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王明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9
ISBN:9787506069458
作者:叶健君、王龙彪、熊廷华 等著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长达四十年的较量;截然相反的命运结局;道不尽的恩恩怨怨
这本书多次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历经两年有余,近期才获准出版。
毛泽东与王明,一个善读无字之书,一个整天闭门苦读,求学治学上的差距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之路。
《毛泽东与王明》对中共创始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与1925年入党的王明作一个实事求是的比较研究,深度 揭秘毛泽东与王明二人从延安交锋直至最后的分道扬镳,其背后的历史缘由及隐藏的惊人内幕,如年仅 27的王明何以平步青云,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明在延安究竟受谁迫害而肝肾受损,成为长期病号?为何最后王明败走苏联,而毛泽东功成名就?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之骄子
1.举国之悼与冷落红场
2.《世界英雄豪杰传》给毛泽东以很大的启发,他取名“子任”, 决心以天下为己任
3.诗词楹联是王明的拿手好戏,他出众的才华赢得乡邻的公认
4.一个善读无字之书,一个整天闭门苦读,求学治学上的差距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之路
5.在校园反校长风波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不同的境界
6.“青年时代一批朋友去法国勤工俭学,我没去,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
7.留学苏俄是当年的时髦,王明软磨硬泡,幸运地称为中山大学第一学期学员
8.毛泽东、王明引导家人先后参加革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
第二章 歧径探路
1.毛泽东、王明宇他们的导师、
2.无论是共产党内还是国民党内,毛泽东都是公认的农民问题专家
3.颇有才干的王明赢得了米夫的赏识,一个培养中国革命领导人的想法开始付诸实施
4.历史上从来没有消灭过“山大王”,我们要当共产党领导的特殊的“山大王”
5.有米夫撑腰,在中山大学逐步形成以王明伟主要代表的教条宗派,即后赫赫有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6.毛泽东、王明的婚恋
第三章 历史错位
1.在中央全会上,王明引经据典,与李立三展开论战
2.毛泽东与中央代表彻夜长谈,陈述不能攻打长沙的原因,并提笔致信党中央。
3.为了圈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能顺利通过,米夫主导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采取了几个非同寻常的手段。
4.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免去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在反“围剿”的关键时刻,他的军权被剥夺了。
5.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突然遭到博古的批判,背后的矛头实际是指向“更高级的领导干部”毛泽东
6.“毛派”人物邓、毛、谢、古纷纷被贬。
7.肖劲光被错误地开除党籍和军籍,判刑五年,毛泽东说:“打击肖劲光是杀鸡给猴看,打击肖劲光就是打击我”
第四章 峰回路转
1.苏军总参谋部的送款人在博古的“运作”下,成了“共产国际派驻我党中央的军事顾问”
2.曾深受王明教条主义影响的王稼祥、张闻天从挫折和教训中,思想天平逐渐倾向毛泽东。
3.一直受到冷落的毛泽东的意见终于获得中央政治局的正式确认。
4.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此进入中共领导的核心。
5.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赴苏汇报,争取了共产国际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认同。
6.王明主持起草的《八一宣言》,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序幕。
7.如何“联蒋”抗日,毛泽东与王明存在分歧
第五章 短兵相接
1.抗日大局,谁主沉浮?毛、王意见相左。
2.王明路过新疆,“新疆王’盛世才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3.“钦差大臣”降临延安
4.毛泽东与王明短兵相接
5.王明、康生的诬陷,给陈独秀极大的刺激,打消了他回归党内的念头
6.坐镇武汉,王明宇毛泽东分庭抗礼
7.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的提议呗否决
8.王明不同意在《新华日报》发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9.受党中央和毛泽东所托,中央政治局委员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
第六章 延安交锋
1.王稼祥两次历险,带回共产国际有关毛泽东的绝密指示
2.六中全会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王明在党内的影响力逐渐缩小
3.王明提出女子大学要培养新贤妻、新良母、新孝女的模范
4.王明成为延安的理论权威,“王明万岁”的呼声时有所闻
5.王明一反常态吹捧毛泽东
第七章 大局已定
1.项英之死,毛泽东与王明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为解决党内分歧,一场影响深远的整风运动由此展开
2.毛泽东与王明展开正面交锋,两人互不相让,扬言要到莫斯科去打官司
3.王明指责毛泽东过“左”,毛泽东批评王明太右。任弼时、王稼祥联手出击,王明如坠万丈深渊。
4.王明肝肾损坏,成为长期病号,由此引发一场医疗官司。三十年后,王明说这是毛泽东谋害所致
5.周恩来对王明的批判,有理有据,给王明教条主义错误以致命打击
6.在与王明的较量中,得到毛泽东支持的刘少奇脱颖而出
7.在毛泽东得心应手、王明焦虑不安之际,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传到延安
8.就在王明受到空前批判之际,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给毛泽东发来一份电报
9.王明第一次向党中央公开检讨自己的错误
10.毛泽东领导地位完全确立
第八章 分道扬镳
1.随着国内政局的变化,王明把自己曾经最得意的“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桂冠戴到毛泽东头上
2.毛泽东充分肯定王明参与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认为它是“建立新民主主义新型家庭关系的法制准绳”
3.鉴于王明对错误的敷衍态度,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
4.许多代表说:是经毛主席一再指示,才“忍痛投他一票”。中共八大上,长期在苏联养病的王明仍当选为中央委员
5.站在苏共立场的中共中央委员
6.王明抓住毛泽东的失误大做文章,他立下誓言,不斗倒毛泽东,绝不回故乡
后记

内容概要

叶健君,男,1964年2月出生,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与写作,曾策划主持编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年度焦点》(3本)、《聚集红都》系列从书(四本)、《聚集红墙》(4本)等20多部书籍,撰写《湘籍共产党人的精神》《毛泽东与王明》(中央文献出版社)等个人著作4部,发表了《刘少奇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剖析王明明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等30多篇论文,参编各类书籍30多部,曾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


 毛泽东与王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关公唱红脸,曹操唱白脸,多少年过去到现在,即便是有证据赶关公下坛、有学者为曹操翻案,但看来并不太影响那股主流的历史成见。从中学上历史课起,王明就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丑陋代表,而毛泽东就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领袖,毛和王之间数十年的斗争以毛的正确路线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是主流历史观所认定的板上钉钉的基调。这本《毛泽东与王明》同样如此。不过是用了人物传记、用并列对比的形式,比较丰富地阐释了这个基调。从第一章起,毛就是不拘一格、善于独立思考、好读无字书、放弃出国留下解决中国落后问题的伟人胚子,而王则是个颇有文采、出卖同学、闭门读有字书、软磨硬泡赴俄留学的跳梁小丑。一直到最后,王的形象都不曾改变,其性格中的阴险、浅薄、懦弱、幼稚、忘恩负义暴露无遗,最后成为众叛亲离、死于异国他乡的叛徒。相反地,作为“天之骄子”的毛,则在方方面面都压王一头,始终把握着解放中国的正确方向。作为一部通俗读本,这样写无可厚非,全书将两位中共的重要领导人的政治命运、个人经历、交往斗争放在一起来写,时间横跨半个多世纪,也算是很不错的组稿想法。两个人几次重要的冲突,比如长征之前的路线区别、抗战初期延安中共最高权力的争夺,还有王说毛屡次下毒害他,以及王力证自己提出了统一战线,等等,在近30万字的篇幅中均是比较详细地提到了,但基于编著者的历史判断基调,其阐释不出意外。之前对党史兴趣并不大,除一些通史及散见的文献资料,与该书有关的专著只读过王的《中共50年》和高华的红太阳。个人愚见,王和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其实不该拿出来写本专著。毛是时代伟人,并不说他的功业有多了不起,而是这个人往往能与时代同呼吸,他的脉搏就是时代的脉搏。他有超越一般人的见识和手段,并且还有一种时代命运握于其手的强大自信。因此他最终能够掌控中共最高权力,进而改写马克思主义、改写党史和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而王,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书呆子,他有理论底子,有解释国际共运的话语权,有口才,还有自认为公平合理的“领导艺术”,以至于这种呆气留苏派们没看出来、中共相当多的领导没看出来、斯大林和米夫也没看出来。但是,毛在延安仅仅忍了一年时间,就把王打回了原型。后来王再主动去吹捧毛,到了晚年在苏联写文章写书过分地抨击毛和中共,那副酸臭文人受气的样子显露无遗。最重要的一点,毛在逆境中挣扎的本事,比王要好上几倍。如果将王置于30年代毛所处的位置,简直不敢想象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王是个标准的在顺境中成长和发挥的中国尖子生。王是斯大林苏联的狂热拥护者。斯大林对付异己多半是人身毁灭一途。王并没学好。王对于党内斗争,往往是遵循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马克思原理和客观实际,然后再下判断,譬如相对于博古和李德的极左,他更为偏向毛的主张,而且愿意与毛合作(最后被毛算计、架空和侮辱)。在国共合作之时,又站在保卫苏联和全民族抗战的立场,试图改变中共的假抗战真发展,继而被视为投降主义。因此,无论再如何渲染王曾经怎样欺负过毛,怎样搞宗派主义,个人都不太相信,王与毛相比,其实根本就不明白人情世故。毛在长年累月的残酷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他那一套斗争办法,比如私下谈话、拉一帮打一帮、说翻脸就翻脸,尤其是那套批评教育的方法,斯大林乐于诛人,毛却要诛心,批评、自我批评、写检讨、印发全党、教育、再批评。所以斯大林死后要变天,而反观中国,多少功臣含恨,邓公哑口无言地在南昌锉零件儿,周公则至死都唯唯诺诺、不敢逾矩。相比之下,林彪就从来不写检讨,而王明在延安时就开始养病,也不吃毛的那一套。这两个未被诛心的人,副统帅给了文化革命及其伟大领袖一记最响亮的耳光,而王的“恶毒攻击”,到底湮没无闻……
  •     了解王明《毛泽东与王明》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了解得很少,在以前虽然不能说是禁区,但是却很难看到相关的材料。对于王明只知其人,并不熟悉具体的情况。记得还是在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学校推荐了一些书,我到抚顺市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是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从书里面才知道博古,知道李德,知道张闻天,可是依然不了解王明。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在长征的时候王明去了俄国,也是第一次知道王明一直到了文革还活着,而且还在和毛泽东进行着交锋。了解王明要从莫斯科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当年叫做中山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力量,就是后来号称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王明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次还有博古,张闻天,任弼时等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是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初创阶段,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支持,是不可能发展壮大起来的。当时的共产党经费都是由共产国际提供的,共产国际出钱出物出人,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迅速成长起来。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挺可怕的后果,那就是共产国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太上皇,一切都要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因为距离遥远,文化环境差异巨大,共产国际不可能了解中国的现实情况,他们只能够信任他们培养出来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也是当时情况下的选择。王明在莫斯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可是因为俄语说的不错,加上特别喜欢靠拢中山大学的副校长米夫,很快成长为被俄国看重的马克思主义人才。王明的确是一个读书的料,从小就有这个才能,也擅长理论,后来他的这个这个长处也得到了发挥,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部《婚姻法》就是他领导制定的,他也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所以这部法律一直用到了八十年代,才进行修订,即使修订,也保留了基本结构,和大量原来的条文和内容。说明王明当事为这部法律的制定没少下功夫,很有前瞻性。这也说明王明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理论家,但是领导中国革命只有理论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而王明依靠的只有共产国际,只有莫斯科的马克思理论,所以他必须抱定这些马列的教条,在中国革命走进低谷的时候,或者是他的理想得不到施展的时候,他就跑到莫斯科去学习,去养病。因为他把俄国当作了自己的大本营。其实毛泽东和王明的斗争,就是教条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斗争,王明胜利时候,中国革命就陷入了低谷,被迫去长征,而毛泽东胜利的时候中国革命就一点一点的焕发出生机来。其实这是一个错位,王明不了解实际,所以他只是一个理论家,应该做一些法制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把他的才华发挥出来,而他总是幻想做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一套悲剧的道路。
  •     毛泽东与王明,两者都曾经先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前者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新中国,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军事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生前轰轰烈烈,死后震撼世界;而后者是一个黯然的失败者,一直以来被视为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受到批判,最后只能寄人篱下,抱憾客死他乡。作为曾经的政治对手,他们的命运交集长达40年之久,对两个人的书写有着太多的角度,或政治观点,或相互关系,或彼此斗争,或历史作为,从任一角度入手加以研究大概都会有不菲的收获,演绎出漂亮的文章。这本书以两个人的生平作为两条平行的线索展开叙述,从家庭出身、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行为作派、政治观点、斗争手段等多个方面对两个进行非常详细的人生描摹和对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两个人互为对手、相互斗争的一生。应该说,这些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毛泽东,了解王明,了解两个人的关系,并进而了解中共历史上的路线斗争是非常有助益的,相当于读了两本传记。然而,我不得不指出的是,这本书是满足于描述事件,疏忽于解读原因,热衷于比较——从一开篇就陷入了对两个人进行简单对比的误区之中,没有走出成王败寇的窠臼。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从两个人的家庭出身、求学经历、读书方法、性格特点、行为作派、权力斗争等等来为他们后来彼此不同的人生道路、历史功业作注解,本来就是人物分析的应有之义,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在成王败寇思想影响下,从人生成就的角度对两人作逆向的解释,在行文中毫不掩饰的进行褒贬——是毛泽东的就是积极的、正确的,多用正面词汇,处处加以维护;凡是王明的,就是消极的、错误的,多用负面词汇,即便偶有肯定也如同恩赐——这种古老的春秋笔法在日益强调客观公正的历史态度的今天,就显得有些无聊,甚至让人感到不舒服。作者如此用笔,对于王明来说是极不公平的。毫不讳言,我本人非常崇拜毛泽东,但是,崇拜不等于无限拔高、无限美化,我坚决反对无限度的拔高他——他不是神,不是一贯正确,不是任何地方都高人一筹。公平来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王明的确错过、失败过,也努力过、奋斗过,但绝非一无是处、一无可取。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那么,即使从最低意义上说,王明也证明了其错误路线的不可行,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所以,不管作者是出于个人对毛泽东的崇敬,或者出于历史的、政治的考量而如此用笔,这都是有失妥当的。同时,我对于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全面否定毛泽东的观点也照样反对。认识历史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必须把他放回到他所处的历史现实之中加以理解。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原因,每个人都要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本书固然有其知识性、可读性,但其行文之中所暗含的这种历史观点则为我所不能认同。对于毛泽东和王明来说,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不同的两个生命,没有对比的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书写的马马虎虎,有点史料堆砌加先入为主好恶,不过也尽量控制评价的情绪的,只是还不够客观和克制。
  •     毛泽东对待王明一直是当作人民内部矛盾,而王明的童年经历和其与人相处的个性特点,是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原因。诚然,毛在整风后期及建国后某些方面的确有些矫枉过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