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4077875X
作者:[美] 奥尔加·格鲁辛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记忆中最长久的事情,未必是最永恒的,但它们通常是最灿烂的。”
◆一个处于破碎边缘的家庭,一场摇摇欲坠的婚姻,一对几乎无话可说的母女,在这场漫长的排队中,他们能否等到各自期望中的幸福?
◆广受关注的俄裔美国青年作家奥尔加·格鲁辛首部中文译作,格鲁辛曾凭借首部小说获得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并入围都柏林文学奖、英国橙子小说奖等,被欧美媒体誉为“最佳美国青年小说家之一”。
◆1962年离开故土半个世纪的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回到苏联举办音乐会,音乐会门票提前一年开售,而购票过程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社会体系,本书故事取材于此。作者以惊人的笔触,描绘了在压抑、贫瘠的社会中,生活在极权统治下的普通人如何努力夺回内心的自由。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独立报》等欧美媒体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作灵感源自前苏联一次长达一年的排队事件。
大变化三十七周年纪念日那天,安娜下班回家,走了一条不同往常的路。这个选择让她毫无征兆地卷入了一次长达一年的排队,而她渐渐发现,疏离自己的母亲、貌合神离的丈夫、青春叛逆的儿子也身陷其中。一家四口的生活完全被这次排队打乱,而这一切都源自一位流亡音乐家即将归国演出的传言。在这场跨越了冬春夏秋的排队中,人们自发维持秩序,重拾亲情,寻觅爱情,争吵,团结……但等在队伍前方的,到底是什么?
【媒体推荐】
阅读这本书的乐趣之一是它像更早期的文学作品。格鲁辛关于夜空的重复段落让人想起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排队的社会机制让我们想到普拉东诺夫《地槽》中的群体动力学。少年时代就离开俄罗斯的格鲁辛有着非常优美、富于灵感的英语风格……这是一位极具天赋、前程远大的作家。
——艾莉芙‧巴图曼(Elif Batuman)《纽约时报书评》
格鲁辛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那个体制的轻视,这种同情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本动人的书。
——乔纳森·雅德利(Jonathan Yardley)《华盛顿邮报》
我不确定哪个成就更伟大,是格鲁辛描述后革命时代俄罗斯的骚动、失落和折磨人的日常生活的能力,还是她对自身风格的举轻若重。她笔下人物居住的城市或许压抑,但这场排队不会如此。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在《排队》中格鲁辛再次创造了一幅超现实的无常画卷……格鲁辛的笔调仿佛金属般质地,闪亮而精致。
——《金融时报》
奥尔加·格鲁辛有一种表达俄罗斯民族想象的天赋……她笔下的人物的梦想、渴望和幻觉犹如一首20世纪的俄罗斯诗歌……
——《独立报》
格鲁辛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她位列美国顶级作者行列。
——美国知名文学网站Literary Kicks
与索尔仁尼琴和托尔斯泰的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柯克斯评论》
绝对精彩……心醉神迷地推荐!
——《图书馆杂志》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冬
第二部 春
第三部 夏
第四部 秋
第五部 十二月
第六部 圣诞节
第七部 新年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奥尔加·格鲁辛(Olga Grushin) 俄裔美国作家,1971年生于莫斯科。她是史上第一个申请到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的俄国学生,苏联巨变后留在美国工作,曾担任卡特总统的口译。2006年,格鲁辛的第一部小说《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一经问世便获奖无数,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各国,美国媒体只凭这本处女作就将其与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相提并论。其作品另有《四十个房间》。
【译者简介】
翁海贞 译著另有《若非此时,何时?》《讲故事的人》《美,始于怀念》《T. S. 斯比维特作品集》等。


 排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暑往,寒来,春又接着冬往前走,这就是一年。从一生中拿出一年来等待些什么,似乎算不上奢侈。但是,如果你并不知道这番等待的结果,甚至不清楚自己在等的是什么,你是否还要排进队伍里?俄裔美国作家奥尔加·格鲁辛(Olga Grushin)用300多页讲述了一个排队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苏联历史,书中的人们花了一年时间,什么也没等来,又什么都等到了,如同一出苍白现实版的“等待戈多”。——“谁在最后?你是最后一个?他们在卖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我希望是什么好东西。可能是手套,我的手冷。”谁也不知道那街角的售货亭要卖些什么,甚至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门营业,在太阳早早落山的冷天里,人们在街角排着长队。女教师安娜也在队伍里,从她为了避开庆祝“大变化”37周年的游行而拐进这条陌生的街道,偶遇这个陌生的售货亭,等待便开始了。她愿意接受撒着糖霜的蛋糕,或者一小方瓶宝石红指甲油,一块光滑的茉莉味香皂也行。她下班便来排队,甚至请假来排队,等什么仿佛并不那么重要,等待的乐趣在于等待本身,似乎售货亭里藏着的任何商品,都可以为她一成不变的生命带来某种难以估量的转机。一次巧合,安娜的丈夫、大号手谢尔盖在厕所偷听到,即将有一场音乐会来到这个在“大变化”之后萧条封闭的城市。人们排队等待的,原来是一场新年夜音乐会的门票——被祖国驱逐的音乐家伊戈尔·瑟林斯基将受邀回国,带来一部新创作的交响乐。每个人都想去这场音乐会,安娜、谢尔盖和他们十几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就连安娜那位因莫名怨恨而从来不曾说话的、衰老到几近腐朽的母亲也说:“我很想去这个音乐会,拜托了。”然而只能买一张票。在确定音乐会门票在这个家庭中的归属之前,他们轮流去排队。日日夜夜,四季更迭,他们的生活重心离开了餐桌与床,沉入售货亭前的队伍里。他们各自默默谋划着,如何通过这张票来改善自己的某种境遇,每个人心怀的目的,似乎全都隐秘而合理,甚至几近高尚。他们与家庭中的竞争者成为“敌人”,队伍本身成为了新的生活秩序。安娜渴望这张票,最初是为了母亲。她寡言的妈妈曾是著名的芭蕾舞者,因怀上安娜而告别了舞台,告别了芭蕾所代表的荣耀、青春和高雅生活,安娜必须用这场音乐会补偿自己与生俱来的亏欠。挫败的谢尔盖一定要去音乐会,以便把自己写的乐谱通过某种秘密的方式传递给瑟林斯基,得到一份来自音乐偶像的肯定和赞誉。少年亚历山大不想听音乐会,他要倒卖了门票,坐着火车去东方,看看梦中的大海、落日、鲸鱼、雀鸟。(起初,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安娜妈妈为何坚持要去音乐会,直到书的尾声部分,一位奇怪的叙事者语焉不详地讲述了她与瑟林斯基之间的一段旧情。)排队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轨迹——谢尔盖爱上了队伍中的另一个女人,安娜丢了母亲的钻石耳环,亚历山大认识了一位神秘老人——新的情感或是建立或是崩塌,随着心中的希望变了又变,每个人付出等待的意义也不断变化……后来的事,接近于《麦琪的礼物》——亚历山大一夜夜排队,安娜与谢尔盖放弃了工作,安娜母亲当掉钻石凑足票钱——他们相互原谅,无私地贡献自己的诚意与能力,争相为对方争取音乐会可能代表的生活转机。然而,在排队一年之后,在门票最终开售之时,他们一家人错过了。之后他们得知——那并不是瑟林斯基音乐会的门票;瑟林斯基不会来了,他可能早就死了。一年时间,就这样过去。在这场漫长而诡异的等待中,一家人重新发现了彼此的生命之光。对于依靠外物获得救赎的奢望,终究不及生活本身重要。以“等待戈多”的荒诞开场,以“麦琪的礼物”的人性收尾,《排队》不责备任何人的自私与不诚实,它已尽力展现:无论政治多么不堪,美好之物作为文明的一部分,永远奋力与丑陋的世界相对抗,等待是人类保卫梦想的活动之一。这一家人或许还将在别处排起新的队伍,因为依然心存希望。安娜排队开始于“大变化”的37周年纪念日,作者奥尔加·格鲁辛曾解释说,“大变化”象征的是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并非说明故事确切地发生于1954年——作者其实“信手借鉴了苏联历史的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压制时期、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小说虽在整体上将苏维埃俄罗斯虚构化,但最基本的思路来自一段与音乐会有关的真实历史:伊戈尔·瑟林斯基的原型是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962年,年届八十的斯特拉文斯基接受苏联邀请回国访问,这是他去国半世纪后第一次回归故土。一场历史性的音乐会在列宁格勒爱乐大厅举行,由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指挥。音乐会门票在演出前一年开售,购票过程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社会体系,人们相互协作,轮流排队。一年的等待之后,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位八十四岁的姻亲姊妹没能去听音乐会,因为门票已售罄,而她排队的号码是5001。灰暗政治环境之下的人性书写并非什么新鲜的文学母题,依托于某段历史插曲展开故事、以事实来加强事实本身的荒诞效果,无疑是一个好选择。然而,格鲁辛的写作似乎太过用力了,她试图将太多巧合与刻意塞进这个排队故事里,比如这一家人一致的“残缺”——母亲安娜是音盲,父亲谢尔盖天生没有嗅觉,儿子亚历山大是色盲——除了安娜因为听不懂音乐而没有动机将门票据为己有之外,其他刻意为之的残疾似乎毫无意义。再比如,在排队过程中,这个家庭承受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损失和牺牲:全家的积蓄被无端挥霍,花高价买到瑟林斯基的唱片但摔坏了,变卖了稀世钻石而钱马上被抢了——真是多劫多难的一年,一家人,排着队,散着财,最后啥也不剩,而这些无端的厄运并没有使读者更同情他们一些。格鲁辛无疑是一位造境大师,她十分擅长并乐于表现自己对于梦境、幻觉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笔力,小说文句中的呼吸空间被大量细致的情绪与想象书写塞满,充斥着声色味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容,以及乐此不疲的、超现实主义的长篇幅比喻。画面太过详尽、细微和具体,连读者的想象空间也一并被占据,过度造境无疑疏远了读者。一个在灰蒙蒙的苏联街头发生的故事,值得拥有一份更安静、沉着、无赘、平实的讲述,就像“等待”本身一样。安娜在幻觉抑或梦境中不断回忆起一首关于布谷鸟的诗:我像时钟里的布谷鸟一样活着,我不羡慕森林里的鸟,他们给我上弦,我就唱歌。这是苏联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句。与阿赫玛托娃一样,格鲁辛对这份体制充满着轻蔑与嘲讽,她们转身,在贫瘠而压抑的社会中拥抱普通人,赞美他们的爱与善良,并试图守卫他们内心那一丁点儿自由和希望。排队,或者等待,以时间战胜时间,是人类保卫希望的方式之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Y4MDQ1Mg==&tempkey=KqNf1QyTDfKjFJfulcylx76mvWa2xhOY1LFeVsguhoF%2BKI2WMbvVjThFakHSWNzcaQrwdRnKxetkhTyupMqgeM0%2FhgBq%2F7Tipy3Z5TYdfBq%2BpP8Yy1ajalZzJcTr3%2Bresu%2Fr7VoFNkBG%2FjpypwrFaQ%3D%3D&#rd
  •     标题的话出自本书第318页。说说情节结构安排。前松后紧。这里的“紧”指的是精彩程度,前面细致的心理和环境描写我不喜欢也不习惯,但是写得的确好。我最迷恋的是本书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运用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的方法来写作的作品,而写作者恰好可以利用小说虚构的情节、人物和地点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创作,所以我也比较喜欢读与政治有关联的小说。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我认为就是本文标题的那句话——如何在压抑的环境下,抛弃“皮囊”,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所谓皮囊,就是一个空壳,没有充实和丰富的情感,排队的过程是一种反异化过程:通过协作和互相帮助,阻止人和物颠倒,阻止目的和手段颠倒,阻止主体和客体颠倒。人是利己的,但是人并不是永远利己的,他们可以为了寻找过去失落的自己而倾尽全力去买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只有爱,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之间的爱,才是陪伴在你身边最忠实的伴侣。门票仅是手段,是客体;排队过程中的期待、坚守、善良和追寻才是主体,人的存在和人的情感才是目的!我思故我在。小说的美在于它带给我们的等待。有等待,有期待,我们才得以存在。2017年3月增补去中国美术馆参观,这里也有一副与“排队”有关的美术作品。作品中,黑暗冗长的队伍更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断加入队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庸常的一切已经厌烦,渴望变革。在书中,排队的人群同样无法把握未来,但出于对现状的反叛和对未来的好奇心,人们加入队伍,他们都怀有期待之心,有了共同的心理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讲,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了“同理心”,这或许是人群互相帮助的另一个原因。以上两图摄于中国美术馆
  •     文/乔纳森·雅德利(Jonathan Yardley)译/annie*标题为译者所加正如奥尔加·格鲁辛在《排队》最后的“史实记注”中所写,这部小说源自以下历史事件:“1962年,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菲奥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接受苏联的邀请,回故国访问。这是他去国半世纪后第一次回归故土……音乐会门票在演出前一年开售,购票过程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社会体系,人们相互协作,轮流排队……《排队》这部小说虽在整体上将苏维埃俄罗斯虚构化,但最基本的思路来自这个历史插曲。”确实,斯特拉文斯基在这本书中被完全虚构化了:他的名字变成了瑟林斯基,格鲁辛描述他的音乐和斯特拉文斯基极为相似,而他的相貌——可怕的身高以及长长的、贵族式的鼻子——正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样子。这个细节非常重要,事实上对自发排队的莫斯科人来说,瑟林斯基/斯特拉文斯基作为一个遥远的、令人敬畏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本书的时间线设在“大变化”——1917年十月革命——的37周年,按照实际历史推算应该是1954年,但是格鲁辛在书末的“史实记注”中告诉我们本书借鉴了“苏联历史的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压制时期、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读过格鲁辛2006年处女作《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的读者会对本书的灰暗氛围感到熟悉,前者是作者第一次用英文写就的出色作品,而英文不是作者的母语,这使得她的写作特质更加明显。格鲁辛生于1971年,她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社会学家的女儿,大约20年前她来到美国,后在埃默里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她现在住在华盛顿的郊区。由于她父亲的地位,以苏联的标准来看,格鲁辛的童年似乎优于常人,而这也给了格鲁辛一种局内人的视角理解前苏联精英们自身存在的矛盾性,以及前苏联官僚机构勉强维持的局面和当局对自由的压制。在《排队》和《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中,她笔下的苏联干枯、缺乏生机,甚至连那种令人厌烦的氛围有相同之处,但两部作品还是有显著不同。《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为了过上安逸的生活,他牺牲了自己的原则。而在《排队》中的艺术家是谢尔盖,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音乐家,他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但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他被迫去吹奏大号,整天演奏着官方音乐——“点缀颂歌和游行的铜管乐高音,不值他的时间,不值他的气息,不值他吹送到乐器里使之颤抖的空气。”苏哈诺夫向制度的妥协是自愿而又带着犬儒性质的,但是现实的压迫并未使谢尔盖完全忘记少年理想。在谢尔盖的内心深处,他依然盼望着演奏,甚至创作充满美感和神圣感的音乐。他在“在瑟林斯基的音乐里终于看到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要成为一个比现在的他更好的人,尝试把那些几乎能够想象从指尖流泻出来的音符召唤出来”,所以当他得知在他的沉闷公寓旁边有一个售货亭正在卖瑟林斯基——在自我流放几十年之后他再次回到故乡——的音乐会门票,谢尔盖狂喜不已。他加入了售票亭前的队伍,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引入一团混乱之中。谢尔盖和妻子安娜、安娜的母亲以及他们的儿子亚历山大住在一间公寓。安娜是一位颇受尊重的学校老师,亚历山大刚满17岁。起先没有人知道售货亭为什么在那里、会卖什么,但是队伍还是排了起来:“不久后,安娜获悉,在过去两个月里,这个售货亭已经成了这个社区的执念。它是在秋天出现的,不同于当地其他售货亭,那些售货亭都很有规律,没有遮遮掩掩的秘密,卖廉价香烟、蔬菜,或者在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些时候,卖过巧克力和化妆品。这个售货亭却从未卖过任何东西,即便那个脸上涂得厚重的假金发女郎在售货亭窗内出现的时候,也不曾卖出任何东西。那女人不回答任何问题,越发叫人怀疑里头有什么重大的秘密。一个个星期过去,猜测和焦虑有增无减。不时有谣言传开。……听到越多,安娜就越发有一种生活要起变化的预感,尽管她不知道是小变化还是无限的大变化。不过,无论如何,她想着,总归是会让她和家人更快乐的东西,或者给她的日常生活增添一点简单的美感,甚或注入她的整个存在,渗进这个存在的裂缝和空虚里,将其编织得更紧密、更灿烂、更饱满。”最终,人们得知这个售货亭将出售瑟林斯基音乐会的门票,一共只有300张门票,每个人只能买一张票。刚开始,谢尔盖以为他和安娜轮流排队的门票是给他自己的,但是他傲慢的岳母宣称她也想去音乐会,安娜马上保证会为她买到门票。谢尔盖逐渐对门票有了执念,他固执地认为“他有资格,是的,有资格—难道他的一生以及所有错失的机会,不曾实现的渴望,多舛的命运,不足为他担保这场音乐会,这份礼物吗”?时光飞逝,“排队”本身象征着生命的流逝。队伍中的一个男人决定亲自处理排队难题,他给了队伍中的每个人一个序号——谢尔盖和安娜共享137号——这个序号持续有效。每一天留言和揣测都纷至沓来,人们成为朋友或敌人,关于沉重话题的讨论用无止尽。谢尔盖和安娜与队伍中的人们变得更加亲密,而亚历山大也不情不愿加入了这场排队,最后却渐渐喜欢上“午夜后渐渐发亮的天空的寒意,不去任何地方、不做任何事情的自由感觉,身处某个秘密的、超越时间的无形口袋里……清醒、警惕、活跃,而在整个城市那些千篇一律的丑陋的公寓楼里,夜晚窗后活动着千篇一律的丑陋的生活,就像成百部凡庸的戏剧里千百个被灯照亮的舞台上的人偶”。亚历山大和队伍中一位知晓瑟林斯基的老人熟悉起来,他和老人谈得越多,就越发认为瑟林斯基可以给他提供一个进入世界的机会——“在那里,没有哪样东西缺乏意义,没有哪个行动微不足道,每个词语、每次转变、每回留意,都会通向某种探索,这个探索在人的心灵深处荡起回音”。他决定在瑟林斯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这个伟大的人能认可他身上的独特性,帮助他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亚历山大,就像他的父母和外祖母一样,赋予了瑟林斯基魔法般的、神秘的力量,期望这场音乐会能成为改变一生的契机。格鲁辛娴熟地书写着笔下人物的命运发展,每一个人物背后都蕴藏了惊喜,到最后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栩栩如生,读者读到最后才真正懂得文字背后的深意。就像书中的谢尔盖一样,他突然意识到“对照另一广阔、黑暗、客观的巨大存在,不论称之为上帝,或者历史,或者,简而言之,人生,他个人的体积实在太渺小了”,格鲁辛也深深认同这个观点。她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那个体制的轻视,这种同情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本动人的书。原载于《华盛顿邮报》2010-03-28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3/26/AR2010032601990.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2017.3
  •     这个故事悲伤又温情,残酷与诗意并存。在一个极度压抑、贫乏的社会中,生活在枷锁中的普通人努力守护内心最后的自由角落。作者格鲁辛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那个体制的轻视,她关注的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每一个真实的人。
  •     1984写下了一个时代的绝望,而排队则展示了这种绝望之下人性的星火与爱的勇气
  •     压抑……近乎于乌托邦的希望让人疯狂。笔触很特别。
  •     主题和构架都很棒,但不知是否翻译有偏差,很多段落有冗余与错位的感觉。
  •     “我们记得最长久的事情,未必是最永恒的,甚或并非最有意义的,但它们通常是最灿烂的,也许这正是它们最终变得最重要的缘故。”
  •     好题材
  •     跟《1984》相比,更柔软一些,但作者描写之细致,以及对主角心理状态的刻画之深入,简直令人讶异,很难想到这是一位年轻作家。当然,结局跟奥威尔那本一样,确实让人震惊又唏嘘。#还是不剧透了#
  •     非常迷人。
  •     “想要改变。”
  •     对于同样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我们来说,“排队”是个意涵丰富又无需解释的词。格鲁辛也并不想解释“排队”这个词;她要呈现被“排队”吞下又吐出的一个一个人。
  •     俄裔美国作家,貌似评价颇高
  •     英语写出的俄国小说。
  •     一提到俄国文学就是1984式极权,简直是文化上的土特产标签。一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世界,一个所有希冀与梦想都被榨干的世界,不仅仅只是专制、极权的产物。行文很有特色,但不不知是来自作者,还是译者。不知是我是否是我涉猎范围狭窄的原因,我确实想说,作者有着独特的颇为细腻的女性特质。
  •     非常细腻迷人
  •     细腻绵长
  •     如果不是对生活深沉的爱怎能写出这么细腻生动的文字,最后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     等待何其折磨,但在等待中我們會有新的際遇。
  •     4.5 等待是因为我们还抱有希望,我们想要改变。
  •     极权主题中比较温和、沉重又充满细节化和私人情感的叙述方式。特别适合转化成电影语言。
  •     17年情人节送书~ 好长时间都没有完整看下来一本书。但是没关系,每年的情人节送书都会完整读下来,然后开启新一年。一本书啊,只要坚持读下前50页,一个半小时,就多半不会放下了。 好看,怎么说呢,作者是渲染氛围的高手,写情绪变化也厉害。整个故事一整年,慢慢变糟,慢慢变好,像极了人生。
  •     不喜欢作者的环境描写,有冗余的感觉。主题很棒——“寻找失落的自己”。
  •     奥尔加格鲁辛是个好作家,我想她是极具才气的。一方面她像所有优秀作家一样具有极其细腻的情感,另一方面她那瑰丽的想象力就像彼得堡天空,是文化绚丽的巴黎和辽阔浩瀚的西伯利亚结合。阅读中,一次次被她的想象力所折服,让人深陷其中。同类作品中,我感觉看完《1984》之后最好看The whisperers,日记式的叙事手法像纪录片一样血淋淋地展现压抑黑暗的斯大林时代,有的时候甚至感觉因为真实,所以倍加残忍。可惜,我们还未诞生最伟大的作家,去把这个20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实验全景式地展现出来
  •     越读到后面越欲罢不能。有隔膜的一家四口,如何在漫长的排队中彼此理解和接纳。“大变化”之后,该如何面对生活?格鲁辛在书末的“史实记注”中说,本书借鉴了“苏联历史的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压制时期、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
  •     如此残酷,又如此深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