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309098365
作者:徐英瑾
页数:289页

作者简介

达尔文主义可以分为新、旧两种。旧达尔文主义(或“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不仅包含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生物学思想,而且还包括以斯宾塞和赫胥黎的相关著述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与之相比较,所谓的“新达尔文主义”的实质,是以细胞科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为内容,以达尔文的演化论为框架,完成生物学各个门类知识的大综合。和新达尔文主义相关的哲学问题有:
形而上学问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真的能够对物种的分化做出一种有力的说明吗?怎么看待已经被现代分子生物学武装起来的智慧设计学说对于演化论的挑战?
语义学问题:自然选择叙述方式所包含的目的论结构,是否在语义上包含了某种不可被消除的“内涵性”?如果这种内涵性无法被消除的话,我们如何将自然选择学说镶嵌到一个由纯粹的因果说明所构成的自然主义解释系统中去?
应用性或方法论问题:目前的新达尔文主义发展状况,允许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主义”化?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达尔文化?哲学的诸分支(如知识论和伦理学)呢?
本书将致力于对上面这些问题给予一番挂一漏万的考察。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言 从“美女”的标准到“自然主义”的底线

第一章 科学史评述:新达尔文主义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挟持的“经典达尔文主义”
第二节 “新达尔文主义”之基本内容构成

第二章 演化历程中的目的论因素(上):演化论与智慧设计论的对决
第一节 引论:成问题的“目的论”
第二节 智慧设计运动概说
第三节 关于“设计”的哲学范畴表
第四节 贝希论演化之边界
第五节 各种反智慧设计论的论证效力评估
本章 附录(译文)邓博斯基和鲁斯关于智慧设计的2006年辩论

第三章 演化历程中的目的论因素(下):杰瑞·佛笃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佛笃掀起的轩然大波
第二节 佛笃的总体论证思路
第三节 从自然选择学说到伪装的神学
第四节 佛笃与演化论者之间的对话(Ⅰ):关于自然选择函数、教堂拱肩和无翅猪
第五节 从自然选择学说到历史叙事
第六节 佛笃与演化论者之间的对话(Ⅱ):关于筛球网、黑蛾、心以及肾

第四章 对演化心理学的思想前提和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评估
第一节 演化心理学概论
第二节 心灵是一台由自然选择而产生的计算机?!
第三节 大规模模块性假设
第四节 对于演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辩护

第五章 从道德的演化到演化伦理学
第一节 演化论和伦理学关系刍议
第二节 对于伦理的自然演化的科学描述和解释
第三节 对于前述讨论的哲学意蕴的初步揭示
第四节 如何弥合“实然”与“应然”之间的裂痕?
第五节 对万物之内在价值的一个哲学辩护

第六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知识论研究——以杜威哲学为切入点
第一节 知识论研究中的规范性维度
第二节 杜威的演化论知识论的思想背景
第三节 《野蛮人》中的知识论向度
第四节 杜威是不是一位“可靠主义者”?
第五节 来自波普、庄子和普兰丁格的批评意见,以及对于它们的回应

第七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切入点
第一节 说几句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手稿》研究的题外话
第二节 亟待“祛魅”的“异化”论
第三节 为何要引入演化心理学?
第四节 对《手稿》之人性观的演化心理学解读
第五节 演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异化劳动
第六节 演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共产主义

尾声 对于一种达尔文式的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概要

徐英瑾,1978年生,上海人,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专长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是“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以及2009年“上海社科十大新人”称号的获得者。著有《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译有《心灵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超越分析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等。编有《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英美四名家复旦演讲集》(复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等。在最近五年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国际A&HCI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有三篇。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本书有一个很大的,在很多人看来非常不牢靠的预设:自然主义是成立的。这里不可靠到什么地步呢?大体等于神学作品以预设上帝存在为前提的程度。但即便都存在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情况,但自然主义实际上依然更为可信。自然主义和物理主义,唯物主义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具体语境下大体可以表达同一种世界观立场--人类的脑是演化而来的生物组织,而意识来源于此。谈到自然主义的合理性,就不得不谈还原论。还原论是一种元科学或元哲学,也就是科学的科学,哲学的哲学。其认为任何复杂现象必然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分子生物学,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就是还原论的经典科学实践之一。举例来说,就是认为人类的心灵有据可寻,心灵实体不是抽象而是具象的。而人类的行为也有其演化意义上的目标。在于哲学上与整体论的硝烟散尽后,大部分关于还原论的苛责,基本来自两面:一面是依旧是哲学家的指责,在支持整体论的科学哲学家之后,换了一批事实上连科学本身都存疑的心灵哲学家,他们是对因果联系不信任的怀疑论者,支持或者部分支持唯我论的他们对心灵实体是否可以被观测和大脑神经的反应是否可以可以与某些心灵活动加以对应统统抱以怀疑。另一面则是公众的指责,他们认为还原论必定导致决定论,进而得出如果支持还原论会让这个世界不必避免的滑入等级制的深渊的结论,同时也误解还原论者的目的在于取代“造物主”。而事实上,无论来自哪面的攻击,我认为都是不能成立的。心灵哲学家们认为,脑科学观测到的现象,譬如核磁共振与大脑成像扫描为主的脑成像技术,仅仅能证明心灵活动与某些大脑活动呈相关性,而不能说明大脑活动决定了心灵活动,科学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一点。甚至就相关性本身来说。99次的相关不能证明未来无穷次的相关,就好比太阳亿万年升起但是不代表太阳会永远升起一样。平心而论,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它不可能出错。因为这事实上就是笛卡尔的唯我观,而这样的观点在推出了“我”存在以后实际上就不能推出任何东西了。即便现象学提出的现象即本质观点中,本质一词也并不包含确凿的实在这一概念。所以(如果我可以在下一句话上家重点符号的话,我会加的)我事实上可以依靠同样的怀疑精神去怀疑一切,包括整个世界,去设想一个盛放我大脑的科技之缸,或者干脆否定大脑存在。那么也就不存在确切存在的心灵哲学家和科学问题了。所以怀疑论者是以一种抬杠的精神追求一种事实上不存在的绝对自明性。在倍受怀疑论者推崇的休谟的哲学体系中,这位伟大的经验论者提出了因果联系并不可靠的观点。从此他的精辟的论证就成了怀疑论者避世的武器。但是怀疑论者仿佛都选择性的忽略了休谟后续的陈述:虽然科学的基于因果联系得出的知识相对数学知识并不绝对可靠,但是(比起猜想或者不想的直觉)依旧可靠的多。也就是说这位大师清楚的认识到绝对的怀疑一切不是目的,而依靠怀疑精神警醒人们关注潜在的风险才是怀疑精神真正的用处,而科学知识本身在休谟看来,依旧是比较可靠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证明心灵实体这样的东西是否独立存在或者思维活动受决定于大脑呢?不能。就象我们无法证明车库里的喷火龙是否存在一样。同理,我们也无法证明上帝或者飞面神存在与否。虽然我们并不认可分析哲学所倡导的:某些用词错误或者现存语言中并没有能表达某些概念的能力(因为即便原始人无法描述和表达想吃苹果这一命题,但是他们确切可以设想这一命题。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语言表达一些事情,就代表我们不能去设想它,这是语言决定论,也是对人类能力的忽视)。但是我们必须得出和分析哲学相同的结论,即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并非因为它的用语问题,而是因为既然无论用任何方法求证的努力都会被以某些不可错的怀疑论点去质疑,那么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境地本身即是无意义的。我们必须接受如下事实:心灵可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也可能心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受大脑决定的思维的另一个称呼。而哪怕心灵实体存在的可能性和火星带上存在一个漂浮的瓷杯等同,我们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全部的问题在于,既然有多种可能性,哪种可能性才是值得相信的?而值得相信的原则又是如何的?在探讨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的事情时,基于功利效果和可能性累加的选取方式,延用的是一种叫做最佳解释原则的方法论。拿我们都能理解的例子来讲解。一个人生病了,有可能是恶魔附身,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我们如何来决定相信是那种可能呢?答案是:要看哪种可能最能解释现象。 我们先试过驱魔,病人病情没有好转,但是如果我们用据信可以杀灭病毒的药物,我们发现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同时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病人体内确可以提取出病毒,并且病毒大量存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依旧不能杜绝恶魔附身的可能性,因为显微镜和药物有可能是恶魔调戏人类而欺骗人类的假象,因为人类是通过间接(症状,机械观察)来认识疾病的。我们甚至有可能在做梦,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些可能都存在。但是因为病毒感染的说法最恰当的解释了现象,我们依旧选择相信病毒感染的可能。 就好比,无神论者并不能真正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我们只要指出证明上帝存在的论点的逻辑错误,以及支持上帝存在的教义无法解释这个世界就可以选择不相信上帝存在了。 综上所述,怀疑论者的怀疑首先是毫无意义的,是以一种探讨是否可能而不是可能性的自避式的行为。同时这种原地踏步的的无限怀疑并不能真正应对人类发展的需要。相比哲学家们形而上的空想,民众的忧虑则现实的多:如果科学界乃至政府认为还原论是正确的并且让还原论的哲学方法指导社会的发展,会不会导致一种《千钧一发》式的以基因优劣为依据的反乌托邦式的社会?这种猜测不无道理,我们发现肥胖可以遗传,慢性病和精神疾病也可以。男性普遍来说确实空间能力强过女性,而女性确实普遍来说语言能力强过男性。而智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如果接受还原论的指导,我们不会为了和睦倾向而模糊人类所有的差异,而会精确的利用基因科学指出一些风险和比例较大的可能,因为这样会让人类社会效率更高。那么也许我们会迎来一个基因决定论的社会。暴力倾向更小的人,智商更高,基因更优秀的人把持整个社会,而他们权力的来源在于他们“优秀”本身。我们当然不希望未来是这样的。但是支持还原论真的会让未来如此发展吗?并不一定。首先还原论并不支持基因决定论。还原论是把复杂现象归为简单原因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简单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确凿的必然(这很可能基于一种语言上的误导),而仅仅是一条规律。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基因写定的,基因是人类的主宰。通过基因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简单粗暴的结论必然是为一种先验的统治权而产生的贵族哲学服务的,但是科学证明,人类的表观基因是可以改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选择打开或者关闭的,这也许就是人类出色适应能力的明证,也是基因决定论破产的依据。而还原论所提倡的,正是还原到基因一层甚至物理一层去探究人类能力的方法,而非由基因得出某些充满错误偏见的结论。也就是说,还原论支持表观基因的研究一如支持对基因组的研究,因为这在基因层面同样说明了人类的能力和可能,而非仅仅是基因决定论者那样用基因还述评一切。信任还原论的社会会让科学指出哪些人患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但是不会因此就说他们一定会因为某些基因缺陷患病。因为这是不全面,不真实的——环境的影响无法忽略,大概率本身也无法被忽略。另一项饱受争议的实践可能—模拟声明也被盖上还原论的戳子:如果计算机可以在细胞层次模拟出每一个细胞,并且组成一个人类,那么这个人类是否可被认为是生命?这在伦理领域受到了民众的集体焦虑。那么还原论者是否真正在试图做自认可以模拟生命的事情呢?恰恰没有。虽然民众解读的还原论就是在细微层次上分解并且提取规律(所以在细胞层面模拟生命一定是还原论者干的事儿),但是因为还原论者主张在粒子领域解读细胞。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是由粒子组成的,而按照量子力学,粒子的位置是不可测算的,尽能测算可能性。所以还原论者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模拟生命,而计算机模拟而出的恰恰不是生命,只是一个模型。所以,恐怕民众的恐惧仅仅来源于不了解.而怀疑论者的怀疑则毫无意义.所以,我有理由要说,还原论应当确切的是一种并不值得如此苛责的理论.关于整体论:http://baike.baidu.com/view/266145.htm车库里的喷火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306490/关于基因决定论的破产:http://discovery.163.com/09/0508/10/58PK01Q0000125LI.html  2013/8/13
  •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全书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从新达尔文主义到演化心理学,再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讨论伦理、知识论甚至马克思主义。第一至三章中回顾了新达尔文主义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目的论智慧设计论的发生的冲突,对各种概念的不同定义都做了梳理,对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立场和关键问题都做了回顾和评论,对关键文献做了引述和翻译。对于不研究这一话题的人,这些讨论对于全面了解领域状况是有帮助的。第二章对六个对演化论的质疑进行了陈述和分别反驳。第三章则是对佛笃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反驳。如今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现代演化综论体系的在很多问题上解释力要较经典的达尔文演化论更好一些,也会容易辩护一些,但是没有得到足够注意。自第四章起,则不再对诸前提与概念进行怀疑,而开始了对问题本身的讨论。在这一章中,从新达尔文主义的基础,得到了演化心理学的基本前提。这一章中作者一方面以新达尔文主义为基础捍卫演化心理学的可靠性,一方面对领域的宏观状况做出了说明。第一节试图解释,历史上饱受诟病社会达尔文主义,究竟和新达尔文主义有什么不同。而后又对“计算主义”的心灵观、大规模模块性假设、通用求解器等观点进行了论述和补充。从这一章的讨论中,读者可以对演化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不过我认为进化论的正确性和演化心理学的正确性之间还存在一个鸿沟,即哪些、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心理学特征是自然选择标准的直接结果而不是其他演化过程的副产品。作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外围性的论证,却并未深入问题核心。而另一方面,进化论认为进化过程是对环境的适应,所以没有“最进化”,在没有对进化速率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在没有科学论据支持的情况下简单假设人类的思维必须适应某个特定环境是不恰当的。这一章节中没有对科学成果做出足够引述,对于科学问题的论断许多都是 ad hoc 的,没能指出谁的哪篇科学论文支持了这一论断。第五章试图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讨论伦理学问题。作者还是首先介绍了领域背景。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解释伦理现象。对“应然”与“实然”性矛盾的讨论非常有意思。这一矛盾背后至少似乎可以看出一些关于自由意志之间的联系。而这可能是用进化论或者功利主义方法解释伦理时最直接会被质疑的地方。最后作者直接地讨论了内在价值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当然,这一类问题的争议不会最终被彻底解决,但确实给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想法。第六章作者认为了杜威哲学下也是可以形成的可靠主义知识论的,可靠的标准是得到自然选择。第七章则从演化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考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很多观点用演化心理学方法做出了分析。而另外值得一提的,导言和后记写得都特别能反应作者的特别个性。这本书对于所讨论的各方面问题的宏观概况、历史发展轨迹都有比较好的介绍。前四章的讨论相对更专业一些。而后三章则多少有些过于简洁,不那么深入和细致了。不过,这一部分并不是演化心理学哲学的内部话题,而更多的是对这一理论的应用。不过我仍然对演绎心理学体系持有一些怀疑。其中一个要点就如上文提到的,如果我们不能恰当确定演化速率问题,那么,至少从概率意义上讲,没有进化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是我们就把时间塑造成为了某种神了呢——无论多么精巧的构造和复杂的机制,给足够长时间,它都最终能犹豫绝对随机性(如果量子理论是对的话)而被创造出来。这不会比神创论在任何方面更好。而且借助这样的理论,我们也无法做出任何稳定一致的解释,因为虽然历史是确定的,但是历史的每个时间片上的环境都是不同的,给定任意一个不太过分特殊的特性,你大概都能找到生命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片是对其做出正面选择的,你总可以说,现在的生物有此一特性,是因为那个时间片上被选择留存了,而后续历史中没有退化掉。伦理问题多少有些戳中这个点了。一个人有破坏道德的欲望能被解释,一个人有维持道德的正义感也能被解释。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一个能解释相反两命题的理论一定不是一致的。所以演化心理学理论如果要正确,必须是给定历史、给定进化速率的。然而不幸的是,现代科学对于进化速率,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进化速率,并没有解释。而另一个演化心理学然我不安的地方就是,它否定了自由意志。它不仅假设了,进化作用建设了我们的精神,更架设了,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再建设我们的精神。也就是说,智慧的潜在能力不仅不弱于机械,也不超过机械。这本书对于图灵的模型没有太多的讨论,更不会去讨论带神谕的图灵机,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颇有启发性的想法。如果没有自由意志,那么道德是什么呢?那么哲学知识有助于改进我们的行为吗?任何一件事做或者不做都是“应该”的,任何知识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是“应该”的。回到对这本书的评论,这本书行文语言自然流畅,所涉及术语都于书中有解释,对于演化心理学的内部哲学问题讨论深入浅出。相对于其他很多哲学书而言,好懂不少。没有特别深入哲学基础的人也能够轻松读懂。作者涉猎广泛,全书引述文章丰富,这些文章也同样值得一看。
  •     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演化论与分析哲学的入门书籍来读。首先它的写作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著作,感觉比较易读。一来因为这是中国人所写,没有外国哲学家的作品带有的那种翻译感,虽然本书的参考文献中也不乏外语的资料,但整体读来还是很流畅的;二来本书的定位本来就是普通大众,因而没有多少艰深的或是独创的哲学术语来造成理解困难,反而用了比较口语化和轻松的语言来写作,让人读起来并不费劲(想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会明白一本哲学分类的书可以写得多么艰涩了)。更何况作者在论述之前对所需的背景进行了尽量简单而又全面的介绍,如导言以及第一章都为后文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辩护做了准备,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或演化论基础的人拿起这本书也是能够很容易进入其中的。其次,本书非常能够开拓人的视野。从哲学角度来说,当谈起哲学时,无论是普通人或者是哲学系的学生往往想到的都是古希腊或者德国古典哲学之类,而少有人会提起英美分析乃至于演化论有关的哲学。本书探讨的演化论的哲学基础问题无疑是一个哲学与以脑科学遗传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在现在看来是必要而且缺乏的。与阅读一般的哲学著作不同,本书并不是单纯地在声明一种自己的哲学主张,而是援引了各种科学成果作为佐证,并且让各个不同的哲学观点彼此对话辩论,以及对所假想的反驳进行再反驳等。因此通过本书的阅读可能会改变一些人对于哲学的态度——哲学并不是或者不仅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一家之言,也是可以与科学联手的,更重要的是,哲学可以通过辩论的方法来得到某种程度的辩护或者进而修正自己的理论。如在第二章之后所附的《邓博斯基和鲁斯关于智慧设计论的2006年辩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文本来让大众了解哲学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从演化论的角度来说,国人往往对其最直观的了解无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或是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而对着两者的理解往往是有偏颇的或是不全面的。本书在开篇就按照发展的顺序从达尔文的演化论思想以及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说到少为大众所知的、基于种种遗传学、细胞科学等成就的新达尔文主义及其对社会科学的入侵。本书在对演化论本身进行说明的同时其实是为其在社会科学理论上的应用以及哲学基础上的探究做铺垫,因此读完全书可以对演化论的种种规则、预设和应用都有所了解。从更实用的角度说,本书也是拓展谈资的好材料。比如适者生存其实最先并不是达尔文的说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演化论的不同态度、智慧设计论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大规模模块性假设,心灵和计算机的关系等等,本书中提供了许多类似的新潮有趣而又不那么为大众所知的知识。具体说来,本书在导言和第一章介绍了作为对话基点的自然主义、新旧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与差别以及新达尔文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入侵之后,迅速就进入了对演化论中内涵着的目的论倾向的讨论。首先作者提到了智慧设计论:以邓博斯基和贝希为主力的智慧设计论者认为我们必须假设有一个智慧设计者来创造了各种生命,因为它们是无法单纯地通过所谓的自然选择演化出来的,主张要让达尔文主义适应目的论。书中先介绍了戴尔•拉茨的演化范畴和分子生物学家贝希提出的“不可被还原的复杂性”,之后考量了各种反智慧设计论的论证。最终作者指出智慧设计论和演化论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智慧设计论有内部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但它可以通过引入神学资源来解决。而作者认为智慧设计论应该把精力集中于对“可演化性”的研究来与演化论联手,以提出更好地演化模型。第三章依然围绕着目的论的因素来谈,佛笃从哲学角度批判了演化论的另一个方面: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特性是如何被演化出来的,即在盲目的自然选择机制下外延化的操作模式是无法保证内涵性的表达得到相应的刻画的。所以既然达尔文主义无法解决目的论的问题,则达尔文主义本身也是站不住脚应该被抛弃的。但作者也指出了佛笃提出的反驳中的种种漏洞,并通过假象的对话加以阐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看。作者最终指出佛笃可能对科学的定义过于狭隘,所以将属于“历史叙事”的社会科学和演化生物学都视为科学的对立面。从第四章起作者从对演化论的探讨转向了对被新达尔文主义入侵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探讨。作者讨论了作为演化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交叉产物的演化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对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而诞生的“计算主义”的心灵观及其面临的框架问题等、卢卡瑟斯对佛笃“大规模模块性假设”的改进以及“通用求解器”对这一理论的平衡和补充,并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方式进行哲学辩护。我觉得这部分的辩护内容还是很精彩的,作者指出许多对演化心理学的诘难是基于偏见的或是站不住脚的,并举了亲代投资的例子来证明演化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符合科学研究的方法的,这一节的论述对思考对于什么样的研究手段是合法而什么不是这一问题还是很有启发的。第五章中讨论了演化生物学对传统伦理学的入侵而产生的演化伦理学。作者先介绍了这门学科何以产生的背景,进而讨论在描述伦理学的层面上,演化伦理学意图说明道德情感的生物学起源及道德判断的心理学机制实际上是如何被演化出来的,对前者作者主要介绍了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理论和特瑞弗斯的“互助式利他主义”模型。作者还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荀子、告子的人性论的讨论,论证演化论模型实则暗示了人性是偏善的,并认为演化伦理学某种程度上能够支持规范伦理学而不是义务伦理学的立场。随后作者从规范伦理学的层面,探讨了实然和应然的过渡问题,指出如果我们能够论证事物具有内在的规范性价值,就可以弥合这两者的鸿沟,并随后对内在价值学说进行了一定的辩护,但作者也承认这一结论是概然为真而非必然为真的。第六章中以杜威哲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演化论视野中的知识论,并比较了这种新知识论模型与“可靠主义”的异同。虽然“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这一观点是杜威本身的,但本节所建构的这种新知识论实则是作者自己在其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并且作者认为这种知识论方案是对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一种两全其美的、真正的自然主义的方案。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是在做各种演化论相关思想的介绍和梳理工作,同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并且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新的观点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的,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学术论点进行辩护(包括对可能存在的批评进行反驳等)。第七章也是作者的创新之处,他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了新的论证,意在说明这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并提供了演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联手的实例。我个人比较喜欢本书的尾声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对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展望,认为新达尔文主义者还有很多的人文领域可以去探索,进而对经济学、文学、分析哲学的研究给出建议。虽然有些观点在保守的人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但毋庸置疑这种人文社会学领域的科学化确实是一个隐约可见的发展方向。因为说到底对文学、对社会的研究最终还是落实到对人的研究,进而推到是对人的心智能力的研究,而演化论恰恰说明了人类的心智模型其实与原始人所差无几,都是基于演化论的基础的,这种从更基本层面的研究应该能为传统的人文领域研究提供新鲜的血液和视角。再进一步说,或许在将来各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会趋同,文理科的界限会变得越发的模糊乃至消失。概括说来,本书借演化论的平台阐述了一种更广义上的哲学,使人在了解了演化论及其对人文领域的入侵后产生的种种理论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揭开了哲学神秘的面纱,让人一睹哲学研究的方式,并带领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进入哲学的语境之中,了解哲学论辩的方式,进而启发读者产生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本书从各种角度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方知福多竟然还插手过演化论。感觉哲学家和生物学家之间还是存在术语沟通的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科哲登场了!【并没有什么不对。。
  •     写得这么萌是要怎样2333 我喜欢这种风格
  •     赞 | zyr惠赠
  •     “比如一位男性哲学教师可以,也应当抵制住由女学生的楚楚可怜的样子所催生的‘恻隐之心’,坚持将她的不合格的论文为‘F’”,哈哈不知道是不是经历了什么。 结构很清楚而且徐老师的文字也很有趣。
  •     不喜欢这种写书风格。
  •     _(:зゝ∠)_ 心好累
  •     严密又有趣
  •     Fodor对生物学叙事中的目的论因素的批判有道理,但是生物学家不会搭理他。徐脑斯对异化概念的解释也不错,我也有类似的idea,但是伦理学界和马学界大概不会走这条路。有意义的理论框架不一定有人去玩儿。
  •       本书的知识涵盖面跨越之广,在汉语学圈实属少见,但若仅此而已尚或有一二比肩,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穿插在各种观点和材料当中的作者原创性的环环入扣的哲学反思,这使得阅读这本书本身成为了知识和思辨的双重挑战,也使之成为一件值得享受的、极少有的经历。
  •     在哲学学科内部算是不错的,一些段落拿出来也可以可看
  •     此书惊现我豆瓣首页!督促我确实要写书评了~
  •     老徐也开始卖萌了啊......
  •     本书内容是关于新达尔文主义本身的哲学基础争论,以及它如何以演化心理学的面目进击伦理学、知识论和马克思哲学领域。值得关注的点有:其自身涉及的语义学问题,即自然选择叙述方式中的目的论结构能否被消除,相关部分是Fodor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批判;第二是作者用演化心理学把马克思的"对象化活动"解读为生物体自身固有的信息编码方式,这种编码方式决定了生物的存活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的主体本质性力量被解读为成功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类本质"被解读为智人较稳定的生理-心理机制;"感性"被解读为大量感知模块登记外部输入信息时的高效和即时;"异化"被解读为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未跟得上社会演化速率的采集-狩猎时代的心理机制所产生的机能失调或不适应症;人与人的异化被解读为新的人际关系与旧的亲缘网络之间的冲突。
  •     我们常常喜欢说 “”科学哲学对科学进展毫无用处”,细想也对也不对。说他对是出于总体倾向的考虑,沉浸在所处学科之中的人,经验现象可以说比理论丰富的多,而且即使是理论的突破也往往由非理性的引导。但我更倾向于说它不对,一来是学科的野心,放弃对科学本身打破砂锅式的追问,就丧失了科学的精神;二来如同学科史一样,它应该融入科学思考本身,这才使有了''“功能”对象,才为后来人留下了轨迹,通与不通都是一直努力嘛,为后人的学习多行方便嘛。 所谓精英主义式的教育是最要不得的。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我们不熟悉的领域里游荡,这时候精英或成丧家犬!
  •     :无
  •     基本是文献综述与科普,对于这方面的长期爱好者来说,知识难免有所重复,但是对没接触过演化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及其哲学基础的朋友们来说肯定大有助益.
  •     为什么有人称赞他的文献整理工作,13年的书了对Wilson的介绍都还是错的。。。感觉又再次验证了科学哲学对科学的毫无作用。。。
  •     只看了1、5两章,单说第五章,我觉得内容和参考文献完全能够更加丰富些,作者把更多的篇幅用在了过于一般的思辨分析上。又对道德类似的生物学处理可参看丘奶奶Churchland, P. S. (2011),不过作者可能会说他对新达尔文主义的解释本来就没准备涵盖神经科学的内容。
  •     第一章截图给某人看被黑了个底朝天。
  •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人文学界,早已臭名昭著。但人们似乎未加细究的是,这一主要来自斯宾塞和赫胥黎的思想观念,错并不在达尔文那里。这不,在英美学界,随着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生物学哲学亦引起更大哲学家的关注。徐英瑾在《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一书中,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     从理查德开始就一直很期待新达尔文主义和近现代伦理问题之间的交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