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现

出版日期:2016-7-20
ISBN:9787208137684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页数:541页

作者简介

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来源于其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尼赫鲁对印度的历史进行重新阐释,恢复了印度人的自信。不仅如此,他还以真挚情感与优美笔调描述了印度的历史、文化、哲学、艺术,重新唤起了印度人的文化自觉和身份意识。
本书是尼赫鲁于1944年5月—9月在狱中写就的关于印度往昔、现状和未来的经典名著。尼赫鲁从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诸方面追溯了自古代到中世纪的印度悠久历史,生动描绘了印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他冷静地回顾了近代印度壮阔的民族解放历程,并且热切而又不失理性地展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民族命运。
本书英文版自1946年面世以来,多次重版,常销不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亚马那加堡垒
一、 二十个月
二、 饥荒
三、 争取民主的战争
四、 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
对行动的要求
五、 “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
六、 人生哲学
七、 过去的负担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
一、 卡麦拉
二、 结婚和婚后
三、 人类的关系问题
四、 一九三五年圣诞节
五、 死亡
六、 墨索里尼
回国
第三章 探索
一、 印度历史的全景
二、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三、 印度的力量和弱点
四、 寻找印度
五、 印度母亲
六、 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七、 旅行全印度
八、 大选
九、 群众的文化
十、 两种人生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
一、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二、 亚利安人的到来
三、 什么是印度教?
四、 最古的记载
经典与神话
五、 《吠陀》
六、 人生的肯定与否定
七、 合并与调整
种姓制度的开始
八、 印度文化的持续性
九、 《奥义书》
十、 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
十一、 唯物主义
十二、 史诗
历史、传说与神话
十三、 《摩诃婆罗多》
十四、 《薄伽梵歌》
十五、 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
十六、 大雄和佛
种姓
十七、 旃陀罗笈多王和阇那迦
孔雀王朝帝国的建立
十八、 国家的组织
十九、 佛的教义
二十、 佛的故事
二一、 阿育王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
一、 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二、 南印度
三、 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
四、 印度对自由的要求
五、 进步与安定
六、 印度与伊朗
七、 印度与希腊
八、 古代印度戏剧
九、 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
十、 佛教哲学
十一、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十二、 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
十三、 印度的哲学看法
十四、 哲学的六大派别
十五、 印度与中国
十六、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十七、 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
十八、 古代印度艺术
十九、 印度的国外贸易
二十、 古代印度的数学
二一、 发展与衰微
第六章 新的问题
一、 阿拉伯人和蒙古人
二、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三、 伽色尼的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
四、 印度—阿富汗人
印度南部
维查耶纳伽尔
巴卑尔
海权
五、 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
闺阃制度
克比尔
师尊那纳克
艾密尔•胡斯鲁
六、 印度的社会组织
集团的重要性
七、 农村自治
苏克拉的《政术精华》
八、 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
大家庭
九、 巴卑尔与亚格伯
印度化的过程
十、 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
十一、 共同文化的发展
十二、 奥朗则布开倒车
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
西瓦吉
十三、 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
英国人的胜利
十四、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十五、 兰杰•辛格和杰•辛格
十六、 印度的经济背景
两个英国
第七章 最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帝国的思想意识
新的种姓
二、 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
三、 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
四、 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
五、 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
六、 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
罗姆•摩罕•罗易
报纸
威廉•琼斯爵士
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
七、 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
种族主义
八、 英国统治的伎俩
均势与对称
九、 工业的成长
各省不同之点
十、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
十一、 凯末尔帕夏
亚洲的民族主义
伊克巴
十二、 重工业的开始
铁拉克和郭克雷
分别选举单位制
第八章最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一、 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
甘地出现
二、 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
三、 各省的国大党政府
四、 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
五、 少数派问题
伊斯兰联盟
默•艾•真纳先生
六、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七、 国民大会党与工业
大工业与农村工业
八、 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
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
第九章最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
二、 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
三、 对战争的反应
四、 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
五、 个别人的和平抵抗
六、 珍珠港事变以后
甘地与非暴力主义
七、 紧张
八、 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
九、 挫败
十、 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
一、 一连串发生的事件
二、 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
三、 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
四、 国外的反应
五、 印度的反应
六、 印度的疾病
饥荒
七、 印度的动力
八、 印度发展受到阻挠
九、 宗教、哲学和科学
十、 民族观念的重要性
印度变革的必要性
十一、 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
十二、 现实主义与地理政治学
世界的征服或世界的联合
美国与苏联
十三、 自由与帝国
十四、 人口问题
出生率的降低和民族的衰微
十五、 理解旧问题的新途径
十六、 结束语
后记
索引

内容概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1964),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他毕业于剑桥大学,长期投身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在政治家的身份之外,他因学识渊博而常被人称为博学尼赫鲁,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1921年至1945年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他在狱中撰写《自传》、《世界历史一瞥》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体现出极高的史学、哲学、文学和宗教学等方面的修养。


 印度的发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本书作者 尼赫鲁现代印度首位总理,也是迄今为止任期最长(在位17年)的总理。后来他女儿与儿子都当过印度总理。他与甘地等人,对印度国大党的发展、印度摆脱英国的统治以自治、现代印度的建立影响深远。多次入狱。剑桥毕业,博览群书,在哲学、宗教、文化等领域深有造诣。《印度的发现》本书是作者1944年在狱中几个月的时间写成。写作目的可能是总结印度的灿烂文化遗产,激起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号召他们支持国民大会党,勇敢站起来与英国统治者斗争,争取独立自由。因此全书前半部分是回顾印度的历史、民族、宗教、哲学、文学、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半段基本是深入地讲述了国大党的党史、与英国人的斗争、以及作者对战后的形势分析、对印度建国的展望。新德里尼赫鲁公园,不小,但里面有些破旧,疏于打理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奇怪的书,因为书籍的开始极其个人化、人性化(写了他的狱中生活、对妻子的回忆,和对自己人生观的总结),讲述问题当然是从一个印度这个大国的曾经的长期管理者角度,但作者也非常谦虚,常常直言对一些复杂深奥的问题的疑惑和迷茫。印度像中国一样,对外来文化有着海绵般的吸收和通化能力:印度历史上曾被雅利安人、穆斯林、蒙古人等入侵和统治过,中国也曾多次被蒙古人、满人等北方民族统治过,但这两个文化都能把对方同化到自己强大到文化体系中来,让统治者放弃自己的文化而追随本国文化。当然,印度也曾被英国殖民180年,英国人并没有被同化。归根结底,可能还是文化先进性问题。作者在1956年专门为本书写了中文版的序,而且文中处处提到中国,将中印两国比较,对中国赞赏有加,并期待着两国的长远友谊。这个愿望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落空了的;中国建国后1962年曾经与印度打过仗,今天新德里的印度之门(The Gate of India)上还镌刻着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印度军人的名字,今日印度人对中国人也难说友好。我在印度Chennai一家酒店门口拍的因为作者的高度与知识面,本书引经据典,对印度的地理、人口、传统、文化、历史、思想、宗教有很深刻的分析和介绍,其对印度古代的宗教与哲学方面的章节,尤其是《奥义书》、《薄伽梵歌》、《利论》等经典的总结及佛教的兴起与衰落让我受益颇深。印度曾经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只怕还在中国之上,现在我们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来自印度,而数学中零的概念也是印度人发明的。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现在的孟加拉、巴基斯坦从印度分裂出来的端倪。全书行文优美,翻译水平很高,对印度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印度人喜欢在宗教节日时用颜料在地上洒成各种漂亮的图案。下图是印度新年Diwali时一家酒店里摆的“灵魂不是旅行者,聪明人是不出门的,如果由于有必要,由于他的职责,在任何时候他被号召离家或去到外国,他的精神仍然是在家的,而且他必会用他面部上的表情使人们意识到他是富有智慧和道德的使命,而且访问城市和人们的时候像是一位元首而不是无照商人或仆从。”“坚决保持你自己,千万不要模仿。你自己的天才你可以用一生修养所积蓄的力量随时表现出来;但若要你仿效别人的才能,你所获得的只是暂时的一知半解。”以上两段话是作者在论述不必期待什么“远方”时引用的爱默生的文章。Because you are supposed to KNOW.一些印度观感我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去了11次印度,每个月去一次,曾到过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果阿、加尔各答、晨奈、Agra、Vellore等东西南北各大城市,对印度有些浅显的认识,在这里抛砖引玉。印度新德里机场入境海关我之所以多次去印度是因为这个国家被看好,很多方面看起来像十多年前的中国,有着13亿人口,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中产阶级市场,民主制度,英语通行,等等。但虽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印度跟中国比起来仍然很落后:各个邦之间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没有统一税收),卡车由一邦进入另一邦要在边境停下交税;与此相关的,贪污腐败盛行;法律制度落后,目前延用的仍然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法律,打官司要10几年后受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很差;复杂的语言、宗教及官僚的民主系统降低了效率;无序的竞争等等。在印度投资回报率很高,一个中小企业主跟我说,如果他去找人融资,每年对方要求的回报率是24%。我们在印度分公司贷款的年利率也是11%. 不少中国企业在印度已经开始大搞;乐视、VIVO的广告很多。印度人为什么聪明?很多欧美大公司的CEO和高管是印度人,比如Google、Microsoft、PepsiCo、Adobe、MasterCard等公司;相比之下中国人或华人很少。在哈佛商学院进修时,给我们上课的三个教授中有两个是印度人,包括那个项目主管。我总结印度人的聪明可能有几个原因:1、天生会讲英语,被英国殖民后很多学校教授英语,其民主思想、挑战权威、竞争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可以与西方人直接无缝接轨;2、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环境恶劣,竞争极其激烈,优胜劣汰;3、喜爱智力游戏,好奇;4,这是我有次出差在飞机上与旁边公务舱的长江商学院的助理副院长交流听来的,他在美国干过10几年,说印度人比较会搞政治,老板说什么都答应,然后把手下人搞死也要拿出成绩来;5,我的小人之心,可能印度人的工资待遇要的比白人少些,干活更卖力。印度人的竞争意识也很强,不喜欢排队,这点和上海有些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几个阶层,最下层的是贱民,就是只能从事低等肮脏职业的人,英语里叫untouchbles,连他们的影子也不要碰,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现代印度建国后废止,不过迄今仍有影响。本书作者尼赫鲁也是个婆罗门。我们在印度分公司的CFO是个婆罗门,他说的话下面的印度员工令行禁止,看他与其它服务行业的印度人互动时他也会故意给他们眼色看。当然,我们使唤他时仍然呼来喝去的。印度的国球是板球,在本届里约奥运会拿了一银一铜的成绩,堂堂13亿人口,这个成绩不能说傲人,但印度人自己看来,只要比巴基斯坦强就好了。印度的女性地位也很低下,其中一枚奖牌是女子羽毛球,打的非常棒,但印度电视直播时,评论员不停地把功劳归到她教练的身上(这个教练当然是男的)。近年来印度多次发生了外国女游客被奸杀的事件,最近印度旅游部长警告来访的外国女游客不要穿裙子。这可不是对印度很正面的宣传。在印度吃什么?因为印度教信徒占印度人口的70%多,印度教崇拜牛,所以吃不到牛肉;印度也有10%多的穆斯林,所以猪肉也不能吃,基本上只能吃鱼肉或鸡肉还有素食。到印度来还是要注意饮食,最好只喝矿泉水;我几乎每次在街旁的餐厅吃饭都会拉肚子。印度北方的传统食品Bryani,就是咖喱炒米饭,配以鸡肉或羊肉。微辣,做的好了很好吃。旁边的饼叫nan,我们新疆的大饼也叫馕,发音近似印度人点头是以一种奇怪的S形摇头的方式来表示的,初到印度可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摇头是在拒绝你;当然印度人说话不靠谱,没什么记性,他即使同意,也并不代表事情就有结果。看多了,其实会慢慢觉得这种摇头晃脑很优雅,我写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     文/严杰夫当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放慢了增长步伐,旋即就有人想要接过“领旗”,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印度。去年下半年,印度财政部高官杰扬特•辛哈就公开宣称,印度已经准备好从中国手中“接过全球增长的接力棒”,同时还强调“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在增长和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事实上,在印度国内,“超越中国”的言论早已甚嚣尘上。而这一现象更是被西方“好事”的媒体逮个正着。一场“龙象之争”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这两个国家间的竞争会如此好奇。很多人都会强调,从公元元年到公元900年间的近一个世纪中,中印两个古国间曾经有过密集的文化交流,它们当时就好像是人类文明史上两颗交相辉映的明珠,其后他们又各自先后衰落了。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从历史经历到社会制度,再到经济模式,中国和印度之间在今天早已有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印度,在5-6世纪以后,这个国家就始终处于异族统治下。直到1947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印度人才“重获自由”。现代印度早已不能和古代印度简单地划上等号。所以,我们在进行“龙象之争”的讨论前,首先就要理解这样几个问题:现代印度与古代印度是什么样的关系?现代印度是如何诞生的?现代印度的诞生,又如何影响着今天印度的发展,并影响着它在国际上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上述问题早就有人进行过深入思考,这个人就是印度的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944年4月到9月,因为领导独立运动而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尼赫鲁,在狱中回忆和梳理自己在印度这片土地上曾进行的探访,以及在书籍中学习过的印度史知识。而在狱中同伴的帮助下,他的这些所思所想最后凝结成一部厚重的作品,这就是《印度的发现》。正如书的名字所提到的,尼赫鲁并不是单纯地写作一部“印度史”,他要做的是重新去认识并“发现”那个他生于斯、长于斯、斗争于斯的印度。正如他在1956年为此书的中译本撰写序言时所写道,“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印度的历史,甚至也不是一部关于这个国家所发生过的事件的连续性记载。这本书仅仅企图了解它的悠久历史中的生活的某些方面,了解激动着它的思想和感情的某些方面”。所以,在《印度的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尼赫鲁对于印度曾拥有的古代辉煌文明的追忆,也有他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抨击和印度人民抗争的叙述,当然还有对印度未来命运的展望。或许与许多民族独立国家的领袖不同,尼赫鲁进行的这趟“文化苦旅”,的的确确是想重新认识这个文明古国是如何从兴盛到衰落,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发现崛起的新路。而这正诠释了古印度和现代印度间的关系,以及现代印度如何诞生这几个重要问题。正如他在书的开头就提到:“我们之所以为我们以及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过去’而来的。我们是‘过去’的产物,而且我们是沉浸于‘过去’中来生活的。不了解‘过去’,不感觉到‘过去’是我们心灵中一种活的东西,就是不了解现在。”对于古代印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达成的成就,尼赫鲁当然毫不掩饰地表达自豪。在追溯印度早期文明时,他写道,“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与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的姊妹文明是有联系的、互通有无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越的。它是一种城市的文明。”而至于后来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在哲学、宗教、数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创下成就,在尼赫鲁看来,更是每个印度人都值得珍藏的“世世代代的回忆”。当然,尼赫鲁在赞美之余也不忘慨叹古印度的陋习,这些陋习也被其看成是造成印度近代衰落的原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种姓制度,尼赫鲁对其评论道,“在今天社会的组织中,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调和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在这个层面上,尼赫鲁是对种姓制度抱持的是明显的批判态度。除此以外,强调妇女隐蔽的闺阃制度、“发展到不可思议程度的排他主义”,以及自拉其普特时期到德里苏丹时代,再到莫卧儿帝国时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的数次冲击,最终使得印度在18-19世纪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一败涂地。对此,尼赫鲁表示,“从外边来到印度的伊斯兰教徒们不曾带来新的技术或政治经济上的组织……在技术上、在生产及工业组织方法上,它们与印度当时所盛行的要比较落后”。尼赫鲁和甘地然而,与阿塔图尔克迫不及待地将奥斯曼帝国的一切与现代土耳其完全切割的做法不同,尼赫鲁并未将莫卧儿帝国彻底鄙弃。反而,他肯定了亚格伯(又称“阿克巴大帝”,莫卧儿王朝第三代皇帝)以及其继承人奥朗则布的才干。尤其是亚格伯,尼赫鲁评论其是“成就惊人”的帝王。但这样的大帝也无法避免印度在面临西方挑战时所遭遇的失败命运。因此,如果说,《印度的发现》的前六章是对古代印度的回溯;那么,第七章到第九章就是在详细阐述英国逐步奠定和巩固在印度的殖民地位,与此同时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和独立运动也一同随之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这里,尼赫鲁就解答了现代印度是如何在英国殖民过程中 “脱胎而出”的。作为一个坚定的印度独立主义者,尼赫鲁在这三章中反复地批判英国殖民者的野蛮、腐败和专制。作为一个英国公学的毕业生,尼赫鲁显然对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行为,与英国本土的文明风气间的差别,感到震惊。所以在他心中便生出了两个“英国”:一个是他受教育的英国,另一个是殖民他祖国的英国。他提到,“早期来到印度的英国人与英国颇为隔绝”。有趣的是,在尼赫鲁写作《印度的发现》的十年前,乔治•奥威尔在处女作《缅甸岁月》里就以殖民者的身份,鲜活地刻画了在印的英国殖民者的丑陋和腐败,而他与尼赫鲁所抨击和批评的如出一辙。在尼赫鲁看来,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抛弃了西方文明宣扬的自由、公正等价值观念,而以封建、专制的方式来对印度实行统治。其中,两项最主要的罪行就是建立土邦制度和阻碍了印度工业体系的形成。土邦制度是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封建王公利益妥协的产物,在这个制度下,王公成为殖民者的傀儡,维系了殖民者的利益,却将整个印度变得四分五裂。尼赫鲁对此评价道,即使是在十九世纪,这些土邦都是违反时代的东西,而它们直到二十世纪还存在并将印度割裂成几十个独立的个体。而在印度独立过程中,这些土邦更是成为印度内部最大的阻碍,而被称为“英国在印度的第五纵队”。更令尼赫鲁耿耿于怀的是,英国殖民者为了本国企业的利益,百般阻碍印度本土工业的发展。而尼赫鲁认为,现代印度完全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在二战时期,印度甚至可以成为“中国和东方的兵工厂”。但出于英国工业的需要,印度工业的发展需求就被遏制了。除去英国的殖民外,尼赫鲁指出,现代印度的统一和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宗教冲突。在这个问题上,尼赫鲁一方面承认,印度所面临的宗教冲突“没有得到一个为各方所同意的解决方法”,为此包括他领导的国大党在内的所有组织都应为此负失败的责任、分担失败的后果;另一方面,尼赫鲁又坚持否定以默•艾、真纳为代表的人物所提出的印度“两个民族”的理论。他坚持要争取一个统一自主的印度。当然,关押在亚马那加堡垒里的尼赫鲁,在抨击英国的殖民统治时不会知道,只要再坚持三年,印度就将从“捆绑”它的“小岛”手中挣脱出来而重获自由。但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的最后一部分,却已开始笃定地遐想起印度的“未来”了。尼赫鲁的遐想并非是 “天马行空”的,而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之上的。在考虑了印度当时所面临的危机、机遇及其他现实时,他没有过分自信地为印度的未来给出明确答案,而是以提问的形式来提出设想: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这是他给印度未来提供的可能性。而比起这些选择更重要的是,尼赫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二百年印英间的关系,仍会持续地影响印度的未来,在印度哲学中这一影响被称为“羯磨”,即历史决定下的必然命运。当然,现代印度诞生过程中面对的阴影、障碍和危机,并没阻碍尼赫鲁对印度更遥远的未来产生“野心”。他借着华尔特•李普曼的观点指出,地球将由三四个势力圈——大西洋集团、俄罗斯集团、中国集团,再后来还有亚洲南部的印度-伊斯兰教集团。这或许是后来尼赫鲁中国-印度亚洲轴心观点的萌芽。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他的壮志雄心,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作者为了唤醒印度民众的呐喊。或许,写作《印度的发现》时的尼赫鲁无法预料,印度为了独立最终还是牺牲了统一;他也不可能预料,直到21世纪印度依旧还是一个地区中心。但他已经指出,现代印度在呱呱落地时从“过去”继承而来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正是今天印度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所以,对于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龙象之争”,答案可能早已藏在尼赫鲁的文字中。就像在《印度的发现》最后,尼赫鲁写道,“印度已经改变了,在这像是平静的表面之下,存在着疑虑和惶惑、失望和愤怒”。70年前尼赫鲁在恒河与亚穆纳河的交汇之城阿拉巴哈德记录下的这种感觉,如今似乎依旧萦绕在印度大陆的上空。----------------------------------------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     从“伟大”中抽离出来顾文豪“每边都有一排排的水泥平台,不加粉刷即是床铺。他们要我欣赏排水沟与水喉装置。住在里面的人堆一起床,就被送去进行种种崇敬膜拜,像请求治好其溃疡、口癌、疥癣或癀烂等等以后,整座建筑由水管冲洗干净、光鲜,等待另一批朝圣者来过夜。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或许除了集中营以外,人类与屠夫刀下的肉相像得如此彻底。” 这是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加尔各答朝圣地—卡里女神庙。就连这位见多识广的人类学家也无法忍受印度给予他的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冲击——随处可见的肮脏与乞讨,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拥挤与压迫,面带微笑的满天神佛的脚下却是衣食无着的遍地饿殍与牛鬼蛇神。“我很快就受不了,身体上受不了,道德上也受不了”,一个因为超负荷的人口密度而与所占住的物质世界比例倒错的国度,一个人对人正进行着有系统的贬值与奴役的国度,终于让列维·斯特劳斯慨叹如斯,也迫使他重新思考那个曾经伟大的印度与眼前这个荒败的印度,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一个是我们自以为熟知的印度:纱丽、咖喱、克什米尔地毯、香料与神油、恒河、泰姬陵、《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爱经》、瑜伽术、梵天与湿婆,还有光头的甘地与大白胡子的泰戈尔。另一个是正在发生的印度:数不胜数的破衣烂衫的穷人,秽臭的街道与河流,雨季的泥泞道路与破败局促的窝棚,对智识的毫不关心,对悲苦生活的安然自得,以及对印度的过去的沉迷与吞噬。就像担任过六年墨西哥驻印度大使的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的:“印度最先让我感到讶异的一点,也是许多人觉得诧异的,就是两极化的对照所造成的歧异:现代与古代、奢华与贫穷、纵欲与禁欲、草率与效率、温和与粗暴;繁多的种姓制度与语言、神祗与仪式、风俗与理念、河流与沙漠、平原与高山、城市与村落、农村与工业化生活,在时间上相隔数世纪,在空间上毗邻而居。”这种歧异,从表象上说,是各种格格不入的社会状貌的混杂相交,但从根底上来看,却是进入现代世界的印度与它拖带着的古代印度之间的斗争与妥协。这种复杂与矛盾,外国人当然大可将其视为错乱之美的异域风情,但印度人自己心知肚明,如何处理古代印度留下的种种遗产与后患,是现代印度不容回避的大问题。而这也正是尼赫鲁于1944年5月—9月在狱中撰写《印度的发现》的旨趣所在。在书的开头,尼赫鲁写道:“我们是‘过去’的产物,而且我们是沉浸于‘过去’中来生活的。不了解‘过去’,不感觉到‘过去’是我们心灵中一种活的东西,就是不了解现在。”也就是说,尼赫鲁相信印度的过去存有着某种能使今天的印度人获益的东西。而这种益处的获得需要我们深入历史深处,需要我们在过去与自己之间设置距离,最终通过理性的智识去尝试了解,而不是期待玄虚暧昧的灵性法则包治百病。因此,真正重要的并非是“过去”,而是进入“过去”的方式。印度的发现,过去的发现,向有博学之誉的尼赫鲁,在英国接受了完整的现代教育的尼赫鲁,比谁都清楚一个只有历史而没有历史观的印度社会将会面临怎样的衰败,就像奈保尔说的,“把自身削减成了巫术实践和被禁锢的社会形态”。对印度的非常明确的爱,同时抱持一种基于理性主义与社会主义所产生的对西方文明的认同,使得尼赫鲁并未流于对印度的过去大唱颂赞。恰恰相反,在表面对印度传统诸多肯定的背后,他更着力思考的是为何印度的现代性到来得如此迟缓与艰难,究竟是哪些印度传统中的固有因子在阻碍着印度的现代化?透过对印度历史的考察,尼赫鲁特别指出,其实自公元一千年之后,印度文明就走上了缓慢的衰迈之路,闭关主义的社会结构戕害了自我的创造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狭隘的、小集团的和地方性的眼光”,每个人都被冰封在自己所在的阶层,进取与革新的力量无处发挥。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在关于外界的知识和接触方面,印度都不可避免地全面衰败了。因此,虽然尼赫鲁口口声声宣称现在是从过去中诞育的,但他很清楚“印度必须与它过去的许多东西断绝关系”,“所有那些无生气的和已经完成使命的东西都应当退出舞台”。而在这些应当尽速退出舞台的事物中,印度的宗教狂热倾向与种姓制度是他特别加以举出的。就前者而言,尼赫鲁认为宗教诚然极其伟大,但它们也曾“企图将真理束缚于一些固定的形式和教条之中”,在使人感到未知世界的神圣与神秘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却是对好奇心与思维力的阻碍,是对现有权威和社会秩序的无条件服从,是可能造成社会变革的进步力量的无力生长,甚至连穿衣吃饭之类的日常问题也沦为宗教的施威之地。就后者来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阶级—种姓的复合型社会,种姓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以服务和职业为根据的集团制度,个人只是其中的一员,集体的安定与绵延才是种姓的目标,进步并不是种姓发展的第一要务。久而久之,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阻止了任何根本的改革,尼赫鲁指出以集体稳定为基础的印度社会组织的根本弱点和缺点即在于“使一大群人的品格降低”,随之引起社会全面的沦落,造成了印度社会尤其是经济和文化方面显著的“硬化现象”。而当现代世界体系逐渐形成,这种“硬化”所造成的印度社会与现代世界的轩挌难通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加拿大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查尔斯·泰勒曾经指出,现代性的形成有赖于一套“现代道德秩序”的建立。而确立这一现代秩序的基础,泰勒引进了一个诗学概念“伟大的抽离”——从各种魔法力量和神灵世界中抽离出来,从各种压迫个人的权力结构中抽离出来。也就是说,现代性首先是一次“祛魅”的进程,将个人从各种顶着“伟大”的幌子的社会力量中解放出来,个人独立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而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则成为现代道德秩序的核心价值。借用泰勒的观点,那么不妨说尼赫鲁对印度的发现,恰恰是一次暗度陈仓式的印度祛魅,他同样希望能将印度从它那看似辉煌实则衰惫的诸般“伟大”中抽离出来。透过对宗教以及种姓的批判,他意在废除集体的奴役制度,破除各社会集团的阻碍,让每个人都有同等机会去释放才能;出于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尼赫鲁主张一种民主式的计划性的集体主义,这是他国家主义的雏形展现,也是他重塑国家权力结构的一次尝试;他试图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上,造成一个由职业和地方代表共同组成的,符合印度的过去和现状的民主政体,以此有序推进他对于民主政治的构想;而更萦心挂怀的是印度的统一,作为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封建王公利益媾和的产物,土邦制度使整个印度陷入分裂,尼赫鲁对此深感愤怒,因为分裂不仅使印度陷入斗争,更阻碍了印度成为一个超民族国家的中心的脚步,最终只能作为一个地区中心而苟延残喘。“一层在另一层之下,写了许多事实、理念、梦想,而都无法完全盖过底下那一层”,尼赫鲁曾将印度比喻为一张可以刮除旧字重复书写的羊皮纸。现在,经由对过去的发现,他也在这张羊皮纸上添上了自己的文字,写下了自己关于印度现代秩序的设想。但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进入过去的意愿与方式。奈保尔说得对,“印度人对印度仍然所知无多。人民不掌握信息。历史与社会调查以及与这种训练相伴的分析习惯,与印度传统相隔太远。”这种绵延无期的历史无知症,最终结出的恶果则是人们“对解决方式的了解多于他们对问题的了解,也多于他们对国家的了解”。到那时,任何的自救与为公理、正义的斗争,都很可能因为对历史的无知,对过去的罔视,最终沦为一场“理想主义、无知和仿效的悲剧”——到处都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枪,别人的口号,别人的蓝图,别人的信念。而只有愤怒与无奈,才是自己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阅读的,出乎意料的喜欢,甚至对古代印度有点心醉神迷,尼赫鲁对印度历史文化的梳理和卡瓦菲斯笔下不绝如缕的希腊精神,同让我想到薛宝钗的那句"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但是社科类大块头确实难读,最后三章不得不使出一目十行大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