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32156915
作者:陈嘉映
页数:305页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53页 - 性善与向善

在有些事情上,在本能够不着的事情上,不学习就达不到自然。我们通过培养和修炼把非本能的动作和行为做好,而惟当做得好了,它才自然。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12页 - 第六章 第九节

我认识不少正心诚意做事的人,即使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也多数做出了成绩,得到了一些回报。甚至,即使你做的事情是政权忌恨的,你固然会遭遇很多艰险,但也多半会得到另类的回报。
很好奇他指的是哪些dissidents。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92页

若相对主义指的是对抽象普遍主义的拒斥,相对主义何须克服?
说得太好了!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页

看许知远访陈嘉映之神奇的希腊人:精英与平民的对话:(妇女都可以去的)剧院追求卓越,发动战争 ---> 既然是穷理的,为何不反思战争缘由?哲学是有前提的当下的反思与过度反思---> 逐渐认清天性,天性是否能够承受反思,不能够的话还要反思就是过度了而希腊人天性极强,因而承受得住任何反思:苏格拉底英勇善战,后半生参加过三次战争;埃斯库罗斯也是爱国者,参加过多场战争,并且在墓碑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悲剧作品,而为自己参战的勇敢而自豪。看着希腊那么多充满力量体现的雕塑,甚至地中海阳光沙滩上的当代人的健壮身体,还有最标志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奥林匹克精神,怎么能想象希腊人会说出“思想是最重要的”?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全书 - 全书

22 我们更多依据品质出自直觉行事,无须很多反思和审思,何况,为事者需要坚定和敏捷,这些德性会因系统论理受到损伤。又26我们并非只需要坚定和敏捷来把事情做成,我们还希望过上合情合理的生活。49 凡是设定一双对称平行原则的理论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解释力。实然与应然62 道理来自现实,现实包含“应当”。…自然状态是实然与应然的和合处,甚至要说,自然而然的存在,理所当然的存在,是实然与应然未分之处。又64 我们努力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不是因为应然世界始终应当压倒实然的世界,而在于“道德上的应然”是生活中的深层道理,道德性给予生存以深度。又64 物理学的基本信念是:通过更深入的研究,通过理论的变形,一切不合理论的例外最终会合乎理论,从而得到适当的解释。而在伦理生活中,实然与应然的和合另有一曾意义:实然和应然在典范那里和合,在典范那里,实然展示了应然。这种更深的和合是通过努力达到的,不经这种努力,实然与应然不是表面上分张,而是真实地分张:实然不副应然。75 没有内在知识这回事,也没有从内在之知开出外部知识这回事,外部知识来自把内外相连的知中的感知因素清除掉。91 乔纳森·海特: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不是规定道德的唯一维度,例如颇为突出的,圣洁/恶心也是道德感里的一个重要维度,虽然他通常不涉及或不明显地涉及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129 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161 屈原郁结,失语,彻夜失眠,自杀,笼而统之称之为抑郁吧,但他的抑郁并不是心理疾患,他的抑郁、忧愤、乃至绝望是他的心智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他的生活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我们通过屈原的整个心智、整个生活来理解他的抑郁与绝望。186 一般来说,我们应慎用心灵/肉体、精神/感官这类范畴,它们混杂地积淀了历来关于心灵/肉体、感性/理性的纷繁学说。190 我们所做乐为之事,快乐融嵌在行为中。快乐可能完全融化在行为里,乃至除了行为,情绪是否快乐全无所谓。200 德性之为有德者的自然所向,有如快乐之为俗人之自然所向,由是,我们说德性生活是快乐的。因行有德之事而获大乐是纯粹的快乐,断不是因为它无涉痛苦,倒在于无论多少艰难困苦,只要生命在生长,有德之人就乐为之——乐于伴此生长,促此生长。德行者伴万物之欣欣生长,无论他心情如何,都在他生存的根底上通于生生之大乐,是为至乐。(感人T-T)206 温饱之后,物质条件对幸福的边际效用迅速降低。208 近世的道德理论,无论功效主义的最大幸福还是康德的绝对命令,都是从普遍原理出发的,往往全然忽略个人生活旨趣。若我们在反思伦理道德问题时不忘个人生活旨趣,伦理学的整体面貌会变得相当不同。212 但也只有在偶然、不公和悖谬的世界里,才谈得上品性。218 惟由于我们能把善好与我喜欢区分开来,才可能发展出教化。233 引维特根斯坦:我有一幅世界图景,并非因为我让自己信服它是正确的,也非因为我现在确信它是正确的。而在于,它是传承下来的背景,我依托这个背景来分辨真伪。(哭泣)235 为恶是生活整体的涣散。 236 惟当人求善,生活才是可理解的,有意义的。251 他们的德性不同使他们考虑不同,而不是他们的考虑造就了他们的不同德性。254 我们无法退回到本能达到自然。相反,我们靠培养更高的德性成就自然。280 个殊者是一切伦理生活和伦理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不应当追求普遍性)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10页 - 第六章 第八节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这个提法,还有一层更深的困难。你的自我不同于我的自我,斯大林也许自我实现了,他的很多很多同僚和子民却未及实现就消失了。
好冷:)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29页

这个疑问,笼统表达,就是:我该怎样生活?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精华章节 - 精华章节

实践中的目的
生活与科学 —— 学者以科学求真为业,容易高估事实和逻辑的力量,我们却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愿望和主张,好言相劝、恳求、宣传、煽动通常效果更佳。你信念执着激情洋溢,或表现为如此,人们就容易被你打动,即使人们后来发现你的主张与事实、逻辑相悖,只要他们相信你本意真诚,也不大与你计较。科学求真在群众那里没有很大市场。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 —— 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
人是如此的需要被需要 ——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在我看来,人的需求是否低于获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恐怕见仁见智,尤其是,不同文化体中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人最大的需要变成是去消费,好像是在报复没人需要自己的那份失落。其实,你总是被需要的。孩子需要你,老人需要你。怕只怕你自己的需要太多,要钱,要享乐,要脸面,要人尊重你,不再有时间有心境让人需要你。
“当品性遭遇现实”
威望与权力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86页 - 6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1 快乐是不是好的用法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55页 - 55

中国伦理学史 中学修身教科书 蔡元培
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
陈嘉映 《说理》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3
乔治 威廉斯《适应与自然选择》
赖特《道德的动物》
本科勒《企鹅与怪兽》
55你的愤怒是他的欺骗带来的
64物理学的基本信念是,通过更深入的研究,通过理论的变形,一切不合理论的例外最终会合乎理论,从而得到适当的解释。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
82 说话人自己的声称是不作数的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
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
海特《正义之心》
贾德森《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皮埃尔 阿多《古代哲学的智慧》
优秀的学者有几分像修行人。这些人一定要改变自己在世俗中的方方面面的行为举止,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使自己与尘世分开。
113 心浮气躁之人做不出好学问。
114 画出好画,不只依赖良好的绘画技巧,并且依赖画家的气度、见识、一般的感受力等等,此陆游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莱维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哈里斯 《自由意志,用科学为善恶做了断》
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
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c5s5 深知而与行合一 - c5s5 深知而与行合一

p.148-3 "人生的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有说明体会——这一点人们常常说到。生离死别这话,小学生当做一个新成语来,....直到大了,恋人离去,父亲离世,他才深有感悟有体会地知道... ... 这才“真正知道”酒后驾车不好了。" 以及"切身之知也陈说着感知与身体的事质联系或隐喻联系。近年来关于embodied knowledge"的研究专注这类联系。
这一部分,陈老师说的似乎不太对。不是知的深浅的问题,而是被知的对象(或东西)自身之间的不同。不说对象,就说东西,那么知道桌上有一个苹果这类知,当然不同于知道生离死别这种知。这或许是与语言自身的特性相联系的。尽管苹果和生离死别都是语词,都有displacement等特性,但是这些这两个语词的效果是不同的。
总之,这不是一个知的过程、动作在程度上的差别,不是深浅的差别,而是被知的东西之间的不同。
另外,embodied knowledge多半不是说的生离死别这种这么复杂的知,而是把人看做一个无中心的可用不同器官平行处理任务的机器人,是在与生离死别这类知背道而驰的方向上。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70页 - 第八章 第三节 底线伦理

然而,怎么算是相仿环境?海难和战争是相仿环境吗?侵略战争与卫国战争是相仿环境吗?士兵在战场上和广场上处境相似吗?
一心要含沙射影啊,感觉这一处有点作死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71页 - 5.8 示范

舍勒更深的洞见在于,他主要不是在谈论仿效而是出于对人格,对存在的爱的追随:“善的人格……仅仅依据它的可被直观和可被爱的存在与如在才具有那种榜样价值。”实际上,你如果没见过慷慨大度的人事,你很难懂得慷慨大度是什么意思,这人有这人的大派,那人又那人的大派。听到用到这些语词,不能不依赖听者用者的经验。关于民主制度政治自由的理论讨论,若不基于对民主政体自由的了解,民主、自由就是些空洞的语词而已。
反过来,我们要求孩子或学徒这样做那样做,并不教给他们这样做那样做的道理,而是教给他们怎样做。老师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是自己去做,去把事情做漂亮,最好的学习是演练。老师观察学生的演练,加以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为学生的缺点和疑点各个不同,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理由,但理由是瞎编的,吃蔬菜长大个,骗人长长鼻子,很多事情的道理即使说出来,孩子太小听不懂。孩子依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去做,通常不是因为他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他可能害怕不这样做会受到斥责和惩罚,他可能为了让家长高兴。实践活动不是从“懂道理”开始的。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6.7幸福 - 6.7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善好乃万物之所向”,而人生之所向乃eudaimonia。(NE,1095a15)。eudaimonia既包含行为良好又包含日子过得好,不宜英译为happiness,汉译就变成了快乐幸福。这就是旧式的穆勒功利主义的由来吧。
eudaimonia应当译作wellbeing,这里的being就是巴门尼德“处于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背后的单纯不变的终极实在”,由此看,eudaimonia更多与人的品格、灵性、有所作为相连。在意识哲学奥地利传统下,你可以称之为布伦塔诺功利主义。
嘉琪:有了意识才会有“经验”,意识不是外部的给定物,而是参与到存在之根基中的“经验”,由此秩序化自身。
由此看,希腊古典理性中的『存在之根基』即为巴门尼德所说的『终极实在』。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04页 - 4.4

我们也许会想,无论目的多么复杂,目的还是目的,我们只要把复杂的目的加以分解,例如,把盖房子的目的分解成避风避雨采光通风这样一样一样,每一项就会像挖沟那样目的明确。实情并非如此。避风雨御寒暑防野兽防外人采光通风,这些功能一个套一个,有的互相联系,有的互相抵触。我们的人生,差不多也是这样,虽然有时做这个,有时做那个,它们多多少少都要连成一个整体——包括在整体中互相抵触。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04页 -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提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第一次接触这个理论应该是在初一的政治课本里讲心理和性格。插播一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初中到高中的政治科目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概括,从心理学,社会学,到法律,经济,只是教育者在其中掺杂了太多私货,所以总觉得不纯粹,也许除掉这些内容,这门课也会有趣一些。最开始接触到这个理论,感觉倒是很有道理,一层一层地递进,确实似乎只有金字塔下面的搭起来,才能叠加上面的,以至于直到现在都觉得,自我实现才是一个人的最高追求,是一个人的价值的最高体现。于是就很羡慕那些有创业精神,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也许本来自己就这样认为,只不过这一观点通过专家的提炼变得更有道理了。陈老师在书里,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我想到层次理论的两个不足之处,一个是把需求分类成不同级别,因而也就有了高级和低级之分;另一个是这个理论概括了所有人。他提出的“被需求的需求”,被他人需要的需求,既包括亲情、友情等人与人之间纯粹的关怀,也包括随着权力、名声、社会地位带来的被需求。需求大概因人而异,人各有自己所看重的东西。家人需要关爱的被需求,并不比被下属需要的被需求,要低级或者高级。他进而讲到工业化带来的工作细分,导致一个庞大的体系可以满足人的普遍需求,而不再需要一个人去满足另一个人的需求,导致了人对自己意义的缺失感。因为“被需求”这一需求不再得到满足,从来转向对其它东西的需求,比如物质。那么“被需求”这一点对人们是普遍适用的了?那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又如何通向幸福和价值的体现呢?我还没有想清楚。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24页 - 7 性善与向善

这什么方法论,烦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74页 - 知行关系

不带敬畏的热情来去无端。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64页 - 事实与价值

我们努力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不是因为应然世界始终应当压倒实然的世界,而在于“道德上的应然”是生活中的深层道理,道德性给予生存以深度。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04页 - 6.7 幸福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里,次高一级的需求是获得尊重的需求。“获得尊重”这话比较庄严,打鱼的、卖杂货的,未见得从这个角度去体会自己的需求。我们倒是体会得到一种需求:被需求的需求。我有事甚至会想,这是人最大的需求。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75页 - 知行关系

粗说,一个人的权力来自他在制度中所处的位置,而威望则来自于他的成就——这包括其成果的外向效用,但更在于其成果的内向效用,即它们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传统自身的发展。威望在威望者身上,权力则在权力者所占的位置上。威望者凝聚传统,保障传统的自主性,而权力则瓦解传统。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26页 - 实践中的目的

我们并不是先有个与自己的现实无关的理想,然后面对一个与理想无关的现实,我们生长在相当具体的现实里,理想一开始就是在这个现实里呈现的。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81页 -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原本都是求快乐的,但自我本能比较乖觉,很快就受到必要性的影响,开始修正快乐原则,臣服于现实原则。不过,这个现实原则,“归根结底也是在追求快乐——尽管是一种被推延和缩减过的快乐,同时也由于其合乎现实而保证能够实现的快乐”。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80页 - 第六章 第一节 快乐是不是好的

顾准、遇罗克、刘宾雁,为真理为正义事业奋斗,却很难说他过得快乐。
我打赌真理部或者光腚总菊的审读员没看见这句。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21页 - 实践中的目的

前近代的人们,可能缺少衣食,但不大缺意义,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却常感到意义在流失。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11页 - 良好生活

孔子关于君子的刻画,可引来作良好生活的图画。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君子者,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笃信好学,文质彬彬,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居易以俟命。素富贵行于富贵,泰而不骄,素贫贱行于贫贱,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曾皙这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生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但在一个污浊的社会,谁能够靠品格而不靠砖营取巧有所成就?古人说: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我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吗?我不敢引用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说什么我们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只敢说,不管好坏,你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包括批判与改造。不过,我们仍应留意,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习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是有人应许过而你年幼无知相信了。你长这么大了还继续相信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了。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1页 - 1 伦理与伦理学

5 亚里士多德学科分类中的伦理学理论科学的目标是为真理而求真理,它们不改变事情本来的样子,例如,对天体的研究不改变天体的运行。?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97页 - 全书

凡例:“一”即章数。“1”即节数,“【】”内即自己的看法。
一、
1、本书要讨论几个论题,目的/手段、知行关系、性善性恶、良好生活。Ethics来自古希腊语词,morality来自古罗马拉丁语词,前者多指性情、性格、角色,与个人相关;後者多指习俗、风度、风俗,与人群相关。但现代英语中,涉及两性关系,多用morality,涉及工商业则用ethics,与古代相反。
2、略
3、只能从分析日常语言中的伦理部分进入伦理学,而无法像物理学那样,对某个名为“道德”的客体进行观察、研究。
4、我们最先从他人那里感到是与该的分离,即我该怎样生活,一般起源于我对他人生活的观察和评价。因而,我该怎样生活,不可避免会进入到人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5、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为三类:理论活动、实践、制作。对应有三种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伦理学、政治学)、制作学科(如诗学)。理论学科的目标在于静观真理,在于发现真理,而不改变事物本来样子;实践学科的目标则包括改变人自身。所以理论知识与实践之知不同。但实践之知与实践经验(过程中的所得)也不同,前者是系统的知识。
6、伦理学内的分科:一般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描述伦理学,以及应用伦理学。作者不赞同这些划分的概念。认为伦理学和修身书的区分,虽未必够用,但较为合适。
7、略
8、
二、
1、“功利主义”最好译作“功效主义”。功利主义谱系:经验论休谟、亚当斯密,开创者边沁,发扬者密尔、西季威克、黑尔。功利主义地位:罗尔斯“道德哲学中占有优势地位”,金里卡“唯一自成体系的道德哲学”。功利主义不是不谈目的,而是只认准一种道德目的;功利主义不必然导致自私,相反,推动社会改革、改善穷人生活的是功利主义者。
2、略。
3、经济利益只能支撑经济学,支撑不住伦理学,因为是生存定义利益,而不是利益定义生存。
4、略。
5、功利主义关心的是效果,而不是动机,实际上从“利己”的动机也难以开出“利他”的动机。
6、亚当斯密并不是个功利主义者?他更关心道德情操?看不见的手只在《国富论》中出现过一次。在其学说中,道德性与自利性都是不可少的人性原则。
7、自私的基因:新达尔文主义、社会生物学、
8、自利偏中性,自私则贬义,自营则稍好。社会生物学中的自利是一种“机制”,无关道德价值。对君子国,我们不是对之可望而不可及,而是根本不明白那里的居民到底在干什么。
三、
1、从“是与应当”到“实然与应然”。
2、“从一个事实中什么也推论不出来”。必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一个事实才可理解和行动。语言的对子,借钱与还钱存在概念联系。
3、自然而然的存在是实然与应然的和合处,甚至要说,是未分之处。应然不限于道德应当,做事的道理、事物本身的规律就叫应然。如果研究只涉及实然,与应当无关,那么就是科学研究;如果只涉及应然,而没有实然依据,那么就是道德说教。这分别与看法和态度对应。在伦理生活中,实然和应然在典范那里和合,这种和合是通过努力达到的。
4、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二者的区分主要不在于有无实验、规则规律,以及什么样的实验。区分在于,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主客观混杂的存在,主观方面如人的意义和价值,客观方面如经历、地位、技能。意义和价值对于研究对象来说是构成性的,也就是包含在内的,是一个必须不断重新理解的动态变量。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处于彼此理解和自我理解之中,因此他们的属性和反应是依据理解而不断变化的,而这种理解本身是无法固定研究的客体,所以这种变化也是难以捉摸的。人文学科不得不进入符号领域,这似乎是与自然科学的相同点,但他们的符号领域具有诠释学性质,自然科学可以根据新知识而重新定义其对象,人文学科却不能这样定义其语词,他的用语永远受到语词自然用法的限制,他的任务是培养共同的说话方式,而非建设特殊语言。
5、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化:威廉·亚当斯声称“社会科学里的所有伟大理论都只不过是旧有哲学的重新命名而已。”社会科学,一头连着人文科学,它们都以人的价值和意义为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意义和价值对研究对象是构成性的);另一头则连着自然科学,模仿其研究方法,试图将研究对象客体化,也就是将意义和价值客体化。
6、伦理学是有我之知:“意义和价值对于其研究对象来说是构成性的,我们只有联系于自己的特定经验才能对之有真切的认识。【所谓构成性,或许等于内在性,我们无法摆脱它们来研究它们,我们只能带着它们、依靠它们来研究它们。】“哲学探究沿圆弧运行,在穷理的每一段弧上,我们都能看到它收敛反己的趣向。”
7、善恶若被视为纯粹的客体,也就无所谓善恶了。语词的“描述成分”和“评价成分”。
8、伦理学需要论理,所以用词趋向中性、描述性词语,但毕竟不能避免道德判断和立场,因为它是构成性的。
9、社会生物学
四、
1、目的—手段:为了不等于因为,
2、有些活动,目的、手段是分开的,但有些活动,目的、手段是结合在一起的。下棋本身就是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内置目的)。
3、略
4、略
5、自主性有利于创造性。绘画不同于围棋,其创造性不仅仅是技巧方面的(围棋不论是内置还是外在目的都是不变的),而且是目的方面的,绘画的目的随着绘画活动不断改变,也就是说它改变了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绘画本身不断地重新定义绘画的目的和效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制作活动异于实践活动,前者的目的外在于本身,後者则内在于。或者说,实践活动的目的无法独立于实践活动本身,极端情况下,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
6、略
7、“在世俗哲学生活和僧侣主义生活之间,最终有许多类似。”今天的战争更多地需要技术,依赖勇气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其实何止战争,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再需要德性。】
8、“分工越细,每个环节上的劳动者就越不了解这个活计本身的意义。”
9、“你一开始怀抱的那个理想只是个抽象的理想,只要去做事,你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抽象性上。”“他说青年人抽象——他把抽象视作缺陷。”“行业比你的动机包含着更实实在在的理想。”【现实既充实了我们的理想,也改变了我们的理想,甚至我们自身。而另一些人,却是从实践中发现了理想。】
10、“实践传统衰落”人们不再能从职业实践中体会到社会关联,他的性情、德性与他的效用分离开来,生活的意义渐渐成为一件主观的事情,也就等于没有意义了。【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再被社会需要,社会需要的只是他的效用。】
五、
1、略
2、【知行合一的困难在于,如果知行本为一体,即知必然导致行,那么这就是一种实然,而无法安置道德意义(道德意义总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
3、知行合一说的困难:纯干货!
4、解答知行合一的真意。【作者并不认为王阳明是在本体的意义上论证知行合一,而只是在通常意义上发掘知行的深层关系。】
5、akrasia意志薄弱。生理-心理层面的解释,常理层面(动机)的解释
6、略
7、【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只能指导制作。实践的目的与手段是混然的。伦理学说的作用不是指导伦理实践,伦理实践只能通过实践、模仿加强,伦理学说的作用是更加明慧地实践。】
8、太长了。。。
六、
1、伊壁鸠鲁学派,是快乐主义者,而非享乐主义!【将道德的快乐看作真正的快乐,不道德的是虚伪的。或将道德的和不道德的快乐都看作快乐,但又高卑之分。我们无法完全否认快乐,快乐似乎与道德一样具有天然的正面意味。没有纯粹的感官之乐,也没有纯粹的理智之乐,二者都是相混相用的。】
2、为了。。是前面的目的吸引;因为。。是后面的欲望推动。
3、快乐并不是目的,它不发动任何事情,快乐是一种伴随物,发生于行动之中,而不能独立于活动之外。快乐分为志意之乐与情绪之乐。快乐既然是伴随物,那么判断其好坏的标准就是行动。那么高尚的活动本身就快乐呢,或还需要附加快乐?【那么快乐与某种活动并非固定联系的,仍然是因人而定。】
4、略
5、带苦的乐实际上差不多是高等级快乐的一个标志。【论苦行部分甚好!】
6、【可反复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是自然的、道德的,惟其如此才是一种上扬的,邪恶的根本不能称之为快乐,是不自然的、病态的。】
7、【没懂幸福和良好生活的区别】
8、略
9、良好生活着眼于不那么极端的人物,不那么极端的处境。
七、
1、略
2、很有意思,可反复看
3、有些乱
4、略
5、“左右”喻相对,“上下”喻善恶,反义词并不是完全对称,有其语用限制,依其价值意义。真品模品。为恶是生活整体的涣散,为善不与恶相对,善是本性,为善是完成本性,成就本性。【有不明晓之处。】
6、有明知为恶而为之,但没谁能成心把人生过的失败。
7、略
8、我们必须在一个系统中,方能学习、实践,必须通过整体才能实现个别,同时个别的实现也联系于整体。内化论、良心论。【最后一段很好!】伦理不止是实现,也是表达。
9、也精彩,可反复看。“德性的不同是他们的考虑不同。”而不是相反。
10、繁杂啰嗦,但有精彩处。
八、【否定极端观点、展示调和的努力与缺陷,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
1、略。否定普遍主义,当今时代是多元社会。
2、略。否定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导致虚无。
3、那么如何调和两者?底线伦理。但底线伦理仍是普遍主义,仍难以确定具有实质内容的底线,而一旦原则化,那么就是“稀释内容来为自己辩护”272,而缺乏了实际的意义,等于没说。
4、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的宗教。”超越各个特殊宗教之上的普遍人性,他是无名之宗教,基督教的精神符合这种普遍人性,基督徒信仰的不是基督教,而是这一普遍人性(即上帝),他是所有宗教的上帝,即使是无神论者也在实际上信奉着他。【本节有断裂处,许多未尽。】但也不是最终的出路。
5、略。其他解决方式,“家族相似、重叠共识”。不够。
6、“环境之为内在制约”:提出自己看法。颇深刻,对现代历史研究是很好的提醒。环境不外在于人与物,恰是人与物的存在条件。人与物只能在某个时空环境中才能被理解,才具有意义。不存在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人与物,一种制度离开了环境,就无法被理解,更无法被应用。环境是内在于事物的。【是构成性的?】好比语言,一个词的意义只能在那个语言系统中得到理解,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思想语,作为所有语言的共相或重叠。不同语言的对应和相似,不是由于存在一个独立的共相,而那部分对应和相似属于那共相,不存在普遍的共相。
7、“普遍与会通”:颇精彩。延续上一节主题,反共相、反本质、反普遍。哲学始终是一种翻译。但作者不否认存在普遍诉求,也就是建立共识。【但作者毕竟是不相信有普遍共识的,见下一节。】
8、要克服的不是相对主义,而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反抽象普遍主义、启蒙主义。“与其致力于营造共识,倒不如努力造就一种局面、一种制度,使不具共识的人们能较为和谐地共同生存。”“个殊性不是普遍性的实现,个殊者通过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实现自身。”“宗教间、文化间对话倒可以视为内部对话的延伸。”【确实宗教间的差异,未必大于宗教内的区分,看如何划分了,正如仅以肤色划分人类,忽略了同肤色内的巨大差异。】
“明智、明慧、实践知识、实践智慧”p12
“苏格拉底问题”p8、10.
“伦理本位”p3。
“谦抑”23
“我爱你,与你何干?”(歌德)24
“理性与爱是同构的。”24
“扩大化的思路”41
“休谟问题”59
“所是是其应是”p62
“唯名论的分类法”、“唯实论的分类法”67
构成、“构成性”68、72、74
“客体化”:73、74、76
“心灵的客体化研究”76
“祓除”80
“方便法门”82
“机制”86
“主观目的、客观目的、主观意义、客观意义”100
“取效”101、102、106、107、108、109
内置目的101
“单义的目的”“单义的效用”103
“畸高”107
“希波克拉底实誓言”112
“普遍主义”112
“通行的美德”113
“外向效用、内向效用”117-121
“知识增量”122
“意义流失”132
“心理与心性”153、154
“末节、大节”222
“初级反思”232
“普遍主义”261
“文化特殊论”266
“底线伦理”268
“实质考察”-辨名析理270
“外在相仿环境”270
“薄瘠概念”272
“共相”282、283
“思想语”283
“无穷倒退”284
“无名可名”276、284
“绝对的相对主义”293
“启蒙主义”294
“内部”、“传统的内部”296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03页 - 6.7 幸福

成年男人有的衣食不愁有的缺衣少食,有的夫妻和睦有的家有悍妇,但在成年人身上,夺目的总是品性与识度,其他不足深论。相比之下,少年还未形成稳定的品性,老人身上,品性已经沉潜,我们也不再期待他大展宏图,于是,幸福不幸福就成了首要问题。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33页 - 实践中的目的

昆德拉在《身份》里说,在过去的时代里,“生命的意义那时不是个问题,这种意义自然而然地跟人们在一起,在他们的作坊里,在他们的田野里。每一个职业都创造出了它的思维方式,它的存在方式。一个医生跟农民想的不一样,一个军人跟一个老师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处在实践传统之中,“生命的意义就不是个问题”呢?粗说,因为意义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而是被感受到的,通过生存和劳作的直接性感受到。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整个生存,包括他的德性,跟他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他的劳作跟一个兴趣——劳作共同体结合在一起。而当传统瓦解,业行转变为职业,职业要求于个人的,不是他的整个的人,而是他在特定岗位上的效用。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相关联,他的性情、德性跟他的“效用”隔离开来,“生活的意义”渐渐成为一件主观的事情,而一旦意义成了主观的事情,就等于没有意义了。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15页 - 第四章 第七节 德与才

在中国,两千多年,除了曹操这样罕见的例外,统治者一直提倡以德治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之虚假一望即知。
这两句不知黑了多少人,当然我觉得说得一针见血。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94页

这里讲到“学习”。在我看来,品格、道德的榜样学习从来不是“学习”,而是“激励”,即看到真善美的存在后,激励了自身的信心和活力。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4页 - 1 伦理与伦理学

8 说理与劝求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75页 - 第五章知行关系

175权力取代了权威,固然,在权力的指挥棒下,学术成果仍在一批批生产出来,学术人却渐失对学术的热情和敬畏。权威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没有证据或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给予保证。。。(这可能也是国内学术氛围令人堪忧之处,也可能我所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吧)
权力来自他在制度中的所处的位置,而威望来自他的成就。。。威望在威望者身上,权力则在权力者所占的位置上。威望者凝聚传统,保障传统的自主性,而权力则瓦解传统。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35页 - 性善与向善

性不是固有不变的东西,而是在不断自我完成的过程中所成就者。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70页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因此,诸理解性科学的任务是“对构造专业术语进行限制,不是去建设特殊语言,而是去培植‘共同语言’的说话方式。”
陈老师太赞了!太接地气了!所以人文社会科学首先是文学。陈老师在书中对许多概念的中文名称选择的重视,也体现了这一点:表达好是关键。
所以终归是“解释得好不好”,许多人文社科学者越研究问题越走火入魔,话都不会好好说了,真该看看这本书。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24页 - 4 实践中的目的

9 学医是为了悬壶济世吗?
重点推荐。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212页 - 良好生活

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是有人应许过而你年幼无知相信了,你长这么大了还继续相信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了。

《何为良好生活》的笔记-第189页 -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一般说来,所做的事情是核心,而快乐,如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像是一种伴随物”。


 何为良好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