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珍藏版)》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08640099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Eckhart Tolle)
页数:260页

活在当下

在那个还流行QQ空间的年代,无数次见到有朋友把签名改作“活在当下”,我亦不能免俗。可从来不曾见到有人说要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因为那些能力早已成为刻在骨血里的基因,无需挣扎。所以说,人越是缺乏,越是宣扬。为什么想要“活在当下”?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远离家乡,独自一人踏上轰鸣的列车,去求学,去谋生。你的心情忐忑,既期盼,又惶恐。起初的生活和家乡迥异,新鲜感充斥在每一天的兴奋当中,你觉得什么都有意思,连渐染雾霾的天空都比家乡的蓝天白云带劲,一切的不同都带给你身心的双重刺激,你激动地以为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生活。当时间渐行,每日重复的疲惫代替新鲜,当地美味的菜肴却无法填充对家常菜的思念,你开始认为也许所有的美好都只是暂时的,开始想念家乡的一切,哪怕在路边听到乡音都会无比亲切,你开始沉浸在过去单纯美好的生活中,而现在的一切都灰暗不堪。上面这段话,读起来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大概每个人这一生当中都会有相似的经历,或是雷同的感受,无论是升学,或是求职,不同的经历断层,总能带来相似的甚至复刻一般的心理活动,当你将自己埋入过去的生活和回忆里,感觉有些不妥时,你就会提醒自己,要“活在当下”。如果,上面的记忆让你觉得久远,那下面这些想法,一定就在你身边甚至你心里:现在的生活很无聊,要是能有男(女)朋友陪在我身边,生活就一定能有趣美好多了;现在我过得并不好,没房没车没女友,要是我能有很多钱,那什么都有了,我一定会很幸福;现在的工作又忙又累钱又少,要是我能升职能加薪,那我一定可以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诸如此类的美好期许活在每个人的心中,可如果你的未来需要附加值才能快乐,那没有得到附加值,你也永远得不到快乐。在追逐未来的美好时,我们常常会忽略发生在当下的美好,现在的每一天成为“将来”的垫脚石,那将来的美好该从何而来?所以,你只能活在当下,而非活在异常美好的过去,或是异常耀眼的将来。《活在当下》这本书是人们找寻当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像是给你混沌的环境中打开了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孔,循着那微亮,也许你能找到自己的心之归属。心理学上有个很著名的ABC理论,A是发生的事件,B是你对事件的理解,C是你的情绪。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负面情绪(C)的产生,都认为不开心不高兴都认为是某件事(A)引起的,我们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去解决A上,特别是对引起A的人心生不满怨恨,其实这是人们认知上的误解,不是A造成C,而是B造成C。而我们每个人对A的改变能力有限,B却是完完全全依赖自己。只要你从正向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正向B),就会拥有美好心情(正向C)。而这一切,和发生的事情其实并无太大关系,只源于你是否给自己源源不断输送正能量。在书中作者把“思维”当作人类痛苦的根源,我们习惯于尼采“我思故我在”的理论,一开始很难接受作者的说法,或者说,我们无法接受不在思考的自己。结合自己练习瑜伽的过程,我逐渐懂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瑜伽的开始是打坐调息进入冥想状态,才能为瑜伽体式练习做好准备。冥想状态有别于常人所想的“想什么”,而是“什么都不想”。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艰难,闭上双眼放空脑袋,我的脑中会有无数的事情在环绕,一刻都停不下来,当自己意识到无法停止思考时,也许会有几秒空白,又开始想很多。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是“思维”控制我们,而非我们在思考。思维是转瞬即逝的,而且很多时候是重复的,无意义的,真实的东西是永生不灭的(being)。作者说,我们应该跳脱出对转瞬即逝虚无的追求,而追求永生不灭的宁静平和。灵修的书籍语言总是玄之又玄,作者一再要求不要去试图“理解”,要试着感受用心体会。“活在当下”,就是给与自己正能量的最好方式,也是追求永生不灭的唯一途径。怎样活在当下(present),就是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从感受自己的呼吸开始。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第一次吸气,便是生命的起始,最后一次呼气,便是生命的终结。学会感受呼吸,感受空气在身体中的流动,感受呼吸时腹部的缓缓起伏,感受生命能量的流动。冥想有很多方式,在呼吸之间,在静坐之间,在走路之间,在运动之间……只要你静下心去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肌肉的收紧与放松,毛孔的放大与收缩,脉搏的快与慢,这些生命的特征都将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你开始静下心来只与自己为伍,摒弃那些围绕自己多时的杂念,你会看到很多平时忽略的美好。在风中鲜花肆意地盛开,阳光下的喷泉显示出七彩的光芒,奔跑的小狗那飞扬的毛发,茁壮成长熠熠生辉的小草。当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当下,不再为过往的不幸悔恨悲伤,不再为不可握的将来兴奋哀叹,你脚下的每一步路都会走得更加沉稳踏实,只有这样一个平静宁和的自己才能给予自己幸福快乐的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培育自己的心智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培育自己的心智,否则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变得越来越糟糕的自己,我们可能拥有了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存款,却变得越来越不健康、越来越不善良、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智慧。”--今年年初,一个睡吧的网友给我说:组长你的观点很像《当下的力量》。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那时候我在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中,越来越接近失眠、焦虑等痛苦的真相。在这种成熟的因缘中,我接触到佛法,极为震惊的发现佛陀所有的教授就是从痛苦中解脱的根本方法。于是我不断的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并且把所学通过非常朴实的方式运用到失眠的治疗中,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很有意思的是,从那时候开始,不断有更多的人给我提到并推荐《当下的力量》。就在这种情况下我读到了这本书。一直在考虑应该怎么写这本书评,怎样才能让更多人从这本书中受益?在翻阅《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想:再简洁点就好了,再平实点就好了。显然,这本书的作者为了满足时尚和流行的需要,加入了许多“灵修”的概念,加入了很多时尚的生活元素,比如女性、延缓衰老、健康、睡眠等大众关心的很表面的话题。如果这本书把内容精简为现在的1/10,或许会有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性。我非常希望下面的文字能让这本书变得更有用一点,虽然它已经很有用了。【抛弃“灵修”的概念】“灵修”是个非常流行的概念,这个概念和宗教紧密相关。许多人也把《当下的力量》归入灵修类的书籍。然而这个词本身就会造成误解,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唯物”的国家,很多人看到这种与心灵或灵魂相关的东西就会立刻离的远远。其实我更喜欢“心智的培育”这个解释,更朴素,更如实。每个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就抛开灵修这样一个概念,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读这本书。看到一些佛教徒,甚至一些上师或者仁波切在批评这本书,认为这本书完全抄袭了佛法的修行方式和概念。事实上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认为这些就是把佛陀的教授换了一种说法,甚至根本就是原话,有些容易懂了,有些做了解释,有些复杂化了。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做法和动机,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本书,这本书对大家有用,这就够了。把它放到一个特殊的对立面去看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抛弃所有的成见,如实的看这本书:这就是每时每刻和我们身心息息相关的一些认识;这就是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的观念;这就是我们从生活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方法。【为什么它对我们有用】为什么需要读这本书?为什么我们需要活在当下?我猜想大多数人对作者所说的开悟兴趣不大,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开悟的境界。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减少生活中的烦恼,学会消除焦虑的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和人相处的时候更加愉快,冲突更少。这些是我们希望得到的,那么这本书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关于为什么需要活在当下,需要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果你有过长期的失眠,就会明白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失眠的人最经常的状态,是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就担心:“今天忙了一天,如果还睡不着,明天怎么办?我如果以后每天都睡不着怎么办?”在一夜没睡好之后的第二天白天,又会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昨晚没睡好,今天又工作一天,这样我会不会累垮了?今晚还睡不着可怎么办?”对失眠的人来说,永远都在回想过去糟糕的睡眠经历,并且在不断担心这种糟糕的经历持续下去该如何是好。他们都活在过去的阴影和将来的臆想之中,这就让每个人持续处在焦虑的情绪中。几乎所有的失眠、抑郁都是这样来的。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可能说不担心将来就不担心了,说不恐慌过去就不恐慌了。唯一的做法就是:【你想要放下对过去的恐慌和对将来的担忧,就必须先拿起自己的现在,就必须活在当下】。所以,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治疗所有焦虑、抑郁的最好方法。不要认为自己幸运。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因为人生无常,你可能不失眠,但是一辈子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极为痛苦的经历,这本书就给出了如何安然度过这些痛苦的方法:活在当下。【怎样让自己活在当下】道理似乎谁都懂,但是好像没法做到。大部分人连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没法留在当下,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喜欢聊天看电视,上班工作会不断刷新新闻网站,甚至蹲厕所都要拿着手机发微信……所以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培育自己的心智,否则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变得越来越糟糕的自己,我们可能拥有了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存款,却变得越来越不健康、越来越不善良、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智慧。《当下的力量》提供了很多培育心智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方式,我非常强烈的提醒所有读这本书的朋友:【这本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用的。是需要依照其中的意见去实践去坚持的。】否则看过之后,理解了概念,一点用处都没有。理解了一个概念和自己通过行动证明这个概念,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当下的力量》中阐述的实践方式比较零碎,或许是因为作者开悟的过程是即刻的而不是渐进的,所以没有进行长期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片段讲解如何让自己安住于当下,却没有系统的讲解。我很冒昧的试着通过一些其他的资料、自身的体验将本书的练习方式做以总结。 对安住于当下的练习大致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并不是完全的分离或者有前后顺序,它们可以互相结合,也可以交叉练习。1. 止息我们常常听到的冥想、禅修、打坐大多都是“止”的练习,许多宗教的修行方式中都包括止的修习,可以让人进入非常平静的状态,长期练习会直接改善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可以简单的认为“止”就是“自我”的止息。“自我”的一切活动,包括身体上、语言上、意念上一切活动的停止。在这个所有活动止息的过程中,通常会专注于自身的某个位置,比如腹部、鼻尖处、或者呼吸本身,通过专注于自身内部,可以抛开一切外部世界带来的影响,这就有机会抛弃了一切过去的经验,也抛弃一切对未来的妄想,让自己安住于当下自身的自然反应。例如在呼吸的练习中,刚开始因为种种念头的打扰,我们甚至无法连续专注于几个呼吸。但是逐渐深入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可以如实的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呼吸。2. 观察仅仅有“止”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止”让心摆脱各种困扰而完全开放,但是如果没有“观”的引入,便无法对事物有如实的了解和认识。为什么结合“止”的观察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为我们通常的观察都在依据历史的经验和当前的感受,这就存在种种自我的成见,无法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比如当你看到一个LV皮包的时候,你会认为那是个奢侈品,而不是装东西的包。而“止”让我们有机会抛开“自我”,做如实的观察。你有没有试着片刻停止思考,去观察眼前的一切呢?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你试图这样观察的时候,眼睛已经在接受场景并转化为种种念头,观察立刻被破坏,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止”的练习。有一个很好的安住于当下的方法:去考虑我们即将死去。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假设自己在一年后死去,或者一个月、一天后死去,因为那样做你还是会做许多思考和计划。应该尝试考虑自己在一秒之后就死去。“如果我在一秒钟之后就死去。” 那么你现在会怎么做?你会放下所有的妄想和回忆,但是不会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和眼前的风景,你会稳稳得安住于这一瞬间,这才是活在当下。【修行不是一件事,而是每一件事】关于心智的培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练习让自己活在当下的过程中,不是说我们需要每天用固定的时间来锻炼自己,事实上,我们所经历的分分秒秒,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应该被用来培育自己的心智,因为每件事,我们都在面对自己的贪念、嗔恨和愚蠢。所以修行不是某一件事,而是每一件事。最后,希望每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智慧和慈悲。

正在看第二遍

很好,从来没有过看一本书要全然的保持头脑和识意的清醒,如果溜号,那么你正在读一这一句就看不懂,那么这一段就要重新读,我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读了第一遍,这本就不写读书笔记了,整本都可以写,到不是说它有多神奇,就是让我做到了保持清醒,认知到当下这一刻我是否还活在自己的无意识之中,没有好好的珍惜当下,每一个当下汇集成了我们的人生,如果不保持全然的意识,让无意识去控制自身,那么我们就会生活在思维创造的过去和将来。估计再看第二遍之后还会有新的认识。

思维观察者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明痛苦之身的由来。你的大脑不等于你自己,思维不听话自己跑出来,无梦睡眠聪明的人懂得开启思维、活用大脑。智慧的人懂得停止思维、随处进入当下。空间的内在对应是寂静,无线深入无念的领域。时间的内在对应是临在,永恒的当下的意识。进入当下的方法:停止思维,关注你的感受、呼吸、听觉、视觉、听觉、触觉,享受当下。做一个思维观察者。

活在当下

埃克哈特·托利打破了结果论。  众所周知,有一种工作方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根据想要达到的结果来制定周密的计划。  似乎你想要到达哪里,全世界就真的会给你让路似的,未免太过天真。  为了达到结果C,我们往往老早就制定出了计划A,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是当下B。  试想一下,我们以ABC为三点来铺一条路,没了B,A与C的中间便是鸿沟,很多人在A处便望而却步,制定计划而很快放弃,是许多人的通病。  而关于放弃,更多是来自过去的失败经验以及对未知的恐慌。  我们总是被过去和未来打败,学不会抓住现在,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当下。  埃克哈特·托利告诉我们,活在当下,很容易,你便可以到达未来。  毫无疑问,这本书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阅读这本书,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那本《秘密》。  这两本书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在当下的所有努力,便是你向宇宙发出的你的强烈渴求,这种渴求,形成一个力量无穷的磁场,从而改变你的生活,让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而所谓的跬步,便是你的当下,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这便是成功要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活在当下,你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  最后,希望所有奋斗在成功路上的人们,静心屏气,踏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接受它 并且感受它

看完这本《当下的力量》,深觉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对时间的态度。书里传达的观点是:要忘却时间,只感受此时此刻。过去或者未来,只是思维杜撰的一个幻象,最珍贵的,最真实的,只是当下。虽然书中还有许多没有看懂,没有理解透彻的地方,但是就这个“心理时间”的概念,却解答了我累积多年的疑惑。我记得林清玄的《拈花菩提》里也曾提及,孩童是最快乐的存在,因为他们永远活在当下。当初看的时候,是很不理解的,只是羡慕。直到遇到这一本《当下的力量》,在作者的反复述说间,我仿佛明白了,因为孩童们没有时间概念啊。好动新奇的天性,让他们永远活在绚烂的这一刻之中。也许上一秒还摔了一跤,但这一秒就可以被一个玩具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那我们成年人呢?有了冗长的记忆,也有了对未来的期许。在反复纠结之中,却忘了,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是当下。过去是历史,是经验,我们也是经由过去成长为当下的模样,它在我们的脑海中,无可厚非地存在着。这就像树立目标,规划未来,与当下也是不矛盾的。过去和未来,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去生活,但不应该让他们和思维合伙,占据当下的宁静和喜悦。终究,过去和未来的现实性都是从当下借过来的。书中反复提及“临在”、“意识”和“小我”三个词,好像是让真实的自己(意识),在此时此刻(临在)去了解那个虚假的,总说纠结在一些不悦的事件里,阻止你快乐的那个自己(小我)。然后让真实的自己去体验当下,让心被当下的事物占据,也就让思维里的那个小我,没了可趁之机。这样做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趣味。好像很多事情都很好解释,也很好面对了。以前很喜欢听的一首歌,歌里是这样唱的:那时你说的/我们天作之和/然后怎么了/被时间捉弄了……当我唱起这首歌/我又想起你了/还记得那年我们都很快乐那些悔恨和不甘,莫不是因为大脑被思维和时间绑架,思维抗拒改变,但什么不在变化呢,其实自以为守在原地的自我,也在发生变化。抱着一个过去或者未来的幻想不放,越想得到,就越得不到。不如放下,安安心心做手头的事情,接受它,并且感受它。在毕业和就业的当口,焦躁总是这样不可控制的滋生着。也是安慰自己,与其对未来恐惧着,不如就细细致致地将这分这秒过好。旁人的安慰总是捉襟见肘的,只有内心臣服,才能真的快乐起来。大概,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在自身,对外物便会迟钝一些。这也证明了”钝感力是幸福的基石”的观念吧。

从时间的幻觉里回到思维的当下

当下的力量几年前就看过,那是绿皮的老版。隔几年再阅读,又有新的收获,好书果然是常读常新,反复阅读会有新的收获。这一次重点看了第三章“别在思维中寻找你自己”,一边在阅读的时候一边思考,收益颇丰。如原文P50中的:小我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它感到自己很脆弱,容易受到威胁,所以它一直生活在一种恐惧和缺乏的状态中。……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从他们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因为这意味着自我感的丧失。所以,小我喜欢你无意识地大量投资在痛苦和苦难中。这部分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某些上瘾行为,像强迫,受虐也会上瘾。有人做着很不开心的工作,有人爱着一个让自己痛苦的人,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明明很痛苦却不愿意离开,还给自己找很多合理化理由:也就是书中说的,思维认同和情感认同。再如:过去可以赋予你一个身份,而未来代表了解脱的希望或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因此你会强迫性地认同它们,但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幻象。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让我联想起心理学上的“固着”,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如果一开始你就认定自己无能,不擅长什么,自卑,那么你在后来所经历的事情只会一边边去印证你的认识。又或者你以为自己自信魅力大,但当你遇到困难纠结时,你情绪失控,你没认识到其实这一切都很正常,你只是一开始就把自己设定在一个过高的认知水平。很多人认为未来是对过去的延续,但其实,从任何一个当下开始,你都能发起一个新未来。所以,请时刻回到临在,保持客观。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而引起的。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要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的是你做事的方式。……很多类似这样的句子,都能一一落在心上,获得启发。我想起曾看过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于有的人而言,只是证明了时间的存在。但其实时间是虚无的,且不需要证明,我们要做的是在虚无的时间中,活出自己。丢掉所有预设的幻象和虚妄,找到真实。

当下看到的

读这本书,延续着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那个问题,你是谁?观察思考者的准确含义这节讲到每个人大脑里都有不同的声音,我们把他压制下去了,没大声发出来。最近路上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一边走路一边大声嚷嚷的中年男人,能看出来他说的话全都不受控制,同一频率、速度,含混不清的不知道说些什么。这种就是前面讲的大脑里那不同的声音吧。根据书里写的,我们要跳脱出来倾听大脑里的声音,摆脱他的控制,超越了思维,这才是自我的存在?有时候一次想太多脑子好疼。超越了这层次的思维能够达到深层次的自我,所谓心智流中思维空白,在全神贯注一件事、一个点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试一试果真有放松的感觉,这是最大程度接近冥想的状态吧。总的看来还是需要跳脱出来,观察审视情绪,又不被情绪左右。

只做眼下事,管他过去与将来

这本书已经这么多版本,这么多版次,这么多评论,似乎无须再多一个人写点什么,做做广告。但这次的珍藏版实在太好,无论原文还是译文,装帧还是质量,都让人没话说,只想静静捧着书看完。对于当下这个概念,在读本书之前,有三个人向我介绍过。一位是新华社中东问题特约记者,埃及王子,他在与我的微信中反复提及,他很快乐,除了得自于对自身能力和现状的肯定、带给他人快乐的能力以外,还因为他live in the moment 。但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深究,而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另一位是最好的女朋友,每当我再次抱怨什么人对我冷淡,对未来的担忧,对孤独的恐惧,她都会说,要活在当下,不要被时间绑架。什么叫被时间绑架?当时我也没有深究。第三位是一名编辑,QQ上的自我评价就是当下,乐活。总是认为我的忧虑很愚蠢,因为没有活在当下。他们这几位都走在我前头,但也都只是在他们各自理解的基础上零星讲解,不够系统,直到我真正读到本书,才豁然开朗。什么叫时间?这个我们之前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构成效率和生命本身的元素,在这本书里却是负能量。被时间绑架,也就是被自己的心理时间绑架,被对过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担忧所引发的负面情绪控制,而这一切都是幻象。有句朴素的话说,我们手里除了现在,别无其他。李宗盛有句歌词也说,别问他过去,也别问将来。曾经对这种似乎转瞬即逝的当下感到恐惧不安,好像当下过去后,再来的依然是昨日的苦恼,当初跟自己讲好的规则,一碰到现实就粉身碎骨。那还是因为,没有真正关注当下。十一期间我沉迷在植物大战僵尸2中,玩得忘记了时间,唯一提醒我回到现实的是手机没电的声音。于是我想到那些沉迷游戏世界的人,在对当下有所体会后,不能再用以前的角度看待这种现象。媒体会说他们在逃避现实,而其实,他们和我,都只是无意中沉浸在当下,仿佛遇到重大突发事件一样,全身心投入,非生即死,问题消失了。所有的一切,纠缠,痛苦,都意识不到了。进入当下时,外界再也不能影响到自己,这个外界,包括自己的大脑和思维,因为大脑是对外界的投射的总和,与本体无关。外界越是纷繁复杂,我们越是容易关注外界,而忽略了真正的自我。小我欲壑难填,自我深藏不露,我们日复一日,种下欲望并求得解决欲望,次日再清零重来,和西西弗斯没什么两样。我们没有意识到自我和当下的珍贵与美妙。普天之下,我们只有自己,而我们的喜忧总与外界相关,无暇顾及和观察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以格言的形式自省,并没有上升到当下的本质。如果不能认清这个本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句格言实在太难实践。道理不必再赘述,只愿自己能真正与己为友,善待当下,则心灵的宁静终将永相伴。

活在当下

我很少读灵修的书,不过这本书,很多的观点给了我新的启示,作者阐述了“你不等于你的大脑”“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我摘录了一些与大家分享。P17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这是它所擅长的,但是这些是不具有创造性的。P18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P19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练习,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生理这一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P53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所以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P151每晚,当你进入深层的无梦睡眠时,你就进入了这种未显化的状态。你与源头融为一体。P155每一种声音都源于寂静,又消失在寂静中,它所存在的每一刻,都被寂静围绕着。在后面几章里,写了一些我们可能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比如“开悟的爱情关系”、“超越幸福和不幸”“臣服的意义”。这些章节都给我很多的新的视角,让我对有了新的认识。

不悔过往,无惧未来,身心着眼当下,真切感受生命

这是一本不能用思维去读、去研究的书,这是一本需要我们用身心去真切体会的书,当我们的思维放空、暂停,当我们能够真切体会到那种身体里涌动的能量,用身体、感官去听、去看、去触摸到身边的美时,当下的力量,已经来到了我们之中。——读《当下的力量》有感。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或是我们想的太多,感知太少。以前我也曾经被周围的人劝诫,你这个小孩太会想了。我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想”是指什么,还天真地以为那是懂得为别人着想或是懂得为未来做打算,不管还有没有其他指代,就算不是全都是褒义的那也至少不坏。直到看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想”并不是原来自己想的那样。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脑子的机能决定了它喜欢琢磨事情的本性。举个例子,你和你的同事共同负责完成一件主管安排的工作,工作完成的不尽如人意,尽管主要责任是在同事的身上,但主管却把你骂了个狗血淋头,你的内心很气愤,晚上回到家,你依旧气愤,晚饭吃得郁郁寡欢,老婆孩子看着你阴沉的脸,话都不敢说一句,直到晚上上床休息,你仍然还在气愤,你的脑子不停地在告诉你,你的主管处事对待下属是有多么地不公平,你的同事对你是多么的不友好,搞砸了事情还任由主管把责任推在自己的身上,脑子在没意识的状况下下了这样的结论,尽管如此,你的脑子依旧不满足,还不断地在做你的主管是为了打压你、你的同事是为了排挤你,甚至主管和同事之间存在暧昧关系所以才栽赃嫁祸等各种各样的推测。在各种各样的推测中,你俨然变成了一个受害者,你很认同这个角色,以为自己就是他。你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让你彻夜难眠的事情发生在白天,尽管它已经过去了八个小时,你的脑子依旧对它不依不饶,不是你利用脑子的方式不对,根本上你没有在利用你的脑子,而是脑子在利用你。它用它习惯的思维方式解读着过去的事情,解读的结果让你怨恨、愤怒、后悔、懊恼,但是这些它不管。再举个例子,三天后,你就要参加公司组织的竞聘上岗,你并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甚至有点自卑,你担心自己的面试表现不如意,无时无刻你都在脑子里设想着面试场合各种各样的情境,设想可能会问到的各种问题,设想如果被问到这些问题你要如何回答,你并不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比如你现在遇到一个问题,电脑系统崩溃了,需要重装,因为你的脑子被关乎三天后那场面试的情境塞得满满的,已经没有空闲的精力来学习装电脑系统,所以叫来了系统维护员帮你修理电脑,一直以来你都是这样,所以至今还未学会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三天后,面试如期举行。这是一家电脑销售公司,你目前的岗位是销售员,两年来销售业绩公司上下有目共睹,事实上总经理和人事主管已经达成默契,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销售主管的位子就是你的了。面试中途,现场演示所用的电脑出故障了,碰巧设备管理员出外勤工作。面试被迫中断,总经理和人事主管面面相觑,现场有点尴尬。机智的人事主管提出既然作为电脑公司的销售人员,掌握基本的电脑调试机能也是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于是提出让你来试一下,善良的人事主管以为给了你一个展示的机会,殊不知...为什么我们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触手可及的当下,而要去忧虑那些无法掌控的未来呢,你能想到你为之准备了(在脑子里准备的)三天、三个星期、三个月甚至三年的一场面试,却只是要你调试一台电脑吗,即便想到了,那又如何呢,须知变化总比计划快呀!不悔过往,无惧未来,也许这样的两个例子,能够形象地告诉我们,对过往的悔恨、怨愤、懊恼,于今日于事无补,对未来的担忧、焦虑,更加让我们赖以为生的当下时刻无辜地消逝。着眼当下吧,没有什么比它更珍贵了。当下,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没有什么是可以离开当下而存在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发生在过去或者未来的,在当下,你做了一件客观上对你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情,你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情的,过后,你后悔了,你是在过后的那个当下后悔的,你在想以后我再也不要做这种让自己后悔的事了,因为你总在想着以后要怎样做才不会令自己后悔,走神的你又把手头的事情弄砸了,同样的戏码再一次上演。原来,当下才是真实存在的一切,看看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吧,是在做一件会让自己懊悔的事,还是正在懊悔,无论你对以后是怎么想的,这些正在发生的才是真实,无论你正在做错事还是正在懊悔,如果你那么关心未来,那么我来告诉你,这些在未来还将继续上演,因为未来在它到来之时,也只是另外一个当下。懂得了当下才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但是思维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我们,尤其是充斥着负能量的思维总是喜欢跑到过去或者未来,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走神,无法集中精神。思维会跑到过去是因为这样让它有存在感,如果你曾经有过觉得别人是在排斥你、讨厌你的念头,而且没有对这种想法及时地疏导,它就有可能在你体内生根发芽,形成所谓的小我或痛苦之身,它喜欢去寻找一些符合它思维逻辑的事件,因此跑到过往发生的事情中,寻找一些别人讨厌自己的事件,这是它赖以存在的土壤;思维同样喜欢跑到未来,一个工作生活现状不甚如意的人往往容易掉进关于未来的思维中,因为在那里,他拥有当下所没有而又极度渴望的东西,幻想,可以让他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只是他忽略了,未来在到来之时,也只是另外一个当下,他仍旧只能依靠幻想。思维不仅具有这些劣根性,而且对思维的认同,让我们误以为思维里的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并不断地给予它能量上的供给。从而,我们丢失了自己。直到我们认识到,我们不是思维里的那个人,我们不是那个害羞、小气、自卑、胆小、令人讨厌的人,也不是那个大方、自信、勇敢、讨人喜欢的人,更不是那个在未来会幸福、快乐,能够随心所欲的人,我们不是任何我们所想的人。我们,就是我们。当下,是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事物,当下,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当下而不会因为思维的劣根性而频频走神呢?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可以让我们把意识收回并专注于当下的方法和途径:一是观察我们的思维。无意识的思维通常是与时间有关的,只要当我们意识到思维的内容是关乎过去或者未来的,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停止这种思维继续进行,从而停止思维认同。试着作为一个观察者,不带评判地观察我们的思维,倾听思维的声音,情绪是会为思维活动注入活力的,通过不加评判地观察思维,可以停止为思维活动注入活力,时常观察我们的注意力是否习惯性地跑到过去或者未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从思维中脱离并进入当下;二是关注我们的内在身体。把注意力从思维转移到身体,当你能从内在感受到活生生、有能量流动的肉体时,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能量场,而这种感觉用头脑和思维是感受不到的;当发现自己很难将注意力从思维挪开转移到身体时,可以试着先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来,有意识的呼吸,可以将我们把身体和意识更有效地联结起来;三是臣服。对已然存在的事实臣服,内心不再对已然存在的事实产生抗拒和排斥心理,也是我们能够摆脱思维的困扰,全然地感受内心的安定平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种对已然存在的事实抗拒的心理活动和思维状态就是等待,它是与未来有关的,最典型的等待有如“我会成功的”、“我会有钱的”等等,这样的思维模式会在内心创造一种矛盾,我不要此时此刻,我对当下和眼前的东西感到不满,我只要未来,而这样的思维模式在无论外在条件和情境如何变化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都不会是快乐的感受,很大的可能就是你会在更为成功更加有钱奢侈的条件下感受这种不愉快。只有当我们完全接纳当下的状况,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心存感激,那么我们所想要的外在境况就会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出现。臣服吧,由此,我们将更加安在于当下从而更真切地感受生命!不悔过往,无惧未来,认真活在当下,用心做好每一件当下应该做的事,美好的生命旅程即会由此展开并延伸...

当我们许愿时,我们的愿望及目标是否瓦解了我们的当下存在的感受

艾克哈特·托尔Eckhart Tolleg告诉我们的答案是:1.设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你将它看成是你对生命和存在的感受的替代品;2.如果我们因为这个愿望或目标,将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未来的目标愿望上,寄希望于未来,就会把当下当成达到未来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你更多的状态就是等待,当下的时刻永远没有你未来的时刻好,意味着你需要未来,你不要现在。你不要你所拥有的,你要你所没有的。3.其实,你可以既追求目标又活在当下,那就是把注意力专注在当下的人或事,打开你和他人、世界的联接场域,让你的目标和愿望与他们联结,一种整体的更深的意义会流入你所做的事,不仅赋予你更大的力量,而且就此实现了生命的圆满,这些每个微小的时刻累计,最后经由你,那个伟大的目标或愿望就会以它本来的面貌显现出来。比如,那颗小树苗,它深植与本体生命大地,全然地与周围的阳光、雨露联接,可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早夭后安详地死亡,它臣服于生命,也臣服于死亡,但是充满宁静和祥和,没有担忧,没有焦虑,因为它一直都与灵性的力量在一起,它的生命是有品质的,那就是它对整体生命周遭的关注和觉知,那就是临在。

关注当下

几年前就看过这本书,那段时间对身体、中医、还有神秘的未知力量很感兴趣。但是当时也没读懂。这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不知道为啥又借阅了,可能是缘分和时机到了吧。这一次很震撼我,很多时候阅历和时间到了,就像遇到对的人一样。整本书看完头还是昏昏的,自己理解力问题吧最最深刻的观点就是关注当下,不去纠结过去和未来,只为此刻而存在。去观察感受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接纳他,包容他,不去牵引他,也不受他的牵引。这和瑜伽提倡的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它是一个道理。好好关注自己的内心,去爱她,听她述说,感受她的温度,和她一起前进

日巴弹琴

我真蠢。最近才觉得根本没有得道这回事儿。 人生啊就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此谓精进。一直到死。修行到死才算圆满。此谓般(bō)若 (rě)。而修行也不是为了得道。但凡得到,总会失去。修行就是修行,如果有了目的,就会有分别心,就会产生执念,就会走火入魔。因为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结果,只是一个过程。就算你自以为“得道”了,人生的各种问题并没有因此消失,只要身而为人就要继续吃喝拉撒,继续为生活的烦劳所纠结,继续在爱恨情仇的苦海中挣扎。所以老子说“吾之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足见肉身是人生所有问题的本源。但若因此不能同肉身达成和解,生则如囚。要知肉身不过心魔傀儡。心魔才是最大的魔障。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意念,多数人浑然不知,少数人控制一时,能“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人才算真正修行之人。“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所以说“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何须到寺庙” 。僧侣并不是佛祖的代言人(一部有趣的印度电影《Oh My God!》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甚至佛都只是一个代名词。众生皆有佛性。人是迷失的佛,佛是觉醒的人。不信试问释迦牟尼之前有无佛?但修行之难,如今红尘俗世诱惑之大、物欲横流之汹涌、信息爆炸时代偏见之盛行,都足以扰乱心神,让初入世俗之人难免如堕烟海迷失自我,所以首先要持戒心。何为戒?摄心为戒。时刻察觉自己的意念便是戒。因戒生定。戒住了就能定下来,重回自己的内心,不为外部世界所烦扰。因定发慧。心定了就不会乱,就能在这定见中求得智慧(道)。究竟这“道”为何物?老子只言“道可道非常道”,佛祖更是吝啬,“拈花一笑妙不可言”,老庄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孔孟讲“中庸之道”,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总之道有千秋,但万法朝宗——各路神仙菩萨总归先是人,要解决人之为人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和烦恼。所以,姑且妄我把这“道”称为“方法论”,简单归纳为: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和对世界的态度。人与世界最接近“道”的关系是老庄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一个人就是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肉爱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总和。说白了就是一个移动硬盘,是这个世界大移动硬盘的一部分。所以没必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那只是刷存在感。只有当创造出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才是你价值的体现。当你埋头干一件事情趋于无人之境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你显现。人对世界最接近“道”的的态度是范文正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这境界着实太高。“人非草木皆有情”。肉身虽无法抽离这片苦海,但仍可以选择苦乐喜悲的态度。一句话,你摔了一跤,无法避免,但你可以选择哭,也可以报之以呵呵。韩寒说,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道理太多了,纷扰了本就迷惘的心。“过好这一生”也太虚了,人只能过好现在。所以其实只需要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活在当下,就够了。注:标题“日巴弹琴”是老家方言,寓意“胡说八道、瞎扯淡”。

打开另一个维度的自己

孔子说,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还有困而知之者;然而对于灵修之道,却没有前两种来源,就连佛陀的觉悟也需要一个惊诧与苦修的过程。因此,几乎没有人天生会灵修,也没有人天生就意识到自己需要灵修或悟道。我们从事灵修是因为我们痛苦,而我们的痛苦大部分均来自于我们的愚痴与迷惘。这愚与迷,按照的佛教的见解,即是贪嗔痴慢疑见;若用哲学的话语讲,我们的愚痴则是因为没有看到那个多维度的自己。我所说的多维度,并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自我、超我与本我”的三个维度——而是已然包含意识层面的“三个维度的自我”:肉体之我、精神之我以及灵魂之我,或者还可以说是情感的我、思维的我以及灵性的我。当然,强唯物论者一定会质疑我所划分的这三个维度的“我”,在他们那里,只存在一个物质的“我”,所有精神、意识、情感、思维都能还原成物质的运动及其属性。不得不说,科学以及哲学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离不开还原论者的理论癫狂,从物理学中对最小微粒的不断突破到形而上学终极概念的不断演变,还原论与一元论的倡导者总是率先扛起思想解放的大旗,但是迄今为止,人类意识、心智与人格的谜题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此后的理论都会返回某种节制与谨慎的立场。因此,作为一个哲学层面上的实用主义者,我只能接受建立在自身经验与常识之上的实在,比如情感、思维与灵性。通常的宗教书籍与灵修书籍不愿花篇幅去探讨他们所说的现象的实在性,也不会在证明灵性、本体上面花费什么笔墨,而是从人们最习以为常的常识性概念作为出发点,直接针对人们的现实问题来答疑解惑。我手中的《当下的力量》就是这样一本书籍。当然,这并不是我所阅读的第一本灵修书籍。真正将我领入灵修世界的书是《观呼吸》,迄今为止,我所有的实践法门都来自这本书的指导,是这本书的实践威力彻底让我放弃我曾有的理性主义的傲慢,让我虚心的接受来自另一个陌生领域的教诲。在不长的一段亲历与体证之后,我已确信内观禅修的实际用处与真理性。此后,以禅修的受益为基础,我又尝试阅读佛教以及其他的灵修类书籍,而中信社的这本《当下的力量》则是新近的一个小小惊喜。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全面介绍灵修活动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本如何进行灵修指导用书。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并没有炫耀他的知识与理论,而是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推荐给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逐步带领我们去体验这些方法的有用性。与佛教或者瑜伽不同,托利有他自己的一套概念系统,比如本体、临在等等。但作者提出这些概念并不是为了像德里达、德勒兹等哲学家一样去搞理论创新,而是为了更朴素地展开论述,丝毫没有求新求奇的初衷。我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很不错的入门指导。当然,它也可以成为已经有所积累的进阶读物。总体来说,这本书想要讲述的道理是这样的:首先,你不是你的大脑。因为大脑负责思维,而大脑中的思维现象却是转瞬即逝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因为真实的东西是不灭的),因此大脑中的思维现象是不真实的;而作为大脑或思维的你就不是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不是真正的你。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你?真实的你,属于本体(being),西方哲学又称其为“存在”,几乎等同于基督神学中的“神”或“上帝”。本体是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了所有的生命形式,更深深地根植于每种生命形式中。因此,本体也不能用“它”来指代。那么本体是什么呢?用“是什么”来做判断时,就已经不是本体了。心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体正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实体,不是一个对象,更不是一个概念。本体是超越了时空所体验的那个“是”。《圣经·旧约》中上帝耶和华就说“I am who am(我是是者)”,这话我早几年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现在终于明白了,感受是(being)本身,才能体验到上帝。而这个感受,就要靠“临在(presence)”。其次,临在是什么?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当中,就是出于临在之中。临在,按照托利的观点,就是有觉察力的安住于当下。现在,闭上眼睛,抽空思维,开始等待你脑中将会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怎么样,是不是等了好久这个小小的念头,那些个曾经让你烦恼让你忧的念头还没出现?没错,这就叫临在。所谓觉察力,就是观察自己脑袋里思维的能力,作为自己喋喋不休的思想,作为自己绵延不绝的意识之流的观察者。用佛教用语说,这就叫内观。用内在的眼睛(inner eyes)去看。东西方的哲人都明白,外在的眼睛一方面让我们看见世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盲目”:看不见真实的世界和自己。巴门尼德主张不要凭借眼睛而是凭借理智来判断明暗;苏格拉底则“害怕如果我用眼睛观察事物或借助于其它感官来把握事物,我的灵魂之眼会致瞎”。德谟克利特为了不让视觉蒙蔽自己的理性,他闭上眼睛犹恐不及,竟自动把双眼弄瞎。当然了,我在这里将临在或内观,并不是要让你去模仿德谟克利特,闭上眼去感受你的呼吸,你的右手,你的腹部,这就是培养觉察力的方法。而培养觉察力是为了让我们不被脑中的思维所捆住,让我们真正的自由且自主。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起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这种理念。长青哲学认为目前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在“深层结构”上都是共通的,也就是说人类都有能力组成意象、符号、概念和准则;虽则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意象和符号,但组成这些头脑结构和语言结构的能力以及这些结构的本身,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以我有限的认知和实践经验而言,在修行这一点上,东西方所用的方法虽然不尽相同,然而得出的结论却都惊人的一致。“活在当下”既是佛学、印度教的修行方式之一,也是庄子的坐忘想要达到的境界,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也采取这种方法。只有进入当下,并感受到当下的力量,才会让我们出离我们目前的负面情绪。进入临在,就会感受到“空”,感受到“道通为一”以及“物我两忘”。在深层的临在状态下,时间不在了,一天与一秒钟没有差别,这就叫做“入定”。也只有把“自己”从对过去的悔恨与对未来的焦虑中重新拉进“当下”,我们才能获取当下的力量并更好地处理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本书内容丰富,但却深入浅出,能快速地带领我们感受另一个维度的自己。更加可喜的是,它还配有一本“实践手册”,它会更好地指导并记录我们修行状态。由于篇幅限制,我的解读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还请读者自行品读。

爱自己,从当下开始

过去与未来,都是幻象。等待是幻象,爱欲是幻象,恐惧是幻象。我们任自己沉迷于幻象,以为存在着是因为有回忆,继续存在是因为有未来。却偏偏忘了我们所能拥有的,唯有现在。起心动念皆是错。对虚幻的思维消耗着我们的能量,使身体疲惫,情绪怨怒,疾病缠身,无力自拔。我们忽略身体的感受,以为“我思故我在”,却不知“我是我的身体”,离开了主体,一切皆空。我们被自己的意识所歁骗。这些颠覆性的理念,让我开始学着停止思考,回到现实,找到自我。爱自己,从当下开始,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开始。

难得的剖析得这么浅显易懂的探索自己的书

这本书一定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而且不适合一口气读完,前几年看Robert Collier的《秘密》的时候功利心太强,带着疑惑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去看的,所以记得的也只是吸引力法则,理都懂,但也许并没有好好实践。朋友推荐我《当下的力量》的时候,我的确常常被“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困扰,我并没有在意到我的担忧都是来自于不可预知的将来,也没有意识到我的悲伤都是来自于不可更改的过去,很少活在“此时此刻”,除却少数全情投入某件事,比如冥想的时候。即使在做运动,身体极度疲惫时,思维依旧不受控制地天马行空,我曾误以为这种思维表示的是丰富的想象力,或许藏着文学家的基因,后来发现这些思维唯一带来的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关注当下/临在,在和朋友探讨是否即表示”会变笨”或”会失忆”或“会挥霍无度”,其实恰相反,关注当下表示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不代表会忘记自己的“雄心壮志”,只是会让前行时没有背负,当下唯一拥有的只是呼吸,那么就关注在自己的呼吸上,好好地呼吸。当然,在书中Eckhart教了很多练习的方法,个人认为非常实用。由于中文的看起来都很吃力,所以还没有看原版。另外顺便分享一下,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人保持快乐和爱(在这里,我指的爱不是特定的对某个人或者对某种意向,是“爱”本身这件事。)也是这个朋友,他是音乐家,他的经验是每次他感到满满的爱的时候(对周围的环境、人、事),他会用谱曲的方式记下来这种感受,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再去看,他会再记起当时的感受,于是可能他需要修改曲子什么的,那么他又能放大那种感受,久而久之,这种爱的感受就满盈到充满他。但是遇到不高兴的事的时候他就不会刻意地去反复纠结,久而久之,不高兴的事情的缘由也就忘了。我自己的方式是写诗,这是我认为最快并且最直接可以记录我的感受的方式,以前写日记的时候,大片大片的都是负面的情绪,后来也不太想去翻,现在想来,其实没有多大意义。需要申明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鸡汤书,所以期待喝鸡汤而不是探索自己的人,可以直接跳过。

一切尽在当下

原来世上绝大部分人,都被思维控制着,陷于漫无目的、绵绵不绝、无意识的思维活动中。而生命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内心无法宁静,被恐惧、苦难所折磨,所有真正的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上帝——受阻,及至疾病、灾难,不止,“思维能量创造了现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并通过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媒体不断地扩散。”人类如此无药可救,其肇因原来是思维。《当下的力量》是我所读的第一本关于灵修的书,一开始,读得颇为困难,陷入不解。可是读着读着,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触,接着是在一次无意识的漫想中,当然是并不愉快的漫想,我突然想:怎么又在想这些?不要想了,回到“当下”。然后,真的就还停止了那个无意义、无价值、不快乐的思维。后来又有几次,特别是清晨渐醒未醒时,思维已经滑入大脑,要在以往,肯定就会那样想下去,想到哪是哪,其实是根本不会意识到脑子在想,随后那些不请自来的思维多半会在大清早繁忙琐碎的生活细节中不知不觉减弱、退后,但十有八九又会在上班路上重新潜回大脑,路上某些吸引注意力的事情出现时,思维可能会暂时退后,但只要外部刺激一消失,脑子稍稍得闲,它们又会回来。工作时间同理,除非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其余时间,思维总是片刻不停。周而复始。可是现在,不经意的思维间,我有了本领,让意识出来发问:你在想什么?为什么要想这些?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思维往往会挣扎一会,然后退去。当然它们会一再在不知不觉间溜回大脑,但我总能意识到,而且意识到的时间在缩短,一旦意识到,便能够叫停它们,从意识到,到叫停的时间,也在缩短。这在前所未有的体验。有时候,意识虽已现身,却不急于发问,只是在一旁观察,观察思维的内容、以及思维带来的感受。果真,思维是有模式的,如作者所说,往往是那些缠绕多年的“旧唱片”,除了徒增内耗,别无它用。思维发出低频噪音,间或冒出声把尖锐嚣叫,恐怕危害还不止是内耗。“在你观察这个思考者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被激活了。”是的,我真切的体验到了。思维原来是可以被警惕、被发现、被意识、被叫停的。作者所言的“思维”,除了“思考”,还有“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反应模式”。为何要叫停思维?“你不等于你的大脑”。埃克哈特•托利开篇便讲这个。人们成天想啊想啊,不由自主地陷在思维中,在思维中勾勒出一个自己,其实这个“自己”是“小我”,是“虚假的自我”。“我”很多时候不是“我”。作者将“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称为“本体(being)”。怎么才能接触到“本体”?停止思维,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当下时刻。作者认为,人们从心智上永远无法理解“本体”,所以“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要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行——这也是“开悟(enlightenment)”的滋味。开悟,“其实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更伟大。”很玄?换个说法,作者说他喜欢佛陀对“开悟”的定义:“受苦的终结”。禅宗大师将短暂的无思维、完全的临在状态,称作“顿悟(satori)” 。埃克哈特•托利说,当顿悟来临时,要心存感激。“临在(presence)”,指“一种更高的意识状态”。当有意识地叫停思维,或者有意识地观察思维时,“临在意识”便出现了。如何体验“临在”?作者传授一个简单的方法:将注意力从思维中直接转移到身体内。跟着他学,闭上眼,将注意力转向身体,从内在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就行,不用思考。我试了,颇觉不可思议,双手、双臂、双脚、双腿……注意力放到哪,哪便有热呼呼的气流涌动。埃克哈特•托利说当注意力集中在感受上时,身体的生命力便苏醒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是无形的内在身体的显化状态,通过意识感受你的身体,便实现了和未显化的生命的紧密相连,便能“无生,无死,永恒存在。”对“显化”、“未显化”,作者有专章论述。声音离开了寂静无法存在,是寂静创造了声音。物体如果没有安置它的空间——“无物(nothing)”,物体也不会存在。声音是寂静的显化部分;而寂静,是世间所有声音的未显化状态。物体是空间的显化部分;空间-无物,是物体的未显化状态。于是说,人们通过思维感知到的宇宙空间,是宇宙未显化状态的外显状态,造就宇宙的,其实是寂静和广阔,“它们不仅存在于空间之中,还存于你体内。”其所对应的,空间是寂静、无念,时间是临在、当下。无念和临在,是空间和时间的未显化状态。世界是为了实现未显化状态而存的,“未显化状态通过这个世界并最终通过你,才能知晓它自己。因为你,宇宙的神圣目的才会展示出来。你是多么的重要!”很玄很玄是吧?反正我是明白着明白着就不明白了,不明白着不明白着又明白了。如何停止受苦?从你的大脑中解脱出来,全神贯注于当下时刻,进入一种纯意识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却没有思考——这也是冥想的本质——感受临在、“无我(selfless)”。只有思维出现空白时,人才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喜悦、爱、平和,都只会出现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中。“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欢乐可能会转化为痛苦,或者由于失去而痛苦。喜悦不会,真正的爱也不会。除了要从大脑中自我解放,还要从“时间”中自我解放。“思维和时间密不可分”,而且“思维不断地利用过去和未来掩盖当下时刻”。作者认为人们感到压力、焦虑、恐惧、担心、忧心忡忡……是因为脑子太超前了,跑到了未来;人们痛苦、悲伤、愤愤不平、自怨自艾、后悔……是因为脑子跑回了从前。无论是跑到未来还是跑回从前,都是一种内在的分裂:你分明在当下,你却逃离当下。解决之道便是回到当下,只在当下,永远只在当下,“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以“时间”言,便是“不要再创造时间”。只要当下好,一切就好,“人的整个生命都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展开的”,因为所有的未来都会以“当下”的面目出现,而过去,过都过去了,“有什么比对已然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的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如是以来,我们既停止创造当下的痛苦,又瓦解了过去的痛苦,内心平和及喜悦,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吗?与思维导致的“小我”类同,作者还提出了“痛苦之身”的概念。亦即如果将体内各种痛苦合并,并视其为体内一个无形实体,这便是“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可能绝大多数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但它并未沉睡,不时会小打小闹一番,危害尚不显著,可一旦它被激活,往往会变得非常邪恶,甚至具有毁灭性。一个人一旦被痛苦之身所控制,就会需要更多的痛苦,“痛苦只能以痛苦为食,它不能享用欢乐。”要么成为痛苦的受害者,以痛苦折磨自己,要么成为给别人制造者痛苦者。“小我会被更大的小我吸引,黑暗无法认出光明,只有光明才能认出光明。”埃克哈特•托利因此告诫,密切观察内心任何痛苦迹象,不要放过一丝它被激活的端倪。具体来说,痛苦之身跟思维一样,害怕意识之光。你只要活在当下,保持临在,有意识地观察它,觉知它,便能摆脱它对你的控制。去年一个朋友发现老公外遇,那几个月她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我面前,喋喋不休地诉说她内心无边无际的痛苦、愤怒、诅咒,脸成天都是肿的,身上发出不洁的气味。先我还小心耐心劝慰,她不走就陪着,耗进大把时间,心痛得要死也不好意思露声色。别人的痛苦驾到,你的什么不得退让?后来事情终结于他们因意外不得不搁置婚姻危机,她的痛苦戛然而止,我总算长舒一口气。现在想来,我那会儿的劝慰大多不得要领,如果当时懂得“痛苦之身”,懂得“当下”,会引导她活在当下,不要通过近乎强迫性的反刍痛苦来喂养自己的痛苦之身。作者一直强调“意识”和“无意识”、“临在状态”和“思维认同”的差别,他很无奈地指出:“大部人并不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徘徊,而是在不同程度的无意识间徘徊。”普通的无意识,带来的可能是不安和不满,深层的无意识就是被痛苦之身所控制。如果一群人或一个国家陷入深层无意识,进入到“集体的消极能量领域”,离暴力就不远了。自我衡量意识水平的指标是: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能不能不全神贯注于当下。“臣服”,是一个看上去十分不好接受的概念,其实作者说的仍然是当下。“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当下时刻,所以臣服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这种接受,纯指内心,并不是说不采取积极的行动。恰恰相反,臣服会使意识的质量、做事或创造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作者提醒,要小心区别臣服和“戴着面具的抗拒”,比如“我不愿意再烦恼了”或者“我不在乎了”。抗拒跟思维一样,也是无意识的,有意识地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毫无宜处,它是伪装成力量的恐惧和懦弱,臣服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所在。“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埃克哈特•托利问:“你是否曾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当然有,若干年前,和一群朋友陪一个朋友去海边一座小庙还愿,菩萨在庙外,面朝大海,上完香,一回身,呆了,天在海上,海在天下,天似穹顶,海似凸镜,无边无际的繁星在遥远天际坠入海中。埃克哈特•托利认为人只有完全进入当下,思维宁静时,才会关注到大自然的美丽、神圣和伟大。但我认为是大自然美到、神圣到、伟大到你不可能对她视而不见。《当下的力量》以问答形式出现,作者说因为书中内容“起源于研讨会、冥想课程和私人咨询会谈”,但提问者被处理成了一个人的口气,且为女性。读时,为了追求连贯,时常跳过提问。跳过的还有间隔不等、置于页首的要点。但全书读完后,我将全部要点连起来看了一遍,一共122条,尽是些明亮的光束,如果多少能握一些在手,生命总会被照亮一些。(请勿转载)

一个头两个大

我之所以给三星,并非觉得书的内容不好,是在我的能力之内,阅读和理解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飘在水面的浮萍,看的晕头转向的。我本希望这是一本能帮助我洗净浮躁,认识自我并且有行至可效的方法可以依循。当然,也感慨自己的能力和感悟力还没有到时候,有时候读一本书,像是酿酒,需要时间的沉淀。在我愚昧的脑瓜子下,先总结一下目前的感悟:当自己在激烈的情绪中时,如及其愤怒,及其悲伤,先接受它,并且用自己的意识安静地观察它。过去便让它过去,一味沉溺于过去的依恋如同热切幻想着未来的变化一样,都是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不如放下这些包袱,专注于当前的事情,而不把精力放在结果上。我应该检讨自己,常常在事情还没开始去做,便幻想事情完美完成后的场景了。当然书看下来,我不能让抓住对于“思维”和“意识”地具体概念和区别,让我很抓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所以看起这本书来,真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而且,全书来回讲着同一个概念,不觉得无趣吗?真是很难啃的一本书啊。书中所述,关注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很像坐禅。里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另外,什么是“我” 和 “小我”的区别呢?我是本体,小我是我们用思维所塑造出来的假我?最后,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心情烦躁不安时候,来一小段,有镇静剂的效果,不能一口气读完,因为我的内力太弱啦。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给你,那么我会推荐今天这本《当下的力量》,推荐语是:只要读过一遍,这就是你余生都离不开的书了,这是随时随地随手翻都能获得启发的高级智慧。以下是读书笔记,部分有折叠,需要高清版本请关注微信号:kamiyass,后台回复“当下的力量”获取。埃克哈特·托利29岁生日后的一个晚上,他从凌晨醒来,一直伴随他的焦虑不安、自杀抑郁又紧紧缠绕着他,他对这世界如此厌恶,如此想毁灭自己,“我无法再忍受我自己了。”那一晚,他的脑海中再次反复播放这句话。但是,在某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想法很神奇,“我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我不能忍受我自己,那么肯定有两个我:‘我’和‘自己’。”或许,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后来我们知道,从那一晚开始,埃克哈特·托利摆脱了内心的痛苦,进入了平和的世界。他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成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一、我是谁问问自己“我是谁”,你会怎样回答呢?你可能要描述你的姓名、年龄、职业、爱好、家庭环境、曾经取得的成就、将来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埃克哈特·托利认为“随着你逐渐长大,在你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自己的形象。我们不妨把这个虚幻的自我称为‘小我’。小我由思维活动组成,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它才能存活。”OK这些好像都没有问题,但是小我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想想刚才描述的你,姓名、年龄、职业、爱好、家庭环境、曾经取得的成就、将来要达成怎样的目标……这些都是可变的对吗?如果变化了,我又是谁,我还是刚才描述的这个“我”吗?二、恐惧、焦虑或痛苦,到底来自哪里?1.来自你对现状的抗拒你一定听说过ABC理论,A是实际发生的事情,B是你对事情的看法,C是你的情绪或感受。书中指出:“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当A发生时,这是一个事实,而你的看法B是抵抗这个事实,你为A贴上了负面的标签,所以你得到了负面情绪C——恐惧、焦虑或痛苦。2.来自你创造的“心理时间”:你不要现在,你只要过去或未来如果你现在正在因为某件事感到痛苦,请静静体会一下你脑海中的声音,那声音无非在说两件事:我在后悔,如果当初怎样怎样,或者没有怎样怎样就好了。我现在这么痛苦,都是当初那件事或者那个人的错。我担心未来,万一将来发生某某事我该怎么办呢、万一将来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该怎么办呢。是的,这就是你创造的“心理时间”,你的关注点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而过去已经发生过你已经无法改变,未来还没有到来你编造的情境压根儿就不存在。你存在于“此时此刻”,脑子里却没有关注此时此刻,或者仅仅是把此时此刻当做达到未来的手段。3.来自你相信你的“不开心”能帮你换取你想要的没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大家都在这样做。没人喜欢“不开心”,不开心只是一种情绪,会来也会走,但是是我们自己抓着它不放。因为我们总会以为只要抓住了不开心,就可以让事实改变,就可以让别人改变,而外界改变了我们就会开心起来。但其实,“不开心”从来没有这个作用。三、有什么方法可以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1.观察者思考前文中提到,《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那一晚第一次意识到有两个“我”的存在,一个“我”在观察“自己”,在这个晚上,他与困扰自己多年的抑郁和痛苦告别。当你开始作为旁观者倾听你脑海中的声音,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如果你没有体会过,可以下一次当你被某个痛苦的情绪困扰时试着感受一下,后面我会讲讲我某一次的感受。2.臣服于当下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接纳,宽恕。书中说:“接纳,然后采取行动。不管当下时刻的情况怎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它,就像它是你选择的一样。总是与它共事,而不是抗拒它,使它成为你的朋友和盟友而不是敌人。”宽恕所有发生的事情,从心里允许它们的存在,因为不论你有没有接纳或宽恕,已经发生的毕竟已经发生。当你没有抗拒、没有批判、没有消极情绪的时候,采取行动,在这种时候的行动才是“积极的行动”,它会比你在愤怒、绝望或挫折的时候采取的行动更有效,更有威慑力。四、你离“开悟”有多远?现在解答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我是“爱、喜悦、平和”。并且这里的“爱、喜悦、平和”不依赖外界获得。就是说它是来自你最深处最本质的属性,是生命的源头,它不会因为其他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所谓“开悟”,就是你与这源头相联结,你会真正成为你自己,“你不会批判你自己,你不会为你自己感到遗憾,你不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你不会爱你自己,你也不会恨你自己。”“你放弃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来使当下时刻成为你生活中的重点。”最后讲一个我自己接近“开悟”的感受这个状态发生在最近我收到一个让自己诧异的消息之后。这个消息让我的计划被打乱,那一瞬间我觉得手足无措,感觉到恐惧和焦虑。但是当我开始有意识观察自己的焦虑,我就将我的注意力收回到当下。当时我坐在经常写东西的咖啡馆里,当我开始观察,我就意识到焦虑是焦虑,而不是我本身,这时,我的“焦虑”就仿佛坐在了我的对面,我们面对面坐着,我开始观察它。在我的观察下,我的焦虑看起来就不再那么嚣张了,我知道它不是真实的,它来自我的思维给未来编造的故事,我认为我难以应付那个未来,所以产生了它,而那个未来其实也只是我脑海中编造的产物。然后我的焦虑越来越安静、畏缩,后来像变成一个即将熄灭的火苗。而同时,我的心的空间被更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我感觉我的心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超出这个咖啡馆的大,无限大……而我在这温暖的空间里,居然感受到了自由,我觉得我有无数种可能……温暖得让我想流泪。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