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11720054
作者:兰海

作者简介

孩子们为什么都会听兰海的话?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一本全面而透彻阐释兰海专业教育理念
与实施技巧的独特之作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带你走进兰海的教育世界
本书记录了兰海教育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一段段生动可感、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兰海透彻而全面地阐释了她专业的教育理念,并展示出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实施技巧和丰富经验,为您带来观察儿童的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兰海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后,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致力于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我们的孩子。六年来,在上濒的课堂以及活动训练营里,发生了太多让家长意想不到的成长故事。在兰海面前,内向孤独的孩子可以滔滔不绝,叛逆期的孩子愿意顺从,撒谎的孩子变得诚实,早恋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爱打架的孩子成为了弱者的保护神,不爱学习的孩子渴望知识,胆小自卑的孩子开始胆大自信,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创造力惊人……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的心理、言行、个性的深入了解和把握,所以兰海总是对家长说:“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在这本书中探索的主要问题有:
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并发现行为背后真实的情绪表达?
如何发现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即孩子的行为动机?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遵守各种规则?
为什么不能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父母应该如何“狠心”和“忍心”?
孩子为什么要听话?到底要听谁的话?
怎样让孩子学会正常地认输?
面对老师,父母怎样才能平等沟通?
如何面对孩子与老师的严重冲突?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早恋?
软弱的孩子就应被迁就吗?
如何让胆怯的孩子大胆地做决定?
如何让孩子平等地和他人交往?
怎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积极思考?
怎样让孩子理解社会存在的竞争?……
我们每天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都是即兴的,而非彩排好的。兰海这位总是能点到孩子“软肋”上的超级育儿师,把儿童教育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以她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造诣,带领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收获关于孩子教育的全新感受和体验。

书籍目录

再版自序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原版序言 她让快乐与成长相伴
第一部分爱你没商量
为孩子来咨询的家长
一个全职妈妈的故事
和静静的第一次见面
这不是真正的爱
早恋 爱情影响力
治疗受伤的海希
-大雨中孩子暴露出的问题
九点综合症
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学会认输 正视失败
学会给孩子爱与自由
第二部分 爱孩子也需要懂得和明白
丢失的林业
留守儿童行为的背后
一分钟后 我们结束了演出
不写保证的子庄
面对老师父母该如何说
面对胆小沉默的浩浩
-对浩浩之事的总结
开修的作文比赛
李达的三大憾事
性格迥然的两个小女孩
爱出风头的帅哥毅然
理想
第三部分 视野有多宽 世界就有多大
如何赏识你的孩子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
胆怯的希希露出了笑容
活书阅读十分钟年华老去
翅膀的命运是上濒
在游戏中学会积极思考
-你的愿望是什么
让孩子们做面试官
晓寒与老师发生严重冲突
变化
当孩子集结到夏令营
认真的孩子最动人
孩子们打起来了
雁儿 大家不再迁就你
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天
第四部分 孩子进入世界的秘密通道
静静出国前的困惑
人生中的第一剑
建筑把世界打开
孩子们的潜力让人吃惊
让孩子体会自己的强大
+必须承担的后果
-章鱼交给我的超级任务
孩子也会有深刻的思想
语惊四座的巴以问题讨论
玩 就是一种教育
关于海啸的一堂讨论课
成立剧组
开拍上濒的表情
我们坚持下来了
第五部分未来——我们要去创造的地
准备好了吗
梦想成真
未来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后记 上濒迎风的翅膀
附录
家长和孩子的心里话

内容概要

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在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兰海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探索兼具中西特色的“新教育法”,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十多年来,因着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相促进,这些项目和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她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成长,陪伴和带领上千名孩子走上自信、快乐的成长之路。
兰海担任多家杂志、机构和网站专家顾问,2013年出任中央电视台《超级育儿师》节目中的育儿师。出版有《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和《孩子需要什么》。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蓝莓兔子我一直在想,怎样的教育读物才是最能打动自己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所接触的育儿类读物,基本都是通过对理论、实践与技巧的阐述,对读者表达一种科学的育儿观。只有在接受书中观点的前提下,才能针对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现在想来,也许就是“情感”二字。在阅读这本非常独特的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被书中的故事所打动。我看到一个在教育的海洋里勇敢泅渡的年青女孩,用她充满智慧的思索,知性温婉的表达,为身边的孩子们构建了一座爱的花园;我看到一个对教育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忧患与热爱的老师,用她的乐观、坚定与豁达,和孩子们一起渡过一个个常人无法想象的难关;我看到一个细腻、敏感、宽容的姐姐,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热情和理解,改变了无数孩子与家庭间冷漠叛逆的相处模式……这是一本记录兰海如何一点一滴地走入孩子生活,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并改变他们的珍贵教育手记。我没有办法把它仅仅当成一部小说,因为它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复杂、残酷却又无比真实的人生。我仿佛能听到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陷入泥淖无法自拔的孩子无声的哭泣与呐喊。作为现代家庭中视若珍宝的独苗苗,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正享受着父母所给予的优越的物质条件,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是如此地孤独而缺乏信仰。家庭的不理解,朋友的匮乏以及外在环境带来的伤害,让他们中的有些孩子变得狂妄自大,有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有些孩子敏感自卑,有些孩子仇恨社会。就像一只只小小的蜗牛,瑟缩在自己脆弱的壳中,以为这样就可以躲避整个世界。兰海与孩子交流时的方式让人非常舒服,她从未把自己当成老师,而是变成了另一只蜗牛,用蜗牛独有的方式去亲近他们,爱他们,也让他们喜欢上这个如姐姐一样知心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对外在世界的本能敌意,走出固步自封的壳,拥抱世界的精彩与美丽。很喜欢文中对于每一处细节后加中括号部分的原因分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学习如何去做,更应该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象封面上提出的那个问题一样:孩子们为什么都会听兰海的话?她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妙方?所有的秘密其实就藏在中括号中,怎样的语言和怎样的行为会激起孩子怎样的心理反应,这是兰海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家所传递给我们的宝贵信息。说起心理学家,大家往往会想起电影里那些自以为是咄咄逼人甚至动不动就催眠患者的所谓“专家”。事实上,最高境界的心理学家应该是让人从语言中感受不到她的专业能力,然而听着她的每句话,看着她的每一丝微笑,却又总忍不住想对她敞开心扉,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说什么,她一定会懂。兰海当然是理解孩子的。也正是因为那份理解,她知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要教给孩子们的不是奥数、作文或钢琴、舞蹈这些枯躁的知识,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课程:如何完善自我,战胜自己内心的怯懦和不安,让自己能够勇敢乐观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学习友善地与自己、他人甚至与世界相处。可悲的是,我们太多的家长认为在孩子的心理教育上花费功夫是无用而奢侈的。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一掷千金让孩子用宝贵的时间去补课弹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内心因渴望孩子成功而导致的焦虑感,令他们获得短暂的满足。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视孩子为独立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当你不再认为孩子是仅属于你的附属物时,你就会开始学会尊重他、宽容他所犯的错误,不再因为他身上有了你的基因而把自身的压力转加在他的身上,开始仔细琢磨和他交流的遣词造句,因为你能体谅他的处境,也能直指他的错误,你会按照一个社会的标准来要求他、指导他。当你有了这样的爱,你也就给了他自由。”读到这里我很是汗颜,虽然我自问自己还算是一个理解孩子的母亲,但是我还是会在某些瞬间,看着孩子对着在我看来完全easy的事情手足无措时感到烦躁和愤怒;而看着孩子往自己并不熟悉和希望的那个方向发展时,内心又会有种巨大的空茫与失落。我需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父母忽视孩子重视和喜欢的事物是对孩子内心最大的伤害”。在孩子年幼时,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寻找他的爱好和方向,却没有权力擅自左右甚至决定他们的人生。由此想到之前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中,同为12岁的中国小将李云龙对战意大利的安德烈,当主持人在核实安德烈的记忆排列情况时,误以为自己排列错误的中国小将李云龙却突然情绪失控了,瘫坐在座位上痛哭着说:“我记对了,但我摆错了”。而在主持人宣布安德烈全部正确后,李云龙终于鼓起勇气逐个核对了自己的排列。当主持人宣布他全部正确后,他才渐渐恢复了平静。显然,李云龙虽然赢了比赛,却是输了心态。他从小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生活学习,几乎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除了紧张的学习和高强度的练习外很少有自己的娱乐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李云龙拥有了超强的记忆能力,他的能力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天分,更多的是他用异于常人的后天努力所换来的技能。他来到这个舞台上就是为了胜出,他有着太多需要为之奋力拼搏的理由——为了中国,为了老师,为了爸爸,也为了证明自己牺牲的快乐的童年时光。所以,他输不起,任何一丝失败的可能性都会驱使他走向崩溃的边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德烈却和他的同龄人过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生活:除了每周六、周日可以休息外,平时上午上课,下午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踢足球。他没有给自己任何的压力,抱着一颗平常心来参加《非常大脑》,希望能用最放松的状态呈现最自然的自己。在看到李云龙失声痛苦的那一刻,他也跟着哭了起来。他的眼泪仅仅是因为看到对方哭泣,自己也感到很难过。这是他作为一个12岁孩子的善良而真切的同理心,很幸运的,没有像李云龙一样被忙碌而残酷的生活所扼杀。这是个令我们无比痛苦和心碎的案例,我不知道李云龙的明天会走向哪里,也许就像朗朗一样,在经历了父亲高强度的训练后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师。然而他被剥夺的东西的却太多了,童年、快乐、朋友、自信、开朗……读到书的79页:“我希望,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是可以犯错的,我们的思想能够自由;有这么一片海洋,我们是这片海洋的鱼儿,不用担心渔夫出现后的危险”,想起李云龙和世界上那么多和他一样在成长的黑暗中孤独行走着的孩子们,心底是一阵止不住的酸楚。不由得开始想象: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用兰海的方式,给予孩子宽容、理解与接纳,学习她的理智、坚定与豁达,学习她在教育过程中的不懈摸索,学习她对孩子的热情和执着,也学习她,为自己的孩子搭建一座四季常开、永不衰败的爱的花园,那该多好。我的微信公众号“蓝莓兔子悦读记”,会不定期发送一些自己写的书评,欢迎关注。查找公众号lmtzydj可订阅。
  •     当拿到《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时,心里挺高兴的。因为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科学的亲子教育知识。我以最快的速度读完本书,又在静下心来时仔细品味了兰海在书里提到的各种咨询案例及解决方法,当然免不了会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孩子问题代入其中,发现感触颇多。兰海一再强调,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仅凭经验。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带孩子却完全是凭经验,这经验或来自于自己的父母、长辈,或来自于邻居、朋友。做了妈妈以后的我还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只愁养,不愁长”、“(父母)能生就能带”,这些俗语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就是:孩子只要生下来了,就会慢慢长大,父母根本不用操心孩子长不好;父母只要负责生小孩就行了,至于带小孩这项技能,自然会慢慢掌握……事情果真如此吗?看看那些因父母疏忽大意而错过良好成长机会的孩子们,我们就会慢慢了解兰海坚持“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一理念背后的原因。现在很多家长往往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做着剥夺孩子成长机会的傻事,却完全不自知。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遭遇挫折和障碍,就提前把可能遇到的障碍替他们扫清了。父母认为,他们这么做是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环境,不这么做,他们就不忍心;只有尽全力这么做了,他们才能稍感安心。但是这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种经历的缺失。且不说以后进入社会,他们完全无法想象人生原来是如此不平坦的,就是在同龄人中,这类被父母照顾太过周到的孩子,也完全无法适应生活中的一点点磨难。他们会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失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兰海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忍”和“狠”。按照我的理解,“忍”是指“父母要能够忍受孩子自己去做事,但做得一点儿也不好这个结果”,而“狠”指的则是“父母要能狠下心来不去帮助孩子打理一切”,即使你看到孩子面对困难时很迷茫,很无助,也只能在一边做引导者,而不是代办者。孩子面对困难时,任何父母都会心疼,也都想伸出援手,但是这只手应该起到提升孩子能力的积极作用,而绝不该是阻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消极作用。可悲的是,现在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想着减轻孩子的负担,没想到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兰海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亲角色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极为不同,大多数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都是由母亲负责的,但是父亲的教育也不可忽视。在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中国父亲的教育方式往往偏重简单粗暴,这与大多数母亲的温柔耐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如果长期处在母亲包容一切式的教育中,也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父亲就要适时发挥作用了,但他绝不能重复母亲那一套说辞,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厌烦;也不宜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容易变得头脑简单,暴力冲动。父亲应该看清问题的根本,用严肃的态度和简单的话语,指点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反思。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如果发挥得好,将会达到明显的效果,但这首先要求父亲能够冷静克制,并善于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兰海在书中提到的很多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但具体操作起来很难。也许只有真正把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看,才能在心里重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而这件大事,也确实是值得父母们用一辈子去学习去实践的。
  •     自从家里有奶娃,就开始关注育儿方面的东西,最初知道兰海是在《超级育儿师》,但因为之前看过美国版的《超级保姆》,所以对她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刻,《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确让我对她一改初衷,兰海说:孩子不是再抢一件玩具,抢一本书,而是在“抢”爱。这句话直入我的心底,让我瞬间明白了最近我在看书或看电视的时候奶娃为什么老抢我的眼镜,为此我吓唬她,把她放到下不来的床上,其实孩子只是想要和我玩。道理很简单,明白却很难,而这本书却讲的明白易懂。书中大概分为四类:1、 怎么爱才是爱我们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是需要方法和技巧。孩子只有在年幼的时候,才和父母在一起,等他们稍大些,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因为其含有我们的遗传基因,而就对孩子肆意妄为。爱孩子就要给予他们尊重和理解,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2、 爱,需要懂得和明白爱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心,明白孩子开心、喜悦、沮丧、失望、甚至大呼小叫和沉默寡言的背后原因,只有知道原因才能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进行开解、引导。3、 拓展孩子的视野其实兰海在书中很好的为上濒做了一次广告,她的通识课我都想去学一学,天文地理,人文科技,历史人文,金融贸易、园林建筑、文学艺术。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没有那个能力让孩子接触那么广,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应有资源,让孩子多出去走走,和孩子多读书,然后进行讨论,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4、 感受孩子的成长与创新接受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这四个步骤才是孩子思考完整的锻炼,我们要让孩子科学系统的学会思考,学会了方法,我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和创造。兰海说:教育是一件科学专业系统的事情,而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岗了,但我不想做一个稀里糊涂的妈妈,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明朗快乐充满幸福感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坚强有理想的孩子,为此我只能赶紧成长,兰海很明确的在书中说出了方法和技巧,并且说明防止发生跟重要,也给我的脑子植入了一盏灯,一个怎么懂得明白孩子的白炽灯,孩子,让我们一起成长。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教育的本质,是启发和引导,理解和信任。
  •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是咨询案例,看到的是兰海的超级自信,但是有种说不出的怪怪的感觉,后来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才看到小说两个字眼,一下子恍然大悟。兰海的孩子,在上濒教育,变化着、成长着……我很欣慰她回国贡献着自己力量的勇气和决心,而且确实感受到了她的专业性,中国需要这样的人和填补教育制度的遗憾,需要一个窗口为中国有条件的孩子创造更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看完她的书,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要做什么教育,该怎么做,该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呢?我得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     更多的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我们已经忘了很多基本的价值观和规则了。
  •     喜欢案例分析式的文章
  •     还可以吧
  •     这本书太好了,信息量太大了,要反复研读。
  •     虽然很喜欢兰海的《超级育儿师》这个节目,但她这本想从小说角度来写的教育小说真的不怎么样。如果说作为一本小说,情节支离破碎,跳脱感严重,其中一部分情节,比如评述秦始皇部分,未免显得太过流畅造作而难以引起共鸣。我觉得如果是教育小说的话,《窗边的小豆豆》写的活泼自然又发人深省。
  •     教育+儿童心理学,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爱孩子的人
  •     2016年第八本,不错的一本书,如果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写,说不定会更吸引人呀~哈哈,有时候,当你想知道孩子的心思,不要假设,要等待,等她或他告诉你。多一点耐心,你和孩子都会过得轻松很多,大概沟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某天,和兽兽讨论育儿书。我说,尹建莉的书之所以成为一种丰碑,一是因为书的确不错,二是因为尹建莉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来佐证她的教育理念;而很多其他的育儿书,其实也很好,只不过因为作者没有名气、或者没有已经成才的适龄子女来证明作者的出色。兰海的这本书就是后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