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峡口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08652037
作者:王军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历史的峡口》是新华社记者王军最新推出的重磅作品,选取了作者2010年以后撰写的9篇最新作品,记叙落点跨度150多年,其间,是中国近代以来被迫的转型,也是人类最大规模的转型。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正在中国进行着,追求现代化的脚步使人们忽略了城市化本身的复杂性,对建筑文化和乡村文明的戕害、对城市规划的短视、对城乡利益的分配不均无不令人哀叹。中国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决胜的时刻到来——公私关系之再造、地权契约之重建,邦本所系,正在奋力推进之中。这一转型还没结束,正在冲击前方的峡口。前方的峡口已透过来光亮,如何冲得过去?
《历史的峡口》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定格这一场宏大叙事的若干镜像,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国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国之北京以及南国水乡,钩沉历史,发力当下,把这些故事放在更加辽阔的背景下书写,更能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明资源,助中华巨轮驶过历史的峡口。

书籍目录

前言
壹 圆明园的记忆/1
“自圆明园焚毁至今日,历七十二年。”1932年,滕固为《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一书作序,“毁后残迹,经自然销磨以及强有力者之窃劫,所存遗物,为数已微。吾人执笔述此,俨如描想千年前之古物,能不令人叹息。”
贰 首都计划的百年大梦/25
1928 年北伐成功之后,国民政府营造南京。这是15 世纪初明成祖朱棣改建北京之后,中国首都城市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规划建设,并牵扯一场规模同样可观的技术与政治之争,见证了辛亥革命终结帝制之后,中国在那个动荡年代里的光荣与梦想。
叁 革命风潮, 向故宫荡去/37
“即使我人不自惜文物,亦应为世界惜之。还观海外,彼人之保惜历史物品如彼,吾人宜如何努力?岂宜更加摧残?”
肆 建筑师林徽因的一九三二 /59
“思成又跑路去,这次又是一个宋初木建—— 在宝坻县—— 比蓟州独乐寺或能更早。这种工作在国内甚少人注意关心,我们单等他的测绘详图和报告印出来时吓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痛快:省得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
伍 梁陈方案的成本 /71
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成、陈占祥提出的在北京西部近郊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的方案,是在经济上不可行吗?
陆 城市化转型 /93
公民财产权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城市化可望由土地财政模式转向不动产税模式;强拆式的城市化也可望演变为契约式的城市化。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将由此引发。很大程度上,中国社会能否顺利转型,冲出“历史的三峡”,在此一役。
柒 再造魅力故乡 /105
“请大家放心,我们会让全世界关注我们美丽的水乡,因为我们对高楼毫无感觉,我们的陈家祠堂比高楼重要!”在广东佛山农村,3000多位南宋遗民的后代欲对抗城市化“霸权”。他们的诉求,对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形成挑战。
捌 中国城镇化的盛世危言 /137
在这一轮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小汽车成为规则的主导者。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从本世纪初的32%蹿升至目前的57%,高于50%的国际警戒线,能源安全成为头等大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海军装配了第一艘航空母舰。
玖 大北京的未来 /173
在资源环境压力空前逼迫之下,新设中央行政区的建议被再次提出,它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描绘了怎样的前景?

内容概要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供职于《瞭望》新闻周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2001年)、“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2003年),发起“北京建筑文化周”(2004年),参展法国波尔多“东西北南”艺术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5年)、荷兰“当代中国”展(2006年);应邀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全美规划大会、美国规划协会总部、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布莱恩特大学发表学术演讲。2008年8月,应上海世博局之邀,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提交展陈学术方案;2009年4月,应邀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政策问题,为中央党校市长班授课。
他的著作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建筑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其中,《城记》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读书》杂志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东京大学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9年召开《城记》研讨会。
2011年6月,《纽约书评》以三个版面发表《城记》英文版评论,认为:“这本书与帮助人们改变城市环境思考方式的经典之作——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相似,并成为这个国家新兴的城市保护运动的核心著作。”


 历史的峡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书在办公室放了好久,瞄过几幅古建筑的插画,想当然以为是拼凑的讲保护古建的书,就没有翻下去。这一次偶尔的邂逅,一个就是一个月。今晨五点多无意中翻开,王军的视角吸引了我,将城市融于大历史,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朝代更替、工业革命,娓娓道来,悄无声息地把土地革命、圈地运动、财税制度、契约精神贯穿其中。不得不称赞作者对文字、对历史的驾驭能力,而这一切只是表象。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躯体,更是灵魂的表象,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迹和智慧结晶。秦直道、大运河、万里长城、故宫,见证了中化献身无与伦比的大规模生产力!圆明园中西合璧,许多建筑堪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体,这不正是印证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让人对闭关锁国的定论产生了怀疑。尾大不掉,对于一个有数千年文明、以“中”自居的古国,要接纳外来文明是何其痛苦的一件事,就像婴儿的孕育,怎能不经历分娩之痛。历代王朝更替,无不是对旧朝代的涤荡。项羽火烧阿房宫之于火烧圆明园、或之后的破四旧、大规模对历史印迹的清洗,建筑,也仅仅是一个可触摸的文明,还有那么多留在思想中的结晶。
  •     最近在看《晓松奇谈》,一个高晓松讲的口述历史的脱口秀节目。历史,就是当时的执政者为了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相信他的思想进行的洗脑教材,所以才会有清朝满族入关的时候焚烧了大量的介绍明朝的历史史料,所以才会有当中华民国建立,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时“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而为明朝“正身”,而捏造了大量的明朝忠贞烈士的故事。高晓松口述的关于民国时期的历史,关于自己家的《朝花夕拾》,关于台湾,历史显然在他口中更加真实和立体,无论里面是否带有主观色彩,我觉得都是可以拿来听一听。昨天讲到二叔以及x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导致悲剧的发生,当然,另一个时代也造就了某些更加可爱的、善良的、温良恭俭让的人。这些历史,能够焕发出你的好奇心。慢慢我发现,作为读书十多年的我们,对于历史,了解的竟然只有皮毛。历史教科书能够交给我们的,只是历史浩瀚繁星中的一丢丢。我们的历史知识,仅仅来源于课本中的少量以及某些被篡改过的电视剧。关于圆明园,在历史书时代了解到圆明园曾经两次被毁,万恶的八国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惨无人道的破坏,导致我们现在去园里,仅仅能够看到残存的遗址。《历史的峡口》关于圆明园的记载,是这样的。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是康熙赐给还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又称为“夏宫”。雍正即位之后开始大肆修建,后来乾隆年间将圆明三园格局建立完毕。曾经参与火烧圆明园的英军将领巴夏礼曾说“皇帝和他的朝廷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圆明园度过”,所以,在他们眼里,当时相比紫禁城来说,火烧圆明园,更能代表他们对执政者(咸丰)的惩罚。曾两次被毁,第一次是咸丰十年,1860年,参与破坏的是英法联军。起因是中方羁留前来谈判的英军代表,进而10月,法军冲入圆明园,大肆抢劫。10月18日,英军在圆明园内放火,“万园之园”成为一片火海。第二次时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驻守北京西北郊的八期兵丁勾结宫监以及附近地痞恶霸,乘机抢掠圆明园。当时圆明园的美,被一名叫做阿里文的摄影师记录下来。他曾经写下:那些装饰五彩斑斓,绚若彩虹……你看,如此丰富和迷人的色彩,浸透在北京湛蓝的天空中(所以当时是没有雾霾),随着观赏者与太阳位置的移动,如万花筒般变化无穷,在大理石建筑的映衬下令人夺目……让人仿若来到“一千零一夜”的神话世界。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也确实是命途多舛,或者说很多古建筑、城墙、祠堂,都经历过相似的命途多舛,以至于以现在的视角看,当时的决定是多愚蠢,不带一点思考,对本是瑰宝的遗迹进一步”践踏“。”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革时期,当时的生产队在遗址内进行平山、填湖、还搭建养猪场、鸡场以及工厂和仓库,甚至建成民兵的靶场。而且,被八国联军烧剩的残墙断壁和一些遗迹被拆毁,被运走的石料竟然被用作其他建筑搭建,曾经几十年前被清朝皇帝大肆修建的皇家园林竟然变成了采石场!当然园内的绿化带、凉亭、古木被破坏的更加不计其数。读到这样文字的时候不禁感慨:英法联军抢走的文物是被运回大英帝国博物馆保存起来了,但我们又对之前的瑰宝做了什么?这是我们的愚蠢。在50、60年代,书中记载到,市政府为了”改善交通“,也曾经下令拆毁城墙,城墙上的砖头能够拿去卖,竟然还有歌颂拆除城墙的诗歌,仿佛这是一种创新的、应该被鼓励和倡导的行为。也就当时的愚昧和无知能够解释这一切。直到1988年,圆明园遗址才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关于圆明园这一生的历史,一部简史。
  •     第一次在读书会推荐王军老师《历史的峡口》这本书时,大部分小伙伴因为不了解王军老师,看到这颇有些宏大的书名,不由得联想起以往读过的众多“重量级”历史书籍,于是一部分人否定了我的建议,一部分人沉默。为什么历史这个词一跃入眼帘就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否定和沉默?为何历史这样一个我们从进入学校教育就不断被提及的概念,会让一个人在成年后回避?我们到底该如何与历史给人的沉重感和距离感舒服的相处?王军老师的书从一个很有趣的角度给了我最优的答案:如果你爱一座城市,请深爱。北京是我长大生活的城市,我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可三岁以后的记忆都凝结在一座重量级的城市中:北京。北京被历史赋予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地位和象征、喜怒和哀乐。我一向喜欢将物质世界拟人化,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本身就带着观察者的认知和情绪,就像我们提到历史这个词时内心的触动一样,如果你带着关切和爱去看待当下的世界或者回顾过往的种种,或许一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王军老师对北京的关注从城市的变迁着手,多年前读过王军老师早期出版的《城记》一书,其中关于北京城墙的拆除、梁陈方案的争议,以及大量的老北京图片资料,均让人印象深刻。时隔多年,此次读罢王军老师的新书《历史的峡口》,不禁又将《城记》找出来翻看,竟在两本书的前言后记部分看到了某种相似,一种感动无以言表。好似多年前的一份爱,因为年纪尚幼,未能体味,如今偶遇,更加珍惜。《城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来一份邀请,希望我能够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学术会议提交一篇论文……。……这段历史太厚重了,宏大叙事的社会生活与坎坷多舛的个人际遇非淡墨所能承载。在对历史资料的含化与创作过程的吐新中,我仿佛被送回到从前,无法逃脱来自彼岸的逼问:如果你是他,你又该作何选择?生命的痛感让我与历史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沟通。……这些年,我努力寻找着梁思成的足迹,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里捕捉着他的回音,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各种情绪。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认识论的这个怪圈,使我数度举笔,却欲言又止。……《历史的峡口》:……在北京地铁一号线,我打开这一天的“地铁读物”——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看了一会儿,我身前坐席上的一位老先生站立起来:“你在看孙先生的书!你在看孙先生的书!”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没想到你们还在看孙先生的书!”……“是啊,我在看孙中山先生的书,他的书很好啊!”我脱口而出。“确实是好!他的观点今天都不会过时!……我们从台湾来大陆旅游,这是我太太。国父的书我们从小就念,他写得太好了!可是,现在台湾的年轻人都不念了。没想到大陆还有人念!”……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一时百感交集。……2011年,我参加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研读孙中山先生著作,被深深打动……现在,我们经历的每一年,都是某个值得纪念的100周年。对于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发生在北京的那一段段故事,当下的我们只能用勤奋、严谨的调查研究以及发自内心真诚的热爱去发掘和记录。通过王军老师对梁思成先生所做研究的整理和讲述,梁思成这样一个和中国建筑历史紧密融合的名字变得真实鲜活起来。在《历史的峡口》书中《中国建筑史之新纪元》这一篇文章里,加入了对林徽因先生的介绍,尤其摘录了大量林徽因先生当年写作的书籍和文章原文,详细展现了梁林之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依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耐读又能引发深刻的思考和回味。她进一步指出:独有中国建筑敢袒露所有结构部分,毫无畏缩遮掩的习惯……几乎全部结构各成美术上的贡献。这个特征在历史上,除西方高矗式建筑外,惟有中国建筑有此优点。从王军老师的书中我同样获得了对于孙中山这个名字的立体化认识。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从来是片面和脸谱化的,教科书、影视作品、历史读物,无论哪一个角度,都带有传播者的意图。所以这么多年,我总疑惑,这些被贴着伟人标签的人究竟为何值得铭记?是否因为主流宣传与个人生活太过于脱节,历史事件与当下人的思维方式太难以产生共鸣?所以我们的知道如此肤浅,甚至我们的理解都存在歪曲。王军老师选择研读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建国方略》。写作者在文字中传达的思想和理念最直接也最诚恳,好的读者能够读出作者的真实和虚伪,好的作家也能够通过灵魂的触角探测到人类之间与生俱来的共鸣。这样的文字是精神的宝藏,肉体消逝,文字和思想的鲜活被一代又一代的阅读者存在脑海。他在《建国大纲》中写道:“每县开创自治之时,必须先规定全县私有土地之价,其法由地主自报之;地方政府则照价征税,并可随时照价收买。自此次报价之后,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会之进步而增价者,则其利益当为全县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建设纲领,这也是一百多年前,这位帝制终结者认定的中国转型之道。……《历史的峡口》确实讲的是历史,可是,它不再侧重于历史的沉重,而是引导读者见到历史的规律和价值。书中提到的“历史的峡口”更多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北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重要转变。书中王军老师花了重要的篇幅探讨中国城市化转型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是否有可能由土地财政模式转向不动产税模式?强拆式的城市化能够演变为契约式的城市化吗?中国历史上用来登记田亩的“鱼鳞册”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让城市人恐惧的高房价和城市公共服务的种种弊病到底是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如果你对一个城市有爱,你会好奇她的成长过程,你会心疼她的拆改再造,你会思考她现在出现的种种矛盾为何发生。最重要的,你会期待她的未来发展,因为,她的未来里面,有你!你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一定与这个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如果你爱一座城市,请细细品味她的过去,好好珍惜她的现在,并且,尽你的一份力,哪怕只是简单的关切,为我们共同的将来,种下一份良好的愿景。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作者的一系列文学评论的集合,比较偏重城市规划。很细致地还原了南京、北京等城市的规划史,还是挺喜欢王军老师的文风的
  •     王军新作,与前三本(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十年)编排格式相似,依然是由历史回顾和现实考察组成,前者包括圆明园、故宫、南京的首都计划等故事,后者则涉及到土地确权、房产税、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中央行政区等论题。核心关切一以贯之,总结和反思的程度逐渐深入,虽有部分解决方案无法让我认同,但不影响对此书的推荐。
  •     @李文正馆,一下午翻完。看学者型记者写的书真是一种享受,比市面上烂大街的非虚构写作风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特别王军老师关于土地财政很不动产税的反复论证和推荐。另外的感触就是国家级媒体的资源,单就材料和采访对象而言,不是普通的市场化媒体能拿到手的。所以干货满满,信息增量巨大,不知道老师看到书出来以后一线城市的楼市再次疯长会作何感想。
  •     精选集,没有看之前三本大作时的满足,对于土地政策的视角值得一看,但是在建筑史观的问题上,我还是支持赵老师的观点
  •     覆盖面非常广,本书以历史为线串联起来不足为奇,却读出了由建筑到城市再到土地的递进层次,感难能可贵。独立文章集结的文集都是三星起步,这本给个五星。感觉可以再放一段时间再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     十年前初到北京,读到了王军的《城记》,对于近代国人“焚琴煮鹤”般的方式,对待古城、对待古建筑、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了扼腕与愤懑之情。这种感觉太过强烈以至于作者的后两本叫好的书《十年》和《采访本上的城市》买回来以后,一直不忍去翻看。 最近去图书馆,看到在新书架上有这本崭新的《历史的峡口》,站着把作者写的前言看完,已经没有了十年前那种愤懑的感受。也许,经过这么多年,作者成长了,而作为读者的我也成熟了一些吧。整本书除了隐约透露出来的对于古建筑的美好追忆以外,更多的是对当前经济社会中最棘手的问题的不同于官方的一种分析、解读、以及真挚的建议之心。
  •     可读,但深度不足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65】前言很棒。正文是作者2010年以后撰写的9篇作品,记叙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国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国之北京以及南国水乡,跨度150多年的追求现代化的转型。自给自足、可循环的农耕文明成为过去,只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打怪兽了。
  •     不厘清公私和土地关系,民穷不可解,国富也终不持久,更不要奢谈驶出历史的峡口。
  •     在读老师的书
  •     虽已没有当年读《城记》时的兴奋,但王军写作关涉的核心问题从来没有变过。每次从北京归来,都叹息那里已是一座没有记忆和过去的城市。
  •     -对农业文明的否定,会带来文化的消失、记忆的毁灭
  •     【2015.11.23 — 2015.11.25】
  •     最后一篇文章北京的未来值得在北京的朋友们看看。
  •     顺手一读,主要兴趣在于梁林,无他
  •     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情充满字里行间,希望这样的呼声能被更多人听见,一起完成好时代的转型!
  •     才疏学浅读不太懂,但是不乏趣味性,读着挺有意思
  •     从老板办公室顺的,还不错的科普读书。印象最深的就是04年通州就被规划为行政新区,但是11年之后才正式推动。政策在中国的推行,难啊!
  •     关于圆明园的石材倒卖,房产税的征收缘由,北京规划的问题,都让我了解了不少,谢谢!
  •     讲到北京人口和水资源的时候,觉得这座城市真的很脆弱
  •     有些篇章比较弱。但提示了许多近代史上有意思的题目,特别是晚清民国的建筑史,国民政府时期首都建设规划与国民党高层派系的政争、民国初年改造故宫三大殿为议事厅的计划等等。传统的历史研究对于这类议题关注很不够。
  •     这些东西没有如我一开始猜想的那样联系起来讲(也很难联系吧),只是作者散落各处文章的结集。我只看了首都计划那篇,用的材料是原计划、一篇台湾博论和墨菲传。感觉自己已经过了读这类文章的年纪。
  •     史料价值。。
  •     王军近年的文集。没有《城记》那打破砂锅纹到底的深入,多了参访稿般的浅出。论证了房产税的势在必征,也透露出北京城建规划的无奈。
  •     自《城记》以来一以贯之的关切,到这一本已深入到对相关制度改革的强调。“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已不仅事关古城保护与城市规划设计,更在于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与财税制度来保证社会公平以及公共服务的良性循环——所以,本书的要旨在序言和第六篇文。当然,还有民国南京规划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精髓要义、广东保护传统村落的努力、还有北京:圆明园西洋楼的宝贵旧照、故宫在民国时的两次存亡风波、错失梁陈方案后的恶果、令人揪心的北京未来城市规划⋯⋯P.S.:之所以能不到两天读完本书,中信正常而少图的排版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三联出版的《拾年》至今仍未读完!图文混排又两栏文字实在分散阅读精力并拉低阅读效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