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出版日期:2015-12-1
ISBN:9787519202550
作者:[波兰]维托尔德·皮莱茨基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世界上可以被称为地狱的地方屈指可数,奥斯维辛即为其一。1940年9月 ,波兰军官维托尔德•皮莱茨基自愿前往集中营。三年间,依靠过人的体能、智慧与意志力,依靠坚定的信仰,皮莱茨基在里面成立了秘密组织,援助同胞,并不断向外界传递信息。1943年4月,皮莱茨基死里逃生,开始将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报告上交,本书是其最完整的一份报告。书内详细记录了他在集中营里经历的世人难以想象的日子。

书籍目录

导言
前言
英译者说明
英文版出版说明
皮莱茨基报告的重点摘要
历史视野:皮莱茨基的报告,他的任务,与他这个人
致佩琴斯基少将的说明信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的1945 年报告
附录
附录一 皮莱茨基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职位与军阶
附录二 人名与代码对照
附录三 1945 年报告事件年表

内容概要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1901—1948),波兰军官,波兰抵御组织成员,唯一一位自愿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被关押者。二战结束后,皮莱茨基被波共以“西方间谍”的名义处死。“当家人到狱中探望时,皮莱茨基说,与这里相比,奥斯维辛简直是儿戏,苏联训练出来的波兰人简直心狠手辣。”九十年代,皮莱茨基获得平反,自此成为波兰历史上以及波兰民众心中的英雄,一个为了自由、信仰和祖国从容赴死、志愿献身的英雄。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直接的面对困难和敌人,是一种勇敢的精神,在敌人背后,默默承受痛苦,也是一种勇敢。而后一种是更加伟大,更加深刻,也更加另人佩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这本书,讲述了波兰军官维托尔德为了帮助同胞,自愿前往集中营。他在集中营中待了三年,这期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而主人公依靠自己本身强健的体能、聪明才智与意志力,还有拯救同胞的坚定的信仰,在里面组织了很多秘密活动,并通过技巧向外界传递情报。后来,皮莱茨基从集中营中死里逃生,开始整理自己的经历,也就形成我们今天对这本书的记录。他在集中营里经历的世人难以想象的日子,他又是怎样一步步挺过来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找到答案。志愿者是伟大的。这有具有了伟大的牺牲奉献的精神,才会放弃自由平静的生活,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他不是傻,也没有什么自私的想法,只是一心一意想拯救更多的人。而事实上,他的行为,他的精神,确实感染了很多人,使人们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明天。志愿者是深刻的。他的经历和他的品格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读者,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也将载入史册,被人们所铭记。对于他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痛苦,是我们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我们只有珍惜现在的生活,才能对得起活着的意义。志愿者是另人佩服的。他放弃了很多本来属于他的东西,陷入了痛苦境地。就像书中形容的,我们误入了歧途,我的朋友,我们走上一条可怕的岔路。更糟的是,我们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形容它……我想说我们已经成了禽兽……然而,不,我们比禽兽还糟一大截!我们有数千人死在那儿……之后是数万人,数十万人。这种痛苦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可他却自愿承担了起来。让我们细细阅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这本书,看看主人公都经历了什么。珍惜和平,珍惜生命。
  •     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文/信实的精灵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人们最不愿翻起的那一个。因此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有微微的恐惧感。奥斯维辛的事情我听说过一些,从正经的毒气室,焚尸炉,到八卦性质的人皮灯罩。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人性泯灭的代表。几年间有上百万人,路过这里,走向死亡。但一直以来,那都是故事而已,因此拿起这本书,通过亲历者的眼睛来看集中营的生活,让人倍感压力。这本书是波兰一个普通的上尉维托尔德·皮莱茨基作为一个卧底的身份以故意被捕的方式潜伏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又顺利出逃后写出来的一份报告。由于这本书是报告性质,文笔平铺直叙。但恰恰是这种平铺直叙的风格,让故事更加触目惊心(正如他们所说:“你愈贴近事实,不做任何评论,那么你的描述就愈有价值。”)。在第一部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介绍了集中营内的劳作制度,对犯人的虐待折磨,以及犯人那种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绝望感。之后作者见证了战俘的集体屠杀,瘟疫的流行,以及对犹太人的屠杀。最后一部分,是介绍自己出逃的过程。全书的故事,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作为犯人,整日生活在死亡、劳役、伤病的阴影之下。心理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书中多次描述了犯人面对死亡的场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对此麻木不仁,因为死亡的阴影已经盘旋了太久。当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一切也都无所谓了,这正是最大的悲哀。而另一方面,作者作为波兰人,又是幸运的。在集中营中,波兰人的生存几率远大于苏联人,犹太人。后两者,甚至还没有领略过集中营的残忍,就被骗入毒气室屠杀了。作者作为老犯人,不仅能够在相对清闲的地方工作,还能通过犹太人的遗产把自己养的膘肥体壮。某一个犯人,甚至能够偷藏一公斤的黄金,待遇的优厚可见一斑。事实上,奥斯维辛的可怕,不过是沧海一粟。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日本人把中国的俘虏拉到九州岛的煤矿和南太平洋的橡胶园,终日劳作,惨烈程度不比奥斯维辛好多少;二战后苏联人又把日本人拉到西伯利亚,对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幸而劳作强度小很多,后来又给放了(有些鬼子还成功的勾搭到俄罗斯女兵)。若是比较死亡数字的话,奥斯维辛集中营也不是遥遥领先,美国的原子弹,杀死十几万人;轰炸日本,几十万;盟军轰炸德国,死伤也有几十万。在轰炸汉堡的时候,高温形成了火焰漩涡,将方圆几公里的人吸进去烧成骨灰,残忍程度更甚于毒气室。至于中国人,也有屠杀的传统,元人屠宋人,满人屠汉人,两次政权更替都有若干次屠城。唐代的黄巢叛乱,不仅杀出了记录,更创下将尸体磨碎充当军粮的壮举。到了太平天国,造成的死亡更有几千万。而当代,三年饥荒和文*革所致死的人数,恐怕也远超出奥斯维辛的记录。前几天到海边旅游,同行的人在沙滩上感慨海的壮阔和人的渺小。其实在政治的大浪面前,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时局需要一些人变成狼,于是就有了奥斯维辛的禽兽;当时局需要一些人去赴死,就有了焚尸炉里的冤魂。在我看来,在这本书里,没有打手,没有无辜的平民。书中只有一株株无根的草,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跑。一些草掉进火坑里,一些草飞到天上,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只是草。没有多久,就统统归于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却一直都在,同样的故事,便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千百个故事,若是用心了解一个人,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完。但是在后人眼里,只是那年,那件事,那个数字的一部分,仅此而已。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     奥斯维辛原本只是波兰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但它却在二战中成为比正面战场还要残忍和惨烈的“杀人工厂”。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开始在这个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小镇上建造最大的集中营。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关押波兰政治犯和消灭苏联战俘,但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万湖会议上通过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则使这里成为犹太人的“屠宰场”。1945年1月27日,苏军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人类浩劫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据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超过九成都是犹太人。从此,奥斯维辛成为大屠杀的代名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悲恸之地。二战结束后,跟种族屠杀有关的纳粹官员先后受到审判,尤其是负责犹太屠杀的艾希曼。1961年,以色列特工将藏身南美的艾希曼绑回,让其接受审判。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跟踪报道了这一事件,正是在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和分析中,她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一概念。她认为,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和邪恶之所以得到实施,是像艾希曼这样的人都只是简单地执行命令或法律,但却缺乏对于自身行为及其后果的深入反思。其实,在大屠杀的执行队伍中,不只有纳粹军人,还有那些表现积极的犹太人、波兰人等非纳粹军人。因而,“平庸之恶”不是某类人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性问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一份来自波兰卧底的报告》这本书或这份报告中,尽管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庸之恶”,看到阿甘本所谓的“赤裸生命”,但皮莱茨基则更详细记录和描述了他和战友们在奥斯维辛中有组织的秘密抵抗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奥斯维辛不只有只知服从不知责任的机械执行者,也有将囚犯组织起来进行勇敢抵抗的英雄;奥斯维辛的囚犯中,不只有充满怯懦和恐惧的群氓,也有充满勇敢和意志的反抗者;奥斯维辛不只有为了生存而人吃人的动物行为,也有分享食物、救助他人、死守秘密的正直作为;总之,奥斯维辛不只有平庸之恶,也有伟大之善。要总结概括这本书中的内容并不困难,可是,这样做却很可能让我们丧失对于细节的理解和体会,很难获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过的感受。皮莱茨基写道,“进去的人几乎可以宣告死亡,侥幸离开的人说是重生也不为过。”加尔林斯基则在该书导言中指出,皮莱茨基似乎持有“一种神秘的、索尔仁尼琴式的信仰,那就是只有呆过劳动营的人,才真的了解生命身处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考波什”、“活死人”和以皮莱茨基为代表的反抗者这三类奥斯维辛人的生活境况,并引用大量原文,以尽力凸显出只有在奥斯维辛呆过的人才真正了解的生命意义。奥斯维辛的日常运作:作为野兽的“考波什”集中营的管理者包括党卫军和由囚犯构成的监督员或“考波什”,党卫军主要是进行总体管理和安全防卫工作,并居住在集中营外的军营和城镇里。集中营的监督员则清一色都是囚犯,起初只有德国囚犯,后来逐渐增加了其它国家的囚犯。但集中营监督员在党卫军面前什么都不是,他们大多数都只是通过残暴和尸体数量向党卫军邀功,“杀得愈多,人家就愈瞧得起你”。最初的两个“囚犯头子”是集中营的最高权威,他们是波兰囚犯,肆意杀人,十分残忍,被称为“手执棍棒的虐待狂”。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有少数监督员只是在德国囚犯或党卫军的威逼下才会杀害和殴打囚犯。一进入奥斯维辛,这些作为监督员的囚犯便给皮莱茨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铁丝网围墙内宽广的检阅场上,我们看见的是另一幅景象。探照灯照着每个地方,诡异的折射光线在我们身上游移着。我们可以看见类似人类的生物,但这些生物的行为似乎更像是野兽(我绝对看到了动物,我们的语言无法形容这种生物)。他们穿着奇怪的条纹衣服,就像我们在兴格监狱的影片中看到的人一样,在闪烁的灯光下,他们的彩色带子上别着看似勋章的东西,他们手里拿着棍棒,一边狂笑一边攻击我们的同志,他们朝着头部猛打,将他们打倒在地之后,又朝肾脏与其他脆弱的部分猛踢,连人带靴调到他们的胸部和肚子上,一边咯咯笑一边把人打死。”这群“半人类”便是考波什(Kapos),也即集中营中因表现良好而担任监督员的犯人。比如血腥的阿罗伊茨,他是一个德国囚犯兼监督员,他不断毒打和折磨人,每天都会杀死几个人。再如刑罚营有一个被称为“扼杀者”的犹太人,他专门对犹太人行刑,每日的配额是至少12人,其行刑方式极为残忍。正如皮莱茨基所言,集中营就像个巨大的磨坊,“这座巨大的‘磨坊’不断把人磨成粉末,或者,如果你比较喜欢说这是一台‘蒸汽压路机’也行,它把前面的所有人压得粉碎,它持续绕着同一根轴心旋转,而这根轴心的名字叫做——毁灭。”那些考波什便是拉着集中营这个磨坊运转起来的驴,他们的任务是监督和折磨其它囚犯。来到这里的人,不是一进来就被立即处死(最初是枪毙后来是毒气室),如教士、法官、律师等知识分子和“不适宜劳动者”,便是留下来慢慢被折磨致死,他们很快就会成为“行尸走肉、半死不活之人”。考波什折磨囚犯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繁重而徒劳的劳动、上厕所的时间限制、取食物时的紧张混乱、身体的清洁、床铺的平整、队列的整齐等等;倘若有一点不对,就会遭到监督员的毒打和杀戮。晚上,囚犯们还要跟虱子做斗争,极多的虱子会把人折磨死,如皮莱茨基写道,“一个已经丧失意识的老囚犯就躺在我身边,我永远忘不了他的脸,他的脸离我只有几十厘米,但脸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虱子,它们已经钻进皮肤里”。在诸多折磨方式中,考波什监督下的劳动具有最为重要的折磨意义。除了一些技术性工作外,劳动经常是徒劳的,劳动的目的主要是耗尽他们的体力和精力,比如将砂石运过来再运回去。这一点在集中营大门上牌子上已经写明:“劳动使人自由”,皮莱茨基后来才认识到了这一牌子的意涵:“的确……劳动让你自由……让你能脱离集中营……脱离意识……就像我那一两次体验一样……让灵魂脱离身体……把身体送往——火葬场。”因而他必须靠顽强的意志忍受住身体上的痛苦,他甚至认为自己“产生了分裂的人格,当肉体遭受折磨时,有时心灵反而感到异常亢奋,而且这种感觉极为真实。”其实,这些残忍的“考波什”也并不能幸免于难,他们也经常会遭到杀害。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和行刑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被迫杀人的人,也即阿甘本在《奥斯维辛的剩余》一书中所谓的“无罪杀人者”。谴责他们的残忍是最轻率的对待方式,他们的残忍实际上体现了最为严酷的人性与道德困境。集中营囚犯的艰难抉择:做“动物”还是“人”为了在残酷的集中营中尽量延长自己的活命时间,除了作为监督者或“考波什”的囚犯之外,很多其他囚犯也都陷入了动物化的非人状态。他们会趁着有人被毒打的机会偷懒休息,“就是在这种时刻,当前面有人被杀时,与真正的动物没有两样,人们会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让自己劳累的肺部深吸一口气,让急促跳动的心脏舒缓下来。”有囚犯会因逃跑者的连累而揍他,因为如果有人逃跑,所有囚徒都要受到“惩罚检阅”,往往是在恶劣的雨雪天气中长久地站立,这常常会使很多长期辛苦劳动而身体虚弱的人在寒冷中死去。“其中一名恶棍气愤工作时间因这些人而延长,他在暴怒之下拿着一根细木板往某个逃亡者背部插进去,穿过了他的肾与胃。死者被四个恶鬼抬回营区,全身淤青,面容扭曲,早已没了意识。”甚至于,那些被关进地牢或“黑洞”中的人,会为了挤到门缝边去呼吸一点空气而互相搏杀,也“有人会从放在外头的尸体上切几块肉下来吃”。处于这种非人状态中的人都是动物般的“活死人”或“半死不活之人”,用集中营中的术语来说是“穆斯林”。每个囚犯都被剥夺了一切身份、地位和道德,成为阿甘本所谓的“赤裸生命”,犹如最为低贱的生物“虱子”。在这里,原先的正常感受都颠倒或混乱了,“我们的法律与秩序概念,我们对正常的感受,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这里全荡然无存。过去的一切全终止了。我们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心灵一下子被扯个粉碎。”这种非人状态不禁令皮莱茨基对什么是人这一问题感到疑惑,他反问道:“我们都是……人吗?那些走在花丛中的,与那些毒气室走去的,都同样是人吗?那些手中的枪支上了刺刀,走在我们旁边的家伙……与我们——数年来一直遭受诅咒的不幸者,都同样是人吗?”尽管有很多人为了生存而选择了堕落和沉沦,但是仍然有人坚守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底限和崇高,比如一位年老的神父替一名年轻犯人受死。皮莱茨基写道,“集中营是性格的试炼场。有些人跌进了道德泥淖。有些人洁身自爱,坚守原则。我们被锐利的工具雕琢着,它的刀刃划进我们的身体,令人疼痛不堪,但在我们的灵魂里,它却遭到了耕耘的田地……。每个人最终都会经历这段转变的过程。”因此,作为信仰坚定和意志顽强的人而非动物,皮莱茨基对于这种非人状态中的“活死人”深感鄙夷。他说,“是的,我们现在产生了一种强大的鄙夷感,对于那些也能勉强称之为人的人感到轻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对于人性的坚强感到敬佩,有些人强大到能够有灵魂,能拥有不朽的存在。”可是,无论是猛兽般的“考波什”,还是虱子般的“活死人”,它们虽然以牺牲他人的方式暂时延长了自己生物性的生命,但却并不能完全避免自我的道德拷问,尤其是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因而皮莱茨基所鄙夷的那些人,在有幸生存下来后也很鄙夷自己。正如普里莫·莱维在《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一书中所论述的,那些在集中营靠“犯罪”和“不道德”而幸存下来的人,哪怕因没有让给他人一点食物而导致其死亡,都会感到强烈的愧疚和耻辱,甚至有人不得不靠自杀来获得救赎。皮莱茨基与他的“军事组织联盟”本书的作者波兰陆军上尉维托尔德·皮莱茨基(Witold Pilecki,1901-1948)是唯一一名自愿被捕的集中营囚犯,也是其中最为坚强和善良的人,是奥斯维辛地下组织“军事组织联盟”的建立者。他从1940年9月自愿被捕到1943年4月逃脱为止,在奥斯维辛呆了两年七个月。他不仅在集中营中幸存下来和逃脱了出来,而且还努力帮助其他囚犯,在集中营中建立地下组织。他甚至还担心家人将其赎出去,因为他没有前科,只是在街头被捕的。皮莱茨基以五人小组的形式建立其组织,但每个小组不知道其他小组的存在,独立运作,不断扩充。直到最后,才有小组发现彼此有交集。他指出,“被带来此地的人已经产生一种群众心理,大家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羊。我寻思着如何鼓动这群人,让他们往前走。”但集中营的残酷生活让囚犯们放下了彼此的党派成见,正如皮莱茨基所言,“我们必须每天让波兰人看到成堆的波兰人尸体,才能让波兰人捐弃前嫌,抛开过去在现实世界里抱持的敌对态度,认真面对眼前这个真正的现实:达成共识,并且组成联合阵线,对抗彼此共同的敌人。”他选择那些勇敢而有担当的人担任各小组的负责人,他认为,“过去是什么样的人物,这跟现在毫无关系。重要的是让‘真正的男人’担任领袖,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不是以头衔来领导属下,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头衔;他必须守口如瓶,而且在重要时刻激励他人;他必须勇敢,让属下愿意追随他。他不只要勇敢,还必须有杰出的内在力量和足智多谋。”到1942年初,其组织已经渗透或“接管”了奥斯维辛中的每个工作小队,只有一个尚未突破。后来扩展为四个营,以某座楼或某层楼为一营。其组织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外界消息和额外补给品,并将其分给成员,以提振士气;将集中营中的报告和情报送出去;为武装起义做准备。短期任务则是帮助囚犯面对可怕的环境,尤其是食物和衣物的补给,把病人送到医院,调换轻松点的工作等。此外,该组织还以暴制暴地对抗集中营当局,如“考波什”或监督者、党卫军、密报者经常会遭到集中营囚犯的秘密杀害,或者将虱子和斑疹偷偷传染给他们。其组织的最终目标是渗透、接管和控制集中营,并发动抵抗和暴动。因为需要外界空降武器后才能采取集体暴动,但他却一直没有得到外面援助和波兰国家军最高司令部的指示,因而最终暴动并未实施。有次,两百名波兰年轻人被杀时,如果被杀者反抗的话,该组织也将准备发动暴动,但那些被杀者都并未做出任何反抗,可能担心外面的亲人受到牵连。1943年4月,因为送出消息但却迟迟等不到国家军的回复,组织中多数成员被运往其它集中营,他自己又感到逃出的成员中出现叛徒,于是皮莱茨基和两名囚犯一起逃出集中营。他在逃出集中营之后,先后撰写了三份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报告,本书的内容正是他于1945年完成的第三份报告,也是最完整的一份。世界的沉沦与皮莱茨基的愤怒皮莱茨基及其组织将情报和报告送往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但是波兰国家军和其它盟军却都未采取行动,外面世界“一直保持着无知的沉默”,更别提苯酚注射和毒气问题。他对此十分痛心和愤怒,要知道集中营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担心外面的亲人受到伤害。“优秀的人就在这里死亡,为了避免连累外界的人而丧失生命,但外头那些远比我们软弱的人居然轻松地说我们瘦骨嶙峋。我们需要何等的坚忍,才能让我们甘心死去,好让亲朋好友能在自由中‘享受自己的生命’。是的,集中营里一切的毁灭方法对我们的伤害甚大,但现在,外界这种持续而无知的沉默,更令人感到心痛。”他略带嘲讽地写道,“有时我觉得自己在一座大房子里游荡,突然间我打开房门,房间里面只有小孩:‘啊,这些小孩正在玩耍……’”。从他这个在奥斯维辛呆过的人的角度来看,当集中营中的人在为生存而堕落或战斗之时,外面世界的人却只是犹如玩耍嬉戏的孩子,只是关心鸡毛蒜皮的小事。于是,他对于整个世界的沉沦感到怀疑,他反问道:“我们……已经转错了弯……我们要去……哪里?在走向‘进步’的路途上……我们何去何从?”他说,“我们误入了歧途,我们已走上一条可怕的岔路。更糟的是,我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它……我想说我们已经成了禽兽……不,我们比禽兽还差一大截。”但他并未陷入到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中,而是始终保持着毫不畏惧的战斗姿态。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个信仰者,我相信如果上帝想帮助我,我一定能成功!”。“我努力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当我死的时候,我深感高兴而非惊恐万分。”因而,二战后,他又参加了反共地下组织,反对苏联强加给波兰的共产党政权。但却不幸于1947年被捕,他在狱中跟探望的亲人说,“跟这里相比,奥斯维辛实在是儿戏,苏联训练出来的波兰人简直心狠手辣”。1948年5月,他因“西方间谍罪”而被处死。直到1990年代,他才得到平反,成为波兰人心目中的英雄。如果说阿伦特从艾希曼身上看到了“平庸之恶”,阿甘本从集中营的“考波什”和囚犯身上看到了“无罪杀人者”、“赤裸生命”和作为活死人的“穆斯林”,那么,我们将从皮莱茨基及其组织的行动中看到超出日常理解范围的勇敢和善良。他不仅如电影《美丽人生》的主人公那样以苦中取乐的态度面对大屠杀,也不仅是如辛德勒那样在集中营外保护和救助被捕者,而是自愿被捕到奥斯维辛中,去从事“卧底”工作;他不仅凭借自己的强壮体力、聪明机智和坚定意志生存下来和逃亡出来,而且在集中营中建立了渗透性极强的秘密组织,努力帮助和救助他人,向外界传递集中营中的情报。正如波兰首席拉比迈克‧斯楚德利奇(Michael Schudrich)所言,皮莱茨基是“不可思议的邪恶时代中,一位不可思议的良善典范(example of goodness)”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微信公众号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5NTI4Mg==&mid=406270990&idx=1&sn=bba94e54bb643381d4fd871dbd879e52&scene=5&srcid=0308K1SlXTVHYkvCDeUawSFG#rd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胆识,坚毅,缜密,在恐怖的人间地狱展现出来。
  •     一个人在集中营里活了一千天。短短的文字讲述了他亲身体会的集中营,这一千天里他为了活着,更为了组织的建立。不可思议的是他成功地建立了地下组织,用大家消磨之后依旧存在的人格和个性,努力维系着大伙战斗。
  •     从不同的视角描述奥斯维辛
  •     我们的脑袋不仅被党卫军的枪托重重一击,也被某种更强烈的事物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的法律与秩序概念,我们对正常的感受,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这里全荡然无存。 过去的一切全终止了。 我们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心灵一下子被扯个粉碎。 首先,一名身穿条纹制服、手里拿着棍棒的人用德语问道:“你做什么工作?” 回答教士、法官、律师的话,就表示你会被活活打死。 站在我前排的男子才刚用德语回答“法官”,他的衣襟就被拽了起来。 这是个可怕的错误。他倒在地上被又打又踹。 所以,他们是刻意杀害专业人士。 发现这一点之后,我的想法有些微改变。 或许这种疯狂是有条理的,而这种可怕的杀害波兰人的方式是从杀害知识分子开始。
  •     略带混乱的文法不能掩饰那些血淋淋的历史,这种写实的记叙真是看得我毛骨悚然。
  •     一份惊人的记录,难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在那样地狱般的环境中保持如此的冷静、克制和智慧。虽然关于集中营和大屠杀的文艺作品以前看过不止一部,但这本书却是最让我震动的。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和高效的机械化与组织化结合,带来了流水线式的杀人作业,人类的恐怖行径竟可以如此残忍如此大规模,而又在此后的历史中一再上演。阅读本书是一次极不愉快的体验,必须始终保持神经的麻木状态,让自己的情绪不至过分代入。作者逃亡的一段让人对世界残留希望,而作者最终的结局却更让人忧愤莫名。在祖国的监狱里,面对苏联人训练出来的同胞的种种手段,奥斯维辛就像是儿戏......
  •     推荐给对二战感兴趣的朋友!
  •     6-7
  •     触目惊心的报告,历史不该被遗忘。在我眼里,维托尔德·皮莱茨基是神,神一般的存在,他太伟大了,应该被世人所铭记~
  •     难以想象作者是以怎样的坚韧度过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九百多个日夜;以怎样的缜密在集中营里成立秘密组织,无声无息地求生图存,传递信息;更难以想象在被审判和临刑那一刻,作为从纳粹屠刀下逃生的爱国者,他怎么评判宣判他为间谍和叛国者的同胞。正因皮莱茨基高尚的人格,经历生死之后的沉静,这份报告读来不止有真相,还有思索。
  •     这本书是我看过关于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好的一本书了。作者以一个解剖医生的角度记述几件特别的事情,每一件都令人胆战,甚至恶心。外界对那地狱里一切的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法律准则在那里根本不适用。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只要我还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     他为了反抗纳粹,自愿潜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做卧底。他经过人间地狱的锤炼幸存了下来。但是他在纳粹覆灭后,被波兰共产党枪毙。他不是个例,是这个时代的悲剧缩影。他就是波兰的传奇英雄维托尔德皮莱茨基。他坚忍、乐观、坚守信念,只是波兰的历史太悲剧了。
  •     波兰军官关于奥斯维辛的见闻
  •     只读到1941年就压抑到不能再继续看了,但还是找到了1943年皮莱茨基出逃的结点把报告“看完”。我们不能以事后诸葛的眼光去评价这份报告的内容,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小说。而看过这本书后更压抑的是,皮莱茨基的命运和这段历史一样残酷。
  •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牺牲了的号码也让人敬佩。
  •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     太压抑了读到一半真的 不想 再继续了! 去找点治愈系吧 大晚上看这些实在是……
  •     真正的英雄总是会被遗忘。
  •     那些优秀的人,都再也没有回来。 吊诡的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前言里的一个小描述,揭露了其死因。这个躲过了奥斯维辛屠杀的波兰人,最终却终结在波兰共党政权手里。历史实在像个诡异的笑面人。
  •     普里莫·莱维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话——集中营在虐待和处死犯人上有着艺术家般的想象力。皮莱茨基在奥斯维辛报告已经使我看得毛骨悚然,不敢想象更加残酷的波共的刑罚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     本书译者是台湾的译笔好,《耶路撒冷三千年》未用他的译本可惜了。1940-9-19皮莱斯基故意被抓入奥斯维西集中营传出真相组织抵抗,1943-427获救后写出本书,再次卧底1948-5-25被波共处决。波兰秘密警察残忍凶暴,奥斯维辛与之相比类似儿戏;石灰粉的车厢里开一天;枪毙11人狗嗨;自报职业是法官律师等即刻被囚犯监督员乱棍打死;如厕数到五不起身打到茅坑里;拿面包换烟的都死了;赖床排队稍前后都被捅死;体能训练死得快;以猜临死腿动次数赌钱;女孩们裸跑时一一击杀;高烧战群虱;木匠雕匠皮革编篮加同志互助;逢节杀人;氰化氢毒杀整屋苏军官;之后妇女进来犹太家庭进来留下大量财富;200多男孩心脏扎苯酚即死,遍地黄金美钞无心捡拾;最后阶段在包裹处理部门和面包铺,成功越狱。人间炼狱最真实的描述,不能忘却!
  •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     读过台版,大陆版估计会有删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