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入夏:陆忆敏诗集1981-2010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37842256
作者:陆忆敏 著,胡亮 编
页数:191页

作者简介

《出梅入夏》收录诗人陆忆敏创作的六十六首作品,有轻盈之诗,亦有尖锐之诗,有抑郁之诗,亦有莞尔之诗,有孤傲之诗,亦有柔娓之诗,有“催眠”之诗,亦有“低声胁迫”之诗,有独白之诗,亦有对话之诗,有重彩之诗,亦有白描之诗,对于当代诗,尤其是当代女性诗,仍然是一座清香扑鼻的圭臬,一部余音绕梁的启示录。

内容概要

陆忆敏,女,1962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诗歌写作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就20世纪最后20年内对于现代汉诗写作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探索和建树而言,陆忆敏无疑是一位“显要人物”和“先驱者”。
「1985年,由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 )(上下两卷,北大五四文学社内部出版),收了她的《美国妇女杂志》和《超现实主义》2首,此选本是当时最具实力的年轻诗人作品的汇展;
1986年由唐晓渡和王家新编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收入陆忆敏的《沙堡》、《风雨欲来》等4首,陆忆敏无疑作为最重要的诗歌新人被介绍;
1989年由唐晓渡编选,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灯心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本》,收入她的《我在街上轻声叫嚷出一个诗句》、《出梅入夏》等7首。
1990年由四川诗人钟鸣创办的《象网》诗歌及艺术杂志,共出包括肖全摄影作品专集等九期,其中第四期是"陆忆敏专集",除了刊登她的10多首重要作品外,还载有钟鸣本人和诗人柏桦的评论文章,柏桦称"她的诗是那么突然,又那么轻盈,又那么迅速,迅速中怀着柔情(海子是那么突然,但带着烈火);又那么幸福,这幸福中含着泪水,又那么宽怀。是的,她所向往的同情,给予的同情是那么高贵,那是唯一的女性才具有的高贵"。(《秋天--我所理解的诗人陆忆敏》)
1993年由崔卫平编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诗集《苹果上的豹》中,收入陆忆敏的《美国妇女杂志》、《年终》、《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等14首;
1993年由万夏、潇潇选编的《后朦胧诗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选入陆忆敏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40首,她无疑"享受"着当代诗人的最重要的"待遇"。」(上據崔衛平《生活在真實中》,外文出版社2013年6月版)
《出梅入夏》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在2015年推出的“天星诗库·中国经典诗人自选诗”系列之一,也是诗人正式出版的唯一一部诗集。获得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奖提名奖


 出梅入夏:陆忆敏诗集1981-2010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读陆忆敏之前想到了各种可能性,比如她是一个锐利的人,是个谦和的人,是一个带给我更多想象的人。然而事实却是她是一个敏感的人。我感觉到了的,她比我感觉得更加细腻。我未感觉到的,人家也已经感觉到了。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
  •     睡不着,没有琴可鸣,翻身看一首好诗:我坐在光荣与梦想的车上我坐在光荣与梦想的车上去到无论哪个远方我以不变的姿势祈祷向同一个方向等待看上去我就像一团乙烯就像痴者具有平板的容颜在人群中穿行而不被灼伤世事在我袖旁风流云变慢慢地到了秋天——秋天我慢慢流到岩下并站起身来到城市中购置新的产业我要织补很大一片寂寞我打字的时候,总把“梦想”打成“冥想”,暗叹高科技真是智能得可以。可是,“光荣”和“梦想”只凭空闪一些光泽——“车”里满是游荡的回声。相反,“冥想”是实的,因为不动、不想、不闻,因为“空”,就包蕴无穷的可能性,生生不息。陆忆敏写的倒不是这个境界。跟随流动的风景造境,可能并没有一个“山那边”的景观,只发现莫名力量穿凿的环形轨道,“远方”也回到俗常。生活的,也是诗歌的。这是晚班公交上常感到的景象。当她自述“看上去我就像一团乙烯/就像痴者/具有平板的容颜”,我脑海中浮现诗人在夜晚的后座,穿过城市的场景。在相似的流动中,要的是“祈祷”和“等待”。换言之,将“满”的倒“空”,将已有的放生。这里,诗歌长出轻盈的茎叶。陆忆敏自有一种高贵,纤长、柔弱,但自如莲花,有沉稳、不可侵犯的定力。当生活扪摸到时间本身:确如流水来临,玲珑有声——寂寞也就是这样了。2016/7/8
  •     轨道声本来可以带来一种安定,地铁车厢里人们更容易“目光板直”。跟随这本书的那个上午,我获得了短暂的安宁,大概60页吧,已经让人感激。重读她早期的那几首诗,读出了更强烈的吸引。与后期一贯,陆忆敏的主题是死亡,技巧是自我分裂,文气是从容、宽怀、一点孤傲。她认出了我的一个个身体:一些自我已经死去,甚至忘记,追认他们;一些自我被磨损的痕迹经抚摸成诗;一些自我在边缘与我对视,不要惊动,安静看着……陆忆敏尤其出色的地方是其中的简洁、轻盈、游刃有余的度的把握。与伍尔夫、普拉斯同气相求的是阴性的神经质,在诗的场地里虽然与普拉斯更有话可说,但陆忆敏实在是更接近伍尔夫的。不是尖叫,是内向,节制。反复书写的死亡竟绕过了粗粝的音调,终于被当成一件真事情。常被拉入对比的翟永明显得更偏向普拉斯,二者的区别也许不是所谓古今中西的分别。如果想一想“谁的痛苦更大”(痛苦这个词有些粗糙),我的答案是伍尔夫,或者是陆忆敏。或许仅仅是因为我更能体会那种感情。挤压、捆绑、向内收紧、榨干。所以她后来也许不得不求救于药物。所以早年说要“洗手不干”结果发现有些事还是不得不干。少年意气的迷人的拒绝难以取得真正的自由,做到的只是远远疏离。看看后半部分那些诗吧,“走过山冈的鱼”落实为一个个“我”,鱼走失了。但这又并没有如穆旦那般产生另一种诗,只是尴尬的玄言(格言)。自我分裂的界限清晰标出了最尴尬之处:当放弃比喻进入生活的阵地战,又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对话者时,单纯的自我对话并没有多少意义。我们的生活就本身而言是贫乏的,对贫乏的反诘、追问、思维也难逃贫乏。那就再读一读前头那几首吧,《美国妇女杂志》、《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墨马》、《沙堡》、《出梅入夏》、《教孩子们伟大的诗》……依然能让我们在坚硬有力的轨道声中得到片刻安宁。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书后的评论是败笔。
  •     對我來說是打破偶像神話的一本詩集。書本身的校對有疏漏,一些註釋也影響了閱讀。六篇評論怎麼好像關注的都是那幾首詩/「代表作」?論點也互相重複,即使是較出彩的余夏云那篇。
  •     增加了之前没见过的更为日常的诗,虽然这些诗作略显松散,但大致属于同一主题:她脱离早年的锋利而进入庸常生活时的不适感和分裂感。这一主题很有意思,因为很多写作者都在这个过程中沦陷了。
  •     早期作品实属一流,读来惊艳,或轻盈带柔娓,或精致有古意,如闻空山之雨,长林之啸,击中肺腑,盘桓不散。一如评论所言,“陆忆敏就这么一部诗集,不需要别的推荐语”。错过便错过,算读者福薄。
  •     一口气读完,可惜诗的太少了,就一百来页。
  •     还是最喜欢那首《风雨欲来》,书的最后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关于评论,这些评论也能让我感觉他人是怎么来读陆忆敏的诗歌的,还有诗人们的聚会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     看张枣、看陆忆敏,都是试图结合古今的类型,在诗评人的眼里都被高度评价,这一种评价或许只是一种描述,描述了作者的努力与成就。新诗形式上的程式化“回车”和内容上的大量“我”,是一种下在现代与古代、国内与国外诗歌文化之间的可悲的诅咒。
  •     也是属于早期可读。诗三星半吧。语气真好。
  •     文論比詩還多,我要報警了
  •     “那是在最平静的日子,我们好久没有出门旅行,没有朋友来到城里,喝掉我们的这瓶酒。有人来信,谈他清淡的生意。有人用打印的卡片,来祝贺生日。你已在转椅上坐了很久,窗帘蒙尘,阳光已经离开屋子。穿过门厅回廊,我在你对面提裙,坐下,轻声告诉你,猫去了后院。” ——《风雨欲来》
  •     匆匆翻了一遍。看的心情有点紧僵低落无措。待再看。
  •     年终
  •      “陆忆敏,196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大,任教过中学。现不任教了,也不写诗了。担任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党委书记?谁能证实一下。我曾经的女神,如今真的沧海变桑田了?
  •     想为陆忆敏说几句话。我在书出版之前就看过她后期“平庸”的诗。刚开始读的时候是有点失望。我多么希望再次看到那种试剂一滴,瞬息万变,结晶体般骄傲的诗歌。但当我的人生也离开写作,渐渐步入凡尘,才懂得了后期诗歌中那些“入世”诗歌的由来。早年飙举电至的诗歌是因为她作为纯粹诗歌写作者的冥想式写作。但当面对现实,出于写作良知和道德良知,她似无法回避身体的现实和世界的现实。因此她打碎了曾经坚固的诗,观看着人类,身体,康与健,平与安,但其诗歌始终是善良、诚实而真挚的。如果前半生,她是心灵的药剂师,后半生,她是一位济世的医师。她的诗歌比热门的文化大诗表现地更为真诚。从诗人的角度来看,我从不觉得骄傲如她,会因为不甘而写平常诗歌。而是因为内心容得下诗以外更广阔的事物,才敢于将其一度放弃的“现代”“俗世之事”写入诗。
  •     前一半的诗在似懂非懂之间——能get到要表达的情感,但不懂的是那些表达究竟从何想来,和其他诗人都不太一样,却又不知该如何总结。读了一半之后,突然之间精神为之一振。如果说这本诗集前面的诗的总体节奏是平缓又带点懒散的话,一半之后,进程突然之间加快了一倍。那感觉就如同她的真实想法突然浮出了水面,开始了集中又凝练的表达。表达对自我的怀疑,表达无法在世界中安置自己的疑虑与忧伤,明朗又优雅。我最欣赏的是她不过于沉溺自我,她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适可而止。
  •     亮哥编的很不错,再读一遍还是最喜欢美国妇女杂志与你醒在清晨两首。
  •     哪儿有人们说的那么好,怎么读都是涩的而非流畅的。本来可以给三星半,集子后那么多评论减一星半。
  •     所谓尖锐的部分,读来造作。
  •     过誉了
  •     憑最優秀那幾首詩可以給五星,但不得不承認,詩的後半部分看得我很難過,現實的確嚴重的銷蝕了她,她不甘心地寫了一些平凡的詩。
  •     陆忆敏早期的作品一流,但后半本(或者说62页以后?)基本上没啥能读的,除组诗《室内的一九八八》外。评论太多,占据巨大篇幅,而且也没啥新鲜观点,余夏云的那篇可以看,胡桑的解剖细致,但读着很疲惫。
  •     意象豐潤的一半,形銷骨立的另一半,連讀下來百感交集。不知道編排順序依據何在,建議標註寫作年份,讀感當更清晰。
  •     细读有回声
  •     没有想象的好。
  •     一半赏析,没必要啊
  •     赏析太多了
  •     语言过于粘稠。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纤弱的女人,我会觉得她矫作,为诗而诗,不喜。
  •     页码都能标错~~
  •     陆忆敏应该再度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     可以死去就死去,一如 可以成功就成功
  •     日常生活和周遭事物是第三代最关注的。通达明亮的道理,也许就深藏在日常的景物中;精英式的喋喋追问,答案正在那琐细不急的日常微物之中。所以那些俨然的灵魂和思想,却也可能敌不过一个日常的偏见?在陆忆敏文字里能看到女性之真,也能看到时间的转变里一个诗人写作的调整,“出梅入夏”一个江南气味的名词用意?
  •     我来拉低一下评分
  •     评论太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