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新史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50253412
作者:[美]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名人推荐】
丝绸之路是一条传说中在中古时期横穿欧亚大陆中心的商路,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是对这个话题最可读和最可信赖的历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献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一手调查资料以及对馆藏文物的广泛研究。本书插图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动展现了在中亚绿洲间行走的商人 与驮兽,他 们运载着商品、思想、艺术、音乐和宗教。
——梅维恒(Victor H. Mair)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教授、敦煌学专家
这本书语言生动易读,同时内容非常丰富前沿。从各方面来说都非常成功。
——魏义天(Etienne de la Vaissière) 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中亚中古社会史教授
人们传统上对丝绸之路的印象是“笔直而通畅”,韩森颠覆了这个印象,以及丝绸非常重要的观念。相反,她详细展现了七个中亚绿洲的生活、历史与文化,让我们了解使用中文、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写作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她完成了一项盛举。
——吴芳思(Frances Wood) 大英图书馆前中文部主任、国际敦煌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
尽管渊博而迷人,本书并非一部丝绸之路的罗曼史。韩森挑战了人们对这个中亚十字路口的惯常描述。她发现当地居民主要处于维持生计和以物易物的状态,而非从事大规模的长途商业贸易; 她发现中国军队在把丝绸带到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非商人。尽管她揭露了真相,这片地区却显得更加迷人。她巧妙地将古籍记述以及对丝绸之路的现代勘测结合起来,使那段历史栩栩如生,尤其是公元1000 年左右伊斯兰统治这片区域之前此地多元宽容的宗教氛围。这是一本让你读完就背上行囊出发的书!
——滕华瑞(Gray Tuttle)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所教授、现代西藏研究专家
【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但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在人们对它的想象中,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本书将要为你揭示,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远远比这副景象有趣得多。
本书通过大量惊人的考古发 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条商路的惯常理解。几个世纪以来,尽管大量关键材料仍然尚未发掘,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出土了许多迷人的东西。既有官员刻意埋藏保存的文书,也有目不识丁的当地居民利用官方文书做成的鞋垫和寿衣。作者探讨了丝路上从长安到撒马尔罕的七座绿洲,那里聚集着商人、使节、朝圣者和旅客,信仰着从佛教到祆教的不同宗教,有着非常宽容的国际化氛围。
本书试图告诉读者,从来没有一条单一的连续的丝绸之路,有的只是东西方之间的一连串市场。中国和罗马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贸易活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今天伊朗地区的居民。丝绸并不是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中国发明的纸张对欧洲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金属、香料和玻璃与丝绸一样重要。相比之下,这些商路上传播的思想、技术和艺术图案具有更大的意义。
总而言之,本书综合利用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讲述了一个有关考古发现、文化传播以及中亚与中国之间互动的迷人故事。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 谢
学术惯例说明
年 表
序 章
第一章 楼 兰:中亚的十字路口
第二章 龟 兹:丝路诸语之门
第三章 高 昌:胡汉交融之所
第四章 撒马尔罕:粟特胡商的故乡
第五章 长 安:丝路终点的国际都会
第六章 敦煌藏经洞:丝路历史的凝固瞬间
第七章 于 阗:佛教、伊斯兰教的入疆通道
结 论 中亚陆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对照表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著有《开放的帝国:1800 年之前的中国》(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800,2015)、《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 —1400,1995)、《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1990)等汉学专著。
张湛,哈佛大学近东语言与文明系伊朗学方向博士候选人。


 丝绸之路新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译后记说起来,本书的翻译起源于一封豆邮。原著刚一出版,韩森教授就寄了一本给我。我第一时间读完之后在豆瓣上晒了一下,紧接着就收到编辑张鹏的豆邮要我翻译此书。我当时没想太多就应了下来,没成想这翻译工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很多。除了要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这个最难!)以及把中文说顺溜之外,还有两处特别的难点。第一点是将原著中译为英语的汉语文献复原,这是翻译任何涉及中国古代的外文著作都绕不过的。查阅原文复原出来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还原之后会失掉原作者翻译时对汉语原文的解读,需要读者自己解读古文。第二个难点是地名的翻译。同一个英文地名常常依时代不同对应好几个不同的中文名字,比如高昌-西州-吐鲁番或者龟兹-库车。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依据时代选取译名,但有时并不能完全做到,比如一般不把撒马尔罕称作康国。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让读者知道文中讨论的地方在哪,而不是向读者炫耀我自己知道一个地方有多少个不同时代的译名。因此,我们还制作了一个简要的丝绸之路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对照表,供读者参考。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涵盖范围广,时间空间跨度都非常大,光是参考文献中就有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之多,涉及到的死语言就更多了。要掌握这么大的跨度难度极大,作者不免有些疏漏。如读者所见,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对原著做了一些补充说明。由于专业的关系,我对非汉语文书的情况比较熟悉,反而对于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所知不多,因此在这方面更可能出错,请读者朋友们批评。 本书插图和彩图选择精当,要么是新发现或是稀见的图片,要么是常见但高画质的图片。此外,本书地图制作精良,特别是其中带有地形要素,对于把握整个丝绸之路的地理非常有帮助。以上两点值得读者朋友们关注。在翻译过程中,陈丽娜、钱艾琳、严子晗三位朋友通读了部分译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致谢忱。豆瓣上有个翻译一星运动,即豆友们组团给差劲译本打一星。我虽然有不被打一星的自信,但非常希望各位读者能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编辑张鹏,没有他的眼光、耐心和细心就没有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张湛 2015年2月24日
  •     题外在汉语传统中,「书评」这种文体并不悠久。很少有人意识到,书评一词名称中倒装前置的句法,导致了该文体普泛弥漫着喧宾夺主的气氛:作为评论对象的「书」,突出在动词前面,成为写作与阅读的标的。直把宾语置顶端,貌似表达一种尊重的修辞;实则上,主谓宾关系中的逆序与缺席,却生成并助长了一个狡黠的主体。由此,新近出现的「书评人」一词,不过是同义反复与循环论证无疑:那些「评」的发出者是谁?他(们)以何种面目面对书籍,而又为何在评论行为中躲闪自己,其背后有没有「宣传」、来自友情、市场与资本的可疑动力,或者把文字当作是顾盼自雄的镜子与剪除异己的棍子?当然,本文无意于从理论或者实践上一揽子解决这一词语痼疾,但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艰难处境又值得同情:若以正常顺序表达关于书籍的评论,就会组成「评书」两个字,众所周知,那滑向了另一种更古老的传统,同时更加不靠谱,或者说不经、不正经,即充满了残丛小语、野史杂谈即「八卦」的小叙事,如此,则书评有接踵于各种赐序,沦落为口水之危险。本文乐于进行另一种尝试,让「书评」一词在指涉不变的情况下,更加顺理成章,即它还是书评,同时却还是「书的评论」:是由另一部书发表的,关于某一部书的指点、评价与阐发。这将是以书为主体、为第一人称的一篇文字,不是该书本身,却是书与书的彼此映衬与互见,各自尊重,引发两倍的新发明,但也可能是相互拆台。现在,我们就有幸邀请到了《西游记》先生——似乎只能称之为先生,小姐、女士、太太、同志、师傅……都未必合适,很遗憾,汉语尚未建立起对书籍、动物、机器以及妖怪等人类之外存在的面称与背称;惯常使用的各种人群中的指称,则唯有「先生」还靠谱一点勉強能移用一下,当然,《西遊記》「先生」也合乎事实,對今人來說,《西遊記》先于我們至少五百年前就産生了——有请《西游记》先生对美国学者芮乐伟•韩森的著作《丝绸之路新史》写一篇书评。在正文之前,我们还要郑重其事地再说几句题外话:1)称之为《西游记》的这位先生,不拘于明世德堂本、清证道本以及朝鲜朴通事谚解本、乃至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就像《丝绸之路新史》提到,丝绸之路应当被理解为「全部从中国向西经过中亚到达叙利亚甚至更远地区的陆路」一样,《西游记》尽可以包括所有完整表达取经西游故事的历史文本。2)鉴于没人听说《西游记》先生会写汉字尤其是简体字(虽然它是由汉字甚至更主要是简体字所组成、印成的,但是这是两码事儿,大家一定搞得清其中的逻辑),我们还特地找到了一位热心的代笔。3)《西游记》的言论我们也自不可尽信,文责由其本書(而不是其代筆)自负。該书毕竟是部小说,并囿于产生时代的知识发展状况及其内部世界观局限,读者诸君很有可能会在这篇书评中看到不值一哂的谬误、自以为是的偏见,不见理论,但有妖怪——当然,是那些曾出现在丝路现场的妖怪混进来了。意在「翻过」旧有著作,构建新史任何时候,任何一个人贸然身处在丝绸之路上——我说的是丝路的任何一个点上——都可能会不知所措,在这一段危险或奇怪而漫长的旅途中,他会遭遇层出不穷的意外……我本身即是这方面富有经验的记录者。在我的世界中(编者案:指的是《西游记》里,下同不注)是如此;在你们的世界里,现代中国的西北、内亚是如此;在你们的祖先的世界中,当年丝路还是活的,尚未曾成为荒漠、遗迹、考古工地、盗墓现场,以及旅游点的时候,更是如此;甚至,在《丝绸之路新史》这本书中,也还是如此。尽管这部书的作者意在让更多人,而不止是她的学者同行们阅读这本书,但是,如果没有一些经验,要么是实地万里路的踏访,要么是万卷书乃至几卷曾开而有益的阅读,一位准备不足的读者总会在其中的各种人名、地名与年代名、族群名等等名词间晕头转向。该书标以「新史」,一如《西游记新传》或者《新西游记》这样的相貌,意在要把以往的相关著作以及旧有的常识,像漫漫长路上的山坡那样,一重又一重地翻过去。于我而言,这是一本很新或应该说很陌生的书。我原本并不知道,这片构成了我主体的区域曾被人如此详尽记录过,居然还是什么「丝绸之路」。这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一个后设的术语。如今这个时代的人,似乎颇有人受到《西游补》一出中鲭鱼精的蛊惑,梦想在妖术的作用下回到唐朝或者其他什么时代去,设若真有人办到了,穿越回丝路,正准备开始其跨国贸易的宏伟梦想,先用奇怪的口音(而不是中古长安音,或粟特语、突厥语)与人搭讪:请问这里是丝路——丝绸之路么?万一有天资絶顶、自带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语音转换器的唐人表示听懂了,那也一定是理解成了「死路」或者「死雠之路」,他或许会回答说:不是,才不是死路,莫愁前路无知己,马上相逢无纸笔。少见多怪,「丝绸之路」很名不符实当初,在我和取经四人组看来,这条充满了妖魔鬼怪的道路是试练小径,是取经求法之途,是得证长生大道或者说成长的荆棘路——也就是追赶时间的旅程,在诸方中,唯有向西走才如此,这取决于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太阳东升西坠;是以在《西游记》那个处处呈现数学之美的世界里,大唐长安居于南赡部洲,而灵山在西牛贺洲,从南洲到西洲去,标准的角度应该是西北乾方,但我们不叫《猴猪西北行》以求与《孔雀东南飞》对仗,却径直就叫了《西游记》,深意即在于此。这一段西游旅途,我倒并不算率先记录的,唐僧也不是第一个行走其中的,若不算后羿、穆天子、汉武帝这些想要万寿无疆的人君,在我原本的经验中,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夸父曾经沿途疾行,其逐日之旅虽陨犹荣,身后留下了名叫邓林的绿洲,春天会开桃花,夏天会结满孙行者最喜欢的桃子。后来,老聃也曾骑着青牛飘然远引,有些人认为他与世尊(也就是佛陀、如来),可能还应该有某一位神圣一气三清,而又三位一体——如是,则法显、义凈、唐僧以及释悟空等等取经者,去的路程只是重蹈旧辙与踵武祖师,而东归则是反哺;但是,包括孙行者和猪八戒、沙和尚在内,人们后来都不信任这个来自《老子化胡经》的说法了。以上这些智识并没有被纳入到新史之中,或许是一种偏见,但我也表示释然,一个一百多年的新词和新研究领域,对于不论是妖魔、神佛,还是经典来说,实在是还处于锐意满满、生长旺盛的青春期,新材料与新知予取予求、快速增长,能指与研究史都那么年轻,我期待着未来的修订与新新史,来更加准确地揭示古老与复杂得多的事实。事实上,《丝绸之路新史》已然更新了不少旧常识。在读这本书之前,很多人印象中的丝路,多的是丝,主导的是贸易,穿梭交流的是冒险者与远道而来碰运气的商人,他们让后人悠然神往,于是曾有了《马可•波罗行纪》到《看不见的城市》这样的杰作。一定程度上,近代从斯文•赫定到斯坦因的抵达、挖宝、买卖与离开,也可以被理解为是这种对丝路的想象的近代版本——但这本书告诉人们,除了唐代曾以绢为通货之外,丝绸以及民间的长途贸易,都未必是这条路线上的主流。也就是说,「丝路」名不符实。我想想就深以为然,西游路上,固然观音菩萨也曾腰缠着冰蚕丝到过,镇元子的五庄观上也用过丝帕托盘,那究竟都是神佛级别的小饰品,要说魔怪们大规模地将丝作为宝贝的,不过就是盘丝洞里那几位风光大好的妖精,可人家又其实不是正宗的中国缫丝,而是节肢门自产自销的蜘蛛丝罢了。此丝非彼丝,《丝绸之路新史》一书告诉大家,《博物志》作者老普林尼当年抱怨塞里斯丝败坏罗马,塞里斯通常被认为即彼时对中国的称呼,但学者们新近认为,很有可能,那时代抵达欧洲的是印度野蛾丝或者爱琴海科斯岛野蛾丝——大家看,我的记录与历史是可以呼应互契的。《西游记》与丝路史实的叠合我姑且还是尊重传统,把中古内亚的交通称之为丝路吧。《丝绸之路新史》一书还揭示了,它不是一条确定、绷紧如丝弦一样的线条,而是很多个世纪中,行走在亚洲腹地的各色人等,使臣、商队、难民种种,在绿洲之间,用众多的脚(还包括驼马的)丈量出的复杂道路网络的痕迹,「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这也是对的,也就是说,丝路犹如茧,书中提到另一种比喻把大路比作动静脉,小路喻为毛细血管,以解剖学的视角来对待丝路,自是有着方法论上的双关意蕴,但我觉得,不若用「抽丝剥茧」来形容。无独有偶,在我的经验世界里,这条路也并不是一次性的单向旅程,而存在着复数的非线性景观:唐僧带着一只猴子,一口肥猪,一匹马和一个吃人生番跋涉过一次是没错;但此前菩萨们常来常往,接纳一些门徒,招领一些失物,投放一些妖怪,云里雾里跑过很多趟;至于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这些神佛两界的小公务员们亦密集有序、按部就班地做着旅途上的值日生,其上下班的路程固然基本为我所忽略,那只是因为没有故事可讲,乏善可陈,神仙过路无意外,但无疑那都是存世的事实。而况,悟空频频搬弄救兵,这条路上也不知风风火火飞过多少次。故而,谁说「西游」不也是耗费了巨大人力(神佛之力)的复杂痕迹集合呢?这都与丝路的史实颇为相吻,甚至还因为涉及到空中走廊,而是《西游记》是更高级的三维立体版本。汉语辨析单复数的能力不强,人们单从「丝绸之路」、「取经路」这样的词汇上,不容易看出更丰富复杂交叉的时空迭合,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这些路上,可不止是汉语在行走,就算大家忽略了各位精怪和妖魔,那还有其他语言,在希冀与现实,幻想与苦难的边际线上,保留了更复杂乃至更3D的丝路。如:唐僧取经四百年后,于阗有七位王子及其随从,曾经行走在去往东方的旅途中,《丝绸之路新史》一书摘引译介了其中一位保留在敦煌藏经洞中的于阗语文书:「去敦煌的旅途非常艰苦,要走四十五天,多么希望我能一天之内就飞到。」这样的想象与感叹,看看我,会心一笑吧,那时候,《西游记》我其实是在场的。玄奘的偷渡与唐僧被安排的旅行我总觉得,人们可能会选择更信赖《丝绸之路新史》这类图书分类归在史部及K的书,而小觑和歧视了说部和I类的文献。这很不好,我要自证,《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样的老文献,貌似传记,却属教徒兼僧侣的记录;对神迹与法力的依赖,使之形成了灵验记的笔调,跟小说家的文字也相去无几了。而《西游记》却可说就是一部更新的丝绸之路史。譬如一些细节可以就地摄来:昔日的卷帘大将,在移民流沙河之后,替换了自家的姓氏,用「沙」这个姓氏,成功融入了土著社会,成为垄断水资源及内河航运为主的内陆交通巨鳄——韩森教授援引了近代考古史以及气候学地理学数据,在斯文•赫定与斯坦因的年代,塔里木盆地的河流还能有季节性的航行。而我们再看天蓬元帅,作为移民二代,他起过猪刚鬣这样的姓名,更加贴合所在族群的文化特征,这种做法,与徙居高昌(吐鲁番)以及撒马尔罕的粟特人何其相似(甚至,后来的八戒总是想着还俗与破色戒,这与包括鸠摩罗什在内的丝路僧侣也趣味相投)。除了姓名,粟特人还曾改变衣装与发型以适应不同的游牧统治者习惯,我们也都知道,八戒与沙僧在皈依之前,在高老庄与流沙河也都有过换装的记录:要知道,卷帘大将在迁徙之前原本可不是沙和尚出场时那「一头红焰发蓬松,不黑不青蓝靛脸」,如是我闻,天庭从不曾流行过公务员杀马特化的时尚。当然,什么毛脸雷公、长嘴大耳云云,在早期民族志中,这是很普通的异族想象,少见多怪而已——很多所谓妖怪,其实不过是对非我族类的污名化,是定居者对外来人口的言辞偏见。但如果话语权暂时掌握在路人那里,表达效果可能会反过来,山大王与剪径的强盗会在句子中成长为妖魔,「此山是我开,留下买路财」,那是旅行者对定居土著的不愉快甚至恐怖记忆:我知道,后来,领导第一次环球旅行的麦哲伦就是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妖怪手里的,我好象还记得,盛传有一些探险家像这样被妖怪吃掉的——顺便说一句,丝路上的粟特人原本按照祆教的葬俗就是把尸骨给包括妖怪(如果妖怪存在)在内的各种存在吃掉肉之后再埋葬之,但后来就慢慢遵从了汉人的做法。我作为更新丝路史更重要的证据,还在于唐僧。玄奘作为偷渡者的神话,并不若我所记录的作为唐王御弟更合乎丝路的逻辑。前文已稍稍提到过,《丝绸之路新史》揭示:唐朝军队以及官方影响,对丝路的有效贯通与运作颇为重要,唐朝衰颓之后,那些城邦迅速退缩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唐僧在徒弟们帮助下行走西域,这可能是古典时代自孔子之后最著名的一次周游列国,我想,佛教徒们一定同意说,这也是更成功的一次。我并不想渲染今文经学的思路,但唐僧的确在强势的背景下,进行了一次被官方安排好的旅行。这种安排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主观意愿的实施贯彻——「奉旨上长安」、「奉旨上西天」;一种影响力的运作——「东土大唐来的老爷」,行走有便(但同时肉和宝贝也增加了被觊觎的风险);以及一种制度的执行:这里安排好的制度,是指旅途中的明晰有序。旅人们须在关卡向官吏提交「过所」,这种证明身份的文字材料可能有着最古老的肖像描写,还记录了人数、携带的物品以及目的地等等,自汉至唐,有汉文亦有龟兹语的实物被发现。而想必很多人都会有印象,唐僧在向西周游列国时,也带着通关文牒,历钤「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按照丝路上过所的一般状况,这个路线图可不像游园盖章那么灵活、偶然,而是事先就确定好了的。这一点,在《西游记》中可是把关子卖到西游行程结束之后:那时四圣取经回东方去了,观世音菩萨在如来佛面前掏出了那个八十一难的清单,敢情那些妖魔的数量,也都是豫先算好,合乎完美数字的。「新史」甚至有章回体小说意味说到文书,我自然颇有亲切感,不管是我本身,还是唐僧他们西游的目的——取经,无不与文书有关,如果是在跨文化和语际交流中,不囿于单一宗教的立场,那么,经典亦不过是文书的一种。《西游记》可以说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关于记录的记录。而在丝路各遗址发现的文书记录,亦正是《丝绸之路新史》一书的最大凭仗,该书即将一百多年来的出土文献作为立论基础,来得到如是种种新见的。这样的做法更加朴实有效,我很喜欢。我也赞成该书以各城邦同时也往往是遗址设章,叙述围绕着城邦,城邦(在考古现场)围绕并散落着出土文献。看上去,这在文体上有类国别体,但实则上,其中亦不单纯是空间罗列,也有时间的次序。我因此急切地觉得它甚至有章回体小说的意味——其实我是想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爱好与赞赏,我可能是真的遇到了一本相似的书,我很高兴为它写书评,我甚至十分期待,有朝一日《丝绸之路新史》或者其他类似的著作也可以为我这本老书来写个书评——我想,或许,它同样正在写,甚而可能已经完成了对我的书评,亦未可知呢。原刊于2015年11月14日《新京報·書評週刊》圖片版見:http://www.douban.com/note/525125937/
  •     北京大学的荣新江教授是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他的专著不少,对我来说阅读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尽管对荣新江教授的研究领域非常好奇,我选择的略知一二的途径是,一俟荣新江教授到上海博物馆来做讲座,我都会去听听,一次两次三次以后加上浏览过几本相关书籍,关于丝绸之路,我真的略知一二了,此刻,也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当一本名曰《丝绸之路新史》的书籍由后浪出版公司推出后,我很想知道:新在哪里?果然是新。研究历史,无非是在反复研读史料和文物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法、统计法或 计量法等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然而,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则能显示出一位历史学家的识见。很久以来,我们接触到的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成果,多以官修史料为凭,《丝绸之路新史》的作者芮乐伟•韩森女士却将眼光投向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的文书。成网络状散布而非我们想象的成一条直线铺排的丝绸之路沿线,自古以来就以气候干燥著称,我们以此推衍楼兰古城、交河故城由繁荣变废墟的缘由,觉得是因为恶劣气候使然,2011年暑期我随一支中学生博物馆之旅的队伍到过交河故城,炽热的阳光下尘土飞扬的交河故城死一般地寂静,游荡在干燥的空气里的无奈,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定胜天是一句多么荒唐的傲慢之言!那么我们的感觉是否与史实相符?,芮乐伟•韩森告诉我们,不尽然。而支持芮乐伟•韩森得此结论的,竟然也拜干燥的气候所赐得以保存至今并能够研读的文书。是的,从本书的序章开始,芮乐伟•韩森就告诉我们:“本书以文书为核心”,假设一下,如若丝绸之路沿线的气候如我所在的江南,冬有雨雪霏霏、夏有梅雨雷暴,千年以前落在纸上的只言片语,随着纸片的腐朽早就灰飞烟灭,何来“以文书为核心”的研究成果?而以地名为标题,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罕、长安、敦煌、于阗一一排开的章节,的确兑现了作者在序章里许下的诺言,“这些文书常常能为我们展示一个非常鲜活的过去”。第61页,本书作者引用了楼兰国关于征税不易报告中的一段:“又有一次,王后来到这里。她要一枚金斯塔特。这里没有金子,我们给了她一张十三手长的毯子”,斯塔特是当时在楼兰使用的贵霜发行的金币,报告中寥寥数语地讲的一个故事,将楼兰自己不铸币而造成流通不便的状况,活灵活现地留在了历史长河里。第170页,作者引用了在穆格山堡垒遗址发掘出来的一纸婚约。这份粟特契约如是表述:“(丈夫又义务提供)食物、衣服和首饰,让妻子在他自己的房子里又地位,以一个高贵男人对待高贵女人的方式对待她”,文字让我们如此贴近地感受到了公元710年世俗生活的温度。“去敦煌的旅途非常艰苦,要走45天,多么希望我能一天之内就能飞到”,出现在第282页上的如诗般的慨叹,来子1000多年前陪七王子进贡的使节的抱怨,希望自己变成一只飞鸟,这种愿望的当下性,让读者疑惑,往事真的很遥远吗?可见,所谓“新史”,就新在芮乐伟•韩森选择史料的眼光。报告书、婚约、借条、民间契约、随手的记录等等这些遍布《丝绸之路新史》一书角角落落的文书,很久以来总是被我们正统的历史教材所不屑。那么,到底是官修的史书还是芮乐伟•韩森所选史料更加真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王家范教授曾经在《南方周末》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明清易代:一个平民的实话实说》文章,文中提到了一本由上海县人姚廷遴写的日记体《历年记》。“由于姚氏识见有限,文辞叙述殊觉冗杂,故此书向不为通人所称许,少有流传”(王家范语),然而,就是这本《历年记》里,常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比如,康熙年间灾害频发让姚氏所在的松江民不聊生。读到此处,我反正是一个愣怔:康乾盛世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史实了吗?除了芮乐伟•韩森选择的史料让这本《丝绸之路新史》有着十分可靠的可信度外,“不修边幅”的民间记载,也使一向一本正经的历史书变得姿态丰满起来,《丝绸之路新史》的作者做到了以纸(文书)为媒,让丝绸之路活了起来。至于芮乐伟•韩森从序章开始一路用各种论述证明丝绸之路未必是一条商贸之路,虽然动摇了我们一直以来对丝绸之路是一条商旅之路的定义,但是,这种新论,除了为本书题为“新史”增添了旁证之外,不也显现了历史学暗藏生机的魅力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是有点失望。所谓新史,即提出了丝绸之路并不是以往认识的一条或几条“路”,只是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不过,刚真,真正用来论述这个观点的内容拼起来也就一章。另外的内容像只是普及,像个综述,却又不完全,还不如写个“丝路研究史”。加一星给译者。
  •     看完觉得,好吧,肯定不研究古代史
  •     不是很喜欢这种叙事风格,外国人的语言翻译过来,总觉得有点别扭。从全书来看,完全颠覆了过去对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印象。正如韩森先生的说法,我们总是把一点关于贸易的资料当成我们预设观点的证据。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大多是短途的,区域的;丝路上的人们绝大多数是自给自足的;大宗的贸易基本都是中央王朝的官方驻军与政治统治带来的;长途行旅的,大多不是商人,而是官员、军人和使节。与贸易来说,文化交流和政治往来更为重要。
  •     涉及考古学和宗教传播发展~
  •     (谁能想到我拿这本书做旅行攻略^)
  •     看完惊觉就是275页上说的那个不可思议“斯塔因找到了一封残破的波斯语信件,但是一百年后,国家图书馆买了一封完好的波斯文信札,并由哈佛某博士生转写和翻译,并准备发表英文版。”一看译者名字就是他本人嘛…Σ( ° △ °|||)︴历史文献类很少记名字,除非反复出现的或者耳熟能详的,这个只出现了一次的译者名也是无意看了一遍,纯属意外哈哈哈
  •     拖了好久,终于把最后两章看完。看完对某教更是提不起好感。攻破于阗前首领写的一首诗,“我们像洪水一样冲向他们,我们在他们的城市中游走,我们拆毁偶像之庙,我们在佛头上大便。”千百年来一样的蛮横与垃圾。
  •     一本以地域為組織,結合了近期考古,語文學(philology)學術成果的絲綢之路的敘述。
  •     丝路上一个一个遗址串成章节。可用考古发现中那些饱含人间烟火气的旧时文书还原出马可波罗故事(臆想)中的那些神奇城市。汉语-于阗常用语手册、婚嫁协议、土地官司、撒马尔罕女子分手信都很有意思。有趣的是佉卢文木板文书末尾都注明“终生有效,千年不变”,两千多年过去了,渺小的人类还是一样憧憬千年不变、百年好合
  •     翻译是真的不错。作为一本非专业普及性著作来说,可读性和专业性的平衡也不错。
  •     絲路的真相是,就已知的文獻和文物證明,從來沒有存在過大規模的貿易,以七個綠洲為個案研究是不錯的切入點,論述略顯零散,敦煌藏經洞何以封閉的理由很有啟發意義。#壹陸讀#047
  •     西方学者写东方历史要求不能太高,这位比较善于讲故事,不过这样倒是也好,科普了一些最基本的丝路历史术语。至于中国与罗马并没有直接贸易以及丝路上几乎不存在大规模私人贸易的阐述不能算新吧,可能对于丝路基本没啥了解的人才会觉得新,再次证明此书妥妥的普及向。
  •     丝绸之路新史也是近几年比较著名的几本丝路书之一。但是丝绸之路还是绕不出斯坦因,伯希和斯文赫定已经李希霍芬等等。材料还是那些。倒是说公元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和五台山的论述倒是一般丝路没有的。译名和地图的准确还是可以加不少分的。
  •     七座古城,一段历史。整体来说比较内容比较单薄,但有一点新的见解。
  •     作者以文献发掘地为章节,罗列发现的文献各种记载,惊奇得发现对商业记载少之又少,借以证实丝绸之路当时的商业真实规模。挺独特。
  •     从考古学发现入手探讨我们对丝路的传统认知,思路和逻辑很清晰,但是论据似乎没有那么充分,值得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     想去新疆和敦煌走一遭
  •     资料翔实,语言通俗流畅,结构上具有全局观。很精致的一本图书。
  •     本書大量利用非漢語文本和考古材料,對想象中瑰麗的絲綢之路祛魅:絲綢之路上主要是以綠洲為核心的短途貿易,經濟基本自給自足,常常以物易物,唐代的大規模駐軍促進了軍需貿易的興盛,而撤軍又讓這一切恢復常態。絲綢之路並非因貿易,而是因宗教、科技、語言的交流而重要。譯者精當,糾正了一些原文的錯誤,譯文較為平實。
  •     重走丝路之前的读物,易读性高,业余和专业读者都能读,其中引用的资料也值得一阅。
  •     用七个地方来展现丝绸之路,可惜重复太多,既然作者号称重点是宗教及文化的兼容,但明显没有理出一条线来。引用很多文献和证据展示学术性和严谨性,缺少自己的想法,感觉是堆砌了一堆材料让我自己去体会的感觉。总之,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导致整体书看起来非常累。
  •     一直以来对丝绸之路的印象都是繁荣的大规模贸易,来自各国各地区的浩荡商队占往来人员主体。然而惊讶于本书揭示的事实:1 丝绸也许并不是商路上的大宗商品;2 丝路贸易常局限于当地且规模不大,以货物重量和往来人数来看,丝路是人类历史上交通流量较少的道路之一;3 官府作为货物和服务的购买者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 丝路往来人员更多为使节,僧侣,传教者和难民等,是他们带来了宗教、艺术、语言和新技术的交流。因而可以说丝路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条商业道路,却有很重要的政治、文化上的历史意义。 译文文笔流畅,读来朗朗上口。正如译者所说,书中插图和彩图选择精当,地图制作精良。插图彩图的文字阐释也很细致全面,在阅读过程中给予读者很好的引导。
  •     just so so
  •     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幽城幻剑录》,感慨汉唐做游戏还是很用心的,里面的佛塔,烽燧,古堡都很真实的啊。
  •     无比庆幸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十字路口,从汉朝时对西域的初步管理,到唐朝时的中西经济文化物质的充分融合,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此本书上也能看到三十年代前中国对古文化的价值理解和保护意识很不够。无比遗憾在西安那么些年居然没去陕博好好看一看
  •     B。问锁阳城解说小伙“锁阳城啥时候变成世界文化遗产的”“跟你们的大明宫、兴教寺同一年”……这书帮历史白痴如我建立了丝路的基本概念并纠正了我的常识。
  •     想背包去撒马尔罕
  •     有意思!学到很多历史地理知识,还需要再补课!对丝绸之路有更多了解。不过写法比较随意不系统,需要自己整理
  •     丝路不是我们想的那模样。
  •     日常
  •      尼雅 楼兰 佉卢文 龟兹 鸠摩罗什 高昌 驻军 吐蕃 粟特 斯坦因 义净
  •     就喜欢歪果仁这种一本正经的搞研究讲故事
  •     一本写的浅显易懂,资料详实的博士论文。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枯燥,其中藏经洞和玄奘部分有些兴趣,另外,里面同一个史料用在几个不同的章节,略显乏味,不过当做丝绸之路历史百科还是不错的。
  •     特别喜欢讲楼兰文明,长安城墙和敦煌藏经洞的那几章节
  •     本书不像一般的西域著作以时间或区域文明为轴线进行叙述,而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据点展开叙事。其中用到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并且对赫定 斯坦因 伯希和等有代表性的研究者进行了重点介绍。另外,书中的地图是全书最出彩的地方。可以说是很好的入门读物了。
  •     荣新江老师课程读书报告写的就是这本书,韩森似乎要颠覆我们对于丝绸之路的刻板印象,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虽然我在读书报告中对这本书进行了批评。
  •     以前关于丝路的书看过的大多是游记类,这本算是入门,但即使入门我感觉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多种语言和文化、宗教混杂在一起丝路散发难以言表的迷人之处,这条路东西方双向的交流更是胜于贸易带来的繁荣,更何况这本书也论述了丝路贸易并非常规思维的巨大,无论是目的地,还是规模,都只是这条路的繁华加持,是锦上添花而非立足根本,是人的交流,是人留下的历史遗迹丰富美化了这片贫瘠之地,让这条路变得让人欲罢不能,还不知道有多少可贵的文物埋在变迁的沙堆里,但12世纪以后的某教的迅速弥漫,这条珍贵的大宝藏就深深沉入沙底,真是不禁让人叹息。
  •     本书作者利用丝绸之路上发掘的文书得出如下结论:丝绸之路上所谓的商业贸易规模不大,唐政府为确保统治对该地区注入了巨量物资。经常在影视节目中所见的大批商队其实并不存在。
  •     专业且好读。
  •     外行人看熱鬧,所謂新,在於絲綢之路並不是向來所以為的大規模的商貿路線,毋寧是唐朝政府所發的絹代軍餉,流入西域的市場,產生物物交換的貿易。
  •     与其说新史不如说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丝路 ⊙▽⊙ 对斯坦因的印象大多来自教科书上的负面评价,这本书里倒是比较客观地谈了不少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对粟特人的文化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     英国考古队在新疆尼雅(Niya)古城,挖出两千年以前的四个馄饨和一个水饺。水饺带褶,韭菜猪肉馅的。
  •     因为豆瓣促使本书出版,确实在前期此书在豆瓣推广很多,噱头特别棒,我以为会颠覆我对丝路的看法,结果还是和所以丝路的书比较雷同,新观点不足以让我推荐。因为豆瓣,所以多给一星。
  •     找素材用,但是发现主要在讲唐及其以后的情况,但悬泉汉简的部分还是有启发性。
  •     军队的入驻为丝路沿线绿洲的经济注入了充沛血液。绿洲国民间的贸易交通则是点对点的小规模往来,并非某些认知中的大型官派商队往来于帝国之间形成使团般的外交贸易。作为一本学术研究著作,作者以独特视角,结合了大量发掘出土文物与既往学术研究考证成果,还原了丝路绿洲遗址地区原住民、商人、旅行者、僧人、军人等各色人等的宗教、文化、贸易生活,将其当作历史故事阅读时也不觉枯燥。对于一个入门小白来说,本书拨开了我好奇的眼睛,点燃了我的激情与骚动,渴望抚着丝路千年的脉络,在混乱而令人着迷的文化宗教大熔炉中,寻觅那五颜六色的遥远故事。
  •     读完感觉很不错的一本书,使我对丝绸之路的含义和意义有了一些了解
  •     有些部分感觉是史料堆砌,不过有个观点比较有意思,说是丝路贸易量其实不大,和想象的不大一样。
  •     史料丰富,翻译有点怪怪的,感觉像外国人写的中文。风格比较通俗,相比大名字来说,通俗的我都有点诧异
  •     个人感觉读起来还是有一些枯燥,给人感觉太过于学术。但是作为了解丝绸之路的科普书籍还是很好的
  •     听过张湛的课,文如其人,坦诚直白,通俗易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