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宇宙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09777852
作者:[美]爱德华·多尼克
页数:392页页

作者简介

在那个混乱嘈杂、疾病横行的世界
一群发奋图强但又脾性古怪的天才展望了
一个像机械钟表一样运行的宇宙
他们是皇家学会成员
他们创造了现代世界
·
·
17世纪行将结束之时,自然和超自然仍密不可分,疾病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那群世界上最聪明、最雄心勃勃和 最好奇的科学家也还在被新旧观念的对立所折磨。这是一个天才纵横的时代,也是一个混乱嘈杂的时代,一切都酝酿着变革的因子。波义耳、伽利略、胡克、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儿等天才人物的不懈努力,永远改变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虽然他们相信天使、魔鬼和炼金术,但他们也相信宇宙正按照精确的数学法则运行,就像是一个错综复杂但异常完美的巨大的机械钟表,完美地集迷信和理性于一身。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描绘与自然深层奥秘搏斗的科学家群像,他们的成果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他们促成了现代世界的诞生,他们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然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关键。
·
·
【编辑推荐】
·
这是一本想了解科学史的人不能不读的难得佳作。我们可以通过作者通俗而不失生动的叙事,认识那个天才成群结队的时代,认识科学与现代世界的关联,认识人类世界的科学史。这是历史上首度透过科学社群的集体力量寻找描述宇宙的简洁的数学形式。作者认为,他们努力的成果,永远改变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描绘一幅引人入胜的科学家群像,他们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关键。
·
·
【媒体评价】
·
多尼克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天才的形象,他们为有趣的书写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来源……他以能够把握鲜活细节的独到眼光,辅之以对历史的再创造及对所选主题的热爱……笔下人物有血有肉,是一部引人入胜、增广见闻的好书。
──《出版家周刊》
·
多尼克关于科学革命时代历史的流畅书写,讲述了诸多关于社会变革之时的关键人物与事件的有趣故事。
──《夏洛特观察家报》
·
一部生动描述早期科学史的著作……笔调幽默、布局合理、精彩纷呈。
——《科克斯书评》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混乱的局势(Chaos)
1. 伦敦,1660年
2. 撒旦的魔爪
3. 世界末日
4. 死亡包围着街道
5. 忧郁的街道
6. 伦敦大火
7. 上帝的创作
8. 解放世界的想法
9. 欧几里得和独角兽
10. 少年俱乐部
11. 突围!
12. 狗和无赖
13. 一剂毒药
14. 螨虫和人
15. 没有观众的一场戏
16. 将一切拆解成碎片
第二部分 希望和怪兽
17. 前所未见
18. 像羊一样大的苍蝇
19. 从蚯蚓到天使
20. 畸形动物满街走
21. 在美景前浑身发抖
22. 想法创造模式
23. 上帝的奇怪密码学
24. 秘密计划
25. 喜悦的泪水
26. 金鼻海象
27. 打开宇宙的保险箱
28. 桅杆瞭望台的景观
29. 人造卫星轨道, 1687年
30. 呼之欲出
31. 两块石头和一根绳子
32. 墙上的一只苍蝇
33. 赤裸的美景
34. 这里有怪物!
35. 对抗野兽
36. 从漩涡中脱身
第三部分 迈向光明
37. 人人生而平等
38. 奇迹岁月
39. 解开所有奥秘
40. 会说话的狗和意料之外的权力
41. 特写下的世界
42. 当电梯的电缆断裂
43. 最大的争议
44. 争斗的结局
45. 苹果和月球
46. 造访剑桥
47. 牛顿胜出
48. 与胡克先生之间的纷争
49. 世界体系
50. 只有三个人
51. 恰到好处的疯狂
52. 寻找上帝
53. 结论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
索 引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爱德华‧多尼克(Edward Dolnick)
美国作家,曾任《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专栏作家。文章散见《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等,著有《救援艺术家》《伪画家的技能》等书,其中《救援艺术家》一书获得2006年爱伦•坡奖(最佳犯罪实录类)。对于写作《机械宇宙》一书,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硕士学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回到自己的根源”。
【译者简介】
黄珮玲
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硕士,专职译者,译有《伤心人类学》《别睡!这里有蛇》,后者获得2011年开卷好书奖(翻译类)。


 机械宇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现代科学精神的发源,已经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来到了不列颠。达芬奇式的天才,不需要什么阴谋论和穿越或者秘籍,是人类从古希腊古罗马就开始的知识传承。从一群天才到另外一群,来到了英国皇家学会,资本,技术,天才在这里可以聚集起来,探索宇宙是如何运作的。这个时代的科学先驱们,在探索宇宙运行的实践中,需要怀着对世界的无比好奇,才能从思维上不断创造新的概念,甚至是跟宗教权威相悖的思想,来解释世界如何运作。这个时候的探索、发现之旅,光是想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发明还没有存在的新的轮子的能力,才能在连工具都没有的时代,为了探索每一个新的想法,创造出新的工具。所以这个时代的先驱们,都必须是达芬奇式的天才,继承从维特鲁威开始的罗马传统,多才多艺,从对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学能力、构建系统的工程能力,正是从达芬奇就开始复兴的古罗马传统。而且在科学还弱小的年代,不但要能自己创造性的用新概念理解世界解释万物运行,自己从零到一用所有可能的材料,来创造从未存在过的工具,不断迭代优化。还要正好在那么一个圈子里,一群充满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天才,有足够资本且同样渴望知识的有钱人,一起去思考问题,构建工具,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开启实证科学之路,光靠自己难以具备所有这些条件,而且所有工具都是当场发明,绝无仅有的,没有一堆这样的人在,就像达芬奇的时代,只能画在纸上。现代的科学技术爆炸,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科学知识。通过分科来降低对系统理解世界的需要。但是造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习理科这个分科,就理所当然并且以不具备艺术相关能力为荣,仿佛是说爱因斯坦一定不比自己会弹小提琴,自己一定比牛顿作文写得好一样;虽然生活在科学先驱精神发展而来的世界,反而失去了那种精神、割裂对世界的理解。有趣的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先驱,本质上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伟大而进行工作的。从思想和实践上都找到了一种方式,将科学探索、好奇心、和神学的目的结合起来。从而在科学爆发的路上,不再存在根本性的阻碍。思想看似理所当然,但是其作用就像人类简史中的故事,能够创造出一种力量,将人连接起来,赋予方向,无论是走向繁荣还是失败毁灭,都一往无前的力量,科学、领导力、愚昧、迷信都根源于此。牛顿的确不愧伟大之名,他所做的思想创新,突破了无数种我们生存本来的一些看似非常合理的东西和解释,来到了像经济学思维一样反常识的领域。不过一旦发明出来,就如拉格朗日说的,宇宙只有一个,牛顿发现了。
  •     提要:鲜有时代像17世纪一般,历史学家称之为“天才的时代”,却也是个“骚动的时代”。由笛卡尔、伽利略始创,牛顿、莱布尼茨等加以发展的机械论哲学,所带动的理性精神和怀疑主义,后来成为了一颗包涵巨大能量的种子,从蒙昧和混沌中诞生了现代世界。艾萨克•牛顿被公认为“现代第一位科学家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不过,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他对世界奥秘的畏惧。凯恩斯曾诗意地形容牛顿是“最后一位术士,最后一位巴比伦人和苏美尔人,最后一位伟大的智者:他的眼光与将近一万年前就开始构建我们文化遗产的那些人的眼光相同,他用这样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可见的、理性的世界。”牛顿认为自然世界并不只是遵循草率的模式,而是依照精确的、正式的、有数学规律的法则在运行。虽然它看起来很随意,有时甚至是混乱的,但宇宙其实是一个结构复杂并且运行完美的钟表式机械装置。全能的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呢?这是牛顿研究科学的出发点,也是17世纪以及之前一群科学家的共同看法。这个令人讶异的事实一直若隐若现地隐藏着,如今清晰地呈现,通过一本书——《机械宇宙》。美国科普作家爱德华•多尼克撰写。在描述自然界这一艰苦的事业中,牛顿最著名的贡献是将天空与地球合为一体。在牛顿之前,哥白尼和伽利略已经提出了“日心说”的假设,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的三个著名定律。按照伽利略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应该永远沿一条直线运动,除非它受到外力的作用;但是按照开普勒定律,行星围绕太阳做椭圆运动。那么,是否可以假设,太阳本身就有一种作用在行星上的吸引力呢?牛顿观察到了地球吸引物体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地球和太阳都吸引物体。所有自然现象都可以从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中推导出来。“苹果落地”只是虚构的故事,但万有引力的确是伟大的发现,属于牛顿的至高荣誉。如果说哥白尼摧毁了笼罩在天体上的神秘主义、迷信和神学,使人们能够用更加理性的观点来看待天体,他动摇了基督教的根基;那么,牛顿的引力定律则是用一种理性的眼光重新肯定了上帝的存在,因为这个定律表明,行星像地球上类似的运动物体一样,遵循着同样的行为模式,宇宙中没有哪个角落不在这些定律所包含的范围内。牛顿认为自己发现了依附于神的意志的量的世界,只有按照定量研究这一方式,才能理解上帝造物的目的以及缔造世界的运行方式。牛顿为人们勾画了一个永恒不变、具有普遍数学规律的机械宇宙世界。这样一来,宇宙数学设计的论据就更加强有力了。这一认识不亚于一场思想领域的地震,随着我们阅读的不断深入,这一点将会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多尼克看来,历史背景很重要。让我们重返17世纪的英国。瘟疫流行,伦敦大火,饿殍遍地,灾难频发。人们面临信仰危机,上帝是否真的存在?17世纪50年代,一个被称为“实验哲学俱乐部”的群体开始在牛津大学的沃德姆学院会面讨论哲学,用机械装置进行试验,观察解剖和演示。克里斯托弗•雷恩和胡克都是其早期成员,后来玻意耳等人也加入了进来。查理二世1660年复辟之后,俱乐部的几位主要成员制定了新的章程,并于1662年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改进自然认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牛顿不是学会最早的一批成员,但他注定将和皇家学会的成员们发生各种纠葛,包括他后来以学会主席的身份实施的独裁统治。历史无可争议地表明牛顿对待他的同代人的方式应该受到批评,胡克、莱布尼茨等人都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如何解释牛顿的人格,以及如何辨析牛顿作为科学家与神学家合而为一的双重身份,也是多尼克提醒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到底是牛顿,还是莱布尼茨,谁首先发现了微积分?这桩公案至今迷雾云绕。尽管牛顿和他的对手们为了各项成就和荣誉的归属权争斗不休,但他们的共同目标却又如此惊人的一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重新诠释了亚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学体系。他们是对宗教有一种怀旧感的理性主义者,在以前的时代里,上帝的神迹无处不在,现在他们不得不找寻证据,但他们的努力并不能阻止冲垮宗教堤坝的思潮。精英知识分子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从维护正统的宗教教义使之合理化,从信仰到使基督教走向自然神论,然后经过“科学的自然神论”到怀疑论,最后走向了无神论。由笛卡尔、伽利略始创,玻意耳、牛顿、莱布尼茨等加以发展的机械论哲学,起初被信仰上帝的人们寄予殷切的期望,但它所带动的理性精神和怀疑主义,后来成为了一颗包涵巨大能量的种子,从蒙昧和混沌中诞生了现代世界。“如果说上帝是钟表匠,他必然是一个盲眼钟表匠。”20世纪的进化论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如此说道。现代科学起源于1500至1750年之间发生在欧洲的科学高速发展时期,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科学革命时期。18和19两个世纪见证了巨大的科学进步,尤其是在化学、光学、能源、热力学以及电磁学等研究领域,这些新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看做是在一个宽泛的牛顿宇宙观范围之内做出的。20世纪上半叶,这栋宏伟的理论建筑发生了严重的动摇,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重新定义科学的各个领域,牛顿那备受推崇的科学体系的漏洞一一呈现,而他的宗教思想更是逐渐被人遗忘。但正如18世纪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领袖们所预言的那样,科学是推翻现存世界的杠杆的支点,是建造新秩序的主要工具。牛顿为了神学目的投身于科学研究,而他的研究最终却为无神论提供了思想武器。晶报2016.7.30,有删改,此为原文。
  •     《机械宇宙》一书开篇讲道,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本书讲述了波义耳、胡克、列文虎克、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儿等人在解读上帝心意的同时探秘自然奥秘的故事,这是历史上首度透过科学社群的集体力量寻找描述宇宙的简洁的数学形式。作者认为,他们努力的成果,永远改变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描绘一幅引人入胜的科学家群像,他们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关键。 混乱肮脏的城市环境、持续多年的宗教战争、死人无数的瘟疫、毁灭性的伦敦大火,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最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信仰与科学在他们身上结合相当完美,并不是今日社会中人们将科学与宗教绝对对立起来。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以及这群科学家的有趣故事,都在书中有精彩阐述。这是一本想了解早期自然科学史的人不能不读的难得佳作。最后强烈建议,对初高中物理教科书里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太理解的人,可以看看这书,说不定你就很清楚了。另外,书中也讲了牛顿与莱布尼茨对撕的故事,爱看热闹的也尽管围观一下。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牛顿的确不愧伟大之名,他所做的思想创新,突破了无数种我们生存本来的一些看似非常合理的东西和解释,来到了像经济学思维一样反常识的领域。不过一旦发明出来,就如拉格朗日说的,宇宙只有一个,牛顿发现了。
  •     内容有趣,语言生动,还有真良心的译者注。
  •     文科生翻译的奇怪语法。对了解科学飞跃的那个时代有一定帮助。
  •     有趣 亏得是个理工科出身 里面的名字大部分都知道 理论倒是忘得差不多了 哈哈哈 这群固执的开放的热情的有爱有恨的科学家为权力统治阶层添加了臂膀 却无形中让普罗大众的思想更自由 为社会生活提供了解决方法 可爱的伟大的一群人呐
  •     应该叫《数学宇宙》更合适些,这本书需要理工科基础才能阅读,否则索然无味。
  •     ★★★神奇的17世纪英国科学,叹为观止啊。
  •     三部分53个章节的联系不够紧密,但也交织出一幅比较完整的早期科学世界的图景。相比于人们津津乐道后半部分的巨人争论,我更喜欢前半部分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铺陈。
  •     你认不认都立在那里的人类里程碑
  •     后半部分确实比前面好 总体来说有趣好读 提供了西方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切片 感谢行李兄赠书
  •     一本妙趣横生的17世纪科学史。值得一读。
  •     对今日的我们来说,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自然是基本常识,但在那个时代,这却是危险的方式。因为几百年来,欧洲大学的使命并不是发现新事物,而是传递固有遗产。
  •     牛顿坚信,上帝是一位高明的设计师,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证据——以数学研究验证秩序之美。现代科学的丰碑由牛顿这位虔诚的信徒来奠基,在蒙昧与混沌中破开天机,这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
  •     前面的历史背景还不错,后半本完全在复习高中物理,就没怎么看了。
  •     2016(2)
  •     科学的使命本是为了破译万物的密码,借此来荣耀上帝。但牛顿的成就却间接证明了,上帝在这机械宇宙中似无立足之地。17世纪的英国,绝对称得上是人类群星闪耀的黄金时代。尽管如今微积分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数学工具,但是其发现却需要几代人的铺垫,和牛顿与莱布尼茨这般天才的智识。
  •     2016已读43。读的是罗辑思维版,主要内容就是以英国皇家学会为线索交代了自开普勒,伽利略至莱布尼茨,牛顿的17世纪科学史,分成五十多个小章节娓娓道来,比较照顾文科生。涉及的科学知识根据上海教材来看属于高一物理和高二数学。书中展现的顶级科学家之间的恩怨情仇是一大看点,强烈推荐作为高中理科教学的课外读物。ps:牛顿果然首先是一位神学家,其次才是一位科学家,真·炼金术士~
  •     介绍17世纪科学家的见解,穿插各种八卦。可以看到一些被现代世界视为常识的概念,在当时是如何震动最疯狂热忱与智慧的大脑,又是如何被接受和习以为常的。宗教信仰限制了了17世纪科学家的思维,同时又激励他们献身于艰苦卓绝的研究。作者用极为平易近人的语言简单描述了加速度和微积分,让我这样的文科生理解了普通的曲线图原来是伟大的发明。如果数学物理能通篇以此书41、42章的风格来讲解的话,那我应当还是可以学好理科的(笑)。一部有趣的牛顿时代科学观念史概要。
  •     分析思想、风俗与时代背景,有点意思
  •     第162页好玩的东西出现了
  •     对理解中世纪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状态很有帮助,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去感叹人类在17世纪的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多么艰辛与伟大。
  •     轻松的语言表达出当年历史的面貌。
  •     一场瘟疫一次大火,对末世的恐惧,对上帝安排的解密,促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范式以及现代社会的诞生
  •     写得真好啊。作者有数学背景,因此可以入乎其中;同时,作者写作时能以非专业读者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又可出乎其外。
  •     书也就还行,但科学与神学真的有界限吗?
  •     以牛顿为中心分析牛顿时代的思想风俗以及现代科学兴趣对这些的影响,必不可少的是牛顿与当时科学家的交流以及与莱布尼兹和胡克之间的八卦,比较适合文科生看,对理科生来说很多事内容很熟悉
  •     很有趣的一本科学小史,即使理工小白,也能读得顺畅。伟人是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体。
  •     看看
  •     我开始喜欢上做数学题了!
  •     主要内容是牛顿及前牛顿时代科学的发展
  •     现代科学的诞生,就像从混沌中拨开云雾见天日,一点点地探索世界真正的面目,科学家们真是伟大啊~
  •     宇宙不过就像个大钟表
  •     显微镜及望远镜等新器械引起的新的观察到世界,对于原有世界观冲击,对基本原理的逻辑推广及应用,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得出新的结果及创新,世界处在一个巨变的门槛上,天才的出现加速了进去门槛的时间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 但总会有些人能跳出时代的限制, 引导人类往前跳跃着前进.
  •     书翻译得不错,但感觉就是文科生在翻译,有不少内容不太准确(比如画一条xx厘米的直线)。作为科普读物还是可以的,但对理科生来说,前面的历史背景介绍更有价值,因为物理部分基本是中学物理,没啥花头。
  •     在全世界都懵懂的时代,一群伟大的欧洲人意识到万物运行的背后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秩序,对这种秩序的探索成为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即使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学会运用智慧去解释和解决。但凡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认为是存在着非人类的力量。比如UFO和埃及金字塔,都被认为是外星人的杰作。 本书于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增强了遇到问题分析、探究和解决的意识。
  •     有点散…
  •     罗辑思维 153
  •     #翻书#16世纪到17世纪,科学为了证明上帝的全能而从黑暗混乱中开始,从伽利略开始用望远镜观测天象,到开普勒的大胆猜想,到牛顿,莱布尼茨的天才之争…只能认为这些天才是从今日穿越回去的人,帮助人类完成了一次飞跃!…甲骨文系列,作者麻省数学硕士,译者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硕士,文字和翻译都不错,文科生看懂也没问题…等六六上初中后引导她看看,知道为啥要学数理化…
  •     近来看的最好看的书之一。一群天才疯子的故事。
  •     学了中医看这些,心里会很纠结。
  •     爱德华•多尼克的《机械宇宙: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共分三个部分,混乱的局势、希望与怪兽和曙光乍现。这一“布局”恰好与现代世界的诞生,有着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即在17世纪充满泥泞的现实之中,早期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绘制了宇宙和现代世界的崭新图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