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49581967
作者:【美】尤拉·比斯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三十篇文笔优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构成,讨论了众所关注的“免疫”及“接种”等问题。
本书作者尤拉·比斯新为人母时,这个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比斯正视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共同忧虑,她理解这种焦虑正是面对诸多信息来源,面对人类自身的偏见、脆弱、不能相互信任,以及面对永恒的不可知与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时的一种无力反应。然后她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在一次次地面对着生命中的重要“抉择”,在我们每个人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代中,人们应当如何动用理性的力量去思考各种重要问题,如何去除偏见,如何接近真实,如何判断,如何抉择。
这本书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广泛涉及到历史、文学、神话、及医学历史,视域开阔,充满了思想的力量,仿佛在科学与文学的接壤处生长。可以说,这本书讨论“免疫”,但最终讲的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和命运到底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关联起来。

内容概要

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曾以Notes from No Man’s Land一书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她的文章经常发表在Believer 和Harper’s Magazine上。


 免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出差一个礼拜,没有跟爸妈通过电话。今天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堆着五本《免疫》的样书。这是出差前一直在编辑的、最上心的书。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爸妈间的两件事。第一件事发生时,我刚刚记事,印象很浅,详细的来龙去脉都是后来妈妈讲给我听的。当时我体质不佳,但那个年月,抗生素在我们的小县城并非常用药,所以生病后我只好凭着微弱的免疫力与病原体搏斗,最多用些中成药缓解症状。终于有一次,高烧难退,眼看着愈发严重,妈妈用棉被包着我来到医院,从医生手里接过一张抗生素药方。不巧的是,医院的药房里已经没有医生开出的药了。妈妈把我抱到外婆家,想在那附近的老干部诊所配药、挂水。医生接过药方,眉头皱了起来:“这是哪里来的药方?”“县医院来的。怎么?”妈妈紧张的声音。“你知道吗?如果把这些药给他打进去,他很可能从此就聋了。这是毁灭性的。”我就这样幸运地没有变成一个聋子。第二件事发生时,我已经上小学了。那是冬天的雪后,我跟小伙伴爬树玩,不慎从树上结结实实地摔下来。妈妈把我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蹬上车子直奔骨科诊所。一阵折腾之后,我的左手被用夹板固定好,挂在了脖子上。夜里,只能平躺,左手放在身侧,酸痛不已。我轻轻哼着学校里刚教的《小星星》,妈妈正心疼地抽泣。所幸,高中之后体质渐佳,但小时候几次生病的记忆像注射过疫苗后自动产生的抗体一样,永远存在。所以,当读到作者尤拉•比斯在《免疫》中的这些句子时,虽未曾为人父母,但确感同身受。怀抱着新生的儿子,比斯暗下决心:“我不要用儿子的命运赌博,不让他将来因为我的粗心或者贪心而受罪,我不会随意地对魔鬼说‘你可以拿走磨坊前的一切’,却在话音刚落之际发现那里站着我的孩子。”面对从邻州搬来的黑人妈妈们,比斯号召更多有条件的白人家庭为孩子接种,因为她认为“那些单身母亲可能刚刚搬到新住处,还没来得及给孩子们把接种针打完,她们这是情势所迫,而不是个人选择” 。……我是一名新编辑,刚接手《免疫》时,只看它的书名,就猜想这会是一本硬朗的科普作品,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科学术语,想到必须严谨细致的语言要求,我没有底气。但是,预审的过程很顺利。译者彭茂宇老师说,他“用一个下午一气读完,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多次重读,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激赏”,我也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全稿,脑子里除了对作者优雅、客观态度的赞赏之外,尽是小时候生病、爸爸或者妈妈带我去医院挂水的场景,尽是从医院回来、外婆在床边守着我的场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慈爱和关切,我能想象,比斯在写作这本书时,看着自己熟睡中的儿子,眼睛里一定也是这种神色。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比斯,之所以会写这样一本书,就是因为初为人母时的心情——短暂的惊喜和持续的不安。她不知道该给自己的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药,说不定一不小心,她的医生也会地给她一张我小时候得到过的药方,而她的儿子却没有我那么好的运气。于是,她开始了阅读、访谈、学习,她大胆地探索免疫这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并就这个领域,以母亲的身份与其他母亲、社会大众诚恳交谈,谈理性,谈信任,谈科学的伟大和有时候的急功近利。初为人母的身份让她的文字在理性之外包裹着优雅,彭茂宇老师在译者序中说她“因为懂得父母心,所以慈悲”。我仔细想想,感动我的也正是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普知识的传播很多时候是以“硬”的方式进行着,我们见识了很多手握权威的说教者,但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体谅我们内心深处那种疑惑和惶恐的对谈者。专家被调侃为“砖家”,教授被恶搞为“叫兽”,不仅因为他们的言论有失水准,还因为他们以一副高傲的面孔俯视着寻常百姓。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免疫》在美国登上多个好书排行榜,甚至受到比尔•盖茨的青睐,也许并不是因为有多少精准的科学表述,而是这份“不忍人之心”。说到科学表述,比斯的科学表述也是人文式的,充满诗意和激情。她这样形容免疫系统的运作:“我脑海中所想的免疫系统的景象,几乎像是一片浪潮,你能理解吗?那种张力,还有那些起起落落。”她这样描述纯粹的科学现象:”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我还记得当救护车飞驰过我们汽车旁边时,我爸爸兴致勃勃地向我解释鸣笛声音变化所展现的多普勒效应。当我们闲坐在家附近的河边,欣赏阳光在河面撒下的散金碎玉时,他会向我传授瑞利散射的原理,是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让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程度的散射,由此产生了红云,并且让暮色中的草地绿得更深邃强烈。在森林中,爸爸曾经为我拆散过一个食物残渣球,那是猫头鹰消化不了吐出来的东西,他利用其中残存的骨头重新组装成了一个小老鼠的骨架。”读到这样的文字,很难不联想到小时候缠着父母问这问那的时光。说到底,比斯能写出这样的语句,仍是因为懂得父母心,知道珍惜这些难得的亲子时光,并用这些唤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把自己的观点说进读者心里。将这些美丽文字精彩呈现的译者彭茂宇老师,也是一位生活中的趣人,常在微信中晒出靓照,硬朗的脸部线条配上稀疏的胡茬,穿一件休闲T恤,背景是健身房或者咖啡厅,怎么看都像是在片场休息的电影明星。其实,这位看似休闲、慵懒的文艺青年是一位作风严谨的科学家, “科学松鼠会”成员。对把这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他充满了热情。他几乎是逐字逐句地与我讨论一些关键章节(比如论述群体免疫力的章节)的译文,制作了十数页的译词对照表,还为译文撰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称赞这本书是“在文学和科学的接壤处生长”。新书付印后,他更新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说为了庆祝新书出版,特意买了一身新西装,还配了图片,一身笔挺,依旧像一位电影明星。一位严谨、风趣的科学家,是这本《免疫》的绝佳搭配。作为编辑,看到自己编辑的书走上书架,是小快乐;看到读者喜欢自己编辑的书,是大快乐;如果这本书恰好是自己喜欢的书,那就是幸福了。作为编辑方面的新人,能够遇到这样一本书,是一种幸福,我小心翼翼地享受这种幸福:算着时差、用微信拍照的方式跟洛杉矶的彭茂宇老师对译文的细节字斟句酌;捧着纸样跟初为人父的设计师修改N次之后确定封面设计方案;在稿件上留下由涂改液和各色笔记组成的纠结再三的修改痕迹……因为我不能辜负为这本书付出过努力的人们——作者、译者、设计师,更重要的是把作者给我的感动告诉别人,把书里的慈悲说给人听。我觉得这应当就是编辑最大的成就感了。
  •     感觉是医学题材书籍的一股清流。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竟是久久回味,思之良久。虽然乍看书名让人心生一丝抵触,怕又是充满学究气息和医学术语的学术书籍。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这本书不仅没有上述所及的学术知识,反而作者的描述之精彩,文笔之优美,让人读之如沐春风。并且,这股“春风”有着润物细无声般的感化作用。作者尤拉比斯作为普通母亲,她所关注、担忧的问题,也正是千千万万的父母所关心的。如孩子是否该进行疫苗注射,以及在不断变化的、充满了危机的外部世界对孩子的威胁等问题,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以她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现如何理性地、不带偏见地判断和抉择这些牵动人心的问题。书中也关注了现代人共同忧虑的问题。传染病、纯天然、免疫系统、抗生素等等,这些影响我们健康的种种,与我们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问题,尤拉比斯用富有洞察力的眼光开展了一场历史性的研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其精妙的思想和见解,让人赞赏。不可否认,人类对于医学问题的研究是一场经年累月的历程,我们探索,思考,最终,我们关注到的是自身。这本书虽然讲的都是与人类相关的问题,但其核心和焦点,始终聚焦于人本身。
  •     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的病毒恐怖,让人窒息,最后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才摆脱死亡危机。《免疫》这是讨论人类关于成长中接种疫苗的故事,请信任它们,它们会为我们带来健康,对病菌免疫。作者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本书主要讲述关于免疫、接种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一个刚出生孩子的健康显示着内心的焦虑。从内容上,书中表达了两个部分,一是关于疫苗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种族、宗教等方面讨论;二是作者时刻都在表达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他的小心翼翼,也因为他的出生,比斯开始调研免疫、接种。从结构上,整书有三十篇短篇组成,语言略偏于学术,加入了科学例子,近年来的社会传染疾病等等,贴近生活,使人并不陌生。书的开篇竟然是关于神话阿喀琉斯的传说,也是比斯第一次听到免疫力这个词。阿喀琉斯身体的健康、英勇,其实就是免疫力的体现,而他的脚后跟的缺陷,也许就代表着某种疫苗中的风险。比斯因为人们的传闻,在为孩子接种疫苗时,一直在犹豫着,但她还是相信政府,选择接种。接种,原来是指植物学上的接芽或者接穗,可当它用于种痘时,它比喻的是疾病的移植,比喻将以接受者的身体为根本,生发出累累果实。英国大使的夫人蒙塔古相信了人痘接种,把它引进了英国,死刑犯做了接种实验,使得活下来,并对天花免疫,这一试验也挽救了当时天花受害者威尔士王妃的生命。反之,天花幸存者伏尔泰感叹说,如果法国能像英国接受人痘接种,1723年在巴黎被天花扑灭的两万人现在还可以活得好好的。接种疫苗,信任疫苗,使得身体具有免疫力,才是正确的。书中在《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成为爱的手段》篇中,呈现了一个典型抵抗接种疫苗的事件——脊髓灰质炎运动,发生在尼日利亚。宗教和政治领导者们宣扬接种疫苗是西方势力的邪恶计划,怂恿大家拒绝接种,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尼日利亚侵入到17个国家,后来尼日利亚当局批准使用某种特定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抵制才结束。脊髓灰质炎病毒慢慢消散。另外,比斯展示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所有的爱,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手术,她都小心翼翼,为他选择做好、最安全的成长方式。《免疫》也是她作为母亲成长的书,不仅为自己的纪念,也承载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尤拉•比斯这本书未把某种现成的“正确观念”交付到读者手上,但却是在教会人们一种在问题及困惑面前应有的态度。
  •     原以为是一本科普类读物,但其实是一位母亲深情感悟,充满着人性关怀文字,特别适合初为母亲读者。作者思考医疗体系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得出结论为了自己孩子也为了所有孩子,注射疫苗利大于弊。 现在社会上也充斥着对于免疫的偏见,这本书可以起到拨乱反正作用,让你具备最基本常识,用更科学理性态度来看待孩子注射疫苗这一问题,消除无谓的担忧。 疫苗是外来物,而注射疫苗得益并不止于自身,疫苗引发出思考是,我们身体边界究竟如何确定。关于“自我”与“他者”的讨论最终把这本书推到了哲学的高度,留下值得深思的东西。
  •     确实是 "科学与文学接壤读物",一位惴惴不安的母亲对接种疫苗及免疫力相关研究的产物,写满"身为人母的能力和身为人母的无能为力",她的焦虑其实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对现代医学、疾病、环境的焦虑,不仅当妈的大家都值得来读,观点明晰,摆事实讲道理,很涨知识,触及不少带来启发与深思的观点,译笔简洁流畅,兼有文学性,看完收获颇丰;"当我们遇到和我们信念相左的新信息时,我们会倾向于去怀疑新信息,而不是去自省自察我们自己的信念",这点显然不仅仅适用于针对疫苗的态度
  •     150925
  •     读完后觉得,只读前三分之一左右就够了。
  •     陪闺女买书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拿起来读了序言挺有意思就买来看了看,结果发现书名很有迷惑性,极力推荐给刚当爸爸妈妈的朋友们看看。
  •     在每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种恐惧,害怕被独自剩下,被上帝遗忘,无声淹没于茫茫人海中。克尔凯郭尔在他1847年的日记中这么写道。那一年,他完成了《爱之工》一书,在书中,他坚称,爱不是通过言语而只能是通过结果来表达。 可悲的是,我们越是觉得脆弱,我们的思想就变得越狭隘。
  •     这位女士还是太宽容了,也不用什么都从各色人等的复杂价值观来找合理性,很多事情“因为他们蠢啊”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     一位母亲对免疫的思考总结成书,太多比喻太多主义,不是很好读。但可以从她的视角稍微了解一下母亲究竟是怎样面对孩子健康方面的诸多焦虑的。
  •     我觉得这本书蛮好的。很多中国的父母们都想要知道具体怎么给孩子打疫苗,列出个一二三四,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不然的话,很容易被来自伪科学的一二三四带到轨道之外去。这本书就是把理性思考带给他们的。
  •     一本首先从母亲之心出发的书籍。“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进而从科学、文学、哲学、医学、伦理众多角度,碎片化的拼图逐渐聚拢,重建对“免疫”的全方位认识。
  •     这书疫苗市场人员和公卫人员应该看,看看没受过理科教育的文科生会怎么曲解基础概念,会对疫苗产生怎样莫名其妙的曲解,还用文学手法来描述。
  •     独立性只是个幻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关于的免疫的比喻,作为一个文科生,做得很棒。但是科学性还是少了一些
  •     “化学制品是我们不信任的现代巫婆煎药。虽然在事实上,疫苗里并不含有醚和抗凝剂,但这些名词挑拨着我们对工业化世界的焦虑感。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将糟糕的健康情况和环境污染迁怒于各类化学制品,而这些名词则引导着我们去联想那些负面感受。”——这本书与《寂静的春天》不同,这本更容易读,因为她是一个现代妈妈的焦虑,对于接种疫苗的一种焦虑。作者是一位大学教授,在生下儿子之后写的这本书其实是一种对于自己迷思的解开,最终得到答案了吗?我觉得而并没有,现代医学往前发展,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但是这本书,足够让普通读者去了解到疫苗浅层的方方面面,如果要往深处读,就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去找专业的书籍读吧!
  •     任何一个在科学语境下有严格范围和定义的概念,在经过处于不同环境,经历不同处境的人的眼中,都有可能呈现出异常分裂的丰富的面貌。免疫这一概念,由于涉及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风险和效益的矛盾和平衡,变得尤其引人注目。对于一个多年接受科学教育的人,感谢作者从历史学文化学阐释学的角度全面审视了一个科学概念。
  •     东拼西凑,无一深入,缺乏系统性和事实理论依据或分析。全书只是一边倒的推荐接种,难以理解怎么来的高评分。
  •     一本很不错的随笔,借由接种、免疫引申出对医疗信任、环保、生理歧视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也是恰逢自己女儿频繁接种期,有感于这么幼小的身体就要挨这么多名字都看不懂、也不知道后果会如何的针,再加上前段时间毒疫苗的心有余悸,难免会有本能的担忧和疑虑。但想想,保持对加之于她身上的事物的怀疑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职,而在这怀疑下如何作为确实是我们一辈子都要摸索的事情了。
  •     没读完,没有为人父母的语境,读起来有点不耐烦。改日送个怀孕的朋友好了。
  •     私心很喜欢的一本书,两年前经历了作者描述的状态,常常困惑想这么多是不是庸人自扰,或者后悔有些选择做得不好。但将个人的感情放在更大的环境里,竟然得到了不同解答,视角的转换反而让看似无解的问题有了一点解决的理由和希望
  •     书是好书 引人思考 翻译得加强啊 有的句子都…不是中文的逻辑
  •     有关疾病的社会心理的通俗读物,文笔尚佳。
  •     一位母亲和一位诗人所写的一本认真的关于疫苗医学及其他的书。在机场充满期待地买下这本书。读它的过程,始于对其无趣的失望,而终于对其有趣的震惊。这是一本值得再读的书。撇去讨喜的部分,它的缺点是没有目录,且译文略显生硬。
  •     可读性很强。很适合普通大众读。
  •     文科生写的书,是还蛮好看的。但看完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     一本鸡汤,毫无价值,浪费时间。絮絮叨叨。广西师范大学的耻辱。
  •     这个人的读书方式和我很相像,她爸的一些想法也和我挺像。
  •     作了妈妈以后,越来越觉得不懂的事情很多,我觉得这是一本让人惊喜的书。作者是一个和我们有点焦虑的妈妈,她从最本能的妈妈的焦虑写起,从疫苗这个角度解释了我们和孩子生活的这个世界。书还是要好好选,不然是浪费时间,这本值得推荐。
  •     很神奇的书,小时候觉得接种疫苗不是什么大事,书里居然上升了这么多高度去讨论…还是有文化差异和国情在里面吧
  •     在科学与文学之间谈论免疫。浅显易懂,特别棒,推荐!
  •     人类学家如何看免疫?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