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书评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1-4
ISBN:9789862416334
作者:史迪格里茲 Joseph E. Stiglitz
页数:320页

烂尾的读书笔记

《不公平的代价——破解阶级对立的金权结构》一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E.Stiglitz THE PRICE OF INEQUALITY的繁体译版,目前简体译版还没有上市,有幸从朋友手中借来这本书得以拜读。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美国社会的种种“不公平”问题,尤其是最顶端的1%的人对其余99%的人之间的不公平。作者在书中的序中便抛出了这么一个残酷的事实:二〇一一年起,各地年青人揭竿而起,从突尼斯、埃及,然后扩散到了中东其他国家。不久后,西班牙、希腊、英国等地的人民,也都因不同的理由走上街头。自二〇〇八年的危机爆发以来,年青人失业率已超过40%,美国的年青人用“占领华尔街”运动回应了同样的诉求。作者更是直接点出了:那么多人失去了房子和工作,银行家却依然坐领高薪;两相对照,不公平的情况十分刺眼。书中一共有十个章节,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目前社会不公平的现状,提到了不公社会的隐忧以及市场的失灵、政府的失能。接着,作者深入叙述了不公平带给民主、社会的伤害,甚至是造成了法律的不公,并指出了社会因为这样的不公平,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最后,作者针对目前现在的状况,提出了很多政府在制度设置上应该需要的思考以及方法。书中作者首先是对下渗式经济学进行了否定。所谓“下渗式经济学”,就是认为应该给顶层更多的钱,将对每个人都有利,部分原因在于这将使得经济成长加快。但下渗式经济学的结果往往是,使得顶层的人聚集了更加多的财富,而中层和底层人民得到的“蛋糕”与顶层得到的不成比例,中下层的情况却未因此而有好转,反而有越来越差的趋势。作者继而也对美国右派过分强调“美国是充满机会的国度”、“大部分人从市场经济得到利益”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给与目前这种不公平的现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分析,并找出破解目前社会发展困境的方法。作者在叙述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寻租。所谓寻租,指政府或者企业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作者强调,透过一般的供需法则,科技和稀有性塑造今天的分配不均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但仍有其他的力量在运作,那个力量就是政府。作者在书中对金融行业,尤其是大银行高层的贪婪无耻进行了谴责,并对政府对银行的“慷慨给与”行为进行批判。随后,作者深入叙述了社会不公平的危害和后果,告诉读者:我们为分配不均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而分配不均正使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伤害,包括生产力降低、效率低下、成长降低、不稳定升高。而降低这种分配不均的冲击,远远超过可能需要承受的任何成本。作者更是指出:目前美国的民主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元一票。顶层,尤其是掌握权势的人试图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框架讨论的方向,并利用各种工具、资源和诱因,以满足他们利益的方式去塑造信念。而这一切,也让美国的法治变得岌岌可危。最后,作者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两个方面对扭转不公平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经济改革方面,主要是抑制顶层的漫无节制以及帮助中下层改善就业、教育等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到:强调重要的不只是成长,而是什么样的成长,或者称之为“成长的品质”。使大部分人变穷、环境品质受害、人们必须忍受焦虑和疏离的成长,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在政治改革方面,作者强调要我们可以做的是略微降低顶层1%的政治力量,并借助经济改革,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本书虽然说是一本经济学类的读物,但是作者把问题与政界、商界、民主、法律、媒体、社会糅合在了一起,这也正正说明了经济学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过多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整体上还是一本读得比较吃力的书。有的些章节反反复复读了几遍才把问题理清,而有些章节我至今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思考明白。或者正如推荐人在推荐序中所说的:“阅读绝顶聪明人所写的文章,读者可得有些耐性。天才的思考快速而跳跃,下笔亦然。有些推理天才认为理所当然,但凡夫如我者还要加以琢磨才能体会。另外,天才思考常有跳跃,他们跳一小步,凡夫如我者还要跨越百米才跟上……”尽管书中探讨的是针对美国社会的不公平问题,但是不公平的剧情在全球各地纷纷上演,在我们所生活的大陆地区,在距离我们不远的香港地区,在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台湾地区。去年夏天,我独自去台湾环岛旅行,途中在背包客客栈认识了很多台湾本地的青年,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很多台湾年青人的现状。与大陆近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不同,台湾近十年都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倒退。我所接触到的很多年青人,他们大学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长期的固定工作,他们更多地不停地打着短工,而且以从事服务行业为主。高中的时候,曾经读过旅美作家林达夫妻写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对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这次读完这本书后,我更是对“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人人生而平等”并不是指物质平等,也不单纯地指机会机会平等,而是指无论别人是贫穷或者富有,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别人。作者在书中最后点出了:顶层1%住最好的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看最好的一生,过最好的生活,但有件事情,似乎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了解他们的命运和其他99%如何生活息息相关。整个历史上,顶层1%最后都会学到这点,但往往学得太晚。作者坚信,强调公民权益和财产权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强调经济权益的重要性和经济权,只有富人和穷人差距缩减,大家休戚与共,共同致力于创造机会和公平,“人人享有自由与正义”才能名符其实。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陈文茜女士所写的《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千仓百孔的世界:国家会破产,政府会做假账,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而这个世界,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个角落的繁华,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阶级斗争几时休?

美国不再是机会的乐土、梦想的摇篮,社会充斥着不公平和分配不均,民主岌岌可危,人民失去对国家的认同感,社会分化和离心严重!这是曾任美国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作者在书中发出的感慨和警示。曾几何时,美国梦是那么梦幻和美好,让每一个美国人自豪,让每一个异国人向往,在次贷危机之后,作者层层剖开美国社会的结构,发现这只是一个如同黑白电影般遥远的梦境罢了。作者立足于市场和经济体系的不完美和充满漏洞,认为政府应该更多的干预经济,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美国社会曾经在二战之后一度成长迅速,但是八十年代之后政府放松经济和金融管制,降低顶层税率,经济控制的重点放在通货膨胀而不是就业,于是经济风险与日俱增,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中产阶级萎缩,于是本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分配不均便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焦点。从中东国家的抗议浪潮到占领华尔街运动,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大了人们对分配不均的认识,于是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为自己的权益呐喊,抗议政治的无能和经济的扭曲。1%与99%的对立成为了阶级斗争般的矛盾。而这一切的起因,便在于经济体系和市场运作的不完美,信息的不对称与市场的外部效应,大企业和大银行为了谋取巨大的利润,不惜利用各种手段确保自己的独占地位,尽量减少市场竞争,同时保持市场的不透明,使得本来已经处于经济劣势的消费者和普通民众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跟方便了顶层运用这种手段来图利自己。于是,就产生了顶层和大企业、大银行的寻租行为,透过政治献金和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规则,影响政府部门和政治体系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他们也从观念上去影响政治人物和普通民众,让他们认为让1%获利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的成长从而形成下渗式经济学的过程,这种情况可以透过媒体、在政府中安插支持他们的议员等方式来实现。殊不知顶层图利自己的行为不是做大蛋糕而实现,而是从底层和中层那里巧取豪夺而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消耗大量的所得,于是经济蛋糕不是变大而是减小了,分配不均却日益严重。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分配不均的影响,另一方面反过来又促使分配不均进一步恶化,所以社会的有识之士无不为此而感到焦虑。顶层的高额奖金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寻租,善于从别人那里圈钱,将企业的高额利润转化为自己的奖金,而真正努力工作、充当社会螺丝钉的工薪阶层却日益贫困,却承担高额房贷和破产的风险,以及还要为政府缩减医疗支出而买单。当得知真相之后,普通民众的愤怒可想而知。由此造成的另一后果,是社会精英们纷纷投身金融和法律行业,银行家和大律师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不是因为他们能为社会带来多大的贡献,而是因为这些职位能够带来优渥的回报和奖金,但是这些职业往往不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只是在利用手中的不对称的资讯和专业知识从别人手中圈钱,银行设计的只会赔钱的金融产品,以及社会的好讼成风,造成了社会所得的大量流失,实质的社会回报却微乎其微。因此,在这些问题上,政府与公民的力量必须发挥一些作用了,不然,社会凝聚力会丧失,社会会更加不稳定和不安定,国家经济成长、民主和法治也会受到影响。


 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