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与革命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550278946
作者:余世存
页数:332页

作者简介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
100个时代人物的命运转折
200年近代中国的风雨苍黄
余世存二十年磨一剑,纪传百位民国人物
◆著名学者余世存二十余年历史人物写作全面呈现。
“立人三部曲”包括《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是余世存二十余年来近代人物写作的完整呈现,《非常道》之后重磅作品。
◆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
书中传主百名,涉及人物数百位,跨越历史近两百年,组成了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而本书可以说是细节丰富而立体的近代政治史。

◆变革年代的人性启示录。
我们至今生活在近代贤人开创的变革年代当中,重新梳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我们提供人格的坐标和导航。
◆重新打捞和认识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
写作对象从清末民初以来的历史推手和弄潮儿,转向边缘的“怪力乱神”和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带领读者以全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包括《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是余世存二十余年来近代人物写作的完整呈现,组成了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书中传主百名,涉及人物数百位,跨越历史近两百年,几乎囊括了近代中国所有的重要人物。写作对象从清末民初以来的历史推手和弄潮儿,转向边缘的“怪力乱神”和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作者坚信在这个时代,前人的人生能够为我们提供人格的坐标和导航。
《盗火与革命》的主角专注于治世,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近代中国大变革的最直接承受者。黄兴、宋教仁固然是革命者,但是谭嗣同、张静江、宋耀如、阎锡山等人又何尝不是。进而言之,要理解辛亥前后的复杂场景,需要梳理不同阵营、不同阶级、不同命运的关键人物,重新审视他们的功过得失;而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聚合到一起,就是一部细节丰富而立体的近代政治史。

书籍目录

自序 应是鸿蒙借君手   /001
左右时局
曾国藩:圣王们的游戏 /013
张静江:开创革命世纪 /024
宋耀如:缔造宋氏王朝 /031
黄 兴:独立苍茫的国父 /041
宋教仁:渔父不是宋江 /056
黎元洪:自有纯德 /069
唐绍仪:总理县长 /089
阎锡山:阎公雅望 /103
顾维钧:弱国之幸 /115
林 森:被忽略的“神位” /127
乱世留名
王 五:毁家纾难屠狗辈 /139
林觉民:侠骨柔情革命者 /146
蔡 锷:护国将军 /154
汤化龙:实力卧榻 /165
吴佩孚:秀才猛人 /178
张作霖:登堂入室 /194
杜月笙:帮派优则仕 /208
何凤山:一生只做一件事 /219
吴稚晖:疯怪成牛 /226
王云五:做官不如做书 /231
天意难违
谭嗣同:值不值得 /237
光 绪:苦命的英雄皇帝 /251
毓 鋆:救国不成转救心 /257
陶成章:革命成功以后…… /270
蒋百里:形势比人大 /280
王亚樵:革命者的突围 /287
张学良:浊世公子成人难 /298
戴 笠:没有人格的人 /311
杨 度:有名无实 /318
汪精卫:尤物何其烈 /322

内容概要

余世存
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盗火与革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文/余世存收录在这部书里的文字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集中写作的时间也长达十年,因此文字的不整齐不统一是明显的。青春期的夸饰,谋稻粱时的铺陈,人生阶段的心态转移,都影响了我的文字。好在这是记人论人的文字,读者既能看到我“飞扬跋扈”的一面,也能看到我克制自己、白描叙事的一面;既能看到我“服务的”英雄主义一面,也能看到我“专断独裁”的一面。其实我提请读者参与的是读书中人物。自青年时代起,我就有“野心”为笔下的人物“盖棺定论”,这也是2000年以来我有十年时间连续来颂扬“当代汉语贡献奖得主”的一大因缘,我希望在散乱的史书、意识形态评判之外,为当代社会贡献我个人“论世知人”的人生坐标。在写作中,我尽可能把眼前所见的材料熔铸到笔下,抛开我个人的主观不说,即使这些材料,仍足以“开卷有益”。虽然这些文字部分曾以《中国男》和《大民小国》之名结集,但重新整理才发现,我写近现代史上的人物已有一百多篇(限于传主出生时间等原因,本书删掉了不少当代人),其中有不少文字为我珍爱,尚未跟读者见面。这次能以合集的形式出现,实在是一大因缘。自十年前《非常道》等书不约而同掀起了“民国热”,直到今天,关于现代史的当代著述还少有可观可流布之作。作为一个误撞入历史写作领域的人,我对读者的歉疚难以言说。不少人问我,这些纪传、评传写了什么?回到我身上,二十年来,或者说最近十年,我完成了从青年到中年的转换,从激昂走向从容,有人说是从鲁迅走向了胡适,从愤青走向了文化主义,从西化走向了综合……我相信这些转变是真实的,但没有变的仍是理想、历史的善和正义。我相信我的文字一直都在吁请世道人心的创造和安顿,一直在捍卫人类的正义和认同;当然,更为关键的,我在文字中交代了自己,二十年来,我都不像个“说书人”,我都不是没话找话的人,不是以写作刷存在感的人。在选择人物时,我一度不免受制于时代和知识精英的喜好。在2005年至2010年的写作期间,我为之作传的多是现代史上的主流人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史推手和弄潮儿,多为“早期伟大的中国国民党人和早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陈丹青语)。写这些人,如林觉民、瞿秋白等,既“政治正确”又“知识正确”,极为顺手。他们的人生至今让当代人奉为楷模,他们的言行早已成为后人“闻而起兴”的典范。当然,我也发现了主流或台海两岸今天都不免忽略的人,如武训。我理解自己,不仅是以司马迁的纪传体在写笔下的人物,也是像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为六祖慧能写碑铭一样,为其证明正名。这些年来,“民国热”成了文化出版界的一大板块,打开媒体,经常看到熟与不熟的作者谈论民国人物。读多了,我有一种厌倦,甚至羞于看到自己的名字成为媒体上的“点缀”。虽然,谈论民国人物,既是新闻出版媒体自身的需要,也有写作者的名利满足。写作者本来也有“吃人”一说,我自己也不仅“吃”过老子,更几乎“吃”尽了民国人物。只是在网络时代,50后、60后与90后的作者具有一样的知识资源,如何不只是做“文抄公”,不做百度或维基百科的拼凑者,如何不做一种观念、时尚话语的表达者,或政治知识正确的诠释者,是我需要“突围”的。因此,在历史札记、随笔之外,我的“历史散文”之路也有纵深演进。我反思过历史写作,何以大家谈历史人物时多有“先入之见”?有时看一个标题就明白作者想借古人说什么话,甚至明白作者是五毛、国粉、儒粉还是“杮油党”,是80年代的出土翻案史观、90年代的细节史观、知乎粉还是果壳粉。那么,研读历史人物,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的客观公正,如何才能还原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态?“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一“礼义”在当下不过是某种“时势权力”。这也是我努力向太史公看齐的一个原因,我希望纪传一个人物,不是让读者受到哲理启示或教育什么的,而是引导其人生或生命参与进来,其中有真、有善,有人生或历史百年的罪苦和美感。我的“突围”是多方面的。我们当代中国人受教育以来,即对阶级分析烂熟于心,但在今天却很少有人以之观察笔下的人物。研读《易经》时,我明白中国文化也极重“时、位”。对一个人的人生阶段和社会地位不曾有深入了解,我们又怎么谈得上懂人知人?因此,我后来为媒体写了一组文字,只从谋生理财的角度写一个人,这样写时,不免理解历史人物的言行何以会有那么大的反差。以鲁迅、胡适为例,鲁迅只是温饱有余,中产不足;而胡适则是今天“成功人士”般的文化人都未必比得上的中产,尽管他们都有国士之心力和才能,但身份、地位的选择和差异也对二人的言路思路有影响。我也写过一组商人,职业商人为传统四民社会阶层的末流,但近代以来地位渐起,他们在近代中国起过非常大的作用,我写他们,仍希望落实到个体本位上来,在传统缙绅阶层向土豪或工商文明的栋梁转型的时代,还原他们的生存状态。随着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理解,我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也自觉转向边缘者。如果说年轻时只以为理想的变法者、改革者、革命者,“五四”青年,现代化的倡导和推动者才活得有意义,才是真理的化身,才是安身立命的正当有效者;后来的我明白,一个社会的个体成员在立身处世方面有多种选项,他们从每一方向出发都能抵达圆满究竟。正如本书几乎只以材料纪传的“儒家慧能”、如慧能一样“目不识丁”的王凤仪老人所说,“真理唯一,但其道路非一”。我后来也在主流社会关注的人群之外,选择了不少堪称“怪力乱神”的人物,如算命的袁树珊、道教的复兴者陈撄宁、反中医的余云岫等人。尽管“中国逻辑”“反智”一类的说辞仍悬在国人头顶,提醒我们在现代世界生存应立足于可沟通的理性;但怪力乱神是东西方社会都有的现象,是人们仍“日用而不知”的领域。有学者认为,在移动互联带来的多维时空或高维时空里生存,怪力乱神的现象都能为人理解,为人把握。在武训、孙禄堂这样的草根面前,知识精英或许失语无语,但他们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基础。曾有哲人专论本国文化的“圣愚”现象,那么我们中国文化的这一类草根圣贤算是什么现象呢?因此,我关注的历史人物从以治世为主,到逐渐侧重治身、治心,我尽可能打捞在中国立身的多样可能。其实,与其说陈撄宁、余云岫治身,梁漱溟、熊十力治心,不如说他们一样在治世。传统的说法,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释道在近代合流,早已使我们中国人从中都获得安身立命的思想资源,落实在自己的人生中不过有所侧重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主流精英算是治世者,边缘人物算是侧重治身治心者。我们今天都知道,这些主流边缘只是一时一地而已,他们都有为我们奉为经典的时候,也有为我们看轻看淡的时候。人生社会的结构是否只有身、心、世三重?人们能否“跳出三界”?中国文化以为,数成于三。其实在系统结构的三分之外,还有内外、主流边缘的二元分工,时空的四象五行结构。任何一种系统结构只是方便说法,我们今天也都知道,任何分工分类本质上是一体不二的。就如今天大量的“治身”者,他们把日子落实在饮食、养生健身上了,他们未必抵达了陈撄宁、孙禄堂们的治身极致,但他们至少明白了治身如不跟治世结合,治身就不过是雾霾中的呼吸,穹顶下的食色。只见其同,不见其异,是一种偏见;只见其异,不见其同,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在全球化走向“深水区”的今天,有关人类大同的轻狂兴奋似已过去,恐怖主义、权力和技术的管制异化使人对人类及其文化的冲突不免深信少疑。但一如把恐怖主义归咎于某种宗教一样错误,把自家文化或自家信仰当作唯一的“得道者”“救赎者”也是同样罪错的。钱穆对鲁迅的评论值得三思:“鲁迅说尽了旧社会的中国,然而他何以如此忧心忡忡?他的目的不是中国的毁灭,而是为求中国的再起。鲁迅全面否定儒教,他不知道他所有的关怀,是一个新儒家的再现,他只是没有意识到他是一个新儒家。”在钱穆那里,当年西化的鲁迅、胡适是新儒家,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传统的儒道互补、内佛外儒,跟人类文化的大小传统统一在个体成员那里是一个道理。百年来中国大陆声势澎湃的西化运动,在明智者眼里只是尚未完成的“新儒家”。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无论中国文化如何趋新趋时,传统中的儒释道仍能够借身还魂,仍有强大的力量显明其本质。对我们中国大陆来说,儒、释、道、耶、回等等都会成为有效的思想资源,它们如何融合另当别论,但如果融合的外耶内佛表现在一个中国人身上,那绝非“混搭”,而是有意义的立心立命。生活在当代社会,我跟大家一样,感受到大陆转型的苦难和文明世界现代性的危机。我多次引用庄子名言,“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但今人难以免除视听恐怖之刑,难以免除空气水源污染之刑,难以免除技术绑架人让人低头示众之刑……个人的权利何以表达?生命的意义如何展现?我经常想起“民胞物与”,想起与时浮沉者,我们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多年前,我曾十来次陪人看过一部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影片中的埃尔伯特曾有对白:“我想这些人都不渴望自由!……人们渐渐习惯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接受以前所不能容忍的,可能再也不期待改变了!”他说,“这个体制让人发疯。但是正是这样的体制让人更有创作的欲望,写出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对得起自己良知的作品吧。……有那么多限制,什么都不能尽情表现。活着真没意思。”他后来不堪忍受没有自由的生活,选择了自杀。我曾多次想起他的话,以此自勉。后来看一部美国片,看到小镇上的法官对实行“潜规则”的律师说:“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羞耻的事。”极为震动。我想到正常社会的人们都不失自性,都有自信判断人间罪错,他们把羞耻当作羞耻,把罪恶当作罪恶。汉语作家的使命之一仍在于这种自立立人的开智启蒙。我中国文化也有明辨是非、自诚而明的伟大个体和伟大时刻,只是在一百多年的现代转型里,很多人失掉了自性,一些人甚至以一生的时间学舌外界的是非,效颦时势权力的步伐,山寨流行的生活方式,很少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借用黄仲则的名句,乾坤无事入怀抱,应是鸿蒙借君手。这部书里的大部分传主不仅是鸿蒙历史借以书写之手,他们确实书写出了了不起的历史文本,他们更是当得起“自己的主人”。在“五四”运动和社会革命的诱惑下,年轻的王明道选择了另外的道路;在众人浑浑噩噩的日子里,顾准探索着跟人类世界的有机联系;后来的新人类们争论谭嗣同活得值不值得时,似乎忘了谭当时大声宣告自己的遗憾和圆满:“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本书中人物立身多有所成可知,做自己的主人不仅可望可即,也有很多道路。因此,我诚惶诚恐又当仁不让地向读者奉献这部纪传体作品,我相信在这个“节操碎了”的时代,前人的人生能够立起我们。尽管有人把今天的社会分成“成功人士”和“有待成功的人士”两大群体,无论成功与否,无论压力山大者还是得意者,多不免看轻前朝前人,以为我近现代史多为不幸,未曾完成。其实本书中的传主们经受的,未必比今人轻浅、狭隘、简单。与其虚拟自己的眼前生活,与其在想象里陶醉,不如也看看历史文本。其实我中国史展示的,远比我们作家虚构的更富有想象力,更富于人性和神性。“民国热”证实了近现代史是我们可取之不尽的历史遗产。本书中传主近百名,涉及人物数百人,跨越历史近两百年,其内容丰富未必输于一部或数部长篇小说,或许再过若干代,中国社会集体与天才的个人结合,再度创作出类似《三国》《水浒》一类的近现代杰作。我请前人登上供读者阅读观看的舞台,让他们展示一生的片断瞬间,希望人们看到前人的高度,看到他们对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态度,其中很多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他们对人生社会的责任感。在中外文明史上,负责本身即是义。的确,书中的传主多当得起“义人”之评,但这种“义”不是像人们印象中的近代史一样沉重难当,而是极为日常的,是个人身心志的平衡和统一。一卷终了,大家眼里的传主大多已然退场。那些在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前贤退场,对他们、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我近年多次想到退场和进场,并郑重把退场立为新正义论的一大原则。千年前的《沉思录》的最后感慨就是新正义原则的遥远回响:“人啊,你一直是这个伟大国家(世界)里的一个公民,五年(或三年)会对你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与法相合的事情对一切都是公正的。如果没有暴君也没有不公正的法官把你从国家中打发走,把你打发走的只是送你进来的自然,那么这又有什么困苦可言呢?这正像一个执法官曾雇用一名演员,现在把他辞退让他离开舞台一样——‘可是我还没有演完五幕,而只演了三幕’——你说得对,但是在人生中三幕就是全剧,因为怎样才是一出完整的戏剧,这决定于那个先前曾是构成这个戏的原因,现在又是解散这出戏的原因的人,可是你却两方面的原因都不是。那么满意地退场吧,因为那解除你职责的人也是满意的。”译者何怀宏也曾为此感慨:“当我们谈到《沉思录》的最后一段,即说从人生的舞台退场的一段,我们即感到忧郁,因为这就是人的命运,人难逃此劫。即使你觉得你的戏还没有演完,新的演员已经代替你成为主角了,这里的忧郁就像卓别林所演的《舞台生涯》中的那些老演员的心情:苦涩而又不无欣慰,黯然而又稍觉轻松。另一方面,我们又感到高贵,因为我们可以体面、庄严地退场,因为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新来者腾出了地方。”对我们来说,在这腾出来的历史舞台上,我们是否演绎好了自己的人生角色?我们是否立得住?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正义和社会正义?是否享有了生命的幸福和意义?最后,要感谢我的太太余玲,是她想到我这从青春到中年的人生写作是一个整体。感谢何寅、董曦阳、杨海泉,使此书得以成型。还要感谢我多年的朋友张守礼、王俊秀,他们在我的生活中,赋予了“立人”鲜活生动的意义。2015年11月15日写于北京
  •     历史是既定的无法更改的,每段历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成轨道和发展过程,而历史中的人,被遗忘的如浩瀚星海,被铭记的凤毛麟角。思想家余世存从缥缈的历史长河中抓取了100位推动历史风向的时代弄潮儿,以短小精炼的篇幅,集结成系列三部曲,将他们举足轻重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盗火与革命》是“立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实书名的“盗火”很值得推敲。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带到人间,给人间带去光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盗火一词也就可以看做是象征希望的含义。对于出版这一系列书,作者说:“我相信在这个‘节操碎了’的时代,前人的人生能够立起我们。”以前人思想立今人价值,多少是要有点野心和强烈的希望的。而只有正派的精神气才能撑起这种有意义的行动。从书中,能发现作者是有很正精神的人。有时会觉得,一味夸赞某个人会显得有失公允,人的优缺点是相互的,着重于一方面是种偏执的行为。要谈论某人的伟绩丰功,更容易陷入这单一的层面。不过幸好,书中语言没有失陷在此种窘境中,作者较全面的整理了每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着点于人对时代发展的贡献,也铺展出人在人性中或游弋或立足的情境。作者的客观就表现于公正上,即是对每个具有推动历史走向的人物予以肯定。谈及曾国藩,肯定其对己严苛自持、品德高尚的同时,也展露对外残忍无情、血腥冷酷的一面;说道宋教仁,肯定了政治思想前卫、眼光深远,但年轻气盛、自视甚高;说唐昭仪,肯定他有着中国人难得的现代精神和政治人格,也揭露出他的骄奢放纵,挥霍无度。这种“公正”,是对人亦是对历史的公正。而作者看待人事的两面,又多是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他们做出的功绩,他的“正”更多附在了他的正面眼光中。讲述个人悲剧色彩时,也充满悲悯和痛心。权利在风云时代是证明一个人有多大价值的体现,也是验证人性在混乱中是否够清醒独立的体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权利核心。像张静江,毁家纾难,高风亮节,却始终只能徘徊在边缘地带,没有正确的为之所用;像蒋百里,他军事才能上的出色,虽然得到器重却得不到实权,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那个时代中心的复杂因素促成,也反应了那个年代个人悲剧色彩普遍存在的常态。记人论人的文字,难免要落于一己之想,作者很明确地在序言中写到:“既能看到我‘飞扬跋扈’的一面,也能看到我克制自己、白描叙事的一面;既能看到我服务的‘英雄主义’一面,也能看到‘专断独裁’的一面”。但作者言论做到了不分党派、不掺私心,以功立功,以德立德,以个人悲剧反应时代悲剧。 依此去看,余世存的字,是公道正派的。对于历史卓有成绩且富有争议的人,不对他们的缺点多加指责,只是呈现出来,任人判断,但在他们对整个历史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和肯定,或者说,余世存在渺小的个人之于浩大的历史情景中的重要性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人都是如蝼蚁般不值一提,可是时代的改变,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哪一样不是靠人微弱却强大的力量进行的转变和推移?所以那些突出重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抹微光的人,就更值得谨记了。
  •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民族的脊梁,在关键的时刻脱颖而出,创造了我们中华璀璨夺目的文化,撑起了中国的历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或者政治需要,很多英雄烈士在历史的尘封中被人遗忘。在我们的正史之中,至少在义务教育课本中,我们能够看的英雄人物,也大多是符合主流价值的人物。当然,他们自然配得上英雄人物这一称号。但是,利用“二分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反面人物也曾经在历史上留下极其浓重的一笔,中国的历史,缺少了他们,就缺少了更深层次的灵魂,缺少了民族的灵动性。时至今日,曾经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为国忧民的人物,如今沦落到籍籍无名。惜哉,痛哉!风起云涌之时,更是英雄际会之机。面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仁人志士乘势而起,创造了中国高潮迭起的近代史。正如余世存所言:平时不起眼的奴隶奴才一旦有了施展的平台,都表现出了不起的才能和德性。凡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虽然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和评论是个冒险的举动,也很容易被时代社会的偏见产生误判,但余世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用另外一种视角,写就了《盗火与革命》,为这些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们正名,还原了近代革命者的真实画像,使30张模糊的面孔逐渐清晰起来。——个体与整体无论是在烽火四起的民国时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当代,能够被历史所记住的人物,毕竟是少数。虽然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也是一个群体,也需要振臂高呼的弄潮儿,否则民意也只能是洪水猛兽。这也是个体与全局的关系所在。张静江,一个教科书里从未出现的人物,但却是一个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典范,虽然与孙中山并不相熟,但依然慷慨解囊,毁家纾难。如果没有张静江,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也正是一个个的“奇人”,推动了中国整体的革命,成为扛起中华民族危亡的脊梁。——思想与行动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黄兴,对中国改革的必要性认识相当深刻,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和世界眼光。他曾经发起创办《世界报》,希望人们以“世界之眼光为眼光,世界之生活为生活”。怀着对真理和理想的坚定信念,黄兴将生死置之度外,一次次发起自杀性的战役,终于迎来革命的胜利。“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为它拓展了人的自由,使人获得突破窠臼与成规的勇气,让人能够有力量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一个满载理想的人,才是真正高贵的精神贵族。何为“贵”?不是锦衣玉食,而是以理想为核心的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的精神。近现代的先驱们犀利的思想,其锋芒不亚于星辰北斗。我们现在虽然处于日新月异信息时代,但思想不但没有同步,相比革命先烈,更多缺少的是自己对国家社会的理解和思考。——侧面与全面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比如在主流的史书中,对黎元洪、张作霖、杜月笙等人,贬大于褒。特别是对于黎元洪,余世存指出:生活在阶级斗争的年代的人一定相信,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拖出黎元洪来做他们的领袖,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与软弱性”。但事实上,黎元洪以义无反顾的革命态度,影响了全国的立宪党人和开明人士。在武汉首倡的“军民分治”,开创民国党政分开、军政分开的先河;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称帝,断然起用自己的政敌段祺瑞镇压张勋复辟......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经常受到自我视角的局限,所以看不到整体和全面,因为角度和思维方法不同,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而换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结果。——视野与格局真理在荒谬被证实以前,都只是暗室里的装饰,只有眼前亮起来了以后,才能彰显它的价值。阎锡山,在历史教科书中被描述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旧军阀、土财主。但就是这个旧军阀在陕西搞起了“编村”、“村治”等基层民主,推行的基层智力和农村土地村集体所有的政策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典范。此外,还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米兰•昆德拉曾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这种超越世人的视野和格局,今人难及。余世存提出的现代化历史规律指出:必须有一批个体成员超越现成的社会结构,努力把自己发展成为跟国家社会同等高度的精神人格,以参与国家制度的安排建设,民族国家才会摆脱传统社会的超稳定局面,而获得长足的进展。这或许正是他们能够名垂青史的原因所在吧。——实力与作为在规则模糊的环境下,只有具备了对规则说话的实力,才能得到规则的保护。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乱世,在混乱声中能够引起大家注意的不是旋律的优美,而是谁嗓门大。这种大嗓门就代表了实力。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自身过硬的实力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宋教仁,24岁就翻译了《日本宪法》等10多部国家制度和法律著作,成为中国人中近代政治制度方面屈指可数的理论家,被视为宪法的化身。顾维钧,首次在国际讲坛上发表演讲,就妙语连珠,占据主动,最后“全场鼎沸,掌声如雷”。吴佩孚,在北洋参谋处测绘学堂以第一名毕业。蒋百里对日均意图和侵略路径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并似乎看到了持久战、敌后特工队。即使混迹帮派的杜月笙,也削得一手好苹果,获得“莱阳梨”的称号。且不论这些人日后取得的成绩和后人毁誉,单是个人的能力已经足以让我们汗颜。无论是处于模糊不清的规则和制度之中,还是清晰地规则和制度中,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都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今日不努力,明日悔过矣。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指出:“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主席强调,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余世存的《盗火与革命》翻检的不是故纸堆,而是洗尽铅华、洗尽历史疑云,还原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在还原的过程中,寻找出每个历史人物的光芒所在,为我们的道路自信点亮灯光,指引前行。不管怎样,我们的确都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历史,看待未来。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这本书的介绍语是“不懂革命,何以懂中国”。回想我们的现当代史,可谓一语中的。我很喜欢余世存的书,读过好些本。这本《盗火与革命》看得很感动又难过,为民国时期那些赤子之心感动,为当今的种种苟且之人难过。我不知道这本书在出版过程中被和谐的内容有多少,但希望余世存老师继续写出好书。
  •     嗯
  •     总的来说还不错,但有些短文有些太走马观花了,还有就是有些文章和《中国男》《大国小民》有重复。
  •     最后一章很喜欢
  •     立人立传任人评说
  •     回溯历史的来路,找寻中国的未来~
  •     略读即可,打发时间。想起上铺姐们那部《民国的底气》,适合在老师讲废话的时候插空读
  •     可略读。不可深究。窃以为豆瓣评分有点虚高,关于汪精卫的评价比较中肯。应该以后一段时间该历史人物的形象会更清晰。
  •     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吧
  •     堂堂正正地历史人物小传记
  •     缺少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革命党就站在革命党一边,评价军阀就站在军阀一边,评价满清遗老就站在满族一边。对历史人物给予了足够的共情,但是距离书封上“知人与论世”的目标还是遥遥无期,更多地嘲讽当今的“现代性”,嘲讽消费至上信仰混乱的现状。总之不具有概括时代的笔力,当作趣味读物看看咯。
  •     比较普通的民国人物小传集,争议较大的戴笠和汪精卫都挺好。这个系列还有两本,有点懒得看了....
  •     想读
  •     人物小传。
  •     读历史,读人,读生活,也是读自己。只是有些只流于材料,可惜了。
  •     茶余饭后何必深究,贵在浓缩在一本,前后思索串联,其实有多一分体悟
  •     近现代人物评传,以个体人物为尺度,重新度量近代史,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价值
  •     简单说,能力配不上野心
  •     总的来说作为通俗读物是可以一读的,简要的人物传记或者当作讲谈类的文章,也蛮有意思,普及新知教化大众。但是不耐读,史料不一定少,细节缺乏,作者盖棺定论评述的概括性语句太多,描了个模子没有血肉。
  •     春秋大义
  •     前面几篇还不错,后面简直不想看了。
  •     这本描写了近代中国的30位人物,很多评价都是借用他人的文字,作者有偷懒之嫌。我觉得写的最好的一位当是汪精卫篇,从汉奸到“平反”再到“坐实”汉奸的位置,这其中的转变让人深思。
  •     反观历史,无非是观古鉴今,在读者对传主们发出赞叹之声的同时,寻求或治世或治身或治心之道。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在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思想资源。个人与时局,如同时代对弈,虽说落棋无悔,实则步步惊心。每一个人,余世存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周旋之道。
  •     观感很舒服 对于我这样知之甚少之人 还是有很多开阔视野扩充知识的用处 刚好与最近中外新闻史谈到的民国时期人物有交汇 也恰好看到了关于顾维钧趣味情事 相得益彰 有很舒服自在的阅读体验
  •     两本新书都看完了,少数人物写得还算可以,大多数篇章都流于白水日记+随意定论+易经评判。有些像小时候读的少儿版上下五千年的感觉,特别是不时的加入易经点评人物命数的时候,恍惚间以为是在看个大仙在算命。
  •     精细的脸谱,流畅的文笔。
  •     如果放在3、5年前,也许还会给个4星,但现在,3星都是看在朋友推荐的面子上。不能说不敬业只是对我而言,没啥新意。
  •     立人三部曲意在“立人”,可惜寥寥数笔道不尽别人的一生,介绍的人物不少,走心的不多。全书最为惊艳的还是作者的自序,看过这么多人生戏剧,至少立得住自己。
  •     很好的历史读物,但每个人上岗上线的说些好话,加于浓墨重彩思辩的抒情,资深历史爱好者表示轻视。
  •     和余世存的非常道一书类似 个人感觉不如非常道好
  •     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没听过名姓的传奇。
  •     近现代人物不好写。需要在庞杂错乱的新旧闻、笔记、日记、评论等史料文本里捋出线索,落回到选择与命运上。余写得算是下功夫,有时只是寥寥几笔,却能最大程度勾勒出肖像,高明,也不难看出他下笔之前势必消化过数十倍的史料资讯。但只这样怕也是不够的。余对部分材料和人生节点的处理仍然有些踟蹰、模糊的时刻。在维基百科的时代,“列传”的精神与价值到底在何处?回答不了。
  •     全书都是作者一家之言和毫无论据的结论。作者看似都是引经据典,实则断章取义。本以为和《史记》一样,以纪传为主,最后会附加一些作者的评价...但是几乎全是作者主观的结论...乏味至极...
  •     浅尝辄止,皮毛之作
  •     面广但因篇幅限制不够深入
  •     金桥广场附近书店,晃了十分钟实在没什么想买的。越是名头越大,越是不能抱太大希望,不够有趣的书,也没有突出人物性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