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亡

出版日期:2015-4-25
ISBN:9787108052954
作者:李开元
页数:339页

作者简介

司马迁《史记》写下了楚汉之争的千古绝唱。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列国争雄,再到统一于汉,仅仅八年。项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时二十四岁,到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八年间,一幕幕历史大戏可歌可泣,经历了秦崩、楚亡、汉兴一系列重大转折,终于使五百余年来的混战征伐归于安定,中国历史迎来西汉的全盛时代。
历史学家李开元在研究、细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结合文献史籍、出土文物,并实地踏查地上遗迹,揭示了一系列未解之谜。书中还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卓尔不群的面目,像以一人之力转动大局的韩信、张良、陈平,接续战国纵横家余绪的郦食其、随何、侯公等。作者对史书记述的辨正和还原,尽可能地丰富了那段历史,使楚汉相争这出大戏更为惊心动魄。

书籍目录

序言 文学比历史更真实?
第一章 大将韩信
一 本是王孙
二 胯下之辱有兵法
三 韩信保卫项羽
四 张良求得汉中
五 国士无双
六 萧何截贤追韩信
七 汉中对
八 田荣反楚
九 汉中的地形交通
十 章邯看走了眼
十一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
第二章 彭城大战
一 韩王郑昌
二 张耳来归
三 吃软饭的陈平
四 秦汉的乡里社祭
五 古代的克格勃
六 义帝之死
七 联军攻占彭城
八 项羽的反击
九 刘邦的极限
十 回首彭城之战
第三章 南北两翼战场
一 刘邦坚强
二 冷面杀手英布
三 外交家随何
四 骑将灌婴
五 魏豹反汉被擒
六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
七 背水之战
八 井陉访古寻战场
第四章 荥阳对峙
一 荥阳对峙的概观
二 陈平受谗
三 张良反对分封六国后人
四 离间楚国的真相
五 范增之死
六 争夺荥阳
七 刘贾卢绾开辟敌后战场
八 郦食其说下齐国
九 项羽十大罪
第五章 垓下决战
一 韩信破齐
二 蒯通说韩信
三 侯公说项羽
四 陈下之战
五 垓下之战
六 乌江自刎
七 垓下行
八 刘邦即位于定陶
第六章 倒影回声中的楚与秦
一 谁杀死了项羽?
二 最后的秦军
三 秦军成为汉军主力
四 秦将杨喜的故事
五 楚父秦母昌平君
六 寻找传闻中的历史流
尾声 失人心者失天下
后记 历史是我们的宗教
楚汉之际列国大事月表
项羽年表
韩信年表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并序
王世贞《短长说下》
参考书举要

内容概要

李开元  四川成都人,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担任田余庆先生助教。1989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秦汉史。除本书姊妹篇《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外,还著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2000)、《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2015)等。


 楚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秦楚汉间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终于完成了大一统。600多年后的欧亚大陆另一头,欧洲却陷入了长久的分裂当中,甚至到了20世纪还爆发了两次惨烈的战争。农耕时代的大一统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难于评判。然而商业繁荣的今天,战争变得越来越稀少。楚河汉界两边的对骂已经成为了不可复制的历史。读罢此书,想继续寻找关于这段历史的通俗著作,发现少之又少。此书也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聊胜无。
  •     豆瓣第一篇书评,实在是因为有点闲。《楚亡》看完了,另外两本还没看。单单从书中文字看,赞同@王韧勉所说,实在是“不太高明”。说这话,心里还是有点虚的。毕竟自己也没接受过学术训练,随意臧否一本书、一个历史学者,就很有眼拙的可能,或是逾界的危险。我对李开元的印象主要停留在2000年的那本书,《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平心而论,水平还是可以的——至少对于2000年而言,绝对不差。十五年过去了,再没怎么听闻过,仿佛惊鸿一瞥,就销声匿迹了。十五年后看,实在未见有什么进步。可取之处还是一样,善于运用理论,创建思路,抽象理论与史论的结合不显滞涩。但从这一点看,很有“历史解释”的能力。只不过这样的范式,在今天已经不能算作高明。问题也是一样,空有提出论断的能力,没有阐释论断的水平。和他的“有限皇权”、“军功阶层”一样,乍一听倒是蛮合直观,但也仅此而已。至于把“失人心者失天下”作为结尾,已经下降到了和千百年来的说书人一样的水平。“从终极的意义而言,一切历史都是推想”,论断中透着危险的气息,和“中华帝国二千年之王朝循环...经济社会和市民社会之迟迟难以确立,都不能不追及于马上得天下”一样,宏大的命题不能论证,四处透风。“王朝创制的方式与其创新变革有多大关系?”“光荣革命式的和平更迭就一定优于此吗?”“马上得天下(如唐)的正面作用又该如何衡量?”学术与科普的区别,至少在于接受这样的论断之前,要对这些问题有个初步的回答。话说回来,在撰写本书时,作者也许本意便不在学术著作。以这样的标准加以期待,又有何意义呢?如果是这样,那还真让人遗憾呀。
  •     炎日酷暑,偶翻两书,《秦崩》与《楚亡》,作者李开元。 始读《秦崩》一书,无甚刺激,没有什么新意或者包袱,虽是通俗历史读物,但略高于坊间之普通之历史读物,否则也必不入三联书店之法眼。 于我来说,其可取之处,不过以下一两点: 其一,较之我们通常的历史印记,一般认为秦始皇、刘邦彼此似乎是隔了一个朝代的遥远人物,但在《秦崩》序言里,作者说刘邦比秦始皇只小三岁,秦始皇之生卒为公元前259至前210年,刘邦之生卒为公元前256至前195年,他们在同一片历史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如此明显之史实,却历来被我们所忽略了; 其二,作者创设了一个“后战国时代”名词,大意是秦末之乱,群雄并起,合纵连横,纷争并立再现,诸子游说复起,大有战国末年之景象。 当然,还有赵高并非太监、陈胜或为贵族后裔、秦帝国四路军马的配置、秦末河南陈留县的重要性等。 话说秦始皇死后,在赵高主导下联合李斯、秦二世发动政变。又由于“天下苦秦久矣”,遂有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于是天下大乱,各地云集响应诛暴秦,尤其以六国后裔最为积极。 结果是,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招来项羽的不满,待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后,项羽分封大小王,将刘邦分在巴蜀、汉中之地予以钳制,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秦末乱局貌似暂时定下来了,此为“秦崩”之大概经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图1) 待又读到《楚亡》一书之第一章大将韩信之“国士无双”、“萧何截贤追韩信”、“汉中对”等节,尤其是在“汉中对”一节中提及到韩信“申军法”,就是刘邦采纳韩信建议按照秦军的规章制度对汉军作大规模的整编和训练,即汉军军制改革,此时作者着重说道: “这个改制的问题,关系到汉王国立国根基的确立。从以后的历史来看,汉王国建立以后,废除了楚制,采用了秦制,确立了全面继承旧秦国的国土、人民和制度的秦本位国策,这个重大的决策,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和制度保证。而韩信呢,他是从军制改革的角度,最先提出并推行秦本位政策的人。 可以说,由韩信申军法开始的军制改革,不但将刘邦军整训为一支制度最为先进,战斗力极强的新型军队,而且为秦人秦军的加入提供了制度的保证和文化的归属。刘邦军后来反攻三秦的顺利,楚汉战争中秦人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与项羽殊死决战的原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可以说韩信申军法,既是汉军走向胜利的开始,也是汉承秦制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 严阵以待的秦军方阵(图2) 韩信初见刘邦的“汉中对”(可比诸葛亮之“隆中对”,隆中对造就三国鼎力之局面),其精彩绝伦可见《史记·淮阴侯第三十二》之记载: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疆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疆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疆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萧何称赞韩信为国士无双(图3) 正是从这里我得出了一点启示。一般我们总是习惯按照朝纲兴替的天命观将秦和汉连在一起看,但很少考虑秦末乱局中短暂的“楚时代”。我们看,除了陈胜吴广起义口呼“张楚”,刘邦、项梁、彭越、英布、张耳等众都是高举“楚国”旗帜,而且也曾确为楚国之民,也正是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的名分感召下,天下痛秦之人才聚到一起来诛暴秦的。 同样,在“诛暴秦”的目标上,我们也常常将它知会成新一轮朝纲兴替,看成是由秦向汉的转换。其实不然,“诛暴秦”的目标是为了恢复原来列国并立的秩序,项羽搞大小王分封正是响应这一目标。其实在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之前,也即“秦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六国复国运动,魏、齐、赵、楚、韩、燕先后重新成立。当然,这些重新成立的六国没法和秦统一之前的六国相比。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形势图(图4) 至此,通过作者对“汉中对”和韩信“申军法”的粗略介绍,我又接着回想了作者在《秦崩》一书中所提的“后战国时代”,大概忽然弄明白了一件事:秦崩未崩,楚亡真亡。 这话是如何说?其中缘由且试一一道来。正是当刘邦郁郁寡欢憋屈在巴蜀、汉中时,萧何上演了一幕追韩信的剧目,将韩信引荐给刘邦,从而有了“汉中对”,从而有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策,还定关中,夺得三秦之地,突破了项羽的封锁。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亲率三万精锐之师击溃刘邦六十万汉军——而也是项羽个人武装斗争史的顶峰,遗憾的是沽名霸王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于是刘邦跑路逃回关汉之地,楚汉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一直到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乌江,天下尽归于汉。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图5) 在汉中、关中之地,刘邦集团可没闲着,在萧何的导演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制的政权建设。这时再来回味刚才作者那一番汉军改行秦军制的话,不难推测的是,刘邦集团正是在秦国故土一步步地模仿、因袭了秦制。 至此,我们可以说:刘邦这群进入汉中、关中的楚人实际上已经被“秦化”了,所谓“汉人”(刘邦集团)大概就是楚人“秦化”后的结果。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汉人由楚人秦化而成。” 在史学中有个“周秦之变”,也就是一次社会转型。按过去教科书上的说法是“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不过这纯是胡说八道!真正的“周秦之变”是由周之分邦封建制变为秦之君主专制制(或曰中央集权制、皇权专制制、帝制等),即周制一变而为秦制。 这一变之影响着实不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故有泱泱刘杨李赵朱蒙满等之家天下之史,故有“两千年政治,秦政也”“百代皆行秦政制”之论定!如此来看,周亡(列国时代结束),即封建亡,即公天下亡;秦兴(秦王扫六合),即专制兴,即家天下兴。 秦末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实为“周秦之变”之关键,而关键之关键则是韩信与刘邦“汉中对”决策,以及与此同时进行的刘邦集团的秦化!此外,须注意的是,楚汉之争的参战方可不单单是项羽、刘邦为主导的两个集团,还包括了新六国和其他大小势力。 这里,如果我们将楚、汉分别比拟为周、秦的话,那么楚汉之争,不过是复演了秦并六国的过程,汉吞楚正应了秦并周,即楚汉之争实为周秦之争,汉胜实为秦胜,楚亡实为周亡!这就是我想说的“秦崩未崩,楚亡真亡”,所谓汉承秦制。是以,楚人以反秦始,竟以继秦终! 谭嗣同“两千年政治,秦政也”(图6) 在秦乱汉立这段时间,从陈胜吴广起义算起(公元前209年)一直到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如果将这八年时间命名为“楚时代”的话,这绝仅不是一次王朝更迭,更是整个制度的大转型! 不过,这一大转型,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基本坐实。汉初还多少保留了一些“周制”,比如郡国并行制,但到了汉武帝时期,不单有削权推恩强化皇权等事,更是从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高度将君主专制制(中央集权配合地方官僚制的家天下统治模式)予以巩固下来,即大一统。后世王朝不过是进一步强化了这套统治模式。 在此,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说:民主共和制,约为封建制之演进,而党国极权制,约为君主专制之演进?果如其然,那么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历史,真应了区域经经济学上一名词“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一旦做出某一选择(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其产生依赖,就好比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且轻易走不出去。也难怪中国走向共和的路途如此艰难,总是错过历史的机遇! 如果说周秦之变为华夏第一大变,那么自鸦片战争以迄今,史学界将之称为第二次大变,即社会转型云云。然处此之间,我等芸芸苍生,又当何以适之哉? 行吾,2016年8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秦崩,楚亡都读了。
  •     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可以的
  •     当做消遣吧,写得还算精彩,就是有些感慨太随意
  •     我之读史,仅为自己,其余皆不足观。然而关于韩信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李大抵都没有说尽。可能即使对于他而言,韩信都太神秘了罢。
  •     用通俗笔法常见史料写史也能出新意的典范。但本书对项羽着笔太少 远不如太史公项羽本纪
  •     学习一种历史的写法。学习一种历史的读法。学习一种历史的解法。
  •     热血。我要去跑步。
  •     书评不错
  •     人心
  •     史记的翻译加一些自己的胡思乱想
  •     对我来说很好看
  •     其实还是挺详细的
  •     韩信!韩信!
  •     希望好好认真写,不要故弄玄虚哦。
  •     喜欢
  •     读完尚书换脑筋系列之二。
  •     著者索隐钩沉,亲历故地,于史料漫漶之处,发联想与推理之力,补阙记载之空白,丰满史事之血肉,复原秦亡楚崩曲折离奇之经过,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清新脱俗,可算不失才学识之史家要义。但其不足之处亦特为明显,其一著述涉及历史地理颇多,地图使用失之偏少;其二文字不够洗练且有心手不调之难,多处叙述翻来覆去失之罗嗦,涉及史论部分尤甚;其三史论不足,缺乏较为清晰的史学理论支撑,形似不散神却散尽,似有仿史景迁著述风格却力有不逮之感。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干货不多,但结合历史地理和战场考察,还有合理想象,还原了写不为人知的一些事迹,还是值得杀时间一看的。
  •     波乱壮阔的历史,作者流畅的讲述了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条理清晰,流畅生动。期间夹叙了实地考察,以及一些细微的历史细节。很不错。感觉比马伯庸的《文化不苦旅》好多了。历史学者写历史还是比小说家强不少
  •     评价同《秦崩》
  •     楚亡必然是有项羽自身的主观因素,然而冥冥中似有注定,若鸿门杀季,若不给汉中,若韩信弃汉。。。结局又将怎样?
  •     和《秦崩》一起看,学术水准称不上很高,李开元可能本也没有刻意作为学术研究作品来写,兼有文学的视角和地理风貌的考察,作为了解秦汉之间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读物,还是不错的。
  •     干货比秦崩多了不少
  •     满满的浪漫主义史观,不愧是日本留过学的,然而这本干货还不如抒情多……
  •     只是对历史细节的推敲
  •     尾声总结得挺好,可以先看
  •     秦崩楚亡,自然两本要一起读了,值得推荐,让我开始喜欢读历史类小说的启蒙读本
  •     客观深刻地重评了刘邦项羽,也打开了看待如郦其食等很多配角的新视角。有亲历、有史实,有观点,有科学演绎。这才是好的历史书。
  •     脉络很清晰,值得一读~
  •     徐州往事,一部可以写的更有趣的西汉建国史,和《秦崩》一样,如果少一些蒙太奇式的视角转换,让大家沉浸在韩信和高祖的成就中,效果估计会比现在的既不悲切也不干冷要客气得多。唯有那几张地图画的不错,作为工程师和古战场徒步爱好者,表示看懂了。
  •     书后附录可做参考
  •     项羽显然配不上英雄的称呼,而韩信也明显死得并不冤屈。成王败寇不适合形容楚汉之争,而再次一统天下只是野心与利益的驱使!
  •     项羽死的时候也只有30岁
  •     还不错,虽然很多内容基本是史记的翻译,但这本书给出了秦汉年间的历史轨迹。看完后,再读史记,感觉顺畅多了。而且里面作者的一些推演很不错,很有代入感、画面感。
  •     结合最新历史学研究成果出炉的一部楚汉战争史普及读物,系历史学者手笔,严谨有据的同时能做到文笔畅达,实为文史两顾的不俗之作。
  •     紧扣人心
  •     多有借重苏轼与王世贞处,还有比如武都地震的今人研究。精彩的几处是明出子午、暗度陈仓,汉承秦制汉军秦人,杨喜的故事。但许多疑点还是一笔带过、未敢太多展开,毕竟是历史学者,其实可以更大胆一些。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凛然凄婉! 士为知己者死。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之围,豪情悲壮! 大势已去,霸业不就。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的天下。
  •     有些内容和秦崩有所重复,秦崩的思路感觉更清晰些。书里有很多作者关于历史的推测,比如为什么史记追杀项羽那段着重强调了赤泉候,陈胜为什么打着扶苏的名字起义。秦崩还是楚王里作者突然提到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脑洞真是大啊……
  •     不喜欢这种叙述方式
  •     相对现代的视角再审视楚汉相争的历史 喜马拉雅链接http://www.ximalaya.com/23120645/album/4879840?order=asc
  •     一本好书~
  •     2017.2.7 是我开始了解楚汉历史的敲门砖。没有什么感触,大概人物关系理的差不多了。
  •     倒是比上一本好一点,没有沦为流水账。依旧穿插着不少新观点,不过由于是叙述类的历史,对新观点的解读没有那么深入,同时李教授对一些模糊的事件痴痴不忘,强行解释这点就不太好了
  •     大将军韩信一直是我十分敬佩的人,时隔一段时间再度接触到论其功过是非的文字,却也有了对其行为极具浪漫主义风格的解读。秦汉之交是极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一段历史,中国处于中央集权制度的探索与摇摆阶段,也是战国遗风渐渐远去的时代。
  •     号称杂糅着文学的历史,从韩信写起到项羽兵败垓下。历史研究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行文之中历史描述夹杂着想象,让读者难于区分哪些是杜撰哪些是事实,还原历史时取材范围狭窄,以及访古迹停留于游客似的到此一游。重复率太高。适合读来消遣一下,没法当历史书看。
  •     祸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著史者就是大祭司,振聋发聩
  •     历史脉络叙述还是清晰有序,对隐微历史细节的挖掘也比较有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