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书评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44762882
作者:[美] 海莲·汉芙
页数:155页

如果我能先爱书

这本书是我看完不二情书电影后,买来打发时间的。我算是个九足的电影迷吧,周五最大的爱好是找电影,周末宅在家里叫外卖一口气看完,或者一个人去电影院买杯奶盖,惬意的度过两小时。但是我记得有个周末,我和室友打算一起去看电影维系下感情,不知怎么就选了不二情书。看的时候真的是,失望。一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从头矫情到尾,看到最后都没搞懂为什么片名不叫澳门遇上西雅图。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了原本打发时间的书。我实在太能理解女主的写信的那一点点小暧昧小淘气,这种语气我曾经用在我最好的男性朋友身上,保持距离我都懂,但是我们保持着很近的距离。女主也和诺拉(男主妻子)通过信,友好但是不免有一些刻意的距离感。这个对比着书店店员的通信内容可以看得出。与一人的默契和共识,及其难得,更难得的是将这种关系不说破,不点破,旁人均缄默。双方又能够自知并享受这种关系,起于礼,至于礼,才能长长久久。想知道如果他们见了面,还能依然这样吗。反正我做不到。看完这本书,我在想,如若我能在爱电影之前先爱书,在看电影之前先看书,在遇到你之前先看完。说不定,我们也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杂谈

不久前因为电影《不二情书》,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有一本号称是读书人的圣经《查令街84号》。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人,只能算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罢了。一听书名,如此有格调,更何况是世人给出了圣经的头衔,我岂有不去读一读的道理?拿书在手,或许是因为这本书是精装本的原因吧,一下就喜欢上了这本蓝底金字的书面,很有质感,与书名的格调极其吻合。无奈要是一本《不二情书》中汤唯说的那本布书就更加完美了。扉页。"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久......".我顺后用黄色记号笔标注,并写下: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去London看一看。感觉是在与海伦她老人家对话......一个爱书的海伦。一个人居然把阅读当成最平常之事,一生阅读无数。而我虽是喜欢阅读,但每年的阅读量极低,输出的更是少之又少。每天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杂事绞扰,难有静心捧书阅读的时刻。曾经有人做过报道,说如今的国人阅读极少,平均一年不到10本。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啊,什么都要求高效,快速。能阅读却是一件奢侈品。一个爱书的海伦。不仅是爱读,也是喜爱书籍本身。对得到一本标致的好书,居然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莫名的罪恶感,对于书店用旧书页当包装纸大发雷霆的模样也着实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啊!如此鲜活的人,相比之下,我竟然感概于国内为什么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珍藏的书籍呢?千篇一律的干净印刷,毫无珍藏价值。这也算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吗?多读书,读好书。这是我对自己下半年的期许吧

书是爱书之人的暗号

这几日天变得阴沉了许多,甚至还带着只有秋天才有的那股凉意。我爱这样的天气胜过一切,可因为驾校的事,思绪被搅得很乱很乱,我真觉得他们该为这样折磨我付钱,天底下竟有这样不得安宁的事!除了逃遁到书里,还有更好的路吗?这条路我是常走的,最近走得更是频繁,两天读完了两本薄书,可书中的情谊却很厚重,不知有多少人读罢要掩卷唏嘘。和《爱你就像爱生命》一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是一本书信集,书信的内容是其次,让人魂牵梦萦的是书信所承载的爱书之人对书的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有各自的社会角色,但书仿佛是爱书之人的暗号,连接起了海莲和书店里的人,并且不只是他们,还有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书是很奇妙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开启它,而它对每个人展示的世界又因个人的经历、观念而各异。它又战胜了时间和空间,让我觉得每打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了一个四维世界,可以从它的角度回顾真实世界周遭的一切。从事与书相关的工作一直是我内心深藏的一颗种子,我很怕它会因这个时代的重商趋势而枯死,但又不敢常去用单纯的理想浇灌它,因为它万一疯长,我就会被吸干。物欲泛滥是事实,但对精神的追求是一直存在的,执着于此的人虽然少了些,但从古至今“执着”这个词不都是用在少数人身上吗?只不过如今的互联网放大了我们的浅薄而已。况且,基于对于文化多元性的需要,人们也没必要责备现在文化市场的乌烟瘴气,这种多元性下的混乱总好过极权主义下的八股文,那才是要彻底抵制的。文化市场准入的门槛低了,有野草害虫是难免的,但还不至于一把火烧了整片庄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我读书时有一种组合阅读的爱好,喜欢同一时间兼读多本书,我对某一本书的感想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另一本或另几本影响,这真是有趣,试想若我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是不是产生的感想也会五花八门呢?比如最近我同时在读的有《爱你就像爱生命》、《查令十字街84号》、《沉默的大多数》、《From Zero to One》、《包法利夫人》,当我说书的多元化时想到的明显就是《沉默》中王小波对文革一元性的反思,然后当我说“组合”这个词时,想到的是《From》中讲的风投组合“portfolio".刚接到小A的信息,说她刚买了kindle paperwhite,聊了电子书,又聊了驾校的事,am I feeling much better now? Well, maybe.

海莲是个爱书之人

海莲有个颇为别(独)致(特)的购书习惯,就是她所购买的图书都是她以前已经读过了的书。她说她的购书原则是:“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海莲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清清楚楚地知道她要买的书应有的内容。在《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里,是有几封海莲指责书店所寄图书内容缺失的回信的。人们都是买书来看的,有几个买书是为再看一遍的呢,真是厉害。此外,海莲有扔书的习惯。每年开春,她就会来个书库大清仓。旁人不解,她自潇洒。相比那些买书不读只为充门面者,那些囫囵吞枣式地看新版畅销书者,那些看完一本就永将此书束之高阁者,海莲是极为挑书的,好的书,她买来重读,不好的,买了也要扔了,她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好不足惜!”她是真正的爱书之人。

求解

从1950年11月1日到1951年2月2日,中间没有联系么,感觉跳过了很多,后面莫名其妙提到学做蛋糕,很不能理解,是我看的哪里有漏掉了还是这本书中间就是少了?

心之向往所在

《査令十字街》名字很特别,莫名就有一种吸引力引导着去翻开。初看时发现是书信的格式还不明白是要讲什么,继续读下去就慢慢陷在了海莲对古书籍的热爱和德尔先生的谦逊有礼中。翻过一篇篇书信,人物互动越来越多,仿佛她们不是素不相识的外国友人,而是咫尺天涯的老朋友,在偶然的机会中得以继续联系,书信往来中弥漫着对书的热爱,对朋友的关心,着实是爱书人的天堂。描述的任意一本书的装饰都足以打动一个爱书人的内心。。。査令十字街是爱书人的心之向往。

读后小感

确实,因为汤唯女神的一部无关北京无关西雅图的不二情书知道了它,带着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切入点跟风阅读,然而,如果方向都错了,还能指望其他什么呢?慢慢等时间冲淡影音印象,我才能说,写这些书信的海莲,即使贫穷也依然乐观善良幽默,她分享快乐偶尔吐槽。看到海莲描述的兰姆版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向朋友推荐傲慢与偏见、扔掉没有意义的书等等,我想象着她的神情动作,都忍不住笑出来--说的好,就是这样啊。所以,不必期待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什么书信爱情,好好体会对书尤其是好书惺惺相惜的纯粹吧。

有多少人,凭着陌生人的善意活着

我从来不觉得也不太喜欢将他和弗兰克之间的感称之为爱情,“二人之间最动人的交流全因书而起,那是爱书之人彼此惺惺相惜的会心微笑,与爱情无关。如果爱,那也是对书的爱,由爱书而爱读书的人,爱他或她唇间可能轻轻读出的词句,爱他或她在扉页边角写下的只言片语,爱他或她为某个段乱哈哈大笑或气急败坏,爱他或她可能为书发过的呆与流下的泪,爱作者的思想与读者的心情交融一体后所幻化出的另一个精神世界,爱交流的可能,爱书之美,爱读书。”(引号摘自豆瓣评论)在写这篇文的时候看了些评价,有句话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对这个作品的感觉,“有多少人,凭着陌生人的善意活着”,海莲就是之一,每个人的内心对于陌生人其实很容易会产生一种有好感,比如电影里因为帮忙拾起吹落的纸而与海莲认识的那对新婚夫妇。诚然,一开始的友好带有一些小骄傲,比如小作家海莲因为自己所在国家的优势给远在英国的书店员工们寄去食物,收获传说中“穷作家内心的优越感”,人需要在感激中获得尊严。但在英国保守党上台后,这种帮助不再被需要了,但这时他们因为之前来往礼物中建立起的感情让他们以诚相待,海莲在信中不掩饰自己,说自己没有读过大学,自己失业,自己缺钱等,而远在英国的员工们也很乐意的分享着自己家中的琐事。我看的那篇评价中说,“为什么很多人拿起这本书翻阅,因为太平常,却又不寻常。因为它蕴藏温情,因为凭着陌生人的善意,就可以活的开心。”书信作为载体,连接人情的纽带,从汉芙小姐变成亲密朋友才可以称呼的海莲,真感谢这个美好的世界,陌生人,愿意和我聊聊吗?

我知道,历来电影一定没有书精彩

睡前一口气读完,带着书里暖暖气息入睡。书很有趣,格式是书信的往来的记录。从1949年持续到1969年。女主我觉得是非常标准的白羊座女生,书写风格流畅、幽默、俏皮和一丝霸道。从一封寻书信开始,从美国到英国的二手小书店,书店的员工极其家属,大家共同疗慰打气。女主这20年间,作为三流小作家,生活颠沛流离,但也从未放弃对书籍的热爱。她有个特殊嗜好:喜欢读自己看过的书。她相信书如衣服,自己没试过的衣服,怎敢就买回家?她用稿费邮寄鸡蛋火腿给当时经济萧条的英国书店店员们,店员们回信激动的感谢,送编织的桌布,并诚恳的邀请她来英国做客:“当您访问英国是,橡皮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住宿”女主拼命的攒钱筹旅费,可惜一直没有实现,直到书店男店主的去世。我相信在那个年代,人间的真情,令战济大萧条的人命疗愈。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那么漂亮,又能厮守的书,只需要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花五十倍于此......唉,如果你们依照每本书的实际价值去标价的话,我肯定一本也买不起。”这就是一位爱书人的内心独白。让我想起了青葱岁月的那些小遗憾,人大概每个阶段都会有小遗憾,而又靠着它温暖着希望与梦想。曾经年少时,朋友邀请你去她的城市做客,你因路费不足而谢绝。其实你心中是多么的想去。曾经年少时,想着以后长大了,几个好友去长途旅行,总是在攒钱的路上,而错过了年少的精彩。

灵魂相遇的愉悦

两个相似灵魂的相遇是如此的神奇, 仅仅是数份信件,我便仿佛真的可以看见这两个人, 他们俩一个买书,一个寻书;一个诙谐的调侃,一个绅士的回应; 一个窝在屋里的沙发上慵懒的写信,一个在书店一本正经的伏案回信。通信多年,虽然没有相见却好似清晰相见,默契便在此处。而且从书信里的字里行间里可以看见他们感情变化的细微之处,每读一遍都可以有新的发现,重读依然有趣。

【灵魂里的一杯温水】

所有的好书,都是灵魂里的一杯温水。这本,也不例外。终于读完了。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突如其来折腾了我三个礼拜的急性支气管炎,竟让我平静却有温度地看完了这本承载着二十年情谊的小书。想起来,尽管我不是海莲汉芙小姐,却也可以从她的故事中读出一点自己故事的味道。正如她在书中所表达的那样,一本好书的确能够带给人灵魂的交往与安宁。故事一路都是平淡的。可这样的平淡却因为20年的光阴,有了神奇的温度。这温度,开始让我再次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着怎样的美好。当现实中看多了那些冷漠,龌蹉和自私自利之后,我们的心是否还有机会因为些什么,而重新炙热地跳动。海莲小姐最终与未能与他的英国朋友弗兰克先生见面。当然,这里的见面仅仅是世俗上的面对面而已。事实上,我想,作为共同热爱书籍,热爱文学的两个人,应该早已在另一个世界里把酒对歌,秉烛夜话无数次了。而这,正是他们的故事,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还有什么,能比灵魂的握手,更让人激动雀跃呢。每天无数次的刷着朋友圈,点赞留言的我们,大概很难真正体会那种神往的感受吧。科技的发达,并未改变我们灵魂在不断没落的本质。一封信,一句安好,一个被期盼了半生的聚会,到底会让我们拥有怎样的幸福,当下的我们,再也无法亲身得知。只有,只有,寄情于别人的故事,譬如翻看翻看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或是更多记载着人类最为纯洁美丽情怀的章节与段落里,以慰相思。遗憾与完美,其实就像生病的状态。你以为失去的,或许正是一种获得。而这也如同书中两人的情谊,不见亦是相见。相见终究再见。

不同感情关系,不同交流方式

感情?情怀?爱情?友情?……我倒是没有在意那么多,读完后,暖暖的。爱书之人,痴书之心,每一个重度书虫症都懂得。令我颇有感慨的是,书信和二十年。曾有有过大讨论,即时通讯横冲直撞下,电子邮件会不会消亡?第一时间获得交流信息,这件事蛮酷!不过,我坚信,世间肯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片段式的、聊天式的交流方式,情有独钟字斟句酌、掏心掏肺、深入骨髓的篇幅适当的文字神交。所以,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实体信件三者在时效性和信息容量上的区别,迎合了不同感情关系群体的选择需求。接下来,该换我们思考一下了,与不同朋友交流时,我们选择的是哪种方式呢?

岁月故事 平静如水

人生的岁月里,一件平淡的事,偶然出现,慢慢发展,酝酿成一个故事。虽依旧如它开始时那般平淡无奇,嘎然而止,自然结束。却带着看故事人的心悄悄飘散,抓不住一丝可依靠的枝…直到回首一望,方知我不在故事里…还没有看电影,不知道电影和书有怎样的联系,不爱剧透,也不会去查阅。就想找个炎热的午后,窝在家中,开上空调,端杯热咖啡,慢慢品品电影里的书…

超越了爱情,却不是爱情。

最近最爱的书#查令十字街84号# 只有真正爱书的人下能读的懂的书。一位英国绅士和美国老小姐的通信故事,本觉得不值得一看,但看完唐诺,恺蒂,张立宪先生写的序之后,决心去看了。书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超越了距离,超越了爱情。只可惜弗兰克和海莲没有缘分,不管什么版本的电影,书籍都没有让他们见面,但是这种感情藏在心里就好,他们真幸运能有这样的精神伴侣,即使TA在大洋彼岸。我很庆幸在18岁的这一年一头栽进书里无法自拔,就像海莲小姐所说的那样:“我不能想象为什么有人不去买书,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了。”是啊,书给我们带来的,比起我们付出的,真的能让人感到对作者亏欠良多。#爱书如山倒# 其实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的情节和书里的大不相同,只是都是两位心有灵犀的人罢了,活脱从狄更斯的书里蹦出来的铺子也没有什么转交信件的功能,比起电影里的爱情,我更欣赏弗兰克和海莲之间的,不是爱情,却超越了爱情的,让弗兰克的妻子“感到嫉妒”的深切情感。“我要把那段感情深深埋在心里,除了你谁也不知道。”

神奇的书签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其中之一为“神奇的书签”。我2017年参加高考,为了练习写了今年的作文。当时刚刚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沉迷在故事里不能自拔,所以以这本书为背景写了这篇文章,算是圆一个书中的遗憾。正文如下:神奇的书签今天是《名人的情书》寄来的第二天。硬皮装的书边滚了烫金,书页散发着霉菌的味道。我安静地躺在莫扎特的情话间,等待着海莲·汉芙小姐回来。天色暗了下去,老旧的木楼梯响起“吱嘎”声。“天气真冷!”海莲换上破旧的睡袍,捧着一杯热茶窝进被窝,翻开了精美的封面。“莫扎特……”被冻得发红的冰凉手指拾起我单薄的身体。夜里滴水成冰,狂风在窗外呼啸,我和莫扎特的情话、狄更斯的情诗一起陪着海莲,守着一盏昏黄的灯。“汉芙小姐,有您的包裹!”我在原文版《圣经》中的美梦被惊醒,听到拆包裹的急切声音。“亲爱的海莲……”香烟呛得海莲一阵咳嗽,“我昨日又去了一家老宅子,相信不久后就会帮你找到初版的《大学论》……”我听到海莲又擦亮一只火柴,缓缓吐出烟圈。“不知今年的圣诞节你有何安排,我和其他人都很期待见到你……”我伸长耳朵却听不到她的声音,“真挚的,”轻轻的声音响起,“弗兰克……”那天夜里,海莲将我握在手中又放下,几次打开小小的密码箱,用铅笔在我身上划下零碎的数字。“10美元……这张是……8美元……”我的身下散落着几张薄薄的存款单。“该死的汇率浮动,去死吧!”铅笔划得我生疼。火柴又擦亮了,烟雾笼罩在房间里,可她的眼神比这烟雾更迷蒙。“前往伦敦的旅客……”广播声响起,海莲攥紧了我,向队伍走去。“多谢他给我寄来了机票,否则不知何时才能成行。”海莲将我印在唇边,我听到她喃喃的声音。“机票请出示。”撕裂的剧痛传来,我闭上了眼睛。我回想起深夜昏黄的灯光,回想起我寄身过的那些古旧的书籍,回想起海莲在那个夜里的落寞,我还想到更多……查令十字街84号门口,海莲凝望着满目的书籍和空气里弥漫的灰尘。“您好,”收银台后的男人抬起了头,“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吗?”

锦书不再,唯有长相忆。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书信来往和后人解读。书信来往读的甚是有意思。后人解读读的甚是无趣。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海莲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子。读着她写的信,常常嘴角就会扬起,会心一笑。“我向被包在里头的约翰·亨利告状:主教阁下,斯文如此扫地,君岂信乎哉?”向书里的人物告状,哈哈哈真是好可爱啊。“我得去睡了,我会做一个可怕的噩梦---披着道袍的妖魔鬼怪,拎着一把把血淋淋的屠刀---上面分别标示着‘段’‘节’‘选’‘删’等字眼,霍霍朝我追来……”把她要读一篇完整的文章要在三本书来回看给她带来的折磨写的真是太生动了。完全可以想到远在英国的人读到她的信是何其开心,有多么喜欢她。毕竟,谁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子。而看弗兰克写的信,就正经严肃的多,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与海莲写的轻松活泼的信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内敛有礼的英国绅士形象跃然纸上。他写的这句话,“我所能做的,只是当您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地住宿。”,是他最直白地一次感情表露。我想,海莲是有过动心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海莲还是没有机会去。在这20多年,海莲一直和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人们保持着书信来往。不仅和弗兰克通信,还有书店的其他工作员工,弗兰克的妻子,甚至弗兰克家的邻居一个老太太。弗兰克辛勤帮她不断找书,海莲时不时寄去一些在英国很短缺的物资。跨国的友谊就这样保持了20多年。直到弗兰克的去世,她也没去过这家等她好久的书店去看一看,就像她说的她亏欠它良多。她亏欠它一个到来。等她来到心念已久的地方,早已是物是人非,等着她的人,等着她的书店都已不在,悲痛万分,心已成灰。若是我来的早一点。是不是会更好。这样就不会这么遗憾了。这本书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海莲和这家书店20多年的情谊,还有收到远方的人的来信的心情和有远方的人可以寄信的心情。译者说的很好,他说,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该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传达对方手中。这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自己手写一封信,细细斟酌要写的内容,认真地一笔一划写出最美的字,小心翼翼封好贴上邮票寄出去,想象着对方收到信的样子会说些什么,等着对方的回信什么时候会收到,不是一件很浪漫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吗?因为距离,让自己的信对方的信变得格外重要,也让信所表达出来的情谊格外深厚;因为等待,让自己的信对方的信变得什么稀罕,也让信所表达出来的情分更加让人视若珍宝。就像译者说的,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现在手机、QQ 、微信让人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系到彼此,虽然大大方便了大家的交流,但也少了书信带来的弥足珍贵与翘首以盼的韵味。从此锦书不再,唯忆旧时,跪读迟素书,上言长加餐,下言长相忆。

最感人的是质朴的爱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梁文道在《我读》中的推荐,当时并没有马上去找这么书读,最近忘了在哪里的书单又看到这本书,于是找了来看,发现是书信体,果断找了英文原版。刚读完,今天逛豆瓣读书(新人初来乍到),发现最受关注的书籍列表里竟然有这本挺老的书。我想,至今大家还喜欢这本书是因为Helene对书籍的热爱感动,更重要的是,Helene 与书店老板、工作人员因书结缘,未曾谋面却长期彼此通过书信和礼物表达质朴的关爱的真实故事让读者心中泛起一股暖流。

寻一志趣相投的人

周末的一个下午,快递说书到了,速去取回,拆开一看,蓝色的硬壳包装,简单大气,真是连封面都诉说着浪漫的情怀啊,纸质和排版都是我喜欢的,内容全是书信,更是我喜欢的沟通方式,手不释卷,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通篇没有提及爱情,也没看出有没有爱情,是异性友谊的升华,是灵魂伴侣的陪伴,是互不打扰的自由。羡慕这样的感情啊,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怎么才能才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呢。

想什么就去做吧

从前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咳咳,以上摘抄自网络。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摒弃了书信这种来往方式,明明动动手指就能发到的消息,为啥还要等邮递员叔叔慢慢爬。笔墨香气传达的喜悦,等待的焦急,忽然看到来信的惊喜,对信件内容的期盼,鲜有人体会得到了吧。
想做什么立刻就去吧,这辈子这么短,谁能等得了那么多年,勇敢的人总有酱酱酿酿的想法和精力,平凡的人只剩下酱酱酿酿的纠结和顾虑。一辈子时间不长,对自己好一点,做一个有趣的人,过一段精彩的人生。

你说从头到尾只字未提的20年是不是爱情,我说灵魂的相遇胜似爱情。

不迷《不二情书》,但还是特意翻了翻大名鼎鼎的《查令十字街84号》。现如今已经是个书信远离的年代了,当你为了一个微信回复,等待两分钟都坐立难安的时候,从纽约到伦敦,你很难想象一封封书信漂洋过海,在每一个纽约暴雪的日子,每一个伦敦阴雨的日子,时间是如何一点一滴流淌的。书信的开始甚至都没有缘由,只是一个不经意的路过,我想着一个邮戳一串邮编可能带我去另一个时空。书信的结束也毫无征兆,当我鼓起勇气去寻你,谁想你已在生命的边缘。早知如此,还不如“用写信的方式告别,免得我们相互对看流泪”。你说从头到尾只字未提的20年是不是爱情,我说灵魂的相遇胜似爱情。

千万别说这是爱情

千万别说这是爱情毫无疑问,读过《查令十字街84号》后,有很多新的认识与感受。例如,查令十字街中的“十字”不是指十字路口,而是十字架的意思。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门牌号几乎可以和伦敦市的另一个地址“贝克街221号B座”齐名。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名字叫马克思与科恩书店,而门牌号远远比书店名字有名。《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之人的圣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二十多年的书信往来。其实,读过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却一直无法下笔写出自己的感想。因为历来我都自认为自己是爱书之人,但在读过这些信件以后,才发现自己自认为的爱书顶多算是喜欢看书罢了。海莲•汉芙对书的喜爱程度与偏好无不令人汗颜。她说,我从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过的衣服同样的下场吗?海莲对于书的装订、翻译、边边角角等都有极深的考究,尤爱二手书。别人读过的书,书上又多了别人的故事。“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边页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也许正因为海莲对书的偏爱与考究,才和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以及其店员有了不解之缘吧。信件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海莲列书单,写明自己对书的各种要求,然后附赠上美元钞票。1949年10月5日从纽约市东九十五大街14号寄往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  诸位先生:  我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你们刊登的广告,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另一个字眼“古书商”总是令我望之却步,因为我总认为:既然“古”,一定也很“贵”吧。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我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我想读的书,要不是索价奇昂的珍本,就是巴诺书店里头那些被小鬼涂得乱七八糟的邋遢书。  随信附上一份清单,上面列出我目前最想读而又遍寻不着的书。如果贵店有符合该书单所列,而每本又不高于五美元的话,可否径将此函视为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  你忠实的海莲•汉芙(小姐)寄往84号后,书店会根据清单找好书,完成美元与英镑换算,结清订单,余额放进海莲在书店的账户。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寄往海莲•汉芙小姐美国纽约州,纽约市28东九十五大街14号  敬爱的夫人:  谨在此回复您于本月五日的来函。敝店很荣幸能为您解除三分之二的困扰。您所列出的三种哈兹里特散文,均收录于这本典范出版社的《哈兹里特散文选》内;斯蒂文森的作品则在《致少女少男》中可以找到。我们挑出两本品相较好的书为您寄上,相信不久后即可送达您的手中,祈盼您会满意。随书附上发票,请查收。  至于您提及的利•亨特的散文,目前颇不易得见,不过我们会留意是否能找到收罗齐全且装帧精良的版本,届时将再为您寄上。而您所描述的拉丁文圣经,目前敝店并无存书,仅有晚近出版、布面精装普通版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新约全书》,不知您是否有兴趣?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  FPD敬上我在读信的过程中,注意力与好奇心总是集中在信的内容上,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时间,信件始于1949年10月5日,结束于1969年10月。虽然信件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书的,但是时间长了,海莲与店员们之间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当时,英国属于物资紧缺时期,实行配给制,人们要吃上个鸡蛋都不容易。于是海莲就会经常从美国寄些礼品过去。1949年12月9日  FPD!糟了!  我刚把包裹寄走,里面主寄的是一条六磅重的火腿,我想你们应该可以自行拿去给肉贩,请他切片后再分给大家。  不过我刚刚才发现你们寄来的账单上头印着“B.马克斯、M.科恩”。  他们是犹太人吗?我该火速补寄点儿牛舌吗?  快通知我该怎么办!海莲•汉芙店员们也都很感激,纷纷回信表达感谢之情。“知道远方有人竟然为从未谋面的一群人付出这么多关怀和慷慨,我的内心是在备受温暖。而我相信,所有同仁必定与我深有同感”店员们也会一起商讨给海莲寄出真诚的礼物表达谢意,甚至说:“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回报您对我们的不断付出。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当您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地住宿。全员共祝您一切美好。”之所以着重提到了书店的店员们的回信,是想表达最特别的店员弗兰克•德尔与海莲之间的感情不只是众多读者意淫的精神之恋,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之上的。有与所有店员之间一样的情感基础作支撑,又有爱书之人的惺惺相惜,更有彼此之间的懂得与赏识。海莲爱书的口味是刁钻的,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但写起信来仍像个少女,乃至二十年过去了,海莲写信的语气仍是个小孩子。若弗兰克•德尔找到自己喜爱的书,海莲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不释手,若对方迟迟没有寄书过来,或者找到的书自己不喜欢,则会“发火”“嘲讽”弗兰克工作效率不高。而弗兰克是一个英国绅士,对于海莲的小孩子脾气从来不气不恼,只会全心全意地帮海莲找书。我想,弗兰克每次回信说会帮忙留意海莲喜欢的书,在现实里他应该是按照海莲的读书品味,借助职务之便四处出差仔细搜罗了吧。相对于海莲信中的调皮,弗兰克的回信更多的是一板一眼的板正,羞于表达,经常打着全体员工的名义回信。1950年3月25日  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  利•亨特呢?《牛津英语诗选》呢?《通俗拉丁文圣经》和书呆子约翰•亨利的书呢?我好整以暇,等着这些书来陪我过大斋节,结果你连个影儿也没寄来!  你害我只好枯坐在家里,把密密麻麻的注记写在图书馆的书上。哪天要是让他们发现了,包准吊销我的借书证。  我已经叫复活节兔子给你捎个“蛋”,希望它到达时不会看到你已经慵懒而死了!  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种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怀亚特还是琼森或谁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最好是小小一本,可以让我轻松塞进口袋里,带到中央公园去读。行啦!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真搞不懂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1951年4月9日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寄往海莲•汉芙小姐美国纽约州,纽约市28东九十五大街14号亲爱的汉芙小姐:  我猜您大概已经开始担心,我们竟然这么久都没写信谢谢您寄来的包裹,心里头一定正在嘀咕:真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家伙。实际上,我刚离开伦敦到乡间跑了一大圈,到处拜访私人宅第,搜寻待售的藏书,努力补充店里捉襟见肘的库存。我太太已经开始把我当成房客来招呼了——我总是只回家睡觉,一吃完早餐又不见人影。不过,当我带着您送的肉(鸡蛋、火腿就更不用说了)回到家里,她就会觉得我毕竟也非一无是处。当然,所有的不开心也就随之烟消云散。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太久没能见到一块完整的肉了。  我们总得想点儿法子,表达我们对您的感激。于是,我们将另行寄上一本小书,希望您会喜欢它。我还记得您曾经想买一本情诗集,这是我所能找到尽可能符合您的要求的了。全体同仁为您献上此书,盼您笑纳。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  弗兰克•德尔敬上  (附在《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里的卡片:)  谨以此书赠予  海莲•汉芙  并为其诸多美善情谊  致上最诚挚的祝福  与无尽的感激  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  全体员工一同  一九五一年四月时隔一年,还记得海莲曾经想买过一本情诗集,而且竭尽所能找了一年献上此书,我也解释不清这种感情了,但千万别说这是爱情。

爱书人的圣经

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那部电影才知道的这本书,很感兴趣,看之前以为是部爱情小说,各种简介也都是这么说的,但我没看见什么所谓柏拉图式爱情,只是很简简单单的,跨越大洋的友谊、情谊,何谈爱情!不过这本书能很好地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美国和英国的社会经济情况,等等。爱书人的圣经倒是不假,里面提到了很多不错的名著,但在国内应该都很冷门吧。总之,还是一本不错的书,陈先生翻译的也非常好,少有改动,较好地表达了原来的意思。

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

又一本在飞机上看完的书,32开一厘米厚度,刚好就是两个小时的量,看完之后感觉是不是看的太快了,没能更细细感受书信字里行间的感情?这种感觉我是很少会有的,很多时候读书都是牛饮,也不知道这种破习惯什么时候会有所改善。偶然的机会,纽约穷困潦倒的作家海莲·汉芙通过书信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产生了联系,时任书店经理的弗兰克·德尔先生负责向汉芙小姐收集出售各种少见旧书目,汉芙时不时会向书店寄些稀缺物资,于是汉芙和整个书店(包括店员、店员家人)之间建立起了比较深的友谊。刚开始汉芙就说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书店,看看那些一直只活在信纸里的老朋友们,只是一直“时运不济”,二十年过去了,书店老板过世了,主要给汉芙回信的弗兰克先生也过世了,书店里的部分雇员也都走的走散的散,甚至连汉芙的好几个朋友都去书店逛过一圈了,汉芙还是没能凑够从纽约去伦敦的旅费,咋看让人遗憾。整本书很细腻,尤其是汉芙小姐的信部分,兴许是身为作家的缘故,她的信表达方面极为流畅,毫不拘泥,内容也很多,她的这种单纯直率也真叫人喜欢。而弗兰克的信则极为稳重,一如他的身份——书店经理,始终从顾客汉芙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没一句多余的话,足够绅士,也让人喜欢。书店其他人给汉芙的信也都很真诚,大多是在表达他们对汉芙的感激之情。《查令十字街84号》着实让人着迷,因为人性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困难时期的相互鼓励和帮助。看到有评论说汉芙小姐和弗兰克先生之间是有爱情的,无聊,男人和女人之间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可以写成书的东西啊。甚至,把它理解成淘宝卖家和买家之间的单纯的买卖关系也会好过硬生生强加上去的爱情。难道是因为汉芙在写给弗兰克的信上,偶尔流露出来的撒娇之情吗?但这很正常呀,汉芙足够信任弗兰克(当然了,弗兰克也足够信任汉芙,不然哪来的货到付款),把他当作一个可以倾诉的老朋友,她就是这么个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撒个无关乎爱情的娇又怎么了。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看过了太多的其他版本,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于是便一厢情愿的认为男女之间一定需要摩擦出爱情来才值得称道,而却忘却了汉芙和弗兰克之间这种纯粹干净的友谊之情也足够我们羡慕。常说“男女之间没有纯洁的友谊”,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我说,弗兰克先生过早的去世了真好,而汉芙小姐一生穷困潦倒也真好,不然汉芙在查令十字街84号遇到弗兰克的结局该怎么写。或许会想汉芙想的那样,一个人悄悄的去看看,然后不相认的又一个人悄悄地走。还是觉得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作为结尾更为美好。 所以,上天一定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就为了《查令十字街84号》。

一知己足矣

這是通過書和信連接著漢芙小姐和馬克思和科恩書店的店員們之間的故事,尤其是和弗蘭克之間的通信往來,他們那種相互知心,默契、信任讓我們為之羨慕。我不認為這裏面有愛情,更多的是互為對方的知己,志同道合,在信里也從來沒有直接傳達出兩個人彼此的交心,但是讀者在他們一封封的信中,感受到他們不要言語的默契。從漢芙小姐的信中可以感覺出是一個,活潑,大方,直接,爽快的,有幽默感的女性,而弗蘭克卻是默默在身旁陪伴她的,傾聽著她抱怨,並不停的滿足著她對書的慾望的樸實而又善良的紳士,漢芙小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定的書,無論是多麼難找,多麼稀有,弗蘭克都會抱著希望或者不顧一切的幫她去尋找,也從來不抱怨一句,如果漢芙小姐寄給他們的食物滿足了店員們的溫飽問題,物質生活,那麽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就是漢芙小姐的精神存糧之地,因為不斷的需求新的書,也是可以看出她對書店的信任,對弗蘭克的信任,他相信著他可以幫她找到她想要的那本書。最遺憾的是,直到弗蘭克去世,她都還沒有去過那家書店,和他見見面,和他們見見面,和這家書店見見面,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店員們不停地邀請她去英國玩,看看這家書店,她卻始終都沒去,文中有說,她是因為錢的問題,但是我想應該是漢芙小姐特意不去的吧,她害怕他們之間這種相處模式,見面后會發生改變。也害怕失去弗蘭克這個知心的朋友,這樣的話,寧願不見。多想也有這樣一個可以通過寫信,交心的朋友,但是現實是,幾乎不可能。

有没有人陪你过时,一书一信不疾不徐?

海莲·汉芙的信一封接一封寄出去,牛皮纸的包裹一个接一个从海那边飞回来,每一个都长着一双翅膀,就像她欢快的心。在纽约寒冷的冬日里,我猜她一定呼着白气,缩着脖子,裹着厚厚的旧大衣,把包裹紧紧揽在怀里。然后一拐弯,急匆匆攀上狭窄的楼梯,回到她没有暖气的小公寓。她扯下手套,点上一支烟,在窗前的书桌上拆开牛皮纸信封,捧出一本精致的硬皮书。她摩挲封面,轻捻每一页纸,接着就沉沉地读进去,直到烟灰掉落在脱漆的桌面,直到时间慢慢无声、静止。这个栖身曼哈顿的潦倒编剧有着爱书人的骄矜,为一本好书而欣喜若狂,为一本烂书而牢骚满腹。她豪爽、慷慨、任性,即使自身难保,也要为素未谋面的英国朋友们寄去紧缺的食品。身在伦敦的书店老板弗兰克·德尔则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内敛而持重,含蓄而有礼。他勉力支撑着一间旧书店,维持着过时的旧格调。而这一切能得到大洋彼岸的一位主顾、一位内行的肯定,是件多么愉快的事。渐渐渐渐,海莲由主顾变成了朋友,由朋友变成了知己。《查令十字街84号》就是这样的一本小书,收着一位爱书人与书店老板二十余年的往来通信。一个读书、索书,一个找书、寄书,两个人隔着大海重洋因书相识,结成了长长久久而又平平淡淡的情谊。要从这本书里读出什么跌宕起伏、激情澎湃的人肯定会失望,因为它只是如实记录了那么一小段机缘。这段机缘里有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温馨、淡淡的期盼、淡淡的惆怅和淡淡的遗憾。这是海莲和那些好书的机缘,是海莲和查令十字街84号旧书店的机缘,也是海莲和老派绅士弗兰克之间的机缘。人与书,人与店,人与人,都是因机缘而相逢,因缘尽而分离。我最爱说:一切都是机缘。你会读哪本书,听哪首歌,看哪出戏,走进哪间店,遇见哪个人,碰到哪件事,不过是机缘而已。机缘,是随机的缘分。既是缘分,就让人珍惜。既是随机,就教人不必执着,由它来去。每一个装腔作势读点书的人,都免不了和书店有那么一两段机缘。我也是。想到书店,我常常会想到学校东门外的盛世(全名叫“盛世情书店”,有点风骚的名字)。那时候,经常蹲着蹭书读,读着读着就站不起。那时候,买书那么慢那么少,常常读完半本才舍得出手买下。那时候,一边读着书,一边听盛世的范老板那满口的京片子,像单口相声一样有趣。他说书友:“您要这书,一般人儿还真给您服务不了!”他说老板娘:“还能交流不?不能交流咱不交流!”他再噼噼啪啪把这学术圈、教育圈都调侃一遍,让人乐不可支。然而,眼睁睁地,书店越来越少了。我也渐渐习惯了网上下单,等书上门。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陷入了分裂?一面迅速学习着、接受着新东西,一面又想要陪着旧书店一起慢慢过时。书店如此,书也是如此。我已经知道了电子书的种种好处,却还是屯着一本又一本的纸质书,忙着在书页上勾勾画画、写着眉批。书是如此,信也是如此。我有多久没有像海莲和弗兰克那样寄出一封信?好像长到连年月也记不起。其实很想有一个可以写信给TA的人。可是,实在想不起。给身边的人,当然用不着写信了,随时可以叨叨几句。给远方的人,也不好写信了,有手机、微信、QQ联系。再亲密的朋友,聊起来也只是问问日常生活的事。假如我是想忆一忆蹬自行车当凯迪拉克的日子,假如我是想忆一忆拿矿泉水瓶当卡拉OK的日子,假如我是想忆一忆睡通铺打双升没日没夜没心没肺的日子……我该如何提起?信过时了,但有些感情没法跟着过时。所以,我仍然写信,只是在心里,寄不出去。就在最近,黑龙江卫视出了一档综艺节目,叫《见字如面》,由归亚蕾、张国立、王耀庆等演员朗读一些有名的书信。节目一播出,就被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而受到热捧。不难发现,无论时代发展得有多么快,清澈沉郁的真情仍然是被渴求的。相信将来亦如是。如果“不惧怕放慢节奏、不吝惜道出真心”就是“过时”,那么,偶尔过时又何妨呢?
虽然时间流逝不息,虽然机缘来去无意,我仍然希望有人陪着我,偶尔过时。你呢?有没有人陪你过时,一书一信不疾不徐?鱼鲜支的微信公众号:观念的牢笼(guanniandelaolong)

倘若恰好遇见请接受我一个拥抱

你不会知道相隔万里会被需要你不会知道你的下一本书的模样在书店慢慢被忘记的今天总会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那个有人情味的书店有那么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有那么一个人他比幸福还要温暖在这个孤单的世界我们需要心灵的交流也被需要着你若恰好路径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个吻我欠他良多倘若彼此恰好遇见请接受我一个拥抱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

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找来读的一本书。中间夹杂太多书名很难读,海莲的回信也没有那么耐读,感觉德尔是一位高雅的绅士。二十年的书信往来,一家书店与一个女人之间所有的联系,德尔的离世太突然,太令人难过,德尔的妻女还依旧与海莲保持联系十分难能可贵。他的妻子会嫉妒海莲也是人之常情。
海莲认为应该及时丢掉不好的书,而对于好书则需要重读。我认为,当一本书读到百分之三十你还不能喜欢,或者不能理解,那么就要丢掉它了,人生短暂而好书却太多。

跨越时间与地理的猜想

我曾自以为是爱读书之人,却长久以来不知此书。如果不是偶尔看到一部电影的影评里提到这部书,如果不是在亚马逊图书的排行版里看到这本书,我可能不会购买这本书。因之前在在那部爱情影片里看到此书,想当然以为这是一本爱情故事,开始读之后,这和爱情基本没什么关系,这是一本爱书之人和一个卖好书的书店之间的书信集,期间跨越整整20年,每封信都不长,但每封都包含了巨大的信息和真挚的感情。从美国到英国,跨越大西洋,这么遥远的距离就只靠通信,这在我们今天简直无法想象,不禁感叹,跨国邮政系统也太靠谱了吧,居然没丢过信,尤其信里还夹杂着钱,钱也居然没有丢过。我在看书的时候,最强烈的感受之一就是,作者海莲﹒汉芙真是个真正的宅女。从她自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基本不出门,不是在家看书就是写作,唯一喜欢的户外活动就是去公园散步,口袋里还得放着一本书,可以随时读。此外,她宁愿通过从大洋彼岸邮购书也不愿意去身边的城市买书,这种宅的程度,怕是今天的宅女宅男们也很难望其项背吧。读书时候的另外一个猜想就是,这位小姐一定没有结婚,肯定是孤身一人,因为从她写信的语气和她找的那些书的种类就可以看隐约感受出来,她身上始终有一种孤傲和不接地气,这种特质是拥有家庭和孩子的女性很难保留的,且在她的信里表现的很明显。后来在书后看到作者简介,果然如此,不禁心生悲凉,古今中外的单身女子大概都是一样的古怪脾气,这既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压力因素导致的,因为要逐渐生出坚硬的外壳去对抗这个世界的恶意,慢慢也就真的古怪了,只不过这些都是假象,内心其实都脆弱不堪一击。这本书另外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就是,从双方来往的书信中得知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曾经历过很长一段时期的物资短缺期。虽然我知道二战结束后,欧洲普遍萧条,靠着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才得以复苏,但实在想不到那时候,普通的英国民众连鸡蛋都很难吃到,更别提肉类食品了。我想海莲小姐之所以成为书店全体员工都喜欢的人,除了她的真诚率直之外,能在那段困难的岁月里为他们寄送紧缺物资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尽管这些物资杯水车薪,但也足以使对方感到暖暖的善意。于是物质和情感的双重示好,终于牢固建立了双方的友谊。也许是个人偏好,我会很容易被这种有时间和地理跨度的作品打动,这种时空的延续和阻隔会给人很多联想,从而使作品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我能想到的类似作品是“爱在”电影三部曲,以及陈奕迅的歌“好久不见”。“爱在”系列也是时间跨越将近20年,地点也是美欧大陆之间,只是她是爱情主题的,而这本书通篇看下来其实和爱情没什么关系。但据说根据这本书改变的最早一部电影里就隐藏了爱情,且这个版本是经过原作者同意的,但我总觉得不太可靠。关于陈奕迅的“好久不见”第一次听就觉得配“爱在”系列再合适不过,配这本书也再合适不过。据说后来,书作者最后终于可以跨越海洋到老书店去一探究竟,我脑子对于这个画面的想象,配乐就是好久不见。至于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部电影里是如何化用这本书的,因为电影没看,所以真的不知道。最后想说的是,看完这些信里提到的书后,我实在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爱书之人。

爱书人的圣经,不愧是经典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很久没有这样的畅快一气看完一本书。起初以为是写爱情的,后来发现它比爱情更吸引人。真是一个奇遇,一次因为看到这个书店的广告,开始写信咨询是否有自己想要的奇异珍书,本来只是正常的商业往来,却因为海莲的热情,送去当时英国短缺的肉蛋类食物,而且产生奇妙的友情。从弗兰克一个人,到书店的全体员工,在包括弗兰克的家人。很多时候看的我都很感动,试想,一个素未谋面的异国他乡的人因为购买的书很喜欢为表达感谢送去了紧缺的食物,之后开始走了更多的书信往来。整本书明明没有一点的故事情节,只是单纯的将一封封书信往来附上就已感动如此,20余年依靠书信变得相知相爱,这爱不是单纯的男女之爱,而是人与人之间最纯洁的善良的友爱。一开始拿到书看到评论说这本书是所有爱书人的圣经,我还不懂,看完后好像有些明白,突然也想如果有机会去看看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这一吻,已相隔天涯——我读《查令十字街84号》

看完不二情书那会儿,正是心里犯糊涂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像极了小虾。买了《查令十字街84号》来读,刚好是海莲诞辰100周年的精装珍藏版,简约舒服的封面,质感的牛皮纸,可惜我不是爱好藏书之人,说不定哪天心情不错,我就把这拱手送人。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整本书,包括其中部分注解。信,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海莲向查令十字街84号古书店预订想找的旧书,书店店员弗兰克恰好接到了她的来信,并成为为他找书的那个人,两人从单纯的找书、讨论书,到畅聊琐碎日常和周围的人,一直保持书信往来20年终未能相见,成为一个绝美的遗憾。海莲并没有正面描述她对弗兰克去世的悲伤情绪,可我看到弗兰克去世的那封信竟潸然泪下,看来论胸怀和情商,我远不如这位风趣的海莲女士。我也不同意把海莲和弗兰克之间这种纯粹的理解与温情浅显地加诸于爱情之上,而更倾向于soulmate的表达,只消海莲一句简单的描述和对这本书的渴望,弗兰克便能准确地捕捉到她的心思,更能于茫茫书海中找到她之所爱。海莲应是感激这世上竟有如此懂她之人,却连感激也懂得拿捏分寸,以毫无保留的信任、风趣爽朗的独白以及博爱的温暖,感染了弗兰克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妻子诺拉,以至于弗兰克去世后,诺拉特意来信描述了她所理解的丈夫与海莲之间这种心灵交汇的共通,虽是忌妒之词,却丝毫看不出怨恨之意,反而有感激之情。弗兰克也是垂青于海莲的博学和对好书的热爱执着,更在海莲的幽默之词中渐渐放下严肃、刻板的形象,变得轻松而温和。这就是,所谓的心灵捕手吧,因为对方,他们才成了自己更喜欢的自己。距离是个神奇的东西,有些人因为望而却步,失之天涯,有些人却拜其所赐日益情深。“请多来信告诉我关于伦敦的一切。我幻想着那一天快点到来——我步下轮船、火车,踩上布着灰尘的人行道……我要走遍柏克莱广场,逛尽温柏街;我要置身在约翰·多恩布道的圣保罗大教堂;我要趺坐在伊丽莎白拒为阶下囚的伦敦塔前台阶上……”——海莲“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回报您对我们的不断付出。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当您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地住宿。”——弗兰克“今年的美国游客似乎较以往更多了。我曾见到上百位律师组成的旅游团,每个人西装上都别着一块大大的名牌——上头写着他们的姓名和居住的城镇名。他们好像都玩得颇开心,所以明年您一定也要来一趟。”——弗兰克“同时,很高兴又有了您的消息。我们大家都很好,依然盼望您能到英国一游。”——弗兰克“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海莲她向他表达想去英国的愿望,他不断向她发出邀约,在她终未能应约的遗憾里,才发现,他已借书传情,给了她整个英国文学世界。在1969年4月,弗兰克去世后的三个月,海莲向在伦敦的朋友说:“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一吻,已相隔天涯……

生命脆弱如烟,海莲却永存后人心间

即将过年,陪阿蒙去给去世的祖先烧纸。在十字街头,寒冷冬夜,看着他认真的在黄纸上,写邮寄的地址,仿佛真的有那样一个地方,可以收到人们的追念与哀思。
彻骨的寒意里,火焰终究燃起。就像人降临之初,带着光明与期望,妄图改变这个世间。只是纸毕竟脆弱,纵有火光,也是单薄。或许只能温暖周围的那部分空间。
就像你我,曾经心怀希望火种,最后未必使自己感到慰藉。又能给多少人,带来你的影响。
火光明灭之间,我知道它终将熄灭。就像每一个人,都会奔赴死亡。很多很多年后,当你所有的同龄人,都已化尘化土,又有谁会记得,你曾经来过。是否那时,还有你的子孙,为你送上这样一缕缭绕的青烟,纪念你曾经的存在。
又或许,连自己的血脉,也不再清楚他们祖先的名字。
那么多人沉迷于生育繁衍,或许就是因为生命脆弱短暂。而结果就是,另一些新鲜的个体,重复着相同的疑问: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什么是生,什么又是死。
那些日子,我恰好在读《查令十字街84号》。那部无聊的电影《不二情书》,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去搜索了这本“爱书人的圣经”。那个活泼而不得志的女作家海莲早已不在。在此之前,与她书信往来二十年的伦敦旧书店店主弗兰克先生,先她辞世。两人此生再无机会谋面。正是这样漫长温润的情谊,和其中的淡淡的失落与遗憾,促使这些信件出版。
看着纸烟弥漫时,我想起海莲。她一生未嫁,自然也无子女。然而在某些她未曾涉及的时空,甚至在遥远的中国,也有她的读者。她的音容笑貌,她的喜怒哀乐,仍旧存在于那些活泼的文字里。我们的脑海里,有相似的,又属于自己想象的海莲。看到她苍老又带着一丝狡黠的照片,仿佛看到了她一边给弗兰克写信,一边对着空气调皮微笑。是她所形容的陋室,周围空无一人,却不尽温馨。是她所描写的贫寒日子,却因为她对异国书店里员工们更为困窘生活的关怀照顾,而温情脉脉。
地球上每天有无数人出生,有无数人死亡。这些都不值一提。能够长久保存的,是基因的密码,是你的血脉。还有就是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文字的,或是其他途径的艺术。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会和我一样,对着一幕场景,有这样漫无边际的遐想。生命有时脆弱似烟,有时又暖心如画。

看不出海莲和德尔有什么情感交流

海莲是一个情感溢于言表的人,德尔是老牌儿英国绅士,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就是海莲让德尔找她已经看过的觉得特别好的首版二手书,然后德尔帮她设立了一个个人账户去记账,更多的是一种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每当圣诞节海莲会寄一些英国当时紧缺的食物,以维持这一份联系。书信虽然维持了二十年,但有些年书信往来不过五六封,还有一段时间海莲完全有经济实力去英国探访,但是她没有选择去。她写的剧本一直没有被重用,所以不能避掉她想使用书信往来的形式出书以获得名利的嫌疑。

一种老时代读书人的情怀

一段漂洋过海跨越20年的故事,发生在穷作家和穷书商之间。因为穷,两人20年从未见过面,一直到另一方的离世,全依赖的是书信往来,但多年来对彼此的信任和情义使两人成为知己。海莲汉芙,一位居住在纽约的女作家,酷爱读英国文学,但苦于在纽约买不到心仪的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杂志上看到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刊登的广告—专营绝版书,于是提笔写了一封信,从此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1949年10月5日正式开始。弗兰克德尔,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员工,从收到海莲的第一封来信开始持续为她提供了多年服务。他对书籍的品味、热忱和专注态度很快使两人惺惺相惜,而海莲在来信里的率真直爽、热情大方并富于幽默使弗兰克一见如故。来信从最初的简单买书到逐渐开始关心书店所有人的生活状况,海莲的爱心和真挚使她赢得了更多人的友谊。她们称呼他为“你的弗兰克”,他们称呼她为“弗兰克的汉芙小姐”。两个人的书信往来中慢慢提到了各自的生活,海莲会向弗兰克抱怨不够好的书籍“我会将这本烂书碎尸万段,然后,一页一页撕下来—拿来包东西!”,会催书叫弗兰克“大懒虫”“快,别老坐着,起身帮我找书!”,会介绍自己的工作“为电视公司写剧本”“为儿童编写美国历史读物”……对比海莲特有的美国人的热情豪爽,弗兰克这个英国老绅士要严谨多了。他会对“烂书”致以歉意并努力寻找“好书”,对海莲几年前提到的书籍,他在几年后还能铭记于心;会让妻子委托邻居老太太为海莲做一个完美的桌布作为圣诞礼物;会分享自己支持的足球队……二十年来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读者和书商,他们的相互欣赏和共通点使对方成为自己在俗世生活中的精神伴侣。二十年来,海莲有好几次去伦敦的机会,最后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两人的来往于1968年10月16日弗兰克的最后一封信而终止,因为之后弗兰克很快就去世了,值得欣慰的是弗兰克的最后一封信落笔是“想念您 弗兰克”。但海莲与德尔家族、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情义仍在继续。两人的关系始于礼,而止于情义。《查令十字街84号》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一点都不为过,读书人对好书的热忱,就好比烟鬼酒鬼对烟酒的迷恋,赌徒对赌博的嗜好。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现代,相比阅读电子书的方便和网上购书的快捷,很少有人愿意专门去逛逛书店再挑几本好书回来细细品读。书店和图书馆这种老时代的产物在电子产品面前已越来越不景气,不能说这是一件好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些东西值得你为它多花费点心思和时间。

书信之缘

缘分不一定要电光石火,朝朝暮暮,甚至不必萍水相逢,怦然心动,只是我在你的谨小慎微中体会了乐趣,你在我的桀骜不驯中看到了善良。文字之上建立的信任,志同道合酝酿的情谊,高山流水,历久弥坚,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慢通信时代的浪漫消失殆尽,如今只能在小说和电影里回味了。

真实平和的人生

一本由书信组成的书,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故事,在手机电脑普及的年代,这种书信背后真挚的感情,令人动容。

书本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趣,感觉就是普通书本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对话,像流水账一样平淡。后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作者的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真实情感所吸引,信中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细节更让人们觉得汉芙和她的爱书之间是多么的亲密无间。并且她对书的情感与对弗兰克的情感是那么的相似,她说她从不买没有看过的书,但她每每见到那些旧书时总能给她带来情感上的冲击。就像对弗兰克,即使她早已谙熟这位老朋友的一切,他的生活他的性格,当然,还有他对自己的那份期盼,即便这样,一想到见面的那一刻汉芙仍然无比的兴奋。其实我本人是极其不喜欢读爱情故事的,因为它们多半是捏造出来的,即使有部分真实,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也不见得能够体会各中奥妙。所以深深打动我的依然是查令十字街那广为人知的书店文化,古旧的橡木地板,高及房顶的书橱,一排排罗列整齐的布面或皮面的精装书,一个话不多的中年老板坐在店门旁的办公桌后,如果店内有一张书桌,那一般不会太大但一定精致稳重。空气中通常弥漫着油墨在陈年纸上散发出的独特气息夹杂着淡淡的霉味或粉尘气味,却能让人觉得内心无比宁静。我本人尤其喜欢在下雨天读书,当关上门坐在书桌前的那一刻,仿佛一切的喧闹都已烟消云散,书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你的内心就是什么样。这时候如果再来一杯热咖啡那简直美妙极了。我希望将来有能力的话能够开一家远离商业化的书店,为广大读者提供免费的读书环境,就像高晓松的杂书馆那样。不过目前来看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现在的我能够找到一块安静的地方来读书,就心满意足了。

这世上有那样一种情感

《查令十字街84号》,它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海莲在1949到1969的20年间在美国和一个英国的书店里的人,持续通信20年。但在弗兰克去世,这家店要关闭时,她都未曾有机会到过这家,她幻想过无初次的书店,去见一见那些可爱的人。那时的英国人缺乏物资,人们生活穷困,海莲不仅与他们持续通信还会用心挑选食物寄给他们。这对于当时接受这种赠与的书店里的人来说相当宝贵,他们很感谢海莲,希望她可以来英国看看那个书店,由于没钱,一直也没机会。这可能是海莲最遗憾的事吧。所以她说,''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海莲自丧夫后就再未嫁,她喜欢看书,而她在书店买的书,都是她曾看过的旧书,很羡慕她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书。她一人与书为伴,与这样的信为伴,相信她的心在某个地方是满足的,我想,对于爱书人来说有那么一个书店真的是很幸福的,觉得海莲和书店的结缘是那样的浪漫。还记得以前去宏村,有个小店门口写的,在某一天,给你思念的人寄一张明信片,写上某天我在宏村想你。所以仔仔收到你明信片那天,真是很兴奋,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我知道那是件很幸福的事。高中班主任让父母给我们写一封信,我记得临回老家时,我对我爸说,你要给我写封信。收到这封信时,觉得好浪漫,我还觉得信的末尾你写着爱你的爸爸,这封信我放在家里了,会一直放在身边的。所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是没有缘由的。还有很多想说的,字数有限制。我是卞舟,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读书。

多么美好的一次阴差阳错

因为李健,所以去看了不二情书,影片暂不予置评,倒是对贯穿始末的《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晚便在网上下了订单,没想到次日早上十点便接到了派送员的电话,在此给当当点个赞,真棒!书中全是往来信件,抛开注释读起来倒也轻松,只是读完后不禁疑惑,这是所谓的“不靠谱的爱情小说”?这是“古典爱情”?我赶紧去找电影,反复看了数遍,真真是抱歉,可能我不太知道什么是爱情吧。可是,我真真是羡慕啊,原本只是单纯的旧书订购信件,却成就了一段长达二十年的跨国友谊。汉芙的善良和率真令人动容,生活本就拮据却依然对处于水深火热的英国朋友施以慷慨。汉芙在信中对烂书言辞犀利地怒骂批判,对好书极尽赞美之词,因其深知弗兰克为可诉之人,正如电影所加台词:“弗兰克,你是唯一了解我的人”,如此知己,若能把酒畅谈,岂不快哉!(记起年初一次旅途,遇到两个重庆姑娘,话题甚是相投,彻夜长谈,不言疲休,此后想起,只觉还未尽兴。)世界虽大,可“聊”之人,已不多,遇之,实属不易,而对于汉芙和弗兰克,至死未能相见,实乃世间憾事!但是,最最最让我激动的却并非这本书,而是此书所附的别册,其中唐诺和陈建铭两位先生的文章令我触动极深,我也因此产生了写下这些文字的冲动,我想记录下此时的所思所感唯恐稍后便遗忘了。这是我第一次反反复复去读一篇序,这是我认为现今读到的最好的序,这是我第一次喜欢其序超过其书!关于《有这一道街……》序,若你问我是否赞同其中观点,我会毫不夸张地向你展示什么叫点头如捣蒜,这正是我心中所想却无奈学识浅薄不知如何表述的呀!其中,譬如关于好书的购买、收存和再阅读,唐诺先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这根源于书籍的不易理解,不易完整掌握的恒定本质,尤其是愈好、内容愈丰硕、创见之路走得愈远的书,往往远远超过我们当下的知识准备、道德准备和情感准备,我们于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回身空间与它相处。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因此“一本书的再阅读不仅仅只是可能,而是必要,你不能希冀自己一眼就洞穿它,而是你十五岁看,二十岁看,四十岁五十岁看,它都会因着你不同的询问、关注和困惑,开放给你不一样的东西,说真的,我努力回想,还想不出哪本我真心喜欢的书没有而且不需要再再重读的。……我们就应该聪明点,给书籍多一点时间,给我们自己多一点机会。……一个社会,若意图在两星期到一个月内就决定一本书的好坏去留,要求书籍打它不擅长的单败淘汰赛,这个社会不仅自大愚蠢,而且可悲的一步步向着灾难走去。一种只剩永恒当下的可悲灾难。”我想,唐诺先生所作的序才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如今我们读到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本都是由陈建铭先生翻译的,起因是当初台湾引进电影版本时将片名译为《迷阵血影》(真是为湾湾同胞的创造力和联想力深深折服),据说影片的对白字幕也被翻译的惨不忍睹,而陈建铭先生作为此书的死忠书迷,怒了,所以在没有做任何前期联系和准备的情况下将这本书译了出来,只是“多少也想为它赎点儿罪罢”,这样一位疯狂执着的学者真是太可爱了!陈建铭先生在序中这样说道,“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该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先生说“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敢问先生,书信如此之美好,何人会不喜欢呢?

最近的彼岸,最远的他乡

聂鲁达在信里如此写到:“用写信的方式告别,免得我们相互对着流泪。”却不知,有多少见字如面的信笺,在斑斑泪痕里面目全非。
写信在这个即时通讯工具花样百出的年代,或许已经成为了某种过于文艺的象征。在我们,信件是藤井树与藤井树被填补的青春,是海角七号的波涛,是玛丽与马克思的巧克力棒,唯独不是触手可及的日常。有时候,我们在橱窗里为明信片驻足,却不再舍得花时间写一页信纸,期待收信人抚平折痕的心境。而明信片,大都不过是到此一游的形象代言。可还有人会在信里写,“见字如面”,一诉离情?
那窗外的雨只在你的窗外,却不再借你的信来到我的梦里。
而在喧闹拥挤的街头,寂寥无人的小巷,再不会有邮差叮铃作响的自行车让人怦然心动。
海莲·汉芙与伦敦旧书店间长达二十年的书信往来,却叫人不由得再度想象起那个车、马都慢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二十年间频繁的书信,字里行间全是简简单单的交流透出人性本真的感恩与关怀。求书,寻书,道谢,赠礼,再有对从未谋面的对方的想象,平淡如水的生活细节,在这本小书里一一得以体现。
这叫我几乎有一种错觉,他们之间的距离,或许只是向左走向右走的一堵墙。就像海莲在信里写到,“虽然我顶着寒风,走到五十条街外就能买到,但我想我还是‘就近’先问问你们吧。”从纽约市到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中间宽阔的海洋竟仿若无物。尽可以想象,海莲走出她没有暖气的公寓,一转角就到了十字街84号,和塞西莉一同跨进书店,与德尔互道日安。再要梳理起所有这些越洋而来的书信,虽然零零落落二十载,却不正是作为比任何数字任何色彩任何声音都要真实的可以触摸可以品读的存在,证明了他们之间最真切最亲近的温情么?
是呵,你我都在的这世界,真好。更妙的是,我认识了你。
如果是小说,写两个人相知相识,最后必免不了相见相爱。而在海莲·汉芙,这书因为从事实经历中来,反而不需要铺演一个如何煽情的高潮和结局。生活自有其戏剧性。仿佛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古色古香的书店,散发着英国传统文化的典雅香气,活脱脱便是精心设计的电影镜头。而在来自弗兰克最后一封互报平安健康的信后面,全无过渡地接上了来自书店的斯人已逝的讯息,又如何不叫人慨叹世事无常,竟不肯让有情人得见一面?
这情却不是情爱之情,看买家与卖家谈笑风生,口沫横飞全是书籍的细节,而卖家默默奔波寻找,也默默将对方回馈的好评恶评一股脑儿收下。买书人海莲对书籍有如此满溢的热爱,恐怕也只有弗兰克这般的同道中人,才能与其互相理解吧。他们之间,是跨越大西洋的惺惺相惜,心和心可以靠的那么近,你无需全盘细说,我便能一一明了。也难怪弗兰克的妻子在信中写到,“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而海莲也曾坦言,“唉,这下子你该明白了吧,弗兰基,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同样热爱书籍的他们,恐怕翻起手中的旧书,便总会不经意想象对方的音容笑貌,想象书翻到这一页,低声念来,可以听到对方的应和,抑扬顿挫,接的正是下一句。
如此一来,见与不见,或许不过是小小念想的一番修行,尚不若茶余饭后互道日安,温情种种,思念种种,早已随一纸信笺溢满心间。
“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

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

“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好久没有看书看到哭出声来,却被这句简单的话莫名戳中泪点。两个物质贫瘠却精神富有的人,保持着二十多年的书信沟通直到一方去世,联系着他们的是一本本书,更多的是对于这些书的共同认知,是理解,是慈悲。前两封致“诸位先生”的信里,海莲还是断断正正,恭恭敬敬的,后来她发现回信几乎都出自一个署名“FPD”的人之手,不知道是冥冥中就觉得这个人是知音还是为何,她开始展现出一些亲密友人之间的娇嗔,她说:别坐着了,快去工作,快去帮我找书,之类的话。而弗兰克就像一位和蔼的兄长,他书信里的关系拿捏得那样好,不仅仅是店员之于顾客,亦无半点僭越。他的每个字都勤勤恳恳,真真切切,一个英国绅士的模样跃然纸上,“我手写我心”诚不欺我。弗兰克和海莲,好比从小失散的一对兄妹,他们没见过,但是有种精神让他们在纸上遇见。我似乎可以脑补出这样一个画面:弗兰克和海莲,一个在伦敦北八区 克罗屈庄 哈索米尔路 橡原巷37号,一个在纽约市28 东九十五大街14号或者纽约市21 东七十二大街305号,他们读着同一本书,有着极其相似的感受。美好的精神可以漂洋过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海莲说她欠查令十字街84号良多,虽然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付出,在英国物资匮乏的那些年,生活并不富裕的海莲连续给整个书店的人寄去他们已经许久没有享受过的食物。由于这份慷慨,又引发出了塞西莉的故事,梅甘的故事,博尔顿老太太的故事…人生的际遇千回百转,人间的相遇百转千回。这种精神的沟通被一些人误读为爱情,就像现在所有的节日都要当成情人节来过。书的结尾,诺拉对海莲说: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待到弗兰克去了,诺拉终于得以一吐胸中压抑了多年的感情,但是这也不能代表弗兰克和海莲是爱情,愈发彰显了这份隔着海的相知多么可贵。弗兰克,懂我的人只有你一个啦。所以我亏欠你良多啊。

对书与对人的友情

因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而找来这本书来读。书信往来,以书会友,交流各自身边的喜悦与挫折。这不是一本讲爱情的读物,最初把它当做爱情故事来读多少有些失望,后来干脆就当作通过书信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看到战后实施配给制的英国,物资缺乏的时代,人们对肉,蛋的需求,但是也没有舍弃精神上的需求(查令十字街书街),以及对明天更好生活的一种向上的期待(买汽车,去海边旅游)。也说说实体书店,近来买纸质书与电子书对半分,实体书基本上网购,去实体书店也少,毕竟方所,先锋书店太少,也还没实现在这类实体店购书自由的目标。年前回贺州,在西约街采买年货时,看到原本是新华书店的地方,已经有一半改做了超市,新华书店的招牌也被挡了一半。几百米外位于二楼的分店招牌已经不见,上楼入口的伸缩门半开着,应该也是关闭了。当时看到这情景,心里有些若有所失的的地怀恋。不过转过来想,事物发展如此,何必在意这些外在的形式,毕竟,阅读一本书,重在其内在的文字与观点,或者是作者的思维方式。功能决定形式吧,像如今我们早已不用竹简、毛笔进行书写一样。

隔着时空相拥

两个人的平平淡淡,两个人的风风火火。纽约和伦敦,跨越了千山万水的距离,两个灵魂慢慢的相互靠近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虽然最终也没有相遇,怀揣着这份希冀过了一生,却是两个人生命中最美的邂逅。其实书中并没有写到两个人究竟到底有多么缠绵悱恻,歇斯底里,来来往往的信件都是关于买书寄书,送东西和表达感谢,两个空间的两个看起来毫无交集的人,就因为几封信,把看似平凡的生活过出了不一样的味道。那件位于查令十字街82号的书店,寄存了海莲的多少思念和遐想,然而生活终归要回归现实,现实生活当中的种种羁绊使她难以成行,伦敦,从此成为她一生的遗憾,他也最终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

这么一条街

这本书奇短无比,因为海莲的善良而使的两个陌生人之间构建了联系。没有因为知道那时英国人们生活的艰辛而为书店人们无私的寄东西,这种联系也就不会继续。正是这种善良使得一切开始并延续。二十年间彼此来往使得他们不在是简单的商业来往,更多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与相伴。我觉得将他们之间的感情说为爱情实在狭隘,超脱距离的情感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知己的感情,很交流上的合拍吧。于是,我遂也时忧虑我们最终仍会失去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查令街,如同汉芙早已失去她的查令十字街一般,我们的杞忧,一方面是现实中断续传来的不利信息(如商业的腐蚀性只是被减缓,并没真正被阻止),更是人面对足够美好事物的很自然的神经质反应,你深知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可能存留,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唐诺所写的《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记忆中的很多东西会如星空只看得见璀璨一般只留存美好,而一些重要的事重要的人容易在时间的长河如沙漏一般自动过滤。我们的查令十字街或许不在,但我们却可以用笔尖记录,可以方便在年迈感伤的时候仔细回顾。同唐诺一样的疑惑,或者说是感慨。一本书可以记录一个人生,却只需挤下一些偶尔随意在淘宝乱花的钱,却能获得另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汲取他一生中的经验,并能通过阅读在短时间内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我最爱的就是阅读他人的传记,厚厚的一本书却概括了一生,又有几个人的人生能够被写出如此的厚度呢?如同汉芙自掏腰包为书店送去食物与补给,却仍觉得自己占便宜,她说的是:”我打心头里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能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而终。”在闲暇时间多存下一些钱去买一些书,像毛姆一样读书成瘾。

我是一座孤岛?

很久之前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心中一直种草了一本书,今天下午终于偶得闲工夫在广州西西弗静下心来拜读了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该书节选了海莲·汉芙(以下采用hh简称)与弗兰克等人之间的信件,篇幅很短,抛开前言以及注释不过120许页,我大概也只是用了不到一下午的时间便快速的阅读完毕。然而看着这些往来的书信——从他们之间开始试探性的对话,再到慢慢的熟络,进而书信的语言越发俏皮,再到弗兰克的日渐苍老,最后有些猝不及防的离世,长达20余载的通信在那一刻戛然而止……类似爱情对于很多人将hh与弗兰克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所谓一种淡淡的眷恋”我觉得是欠妥的,在我看来,与精神层次的交流相比,简单的眷恋亦或者是“爱情”来衡量他们的关系未免也太过肤浅了。 海莲·汉芙与弗兰克等人之间的情感是真挚而又简单的,是超乎了物质层面的(即使在那个物质交迫的年代,hh逢年过节赠予书店所有员工以肉或其他生活用品,书店回馈以精致绝版的古书,看似简单的“交换”),我称这种关系为“怀念”。感情或许是廉价的,这世上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吧,hh与弗兰克正是如此,经历二十载岁月打磨,他们的眼神都如此一致。因而才有了别册中的这段话:海莲所推崇的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我想,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 还有一位,名叫怀恋。云中谁寄锦书来弗兰克等人一次又一次的邀请hh去英国做客,感受书店里的每一个角落、置身伦敦街头,逛遍柏克莱广场、温柏街……而hh则在一次次等待中错过了,当弗兰克突然离世,那一刻她才恍然意识到:原来这世上唯一懂我的人也不在了。读到此处,我不禁想起来了Michele Stalens在《新桥恋人》中的一句话——“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应该去见他,生活就是那么简单。”hh曾说:“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记得许久以前,有个人对我说,那些去过英国的人,都能在那儿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梦里她无数次和弗兰克等人相谈甚欢,走在伦敦熟悉的街头,欣赏着这座向往已久都市的灯火辉煌,然而人生就是如此,有些人有些事就在等待中消失了,再想相遇,突然发现人去楼空,灯火阑珊。“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一下午愉快的时光在西西弗度过,我已经记不起上次在实体书店呆这么久是那一天了?一年前甚至更久?说到此处,想起了小学初中那些和L君一起在新华书店一待一整天看书的周末。然而,现在的自己已然更加浮躁,希望这样的“孤岛”时刻可以常驻我心。“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或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刻,但不能太多”(via陈绮贞)【更多书评影评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疏狂斋ID:shukuangzhai】

《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圣经

今天看了《查令十字街84号》被海莲·汉芙和弗兰克长达20多年的书信情缘感动。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穷困潦倒的女作家和一位伦敦古旧书书商弗兰克,一个买书,一个卖书,并为这个特别的顾客四处搜寻绝版珍藏版好书。故事无关爱情,但两人长期以来穿越大洋两岸,通过书信交流建立起来的这种特殊的感情却是比爱人更加难得的知己。许多爱书人奉《查令十字街84号》为圣经,就像麦加城之于穆斯林那样,直到今天,仍有络绎不绝的人跑去伦敦的查令十字街朝圣。故事的主人公海莲·汉芙,一个摇笔杆子的穷酸女作家,一天到晚窝在老旧不供暖气的公寓里,现实的生活虽然寒酸但唯一能让她感到满足和享受的就是读到一本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旧书,海莲酷爱读书写作,从她写给弗兰克的一封封文采飞扬的信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她幽默、风趣、直爽的性格特点。她对书的热爱方式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她直言自己不喜欢纽约那些用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大量印制的美国书,不喜欢那些被翻译的不得体表达不出原作者感情的书,不喜欢买没看过的书,因为那就像买一件没有试穿过的衣服一样,心里没底。她喜欢看旧书,她形容翻看一本书页上有注解的书时说:“我着实喜爱被前人翻读过无数回的旧书。特别是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因为那样可以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当看到某本首版书时又被它那精美的装帧所迷住,甚至用“标致”来形容一本书,她觉得那样的书就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质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当弗兰克给她寄来的书不符合她的“审美”要求时她也会毫不留情地奚落挖苦,她在信上咒骂那些胡乱改写编篡的人,说他们简直就是丧尽天良、让原著作者死不瞑目。当看到一本好书被拆散用来充当填箱纸时,她感叹那是世道中落、万劫不复。在对好书的收藏这方面海莲跟其他的爱书人也大不相同,有一种爱书人总是不管不顾地买来各种畅销书,经过一番囫囵吞枣地翻看之后就放在书架上不管不顾了,甚至再也不会去看第二遍。而海莲虽然酷爱读书收藏书,但她也酷爱仍书,只要是她觉得自己不会再看的书就会果断扔掉,并且遵循买一本仍一本的原则,精简书架,最后留下的都是经典,放在今天就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断舍离。在她看来能留下的书是能够一直读下去的书,并且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触,这才是值得收藏的经典书目。海莲二十多年来始终在马克思与科恩书店购书,对这家如知己老友般的书店感情深沉而久远,更对二十多年来始终为她服务并且被她视为知己的弗兰克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1950年开始幻想着能去伦敦,去探访英国文学,幻想着自己在那一天到来时步下轮船、火车。从开始的经费不足到通过写剧本终于赚够了旅费,却因为自己的牙齿坏掉以至于把钱都花在了看牙医上,再到之前居住的老旧公寓拆迁又要重新花钱租住新公寓,买家具……海莲始终没有机会成行。直到1969年弗兰克突然病逝,她也没能有机会去亲自看看这家“可爱的威廉”降生的房子,更没能亲眼见见跟她维持了20多年特殊友情的书店职员们,尤其是与她心灵相通的弗兰克。在弗兰克给海莲写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盼望能和她见上一面,借以安放这一段长达20多年的书信情缘。弗兰克写道:“夏天又快到了,预料将会有更多美国游客到英国来,然而我们所期盼的“那位美国游客”却仍独独教我们望穿秋水。”弗兰克在写给海莲的信里总是给人一种严肃考究,正经矜持的印象,海莲曾打趣说她一直想要戳穿他那英国式的矜持,可他20多年始终如此,终于在写给海莲最后一封信的结尾写道:“想念你的佛兰克”。简洁的三个字却包涵了太多的感情。对于英国伦敦,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对于书店的几位可爱的职员们,对于20多年来为她竭尽心力、四处奔波搜寻好书的佛兰克,海莲是有诸多遗憾的。她的朋友前往伦敦之前对她说:“如果你手头宽裕些就好了,那样子你就可以跟我们一道去了。”她听了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因为这正是佛兰克去世后她不敢去想更不敢去提及的遗憾。大概是为了弥补佛兰克对她的付出,大概是想通过某种方式纪念佛兰克,海莲最后决定将她和佛兰克还有其他店员这20多年的通信记录整理出版成一本书。将她对书籍的热爱,对佛兰克的感激和遗憾,对伦敦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依赖,对这段特殊的感情做了一个总结和纪念。今天,去伦敦旅行的爱书人,总要去查令十字街的书店旧址看看,去缅怀一下当年的感人故事,也为自己痴爱书的情结寻找一个归宿。最后,她说:“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84号无关爱情

海莲汉芙从一个偶然的书目开始与84号书店的跨国书缘,她热爱英国古典文学,挑书品味高,书店经理弗兰克”处事严谨,待人谦和,饱富学识,热爱古书业”,两人1949年10月5日开始到1968年12月22日弗兰克去世,二十年之间围绕着海莲订购古书的印刷,排版,质量,收书,寄书,阅读和评论,关于书的一切来来往往一段真挚的友情。书中更引起我关注是二战后美英人民不同生活状况。二战后,英国经济陷入困境,工党竞选胜出,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人民在得到免费医疗的福利同时也忍受二战到50年代初才结束的食物配给制度。海莲购书两三次后,通过楼上美国姑娘凯特的英国男友了解到英国“每户每个星期两盎司肉,每人每月一只鸡蛋,她吓坏了”。1949年12月9日就找了一家丹麦代寄食物的公司,寄往84号六磅牛肉。而当时,普通英国人对肉是偶尔黑市匆匆一憋,弗兰克和所有店员对海莲的慷慨感动至极。从此,海莲源源不断寄了很多次紧缺的食品,1950年4月7号复活节的礼物,罐头,葡萄干,生鸡蛋。店员塞西娅姑娘,偷偷写短笺,夹在弗兰克的回信中”坚信您一定是年轻,有教养,打扮时髦的”,海莲在回信中坦言自己的实际状况,是没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成天穿个破了洞的毛衣毛裤,住旧公寓,白天不供暖气,蟑螂满地爬,努力笔耕养活自己。海莲一生都算不上经济宽裕,但是50年代,她一有收入,就急着订精致优雅的英国书籍,也不忘赶紧给84号邮寄宝贵的食物。1951年4月5号,复活节礼物,肉,鸡蛋,牛舌罐头,店员比尔汉弗莱斯,回信说”他和75岁的姨婆住在一起,姨婆见到了肉和牛舌罐头,脸上惊喜万状”。弗兰克幽默地回信”平时因为经常要出差,收集各类书籍,太太对他意见很大,而现在因为带着肉火腿蛋回家,不开心烟消云散,他们太久没见到一块完整的肉”1951年12月7号,又寄了两箱鸡蛋牛舌罐头,书店,因为老同事马丁病了,大家决定分一整箱的鸡蛋给他。1952年的2月14号,海莲托去英国游玩的朋友悄悄地拜访书店,放上4双丝袜,给3个女生和弗兰克的太太,让他们大斋节前可穿。”女孩们都吓呆了”那时期,英国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工资水平降低,丝袜难得一见,有些商店甚至因为无生意可做,打出广告可以帮您绘制永不破的丝袜。1952年的5月4号,弗兰克的太太,对收到干燥,蛋和罐头,表示感谢,回信,今年,没有发生减量配机。8月海莲又寄了一次。1953年6月11号,弗兰克说,用海莲寄来的火腿做了三明治,不少朋友在一起收看电视里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都说三明治好吃极了。1953年9月23号,弗兰克的太太,坚决不让海莲再寄东西了,表示好一点的店里也能买丝袜,所有的东西都不用配给了这一年,英国战后经济开始快要进入黄金时机,走出了困境,保守党在竞选中胜出,丘吉尔宣称让人民自由,撤销了许多的管制条规,终止了配给制和实物补贴。海莲活到84岁,孑然一身,53岁才得益于出版《查令十字街84号》满足了实地拜访的多年心愿,可是弗兰克已经去世。从第一次订书那年34岁开始,他们一生未曾谋面,却彼此长久坚定的互相关怀,信任,理解,支持,这份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美德,也许是爱书的回报。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一位美国纽约爱书的女士与一位英国伦敦书店主管关于书籍二十年间的信件往来从一开始的寻书买书到后来谈论书籍互相赠送礼物到邀请来伦敦做客但总是因为资金或这样那样的问题行程而被搁浅中间通信二十年 精神上彼此陪伴有时候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有缘分的吧 通信二十年还是缺点什么 通信二十年未见文字化为感情跃然于纸上谁说这样不浪漫呢总觉得有点遗憾自始至终谁也没提感情。但我想他还是存在的。太唯美了反而说不出口....深埋在心底。“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温暖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身在纽约的女作家因买书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伦敦的一位绅士,通信长达20年,却从未见过面的故事。故事全篇由书信组成,从这些篇幅或长或短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直白、为人洒脱、酷爱读书、心地善良但也贫穷的女作家形象跃然纸上,她富有魅力,活力四射,这样也使弗兰克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全书虽然只字未提两人之间萌生的爱情,但从他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弗兰克为了海莲亲自去探访豪宅寻找到符合她心意到书;当弗兰克外出时,店员说没人敢给“弗兰克的海莲小姐”写信;最末弗兰克妻子的那封信……都透露出两人之间不同寻常的感情。弗兰克致死没有见到海莲,海莲同样如此,她始终没攒够钱去伦敦,也让这份感情多了一丝遗憾。全书很让人感动的就是由几封书信所维系的感情,不只是在海莲与弗兰克之间,更在海莲与书店店员,以及她们的家人,乃至邻里之间,素昧谋面但却相互关心。这样的感情奇妙又温暖,海莲或者店员们的生活个有各的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但拥有这样一份感情,想到远在千里之外也有人关心自己,心中一定是感激的。本书还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确名不虚传,尤其是对喜爱西方文学的人来说,书信中提到非常多的经典,有趣的作品,把这本书当作书单来读书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其中出现的那些包装精美,历经百年,头版甚至绝版的书籍,也是每个爱书的人所梦寐以求拥有的图书。这个故事有关书,有关爱,更有关陌生人之间奇妙的缘分,很温馨的一本书。

克制的想念

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2月14日,到1968年10月;从敬爱的夫人,到敬爱的汉芙小姐,到亲爱的汉芙小姐、亲爱的海莲;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 FPD,到马克斯与科恩书店 弗兰克-德尔,到弗兰克-德尔、弗兰克、想念您 弗兰克。两个小时,看得我的心儿都要化了。身边人儿总以“你的书店”、“你的弗兰克”称呼时,海莲心中或许是甜蜜的。四十多岁、长的很帅、幽默,同样身为爱书人,精神上能愉快交流并且懂她,这样的男子对于海莲是有吸引力的。然现实生活,他有妻子和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与责任,面对大洋彼岸的人来说,能做的或许是找更好的书留给她、寄给她。他说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她无限期地住宿;他的妻子说她如果来访可以住在邻居博尔顿老太太那里。1969年诺拉说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海莲的来信,而这又让她妒忌。“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写一封手信,贴上邮票,投进邮筒,等待……想象对方收到信件的表情,想象对方回信时的情景,忐忑的查看信箱,期待对方的回信,阅读对方文字时的笑颜。一切都变得不可控制,无声无息。查令十字街84号,如此结局,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吧。网上找了电影资源,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弗兰克和海莲的样子。

一书一信的往来间,竟是二十年已过

我大概,不应该一口气把这本并不厚的书读完的。因为读到卷末,看到来自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秘书寄来弗兰克已病故的信时,我竟是如此深受打击。我读得太快,太沉浸,正期待着下面海莲还有什么最近的生活要说,弗兰克又给她找了什么版本的老书时,怎么就有一方已经天人永诀了?此时,我才注意到,原来这一书一信的往来间,竟是二十年已过。我不禁掩卷而泣,仿佛失去了一位挚友,仿佛生活又归于茕茕孑立。是的,在读这些书信的时候,我实在是觉得像在读一位挚友写给自己的信。书心中海莲是一位用词大胆的挚友,一言不合就说书的好坏,也根本不顾及给他尽心服务的弗兰克。当然,海莲更多地会谈到她的生活,她的编剧生活,居家生活。她的生活就像来自远方世界的一个朋友,再给我讲述她的近况,潜意识里思及自己太久不曾和友人交往谈笑,更别说推心置腹地分享这些精神上的欢愉与痛苦,于是海莲的信怎么能不让我心悦欢喜,怎么不像是突然收到一位可爱的朋友寄给我的积压了多年的信件,怎么不想一口气读完。弗兰克和书店里赛西莉、弗兰克的妻子洛拉都是可爱的一群朋友,当然弗兰克因为绝大多数信由他执笔,所以他的样子会在信里更为鲜明。但是,这些鲜明明显带着书信中,他常常需要尽职尽责地为顾客——海莲介绍新近觅来的旧书版本,显得带有我所目前认识到的英国人的严谨、持重的样子。但是,每每看完他对这些书的介绍,而后再看海莲对书的抱怨和欢喜时,就会觉得弗兰克的这些性格是多么可爱,正和海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海莲直率地表达喜欢或者讨厌,弗兰克都是一如既往地礼貌恭谨地表达对海莲抱怨或者喜欢书的歉意或者欢喜。这么可爱的两位朋友,看他们这么你来我往。我也乐在期间,偶尔突然想看看海莲口中那些糟糕或者特别精美的书,偶尔也会在海莲对于去往伦敦的想往里看到自己对喜爱已久英国的向往,当然也会偶尔想和弗兰克聊聊他去乡下寻觅旧书到底一番什么样的场景,也特别想和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所有店员们能交往往来,和海莲一样畅想着是否能够和他们过一个圣诞节。只是,不知不觉间,突然认识到韶华,在这书信里过得如白驹过隙一般,太快太快。合卷后再开卷,竟才注意到中间缺失的信件应该也不少。因为有的来回竟是中间有一年的时光。思及此我又一次掩面而哭。我其实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对于时间的感知上,我总会带着自己莫名的泪点,现在想想让自己觉得哭过的好的书籍作品、电影作品似乎都在时间上有着某种让人措不及防的持续性,我也不知怎么的这个因素就那么容易触及我的泪点,触及我内心中不为自己,更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地。

读书笔记《查令十字街84号》——第一次阅读

2016.7.27 六点从单位出来 七点多到家在我进门的那一刹开始突然刮妖风,接着下邪雨伴随着风声雨声打雷闪电,我看完了《查令十字街48号》我本来不是个跟风读书的人,我一直觉得剧可以跟,电影可以跟,唯独读书这么私人的东西,跟风万万不可。所以春天就开始流行看这个,我却不愿意买一本……据说,是一个读者与书店的故事,也许,他们还远距离相爱了……可是,这样的剧情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就放下了阅读这本书的想法……前两天,买其他的书凑单,你看,就是这么奇怪又无聊的理由,我还是把这本书买了书不厚,而且也不大,适合放在包里到处跑,唯独封面上的“珍藏版”三个字让我觉得不太合适,不过我看了前面几页就释然了,因为“厌恶读新书”的作者是一个有趣的人,也许,磨损更对得起这本书我不打算摘抄里面各种我认为有意思的文字了,也不打算根据各种细节评价书的内容了……会有人这么干么?当然啦,从小到大的读书笔记不就是这么来的么,可是对于刚看完书的我来说,如果不能用HH式的语言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就太对不起刚才过去的四个小时了可是我觉得我自己还真比不上她,率真、可爱、莽撞、善良,也是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对书的热爱是赤诚的、挑剔的、没有功利的——虽然我也自诩为读过一些书的人,却觉得比起来我就像个文盲一样我喜欢书里那些爱书的人,因为我也爱书,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有个书店,能放着我喜欢的书,能跟像我一样的人交流,也许长得像诺丁山里面的书店的样子,现在觉得这个书店的精神应该像查令十字街84号里面的样子看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如果我也是依旧这个状态过这样的生活,也许会不会有这种遗憾:心心念念的那个地方,等有能力去的时候发现已然是物是人非了?至于大家认为是感情线的东西,我反而不觉得是爱情那么简单,都说人生有一知己足以,如果在人生里遇到了那个与自己灵魂相近的人,遇到了能懂得自己深层想法的人,我想也就是这样了吧,你懂我我懂你,不必确认,因为默契已经不需要确认了,所以身边的人会“嫉妒”吧——如果精神是孤独的,即使身边有多么的热闹也会觉得只有自己吧,难道不是么

神奇的书签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其中之一为“神奇的书签”。我2017年参加高考,为了练习写了今年的作文。当时刚刚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沉迷在故事里不能自拔,所以以这本书为背景写了这篇文章,算是圆一个书中的遗憾。正文如下:神奇的书签今天是《名人的情书》寄来的第二天。硬皮装的书边滚了烫金,书页散发着霉菌的味道。我安静地躺在莫扎特的情话间,等待着海莲·汉芙小姐回来。天色暗了下去,老旧的木楼梯响起“吱嘎”声。“天气真冷!”海莲换上破旧的睡袍,捧着一杯热茶窝进被窝,翻开了精美的封面。“莫扎特……”被冻得发红的冰凉手指拾起我单薄的身体。夜里滴水成冰,狂风在窗外呼啸,我和莫扎特的情话、狄更斯的情诗一起陪着海莲,守着一盏昏黄的灯。“汉芙小姐,有您的包裹!”我在原文版《圣经》中的美梦被惊醒,听到拆包裹的急切声音。“亲爱的海莲……”香烟呛得海莲一阵咳嗽,“我昨日又去了一家老宅子,相信不久后就会帮你找到初版的《大学论》……”我听到海莲又擦亮一只火柴,缓缓吐出烟圈。“不知今年的圣诞节你有何安排,我和其他人都很期待见到你……”我伸长耳朵却听不到她的声音,“真挚的,”轻轻的声音响起,“弗兰克……”那天夜里,海莲将我握在手中又放下,几次打开小小的密码箱,用铅笔在我身上划下零碎的数字。“10美元……这张是……8美元……”我的身下散落着几张薄薄的存款单。“该死的汇率浮动,去死吧!”铅笔划得我生疼。火柴又擦亮了,烟雾笼罩在房间里,可她的眼神比这烟雾更迷蒙。“前往伦敦的旅客……”广播声响起,海莲攥紧了我,向队伍走去。“多谢他给我寄来了机票,否则不知何时才能成行。”海莲将我印在唇边,我听到她喃喃的声音。“机票请出示。”撕裂的剧痛传来,我闭上了眼睛。我回想起深夜昏黄的灯光,回想起我寄身过的那些古旧的书籍,回想起海莲在那个夜里的落寞,我还想到更多……查令十字街84号门口,海莲凝望着满目的书籍和空气里弥漫的灰尘。“您好,”收银台后的男人抬起了头,“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吗?”

相见不如想念

一个书店老板和一个爱书人的沟通书信,在二战之后从1949年跨越到1969年往返于美国和英国二十年。书信内容大都是对于一些书籍的评价和生活零碎的分享,两人之间的交流和心意都盎然于纸上。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2》才知道这本书,简简单单把这本书评为爱情的象征觉得不太贴切。全书给人透露更多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上在某个角落有人和你心灵相通,你并不是孤独的,就像海莲自己在一个剧作中引用:没有人是座孤岛。海莲对于一些书和作者的评价总是会引起弗兰克的欣然回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弗兰克的妻子在最后给海莲的回信里写:是多么嫉妒你们两个啊,弗兰克总是如此爱读你的信,而我样和他无法心意相通的人是要一辈子孤寂终老的吧。最后一封信,frank估计知道自己要死了,在信的结尾终于加上一个全书唯一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想念您 frank。 到生命的尽头,他也没有等到海莲踏上英国土地;而海莲自己一直心向往没能成行的原因很现实:没钱。但她却一直给予她的英国朋友们不断邮寄生活所需品。据一些资料分享,海莲的一生也是穷困潦倒的,靠着修改剧本来勉强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书籍和阅读的所爱, 不断收集各种书和唱片补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这样最终20年至死谁也没有相见,这样终究是好的吧。相见不如想念,心灵上有那么一个人一个归宿也是极好的。我的躯体和我的灵魂都需要一个家。

未谋面的二十年——读《查令十字街84号》

周末的下午天气热得能拧出汁子来,随便找了个茶包泡上,一边走神一边犯困一边窝在床上看完了这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也是书中的女主角海莲.汉芙(Helene . Hanff),书中她常常自称“hh”,hh小姐是个鲜活而有辨识度的姑娘:她数学不好,英镑和美元的换算每每都要找邻居代劳;痛恨排队,宁可随信寄书钱,也不愿意排队去邮政划付;喜欢棒球,是道奇队的忠实粉丝;写信很少在开头添加称呼,动不动就爱用叹号,一言不合就“天啊”。哦对,忘了介绍她的职业,她是专业的书虫,兼职做编剧仅以谋生,赚来的钱仅做生活、买书、带牙套之用,住偌大的纽约中一间又小又旧的出租公寓里,哎,有点唐伯虎“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意思呀,总之,从文字间看起来是个很有个性也很讨喜的姑娘,按照现在的标准应该是个文艺死宅女吧。再来说说这本书扉页上写的“纪念F.P.D”。这个F.P.D就是这本书的男主角,或者说是hh小姐书信的主要收发者,弗兰克.德尔,中间名不是很清楚(也许是我没有看得很仔细),hh小姐时常会称呼他为弗兰基。按照信中的信息,弗兰克应该是一个中年绅士,满满的英伦腔调,一丝不苟地行礼如仪,信件开头必称“亲爱的汉芙小姐”。他供职于一家书店,有一个性格直率而有点暴脾气的爱尔兰太太,一起抚养三个孩子,温和谦逊,博识有礼,孜孜不倦地帮助hh小姐寻找她心仪的书籍。这本书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确实名不虚传,这简直就是一个文艺宅女的标准书单,从拉丁文的《圣经》到人人上口的《傲慢与偏见》,独特而富有趣味,有我看过的,也有我没看过的,但大多数都是我没看过的。。。书中夹杂着hh小姐对于诸书的评论,其中不乏妙语连珠的称赞,也不乏令人咋舌的口诛笔伐。hh小姐的读书口味颇有腔调,拒绝没有读过的书,她觉得买一本从没有读过的书就好像不理智地买一件从没有试过的衣服,而弗兰克恰恰是她的知己。从1949年hh小姐从杂志上看到弗兰克所供职的马克思与科恩的书店的广告而寄出第一封求职信开始,一直到1969年弗兰克去世为止,他们的通信一直延续了20年,这20年英国从战后物资尚需配给的萧条时期,到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就现在那个老太太),后来英国社保制度日趋完善(这,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再到披头士开始流行;同样是20年,弗兰克的书店冬去春来,店员来的来去的去,邻居老太太从很老变得更老,弗兰克买了辆二手车,在英伦过这着英伦标准生活,后来女儿从学校的学生成为手执教鞭的老师,另一个女儿即将结婚,而太太也已经做好准备成为外婆,再后来弗兰克忽然辞世;还是这20年,海莲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编完一部剧换下一部,或者编写历史读本,从城市的某个角落里的一个小破房里搬到城市另一个角落丽的一个小房子,仍然每日读书,每日期待下一本书,仍然独身一人,我甚至能看到在一个昏暗的的小房间里hh小姐围着厚厚的羊毛围巾,在幽微的灯下翻捻着书页,手里掐着一只快要燃尽的香烟,灯旁是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而常年不擦的窗外就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伟大的、拥有创世奇迹般万丈光芒的纽约,唯一的变化也许仅仅是她戴上了牙套,箱子里的书又多了些。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一种岁月苍凉的感觉,奇怪的是hh小姐始终没有在只言片语中表现出对于孤寂现状的丝毫不满,似乎这个世界的变化都与她无关,她不为她的账户里还有多少钱而烦恼,也不为独身一人而烦恼,令她烦恼的是,她读到了一本糟透了的书、房东白天不给开暖气、道奇队又输了比赛。20年后依然如是,丝毫不挂怀,似乎她很享受独处的时光,并不需要来自外界多余的温情和关照。一直不相信会有一种人真的不以孤独为苦,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享受孤独,但也许hh小姐恰恰是这样的人,不以外界的关怀为依赖,像只山中独行的老虎傲然倔强地有腔调地过自己的生活。至于她和弗兰克先生,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和很多评论把他们定义为爱情,这简直匪夷所思。我为什会这样说呢?他们的交集在于书,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还有干燥蛋、牛肉罐头和邻居老太太的刺绣桌布,书中摘录了很多海莲和弗兰克先生的信件往来,同时还有书店其他员工的信件,还有弗兰克的太太可爱诺拉的碎碎念,甚至还有来自邻居老太太的问候,似乎海莲与每一个人都有着不浓不淡的情谊,虽然她信中的语气是如此的亲密。他们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但从不涉入彼此的生活。很难形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可以让hh小姐在很多年后将信件整理出这样的一本书并把它命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她在纪念什么还是在怀念什么呢?书中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究竟亏欠的是什么呢?是那些查令十字街84号寄来的抚慰她度过的漫长岁月的书?还是那些信?还是信背后20年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以及他们带给hh恰到好处的关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并不愿意称其为知己,从信中,我并不能看出他二人在除书籍以外的领域里的更多的默契,缺乏灵魂的契合,称之为知己似乎有些牵强。诚然,hh小姐对此感怀深情,以至于20年后又20年终究念念不忘,不忘最终未能谋面的故友,因为正是这一封封的信和随信寄来的书籍,陪伴她度过了漫长、重复、些许无聊的20年,当失去的时候hh小姐怅然,这种不温不火的关系实实在在地慰藉了海莲,而当这成为习惯,后来的岁月该当如何,也许成为老太太的的海莲会时常在灯下回味,翻出带着潮味的信件,用已经指节凸出的苍老的手,一遍一遍地捻开信纸,回忆那20年的恰到好处的温情,曾经,她也曾和某人相关,也曾被某人惦念,也曾有话可对人言,仅此而已。然后像之前读过的书那样,把查令十字街84号编成一个故事,以纪念那未谋面的20年。

亲爱的海莲小姐

亲爱的海莲小姐:希望您不会介意我这么称呼您。昨夜随手拿起您和弗兰克先生的书信集,原本只是因为一部电影,好奇那本用来把两个隔着千山万水的人慢慢带到一起的,是怎样的一本书。拆封了便规规矩矩地看起来,没想到,翻了几页就喜欢上了!读到书店的其他伙计忍不住偷偷给您写信,读到您对弗兰克大呼小叫、撒泼卖萌地让他帮您去找书、寄书,我不知道笑了多少次。这真的是我读得最快乐的一本书了。我原本只期待在你们的通信里找到一些好书名录,最多有一些日里长短,想来是乏味淡寡的。结果,这么简单有趣,并且深情!您的幽默毒舌让我忍俊不禁,书店伙计们对您的喜爱和期盼好暖心,20年书信间日渐深厚的感情简单深刻,那些互相牵挂,读来泪目。我注意到书信里,你们称呼、署名、口吻的变化,借着这些蛛丝马迹参与到你们从陌生的礼貌到熟识的自然。那时你们应该没想到吧,有一天这些平常的来往会变成一本小书,被那么多人阅读、喜爱、收藏,甚至被称为“爱书人圣经”。结果你们毫无顾忌地“暴露”了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尤其是你)。真实和自然常常难得,这也是这本书信集读起来那么能打动人的原因吧。乃至五六十年后,我读到时仍能感觉自己仿佛就在你们之间,如同书店里偷着欢喜的小伙计,终于也忍不住想给您写信。海莲小姐,我真喜欢听您描述收到一本书时的心情——“我捧着它,生怕污损它那细致的皮装封面和米黄色的厚实内页。看惯了那些用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大量印制的美国书,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光抚摸着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实在难以置信,这本一八四0年出版的书,经过了一百多年,竟然还能保持这么完好的书况!质地柔细、依旧带着毛边的书页尤其客人。我真为前任书主感到悲哀,真是子孙不肖哟!竟然把这么宝贵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卖给你们。”——哎,我买了那么多书,却几乎没有过您这样的感受。下次得学您好好端详它们了!(不过我上哪儿去买那些有灵魂的旧书呢...)你们的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我买的精装本(所有版本里最优雅的)。封面深沉的藏蓝底金色字,内页白底黑字的书信内容,每封上面都有淡芥子色(这个颜色我特意查了,应该没说错)的地址日期,干净好看。唯一不满,好希望包封也能硬挺一点,不过也许包封的作用这样也就够了?记不记得有一次,你被一本“译得诘屈聱牙”的书气得滚到床下,趴在床脚写信给弗兰克抱怨——“我现在趴在床脚下写信给你——这本卡图卢斯害我气得滚下来。译得诘屈聱牙的,真教人伤脑筋!可怜的史密瑟先生,他一定害怕他妈妈会读这本书,所以认同把那些原本应该活色生香的文章译地道貌岸然。”——让我笑一会儿,您真是犀利又可爱。我得告诉您,《查令十字街84号》的中文版翻译很不错!你们所有人都没有因翻译而减色(我还得去找原版看看)。而且飘口只写了您的简介,没有译者的信息,我想他是真的爱这本书,愿意把它做得这样纯粹。(我查了,译者曾在中国最有读书氛围的一家书店的古书区工作。所以说起来,你们也是同好。真好!)他们甚至爱您到没有在正书中添加书信以外的任何内容,除了最后有几页贴心的备注。而是随书附了一个小别册,写他们对这本书的喜爱。真是一些感情深沉的人哪。书信读到最后,竟然难过起来。不是为一本好书看完了,而是你们的20年,不知不觉过去了。年岁深情又无情,20年书信过后,弗兰克走了,书店也不再了。在您最后一封信里,您和友人说,想到长久以来渴望踏上的那片土地,几乎眼泪夺眶,我同您一样难过。您的名字和查令十字街84号刻在了一起。爱书人和书店相遇相知的幸事却随着你们的离去,也几乎成了追忆。这是一个不再有书信,不再有好的旧书店的时代。再没有一位弗兰克,能为你细心挑选值得的书,再难遇到那样真诚的懂得。真想这座城市会出现一家认真又美好的书店,架子上放满被读过被喜欢的好书,进来的人拿起一本,看到书扉页上有题签、页面写满注记,会心一笑。书店在街角开了几十年,门前的树长得很大,多少人隔着时间同读了一本书。而那些被小心翻过又认真读过的书,有了记忆有了不一样的灵魂。PS,那部让我好奇地拿起书的电影,叫《北京遇见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我不喜欢那个矫揉造作的故事,但庆幸因为听说朋友看哭了两次,还是耐着性子把它看完了。全片我喜欢结尾,他们找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最终在书店相遇。嗯~还有我好喜欢电影里的老奶奶,从来没有见过眼里透着那样清亮的光的老人,衰老的躯壳下,她的灵魂还是一个小天使小女孩,应该是一生被妥当爱着的幸运儿。以及书信风格的书影,接触过的最喜欢的是《玛丽和马克思》,特别特别特别温暖。看了好几年了。想重看,等冬天的时候。PPS,我不喜欢他们把您和弗兰克先生之间定义为爱情故事。这些人,没有些绯闻就不愿意去看一本好书了吗。什么美国老小姐和英国拘谨绅士的情缘。天知道爱情是什么。这明明是一个爱书的人和一家好书店的相知相惜。虽然您肯定是喜欢弗兰克的,他那么懂你爱的书。可是,这无关男女吧?PPPS,但愿已经有人整理了您喜欢的那些书单。好像还有几部改编的电影。哦,还想看书信集英文原版。我得列份单子了。弗兰克选的那本,给您在春意渐浓时轻松塞进口袋带去公园的、深情款款的情诗,《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应该能找到吧。真希望还能收到您的回信,HANA链接是读后感原址,戳这里个人公众号:sharelife521

书是载体,情是终极

书是载体,情是终极||Anny的读书笔记原创 2016-06-01 Anny Tong 生命中的爱《查令十字街84#》 作者 海莲 汉芙 (美国)一部《不二情书》的电影,又让《查令十字街84#》火了一把。赶个趟,和闺蜜一起去看了电影,回来有赶快找出这本书看看,在字里行间寻找点点滴滴积累了二十年的友谊。海莲 汉芙,美国纽约一个穷困但豁达的女作家,为了买几本古书,就跟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 科恩书店写信,希望能购买到想要的书籍。弗兰克是书店的经理,更是一个伦敦典型的绅士,为满足顾客的需要,认真地介绍书的状况,就达成海莲的需求。一桩普通的买卖,为何成了跨越二十年的友情,不仅弗兰克和书店的店员,就连弗兰克的妻女邻居以及海莲的朋友都参与进来?因为从未谋面的双方都有着和善,有爱的心。汉芙性情率真,通信之初得知英国物资匮乏,就给书店的店员寄来了肉和鸡蛋,这种豁达和慷慨就激起了千里之外,那些陌生人的好奇和感激,从此,汉芙就成为他们的朋友。而汉芙也对书店里的店员尤其是弗兰克的细致有心的服务和回复感到温暖,所以她对朋友们称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为“我的书店”。书只是载体,彼此之间坦诚相见的感情才是终极。曾几何时,我们也会象这样对待过偶尔的相识但未曾见面的朋友,他/她们使得我们对遥远的世界有了具体的想象,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等待和希望。但是,在网络微信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在随时与陌生朋友相遇相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的时候,由于网络诈骗的剧增,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感。在最后一封信里,汉芙说:如果你走过查令十字街84#,请帮我献上一个吻,因为我欠她良多。。。让我们都对这本书献上一个吻吧,期待我们也会遇上久别重逢的但从未谋面的朋友关注就是支持,转发就是鼓励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生命中的爱

欢喜

好久没有看纸质书了,今天早上开始坐在阳台伴着窗外的小雨读完了这本书,心中满是欢喜,找回了以前的读书的感觉。

十字路口的charming——洗心

英文功底一般,所以读了陈先生的汉译版本,语言的转译定然磨损了不少原篇的意境与韵味,不过还好的是,我知道了有这样一本小书,一段机缘,一沓泛黄的信件,和一颗颗诚挚的心。《查令》的语言确实远远没有我预期的唯美,但这恰恰是英美两地机缘隔海相望的两颗心中流动的最朴实的感情吧。而这一封封或朴实、或谨慎、或俏皮、或热忱的信件,堆叠于长久的时间之上却显得不朽了,即使那原本的信纸早已泛黄。早久前喜欢看唯美的文字,欣赏大气的胸襟,感慨深沉纯粹的思想,但近来却越发感觉平实、纯真、干净、素练的生活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也开始精心的挑选类似的作品来洗心,洗去张狂的人来疯、洗去自以为是的卖弄、洗去遍识天下的野心、洗去执迷不悟的癫痴。

友情之上,爱情之下的一种情感

看过了《不二情书》,对这本书便充满了好奇,鉴于一般看完原著都会对电影失望,就一直没有看。前几天突然推送了这本,觉得应该是缘分吧,便翻开了第一页,之后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读完,感谢那是一个周末。嬉笑怒骂之间,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仿佛浮现在我面前,海莲光脚坐在沙发里抽着烟,叫嚣着让弗兰克给她找书的画面让我嘴角上扬,想象着弗兰克也必然能想到和我同样的画面,然后笑眯眯的爬上书架去找那本情书吧!这时,店里的店员们肯定在捂着嘴巴偷偷笑。如果海莲在弗兰克面前,他肯定会宠溺的摸摸她的头,说乖,我现在就去给你找书哈!这是我的想象,也是我不愿让他们相见的原因。因为想象中他们如知己,如恋人,又如亲人,现实呢,他有爱人,有孩子。我无法揣度海莲为什么一生未嫁,有没有弗兰克的原因?但是,她肯定是幸福的……有过二十年的情书般的经历,这种期盼,这种没收到信的忐忑,这种收到信的欣喜,这种等待,何尝不是一种甜蜜?

虽不能至,然心往之。

这学期走访了一些旧书店,发现很多店主都很用心的在经营着旧书店,估计很多店主就像弗兰克一样内心快乐自得又富有丰富的内涵,海莲也是这样一个人,虽然是个穷作家,不世俗、不急功近利,不知疲倦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所以她和弗兰克能心意相通,所以会帮助在困境中的他们,很喜欢她描述自己状态的那一段:坐在安乐椅上,桌子上放一杯柠檬水,听着古典音乐看着书,享受生活。电影也很赞,虽然彼此距离很远,但神交已久,也很喜欢翻译,带着点老学究的感觉,很符合海莲的身份。很向往海莲的生活方式,虽然钱不多,但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内心很平静。

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唐诺

乍读这本书稿时,我一直努力在回想,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小书店究竟是长什么个模样 (我坚信写书的海莲·汉芙不是胡诌的,在现实世界中必然有这么一家“坚实”存在的书店),我一定不止一次从这家书店门口走过,甚至进去过,还取下架上的书翻阅过——《查令十字街84号》书中,通过一封1951年9月10日海莲·汉芙友人玛克辛的书店寻访后的信,我们看到它是“一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店门口陈列了几架书(一定是较廉价的),店内则放眼全是直抵天花板的老橡木书架,扑鼻而来全是古书的气味,那是“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当然,还有一位五十开外年纪、以老英国腔老英国礼仪淡淡招呼你的男士(称店员好像不礼貌也不适切)。但这不也就是半世纪之后今天、查令十字街上一堆老书店的依然长相吗?——如此悬念,让我再次鼓起余勇、生出远志,很想再去查令十字街仔细查看一次,对一个有抽烟习性又加上轻微幽闭恐惧毛病如我者,这长达二十小时的飞行之旅,我自以为是个很大的冲动而且很英勇的企图不是吗?然而,不真的只是84号书店的诱引,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说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仅仅只是喜爱书籍、乐于阅读的人得有一处圣地,正如同麦加城之于穆斯林那样,短短人生说什么也都得想法子至少去它个一次,那我个人以为必定就是查令十字街,英国伦敦这道无与伦比的老书街,全世界书籍暨阅读地图最熠熠发光的一处所在,舍此不应该有第二个答案。至少,本书的译者一定会支持我的武断——陈建铭,就我个人的认识,正是书籍阅读世界的此道中人。一般,社会对他的粗浅身分辨识,是个优美、老英国典雅风味却内向不擅长议价的绝佳书版美术设计者,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充分暴露了他的原形,他跳出来翻译了此书,而且还在没跟任何出版社联系且尚未跟国外购买版权的情况下就先译出了全书(因此,陈建铭其实正是本书的选书人),以他对出版作业程序的理解,不可能不晓得其后只要一个环节没配合上,所有的心血当场成为白工,但安静有条理的陈建铭就可以因为查令十字街忽然疯狂起来。这是我熟悉、喜欢、也经常心生感激的疯子,在书籍和阅读的世界中,他们人数不多但代代有人,是这些人的持续存在,且持续进行他们一己“哈萨克人式的小小游击战”(借用赫尔岑的自况之言),才让强大到几近无坚不摧的市场法则,始终无法放心地遂行其专制统治,从而让书籍和阅读的世界,如汉娜·鄂兰谈本雅明时说的,总是在最边缘最异质的人身上,才得到自身最清晰的印记。—— 在与不在的书街——  《查令十字街84号》这部美好的书,系以1949年至1969年长达廿年流光,往复于美国纽约和这家小书店的来往信函交织而成——住纽约的女剧作家买书,任职“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负责寻书寄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但很快的,书籍击败了商业,如约翰·房龙说“一个马槽击败了一个帝国”(当然,在书籍堆栈的基础之上,一开始是汉芙以她莽撞如火的白羊座人热情凿开缺口,尤其她不断寄送鸡蛋、火腿等食物包裹给彼时因战争物资短缺、仰赖配给和黑市的可怜英国人),人的情感、心思乃至于咫尺天涯的友谊开始自由流窜漫溢开来。查令十字街那头,他们全体职员陆续加入(共六名),然后是德尔自己的家人(妻子诺拉和两个女儿),再来还有邻居的刺绣老太太玛丽·伯尔顿;至于纽约这边,则先后有舞台剧女演员玛克辛、友人金妮和埃德替代汉芙实地造访 “她的书店”,惟遗憾且稍稍戏剧性的是,反倒汉芙本人终究没能在一切落幕之前踩上英国,实践她念念不忘的查令十字街之旅。全书结束于1969年10月德尔大女儿替代父亲的一封回信,德尔本人已于1968年底腹膜炎病逝。一样产自英国的了不起小说家格林,在他的《哈瓦那特派员》中这么说:“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是的,1969年之后,对海莲·汉芙来说,这家书店、这道书街已不可能再一样了,如同陨落,只因为“卖这些好书给我的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于是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但海莲·汉芙把这一场写成书,这一切便不容易再失去一次了,甚至自此比她自身的生命有了更坚强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人类发明了文字,懂得写成并印制成书籍,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书籍,确实是人类所成功拥有最好的记忆存留形式,记忆从此可置放于我们的身体之外,不随我们肉身朽坏。也因此,那家书店,当然更重要是用一本一本书铺起来的查令十字街便不会因这场人的奇遇戛然中止而跟着消失,事实上,它还会因多纳入海莲·汉芙的美好记忆而更添一分光晕色泽,就像它从不间断纳入所有思维者、纪念者、张望者、梦想者的书写一般,所以哀伤的汉芙仍能鼓起余勇地说:“但是,书店还是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这是不会错的,今天,包括我个人在内,很多人都可以证实,查令十字街的确还在那儿,我是又过了十多年之后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去的,即便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很遗憾如书末注释说的,没再撑下去,而成为“柯芬园唱片行”,但查令十字街的确还好好在那里。—— 一道时间大河——查令十字街,这个十字不是指十字路口,而是十字架的意思,事实上它是一道长约一公里许的蜿蜒市街,南端直抵泰晤士河,这里有最漂亮的查令十字街车站,如一个美丽的句点,往北路经国家艺廊,穿过苏活区和唐人街,旁及柯芬园,至牛津街为止,再往下走就成了托登罕路,很快就可看到著名的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一带又是另一个书店聚集处,但这里以精印的彩色大版本艺术书为主体)。老英国老伦敦遍地是好东西,这是老帝国长而辉煌的昔日一样样堆栈下来的,如书中汉芙说的(类似的话她说了不止一回):“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然而,和老英国其他如夕晖晚照荣光事物大大不同之处在于,查令十字街不是遗迹不是封存保护以待观光客拍照存念的古物,它源远流长,但它却是 active,现役的,当下的,就在我们谈话这会儿仍孜孜勤勤劳动之中,我们可同时缅怀它并同时使用它,既是历史从来的又是此时此刻的,这样一种奇特的时间完整感受,仔细想起来,不正正好就是书籍这一人类最了不起发明成就的原来本质吗?我们之所以丧失了如此感受,可能是因为我们持续除魅的现实世界已成功一并驱除了时间,截去了过去未来,成为一种稍纵即逝却又驻留不去的所谓“永恒当下”——有生物学者告诉我们,人类而外的其他动物和时间的关系极可能只有这样,永恒的当下,记忆湮渺只留模糊的鬼影子,从而也就产生不来向前的有意义瞻望,只剩如此窄迫不容发的时间隙缝,于是很难容受得了人独有的持续思维和精致感受,只有不占时间的本能反射还能有效运作,这其实就是返祖。更正确地说,查令十字街的时间景观,指的不单单是它的经历、出身以及悠悠存在的岁月,而是更重要的,就算你不晓得它的历史沿革和昔日荣光,你仍可以在乍乍相见那一刻就清晰捕捉到的实时景观,由它林立的各个书店和店中各自藏书所自然构成——查令十字街的书店几乎每一家一个样,大小、陈列布置、书类书种、价格以及书店整体氛围所透出的难以言喻的鉴赏力、美学和心事。当然,书店又大体参差为一般新书书店和二手古书店的分别,拉开了时间的幅员,但其实就算卖新书的一般书店,彼此差异也是大的,各自收容着出版时日极不一致的各色书籍,呈现出极丰硕极细致的各自时间层次。不太夸张地说,这于是成了最像时间大河的一条街,更像人类智识思维的完整化石层,你可以而且势必得一家一家地进出,行为上像进陈列室而不是卖场。相对来说,我们在台湾所谓的“逛书店”,便很难不是只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溢美之辞。一方面,进单一一家书店比较接近纯商业行为的“购买”,而不是带着本雅明式游手好闲意味的“逛”,一本书你在这家买不到,大概另一家也就休想;另一方面,“逛”,应该是不完全预设标的物的,你期待且预留着惊喜、发现、不期而遇的空间,但台湾既没二手书店,一般书店的书籍进退作业又积极,两三个月前出版的书,很可能和两三千年前的出土文物一样不好找。连书店及其图书景观都是永恒当下的,在我们台湾。——永恒当下的灾难 ——海莲·汉芙在书中说到过她看书买书的守则之一,对我们毋宁是极陌生到足以吓人一跳的,她正色告诉德尔,她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那不是跟买衣服没试穿过一样冒失吗?当然我们没必要激烈如这位可敬的白羊座女士,但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话,说明旧书(广义的,不单指的珍版珍藏之书)的购买、收存和再阅读,不仅仅只是屯积居奇的讨人厌行为或附庸风雅的恶心行为而已。这根源于书籍的不易理解,不易完整掌握的恒定本质,尤其是愈好、内容愈丰硕、创见之路走得愈远的书,往往远远超过我们当下的知识准备、道德准备和情感准备,我们于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回身空间与它相处。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因此,从阅读的需求面来说,一本书的再阅读不仅仅只是可能,而是必要,你不能希冀自己一眼就洞穿它,而是你十五岁看,二十岁看,四十岁五十岁看,它都会因着你不同的询问、关注和困惑,开放给你不一样的东西,说真的,我努力回想,还想不出哪本我真心喜欢的书没有而且不需要再再重读的(你甚至深深记得其中片段,意思是你在记忆中持续重读);也因此,从书籍取得的供给面来看,我们就应该聪明点给书籍多一点时间、给我们自己多一点机会,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极多开创力十足且意义重大的书,我们当下的社会并没那个能力一眼就认得出来,不信的人可去翻阅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历来书评(坊间有其结集成书的译本),百年来,日后证明的经典著作,他们漏失掉的比他们慧眼捕捉到的何止十倍百倍,而少数捕捉到的书中又有诸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或钱德勒的《大眠》被修理得一无是处(理由是脏话太多云云)。一个社会,若意图在两星期到一个月内就决定一本书的好坏去留,要求书籍打它不擅长的单败淘汰赛,这个社会不仅自大愚蠢,而且可悲的一步步向着灾难走去。 一种只剩永恒当下的可悲灾难。——部分远大于全体——便是这个永恒当下的灾难启示,让我们得以在书籍暨阅读的世界中,推翻一项亘古的数学原理——这是柏拉图最爱引用的,全体永远大于部分,但我们晓得事实并不尽然,短短的一道查令十字街,的确只是我们居住世界的一个小小部分,但很多时候,我们却觉得查令十字街远比我们一整个世界还大,大太多了。最是在什么时候,我们会生出如此诡异的感觉呢?特别当我们满心迫切的困惑不能解之时。我们很容易在一本一本书中再再惊异到,原来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相较于既有的书籍世界,懂得的事这么少,瞻望的视野这么窄,思维的续航能力这么差,人心又是这么封闭懒怠,诸多持续折磨我们的难题,包括公领域的和私领域的,不仅有人经历过受苦过认真思索过,甚至还把经验和睿智细腻的解答好好封存在书中。从形态上来看,我们眼前的世界往往只有当下这薄薄的一层,而查令十字街通过书籍所揭示的世界图像,却是无尽的时间层次叠合而成的,包括我们因失忆而遗失乃至于根本不知有过的无尽过去,以及我们无力也无意瞻望的无尽未来。看看穆勒的《论自由》和《论代议政治》,这是足足一百五十年前就有的书,今天我们对自由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建构、挫折、一再摔落的陷阱以及自以为聪明的恶意操弄,不好端端都写在书里头吗?看看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是两百年前的书,书中再清晰不过所揭示的经济学最基本道理和必要提醒,我们今天,尤其手握财经权力的决策者,不还在日日持续犯错吗?或者看看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又是超过半个世纪以前的书,而今天,我们的大台北市才刚刚换好新的人行步道、才刚刚开始学习在城市走路并试图开始理解这个城市不是吗?还是我们要问宪法的问题(内阁制、总统制、双首长制、还有神秘的塞内加尔制)?要问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问题?问生态环保或仅仅只是整治一条基隆河的问题?问男女平权?问劳工和失业?问选举制度和选区规划?问媒体角色和自律他律?或更大哉问的问整体教育和社会价值暨道德危机等等问题?是的,如海莲·汉芙说的,书店还是在那儿。——全世界最便宜的东西——而查令十字街不仅比我们眼前的世界大,事实上,它做得更好——查令十字街不仅有着丰硕的时间层次,还呈现具体的空间分割;它是一道川流不息的时间之街,更是一个个书店、隔间、单一书籍所围拥成的自在小世界,让闲步其中的人柳暗花明。我猜,这一部分原因有历史的偶然渗入作用而成,比方说,老式的、动辄百年以上的老伦敦建筑物,厚实坚强的石墙风雨不动的制限了商业流窜的、拆毁一切夷平一切的侵略性格,因此,小书店各自盛开如繁花,即便是大型的综合性书店,内部格局也曲折回旋,每一区块往往是封闭的、隔绝的,自成洞天,毋宁更像书籍层层架起的读书阅览小房间而非卖场;而且,美国的霸权接收,让英文不随老帝国的坠落而衰败,仍是今天的“准世界语”,仍是普世书籍出版活动的总源头和荟萃之地,因此,你一旋身,才两步路便由持续挣扎的东欧世界出来,却马上误入古怪拼字,但极可能正是人类最远古家乡非洲黝暗世界,如同安博托·艾柯在《玫瑰之名》书中最高潮的惊心动魄一幕——第七天,威廉修士和见习僧艾森终于进入了大迷宫图书馆中一切秘密埋藏所在的非洲之末。一个无垠无边的智识世界,却是由一个个小洞窟构成的。我尤其喜欢查令十字街的一个个如此洞窟,一方面,这有可能正是人类亘古的记忆存留,是某种乡愁,像每一代小孩都有寻找洞窟打造洞窟置身洞窟的冲动,有某种安适安全之感,而读书,从阅读、思索到着迷,最根柢处,本来就是宛如置身一己洞窟的孤独活动;另一方面,我总时时想到列维—施特劳斯的话,这些自成天地般洞窟的存在,提供我们逃避的机会,逃避什么样的压迫呢?逃避一种列维—施特劳斯指称的大众化现象,意即一种愈发一致的、无趣的、再没性格可言的普世性可怖压逼(正是社会永恒当下的呈现),而这些动人的洞窟,正像《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树洞,你穿过它,便掉落到一个完全异质、完全始料未及的世界里去。于是,我遂也时时忧虑我们最终仍会失去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查令十字街,如同汉芙早已失去她的查令十字街一般,我们的杞忧,一方面是现实中断续传来的不利信息(如商业的腐蚀性只是被减缓,并没真正被阻止),更是人面对足够美好事物的很自然的神经质反应,你深知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可能一直存留,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但你可以买它——当然不是整条查令十字街,而是它真正赖以存在、赖以得着意义的书籍,市街从不是有效抵御时间风蚀的形式,书籍才是,就像汉芙所说:“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意指英国和查令十字街),环顾我的四周(意指她从查令十字街买到的书)……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从事出版已超过半辈子之久,我个人仍始终有个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我始终不真正明白人们为什么不买书?这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样东西吗?一个人类所曾拥有过最聪明最认真最富想像力最伟大的心灵,你不是极可能只用买一件看不上眼衣服的三千台币就可买下他奇迹一生所有吗(以一名作家,一生十本书,一本书三百元计,更何况这么买通常有折扣)?你不是用吃一顿平价午餐的支付,就可得到一个美好的洞窟、以及一个由此联通的完整世界吗?汉芙显然是同我一国的,她付钱买书,但自掏腰包寄食物还托朋友送丝袜,却仍觉得自己占便宜,在1952年12月12日,她说的是:“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而在1969年4月11日的最终决算,她仍得到“我亏欠它良多”的结论。美国当前最好的侦探小说家,同样也住纽约的劳伦斯·卜洛克也如此想,他在《麦田贼手》一书,通过一名仗义小偷之口对一名小说家(即塞林格)说:“这个人,写了这么一本书,改变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我总觉得我欠他点什么。”所以——买下它,我指的是书,好好读它,在读书时日里若省下花费,存起来找机会去一趟查令十字街,趁它还在,如果你真的成行并顺利到那儿,请代我们献上一吻,我们都亏欠它良多……﹌EN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看电影后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买来看了,书信形式,不难读,中午就看完了。与预想的爱情无关,只为知己。两人偶然的书信相交,开启了一段十余载的鸿雁往来,遥远的地方竟有一个世上最懂你的人,缘分如此妙不可言。读这本书会让人心情愉悦,因书中人皆善良有爱,谦逊懂礼,看着看着就希望这个书信可以一直一直写下去,所以最后看到书店职员写给海莲告知弗兰克因病突然离世的消息时,心中如遭受重击,当即泪目,自觉能感受到一点海莲当时的心情。最后,为海莲和弗兰克的神交,为善良人们之间的美好情谊,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致敬!

但行好事

还好没有错过《84, Charing Cross Road》。因为《不二情书》的关系,这本书一下成为了能上当当首页的畅销书。内心一直想把自己标定为特立独行的阅读者,所以下了好几次的书单,都没想勾选这本书去凑热闹。还好,在它余热未散之际,我遇到了“马科斯与恩科书店”的所有人和H.H,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一整本跨越20年的鱼传尺素。悲伤、遗憾且温暖着。海莲·汉芙和伦敦中西二区书店的故事从1949年开始。这是一家”古书商店”,店里的员工收集各类二手书籍,随书信一起寄给需要购书的这些人。接着,顾客再回执书款给书店。海莲·汉芙就是其中之一。原来真的有这么一家书店存在。“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从启篇有些拘谨和礼貌落款的海莲·汉芙、Frank P Doel敬启,到后面的H·H,FPD,以及各种随性而为的称谓,我见证着这段感情的发展,也努力想象着Frank是一个刻板严谨却慈祥的老学究形象,而Helene那穿着破洞牛仔裤和对书店“拖书”的“娇嗔斥责”早已形象的跃然纸上。二战之后的英国物质匮乏,除了书籍买卖的交易,生活并不充裕的H.H也会在时常在节日里给他们寄去一些生活补给。对这些素未谋面之间的小善意印象最深,尤其是在最近看到的一些人性恶的底线,在H.H和“恩科书店”的故事中,这些纯粹的善良让此时我的被暖暖感动着,且我坚信,这种情绪会在未来不短的日子一直陪伴着我,并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作为恪守的信条。就算是被诟病的包子性格,也是可爱的包子啊。我期盼的H.H和FPD能在“她的书店相遇”,结局还是是留了一些遗憾。我不知道H·H是否最终来到了伦敦,但是随着FPD的去世,这故事就必须告一断落啦,我的内心甚至还在有所期待……虽然我笔拙,不善表达,但,愿温暖我的这本书也能温暖你,推。晚安,Lisa~(☆_☆)

书信的执念

这是一个关于想买便宜二手书的美国女读者和伦敦名为“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古书店之间通信的集子。这样的书信集可能很多,但它却被封为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本人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所以看完后我只给了这本书三颗星。其中一颗给这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与通信人间的信任。一颗给主角们在困难时期依旧对文字热爱,且不趋大流的那股子劲头。最后一颗留给这份爱书的浪漫。可能关于本书所讲的很多内容,大家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给予更高评价的地方。但本人始终没从本书当中读到更多。这就像一本市面常见的流水账旅行游记一样。很杂,且碎碎念的记录了经过。读者朋友们也能从中得到很多关于往来信件和包裹之间的牵挂,但这样的所谓情愫却打动不了铁石心肠的我。于我,就当故事是长途汽车上看的一部无关痛痒的电影一样一掠而过。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刚刚读完这本书、现在心里还是一阵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其实得知这本书是看今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北京爱上西雅图2》中、男女主人公因为这样一本书、相识相爱、其实电影不怎么好看、但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在豆瓣上看到推荐就下载了(ps:我爱书、但迫于生计在外地又不好买纸质书、现在是用kindle在看书)书的篇幅很短、整篇是男女主人公20年的书信来往、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枯燥、我觉得一个美国老姑娘、和一个英国绅士大叔的书信来往、用中文翻译过来怪怪的、但我越往下读就愈发不可收拾了、你沉下心来去读、你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那种感情、可以称之有趣、书信的真实感、仿佛我们就是、海莲 汉芙、或着弗兰克 德尔 、短短的一篇、却是记载了海莲 汉芙的20年生活(1949-1969)或者说是记录了她们的爱情、或者不能称之为爱情、一直阅读到最后的篇幅,其实我都没太感受到爱情,反而是海莲对书的热爱、贯穿始终、但当读到1968年底时海莲收到、书店其他人寄来的信写着、弗兰克 德尔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时、说实话我的心里一阵痛、仿佛那一刻我就是海莲 汉芙。值得一读。

传说中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

传说中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自然一定要瞻仰一下到底何等神书能配上如此大的名号。原来是美国一位爱书人士与英国一家旧书店之间的书信往来。作者一开始的几封信给我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个从英国移民到美国多年的孤身老女人吧,迷恋英国传统文化;宁愿通过如此慢节奏的邮购也懒得去家附近的书店;喜欢使唤别人找书而省得自己去;不会换算货币;自认为所有外国人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作为超级大国的公民有义务拯救所有人……直到看到书店店员说我们都在猜您一定是位年轻漂亮打扮时髦的小姐……真心笑死我,居然错得如此离谱!原来我面对时代的变迁实在图样图森破了,人家歪果仁对书的版本就是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好的旧书确实一本难求不是当年美国随便什么破书店可以满足得了的;纽约和伦敦之间的邮费……可能和我们现在的海淘运费不能比吧,否则想想如此便宜的书,按重量计费,肯定不划算啊;然后虽然作者对企图移民南非、澳大利亚等地去碰碰运气的人形容为“如此渴望远离文明社会”确实有点过份,但不可否认原来当时英国人民真的生活并不怎么样,对她送来的副食品等物资,是真心感谢的呢……出于对这位忠实顾客的感激,她的销售顾问不停奔忙于整个英国四处寻觅她所要求的图书。其实,就算她没有如此频繁地用本也不富裕的资金为大家送礼物,这位书店经理应该也会不辞辛劳地为她找书的吧。毕竟,从书信中就可看出,他是如此忠于职守、以满足顾客的所有需求为乐之人。他们这样频繁出差收书,又卖得如此便宜,真的有在赚嘛?也许对他们来说,能在万花丛中找到顾客喜爱的一抹红,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吧。长达二十多年的通信,早已不止是买书卖书而已了。由于作者的热心与和善,渐渐地不止是负责与她沟通的经理,其它的店员,该经理的家人,甚至他家的邻居,都加入到通信中来了。而她也有好几位朋友,踏上英国之旅后,特意去为她光临见识了书店的真容。长年的交流中,有些人离开了书店渐渐失去音讯,有些人年迈进入了老人院。来自英国的每封信中,每个人都极力邀请作者去英国玩耍度假,都给她安排了无数个落脚点了,作者对英国的热爱之深,也是满满地简直从书中扑面而来。然而,直到收到了一封告知经理已病逝的信,她还是没能成行,没能与为她服务了这么多年的他见上一面。再然后,由于此书的出版,她终于获得邀请踏上了梦想中的国度,然而此时书店早已停业,只能到书店旧址呼吸一下店里曾经的空气了……最终,她还是成为了我一开始以为的那样,一位迷恋传统风情的终身未嫁的老女人,不会换算货币,却再没人为她邮寄换算好的账单了……此书一出,轰动全英,他们自然为在美国这样的地方有人如此迷恋英国文化沾沾自喜,使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世界爱书人的地标,虽然这并没有挽回那家关门的书店。不过,听说那条街上还是有许多独具一格的小书店,确实令人神往。只是里面卖的书,估计也是和他们书信中提到的那些一样,完全不是我的菜吧,反正重要的,是它们的象征意义嘛。作者在信中提到的那句“我从来不买没看过的书”,对我还是颇有启发。同为穷人,我不太买书是因为,买不起能装很多书的房子……所以我宁愿把钱花在书店的咖啡吧里。其实看书不快的我,一杯咖啡的时间,都看不完等价的书。也许以后,能拥有自己的大书架了,可以考虑买一些考虑再看一遍的书吧。只是,人生苦短,有那么多没看过的好书等着我呢,能吸引人多看几遍的书,必定都是神书了!还是很羡慕这位作者,有如此一个方式,来抒发她的爱书之情。而我,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在这里,发发无人过问的感慨……

我不懂书

约翰.多恩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里!”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君子之交当淡如水

二十年的通信,二十年的友谊,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海莲·汉芙是个很有趣的女子,对于书的喜爱近乎于偏执,对于译本或者编校的差错她会嫉恶如仇,对于装裱、保存都完美的好书也会欣喜若狂。因为看不惯身边古书的质量,而偶然的联系上了重洋之外的一家书店,弗兰克·德尔是个很英国的绅士,经营着一家二手古书收藏的书店。他们俩之间自1949年开始,到1969年结束,通信二十年,从最开始的那份一板一眼的求书单与汇款,到后来老友般的关怀与打趣,鸿雁传书,不曾间断,君子之交,当淡如水。说这是爱书人的圣经,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我很喜欢写字,但是书信体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接触过了。小的时候曾经和我上大学的老姐通信过,从四年级左右开始一直写到上初中,那真的是一段特别有趣的经历,却也仅仅三四年而已。那些信,严格上说是家书,回想想,都是一个小男孩在人生之初对外边花花世界向往的浓缩。我当时在老家的小乡村,我自己当时也不会意识到,我的潜意识中是多么渴望外边的世界,多么向往老姐的大学生活。现在那些信还在家里保存着,无聊的时候成了我和老姐聊天的谈资,一笑了之。但这也正是书信的魅力所在。我和这本书的译者陈建铭保持一样的观点。情感,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不需要快节奏也不适合快节奏。我们现代人什么事情都追求快,这不能说不好,但对有些事情来说却是真的不好。花一个晚上的时候,一笔一划写下文字,折好,塞进信封,贴好邮票。第二天赶早去邮局,塞进邮箱。然后两人一起等待,到收信,拆开信封,展开信纸,读一读那多日前对方在一个夜晚流下的款款数语,慢慢的体会。书信往来就是这个感觉,不求快,甚至越慢越好。慢到终于有一天,双方都住进了对方心里去。现在的人,爱得快,恨得快,真的是一种悲哀。回到书中,最叫人感慨的莫过于这样两个通信二十年的好朋友居然素未谋面,海莲一直很想去英国拜访,但是碍于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各种原因终未成行。二十年了,海莲的信中透露着这个女子率真、大方的秉性,和德尔熟了之后偶尔也会用撒娇的语气调侃德尔,调侃他们的书店。而德尔一直一本正经的回信、帮她找书,并感谢她对于书店的支持与馈赠。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衰老,德尔也老了。书信开头开始询问对方是否健在,手脚可还灵光?甚至是否做祖父了?直到二十年后,隔了三个多月未收到德尔的来信,却意外收到一封讣告性质的信:德尔去世了。并说:“您是否仍需要本店为您寻找简·奥斯汀的书”。通信二十年还是只为了寻书,那岂不是太玷污人类的情感了?我好久不看“言情”小说了,但不得不说,看到最后那份“讣告”的时候我还是难受了一下。《读库》的微博上发了老六的书评《关于爱情的另一种译法》,看的当天恰好经历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主观上也就把这本书的两位主人公当成一对CP来看了。现在看来,应该是“友人以上,恋人未满”的阶段吧。首先德尔是有妻子儿女的,这个海莲知道,而且和德尔的妻子、女儿以及书店的其他人也都有书信往来,所以这个首先不存在恶俗婚外恋的话题。但纯粹从精神交流的角度而言,两个人的灵魂里必然有许多的共同话题。德尔的妻子在信中也说,她曾有些嫉妒海莲,因为觉得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丈夫总是那么的喜欢看她的信。海莲于1997年因病去世,终身未嫁。我个人而言,对海莲和德尔的这种“暧昧”关系持乐观而又羡慕不已的态度。两个老书友,二十年来不曾见面,纯粹以书信的形式联络,并保持着卖家与买家的关系,这其实不正是我们奢求不来的“纯友谊”吗?这半年来,我也有幸遇到过一位书友,从陌生到熟悉,从一本正经到互相打击,甚至后来也发展出了鸿雁传书的冲动。如今读了《查令十字街84号》,我开始从心里相信,或许此生也不会见面的,但好在曹公的“君子之交当淡如水”,也不全是屁话。

若你也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买一杯可乐吧

这本书我相信多数人第一次听到是在《不二情书》中吧,那个汤唯和吴秀波所饰演的焦娇和Daniel,像极了书中的海莲小姐和弗兰克老先生,但生活终究不是电影,百转千回,他们也未曾见上一面。顾客海莲小姐从最开始的假装淑女,矜持,到最后早已不管书信的条条框框,随意“调戏”弗兰克,催促他赶快“坐起来,快帮我去找找书”,大大咧咧的性格却也不忘记在他们圣诞节或者困难之时无条件地送上鸡蛋和肉。她就是这样,一位会因为拿到一本精装书籍而慨叹自己何德何能会拥有它的爱书之人,一位从始至终都把书费直接放进信内无条件信任弗兰克的女人,一位永远不买未读过的书和虚拟小说的直板读者,这样一个躲在脏乱不堪的房间没上过几年学却一直深深爱着文学的姑娘。二手书店老板弗兰克,一生当中应该收过许许多多海莲汉芙这样买家的来信吧,但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如她这般热情,动人,来来回回20几年。他渴望维持的那份典型略带刻板的英国绅士形象,最后还是在海莲那一来二回俏皮的文字之下败下阵来,无奈之后也是会对着空气温柔一笑,是来自心底:认识你真好的那种感叹吧。我一直相信书信是存在魔力的,是带着对方一笔一笔写下的思念,塞进那小小的墨绿色的信封,跨过空间的距离,经过时间的等候,才送到你身边。当你满怀期待将信封拆开,见到那熟悉一句句的字眼时,可能脸上早已满是笑容,感动良久。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时代,信,早已被qq微信等软件所替代,实体书也逐渐被某些人丢弃在角落,积满灰尘。我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但我却很念旧。我期待能在阳光明媚的早上收到一封从远方捎来的信件,相信那一天可能都会满是动力吧,但现在能做的可能也只有在晚上亮着一盏台灯,蜷在被窝捧起一本还没读完,夹着书签的实体书,翻开它时,油墨香气,扑鼻而来。书中海莲多次提及渴望去英国,去看看那令她朝思暮想的查令十字街84号,最后的最后她实现了,在她已入黄昏之年时,白发苍苍的她捧着一本当时在弗兰克书屋买的一本小书来到了伦敦,来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然而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透过橱窗看去,布满灰尘的书架上早已没有任何一本书了。如今,那个地址透过英国朋友的了解,已被改建为麦当劳,时间总会要洗刷一些东西吧。如果有机会来到伦敦,恰巧你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路过它的时候不妨进去看看,随意买杯可乐驻足一会吧。因为这里,也曾有一段故事,一段只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情愫。查令十字街84号,你并不亏欠她什么,亲爱的海莲·汉芙。

他好像习惯了这种失望和等待

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一封信的排版形式映入眼帘,信的标头是地址和日期,这封信是从美国纽约寄送至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信的最后有署名,是美国纽约的一位穷困潦倒的女作家。1949年10月5日,海莲•汉芙开始了这个故事,在纽约她因为买不到英式的旧书而失望,这封信寄送至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希望能求得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目1、书信只是一封信,HH便开启了与旧书店、与弗兰克、与查令十字街长达20年之久的来往,我一直相信: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是一件幸福的事,填写地址是一件幸福的事,贴上邮票,特别是把邮票倒着贴,是一件幸福的事,旷日持久费时费力的书信有着不可磨灭的魔力,对于收信人来说,是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临界于幸福感之中,而幸福感真正的定义应该是“欲得而未得之时” ,当我们得到的一瞬间,又会陷入不知足的人性魔咒,而对信的期待都是一种暧昧的幸福感,由心而出,不可收拾;对于寄信人是一种别样的挂念,挂念分三种,一种是对书信本身是否能平安抵达的挂念,二种是对于收信人在阅读自己寄出的书信时会有如何如何的感想与理解的一种挂念,三种是对于这个未成谋面却深深思念的人的挂念。书信所抵抗微信、email的是延迟所带来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的幸福感,或许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体会不到了吧,科技让大自然的氧化,天然酵母菌的发酵都变得不在今世可寻。2、情感弗兰克在1968年12月22日病逝,他的离开,意味着长达20年的书信来往就此结束,HH回复的信中,要来了这长达20年的回忆,结合自己手中留有的书信,生成了如今这本《查令十字路84号》,书信是HH半生的生活寄托,这早已经成为彼此平静流淌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HH多次设想自己亲临84号,与书信中的弗兰克见面,在弗兰克多次邀请后还是未能如愿,直到弗兰克离开人世,她来到伦敦,对着书店说“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读到此处,我甚至脑海中已经浮出“HH在包裹里跟马克思与科恩书店里的员工们装火腿的样子,我甚至想起了那些书信中的细节HH如何安排去英国的好友送给她们丝袜的,我还想起了弗兰克每次回信中的标准式找零钱”,一次次的期待,期望伴随着书信的幸福感而慢慢远去,人的情感并不会因为人的离开而消逝,就像这本书中收录的一封封书信,它们是永恒的。3、书店前段时间我刚刚读完著名社会学家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书中对印刷术进行了很多维度的解释,冯唐早在自己的多本杂文中标注“文字打败时间”,我们不再突然无策地只接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打败时间的除了留在抽屉最深处的信笺,就是我头顶的几千册纸书。在我去年写的我想要的生活的一篇文字里,就提到希望住处步行十分钟就能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书店,冬天可以供应热气腾腾的咖啡和窝进软绵绵的懒人沙发的设施,灯光不必太亮,安静一点,人少一点。可读完发现,我心中熠熠发光的书店场景却转移到了应该伦敦的查令十字的老书街,整条路上都是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尘的气息,木板缝里都能流淌出几百年来的故事,这包括了书中的,书桌上的,小咖啡屋的,还有相隔万里书信中的....忽然于2016.9.11

有了遗憾才算美好

在学校用了两节自习看完,我应该算看得慢的。说实话,这本书没什么特别有趣的内容,但在看时,内心难得平静。于我而言,这是在追溯一段往事,看时应是满怀虔诚的。为了电影慕名而看。爱书人的圣经名副其实,可惜我学问不高,其实书内容不多,但我看了很久,大多时间都是在翻书后面的注释,懂了很多知识是真的。其实因为书信收录不全,所以有点遗憾,我是真的挺想知道最后汉芙在弗兰克死后,写给他太太的那封信,可惜并未收录。看完以后,和同学讨论了挺久,汉芙与弗兰克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同学说,感觉有暧昧吧,从那日渐亲密的信件开头的称呼中可见一二。我想了想,觉得就算没有爱情,也有那么一点感觉吧,那么多年的通信,从止于交易的客户到能问候家人的朋友,还有那些字里行间里透出的默契,那应该不能算是爱情,应该也是有一种和爱情一样的,某种深刻的东西。也可能是我太肤浅,毕竟感情这事太复杂,我们只能从断断续续的信中感知一二。但无论如何,二十年的持续通信,从未见过一面,却互相了解并惦念。这大概是这本书最美好的地方,汉芙在弗兰克死后才来到英国,这是遗憾,也是美好,假若她在之前没有阴差阳错错过来英国的机会,那大概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也就不这样深刻而美好了。最后致敬一下书里所有人美好的情谊,那样靠通信来联系,不见面而相识,靠互赠东西来表达友好,这样纯粹的交往,着实让人向往。

一段与书相关的奇缘

在读《查令十字街84号》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仅仅只是因为包月的kindle里这部书的平均阅读时间是1小时51分钟……抱着随意的心态,看下来却是满满的惊喜与感怀。贾平凹讲“好读书就得受穷。”这句话在海莲·汉芙身上得以佐证。为了读好书她在美国给一位在英国的书商写信求购各种绝版的二手书籍。并以此与书商弗兰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因为财力不支持,没有办法前往英国一睹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风采。多年中几次三番要去,都因现实状况失之交臂。甚至于汉芙的好友路过英国她也写下了“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幻想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繁华的街道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书店极不相称的伫立着,书店里高耸的英式书架一本本泛黄的书籍静静的躺在里面,店主在柜台安静的看着书,等待着好书的客人买到他们称心如意的书。所以当汉芙一生虽未曾踏入这家店,但是这家店对于她来说,神圣且充满了光辉。而于好书者而言这家书店却是心中对这些伟大智慧敬仰的一个缩影。一部电影票的价格就可以买一本书,电影3小时就会结束,但是好书却可以让我们读一生。所以书即是最便宜的娱乐又是最长久的陪伴。与书店结下深厚友情的汉芙总是给他们寄去许多食物与生活用品。在二战后期的英国物资及其匮乏。所以如果按照价格来算,汉芙给予他们的远远大于书资。但是汉芙还是说“比起你们给我的东西,这些不算什么。”这或许正是一个读书人的心态,比起你们为我带来更伟大的精神食粮,这些食物的确渺小。汉芙一生以书为生,虽因此潦倒半生,却也因此名声大振。多年后的今天,薛晓路导演根据这本书改编了电影《不二情书》。爱极了这本书的我马上去看,看完后我却难以接受,用我爱的书作为引子却讲述了一个如此蹩脚的爱情故事。这本书从头至尾都讲述的是汉芙与弗兰克的友情与相知相识的亲人般的情感。而电影中仿佛在暗示这其中蕴藏着恋爱的气息这是我所不能忍的。20余年的书信往来,随着弗兰克的去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遗憾。而这本书也到了结尾,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也即将倒闭。但是随着这本书的传播查令十字街84号得以保存。这本书在出版之后便成为了畅销书,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而时至今日查令十字街84号也成为了地标式的景点,成千上万的读者慕名而去感受着汉芙对这家书店最深沉的爱。也充盈着自己内心对于书籍的爱。

万水千山相拥

珍藏版书皮白色打底中央有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小相。而内侧是美丽的英国蓝硬质封面。薄薄一册,却盛满了书店经理弗兰克与作者海琳(希望我可以这样称呼她)之间长达二十年的信件往来节选,书中后半部分附了几十页各种典籍人物的注解,真的很感激这些注解,让我不至于想了解hh看过的书单时知识过于匮乏而无从下手阅读前看过作者简介中海芙小姐贫困了一生,于是看那信件往来中便多了份期盼,希望她能有一笔可观收入去查令十字街84号,去伦敦塔,骑士桥…去追求她的英国文学,去见诸多老友。我仿佛已经看到她迁入新居又盛装款款,羞涩的出现在书店。可直到最后…那位英国绅士去世…书店老板马克斯离开…都没能看到团聚。若非亲眼所见,亲手所捧这部绵延不尽的温泉,我一定不会相信,半个多世纪前,沟通如此不发达的昨天,因书相知相守,跨越万水千山,一位温情女子与素未谋面的书店全体特别是弗兰克建立起的深厚情意。他们如同一家人,经历着英国限供的物资短缺,女皇加冕,美国大选…当一箱箱鸡蛋牛舌火腿漂洋过海去看他们,当一本本书满含惊喜期待与她相见,我已经无法感受这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在现实的困境中发挥的强大能量~爱书之人,惺惺相惜。反观现在呢~社会的极速发展亦无可阻挡精神的冰冷无知。仿佛综艺节目最新影讯电视预告深入人心,(当然并没有褒贬对比)当有人问起从小就读书吗并以看书当做迂腐行为所感到不齿时,想问一句:发生了什么?我不能回答以书相伴带给我什么,但起码,不会孤独~可与新近深爱的朋友海琳相比,自己似乎渺小太多。她的这本书信集,带着半个世纪以后的人们,纷纷沦陷在了书海,施了魔法吗?我好想去查令十字街,代她献上一吻。同时默默地对曾经留下典籍,滋养后辈心灵的人儿致敬!我们都亏欠你们良多!愿这本书可以感染更多人,愿精神与肉体都能够阔步前行。

被人铭记的购书往事

海莲不是因为作品本身被人记住,而是因一段购书往事被人铭记。海莲和弗兰克,这段关系让人羡慕,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另一个人给出几次购书单后,就能摸出这个人的读书口味。远距离的两个人,通过书信往来,交流书籍,再到交流生活。作为读者,庆幸弗兰克是克制的英国绅士,因为克制,这段围绕书的关系没能演化成言情剧,不然要无趣好多。弗兰克的妻子诺拉给海莲写信, “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我也羡慕您能写出那么好的信… ”有另一个女人和自己的丈夫在精神上共鸣,诺拉这信写得也算克制。心理不无羡慕,却能成为朋友。海莲对于书的态度挺有意思: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地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使不得呀!”为什么使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趁还在,就现在】 勿等物是人非事事休, 勿等人去楼空空悲切。

因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电影而有幸遇上的《查令十字街84号》。 书很有趣,准确来说,是海莲这个人物深深吸引了我。 书里全是海莲与书店店员的来信,字里行间,完全可见海莲的人物性格。 全篇一直开开心心地看着海莲与书店店员的来信,直到突然一封弗兰克去世的信件,真的让人心落谷底,很多情感表达不出的沉默的悲哀。 结尾在去世信后的两封处戛然而止,带着满满的遗憾。遗憾海莲在弗兰克的有生之年一直没有能去英国,遗憾一直没有能够去这家书店走走,遗憾一直没有能够与之相见。 尾声,女儿回信。似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还是沉浸在前面弗兰克去世的悲伤中。 经典之作总是带有悲剧色彩。也许正如尼采所说, 悲剧能够给人以快感,它能使人透过悲剧人物的毁灭瞥见那历万劫而不灭的永恒生命力。 一本书,80封信,从1945年10月5日至1969年10月,穿越了美国到英国的海岸,穿越了整整24年的时空,凝聚而成。字字稀贵,情感稀贵。 有些地方,想去的就及时去。有些人,想见的就及时见。有些话,想说的就及时说。勿等物是人非事事休,勿等人去楼空空悲切。

请代我献上一吻

看完全本再返回扉页看到那句“纪念F.P.D”时,感动油然而生。纽约和伦敦之间书信来往二十年,直到最后F.P.D逝去,海莲都未能亲自踏上那片土地,走进那间“我的书店”,蹬上古董木梯,掸去书架顶层的陈年积垢。那些在电影里跳过的伦敦街景,和那曾经美好的想象、温馨的回忆、远方的来信混在一起,永远沉淀在她的灵魂深处。这是本小小的往来书信集,作者海莲嗜书如命又囊中羞涩,偶然发现大洋彼岸的伦敦有一家旧书店藏书丰富且价格优惠,于是开始了信件购书之旅。期间海莲听闻英国二战后物资紧缺、每人只能限额配给到一点肉和蛋,便开始经常买些食品寄送至书店,于是长达二十年的书信情谊就此展开。F.P.D(弗兰克·德尔)的绅士、温和,海莲的直爽、可爱,以及其他员工的感激之情,“我一直对您心存嫉妒,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同点” ,从弗兰克妻子的来信中,都能想象弗兰克读信时的样子,嘴角微微向上,想着远方的她,看完小心折好信笺,还回忆着各种字句。会有遗憾,一辈子既长又短,每一年似乎都在讨论着去往书店的计划,书店员工们期盼着看到海莲,想象着热情的招待她,可是一晃二十年,弗兰克走了,书店老板也去世了,唯有书店还在那儿,可是海莲却还未启程。但是,见面与否真的重要么? 虽未谋面,那份感动却是真实,远方有一份依恋,每当想起,心生欣慰。分享几个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的太潦草了把,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了”(看着这段觉得嘿嘿嘿……)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原以为这样一本以书信往来为主要内容的书会是枯燥无味的,却在阅读开始之后欲罢不能,书中提到的那些陌生的古书和作者丝毫不能引起我的关注,但是却被海莲的热情和慷慨所吸引。我好奇四五十年代的英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他们的物资如此短缺?历史上的英国也存在着和中国建国初期一样的困难时期?英国和美国究竟有什么渊源,它们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性格上却大相径庭,一个沉稳内敛,一个热情奔放?这也正是弗兰克与海莲性格上的差异。最初是单纯的商业往来,神经大条的海莲不会换算英镑和美元让人莞尔;当海莲听说英国经济现状后,源源不断寄到书店的各种物资,很难想象一个自称"穷作家"的女子竟然对速未谋面的一群人如此慷慨;慢慢地,他们开始聊各自的生活,弗兰克和诺兰寄出他们的全家福,讲述度假的故事,分享买车的喜悦。海莲述说着自己的读书心得,讲述自己的新公寓,自己的新工作,自己生活的细节与美好;当他们开始聊各自的身体状况时,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我担心,担心故事以一种我不愿的方式结束。但是,那一天终究还是到了,突然的,却又在意料之中的,"卖那些好书的好心人"去世了。故事戛然而止,曲终人散……私以为,二十年来,海莲不是没有机会去伦敦的,看牙医、换房子不过都是一个借口,只是因为胆子小!就像信中她对好友玛克辛所说的:“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 ,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 ,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 ,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 。”于是,她远远的看着他们,关心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下决心,明年一定去!明年,又一个明年,再也没有明年……故事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结束了,我不知道海莲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是终于下定决心去找寻英国文学,还是让那间店那些人永远保持着想像中的模样?“但海莲 ·汉芙把这一场写成书 ,这一切便不容易再失去一次了 ,甚至自此比她自身的生命有了更坚强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 ——人类发明了文字 ,懂得写成并印刷成书籍 ,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 ,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 、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 。”

去查令十字街吧

看这本书是源于不二情书,影片中提到查尔街84号,于是兴冲冲地搜了这本书来看。书中纽约的汉芙与英国书店职员弗兰克,因一桩原本单纯的买卖关系竟演变成了长达二十年、多人参与的越洋友谊。笔尖倾泻下的个人感受,越过海洋,到达另外的国度。这种浪漫的事情,放在现在,几乎绝迹吧,书中的文字,可能只是老友间的谈话,却总能引起我我们的共鸣。总的来说,汉芙是个情商挺高的人,虽然他没心没肺,冲动热情,但你看,除了给钱以外,偶尔给物质缺乏的马克思科恩书店寄来火腿,等等食物,莫名中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而弗兰克先生,在我看来就是一板一眼,一直以很正式的口吻在回信,但渐渐的,我们从那些只言片语间看到她们的心心相系,其实我在想,如果他两 真的见面了,性格如此迥异,她们的友谊又会不会继续呢?那这本书还能集结出版吗?也许我们该庆幸他们最终都不曾见面吧!在本书里,我觉得并不见什么宣传的爱情,那是两个爱书之人的心心相息呢。好想去到查令十字街,去感受那纯粹的爱书人的世界。书中提到的,不买未看过的书,很有道理。我通常也会通过电子书,或者图书馆借阅,先阅读,如果很合 意,再花钱购买。因为我相信,好的书籍,会使人每次读完有不同的感受……

爱书人的圣经

由于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而结识了它,但相比电影童话故事般的结尾,真实故事更带有一种志同道合的希冀和微微的遗憾。两个素未谋面的爱书人,一个买书,一个寻书,诙谐幽默的文笔处处透漏的是温情,是善良,是人与人内心最底层的关怀。二十年,二十年的信件沟通最终却依旧未能相见,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这种情节就变得越发弥足珍贵,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名副其实!!!

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英国玄学诗人多恩说,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我想,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的时候,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另一种更好的语言。海莲终生未嫁,也许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写作事业,更是为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古板的绅士先生吧。EIGHTY FOUR CHARLING CROSS STREET.

暖作守宫养胃

看完汤唯和吴秀波的电影,这本被用来当一号道具的书像草般深深植入脑海,要囤要读的!精装的蓝封,很漂亮、很薄,中短篇,小身板里藏着大智慧;故事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暖心之作,精致的外在、厚实的内容,内外镶嵌了暖色调的金玉和良言。说白了,这本书也是碗心灵鸡汤。但跟时下到处泛滥的鸡汤们比,来得是那么低调、温婉,不是赤裸裸地捏着你的鼻子硬灌,而是慢悠悠地敲打你尘封已久的心门。同样也不得不承认,这故事的煽情值不低。得佩服作者用鸿雁传书的设定,这种设定是亮点,闪亮出来的光线遮住了鸡汤和煽情会带来的反感。人生无常,善来相伴。书比良师益友还要良和益,它不会嘲笑、教导、背叛你;和书相处的人,低头、抬头看到的应是善,而不是相轻。

一个人的买书观与读书观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里面全是关于书和生活的讨论。看起来要说不费力,真的不费力,就像在读信一样,但是要说费力,也很费力,因为里面涉及了很多英国文学上的作者名字与书名,要对照注释慢慢研究,读完一本书,发现对英国历史的了解又增添了一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介绍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二是传递了海莲的买书观与读书观。观念总结起来,大概如下:1、只买看过的书。2、一本书要看不止一遍才值得上架保留,只看一次就束之高阁没有意义。3、书架要定期清理,不再看的就要扔掉。4、精装版的书会带给人特别愉快的阅读感受。5、一本书只要一部电影的价钱,是多么划算的事情。这本书不知能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因为里面的语言实为平实、质朴、有趣、随意,不仅包括买书卖书,还有布丁的制作方法。他们的互动是带着对书的执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的。并且也能够看得出来海莲对去英国的那份向往,“游客往往带着先入之见,所以他们总能在英国瞧见他们原先想看的。”或许海莲所在的满是书的公寓里,已经到达伦敦了吧。另外本书赠了一本小册子,里面有几段别人的翻译,对比着看了一下,发现翻译真的很重要啊,语气和情绪感觉都有变化,但是各有千秋,无关好坏。看完这本书,我便上网买了一堆精装本,以前认为内容才有意义,现在想想精装本也有它贵的意义。我似乎也的确是更喜欢摩挲优质纸张的那种质感,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同时我也如此庆幸,我生活的年代没有物资限制供应,也没有书籍流通的匮乏。并且也庆幸,这本书买了精装本,让我连着读了两遍,我想它还会有更多次的被翻阅。或许我爱书并没有海莲那样深,但从此以后,我或许也会爱上做批注与旧版书,做一个像她那样的读书人。

查令十字街84号 星火里的友情

从读第一份封信的起笔开始,就期待着他们的爱情,仔细的看着日期,看着标注,看着祝福语,一度想着,两个傻瓜,为什么不抛开什么美国什么英国的,抛开隔着的这个不大不小的海岸,就不能见上一面吗。后来想想,不是世中人,岂知他们的无常世事。在成为男人女人之前,我们得先做人,还要想着身边人,要先活,才能生活。论你是书店的老板,还是个无名作家,还是个看书人,都得这样。强求是多,珍惜了才会拥有的持久吧。偶得的知心人,让即使分隔彼岸的我们有了个陪伴,亦或是不再孤单。退回来想想已是很满足。这份友谊来得太真切了,真到,让我读到最后,甚至想着,最好不相见。感情是火,熊熊的燃着,星火进了丛林,是控制不住的,我却相信,他们手里都握着个火把,很好的拿捏着。所以,这是一份让我仍有些不甘心的彻头彻尾的友情。

生活可以没有远方,却不能没有书

在海莲面前,我充其量只是个看见过书的人。我想起了初中时期,固定电话还没有成为普及的年代,我们学校组织和另外市里的学校搞联谊活动,手拉手,建立友谊,结成对子交朋友。两年里,通过书信的方式我和我的伙伴交流着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信寄出期待和收信的欣喜一直萦绕在心里,温暖了两度春秋。时至今日,电子产品随处可见,人与人的交流畅通得瞬间可传,再也不会有那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感觉。我想,海莲和弗兰克也会在书信传递间有如此期待吧?翻完这本书,感激于译者对文字的细腻处理,再高超的翻译,也会在翻译中不能完全展示原文文字所表现的意蕴,而这片让我感受到它的美,甚至于让我轻而易举脑补出它的画面。海莲,嗜书如命,挑剔果敢。拮据的生活没有动摇过她对书的热爱和渴求,阅读收集旧书是她的爱好,从来不买没有看过的书,将买没看过的书当做是一场冒险。我也有阅读的习惯,但相较于海莲对书的要求和执着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更别说是买已经看过的书了。海莲是细腻的,这使得书店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想和她通信,从内心深处感谢于她的食物,她的礼物,每个人都期待她能去英国,并为她准备了居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淌在信件之中,无处隐藏,真切而温润。书中的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是各种思想的凝聚之所在,海莲和弗兰克都是爱书之人,他们的内心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在某点上,他们能够达成共鸣,在弗兰克逝世后妻子给海莲的信中就可以看到,弗兰克妻子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灵魂伴侣一直存在于每个人对友人,对情感的最高追求上,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都期待遇到一个精神上相互支持的人。如同胡因梦描绘的那样,“好像我曾经验过一种没有目的也没有未来的爱,它不需要任何制度,也不需要什么承诺,它是独立存在、来去自如、无有牵挂的”。终究,英国之旅在弗兰克去世之前没有实现,终究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已然不在,书和远方,都是那么美好和充满吸引力,在海莲的心里,书胜于食物,胜于远方。纵是如此,因书结缘,便已亏欠良多。~ ~ ~ ~ ~ ~~~~~

无意中的惊喜

是无意中看到的这本书,自己也不是书虫,所以感触一般。不过倒是书信式的表现方式让我颇有感触,记得读书期间,笔友或者不在一个学校的朋友,经常会用书信交流,每每收到信都欢喜雀跃,是现在的微信沟通无法比拟的。可能内容没有变,倒是书信在时空的沉淀下,将那份情谊酝酿的满满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很喜欢去一些小店去淘去看,不一定买,二手的不多,倒是总感觉每个小店都有一个故事,每个小店都是主人的一部分,感觉很好。花店也好,书屋,小玩艺或者别的。喜欢唐诺说的,一个无垠的智识世界,却是由一个个小洞窟构成的,而书就是那些洞窟。这本爱书人的圣经或许不是读一两次可以参透的,或许也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催化,才能感受到那份翘首以盼

如果你在伦敦,请代我吻一下查令十字街84号

有些时候,追寻一个旧时代的细微踪迹实在是太难了。我轮番地使用google、bing和百度,得到的仅仅是几张模糊的,没有时效性的照片。tripadvisor上的照片稍微喜庆一点,但也看不见多少行人。就好像查令十字街快死了,死在人们的遗忘和喜新厌旧中。其实查令十字街活得好好的。它是历史街区(虽然这在伦敦并不显眼),是交通要道,是伦敦的图书交易中心(虽然已不在它的黄金时代),街的尽头还有查令十字街剧院和圣马丁艺术学院……如今,因为大量现代餐厅、唱片行和买手店的进驻而成为新的潮流街区--如果你不想塞车,你可以在世界最古老的地铁系统里晃荡片刻,然后从查令十字街站的出口钻出来,就像突然站到了这个庞大城市小心脏的正上方。只是查令十字街还是在模糊不清地对着过去说再见了。曾经是全英国最棒的专业书店和独立书店集中地的查令十字街在2001年以一场业主和租赁房旷日持久的纷争正式宣布独立书店黄金时代的落幕。负有盛名的女权主义书店Silver Moon,艺术书店Zwemmers和Shipley the Art因为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租金而宣布永久歇业。独立书店和二手书店大量地从临街的铺位撤走,如今留下的大多是大型连锁书店和餐厅这样流水更多的营生。而让Helene Hanff魂牵梦萦20多年的旧书店Marks&Co. 因为老板之一Mark的离世,后代也无意再经营旧书业务而很早就关闭了。原址在1990年代成为了一家大众唱片行,后来被几个零售店先后租赁。2009年,当它变成一家Med Kitchen,二楼的某个角落依然保持着当年旧书店的陈设,以纪念《查令十字街84号》和Helene的情谊。而现在,你能找到的,只是在一个新鲜的麦当劳标志旁边一段刻着铭文的铜片:“查令十字街84号,Marks&Co. 书店曾经在此营业。它因为Helene Hanff的书而世界闻名!”这是一个在旧时代里寻找更旧的时代的故事了--旧到我们都不能回到我们已经告别的习惯里继续生活了。我上一次郑重其事地写信是在我的大学时代,用来和潘浪、小萌保持联系。每次都会在信纸下铺好复写纸 ,方便留底,好时时翻看。算计着邮寄的时间,时不时地去翻翻信箱都是曾经重要的生活规则。现如今,连email我们都回复得越来越短,巴不得在微信上一个“在么”就能迅速展开一场聊天,你还有见过新的书信体小说么?邮筒里只塞满了各种各样账单和广告的日子里,哪里还有人能攒起给别人的哪怕只言片语来出本书呢?所以阅读这些辗转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东九十五大街14号”和东七十二大街305号”的信件变得极其有意思。Helene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编剧,她的剧本屡获百老汇老板的赏识,但从未被制作并并在百老汇上演。几乎所有可以查到的履历上都有一个扎眼的形容词“一生穷困潦倒”。直到她陆续出版了几本畅销书(其中包括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她的生活才以作家的身份安定下来。看起来就不是个时髦而且讨喜的人,在当时的纽约都有点格格不入。安妮班克罗夫在1987年的同名电影中的扮相实在太绝了。粗框的,能遮住大半边脸的眼镜,皱巴巴的从超市里淘来的褐色毛衣,配上乱糟糟的西瓜头,抽廉价烟草,只交几个朋友,对“不再流行的英国出版的英国文学”一片痴心,永远算不清英镑和美元之间的汇率,而且经常有神经兮兮的埋冤的嘲讽。但是多亏了这种热情的,白羊座式的神经兮兮,Helene让本来无聊的商业通信变得好玩极了。她气急败坏地埋怨那些过于时髦的纽约书店,固执己见地在信封里放上现金,吐槽英国圣公会的诸公们竟然容许这样一本邋遢的拉丁文《圣经》出版:只是第三封信,她就把自己亲戚的宗教信仰挨个调侃了一遍……在还称呼弗兰克“敬启者”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给Marks&Co.书店的员工们寄去了圣诞礼物--一个盛满食品的包裹。这在战后施行商品配给制的伦敦,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意外:弗兰克和他的同事们要么忍受每户每星期2盎司肉,每人每个月1个鸡蛋的配额,要么只能狠狠心花大价钱去黑市冒一下险。所以,即使像弗兰克这样一本正经的英国绅士,除了在信里言语谨慎地回应Helene各种各样寻找珍奇过版书的要求,竟然也开始慢慢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自己的同事了。安东尼奥霍普金斯在1987年还没步上神坛,演起一个沉默木讷的中年男人毫不费力。他会要求自己的同事塞西莉不要写信给Helene,因为他觉得不妥;他会在每天晚餐的餐桌上对着妻子诺拉说“做得美味极了”,尽管彼此都知道那点可怜巴巴的食材根本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他一本正经地回复Helene撒娇式地抱怨,说本着一个职业寻书人的精神,当然不会忘记她念念不忘的《牛津英文诗选》、《通俗拉丁文圣经》和约翰亨利。对着一个远在纽约的客户讲自己的出差,开玩笑说诺拉已经把他当做房客,只有带着Helene送来的火腿回家才能平息她的怒火,这是多么亲密的倾诉啊!难怪妻子诺拉会在后来给Helene的信里说自己都有些嫉妒了,连塞西莉都拿不定主意是否应该在弗兰克出差期间自作主张地回信,因为他们已经将这个想象中的,居住在纽约的女顾客称作“弗兰克的Helene”。其实,弗兰克一直到他在给Helene的第13封回信的时候才不再例行公事地将回信留件存档,并且终于把称呼从“Hanff小姐”改成了“亲爱的Helene”。Helene也是在很久之后开始称呼“亲爱的弗兰基”。她一直试图改变弗兰克在回信中那种英国绅士独有的拘谨感,她的努力见了点成效,但我还是觉得书店的其它人写给她的信更加亲密和活泼一些。英国之行早在Helene回复塞西莉的信里就已经露出了端倪。Helene对伦敦的想象里满是约翰多恩、伊丽莎白一世和温柏街,这简直和我们太像了。(我一度觉得整个伦敦就应该是《雾都孤儿》那种调调,之后就变成总觉得整个伦敦上空都应该布满骑着扫把的巫师。)是书店一众人等让伦敦在一系列细小琐碎的温暖事情中站了起来。塞西莉慷慨分享了约克郡布丁的菜谱;诺拉寄来了博尔顿老太太亲手绣制的带点爱尔兰风格的桌布,她自己则忙着在用仅剩的一双丝袜想办法在黑市上换几个罐头来。弗兰克更是提出了无数次的建议,Helene可以来看女王加冕,Helene可以住在橡原巷37号,Helene可以去见见博尔顿老太太,Helene也许还可以搭着他们“出着血”买的1939型的老款车去趟海边,只要它不回半路抛锚……只是弗兰克这边有多少建议,Helene这边就有多少突发状况。房东突然结束租约让她不得不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贴在了“东七十二大街305号”的公寓里。当她好容易颠簸着找到了报酬丰厚的工作之后,又不得不将一大笔钱交给了牙医,结果牙医外出度假了,她依然困守在纽约。不断的建议和突发状况有来有往地延续到了1969年,因为弗兰克突发急性盲肠炎戛然而止……如果不是Helene对古版书的痴迷,对远方的朋友的愉悦,以及力所能及的慷慨,或许再加上一点点的孤独吧(在她与哈泼杂志的编辑长谈之后,由衷地感叹“弗兰基,这世界了解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如果不是弗兰克彬彬有礼、事无巨细,甚至在通信的后期向Helene敞开了连他妻子都未能完全体会的内心,我们绝不会有这样的故事了,我们也绝不会有对一个二手书店如此的怀恋。一个是孤独的,一个是沉默的,但故事就是在这样的互相作用下,发生了。根据Helene1973年成书的《布隆巴利街的公爵夫人》的记载,她终于在1971年到访伦敦,拜访了名义上依然营业但已经空空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最终在1977年完全关闭)。她见到了那些喜欢《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迷,他们把它称作“读书人的圣经”。她也见到了诺拉和希拉,让他们见到了她从未改变过的嬉笑怒骂的开朗性格。只是,她还是与Marks&Co.,与弗兰克,这两个在记忆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部分永远错过了。在她一生中剩下的时光,她也只能和我们一样,从好友马克辛的信中,想象这个书店和那些人应有的样子了:“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我是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我们永远是不能回到旧生活里去的了。没人使用机械打字机了,没人写信了,没人再能准确地算出邮寄所需要的时间了,甚至去书店,或者读书的时间都在减少。我们也未必要因为告别一个时代而时时哀伤。我们只是需要知道,并且试图理解,那些慢慢的写字的,通信的,等待半个月、时时检查信箱的,在茫茫人海中,抓住一个知音的岁月,有它自己的温暖。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用一段回家的地铁加半个晚上翻完了这本书,结尾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地上豆瓣来看别人的书评,看到一句“我们都知道实体书店快要死了”,想起小时候闷热的夏天晚上,总是跑到开着空调的新华书店,一边看书一边避暑的日子,快哭了。

好叭其实好多话也是写给前男友的。

我浅薄。没能认真阅读每一个字,也没有像其他爱书人奉这本书为圣经,认真找了其中的每一本书阅读。一开始只是想看看这本书。囫囵吞枣地,忍着粗砾和无趣读下去。但是渐渐就算是我以这样不负责任,装模作样的读法,还是读得读得落下泪来。我浅薄。并不能说我是多么明白。甚至故事地点时间我都不太明白。但是看着那轻描淡写的书信,看着那了然无味的故事,最后却不知为何心酸而震撼。好像明白好书和其他自己喜欢的书的感觉。有时候好书你读的时候并没有很上瘾的感觉,但是就好像是注入你身体的血液,慢慢汇入心脏。到最后你并没有理解什么,但是你的心却感受到那存在的感情和故事。海莲和弗兰克相识20年,两人从未开口说爱。一个对书籍心中充满火热爱情的善良直率的女子,和一个优雅认真负责的英国绅士,20年通信,从顾客和书店到老朋友到彼此确定心灵相通。一直到弗兰克去世,海莲多次造访书店的计划都因各种事情耽搁,他们终身未曾见到过。最后海莲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我亏欠它良多。请代我吻它。海莲说。「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海莲说。「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海莲说。这个世界上。懂我的人。只剩下你了。海莲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有人告诉她:“去那儿准没错!”然后准没错的地方终究未去,准没错的人也一生未见。他们从未说过爱彼此,可是早已深知对方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弗兰克不在了。这个世界突然对于海莲来说。寂静而悲伤。弗兰克说亲爱的海莲。我已老态龙钟。最后他说。你要的书是否还要我帮你寻。查令十字街84号里他闭上眼的时候。纽约一间房间里打着看书的灯光也熄灭了。你深知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可能一直存留,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可是查令十字街84号还在那里。「海莲所推崇的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一个书评写道,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念念不忘。亏欠甚多。望代我吻他。

不关内容只关情怀

“书信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海莲.汉芙——— ——— ——— ——— ——— ——— ———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与同学交换着看的,一开始并不知道有这本书,我想,《查令十字街84号》之所以被大众了解,应该归功于《北京遇上西雅图2》这部电影,同学也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决定买。对这本书的期望值略高的她,说是在某天睡不着的晚上挑灯把这本书一口气看完的,看完之后借给我还没有忘记友情提示,让我不要对这本书报有太大的幻想…可能是受她的影响,我把书借来之后,就搁置在书架上好多天,一直没有翻开的欲望。我平常读书偏好带有浓浓中国本土风味特色,尤爱民国时期大师的作品,最爱汪曾祺的文章。对于外国文学,一直处于一种‘吃惯了豆浆油条大米稀饭红烧肉,却在某天意外吃了顿煎得还带血丝的嫩牛排配上奶油蘑菇汤’的状态。外国作品也读,但是没有那么经常。原因可能在于东西方文化思想表达的差异,再加上有些译者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和翻译的火候让我读了没有解馋的感觉。最开始看到书名,不太能得到什么信息,‘查令十字街84号’?为什么用这个地址作为书名呢?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之后,发现像是我们平常的订书单一样,全篇都是预订书、寄书、寄钱、送节日礼物…但是,又有不同之处——应该没有哪个订书人像海莲那样将订书单写的如此活泼,没有哪个卖家像马克书店的员工以及弗兰克那样贴心了吧…看到书三分之二的位置时,还是有感动的,但是平心而论,如果静不下心来,像看小说那样追求情节跌宕刺激的话,前面看的过程的确很无聊。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部作品而已,当看到作者名与书中主人公的名字相同时,我有些诧异。随着深入的阅读,我才发现这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作品,要想完成它,需要二十年的光阴。这是些真实的信件,二十年,横跨大洋,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互寄食物,彼此信任,精神互通,直到老去…无关风月无关爱情,纯洁简单的情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书信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很羡慕,那是没有短信邮箱微信的年代,只有泛黄的手写信,蘸着墨水写下漂亮的单词,每个字母都是情真意切。所谓的见字如面,这在我们这个快速消费讲究效率的年代是难得可贵的。如果可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喜欢、习惯亲手写信,不管信纸信封的好坏、不管书写的字迹美丑…不要在每个节日都群发一些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有时候,可能群发给哪些好友自己都忘记了。过年时,如果收到一封许久未见好友的信件或是一张戳了邮戳的明信片,会是一件多么让人惊喜的事情啊!收藏起来,夹放在某本书中,随着时间,慢慢沉淀,渐渐发黄,留下时间的痕迹。当你老了,头发花白,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展开信纸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耳提面命的感觉。”海莲说。不知如今还有多少人热爱阅读,坚持读书。或许有人认为读一些闲书是做无用功,买书的钱可以用来做一些可以获得直接利益的事情。对此,我不认同。一本好书带给你的积极影响远比你想象中多得多,这是其他物质所代替不了的。同海莲一样,我也喜欢淘旧书,但是我的出发点可能与她不同。记得我上初中时候,特别爱看《青年文摘》,我妈当时只想着让我好好学习,对于我不务正业爱看“闲书”的好习惯并不支持,更不要说出经费给我买杂志了。当时学校对面书店里卖的最新一期是五块钱,《青年文摘》每个月总会有好几期,偶尔买还好,一期不落的买下来确实心疼。对于当时还在上初中的我来说,这也算是不小的开销了。后来慢慢地我就发现,在人民广场路边的小书摊上也可以买到我想要看的书,上几期的杂志还有二手的旧书都比书店便宜,而且,在初中我就炼成了一双识别正版盗版的火眼金睛,买到的书虽说旧了点,但都是正版。三四本前几期旧杂志和一本新杂志一样的价格,我就这样经常去淘宝,问问老板有没有来货。到现在,家里面还有很高的一摞我当时淘回来的《青年文摘》。“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值得读的书耐得住推敲。《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评分之所以这么高,不单单是因为书的内容,更是因为那二十年淡淡的恒远的情谊,让我们心生敬意。那泛黄的信件也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柔软的深处…——— ——— ——— ——— ——— ——— 一知半解,抒内心之感,遂记。

事实中的灵魂寄托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当天下单购买《查令十字街84号》,我承认当时对于这本书的好奇源于电影,又听闻它是“爱书人的圣经”更是迫不及待,然而二十几天以后书店才发货,收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也许好事多磨,好书也无法迅速据为己有。拆开塑封后特别惊喜,这本珍藏版是我所得书里面最漂亮的一本,封面设计干净明亮,内页纸质精厚,信的收发地址和时间与信件内容印刷的色彩不一样,总之非常讲究。别册用宝蓝色字体,收了包括译者陈建铭和唐诺等人的短文。从前我读书从不讲究哪个出版社的哪一个版本,更不关心装帧编辑这些东西,刚受海莲.汉芙影响,下笔先写了这本书的模样。其内容很特别,借用海莲的偏好就是“亲身经历”的作品,全书是所有海莲.汉芙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店员弗兰克及其他英国人的通信,因为是信件,本无出版供读着阅读的意愿,故而真实流畅,所以我才觉得像是在窥探。在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海莲是一位格外幽默直爽又慷慨的人,而弗兰克则是典型的英国绅士,他们两人二十年来情谊的变化则通过许许多多细节透露出来,比如称谓和落款的改变,这也正是亲身经历的造化。然而隔着整个大西洋书信往来长达二十年之久,弗兰克为海莲东奔西走收集古旧书籍,而海莲魂牵梦萦着的那片热土,到弗兰克去世都没能踏上,她说过:“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这是一种精神的契合和陪伴,弗兰克的妻子诺拉说:“不瞒您说,我过去对您一直心存妒忌”。这是一个由当事人的笔墨写就了的故事,在读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想象着他们当时寄信等待的过程,想象着海莲在旧公寓里边读信边喝咖啡,想象着弗兰克走街串巷收购海莲要的书籍。文中有提到海莲原准备在伊丽莎白登基的时候去伦敦,后来我在一个时尚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主要讲伊丽莎白登基64年,从一个貌美青年到九十岁老妇,穿着一直考究,被称为“彩虹女王”。我醍醐灌顶般意识到海莲和弗兰克鸿雁传书的故事正是64年前,翻到那一部分,刚好是1953年6月。时间就是这样神奇,仿佛可以隔着64年的光阴去亲历文字构筑起来的情感,如今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不再是书店,但还是有许多人不远千万里去凭吊怀念,。而这本书之所以被爱书的人奉为圣经,我想爱书之人是孤独的,内心都渴望着一个“我的弗兰克”,最重要的是,海莲对于书籍的热爱和挑剔都多多少少引起大家的共鸣。我很少买旧书,一直想得一本《蓝色诱惑:爱琴文明探秘》,但各家网站都寻不见,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立即买了一本旧书。

两小时的二十年

昨天带母亲逛了半天光谷,逛乏了便一如往常去了光谷书城。不得不说汤唯和吴秀波让46年前的旧书又火了。(庆幸的是这两个演员都是自己喜欢的)进入书城摆在门口的便是当前畅销书籍,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又被摆在了畅销之首,没花任何时间便将其拥有,结账时收银员自言自语,这本书最近卖的怎么这么火。从这个意义来说,我自身是不配据为己有的,这本“爱书人的圣经”我竟是在46年后因为一部电影结识,且是在畅销书之列获得。这个周末闲的胃疼,一天两次往返于武汉这座拥堵的城市,也好,多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这些信件。用了两个坐地铁的时间将海莲与弗兰克二十年间似爱情似友情又似亲情的书信阅完,信件读起来有些乏味,海莲提到的书目及作者对我这种看到外国人名就犯浑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这也是自己不爱读外国文学作品得一大原因,却也惊讶,读到最后一封信弗兰克的离世时眼眶竟热了一瞬。无功无过,书的意义大于文字本身。两人长达二十年的信件,双方不断表示会面的意愿,却始终不得愿,读来着实让人着急。回到生活本身,知道在这个世界一隅有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灵魂伴侣实在让很多人艳羡。海莲如此幸运。也罢,读书少见识短,不能将所感,所悟很好的从深层面进行剖析。 就这样吧,生活还得继续,前方的道路依然需要自己去填补,即使身体再贫穷,精神世界不能空虚吧。

它就在哪儿

“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用了不到半天就把这本薄薄的书看完了,突然想起来还在读小学初中时候的暑假,和弟弟一人骑一辆单车去图书馆,一到就是一下午,那时候没有空调,小小的图书馆挤满人,我们还来不及擦干额头的汗,趴在桌子上上就开始翻书,头顶的风扇咿咿呀呀,外面的蝉鸣知了知了……再也回不去的夏天。感觉都要忘记书本打开的味道,每一本书都让电子产品取代了纸质书籍在高科技产品纵横的时代,书店还是在那儿,全世界最便宜的东西。一切看来都那么正常,正常到两人相识二十年却缘悭一面,正常到两个人通信数百封而未涉及一个“爱”字。但是弗兰克死后,他的太太写信给海莲说:“不怕你见笑,有时候我还会嫉妒你。”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念。———张立宪

由查令十字街84号谈到外文小说翻译

对“查令十字街84号”,之前仅是耳闻,从未有过读的欲望,我也是个俗人,受了北京遇见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这部电影的浪漫情节影响才关注了此书。整部书是由居纽约的嗜书如命的潦倒女作家海莲与伦敦名为“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之间的来往信函组成。海莲受不了纽约昂贵的书店,便按照广告给这家伦敦书店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绝版图书。自此,单纯的买书寄书的买卖关系逐渐在写信回信的过程里发展成了一桩维系二十多年的友谊。海莲买书,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负责寻书寄书。然后,伦敦书店的几位店员和弗兰克的妻子都加入给海莲写信的行列。海莲这边也有朋友受其所托到书店去拜访。头几封信件似乎有点无聊,还不足吸引公交车上颠簸的我。约莫十几分钟的时候,突然鼻翼一酸,一股暖流涌上。这书是慢慢升温的啊!正像海莲与位经理弗兰克及其他店员之间的情谊。从素昧平生到相识到熟知到亲热信任如老友一般,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和海莲一起,交了一帮推心置腹的好朋友。看了几篇书评,都重点刻画了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的“精神之爱”。但于我,至少在读第一遍之后,对这方面体会不明显。从未谋面的海莲与店员之间像老街坊一般在信件中絮叨着自己的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却让我倍感亲切温暖。再细想,感动我的是现在久已感受不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心和温情。酝酿许久、等待许久、漫长的信件终于落在了收信人面前,是他/她选的信封和邮票,是他/她亲手粘贴、投入邮筒,打开,是独属于他/她的笔迹,是他/她摩挲过的信纸,有他/她手指的温度,笔划的一起一落都传达着他/她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读信,仿佛就坐在他/她对面,看着他/她时而喜悦微笑,时而惆怅蹙眉,娓娓道来他/她最近的生活境况。这一切都是手写信件的妙处,而不似如今的即时通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故事的结尾是遗憾的,二十年的通信过程里,海莲虽然一直念叨着要去伦敦看弗兰克和店员们,却总被突发状况所耽搁。最后,当她终于站在魂牵梦绕的查令十字街84号前时,弗兰克已去世,书店早已物是人非。薄薄一本书,想留着慢慢品,却又迫不及待的快快读,读完,情感饱涨,眼角酸涩,感慨:终于读了本好的外国书!这要大大大大的感谢译者。一本好的原著和同样好的译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只有高水平的译者才能自如在两者之间架起彩虹之桥,使得“天堑变通途”。而水平一般的译者最多能修个乡村小路,让你通过译著去理解原著的过程坑坑洼洼,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异常。比如受热捧的外文小说“岛上书店”和“无声告白”,这两本书在国外还是广受好评的,但中译本读后,却是一片朦朦胧胧似是而非意犹未尽之感,完全体会不到书评盛赞的那般为哪般。其实以我读英文原版书的经验,隐约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原作者的思想和情绪流向以及书所想渲染的氛围。但这是建立在读过很多本英文原著对英美文化、社会习俗、作者文风文笔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当你产生这所谓的“国外畅销小说”到底好在哪里的疑问时,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完全是翻译的问题。去读原著,会扣你心弦,完全浸淫在作者所创造的情绪和氛围里,而读中译本就是“还可以,马马虎虎,一般吧”的感受。好的译者,第一层要书面翻译流利,第二层要深刻了解彼国彼时代的文化习俗,第三层要有非常深厚的中文语言功底,第四层需要不俗的文学文化修养与悟性,这四者缺一不可。然而,多数译者第一二项过关,第三四项不足,仅是把书用通顺的中文表达了一遍而已。但“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译者陈建铭显然是译者中的佼佼者,仅是读他的中文,就是享受,值得来回咀嚼。性格率真大大咧咧的海莲的信件总是风趣幽默轻松调侃颇有豪侠之风,英伦绅士弗兰克又是克制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弗兰克夫人诺拉的带着一丁丁点小醋意的家庭主妇形象,其他店员的热情、活泼、可爱,都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驻进了读者心里。它所表达的深情、温情、无奈、遗憾等情感也是经由陈建铭的文字深深感染了读者,使得读者能跨越时代和国界,或站在海莲憋仄昏暗的小房间里看她穿着邋遢的睡袍一边吸着烟一边入神的读书写作,或者来到查令街84号的书店看一丝不苟的弗兰克拂去书上面的灰尘,并细心包装好……若非译者,这种种的精妙恐怕要打个对折了。翻译这本书的时候,陈建铭仅是台湾诚品书店的一名店员。关键字:台湾、店员,足以让很多人汗颜了吧!据悉,他是受不了改编电影“迷阵血影“这个匪夷所思荒唐之极的名字,在没跟任何出版社联系且尚未跟国外购买版权的情况下就先译出了全书,以他对出版业程序的理解,只要一个环节没配合上,所有的心血即为白工。但是这位台湾的书店店员以对此书的疯狂热爱为引,倾献了自己的热情、才华,以匠人之风给中文读者精彩的还原了此书。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严谨条理的弗兰克的影子。所以,要问问很多大陆的译者们:当你们接手某本外文书的翻译工作时,你们热爱这本书吗?支撑你们每天工作的是对此书的痴迷热爱还是交稿日期迫近的压力和交稿后到手的厚厚一摞钱呢?我的微信公众号:哼哼豆将月光煮了酒欢迎关注

从前慢,车马慢,一生三两知己足矣

看这本的缘由是因为一个读书论坛活动,虽然之前那个很火的电影里汤唯和秀波的书信情缘源于这本书,虽然那部电影曾让我热泪盈眶,虽然这本书风靡朋友圈,可始终,我没去触碰书当你和一本书有缘时,机会总会找上你在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百无聊赖的一个打开,一个推送,一个邀请,我就临时起意去了,从书中的背景(二战后英帝国的衰落)、书单(汉芙的文史书单)、关于书店和书的若干讨论和书中所呈递的友谊、中英翻译的“信雅达”之美,我貌似读完了这本书但又才刚刚开始~翻开书,把信件的内文都看了,从1949年到1969年的20年间,主人公海莲.汉芙小姐和弗兰克.德尔及所属的马克斯.科恩书店店员们和家属们通信不断(参照人物图谱),从购书荐书延伸到生活的相互问候关照,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真诚,一点都不矫情,满满的温度~从前慢,车马慢,一生愿交三两知己即可!部分书摘1)打出生起我从没见过这么标致的书。拥有这样的书,竟让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它那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制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而不该委身在一间寒酸破公寓里,让我坐在蹩脚旧沙发上翻阅。 --- 海莲.汉芙来信2)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怀亚特还是琼森或谁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最好是小小一本,可以让我轻松塞进口袋里,带到中央公园去读。--- 海莲.汉芙来信3)我们都好喜欢读您的来信,大伙儿也常凑在一起揣摩您的模样儿。我坚信您一定是一位年轻、有教养且打扮时髦的人;而老马丁先生竟无视您流露出来的绝顶幽默,硬要把您想成一个学究型的人。您愿意寄一张您的照片给我们吗?我们都很想瞧瞧呢!---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店员来信4)被你知道了一定会挨你臭骂一顿!——我们去了你的书店。我们一说出是你的好友,便被大家团团围住。你的弗兰克邀我们去他家过周末;老板马克斯先生特地从里头走出来,他说他一定要和“汉芙小姐的朋友”握握手;他们所有人都一副要好好地款待我们才肯善罢甘休的样子,我们差点儿就葬身在难却的盛情之中!--- 海莲.汉芙朋友来信5)谢谢您接连寄来两封问候信。也很感激您的好意,不过说真格的,海莲,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我真希望我们能自己开一家书店,这样我们就能送几本书给您,多少报答您的一片好心。1、 真诚有温度读这些走心的信件,你会被字里行间的琐碎打动,被幽默诙谐互相损的对话逗乐,被看似不经意却很有心的关照和几十年的不见面也不翻船的友谊感动,或笑意流淌或感慨万分。真诚可贵,温度价高,两者皆有,可用心读之!2、 感动又遗憾两个独立的灵魂,在各自的生活里独立活着,以书为交集,彼此渗透到对方的生活中,海莲的朋友去伦敦会特意去她提到的书店,然后一说是她朋友就被当成贵客礼遇;弗兰克的同事家人和邻居都知道海莲,教她做蛋糕,给她织桌布,私自写信等,他们对她的每封信都是满满的友善和盛情邀约,她也活在了他的生活里。最后几封,日渐老去的他们会互相关注身体健康,可是不说再见却是再也不见,意外和再见总不是同时来,弗兰克的意外发病也为这段友谊划上了停顿好,却不是句号,友谊长驻心间。几十年的通信却始终没有见过面,不是不想,而是迫于生活的种种原因-财力不足、愿望不强烈、距离感等,可能遗憾才是最美的,每个人都有无数个理由不去见。君子之交淡如水,潺潺流于心间!3、 翻译的“信雅达”一个好的翻译是能通过上下语境语感,因时制宜的再创作给人耳目一新但又不违背原意的内容。对翻译没有研究,但是对比本书的中英文,可以看到比较,大家感受下:1)Frank Doel,What are you DOING over there, you are not doing ANYTHING, you are just sitting AROUND.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2)I love inscriptions on flyleaves and notes in margins, I like the comradely sense of turning pages someone else turned, and reading passages some one long gone has called my attention to.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3)This is not pepys' diary, this is some busybody editor's miserable collection of EXCERPTS from pepys' diary may he rot.这本书根本不够资格称之为《佩皮斯日记》,这只是哪个没事找事做的半吊子编辑,从佩皮斯日记里东挖西补、断章取义,存心让他死不瞑目!这本书,不关乎颜如玉,更无关乎黄金屋,我们只是在这个爱书成痴的女子和对书店兢兢业业的英国绅士身上,看见一种超越爱情的友谊,多希望我也有这样的笔友,听我絮絮叨叨,想我所想,爱我所爱,没有什么比懂得还不嫌弃更赞的友谊了。现在的我们不会像那个时代交通不便书信不便,用一天的时间去写,再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去等,沟通的便利让我们的交流成本变低,获取好友更快,一言不合就隐身,一言不合就拉黑,以前两三年才能了解一个人,现在2个月足矣,朋友圈、微博等各种平台让你尽可能的去抒发去倾诉去交友,每天翻看汹涌而来的信息,你还有兴致去认认真真了解别人吗?希望生活慢一点,希望我们对身边的人都多些耐心,少点套路,多些真诚!

趁机会还在

穿越大西洋,海莲·汉芙与旧书店员工20年间的书信来往。素未谋面的人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建立起信任与友谊,或许也只有用书信的方式才能配得上这因书结下的缘。不知道海莲有没有与弗兰克的孩子继续保持这种来往。宁愿相信是有的。最终海莲小姐也没能如愿和这间书店见上一面,即使是后来去了84号,书店和她的主人也不复存在,“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这句话能让人觉得深刻不是因为文艺范十足,我想大概是因为这是活脱脱的现实,很多地方想去却终究也只能是曾经想去,或者去了已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模样。向往一个地方就尽量到达,趁它还是那般模样;喜欢一物就尽量拥有,趁自己还喜欢;爱一个人就尽量表达吧,趁机会还在。

误解的爱情

以前看书评,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不知道这世上是否有这样天长地久的爱情,若有,我又当如何去拥有。为了这样天长地久的爱情去看这本书,看完以后才发现汉芙小姐和德尔先生确实是天长地久,只不过我倒觉得他们两者从未有爱情,只是个爱书人的交流20年的情谊故事,一切情缘因书而起。所谓爱书者的圣经。一位温文尔雅的英伦风格的绅士,一位活泼有趣为书乖张的美国小姐,圣经一样的纯洁,只不过说到圣经倒也有种将其束之高阁的隔阂感吧。于我而言,只不过是爱书人的故事,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的爱书故事

如果你有与我一般“肤浅”的爱书观,该有共鸣的

买这本书,当然是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电影里两个主人公因为一本书而产生缘分。整部电影大概有点文艺理想的意思,然而却浓化了缘分二字。故事之奇讲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为了奇而奇的故事,就少了不少品味。这个电影,就像是一个旁听了文艺课的校外生,偶然得知了查令十字街之名,便化用小说,扩写加改写了一个猎奇的故事。《查令十字街84号》是美国女作家和伦敦二手书店之间二十年的书信往来合集。适逢英国战后重建物资匮乏,作者从买旧书开始,到偶尔寄去伦敦紧缺物资,到与书店员工之间建立了不曾见面的友谊,几十年后,书店老板相继去世,跟女作家常常书信往来的老员工们也一个个离开了书店,女作家终究是没能去伦敦一睹只属于她的那个二手书店。这是一个属于爱书人的优美故事。我却只花了一个晚上就看完了所有书信,无他,情节起伏不大,信息量太少而已。看完,合上,一边感叹着这真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书啊,一边一个幽默、善良、热心、也许会把shit之类的挂在嘴边(中文版,根据翻译猜想的)、只买看过的书的奇特文艺的女作家跃然眼前,也许这就是书信的魅力吧。随书附带了一本别册,是别人关于这本书的解读文章。建议看完书再看这个别册,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这四篇文章可能不是专门为这本书的翻译而写的,有可能是各个人发表在某些地方的文章摘录过来的,分析得很好,又无推销之嫌。这个别册,算是个点睛之笔。我觉得我是一个爱书之人。我其实爱的是书的内容,希望从中找到生活生命的支撑和共鸣,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获得无限的延伸。海莲·汉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爱书人,又有着非常刻薄的存书观,与她相比,我们简直就是她说的“表面上爱书的人”如果你有与我一般“肤浅”的爱书观,以上该有共鸣的。

我也想有一间伦敦的查理十四街老书店

借了舍友的书在回家的火车上迫不及待的看完了这本书,注解很详尽,惊讶海莲·汉芙的爱书之疯狂与善良,他对书店的物质支柱,对英国当时状况的同情与对他们的关怀,还有弗兰克的绅士让人心动,同是爱书之人之间弗兰克与汉芙之间的的心心相惜让人欢快,飘洋过海几十年书信往来,最后没能见面弗兰克死的时候我忍不住眼泪,多遗憾,增添了一丝凄美,看完以后我决定要收藏一本,已经昨天当当网下单了,好书值得多看几遍。

云中谁寄锦书来

黄昏时分读完这本书,抬起头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和夕阳的余晖,眼泛泪光。这本书让我自觉的和小曈的《凯琪的包裹》联系在一起了,同样是战后的欧洲萧索的经济背景,安娜每次收到美国的包裹的欣喜,以及将之分享于镇上的人给我带来的感动,让我每每和小曈共读都会有些哽咽。这本书我没看出太多的爱情线索,只是其中一少部分,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穷困潦倒的海莲,买书都只能邮寄二手书,但仍然慷慨豪情的赠与书店员工们鸡蛋、肉、火腿等奢侈食物,给他们贫瘠的生活带来了色彩。而同样的,兢兢业业地弗兰克一次次地出差至英国乡间,为海莲遍寻古书,丰富了剧作家海莲的精神世界。一开始他们只是买书和卖书的关系,但是渐渐的俏皮性情活泼的海莲和绅士的弗兰克之间有了微妙的化学关系,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在讨论各个书时可以聊聊日常,聊聊家庭。他们的世界是相通的。可以聊各种书各个作者,在信里他们建立了他们关于书的次元空间,可以在里面任意驰骋。每次看到海莲豪放的在信里说:“喂,你在干吗?还不快去给我找书,你这个懒惰的家伙,不许再偷懒了”之类的词时,好像看到了俏皮的海莲站在曼哈顿白蚁丛生的公寓里,叉着腰扯着嗓子在喊一样。海莲看到弗兰克用她最爱的作者的书页来包东西时,心疼的喊“我要向被包在里头的约翰·亨利告状:主教阁下,斯文如此扫地,君岂信乎哉?”让人忍俊不禁,翻译的也很妙。我是一个对书有洁癖,喜欢新书不喜欢旧书的人,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没去过图书馆,看书都靠买,因为非常喜欢新书的味道和质感。另外一方面,不知道旧书被什么人读过,可能有人边抠鼻屎或者边挖脚趾头边翻书,总觉得读着有点恶心。但是看到海莲的信,觉得如果书是从一个爱书人那里传下来的,上面留有他的笔迹和注解,倒也是个奇妙的体验。这本书出版的只是他们20年间的部分书信往来,想必还有更多的只存于他们的脑海里吧。看完这本书,一想拥有一本牛皮烫金字体的古英伦书,感觉好有质感;二是想从此坚持和某人书信往来,想必老了的我们再来读这些书信,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也许到时也可以出版呢,哈哈哈哈

有多少错过还可以重来?

去过伦敦两次,但是没去查令十字街,因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距离泰晤士河不远。也算是爱书之人,钟芳玲的《书天堂》曾在十年前读过,但是不认真,翻前翻后,潦草地看过,也辜负了送书给我的那个朋友,他觉得我那时一定会懂书天堂里的爱书之人的戚戚之心。然而,我没有。自然,我就在十年前错过了了解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故事,所以,去伦敦闲逛,懂得去看诺丁山,却错过全世界爱书之人的圣地。一任自己附庸风雅地、以为自己是爱书之人,今日却在读了2016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之后,懵然地、撕下了自己也算是爱书之人的脸面。错过的,不止是在伦敦,前往那个已不是书店之地的拜谒;错过的应该是早应懂得因书而有缘的人间情谊,那种温暖,已不在世间。今天,已无书信已无店,有多少错过还可以重来?

我只想吐槽这个版本

我看的应该是这个版本的,因为豆瓣搜到了好几个版本…因为我很想吐槽一下为什么看到60%左右后面就全部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后记???我能理解译者,译者的好友,译者好友的好友都来写文字为这本译者首次翻译且十分出名的作品造势(?或者说鼓劲…不知道)但是,你也不能占那么多篇幅吧…而且觉得很多内容是重复多余的,几个人反复的说…好吧…停说下这本书,因为北京爱上西雅图2知道这本书的,知道他是爱书人的圣经,知道这本书是书信集等等…但是自己看的时候还是有不同,第一次看书信集,和结构完整的小说比起来,需要自己脑补的东西太多了,看的很快,后面才注意到每封信都有时间,然后开始关注收回信的时间,基本上每封之间跨度都很大,可能这就是书信的不同吧,需要你沉下心,花时间,等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可能很少有人会用书信交流了。我以前很喜欢写信,因为自己比较浮躁,写信的时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不止是信,每一次把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过程都是如此),会让你情不自禁的开始整理自己,总结自己,然后你会发现你变得更有条理有逻辑了。那段和朋友寄信的时候,我甚至想把自己的信复印一份保留着,不过一直没有真的去做…毕竟去复印信还是尴尬啊…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寄信的人了。回到正题,我又不得不抱怨这个版本的后记,强行给他们找他们有爱情的片段…我真是…最起码我是真的没看出来他们有爱情,也许是书信不全吧,但是,这本书的主题难道不是爱书人二十余年书信传递的情谊吗,并不一定就是爱情啊我觉得…另外,海莲的性格我很喜欢,特别是她的署名,每次都有新感觉~好吧…再次打住,这次看的太快了,也许我还会看第二遍,希望能有新见解。

《査令十字街84号》——云中谁寄锦书来,不识音容,愿留心头

书信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一种过于奢侈的浪漫。《査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小书,真实的收录了纽约一个普通的女作家海伦·汉芙与伦敦査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店员弗兰克·德尔以及几个书店其他人长达接近20年的书信来往。从一封封书信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大致的故事:海伦是一名钟爱古书的作家,但在纽约难以买到廉价的古书。于是她写信向报纸上看到的一家伦敦的书店咨询。以弗兰克为代表的书店店员热情的为她服务并通过邮寄为她提供了她需要的书籍。通过一次一次的购书,海伦与弗兰克等人渐渐成为了朋友。而在海伦得知英国战后的补给十分吃紧后,她十分热心的通过一家丹麦公司向这家书店邮寄食品等补给,在每个重要节日都为书店送上惊喜。书店里的每个人都为海伦的热心所感动,为海伦回赠了礼物,同时热心的邀请海伦来伦敦看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和弗兰克的通信也不在局限于书籍的购买,他们开始谈论自己的生活,开始谈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开始互相憧憬可以在伦敦见到真实的对方,他们慢慢成为了彼此精神上的一个依靠。然而,因为种种突发的经济上的原因,海伦的伦敦之行一拖再拖,尽管她一直坚持在书店购书,但慢慢的书店里的人一一离去,只剩下弗兰克在等着她的到来。接近20年过去,两人都不再年轻,对于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那么多年来不变的情愫。然而,有一天海伦突然收到了书店的一封来信,信里通报了弗兰克的死讯,两人终究没能见上一面。书信是很美的一件东西,因为它总是带有那么一丝神秘。当我们在拆开包裹,小心的打开信封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会在心里想象,这一次他会告诉我什么样的故事。而我们在写信时,总是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把最能让对方开心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样,我们在读信时,透过白纸上的字迹,我们也总是想象对方是自己心中最喜欢的模样。就像弗兰克猜测海伦是一个时髦、成熟又有趣的女士,海伦的心中弗兰克是一个稳重、温柔带点古板的绅士一样。很可惜,书信在这个年代已经绝迹了。我们不能再慢慢的描绘自己的心情,等一件有趣的事发生,我们也不能等到自己最想要表达的时候提笔回信,因为我们不知道信那头的人还会不会等。所以海伦和弗兰克尽管最终都没有能够见上一面,但我们也不能绝对的说这是多么的遗憾,因为他们的之间的感情始终没有被生活的琐事所累,始终没有因各自遇到的不顺心而产生误会,相反的,他们在各自的心中,永远是最好的模样。海伦和弗兰克的感情的开始是因为弗兰克的热心的服务以及海伦对书店热心的帮忙以及她信里表现出的有趣的性格。但他们的感情可以通过书信维系20年之久,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书。两人来往的书信中提到了很多书,也各自表达着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读书人的《圣经》。通过书与文学,两人成为了真正的知己,他们可以对于文学无所不谈,也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文字就明白对方所表达的。人生能得一知己,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哪怕是在大洋彼岸。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知己,两人都可以在生活的闲暇之余找到快乐,在生活的困顿之外找到依靠。也正是因为最后失去了这样一个知己,海伦在最后一封信中写道:你们若恰好路过査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是一本可以在一下午读完的小书,书里没有涉及任何场景和细节的描写,只是收录了来往的书信。但这也是她的妙处所在,我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构思自己觉得最美的场景。关注我的公众号,一起看书聊电影。很多人可能因为《不二情书》知道了这本书,但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人知道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1987年将她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极少数的我认为电影和原作一样棒的电影。首先,电影对原作的还原度几乎达到了98.26%,完美的展现了信中每一个有趣的故事。其次,她代替读者对当时的场景做了一些有趣的想象,展现出了一个性格率真、十分热心稍微带一些泼辣的女作家形象,也展现出了一个稳重、带着强烈英国男人色彩的绅士形象。同时,对于纽约街头的采景以及对伦敦当时社会状况的反应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的生动和具体化,让男女主角的书信来往真正的融入了生活中,在纽约和伦敦两个场景之间的切换也十分的顺畅和自然。电影的后半段,当男女主角的脸上明显的带有了岁月的痕迹后,电影一改前半段的轻松和缓慢,直接改成了两人隔空对话,很好的体现出了两人随着光阴的流逝想要相见的迫切心理,也使得电影比起原著更增添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电影的最后,年迈的海伦走进已经破败的84号书店,也呼应了开头,令人动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着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但建议在读完原作之后再看,因为倒过来的话可能会限制读书时的想象。还有,我好想要一台那种老式的打字机。影片最后,海伦抚摸着老旧的书架,轻轻的说道,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若她闭上眼睛,她一定可以看到一个绅士从柜台后面走出来,慢慢的摘下帽子放在胸前,微微一鞠躬,然后认真的亲吻她的手指,我等你很久了,女士。

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二十年与爱情无关

很多人看这本书应该都是在看了《不二情书》之后,而我是先看的这本书才去看的那部电影,这里得多谢室友买了这本书。不二情书里面一直宣扬着海莲和弗兰克的爱情,看的我很不舒服。他们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出来了,这二十年的通信是为了爱情。全书最后放出了弗兰克的妻子在他死后回给海莲的信,道出了这么多年来一个妻子对丈夫红颜知己的嫉妒。从海莲能把这封信公布就足以看出她对弗兰克这个有妇之夫并无半点杂念。海莲对弗兰克有感激有文学上的惺惺相惜还有对他家庭生活的祝福。弗兰克对海莲一开始是抱着顾客得尊重,后来对这位疯狂的读书人抱有敬意,等她开始救济这帮英国老友时则对她充满无限的感激和尊重。两个靠书来维系的感情是那么纯真与闪耀,我不希望别人给它扣上爱情的帽子。读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感触了就是:虽不能如海莲那般博览群书,但也要学习她读书,爱书,惜书的态度。已找到这本书的英文的电子版,待明日打印出来,再细细研读海莲与弗兰克。

陨落的旧书店,永恒的书信情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一本书,一封信,一段奇缘,陨落的是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旧书店,永恒的却是二十年书信时光中的那场奇遇。1、《查令十字街84号》一直都热衷于纸质的阅读形式,淡淡的油墨香,捧在手中,总觉得更加踏实。一直也愿意相信:执起一支素笔,静默地在一笺信纸上自由地书写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而将写好的信件装入精心挑选的信封中、填上地址、贴上邮票、投递给心中的人,这亦是一种微妙的情感体验。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被书中那一封封的信件深深地感动着。二十年,通信数百封,却缘悭一面。于海莲·汉芙和弗兰克·德尔而言,笔墨间流淌着一份珍贵的情谊,生命中却留了一份至美的遗憾。随着弗兰克生命的终结,书信的戛然而止,故事的华美落幕,我合起了书,但情感仍肆意流淌。多么想去看看老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旧书店啊——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又多么想沿着老街去听听海莲小姐和弗兰克之间的故事啊。我不知道,老伦敦的街头是否曾经真的存在这样的老书店;我也不知道,这般美丽的故事是否曾经真的发生过。但我愿意相信,相信这一切都曾真实发生,相信这个跨越大西洋的故事亦是真实发生过。恰如我一直愿意相信记忆是真的、情怀也是真的。2、陨落的旧书店英国了不起的小说家格林,在他的《哈瓦那特派员》中曾说:“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是的,对于1949年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全体店员而言,老伦敦的这条查令十字街、这家旧书店都曾鲜活地存在着,熠熠生辉。而对于1969年的海莲·汉芙而言,这条街道、这家书店都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随着弗兰克生命的终结,随着历史浪涛的洗涤,这家书店、这条书街都如同陨落。老伦敦十字街头的那家旧书店,或许曾经温暖了些许人的心灵,比如弗兰克与海莲。我想,每座城市都应有那么一两家旧书店,或许只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巷口,人烟罕至。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旧书店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情怀,更是对文化最后的坚守。还记得大三那年,去市图书馆参加的那场讲座——“最后的旧书店”。这是一家旧书店的老板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为了拯救即将倒闭的旧书店而做的努力。虽然演讲并不是很精彩,但却句句质朴、字字有力。患癌的老板,身体很虚弱,但却坚持完成了这场演讲,用生命诉说了他是如何一步步地与旧书结缘,并最终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整场演讲,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他最后的那句呐喊:在有生之年,我愿成为文化的摆渡人,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旧书店,它没有新书店那浓烈的咖啡香,也没有新媒体时代的便捷式阅读,有的,只是一份底蕴、一份气质和一份情怀。哪怕最后的命运如同“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一样陨落,但旧书店所传递出的精神和留下的记忆却长存在如海莲·汉芙一样的人的心中。3、永恒的书信情海莲·汉芙在书中说:“我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那不是跟买衣服没有试穿过一样冒失吗?”幽默而激烈,如白羊座的海莲。虽然我没法做到她这般率性,但从海莲的买书原则中,我们却能发现:就阅读而言,海莲坚守的是对一本书的再阅读。因年岁、心境、阅历的不同,一本书的再阅读着实是可能且必要的。好书如老酒,乍见时,只觉浓烈生涩而难以下咽,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显得愈加芬芳,甘醇如露。好书是经得起岁月的沉淀的,十五岁读它,觉得是它;三十岁读它,觉得像它;五十岁读它,却不再是它。这,便是一本好书所承载的内涵。书籍,承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存留着人类所成功拥有的一切记忆。因它,人类的记忆方可放置于我们的身体之外,不随我们肉身的朽坏而陨落。恰如,若不是海莲·汉芙将那场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汇册成书,我们便很难拥有这段奇妙的情感阅读。因为文字、因为书籍,使得这场记忆得以永恒,抵挡了一切时间的冲刷,不论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以后,只要人类的文明不死,这场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记忆便不会散去,这份关于旧书店的书信情缘就不会逝去。还记得,我曾说:“文字有毒,而我却噬毒成瘾。”或许,是我过于矫情了,也或许,和那些在深夜坚持写文的人一样,我们都对文字有着深深的热爱,并都坚信:市街从不是有效抵御时间风蚀的形式,书籍才是。所以,我们都愿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赋予那有限的文字中,大抵也是希望能在此生留下一些不会被时间冲刷掉的记忆吧。时光不老,记忆不去。这世间,陨落的是生命、是街角的那家旧书店,永恒的却是流淌在书籍中的一花一木、更是蕴藉在书信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缘。

一个白羊座女人

一个白羊座女人 她的男友死于二战 终身未嫁 书中处处可见她的敢爱敢恨和火热的热情当然 现在看这本书的当然都是受到最近上映的电影 不二情书 的影响 我也一样 比电影更能体现她所要表达的 无非就是谈人生谈理想就是不谈我爱你 现在的生活中很难再有这样的感情了

此情只愿锦书来

很难想象两个相互通信二十年,却未曾见面的异性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难道就没有一点好奇心?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可是海莲和弗兰克却做到了,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这份坚持。被他们的深厚情谊所感动。时间和距离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沟通的阻碍,只要相互真诚,即使不见面又能怎样?每一次的写信,都是一次诉说。每一次寄信,都是一份期待。每一次收信,都是一次“见面”。故事说的是,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一家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两人分别位于美国和英国,两个不同的国家。不一样的生活背景,不一样的环境和习惯,看着不同的街道和人群,很多地方都不尽相同。可是在书信中,他们有共同的语言。这让他们可以真诚的沟通,不用去想其它的。一个可以关心的朋友,就是一种宝贵的收获。没有见面也不会遗憾,因为双方都想象着彼此最美的样子。或许这就是最真诚的“见面”,想象是动人的,在书信中彼此已经熟悉。信件就是小桌,文字就是咖啡和甜点,彼此已经见面。想看这本说,还有一个原因,看过吴秀波和汤唯演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他们之间就是模仿海莲和弗兰克,之前一直通过书信联系,彼此互相帮助,互相了解,双方想象着对方的样子,汤唯想象着吴秀波是一个“教授”,吴秀波想象着汤唯是一个“读书的女学生”,不同的是他们最后有见面。只是和彼此想象的相差很远。谁说时间不是调皮的孩子呢?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没有准备的对方相遇,却不曾相识。又让相识许久的人,难以相遇。有时想想有一个相互通信的朋友,也是很不错的。就让双方在想象中相识,见与不见,已不再重要。那些温暖的信件,就是最棒的礼物。此情只愿锦书来,让彼此收藏,收藏着对方的真诚和情谊。

一封信的情缘

读书还算不少的我(自我感觉)再看不二情书的时候,突然看到电影里面说爱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我竟然一点耳闻都没有,这大大的刺激了我敏感的神经,想想我读书虽不多,但是耳闻目睹的也不少,这样一本爱书人的圣经却从来没读过,确实不可思议!从影院下来之后,毅然决定买一本通读一遍。电影上映之后一般书中的书籍物品都会很畅销,这次也不例外,京东上面基本上断货了!终于通过淘宝买了一本,价格稍贵!终于拿到手了,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就读完了,电影和书中的情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电影中做作的部分较多,里面太多的电影元素,而书中完全是以买书为重点,以购书搭起了英美两国人民友好的交流,特别是海莲她的慷慨解囊让我颇为感动,为他国的素不相识的人伸出友好的双手,我还是比较敬重的!全书以海莲幽默风趣的文笔写出了多部文学人物的精髓,读来朗朗上口,毫不生涩,特别是书中提到海莲从不买没有读过的书,与现在的我正好相反,现在我是不买就没读的了,城市里的图书馆已经离我好远了,借一次不容易啊,哎!可见读书已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以前的市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都被满目的商业街所覆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容许慢节奏的读书和思考,人们都一个劲的看着:“”向前!向前!向前!“”所以看完这本书后,我静静的思考了一下,人生脚步太快会错失很多旅途中的风景,我们偶尔也要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美丽的景色!

读的是情怀

海莲·汉芙说: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的下场吗?这大概是全文中最深得我心的一句话了。我热衷于购买已经读过的书,就像很多人不能理解我的行为一样,我也实在不能理解那些从来不做二次阅读的人。书籍的囤积与再阅读,无关收藏,无关摆弄。一本好书,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长远,永远不可能在我们的首次阅读里全盘掌握,所以,我们更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回身空间与之相处。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为了遇见不一样的人生。然,《查令十字街84号》暂时还不在我的购书清单上,做闲杂读物尚可。一个热情泼辣的性情女人,一个矜持稳重的英国绅士;一个是爱书如痴、贫困潦倒的剧作家,一个是为之寻书20载的旧书店经理。二十年往复于伦敦与纽约的信笺,一个个琐碎贫乏的文字,交织成一段简单却又充满无限人情味的流光岁月。这样一份从未被辜负的信任,一对儿彼此忠诚的买卖双方,一股源于书和知识的尊重,难道不是远远超过一段臆想的萌动爱情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来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因素,“你懂我”,足矣。也许是命运让弗兰克和海莲不曾见面,生命中所需的已经彼此给予和得到,见与不见已不那么重要。如此,这个世界才有机会看到这段由长久岁月串联的珍藏记忆。我们身处的这个凡事讲求高效的社会,写信成为一种情怀,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一种小资青年的游戏。我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称之为“读书人的圣经”,然在我看来,不过一种宣传的噱头,名不符其实。更像是一部简短的“英国文学简史”。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那么多那么多人对这本书信集所表现出的那股子狂热,少数是因为情怀,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表现主义行为。想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所拥有的伟大著作较之欧美国家的总数和更多更深厚,曹雪芹的《红楼梦》、老子《道德经》、孙武《孙子兵法》、《周易》……随便哪一本拎出来也足够一大波西方学者参读一生。俨然,所谓的“爱书人的圣经”在中国文学面前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在流淌的时光里,寻一段寂静的感情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2》,看完电影后,让人对这本书引发无限遐想,忍不住猜测那一定是一个比电影更美的爱情故事。只是,看完电影后就忙其他事情去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这本书。今天,趁周末,读完了这个故事,才发现原来《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讲述书籍与友情的书。这本书很短,关于那个书店的故事在一封封书信中徐徐展开。读那一封封穿梭在纽约和伦敦的书信,就好似看一汪清澈的溪水从指缝间缓缓流淌,让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所以,我直觉看这本书应该也是在一个极其惬意的状态下,你才能尽情享受这本书,才不辜负大好的阅读时光。而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悠闲的午后,茶几上摆着自己最爱喝的冰镇蜂蜜绿茶,整个人慵懒的斜躺在沙发上,沐浴在穿过树叶射进窗户的暖暖的阳光下,静静的看那一封封书信穿过悠悠存在的岁月,聆听经过岁月沉淀之后,他们之间如涓涓细流般弥足深刻的友情。穷困的女剧作家海莲因为忍受不了纽约既昂贵又庸俗的古旧书店,凭着心里的一股冲动,她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购得一些绝版图书,满足她对古老书籍的渴望。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很快,回信和她要的书就来了,这些书的到来为海莲的书架增光添彩,双方的信任很快达成。至此,海莲在未来的二十年里,都在这家书店购书。海莲把它和其他书店对比,戏称,这是“就近的书店”。海莲的书信幽默诙谐,情感也直白,她会理直气壮不加掩饰的抱怨对所购书的不满意,当对所买到的书非常满意时,她也会在信中毫不吝啬的赞扬弗兰克,感谢他为她带来了这么美好的珍本。而书店的“经理”弗兰克,从他的书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谦和严谨又博学多才的人。他会为海莲考虑用皇家邮政汇钱,虽然海莲最终没有采纳, 他会为这个迷糊的人把英镑和美元的兑换弄得清楚明白,他还会不厌其烦地在英国各地奔波,去为这个爱书的人寻觅她想要的书,而且二十年都不曾变过。静谧无声的付出,就像一种静默而有强大的力量,轻易的就感动你我的心。我觉得海莲是个很真实很纯粹的人,她买书的时候会仔细盘问书的价钱,却在和书店熟悉了之后热情的从美国给店员们寄去鸡蛋、火腿和香肠。于是,查令十字街那头,弗拉克一家人,书店的员工,还有邻居刺绣老太太,纽约的这边,热情的白羊座小姐, 他们不曾相遇,却因为书信变得熟知起来, 他们从未见面,却时常像老友一般互相关心,亲切问候。 这么几个人,通过书信往来诉说各自平静流淌的生活,咫尺天涯的友谊就这样开始自由流窜漫溢开来。人们常说爱情的形式有很多种,友情的形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即使他们从未见过面,他们的友情难道不是毫不犹豫的闯入了心灵深处吗?其实,海莲在书信中所表现出的对书籍,对文化的热爱又何尝不会触动读者的心呢。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人们逐渐习惯阅读电子书,很少有人会有闲情逸致去逛那一条古街,花一整天的时间去挑选一本自己珍爱的书了。读《查令十字街84号》,看海莲对书籍的认真执着,还有那在书信中自然流露出的对书籍视若珍宝的情感,我们会不自觉的被感染,沉浸在那个书香世界里,好似尘世喧嚣都已褪去,纷纷扰扰的生活自觉远离。更奇妙的是,我们也会像海莲一般,从未去过查令十字街,却好似已经在那条古巷徜徉无数回了。书中说,“这不只是一条街,它还是一整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会让你我都觉得身心畅快。随着弗拉克的逝去,这个故事迎来了它的结局。海莲最终都没能看到查令街十字路那个书店本来该有的样子。那几个人的组合已经散了,最终只剩下悲凉的记忆,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有人说,弗兰克宠溺海莲,海莲依恋弗莱克,他们相知相依,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人的情感本身就很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只要他们为这段情谊感到快乐满足就行了,正如书中所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可能一直留存,所有的东西最终都将逝去,只是,我想,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永远记住它,不是吗?文章首发于微博:一念纯粹(微博读书书评人)

无题

《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被捧的很高,说是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之前的电影不二情书也注明是为纪念这本书而出品的。真的很薄很薄,120页,又因为书信体有大量的空白,读完所花的时间不会比一部电影长。电影里说,这本书是把妹圣经,不过,看完书里提到的所有书是个超级大工程吧?还会有这么耐心的妹子么?全读完的人,还是妹子么?都是阿姨了吧?而且,我觉得他们之间好像不是爱情。汉芙说,我不会买没读过的书,让我这个读书从来不读第二遍的人自惭形愧。汉芙还说,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最后,50年代居然可以从美国往英国寄新鲜鸡蛋!!!新鲜·鸡蛋!!!最短的回信时间是五天!!!皇家邮政简直太强大了!!!

与爱情无关

与爱情无关——查令十字街84号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还是源于汤唯和吴秀波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从电影中得知有这样一本书,一直很好奇这本书中有怎样一个故事。这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纽约的一座没有暖情的破公寓里的穷作家海莲·汉芙小姐和一个位于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以专营绝版书的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以弗兰克·德尔为首的一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书中以他们从1949年10月5日开始至1969年4月11日为止信件往来为主,将近20年的图书订购与书店的回复。活泼风趣的海莲和严谨又不失幽默的弗兰克在你来我往的信件交流中逐渐成为朋友,成为彼此互相挂念,互相吐槽的一方净土。有人说他们之间有爱情,我不觉得。通篇读来有知己般的惺惺相惜,有朋友般的体谅关怀,唯独缺少的就是爱情,这本是个与爱情无关的故事。在通讯发达的现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很难体会接到信件的喜悦与期待。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么,你还能回忆起最后一次收到信件的感觉吗?我小时候电话还不曾普及,除了电视之外,能够接收到的外界的信息就是收音机,当时好多广播中会有交友信息。我们都会对远方满怀期待,不知道在远方是怎样一个世界,不知道远方有没有和自己一样对外界充满好奇的人,这就是当时比较风行的交笔友。想象一下,在远方有个人能够听你倒倒苦水,开解开解你的烦恼是不是感觉好多了,在我想来,海莲和弗兰克就是这种关系,他们以书为媒介,在买书的过程中逐渐熟悉起来,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进而了解彼此的生活境况,甚至连家人朋友也逐渐熟悉起来。虽贫穷但大方慷慨的海莲在得知英国在二战后进行食物配给制度,平民百姓食物匮乏的情况后,热情的邮寄去大量食物。与她熟知的不仅仅是弗兰克,还有塞西莉、梅甘·韦尔斯、比尔·汉弗莱斯。连弗兰克的妻子诺拉都曾与海莲通信。甚至连诺拉的邻居八十多岁的玛丽·博尔顿都因一块美丽绝伦的桌布与海莲结缘。海莲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一干人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却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我跟更愿意相信她是愿意与她相熟相知的这些人见面的。她曾委托她朋友前去探望这个与她交往很久的书店,“高耸直抵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一个年约五十的男士”,缓步走来。这家旧书店就像活生生的站在你的面前。故事在弗兰克病逝后结束,二十年的神交就此打住,明明有机会可以见上一面,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遗憾错过。海莲说“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从开头一直活泼爽利生动鲜活的交流,到蓦然看到这句话,顿时有种让人潸然泪下的感觉,一段美好的交往,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知己、高山流水就此别过。

关于书的温暖记事

如同岛上书店一般。又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准确的说是关于买书人与卖书人之间鸿雁往来的集册,这跨越了长达20年的通信,很长又很短。一个是美国穷困潦倒的女编辑,嗜书如命,直率真诚,一个是英国经营旧书店的经理,谦逊温和,绅士有礼,这两种画风的人之间,通过文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看了汉芙的文字,不觉笑哭,太太太可爱了,各种幽默,逗趣,她会对着素未谋面的他抱怨送书的速度,嘲笑他古板无趣的书信格式,书皮的装帧,翻译的蹩脚,后来除了书款,什么羊腿,牛舌,干燥蛋,丝袜,在彼时战时物资缺乏供应限量的年代,送上了一份真诚得心意,让人感到窝心的温暖。而通过称谓的变化,frank也渐渐和hf走的越来越近,他们时时聊聊旧书的内容,琐碎的家常,就像虽然很久不见的老友,但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对于这份情意,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为她寻觅满意的旧书。从frank一人,到后来他的妻子女儿,店员伙计,甚至老邻居夫人,都加入到写信的队伍中,这份情意感染着周围的人,让了看了心里一暖。旧时代人们交往,虽然物质基础很匮乏,但一颗真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简单的你来我往,是最最初心的体现!frank去世的噩耗来的突如其然,让人措手不及,我很不争气的哭了。只觉得满心的遗憾,他俩到底还是缘悭一面。从此信的那端,她的书店,再也不会有一个尽心尽力,为寻旧书踏破铁鞋,或正襟伏案,认真看信回信的温润男子很羡慕hf一生有如此书友,虽不曾得见,但他的气质,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已通过这一封封书信,连带着他指尖的体温与质感,跨越三千英尺的海峡,从大洋彼岸横渡而来,飘进了一个美国女人的心里希望有生之年,若能去英国,定要拜访84号,献上一吻,为hf,为frank,为所有爱书懂书的有心人


 查令十字街84号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