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看见听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32764174
作者:阮义忠
页数:294页

作者简介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命中所有的“想见,看见,听见”。
第一章“想见”,怀念故乡风土、童年往事、异族民情,历数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走上摄影之路的来龙去脉,浓缩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与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
第二章“看见”,介绍方大曾、庄灵、吕楠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以他始终行于时代之先的艺术眼光和文化敏感,捕捉这些暂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摄影天才之灵光;
第三章“听见”,是“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藉由书籍与音乐,追溯自己与创作者的缘分,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瑞士摄影大师罗伯•弗兰克,书写独一无二的“私人艺术史”。
本书同时收录近50幅阮义忠摄影作品及方大曾、吕楠等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读者可从中一窥“摄影教父”镜头背后的故事,与其拍摄的黑白影像相互映衬,图文共赏,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旅。

书籍目录

序:见或不见
卷一 想见
爱哭的童年
回家的方向
北埔十三巡
八尺门、摄影、我
人与土地:我的摄影主题、我的成长背景
台北谣言:为城市造像的感慨
四季的故事
失落的铁轨,失色的梦
抽屉里的浪花
老伴
卷二 看见
寻找方大曾
丈量永恒的尺度:吕楠
谜语和真相:陈传兴
期待上帝:冯君蓝的《微尘圣像》
君子庄灵‧灵视人间
向自然习法:谈张志辉的摄影专题《胸无成竹》
卷三 听见
重听伦纳德•科恩
彻底的异乡人:罗伯特•弗兰克
黑暗报告,良知之光:唐‧麦库林
永远的布列松
想念亚美尼亚

内容概要

阮义忠,当今最活跃的摄影艺术家之一。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在华人摄影界影响甚巨,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称。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摄影家》杂志,撰述《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书,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五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


 想见看见听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在黑与白的轮廓中彰显的是艺术的淋漓,在拖曳的文字笔锋间跳脱的是灵与感之美。遐想在无限制的衍生成濒死的媚态,那关于回忆的声音,关于记忆的画面,关于生死的胴体,眨眼,闭眼,你我一番云雨,你我吞云吐雾,你我醉生梦死,你我……或许能回到从前,或许会一成不变,或许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或许所有的画面都渲染过度。曝光调好,对焦设好,光圈摆定,接着,位置,构图完成,快门按下,一幅自己满意,亦或者接下来要摒弃的作品油然而生。太过快的记录,比什么都快些没有声音的记录,似乎是死的,一切都被尘封。可是我却看见,这画面它似乎是在跳跃,不停的跳啊跳,变成了一只诡异的跳蚤。十六度的天空,六十四位的电脑,三十二步的空气以及思绪的秘密你在干嘛?我在听音乐你在听什么音乐?关于老的回忆什么是老的回忆那是一种流连的声音听不懂就像是这幅照片,你看,上面记载的全是须臾与现实的姿态一切都在更变,一切又都没有改变----------2015年7月23日 周四 8:45
  •     近几年在关注摄影家严明的同时,总有朋友多次提及并给我推荐阮义忠的作品。对于他的摄影作品,我没有过多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学作品我也是首次阅读。但无论摄影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自身的思想价值观,社会观以及人文修养和对人类的关怀。1.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这是木心先生的句子,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包容。这是一种人文修养。在心理学上,人类的情绪主要分为:喜怒哀乐,悲喜占据了一半的成分,在交集处二者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无论见与不见,先生都在那里,持有的自知和宽容态度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阮义忠的序为《见或不见》,表达的主体是“见”,与书名《想见 看见 听见》遥相呼应。他认为“见是具体的,会反弹、有温度、有形状、有量体,是一种几乎等于烙印的存在。真正的‘见’来自生活本身,而不是阅读他人的经验。”前一句表达了“见”在他心中的分量,后一句传达了一个信息:书中正文的“见”是来自先生生活的本身而非阅读他人的经验,给出的大多数答案都是有一个相对性。像“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种终极问题一样,各有各的答案和评判的标准。此书文章的跨越时间有相当的长度,长达三十年。在今天看来,文学思想和对人类的关心依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在时间的考验中提炼出一个新层次,对当下的摄影和人类社会仍有启示。想到了作家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十年散文精选在时间的酝酿中显得更加纯粹。不同年代的写作者都存有所处时代的风格,阮义忠的作品也不例外。在内人的协助下,他文章的逻辑清晰,遣词造句中流露出的语气和体现的态度平和谦虚而朴实,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相对比当下写作者卖弄繁华浮夸的形容词和语句,前者的写作显得异常可贵,但个人觉得遗憾的是感叹号使用太多,反而显得感情的强烈很是牵强。2.现实打破“想见”的幻象求知欲和好奇心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一个“想”字包含了相当多的幻象以及错综复杂的联系。在这一辑中,他谈到了家中的情况,成长的经历,摄影的起源和过程,对一些地方的期待,失落与失色的特定以往,与妻子的相遇相识相知。“想见”富有时代感。读者随着文字、图片和时间也一起回到了过去的台湾,甚至对当时的山脉,村落,铁轨等有了细碎的印象。待这辑完结,有了整体的印象。他喜欢多次回到一个地方,比如说龟山岛,有自身的成长回忆。比如说北埔、八尺门、和四季,拍摄的目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可毫无疑问的是,摄影作品的留存和第一手资料的文字都是那个时代所发生事件的佐证,是对艰苦人们的关怀和怜悯的精神体现。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喜欢故地重游。城市具有自身的气质和特性。因当地的温度,生态和人文环境,思想的包容度等不同,都会影响来者对它们的印象,让人对此产生留的感情不能泛泛而谈一个人多次回到同一个地方是有缘由的。有个人的寻找,有对景色的留恋,有对人的遐想等,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寻找说不清的“一些什么”和满足自身的欲望,很少有像阮义忠般的,在自我和人类社会这二者中有一个平衡点。对于对城市幻象的破灭我也曾有过。曾无比向往一些城市,但在真正抵达的时候却产生一种无力感:也不过是这样了。到了后来,我们都是在这些无力感和快速发展的喧嚣的城市中不断迷失,进而妥协,“靠着谣言判断着未来的方向”,模糊预测自身的未来。3.看见是时间维度的延伸在这一辑中阮义忠介绍了五位摄影家,分别是方大曾、吕楠、陈传兴、冯君蓝、庄灵和张志辉。宇宙辽阔,人类渺小。我们各自生存在方格间,偶尔遇到新鲜的陌生人。彼此欣赏,距离再近些,会突然发现我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高度。我自以为把这个高度差称作为是视野和价值观的差距。特殊性中有共性,也会有相近的品味。这让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显得更加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先生跟提及到的摄影家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朴实的描述下,再通过或多或少的摄影和文学作品,可以看到他们赤诚的入世之道,表现出来的踏实、谦让和眼界,让人佩服。阮义忠也对他们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关于小方的,“他的构图完美极了,对瞬间的掌握也无可挑剔!他看事情的方式直入核心,不受旁枝末节的影响。最令人诧异的是,他的表现手法就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显得十分现代。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毫无逊色。”关于吕楠的,“吕楠的作品,构图之严谨远远超过视觉洁癖的要求。他注意任何琐碎细节,把每个人的心灵悸动形之于外;他不会只观察一个人的动作,而是等到所有了的动作、表情以及在环境中的为止都达到与主题一致的和谐。换句话说,他的照片不仅交代时间,而是呈现每个人的情感与精神面貌,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这样的效果,往往在西方古典绘画中才能找到的。”从评论中看出,他们在长时间里以务实的态度,通过摄影实践把自身和社会相统一起来,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变,和对人文的关怀。当下的新晋摄影师与过去的摄影师相比,大多数前者的心急功利,一心想要快速的成功。不少的后者用单纯而善良的眼光去看待摄影与自身、社会的关系,多的是一份简单朴实,在他们的作品里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和穿过时空的延伸。4.听见是心灵的抵达阮义忠的文章以慷慨的幅度描写了伦纳德•科恩、罗伯特•弗兰克、唐•麦库林、布列松和亚美尼亚。所涉及的领域体现了他的艺术认知和修养。通过精准的描写,人物不再是单纯的面目模糊的姓名,而是辨识度非常高的独特个体。读者可以通过他质朴的描述中,再加上自身的兴趣和勤勉的学习,获得相当的艺术知识和修养。以前我以为“听”只是直接的听觉享受,但现在理解为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富有宽容度的作品是与内心的对话,是一次次心灵的抵达。带有传承传统和披露现状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听出对现实的悲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能“看”见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蓝图。诚实却不失观点的摄影作品让人看出真诚的流露和现实的再现,让人“听”见被摄主体的情绪和真相的呐喊。每一次的全身心聆听,是灵魂的轻盈舞动。5.疑问与思考阮义忠书中也无意讲到了自己对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批判,文章的落款时间是2011年,但在现在看来,观念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评定条件依旧是模糊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灰色地带”,这个地带起了黑白之间的过渡作用。灰色地带饱满,充满了极高的可能性。绝对的事物不一定讨喜,但灰色的地带是所有人都可以包容并且需要。灰色两旁的区域各有合理的运行机制,最后在共同的区域内达到了制衡的效果。这样说来,在艺术领域中的很多方面中都存在模糊的概念和界限。前人以自身的直接经验不断下定义,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创新,到了今天,很多说法都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表述。还提及到的“尊重被摄主体”问题,他亮出自己的观点,但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这样的“终极问题”的回答和思考,上面也讲过了,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只有模糊的界限让读者在这个地带中徘徊。
  •     周末与朋友的聚会结束,乘地铁回家,看见车厢里有一个年轻英俊的老外用育儿袋背着婴儿,护在胸前。车厢里空空荡荡,座位很多,但他为了让兜着的婴孩舒服些,情愿抓住扶手站着,流溢出浓浓的父爱,也显得更加可爱。有好几位乘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他都报以和善的微笑。我也情不自禁举起手机,但突然想到刚看完的一本新书——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想见 看见 听见》,其中有这样的观点:摄影是一项非要介入别人生活不可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揭露别人的隐私,“因此,摄影伦理建立在‘尊重对象’的根基上”。想到这里,我觉得就自己的拍摄行为应该征求一下这位老外的意见,可惜地铁到站来不及了,为了尊重对方,只能遗憾地放弃。《想见 看见 听见》是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他以其质朴无华而又真挚隽永的文笔,回顾了他摄影艺术人生中的“想见,看见,听见”。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想见”,是对故乡风土、童年往事、青春年月、异族民情的怀念,勾勒出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走上摄影之路的来龙去脉,浓缩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与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第二章“看见”,以他的艺术敏锐和文化慧眼,介绍了方大曾、庄灵、吕楠、冯君蓝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将这些暂时还不为大众熟知的摄影才俊的灵光定格在了读者面前;第三章“听见”,是“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藉由书籍与音乐,作者追溯自己与创作者的缘分,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书写了独一无二的“私人艺术史”。真实生活的描述、真实的情感,是这本随笔集最大的特色。童年时被人视为顽劣不堪的阮义忠,得到的最多夸奖,来自慈祥开朗的祖母,目不识丁的她有着乡下人少有的开明,甚至会鼓励孙子去追求父亲为医师的女同学;某日,整日劳作的母亲异常难得地倚在门旁与儿子闲聊,儿子说:“我们兄弟姐妹还真是幸运,爸妈为了把我们喂饱,时时刻刻都在忙,也没时间管教,我们却没一个变坏。”想不到他的这段随口之语竟让母亲泪流满面,为此深深自责。正是从母亲、祖母与外祖母等亲人对自己的的关爱与期望中,他逐渐从对家乡贫瘠的土地的怨恨中摆脱出来,明白了未来要走的路。作者的第一次闯荡台北,则起因于隔壁邻居中一位名叫铁鲁的同伴,他光鲜亮丽地从台北衣锦还乡,让人以为他发了大财,惹得阮义忠在初中的某个暑假放弃学业,背弃家人,出走台北,却被职业介绍所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流落街头,又祸不单行,被摩托车撞瘫在地。幸亏一位好心的妇人叫了辆三轮车把他送到铁鲁家,然而,住在棚户区的铁鲁困苦简陋的生活真相,彻底击碎了阮义忠的台北梦。荡漾在这些文字中的情感或者温暖,或者酸涩,但都十分真实,因而感人,甚至给人以启迪。至于相濡以沫的“老伴”从他的英语翻译、写作助手变成 “阮评家”,以记录精神病人生存状态而名闻摄影界的大陆摄影家吕楠为回报阮义忠的知遇之恩,在作者的影展筹备期间一幅幅地细心擦拭作品镜框,等等,这些故事则能让我们体味情感的力量、夫妇的相守之道与友情的无价。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影响力和地位而言,比起中国现代摄影的先驱郎静山,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等,阮义忠未见得比他们高出多少,那么,为什么他会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和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除了他办过中英双语版的《摄影家》杂志,致力于传播西方当代先进的摄影理念;写过影响了整个华人摄影界的两本书《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更重要的是,阮义忠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表达了对人与土地、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他坚信:摄影可以是一种批判工具,但如果对美好的事物作出肯定则更可贵;他追求的是摄影的“每个线条都有表情,每道光线都有意义”。阮义忠这种深挚的人文情怀,我们可以从他的摄影作品与他的文字,以及他对其他摄影家作品的解读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他自己表现一个农村小孩在旷野间往家的方向走、含有深刻隐喻的《宜兰县礁溪乡》,用作封面的《搭火车通学的少年》,刻画泰雅族母子生存状态的《回家的母子》,还是他对另一位台湾摄影家庄灵体现老一代文化人台静农与庄严文人风骨的《一生至友》的赏析,无不在光影中深蕴着人文的理想,闪耀出人性的光辉。阮义忠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用镜头记录生活、传递一种基于人文关怀的摄影理念的同时,将自己行摄人间的思考转化凝结为具有哲理启发的文字,诸如:“借摄影追求艺术成就容易失望,将摄影视为信仰方能长久。”“摄影最有力的特质,就是可以随时捕捉正在消失、一去不回的时光。”“艺术绝对不该沉溺于自恋,而是应当找出自己与对象在生活中的共鸣。”这些,对于喜欢摄影或者有志于将摄影作为事业的人们,不失为认识摄影特性、厘清摄影本质的金玉良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书其实4月就读完了,是阮义忠回忆录性质的书,也是第二本阮义忠的书,感觉他就是特别踏实的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能很认真地去做,10000小时成功就是指得他这样的人,也许与他小时候就有的倔强性格有关系吧,摄影部分介绍了不少同时代的摄影名家,他也丝毫不吝称赞之词,听见部分的科恩是一代传奇摇滚歌手,放在车里听了很多遍,而爱沙尼亚的民乐却一直没找到,有一些遗憾。
  •     偏偏送了一本文字多于图的… 文字确实一般。论文字还是荒木的可爱
  •     读阮义忠先生的第一本书
  •     书籍是打开另一扇门了解另外一个世界最好的方法
  •     最后一章有《想念亚美尼亚》的部分文字
  •     前女友送的书,送我时还不是女朋友,更不是前女友。前三分之二,很棒
  •     不是写的不好,也不是我无感,只能说没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碰到那本对的书:)
  •     前端写台湾的读出去了。后面的可能因为不熟,没有太多感触。
  •     8月12日在日本鹿儿岛旅行时读完。因为亚美尼亚,所以知道了阮义忠。
  •     Onepage/北京。2014/02/
  •     尤其喜欢后面两部分。能按图索骥的觅到一大批摄影人~好喜欢封面的那张!我觉得可以把他的书都找来看一看
  •     没想到的是阮义忠的文字居然不输摄影
  •     别人如果说你拍的好 可以做明信片 那么你拍的确实不怎么样
  •     台湾的文字总有浓浓的故乡和童年,相片里温润的人文感,让我安静。
  •     e
  •     原来,摄影师圈子是这样子的
  •     在手机拍照已经广泛使用,人人号称摄影师的今天,这本书让我懂得胶片相机、暗房、摄影家的意义及价值。
  •     大杂烩~
  •     想见,童年。看见,摄影师。听见,声音。
  •     2015.8.19,签售所得。
  •     大概是两年前想看的书 终于看完
  •     想见 是阮义忠先生的散文集,看见是阮先生写的几位他推崇的摄影家,包括小方,吕楠,听见写的是阮先生喜欢的几位音乐家,最后一篇文章写的整个亚美尼亚音乐,已经超过了一般音乐家的范畴了
  •     还是好好的拍照吧
  •     他写散文没有之前几本写的配图文字好看…很多图片与他的摄影集重复,不过这本更有助于粉丝系统理解他的创作心路。另外我发现,搞摄影的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是一样一样的…
  •     阮义忠又重新激起我对摄影的热情
  •     纯粹为了看看一个宜兰人的文字,结果确实不如看看摄影作品……
  •     家与故乡都会变,不变的只有童年的记忆。#春节读物
  •     让我想到小时候在乡下的回忆~
  •     艺术是相通的。一个拍摄大师通常文笔也耐人寻味
  •     2016年已读038:阮义忠说:“摄影工作等于是我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检讨”,从生命中一个沉悒笨重的包袱,到镜头中终于直视那片令人敬畏、沉默与宽容的土地以及生活于其间的真纯质朴的人们,那既是一个自我纠正、自我救赎的过程,更是以影像记录、保存最真实的生活本身。阮义忠拍照时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线灵光,他写人同样如此,看他写同样作为摄影师的庄灵、吕楠、冯君蓝、布列松,既不过度文饰,也不放绪随兴,却往往寥寥数笔就使各自的风格跃然纸上。喜欢他写的Leonard Cohen,“万物皆有裂痕,光才可以穿透”。
  •     远比想象中好,尤其是对摄影的思考。
  •     其它几本摄影书上随笔的一个合集,因为看其它摄影书的时候有看过,再看的时候就不觉得多么触动。
  •     我只感动前半段的自描。
  •     对书中提到的“有福堂”和亚美尼亚太有兴趣了,真想有一天也能看见,听见,想见。
  •     闲书,虽然不懂得欣赏他的摄影(审美水平不过关),但文字还是挺好的
  •     真挚、沉重的感情。
  •     典型的台式文字,安静、朴素。就是照片放得太少了。
  •     就像作者所说“这本书以文为重,图反而为副,在某个方面来说,可说是我众多出版物中的第一本随笔集”,阮先生从童年讲到近况,牵连出不光是摄影、古典音乐等的人、事、物,老先生的人生阅历丰富,精神世界也是富足,文中照片几乎都是黑白的,非常有质感,质感下包涵的丰富含义,来自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灵魂的共鸣。
  •     2016.9.21读完 不喜欢,有点看不下去
  •     照片很好看,语言组织偶尔有意思。不过好多重复的地方啊!
  •     镜头背后,总是有那么一段段真挚的感情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所在。。。
  •     多看读标记
  •     人与土地 总是要挨着的
  •     文笔真的不行,还是好好摄影吧
  •     没有完全读完,只读了第一章,后面快速浏览了一下,打算还回去了。
  •     阮义忠看看他拍的照片就好了对他的个人随笔没什么兴趣。。。。
  •     不喜欢叨逼叨,看照片就行了
  •     阮义忠这本不能算是摄影集,反而是散文集,喜欢他写的和其他摄影师的交往那一辑。有才华的人果然是心心相惜的。
  •     不浮躁就是一种力量,慢慢成长,感性或理性,见证或参与,都是人生。挺好的书,许多事情要自己感悟才好。
  •     嗯 这回感受到名不副实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