便知道也难以理解或者自我合理),不知道自己看似平凡的服从在集合之后所带来的灾难。他们习惯于服从权威和秩序,虽然人数众多,却只落得被操控的命运。(这种情况与德国的教育分流有关吗?似乎还未见人从此角度思考。)作者的努力对于理解纳粹政权的兴起有深刻作用,而作者的用意更在于提醒当时的西方政府如何避免德国又一次落入次境。作者在第二章中对德国民族性的分析更是基于感性认识,第三章中的建议今天当天已经过时。但曾经发生在纳粹德国的诸多情形在今天的中国却多有类似。另,因翻译扣一分。
  •     兀长
  •     一部深刻的良心之作,尽管译文磕磕绊绊,但此书依然值得你用心阅读。类似的故事不止发生在纳粹德国,而是象DNA一样,深植人类社会。面对政府等各类强势机构制造的不公,或许有几个人敢于挺身而出高呼“我反对”,可在国家机器的辗压下,以“为了XX”等冠冕堂皇的借口,先成为牺牲品。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看似聪明实则胆怯的我们,难道不是正在苟且偷安,默默为暴政买单吗?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明天会变好,明天就会更好吗?
  •     屈服于较温和的放纵往往是在为屈服于更致命的事物铺路
  •     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     翻译太烂了!!烂透了!!勉强翻了五六十页就再也读不下去了,翻的是什么鬼东西,会不会讲中文啊?!真是糟蹋了好东西!
  •     翻译有点晕,但瑕不掩瑜!!!!!
  •     人群中越发的弥漫着戾气与谬论,即便是明明知道自己也只是个沉默的棋子,却时常有自己是索多玛中少数义人的错觉。这种时候看这本书格外的应景,索多玛中再无义人。
  •     既视感好强
  •     乱翻书@二楼南书房。很有旋涡感的文笔,这从何而来?Journalist可以达到这样的深度,ethnographer也许很困难,因为ethnographer不光要“tell”,还不得不总是去解释和自我解释,这就很awkward.
  •     第一部分是精髓,虽然是很旧的一本书,可是有一些观点依然振聋发聩。
  •     枯燥的很 但是这本书充分诠释了东德怎样成功缔造了一个互相伤害的社会 可麻烦的是 人一旦被异化 便只能在异化的环境中感到舒适 拒绝任何变革 所以说人是被塑造的 用大爱掩盖无爱的事实 比较适合我这种在讨好别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看
  •     不忍直视的翻译,一目十行才能看懂它大概在讲什么,希望能耐着性子读完。
  •     打三星总感觉自己说这本书不好一样。其实还好。。
  •     大实话
  •     文艺~~
  •     人很容易陷入非理性之中,德国纳粹时期的民众,沙林事件以前的奥姆教徒,我们身边源源不断的传销者,人的信仰本身就是个非常虚幻的东西,因为人的精神说到底是脆弱的。人的理智永远需要健康富足的生活来支持,在贫困、挫折、逆境中,人极其容易丧失理智。
  •     糟糕的翻译
  •     不得章法,讲得很乱。
  •     还是不错的 只能说人性太复杂了
  •     一本認真的田野筆記。作者最後的思考不免帶有一點美國中心主義的驕傲,反而削弱了前面扎實的思考分析,冷戰的時代背景也增加了幾分「積極反共」的姿態,不見得和訪問的人的態度一致。對普通人在當時環境的分析很生動。這些發出整齊呼號將元首推向權力巔峰的人群,最後又用鋼鐵的秩序和紀律消解了國家精神,現代性環境下行動力被肢解的普通人在沉默和無知中自覺地共同鍛造了駭人的屠殺和驅逐……如何在當時的環境下保持克制和獨立思考,理智如何超越群體熱情和社會恐怖,全然不知能做到多少……
  •     看着这本书,会觉得阿伦特反复要求每个人的道德判断真是正确啊
  •     拘于虚也,笃于时也,觉得绝对自由,是有可能的。
  •     书是不错,翻译扣分,句子都不通顺。
  •     讲的是德国的威权人格的国民性以及老生常谈的国际政治。但这翻译的真tm难读下去。
  •     看不进去的那种不好看
  •     读着经常会不由自主审视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社会。有些东西真的是类似的。
  •     作者从小人物的角度来分析当时的历史我很喜欢,但是需要警惕现象学和实用主义倾向,忽略了整体的特征。另外,翻译确实是硬伤,读起来不是很流畅,拉到三分。
  •     前三分之二对德国人的采访、了解及分析都很深刻,而后三分之一充满了作者的美式骄傲,弱化了全书的基调。
  •     民族性格: 懂科学者,懂艺术,他也会理解宗教;不懂科学者,不懂艺术,就让他成为虔诚的信徒吧~
  •     三星+。翻译可以成就一本书,更可以毁灭掉一本。这满篇双破折号和括号的翻译风格,居然连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前那段忏悔诗同文都翻译地如此生硬,也就只能借来看看了。
  •     那什么,我突然想起乌镇的互联网大会。。。
  •     微小的一步步转变让人不曾注意也不愿去注意最终的恶的结果,生存的压力,怕麻烦的心理,小人物们最终成为纳粹大机体的细胞,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其实不过是国家生存和个人生活高压之下的没有良心责任意识的元子化的个体,在焦躁中反复确认自己的身份,漠视事件背后的动因。
  •     对纳粹统治下普通人生活与精神状况的精当纪录,对德国民族性与纳粹主义一手遮天原因的令人信服的揭示,对极权主义的起源与小人物不自觉的共谋心理的深刻论述。翻译并没有大问题,只是尾声几章稍显拗口,对关键专名的德语注释+1。
  •     很精彩的一本书【不过有点难读是怎么回事】
  •     很小众的书 但读完给你不同的启迪 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乌合之众
  •     看了几章,没看了,这种书不是我喜欢的。
  •     与期望相距甚远,既没有给出足够的一手事实,二手加工也颇为陈词滥调,所谓“小人物多为狂热分子”难道不是随处可见的日常?而你其实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尤其是用这种狗屁不通的翻译
  •     大部分人是相似的,德国的小人物,和中国的小人物,纳粹时期,文革时期,都是相似的,可怖的疯狂。
  •     作者掩藏身份来记录“朋友”的观点,然后批驳了一番。颇有种毕姥爷酒桌上吹NB被人偷拍下来供大家观看的赶脚。对于作者这个获取资料的方式很不齿。作者自称美籍德裔犹太人,就以为自己客观。可是就像香蕉人,巧克力奶油棒一样,决定屁股坐在哪的不以血统为准,而是以观点为准。作者自以为超然,把一群德国小百姓批驳了一番,然后又夹杂了些“也许我在这环境下也跟他们一样”的小感慨。虽然是口述历史的路子,可是私货太多了,不值一读。
  •     不是太懂。闲置待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