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文艺形态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309092455
作者:谢波
页数:198页

作者简介

在当代文学中,1949一1966年的文学现场具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作为“组织形态”中极重要的一员,《文艺报》既是“转折”的产物,又是其催生者和见证者,不但目睹了文学形态中鲜明的政治社会化特征,更深入参与了这一进程。《文艺报》的现场感直接与当代文学中最为核心的进程相联系,与最为实质性的语境相联系,与最为激烈的整合过程相联系。视角由此而生。

书籍目录

绪论《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66)
上篇 媒介的当代特征
第一章 《文艺报》与当代文艺思想
一、接受的策略:此消彼长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本土化
三、“双百方针”的转向
四、“两结合”与以后
第二章 《文艺报》与文学制度的重建
一、体制的历史
二、专栏特征
三、社论的价值
四、体制内格局
中篇 《文艺报》的编辑格局
第三章 《文艺报》主体特征
一、高规格布局
二、理念与方法
三、个体与身份
第四章 被批判的《文艺报》
一、批判的分类
二、先行的批评
三、针对性:1954年
四、批判链:1957年
第五章 《文艺报》的批判
一、“有节制”的批判
二、被动中的主动
三、从“常规”到“非常规”
下篇 《文艺报》与当代写作传统
第六章 《文艺报》的“作者”
一、“第一作者”
二、“执行作者”
三、“毒草”作者
四、群众作者
第七章 《文艺报》的“失去”
一、“失去”的作者
二、“失去”的传统
结语后续研究的可能
附录《文艺报》(1949—1966)年表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媒介与文艺形态:研究(1949-1966)》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谢波,1977年生,江苏大丰人,文学博士。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中心主任。主要著作与论文有:《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学院品格》、《理念与图解》、《一种变更知识生产的方式》、《思想者的不治之痛》、《当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中国现代文学概论》(张爱玲、张恨水卷)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作者直接表达出的与中国相似的体制只是苏联作家协会的组织结构。事实上,苏联作协的许多其他形式与内容被新中国广泛借鉴。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斯大林执政中期所形成的文艺政策,几乎全面影响到了新中国的文艺政策,而这种政策所建立起来的体制,也基本决定了新中国的文学体制,从而影响着整个文学的面目。 《文艺报》本身就是这体制的产物之一。正如苏联《文学报》等媒介从属于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一样。萧三在这篇文章中,就简单介绍了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的体制内容之一: 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有自己的机关报纸——《文学报》,有自己的机关刊物,现在有四种全苏联性质的定期刊——杂志,即:《新世界》(主编西蒙诺夫)、《十月》(主编潘菲诺夫)、《旗帜》(主编瓦地姆·考及夫尼可夫)、《星》(主编普洛科菲也夫)。前三种在莫斯科出版、后一种在列宁格勒出版。相对比,《文艺报》显然也具有相似的身份: 到了1959年,全国文艺刊物(不包括报纸副刊)达到89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的那些“机关刊物”,尤其是《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后来陆续创刊的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还有《新观察》、《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等。 这只是作为文学体制内的出版物这一部分,即使在出版方面,苏维埃作家联盟还控制着自己的出版机关——“苏维埃作家”出版社。 该出版社1949年以前就已出版过几百万册文学书,在中国与此相类似的出版社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除了这些出版物之外,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还有完整的作家福利机制、作家分组机制(作家俱乐部)、青年作家培养机制(青年作家大会与文学研究院)、作家稿酬机制等。这些机制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作家联盟机制,成为文学机制的重要基座。 这是作家被组织化的表现之一,更是文学机制的功能体现之一。基于对苏联机制的信任与借鉴,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分别于1949年7月成立,并于1953年正式改称现用名。作协的地位在艺术家组织中是最高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这一重要性很大一方面体现在其权威性上:“固然一方面来自于它的领导层拥有当时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文学理论家,另一方面则是政治权力所赋予。”这也许才是与苏联一致的思路和方法。


 媒介与文艺形态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