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小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515403472
作者:冯友兰
页数:234页

《中国哲学小史》的笔记-第1页


一 孔子
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
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为仁之方法如此简易。故孔子曰:仁远乎哉?吾欲行斯仁至矣。

二 墨子
墨子之非攻,因其不利;孟子之反对战争,则因其不义。

三 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 老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无别也。
《老子》以为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为常。
自常道内出之德,名曰常德。所谓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至于人事中可发现之通则,则如:取天下常以无事。民之从事,常于进成而败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凡此皆为通则,长久如此。吾人贵能知通则,能知通则为“明”。知常曰明,可知明之可贵。不知常,妄作,凶。
事物变化之最大通则,即一事物若发达至于极点,则必一变而为萁反面。此即所谓“反”,所谓“复”。
反者道之动。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惟“反”为道之动,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惟其如此,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惟其如此,故“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惟其如此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惟其如此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凡此皆事物变化之通则,《老子》特发现而叙述之,并非故为奇论异说。而一般人视之,则以为非常可怪之论。故曰:正言若反。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知常曰明”之人,处世接物,必有一定之方法。大要吾人若要如何,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南辕正所以取道北辙。故“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一事物发展至极点,必变为其反面。其能维持其发展而不致发展至其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不能至极点也。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故“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总之,“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其所以如此,盖恐事物之发展若“泰”/"甚",则将变为其反面者也。海格尔谓历史进化,常经“正”“反””合“三阶级。
惟包含有屈之直,有拙之巧,是谓大直大巧,即“正”与“反”之“合”也。故大直非屈也,若屈而已。大巧非拙也,若拙而已。“知常曰明”之人,“知其雄,守其雌”,常处于“合”,故能“殁身不殆”矣。
老子理想中之人格常以婴儿比之;盖婴儿知识欲望皆极简单,合乎“去甚,去奢,去泰”之意也。故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小国寡民”,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非无舟舆也,有而无所乘之而已。非无甲兵也,有而无所陈之而已。

五 惠施 公孙龙 墨子
庄子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下文即又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此一转语,乃庄子与惠施之不同之处。由所谓“心斋”“坐忘”,以实际达到忘人我,齐死生,万物一体,绝对逍遥之境界。

六 庄子
其对于幸福之观念,则以为凡物皆由道,而各得其德,即是反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见皆无不对,此《齐物论》之宗旨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驭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乘天地之正,驭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即与宇宙合一者也,其所以能达此境界者,则因其无己,无功,无名,而尤因其无己。

九 佛教 道教 道学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乃佛教中之三法印。涅磐译言圆寂,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但中国人又最注重人之活动。儒家所说人之最高境界,亦即在活动中。如《易》乾《彖辞》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教人于活动中求最高境界也。即庄学最富有出世色彩,其理想中之真人至人,亦非无活动者。故中国人之讲佛学者,多以为佛之境界,非永寂不动。佛之净心,亦能“繁兴大用”。虽“不为世染”,而亦“不为寂滞”。所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佛学中有一部分谓,有一种人无有佛性,然永不能成佛。但中国人以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荀子以为人性之恶,亦以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故中国之讲佛学者,多以为人人皆有佛性,甚至草木亦有佛性。“顿悟成佛”。“一念相便成正觉“。
十一 张横渠及二程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
当其为”一“时,”则清通而不可象为神“。因其中有阴阳此二性,故”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中国哲学小史》的笔记-第99页

终日有为,而心常如无为,所谓动静合一者也。


 中国哲学小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