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08652819
作者:[美] 约翰·托兰
页数:1296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
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书英文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畅销书,并获1971年度普利策奖,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二战史经典著作,畅销欧美数十载
◎跳脱抗战叙事和盟军视角,更多的从日方角度、运用日本史料呈现日本法西斯衰亡的历史
◎对二战太平洋战场战况最详实、最客观的记录,战争场面精彩纷呈、人物饱满、细节丰富
◎百余幅珍贵照片,还原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人性的光辉时刻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后再反思。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总结教训
-------------------------------------------
【评论】
宏大、充满吸引力,且极为触动人心的太平洋战争史。
——《纽约时报》
具有与《第三帝国的衰亡》同样的视野和力度,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趣味性和戏剧性。
——《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易读、激动人心!最为精彩的部分还不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而是那些对日本高层神秘政治博弈的揭示。
——《新闻周刊》

书籍目录

第一册  乌云压顶
前言
第1章 下克上
第2章 挺进卢沟桥
第3章 是背水一战
第4章 还原到白纸上
第5章 致命的照会
第6章 Z作战计划
第7章 战争可能来得更快
------------------------------------
第二册 短兵相接
第8章 视死如归
第9章 艰难岁月
第10章 飘渺的希望 难逃的失败
第11章 发慈悲就是延长战争
第12章 扪心无愧
第13章 转 折
第14章 小本经营行动
第15章 绿色地狱
第16章 罪该万死
第17章 结 局
------------------------------------
第三册 决一死战
第18章 鼠辈与好汉
第19章 向马里亚纳群岛跃进
第20章 七生报国
第21章 不能心慈手软
第22章 莱特湾之战
第23章 断颈岭之战
第24章 溃败
------------------------------------
第四册 投 降
第25章 “绝好机会”
第26章 火刚熄灭的地狱
第27章 江户之花
第28章 最后一次出击
第29章 铁台风
第30章 散兵游勇
第31章 寻求和平
第32章 艰难决定
第33章 广 岛
第34章 ⋯⋯以及长崎
第35章 忍
第36章 宫廷叛乱
第37章 鹤 声
尾 声

内容概要

约翰•托兰(John Toland)
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生于威斯康辛,参加过“二战”。托兰年轻时曾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战后,他写了很多剧本和小说,但从未有机会发表。在朋友的建议下,托兰转向历史写作,并一举成功,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
托兰的历史写作摈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代之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读者身临其境。他的著作见解独特,富有文学性和感染力,并注重史料的搜集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也因为这样,托兰每有新作问世,必能引起轰动,往往会占据销售排行榜首位。
其主要著作有:《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日本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已经70年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仍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而对于这种对现实政治仍发生作用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些教条、狭隘的观点在将其简化和片面化,进而阻碍我们去真正深入地了解和反思。善与恶、胜与败、敌与我,大而化之,不容质疑。针对日本法西斯的衰亡,我想有两种主要的倾向在垄断着叙述和解释这段历史的权力:一是抗战叙事,二是盟军视角。抗战叙事是指我们将凡是涉及到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题材的叙述——不管是小说、电视剧、电影,还是严肃的历史著作——全部放在抗战的框架之下,并且模式化。这就一方面造成读者、观众很容易将对日的反法西斯战争等同于抗日战争,忽略战争中的其他政治、社会生态,也忽略其他地区人民的抗争和贡献,无法形成日本法西斯衰亡过程客观的、全方位的了解;另一方面将这段历史简化、模式化,将日本军人“非人化”,遮盖了战争的复杂与残酷和人性的多样与悲哀。“手撕鬼子”的出现便是这种倾向走向极端的结果。而所谓盟军视角,主要是说在英美掌握的世界主流话语中,美国作为日本法西斯另一个主要对手,也在一定程度上以胜利者的姿态主观地描述战争和政治博弈的过程,忽略对日本军队和各政治势力真实状况的研究和呈现。如果留心的话可以发现,美国电影中的日本士兵也存在被丑化和非人化的情况。但毕竟,在英美世界,这种状况要好得多,很多人会对这种视角的垄断有所警惕,也会有人试图挑战或进行相应的补充。比如,好莱坞老牌硬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于2006年连续拍摄了两部反映太平洋战争中硫磺岛战役的影片——《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前者围绕着硫磺岛战役中美军极为著名的插国旗行动展开,后者则以日军留下的数百封家书为线索展开,分别从美军和日军的视角叙述故事。甚至以日方视角拍摄的《硫磺岛家书》还获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就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后简称《日本》)。这本书更多地从日方的视角来还原整个日本帝国衰亡的过程,详细地、全景式地重现日本各方势力的政治博弈、军事决策和战斗的过程,还有普通士兵和民众的真实战争经历和他们对战争的态度。给读者呈现一个完全不同于抗战叙事和盟军视角的日本法西斯衰亡史。《日本》一书的作者约翰•托兰(John Toland)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历史写作者,摈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代之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读者身临其境。他的著作富有文学性和感染力,并注重史料的搜集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善于用个体的经历和情感来展现历史事件的特征和质感。在写作本书时,除了梳理海量的美、日战时档案外,他还采访了上百位“二战”亲历者,其中包括战时日本的将领、贵族、官员、普通士兵和民众,还有广岛核爆炸的幸存者。正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决定了《日本》在独特视角下,提供了富有丰满人物形象和动人细节的历史叙述。不同于抗战叙事的狭隘视野,《日本》一上来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完整的各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宏大图景。其中,东南亚各国对于日本侵略的复杂态度尤其值得我们深思。托兰在书中指出,不同于欧洲战场,美国“在亚洲既要同一个求强图存的侵略民族作战,又要在意识形态上同部分亚洲展开斗争。亿万被西方列强殖民的东方人把日本的战斗看作自己的战斗,看作一场种族和肤色的对抗。他们甚至还把日本的胜利看作自己从西方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胜利”。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年来在面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或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触及到对侵略战争态度的动作时,二战前没有被西方列强殖民的中国和韩国往往表现出强烈不满,而在被日本侵略前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东南亚国家则鲜有抗议之声。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线索是本书对战争准备阶段和战时日本各政治势力博弈过程的分析,之前被简化为一块铁板的日本政治生态就在这样的分析中得到了还原。比如,实际上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在完全左右日本政治方向之前,与其它政治势力展开过激烈的斗争,他们通过军队的行动、制造血腥事件、解体原有政治的制度,才最终清除了障碍,实现了发动并扩大侵略战争的目的。正如《新闻周刊》的评论,这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还不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而是那些对日本高层神秘政治博弈的揭示”。全书的中间部分,主要是对太平洋战场各次战役的叙述。除了对战争场面真实、严谨的再现,这一部分中更为精彩的是对战争参与者或被迫卷入战争的个人的命运的刻画。在还原塞班岛战役时,托兰细致描写了一位日本护士在战斗中的表现和战争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的命运转折,让人动容。当然,在叙述战争状况的时候,更多的日方视角并不意味着为日方辩护。比如,对日军在巴丹半岛“死亡行军”中对待美军战俘的残忍行为,托兰就进行了着力刻画和谴责。在接近尾声的地方,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来描写盟军对日使用原子弹的“艰难决定”和广岛、长崎在原子弹爆炸后的惨状,笔调充满悲悯之情。现在读来,令人唏嘘。对于此事,也许有人会强调日本的罪有应得,但我想,这样的悲悯并不是“妇人之仁”,从人类整体命运的角度思考的话,不管对什么样的国家或地区使用核武器,都起码应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而对历史事件进行开放的、多视角的、人道主义的讨论,也正是《日本》一书的珍贵之处。读完此书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托兰行文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历史学者的克制,不妄下评判,也不做任何预测。他说:“我已尽我最大努力让事实本身来说话,如果有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历史不会简单地给人以教训,只有人类本性的再现,而不是历史的重演。事实说明,立足现在,认识过去,给我们的教益只会更多,而不是少了。”我们70年后再来看日本法西斯衰亡的历史,也该冲破旧有教条的束缚,探究历史中真实的人性。希望我们真的能够从历史中获得更多的教义。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从客观的角度诠释了日本为什么要打仗,以致最后自取灭亡。二战中无论是日本、德国、意大利的轴心国还是美国、英国、苏联等的同盟国这场战争没有对与错。对于德国、日本发动战争是必然,对于美国、英国、苏联他们加入反法西斯战争也是被迫的选择。本书分为四册,一册主要讲述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战略,与德国的关系;二册、三册主要记录着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斗志斗勇,经过多场的战斗,日本从胜利逐渐失败。四册主要描述着日本的末日,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彻底让日本投降。战争,在古代国家,发动战争只是报复和惩罚对方对自己的侮辱,而现代的战争,却已经发展到有集体和组织的武装斗争,目的是为了国家的经济、政治或者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从日本与德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正是显示了现代的战争。日本发动战争,是因为日本是不发达的国家,国内市场小而且国内自然自然不充足,人们极为贫穷。书中提到:在西方,年轻人本来能加入工会或当政治鼓动家以找出路,而日本,很多年轻人特别出身于小地主或小商人家庭的青年,最好的方法是在陆军或海军里当军官。一旦入伍,他们会更加了解贫困的情况,他们的家人全处在饥饿的边缘。日本这样的环境,怎么能不让日本发生改变呢,从内部开始,北一辉提倡者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而且策划了二二六事件。二二六事件之后,内阁重组,裕仁天皇以及近卫文麿等人构成了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核心力量。他们也是发动战争的人,目标在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和控制西太平洋,扩张领地,掠夺更多的资源,建立更多的经济和军事基地。一战失败的德国,《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条件,使德国人民有着复仇的情绪,加上希特勒的精神的煽动,国内经济的膨胀,促使了德国发动战争。二战对于他们各国的角度来说,战争是必然的,没有错与对。而日本之所以会失败,还是败在在太平洋战争上,而书中详细了讲述了这一段历史。1941年二战爆发,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看似是错误,但是为了掠夺资源,太平洋之战在所难免,只是山本五十六的政策太过冒险,刺激了美国人,本来态度参差不齐的同盟国,经过这一战使得大家齐心,一起抵抗法西斯,美国的矛头直指日本。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后,进攻菲律宾,由于麦克阿瑟的失误造成美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日本取得了制空权。之后,日本还占领了马尼拉,但是日本贪得无厌,继续扩大战果缅甸、新加坡等等,美国、日本死伤无数。日本在这阶段为胜利者,可是野心膨胀的他们在中途岛之战之后,变成了失败者。1942年5月、6月,珊瑚海海战日本首败,造成了大的损伤,莫尔兹比港的进攻被中止。之后,中途岛之战以惨败告终。1942年下半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让日本彻底走向了灭亡,日本和美国的战斗兵力悬殊过大,饥饿和疟疾让日本军人大量死亡,日本在1943年被迫从此岛撤走。日本一直都在顽强的抵抗,1944年日本以绝对劣势在马利亚纳群岛和菲律宾决战,均惨败,1945年冲绳战役期间天皇准备结束这场战争。而真正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无疑是那两枚原子弹,使广岛和长崎差点夷为平地。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为这场战争献出了血的代价。日本侵略与美国反侵略中,死伤无数,战火不断,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没有对没有错。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如果山本五十六还活着,他一定是甲级战犯,可是在日本,山本五十六却是值得尊重的人,书中写到:山本的一份骨灰回到故乡安葬,另一份则国葬,京东有百万市民排列在接到两旁上观看送葬队伍。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山本五十六是他们最伟大战争中的英雄。书中还有另一处写着一个军人的自白,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苟活。虽然日本、德国等轴心国造成了世界二战,使人伤亡无数,但是所谓“战争”,必须有起因才会形成,那么参与战争的双方到底谁错谁对呢?只是有胜利或者失败而已,而看历史的人也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罢了!
  •     1945年8月,正值菊花王朝的皇室之花盛开的时节,在经历了一系列争论甚至叛乱后,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了《终战诏书》,这段“玉音放送”成为日本战败及二战结束的标志之一。与各地伏案聆听“鹤声”的普通日本民众心中五味陈杂的感情相比,以“忠君爱国”为信条的军人们对“投降”一词的情感表达则更为强烈与直接——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率先引颈自裁,随后叛军军官畑中少佐、椎崎中佐、宇垣中将自杀于皇宫广场前,10个自称“尊皇攘外义军”的青年高唱着国歌用手榴弹集体自杀,三个身亡的反叛者之妻登上爱宕山顶自杀,11名运输将校在皇宫前自杀,14名青年学生在代代木练兵场切腹……就连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也试图开枪自杀,奈何子弹却擦着心脏而过,才得以出现在日后东京的审判席上。美国人,甚至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在战场上的种种表现都显得十分困惑。在塞班岛战役中,整场战役造成了3万守军及2/3的平民——大约2.2万人死亡,军人们喊着“七生报国”疯狂赴死自然不必消说,2.2万的平民也几乎都是毫无必要的死去,他们有的在被美军发现前用手榴弹炸死洞内的亲人,有的在美军的阻拦下成群跳下悬崖,有的为了不让美军发现而捂死了自己的孩子,目睹此等人间地狱的一名美军少尉流着泪说,日本人个什么要这样自杀呢。在瓜岛、莱特岛、硫磺岛、冲绳岛、以及东南亚的广阔战场中,日本军人甚至普通民众诸如此类的行为比比皆是,在密苏里号举行受降仪式之后,拒绝投降的散兵游勇仍遍布在每一处硝烟散尽的岛屿上,靠着顽强的意志力负隅顽抗,在关岛的两名士兵甚至在战争结束后打了17年游记才缴械投降,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战后,出于统治日本的需要,美国政府让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系统地整理研究了日本文化,出版了著名的《菊与刀》,成为西方人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窗口(一个有趣的彩蛋是,本尼迪克特本人研究的虽透彻,却终生未踏上过日本本土,成为了“闭门造车”的成功案例)。从此,日美同盟作为利益攸关的共同体,美国对日本的认知不断加深,约翰·托兰的这部《日本帝国衰亡史》便是美国人通过日本人看二战的一次回顾,除了对战争过程的还原外,也包含了不少对大和民族性格的探究与对美国自身的反思。和作为姊妹篇的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样,两者都是以轴心国视角为基准来重现二战的经典史学著作,与我们学的教科书及一贯的主旋律调调相比,这样的“视角反转”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对德日档案资料详实的收集与分析,能挖掘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与细节,作者的笔下既有裕仁天皇、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这些掌握权柄的军政要员,也有塞班岛中的年轻护士、莱特岛里的青年军官、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这些战争中的小人物,通过他们日后的回忆,使冰冷的战场不禁多了一份人性的温存;二是摆脱了“义正辞严”的道德高地,冷静地以轴心国的角度回顾二战,便会发现在这场正与邪的对抗中掺杂着不少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故事,这些让人震惊的“黑暗童话”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反思这场浩劫到底是如何孕育而成,其价值比单纯地讴歌可歌可泣更能予人启迪与思考。教科书不会告诉你,1937年的全面侵华并非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侵略,日本内部弥漫的“下克上”风气让部分下级军官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当时日本不少军政要员、包括一手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都清醒地认识到深陷中国战场的恶果。卢沟桥事变当天,中日军队有数次停火与调停,日本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一致同意“不扩张”和“就地解决”的政策,驻军将领宋哲元与桥本群也明智地签订了明确的局部协定并开始撤军,可以说双方都不愿意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然而随着日方扩张主义者的增兵提案与蒋介石开始向华北集结军队,两者的误会不断加深,随着小规模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全面战争的杀戮机器才不可避免地开动了。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本敢悍然向美利坚巨人挥出拳头在战略上无疑是个错误,从跨出本土、傀儡朝鲜半岛、殖民中国东北、侵占东南亚到偷袭珍珠港,日本的政治家一直在犯浑,最终将整个国家拖入了自我毁灭的泥潭。然而和传说中那句狂妄的“三个月灭亡中国”一样,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作战方略也并非是要真的灭亡美国,而是要在短时间内击垮美军有生力量,逼迫罗斯福坐上谈判桌上迅速结束战争,加上“决战思维”根深蒂固,偷袭珍珠港“及中途岛战役都是这种速战速决战术的产物。和德军一样,日军在战争初期也的确也是凯歌高奏,在太平洋与东南亚一时风光无限,然而事与愿违,美帝喘了一口气之后旋即开动了强大的国家机器,把战争拖入了日本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日本军人强韧的意志力也无法弥补装备与物资上的巨大差距了。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美之间的罅隙并非一蹴而就,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并非仅仅是军国主义者的狂热所致。作者写道——双方都没有什么正角和反角之分,两者都犯下了许多错误,由于误解、语言上的障碍、翻译错误以及日本方面的机会主义、倔强、荣誉、骄傲和恐惧,美国方面的民族偏见、不信任、对东方的无知、僵硬态度、自以为有正义感、荣誉、民族的骄傲和恐惧心理,这一切使一场本没没必要打的战争爆发了——双方所犯下的种种错误,都使后人难以断言谁才是引发战争的始作俑者。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所谓的日本头号战犯东条英机并不能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样一手遮天,因为日本不是德国那样的专制独裁政府,其政令出于全体内阁,军事作战由大本营会议制定,天皇有最终决定权,首相自身权力有限且不能插手军事。而且战争开始时东条不是首相,战争结束时也不是首相,他甚至不是全面侵华的始作俑者,东条英机只在1941年开始担任了三年的首相兼陆军大臣后就因战事不利而被迫下台,比起希特勒说一不二的权力来显得根本不够格。东条英机日后会成为军国主义的形象代言人,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审判当时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裕仁天皇。影片《东京审判》里有个镜头,一位中国平民证人被巧舌如簧的东条英机辩的哑口无言,只能怒而发作,被法警带出法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条的替罪羊身份,但也成为了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代名词。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本的陆军与海军素来是水火不容,甚至到了公共场合大打出手的地步,整场战争中两者也是互为龃龉,除了瓜岛战役之外几乎毫无海陆两军的作战配合,饶是如此依旧打了下半个亚洲。而美国方面也非铁板一块,海陆两军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海军内部中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在海军战术上的争论与指责从未停歇,海外如缅甸战场上的史迪威与美国政府也是矛盾重重。同盟国的内部矛盾也是路人皆知,三巨头在开罗就已有裂痕,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分歧在雅尔塔和波茨坦已经公开化,抗日战争里的老蒋和老毛就更不用说了。战争中所谓同仇敌忾的BUFF,适用范围还真是有限。教科书不会告诉你,随着英法变本加厉地推行着以邻为壑的绥靖政策,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随着德军突袭波兰,苏联也迅速出兵瓜分了波兰的东部地区,随后如狼似虎地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并侵占芬兰大片国土,还和德国进行着物资交换,忙的是不亦乐乎,苏联在苏德战争前已向西扩张了大片领土,在厝火积薪下仍高枕无忧。阿列克谢耶维奇今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我还是想你,妈妈》记录了卫国战争时儿童们的苦难回忆,然而血流漂橹之下普通民众的痛苦究竟为何而来,却是令人细思恐极。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战争末期签订过《苏日中立条约》的日本还指望着苏联来调停战争,然而随着苏联开始对日作战,150万红军几乎未遭力量本已削弱的关东军的抵抗,便占领了东北许多地方,同时每个被占领的城市都遭到了掠夺,成吨成吨的小麦、麦粉、大米、高粱和大豆,以及机器、机车、纸张、印刷机械、照明器材和电气设备被运回苏联,连每个机关的桌椅板凳、电话、打字机也被洗劫一空,一车皮一车皮的破家具和无数碎玻璃向西开去,日本战俘的一切值钱东西全被抢走,连镶的金牙也被撬掉,奸淫掳掠和杀人成了常见的事,但这些暴行却不是出于仇恨或复仇,只是在享受战利品而已。40年前的这片土地,同样是日俄战争的战场,如今城头却已变幻了大王旗。教科书不会告诉你,被人抨击唾弃的“大东亚共荣圈”在诱使亚洲人合作对抗西方上却的确具有吸引力。几百年的殖民主义早已使东西方的鸿沟越来越大,在外交和军事上战胜英法的希特勒反而成为第三世界人民的偶像,因为有色人种不愿忍受所谓的卑劣性,号召独立与自由的泛亚主义在传统的殖民统治下早已蠢蠢欲动,日本人在东南亚的胜利与英国人的撤退使当地人大为兴奋,诸如缅甸越南等地的民众在战时揭竿而起,矛头对准的却是英国殖民者。与此相比,白人却不愿意放弃其文明与种族上所谓的“优越感”,种种差距使得日本人所提出有色人种团结起来对抗白人的提案对亚洲人来说被赋予了历史价值,虽然“大东亚共荣圈”最终被军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者所糟蹋,但事实证明,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原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国家,东方摆脱西方的统治发展为历史主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后的国际社会反而实现了“共荣圈”的部分初衷,对此该反思的恐怕不仅仅是日本人。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神共愤的法西斯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和共产主义同为20世纪的两大社会思潮,没有土壤就无法开花结果,在那个社会动荡、经济崩溃、人心浮动的年代里,希特勒巧妙地赢得了选票与人心,顺理成章地将一个庞大的现代国家改造成了战争机器,如同《1984》里那句令人不寒而栗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专制独裁的法西斯能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就像恐怖主义在21世纪的蔓延一样令人愤恨又茫然。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在那个混沌的年代里,扭曲的人性夹杂着数不清的功过是非,其中有侵略与反侵略,有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然而却不存在着绝对正义与非正义,绝对的黑与白,绝对的对与错,每个军人都在为自己的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任何一场悲剧的背后,都埋藏着错综复杂的因果,每个国家眼中的战争都是不同的模样。整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手心沾满的罪恶无法背起所有的黑锅,同盟国暗地里犯下的错误与勾当对于战争的爆发与蔓延也难辞其咎,那不是正义击败邪恶的美好童话故事,而是所有人类共同打开的血腥黑洞。时值战后70周年,各地的纪念与反思此起彼伏,然而了解的越多,正义的概念却也越来越模糊,或许我们该铭记的并非是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正义的较量,而是如何不再重蹈那次可悲的覆辙。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二战的人来说,这部书和《第三帝国的兴亡》一样都是必读的书目,和站在盟军视角来叙述“正义”的陈词滥调相比,这两部以轴心国为主角的著作能站在不同的角度赋予人另一种对二战的理解,读下来、特别是读完某几章意味深长的章节之后,会让人觉得,二战中有侵略与反侵略,有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但对于所有参战国来说,却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非正义,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德日的将士与百姓有自己某种意义上的生存之道,美苏英法也犯下过不少愚蠢的错误和肮脏的勾当,战争之下复杂而又扭曲的人性,夹杂着任人评说的功过是非,永远都难以让人真正释怀。
  •     写得还挺有趣的,最深刻的是山本五十六~~~
  •     这本书写的太他妈好看了!
  •     非常好的一本历史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感知了战争的残酷。
  •     翻译水平很一般啊。很多句子读起来很拗口。作者通过各个人物写感受,能让历史书立体起来。 美国人不明白他打的是两场战争,一场是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一次在反亚洲意识的战争。
  •     虽然不同意约翰托兰关于日本发动战争的观点,但是细腻的史料载述直观深入展示了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后的决策和太平洋战争的全貌。
  •     关于中国战场的部分只有少得可怜短短数行和几个名字
  •     可读性很好,可以看到从美国角度的太平洋战场,无论对谁,战争都是残酷的。
  •     前两章后,冗长了...累.P.s.木户孝永,什么鬼?
  •     感人
  •     得知张作霖被炸身亡,天皇震怒。
  •     扩张的梦想,就像孩子总要长大一样,但战争往往是连哄带骗地搞出来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     书中有大量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虽细致动人,然而也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     同种族之间的战争,残酷来自于相同的世界观,相反的价值观。跨种族的战争,残酷来自于不同的世界观,更深层,更难于调和。这就是为什么挨原子弹的不是德国,而是日本。
  •     让我们把视野投向太平洋,不再局限于抗战思维,二战东方战场如若不是日本人与美国宣战怕又是一场异族入关,到最后我们辛苦抵抗却仍敌不过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以及苏联军队进入东北一场抢掠,国运不幸,东方国度以为戒。
  •     短筹码,又是接连的战略失误,只能输掉这场游戏。日本至少有两个严重战略失误,在北进夹击苏联和南下对英美开战的选择上选择了南下;在寻求投降时指望苏联出来调停,吃了两个原子弹。
  •     说是更多史料,其实是大量参战人士的日记。主要内容还是美日为主线,也从其他角度写了日本军部的一些想法,其实感觉还是挺有主观性的。期望过高,没想象中那么好
  •     这个角度很不错,从一个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日本二战史。但其实并不是说更客观,而是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因素,包括美国和俄罗斯的那个时代日本的影响。
  •     美国人眼中的二战:和日本战斗的日子 战争就是战争,没有那么多含义
  •     历史。
  •     可读性很强,分析性略弱,相当于一篇深度新闻报道。原作写于1970年,无疑深受当时越战的影响,作者潜在地带着一种“我们不该卷入亚洲的麻烦”的想法
  •     许多访谈的取材,可读性很强,叙事和穿插相当流畅。缺点大概是笔力偶有束缚感。
  •     整套书看下来前两本印象最深。后面就感觉接近高中历史课本的叙述了。当然很多战争中的个体的细节也值得一看。作者叙述中对时间注意不够,有一点错乱,时间提示略少,不容易理清。第一本有非常多错误,第三本质量好了很多。
  •     太平洋战争综述
  •     小说而已。美国人,日本人,都为天皇开脱战争责任,有意思。
  •     了解二战史的起点,我们不应该只知道珍珠港
  •     2016.09.24-2016.11.17 个人比较期待的分析性内容被多得有些令人厌烦的大量细节给挤压或者冲淡了,感觉本书在这方面失去了平衡。
  •     以美国人的视角看待日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第一次发觉原来日本人当时侵华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果然是列强和帝国主义想法。从这个视角来看也颇有意思
  •     及至掩卷,心情复杂,百感交集。此恶邻对我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即使将其夷为平地也难解心头之狠。本书站在日方视角,描写了这个物资匮乏,亟待变革的国家如何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主要讲述了战前,珍珠港,太平洋群岛,硫磺岛以及广岛等大事件下日本的政治军事动态。但对于书中那些真正的战士,却总是恨不起来。他们如同樱花般热烈地绽放,却也如樱花般绚烂地凋谢,英勇战斗,慷慨赴死。那种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武士道精神,令人神往。硫磺岛一役,惨烈程度尤甚,东木老爷子在06年背靠背拍下了美军视角的《父辈的旗帜》以及日军视角的《硫磺岛家书》来展现这场太平洋战争中最悲壮的战斗。但是战争就是残酷的,就像作者问杜鲁门,向日本投原子弹的决定是不是绞尽脑汁才做出的?杜鲁门说,根本不是,我做那个决定时像——他弹了弹指头——这样!
  •     历史有很多面,看到的面越多越接近真实。
  •     一部关于细节的书
  •     2016年的最后一天读完了这部浩瀚的太平洋战争史。历史书读多了,越来越觉得学生时代被洗脑洗得太狠了。
  •     一部全景报道。流畅。分析梳理有亮点但总体比较弱,很多篇幅过于细节地描述事件而少深层挖掘,是新闻的写法,我抱着纯粹学习的心态就把这些都跳过去了。对于多数人,这还是相当不错的书。
  •     第一部就没有读完,但是我准备弃书了。只是突然失去了兴趣,有时候觉得历史也是挺枯燥的,现在的人要知道这些做什么?大多数的美国人不喜欢读历史,只喜欢解决当下的问题,其实这真的挺好。一天到晚把历史挂在嘴边的人或民族,真的可以以史为鉴么?难道不是迷失于故纸堆或者把乱入了角色,把过去的仇恨当成现在的痛点?不是有一句老话吗?放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说不定能够创出一个新的时代来!以后再找时间来看,说不定以后七老八十了,有时间可以重温历史了呢?
  •     一上来就是说中国被掳,沉重
  •     好!2016-5-24
  •     很不错的日本衰亡史记,内容都比较好懂。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待二战的,看完也能理解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和他为什么失败。比起中国在二战日本对中华的暴行描写来说,没带太多的情绪,基本客观事实。相对于战争的描述,本书更多的是在政治博弈层次上去大书特书。
  •     从高层到底层平民每个个体的视角描述一个宏大的历史,这才是历史该有的写法
  •     展示外交、内政和军事的复杂性,其侧重点在日美在军事上的交手,对日本的有一定的倾向性。开始理解制空权和制海权的重要性,虽然开战时不断胜利,但在太平洋最终以巨大的代价惨败美国。还应了解更多。
  •     对二战的介绍给你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片面的介绍这场战争,对理解整个日本二战战败很有意义
  •     一本真正的史书!非常推荐!
  •     一直很好奇日本当时怎么会愚蠢到跟美国开战。现在看来大概三点:1)日本向来有“下克上”的文化,日本的军人用他们认为的“忠诚”方式来影响战略方向。2)日本政治决策缺乏连续性,内阁更换过快,首相是个危险的职业。3)“毕其功于一役”的东方式赌徒心理,被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冲昏了头。
  •     很煽情也不乏客观。校对和翻译再精确一些就更好了。
  •     读完一本1263页的书本应感到轻松,而这内容绝不轻松。
  •     本书对于二战描绘的精彩之处,在于成书时离二战不远而能得其本貌。日本实则在卢沟桥之后就被美国步步逼上战争之路。泛亚主义要说没市场,实则二战后纷纷独立。一号作战中国军的不堪一击是因为过去四年里基本没交战
  •     “(日美开战)(美国)不该把中国的福利,这对它的切身利益并无多大妨碍的问题,最终变成外交政策的基石。”作者你说得很对,但我有句mmp还是一定要讲: )
  •     与其说是帝国衰亡史,不如说是太平洋战争史:过于追求“全景式”叙事,致使个别地方显得大而空、全而粗,节奏略显拖沓,缺乏必要的观点论述。纵然如此,考虑到其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作为一部深度新闻报道的价值极高,实属新闻报道里的“高级特种兵”了,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认识日本、甚至美国以及中国等民族的绝佳视角。正如作者所言:历史本身不会重演,但不变的人性将始终再现。
  •     对历史的叙述较为肤浅,另外存在有不少翻译错误,如平沼騏一郎被翻译成平昭騏一郎,木户孝允被翻译成木户孝永等等。
  •     很有趣的一本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书,有少许错别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