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3018227
作者:白庚胜
页数:419页

后记

弥渡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跨东经100°19’一100°47’。北纬24°47’~25°32’之间,东至水目山顶与祥云县交界;西至隆庆关(龙箐关)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分疆,东西宽26公里;北至九顶山巅与大理市、祥云县相接;南至牛街乡的太平山顶与景东彝族自治县毗邻,南北长82公里。    弥渡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内现存有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物。相传古代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自西汉至南北朝属云南县,唐代南诏时置白崖赕,元明属赵州。清沿明制,仍属赵州,雍正九年(1731),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称弥渡市督捕通判,署址在弥城西街。民国元年(1912)奉准设弥渡县,隶属腾越道,民国十七年(1928)废道,直属云南省,为三等县。1950年元旦,成立弥渡县人民政府,属滇西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同年3月1日归属大理专区。1958年弥渡、宾川、祥云合并,设立祥云县。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复置弥渡县,仍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95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    全县辖5镇4乡,即:弥城镇、红岩镇、新街镇、寅街镇、苴力镇和太花乡、密祉乡、德苴乡、牛街彝族乡,共有8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986个自然村。    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30.9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123人。占总人口的9.41%。少数民族中,彝族25297人,占总人口的8.17%;白族1378人,占总人口的0.45%;回族1687人,占总人口的0.54%。    彩云之乡——弥渡,南枕哀牢无量,北倚玉洱银苍;古老的丝绸之路——白岩古道,就从这里直穿而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人类栖息的重要场所。到了青铜时代这里又是云南铜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两汉时代,这里则是古昆明人的活动中心,是古白子国、建宁国的都城所在。明丽的山光水色,激发起人们多少美妙的遐想;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留下多少动人的传说。    据说,远古的弥渡原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一条妖龙,它成天兴风作浪,冲田害人。人们逼之无奈,只好凿开密祉兰箐口,放干海水,从此才现出这块明珠、碧玉一般的弥渡坝子。又说诸葛武侯南征时,曾在今天的红岩住过。他擒孟获,斩雍阊,铸铁柱,封张氏,立建宁古国,从此才开创了蒙氏南诏的丰功伟业,这其间还穿插了一批诸如牧羊女、绣花针、金缕翔环、铁柱搬家的神话。还传说:太平天国后期在密滴起兵的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本是天上的蛤蟆星下凡。他沙场驰骋,威震哀牢,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另外,明朝初年开山太监亲自督办黄矿厂,银矿却变成一匹白马,被人赶走了;红岩谷米寺的谷米本来可以长年流淌,后来却被几个贪心汉子弄得颗粒无出。牛街某某人的圣旨为什么要写在羊皮上?苴力木古老龙的家宝为什么再也无人借出?为什么棕树要年年剥皮?为什么花鱼洞的鱼有一面是黄的?为什么两升谷子才舂一升米,而一斗麦子却能磨出两斗面来?如此等等,在弥渡简直俯拾皆是,无论男女老幼,都能讲出若干。我们这些从小就在这个神话故事的海洋中泡大的人,对此怎能不油然而生神奇莫测之感呢?说它荒诞无稽吗?人们凭山指水,处处有凭有据;说它浅薄无聊吗?它偏受人们珍爱,无根而生,不胫而走,千年百代,传之无穷,并且实实在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时还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迪。这恐怕就是优秀的.民间文学的精华所在,是它之所以成其为艺术,称之为科学的基础吧!    我们采录、编辑、出版这个集子,并把它奉献给人们,也正是从它的艺术性、科学性这个基点出发的。为此我们在采录、编辑过程中力求慎重、忠实,以保持民间文学独具的语言朴实,明白如话的特点,努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搜集整理原则。    对搜集、整理、抢救、保存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县委、县政府及宣传、文化、民族工作部门都十分支持、重视。在这些党政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我们两年多来,多次召开全县民族民间文学征集会议,发动了数十位业余爱好者,不计报酬,不畏艰苦,深入偏僻小寨,遍访村舍农家,采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各区文化站又先后编印了一些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县农技校、德苴中学、弥渡一中的广大师生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为我们采录了成百个民间故事。许多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志,也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回忆记录幼年熟知的战事、楹联寄给我们。多方的支持,使我们得以积累了各种民间文学资料三百余篇,计五十余万字,并打印了九个油印集子。后来付印的《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我们希望这本县卷的问世,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社会各界和县内外人士对我县民间文学集成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进而把我县所有埋藏在民间的宝贵文化遗产——无论是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民谣、山歌、楹联、歇后语,全部搜集、记录出来,以促使我县民间文化遗产都能迅速出版问世。    参加本卷前期编辑工作的有:李世泽、奎学武、刘克承、赵复昌、韦明、杨学诚、杨勇等同志。此卷由杨伟民先生为主编成。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错讹疏漏一定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借本集出版之时,谨向所有来稿者和关心支持我县民族民间文学抢救工作的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内容简介:弥渡县,位于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35°32′之间。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东与祥云、南华县接壤,南与景东、南涧县毗邻,西靠巍山县,北连大理市。东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北离州府下关61公里,南距漫湾电站144公里。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慎重、忠实,以保持民间文学独具的语言朴实,明白如话的特点,努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搜集整理原则。

书籍目录

大理山茶别样红(代前言) 神话 开天辟地 附录腊罗波 月亮和太阳 人类的来源 白子国的由来 鸡窝星 鸡的故事 传说 龙的传说 九股龙泉 九龙泉 九龙王与铁柱庙 龙宝 龙勒石 木古老龙 王母阁的由来 朵祜小黑龙 癞母牛石与小黑龙水 瓶罐窑两股水 耍龙灯 夜明珠 西山老祖 太极顶下的龙女 花鱼硐 珍珠泉 地方传说 弥渡坝子的传说 水目山古刹 重修水目山庙 水目大钟 观音山 太极顶 铁柱庙 孟获祠的由来 龙顶寺 谷鸟寺 虫蝗庙 鹅头山 莲花山 八只手山 乌龟山与瓦窑山 兰花山 白马河与白马庙 白龙潭与黄楝桃树 东大河与九莲台 桃花渡口 美女塘 美女塘与将军石 米桂水与臭水井 花鱼洞 孔明井 天生桥 三造凤凰桥 红岩三桥 登鳌桥 蜈蚣桥 报恩寺桥 石棺材 密祉石刻 鸡鸣村的由来 蒙化厂村 石牌村 花子街 道圣寺村 周力士营 石牛田 大母掌与小母掌 黄矿厂 钦差坟 风俗传说 彝族“二月八”的由来 腊月二十三做糖粑粑 灶君的来历 栽年松 清明节插柳枝 挂头围腰 金蜘蛛毡垫 瓶罐窑的来历 二十四个打瓶匠 葫芦笙 口弦 打歌的来历 “小河淌水”的传说 人物传说 白王造金殿 蒙舍战白王 白娘娘 李文学出世 李文学放马 南山探马 上将军智取蒙化城 三大碗酒和四十军棍 。王泰阶巧计戏庄主 鲁东应督粮 三请王铁匠 普大宝的牛角号 李文学之死 故事 幻想故事 十三太岁 “误嘎啦”的“九节灵” 香酥姑娘 青螺姑娘 算八字 宝猪 雷神 木鱼吐经 唐王游地府 龙泉寺中治女妖 大鬼和小鬼 鸡和鹰 狗和猫 狡猾的老鼠 老鼠和猫 猪哥哥和羊弟弟 该苦的老水牛 猫头鹰的叫声 弥渡大芋头的来历 大芋头 木耳 草药——绣球防风 生活故事 挖金银 拾漏得银 砂子变金子 走马皇帝 羊皮圣旨 红尾鲤鱼披蓑衣 箱金子 孝女碑 阿六鸟 土根铸钟 两姊妹 两兄弟 苍蝇蚊子的来历 鬼火把 杀蛇 山歌指路 李地师重见天日 文人故事 苏翰林的故事 李翰林 杨公饮 无奈先生就姓曹 小西阿巧对老学究 谷翰林上皇坟 尹翰林巧对脱险 师范弟兄赶考 雪塑观音 屈学诛梦中题佳句 “随晓”长老 苏医生 县令汪明 张知县巧判民事 笑话 阿巴煞 赖猫 端公的舌头分两叉 神鬼不再吃人间烟火 诳张三的故事 小秧扎根 大头蚂蚁抵马鹿 县官学狗叫 杀羊 彝族小伙岩哥 马计巧戏小鬼 “圣贤愁”与“一毛不拔” 三个秀才汪王万 大年初一的官司 两亲家 考女婿 三女婿拜年 憨姑爷 姜子牙走运 许子建巧对趣联 祭孔 不懂装懂先生的笑话 卖圈圈 “看马相” “牛有上牙” 看告示 看对联 附录一故事家小档案 附录二 未收入本卷的主要作品篇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汇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它是人民口头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地方古迹、山川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

前言

春天的故事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设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第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如今,作为这项工程的最终成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在接近尾声,而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钟敬文、马学良、姜彬等领袖人物却长眠大地,再也看不到这赏心悦目的收获,还有许多民间文艺传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许多“三套集成”工作者从“青青子衿”变成了“白发老翁”。面对这一切,除了继续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后续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编纂出版他们苦苦收集到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    怀着如火燃烧的激情以及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忠诚,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那时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长,落英缤纷,群莺乱飞”,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怀与文化领袖的睿智,始终坚持将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编纂出版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具体过问它的体例设计、出版、文本审定、封面设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学创作却因此被束之高阁;杨亮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老同志、老领导,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部策划,而且还主动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整体设计、并不顾七旬高龄奔走于湖北、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摸底游说,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赵寅松是白族文化专家,他任所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并不从属于文联系统,但他在得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主动请缨,不仅承担了《云南甲马集成》大理部分的编纂工作,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他说:“抢救遗产不分内外,保护文化岂等文件经费!”这是他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深愿;与赵寅松先生一道为示范本的编纂作出贡献的还有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在他们的主持下,“当阳卷”示范本的编纂亦高速优质,一锤定音。    随着河南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山东枣庄民协主席王善民、内蒙古民协主席那顺、中国民协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江苏省徐州市民协负责人殷召义等先后加入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早日高水平出版这些成果便成为当务之急。也就在这个时刻,经过不断挫折,我们最终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喜结良缘。该社有胆有识的社长董铁鹰先生与总编欧剑先生、副总编王润贵先生决定投巨资以圆这套“全书”的出版梦。这使我们感到鼓舞,也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尚有出版家,而不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这段良缘的是一位名叫孙昕的年轻女士。她曾在2002年与2003年两次采访过我,以报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无“红头文件”、无一分钱的背景下组织实施的壮举。那时,她是一名记者。2004年,她从《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调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了解这项工程的进展以及有关成果的出版问题。当她了解到我们虽已获中华书局斥资帮助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资帮助出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维艰之后,决定向本社领导反映抢救工程面临的困难。对此,我心存疑,而被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家们铁肩担大义,断然允诺。    这,都是发生在21世纪春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我十分荣幸能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统帅部的一名成员,并奉调协助冯骥才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可以说,这四年里。我是与中国民间文艺的梦想一起不断成长的。尽管衣带渐宽、双鬓初霜,我与我的同仁们却无怨无悔,抱诚守贞,一直执著于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努力。这是因为我时刻听到来自田野的呼唤:暂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我亦不断被冯骥才主席对国家文化命运的关切所震撼:暂先离开你的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的,暂先放下,是为了永远拿起——学术;一时离开,是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这部洋洋3000卷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即将问世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缘起与经纬作一些简单的诠释。    关于名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名副其实。它之所以以“中国”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民间故事作品入“全书”是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之力才得以实现的。这在“三套集成”时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做到的;所谓“民间故事”沿用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广义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体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之属;“全书”之称,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而定,它的确在内容、形式、地域、民族、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比较全面、客观。以它的编纂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故事的形象将不再残缺星碎、模糊不清。    关于关系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拓创新》中即已作过明晰的阐释:“‘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承办的民间文化工程。‘抢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也是对‘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发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其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学意义上,‘抢救工程’是对‘三套集成’的范围扩充,增加了史诗、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意义上,‘抢救工程’增加了民间工艺美术,为‘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关部分作了‘补天’;在文化意义上,‘抢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力求一网打尽,理清了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存在基础的关系。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最终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遗留问题,不仅争取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还将对历时20年的‘三套集成’进行总结、评奖,并探讨有关资料的活化与应用问题。”    也就是说,在最初的创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程之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是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形式加以编纂出版的。后来,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辙,决定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歌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长诗等则留待今后再相机启动编纂出版。显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刻意另起炉灶,它基本属于“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资料的系统编纂出版。    关于原则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推动会议”上,我受主席团的委托,作了《用优异的成绩编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报告,对编纂出版这部“全书”提出了以下原则:1.分批实施、推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编纂出版任务;2.示范本先行,先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及湖北省当阳卷示范本;3.对未编过县卷本的地区进行普查并编纂县卷本;4.对已编纂县卷本但未作过普查的地区进行普查,以补充原有县卷本资料;5.对已作过普查并编有县卷本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以丰富原有文本;6.对已有少数民族文字县卷本进行翻译并补充有关资料,以编成汉语县卷本;7.制定体例及出版方案,进行统一编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此项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一年多来这项工作始终是按此原则实际进行的。    关于动机  我们的最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最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最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白子国的由来(白族) 传说,古天竺阿育王的三太子为了寻找极乐世界,便辞别父王,骑上白龙马,一路翻雪山、越草原,历尽千辛万苦,直奔东胜神州而来。 那一天,三太子马不停蹄,直越定西岭坡头,不觉已是红日当空,只觉得唇敝舌焦、人困马乏。三太子驻马四顾,只见昆弥川上黑雾弥漫、烟火茫茫,三太子尽管又累又饿,但深知此地不可久留,须趁时间还早渡过这昆弥,于是便驱动龙驹,闯过迷津渡口,直奔昆弥川深处而来。一时但见瘴烟四起、浓雾蔽日、满野漆黑。这三太子只叫得一声“不好!”龙马顿时被瘴烟呛倒在川中一个小洲之上。三太子欲行无路,呼叫无援,无可奈何,只好就地坐下。三太子一坐七七四十九天,他早已是气息奄奄、人事不知,眼见得是要回归西天极乐之境了。他看着白龙马的尸骸,不由得仰天长叹,闭眼等死。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三太子忽然感觉到香风扑面,直沁心脾,只听一个清柔婉转的声音在呼唤。三太子不觉一惊:“我这是魂魄回到母后身边了吧?怎么有女人在梦中唤我?”他用力睁眼一看,只见周围桃红柳绿、山花绚丽,自己已经不在瘴烟笼罩的川中了,而是躺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身边一个年轻的姑娘扶着自己,正端着一竹筒清泉轻声呼唤自己醒来。姑娘见三太子睁开眼睛,不由得莞尔一笑,轻轻地把水喂到太子嘴边。一口清水下肚,太子神智豁然清醒,知道身边这位美丽的姑娘就是救命恩人,他挣扎着直起身子,深深行了一礼,开口谢道:“承蒙姑娘再造之恩,不知姑娘是何方人氏,缘何能救得在下?”姑娘叫三太子躺下,又从怀中拿出鹿脯一块,让他慢慢吃着,这才回答道:“奴家乃是此处昆弥龙王的女儿,今日来西山上采山茶花,不想遇到公子昏迷不醒,就把你救到这西山上来。不知公子从何处而来,欲往何处去?”太子把出来找极乐世界的事告诉龙女。龙女听着三太子的讲述先是默默点头,继后便放声大笑起来。太子一时被笑得摸不着头脑,半晌才问道:“姑娘为什么笑成这样呢?”龙女好容易才忍住笑声,然后说道:“想你那西方天竺,本是释迦老佛的神仙境界,你那里尚且不快乐,怎么反倒我东土来寻什么极乐世界?”太子听了这话,茫然若失,一时无言回答。龙女见太子心中难过,又温和地安慰说:“你久病初醒,身体衰弱,还是先休息一阵,待身体复原了再说吧!” 为了照顾太子,龙女就没有回家去,她在这山坡上大石旁边的山茶花树下搭起了一间茅屋,每天精心护理太子。太子因多年旅途劳碌,加之此次瘴烟、饥饿所害,整整养了三个多月,身体才算恢复了。在这三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太子和龙女建立了真挚的爱情,他们俩结成了一对美满的夫妻。从此,他们就在山坡上放羊种地,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俩当年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弥渡的“三太子”。 后来,龙女夫妇得到父亲昆弥川龙王的帮助,在苴力下面劈开了一个大豁口,让川水一直向南流去。于是,整个昆弥坝子便呈现出来。从此,水落雾散,瘴烟消逝。昆弥川上天清日朗,龙女便改昆弥川为“昆明”。龙女夫妇在昆弥川中收拾白龙马的骨骸埋于地下,并为白龙马盖了一间神庙,专门纪念这匹死在瘴烟中的白马,这一个庙,就是今天罗营乡的“白马庙”。 从此,三太子、龙女夫妇在川中广种果树,繁殖牛羊,种植五谷,各处的老百姓纷纷迁到这风调雨顺的地方来。一时间人畜兴旺,这里真的由一个瘴烟迷漫的地方变为极乐世界了。后来,太子和龙女领着山上的人民,由三太子迁到定西岭坡的白色巨岩之下,在今天的古城筑白岩古城。龙女和三太子死后,他们的后人把他们埋在古城西门外的山坡上,并在坟墓旁边修建“龙女寺”,即今之古城谷女寺。其实“谷女”乃“龙女”之误,不过后来白族人迁走,汉人不明其因而弄错罢了。龙女和太子夫妇,就是昆明族的始祖。 龙女的后世子孙就是昆明族大酋长张仁果。他足智多谋,深得众望,威震各部。汉武帝为此御赐仁果金印,封他为滇王。从此全滇各部落都到白崖来朝拜仁果。于是仁果又建金殿在白崖。 张仁果因其祖建都于白崖,故名其国日“白子国”,并改“昆明”这一族名为“白”。从此,“白族”的名称便流传至今了。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