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衣社 复兴社 力行社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101101801
作者:干国勋 等
页数:292页

书籍目录

前言
释“蓝衣社”并怀刘健群
蓝衣社之来龙去脉
复兴社青白社蓝衣社——一个“复兴社”参加者的自述与观察
我所知道的复兴社——即非蓝衣社更非特务组织
关于所谓“复兴社”的真情实况
附录一:我所知道的“酆悌免职”
附录二:再谈酆悌免职
三民主义力行社
驳斥《中国国民党法西斯组织——蓝衣社》一书
评述戴雨农先生的事功


 蓝衣社 复兴社 力行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  在四川出差期间,读了干国勋的《蓝衣社 复兴社 力行社》(中华书局,2014年8月版,36.00元)。自去年看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之后,我就一直对蓝衣社这一国民党在30年代内部兴起的青年组织充满了兴趣。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大陆对这一组织的性质始终判定为法西斯主义,因此对其价值坚决予以否定,导致这一历史事件既没有清晰的面目,也缺少严肃的思考。  干国勋这本书,是由他本人编纂的,在60-80年代之间发表于台湾《传记文学》上的一组回忆文章,包括作者干国勋在内,都是1920-30年代这一思潮和运动的亲历者。这本书尽管在许多细节上不尽可靠——如关于社员周复,被日寇杀害且葬在我故乡烈士陵园,但本书几处提到均言其死于共党之手,经考证当时当地并没有中共组织,且死于日寇之手证据确实,与其同时遇害者亦不乏其人——但在大的史实上应该没有问题,对于所谓“蓝衣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做出了清晰的介绍,理清了不少谬传。简言之:历史上并没有蓝衣社这一组织,被传言为蓝衣社的,实际上是由极少数国民党黄埔系少壮派青年组成的秘密组织——三民主义力行社,力行社又成立了复兴社作为吸收成员的外围组织,复兴社下又有更外围的组织等。但因为力行社是秘密组织,复兴社公开性也不够强,所以“蓝衣社”这个名字反而不胫而走,广为人知,成为了这一运动的代名词。二、  那么,我为什么关注“蓝衣社”?有两个原因。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代中国近些年出现了一股与“复兴社”主张相似的右翼的言论。前不久varro兄也有这种观感,并认为这类言论已经形成了某种右翼“思潮”,对此我颇为赞同。近几十年来,大陆青年在思想上长期主要追随自由主义和新左派,其他的思想主张影响力都不是特别大。但是,自从本世纪初刘小枫开始鼓吹施特劳斯主义以来,施特劳斯主义就像一根搅拌机,搅出了许多不同的思想主张,有些与之一脉相承,有些与之截然相反,但都可以视为施派学说的某种影响,因为无论观点如何,都有一定的右翼色彩。当然,何谓右翼,恐怕难以准确界定,我的观感标准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精英主义而非民众主义;二是本土主义(包括爱国主义)而非普世主义;三是对思想的“敌手”缺乏同理心而是严酷否定,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和敌友意识。举例来说:  一、70后的大陆新儒家。认同儒家思想中关于传统道德(以德性判断正义)、统治秩序、大一统等叙述,具有儒家精英主义意识,否定自由主义。有些男性还特别注意对传统家庭、婚姻关系等进行维护。  二、体制内的青年对体制的维护。这一批青年人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甚至具有海外经历,他们进入体制后对体制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认同,同意目前统治者的治术,认为群众是无知群氓,敌视港台等各类分离主义者,在许多社会焦点问题上自觉站在政府和执政党一边,主动讨伐自由主义者,认为任何对政府的批判都是别有用心的。在国内问题上,维护警察、军队、法院等暴力工具;在国际关系上,具有本土主义(爱国主义)色彩。吊诡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批青年反而常常以“左派”的面目自居,他们阅读观察者网和环球时报,实际上他们与无论是西方的左还是中共传统的左都没有继承。  三、地域主义。这批青年更加认同本乡本土,推崇地方自治乃至主张地方独立,致力于解构“大一统”的历史神话和中华民族的建构,对中国其他地域居民特别是本地的外来移民充满敌视,对本地的环境保护尤其敏感。  四、原教旨右翼。这批青年的一些主张与自由主义者相似,但将其猛烈的推到极右的程度,自诩为带路党,对执政党以冷战思维视之,对女权主义、环保主义等典型的特别是来自西方的左翼思想极为敌视,更加强烈的解构中国历史及文明,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鼓吹中国分裂和地方自治等。其本土性体现在别认英美自由主义为“本土价值”。  当然,这些思想潮流只是一部分,也不准确、不严谨,只是我个人的观感,不免挂一漏万、张冠李戴。毕竟,关于中国当下青年人的右翼思潮不仅很敏感,也很复杂。我大略的归纳,只是希望抛砖引玉,期待被严厉的批判。  假如大略同意上述归纳,那么进一步观察就能发现,上述群体之间既有彼此攻讦,也有相互同盟。比如大陆新儒家与体制内的“假左派”走的比较近,他们都主张维持当下秩序;比如原教旨右翼和大陆新儒家在看待历史和传统上针锋相对,而原教旨右翼往往是社会秩序的失意者,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假左派”更是相互敌视。但是,这些青年的思想却有着共性,都具有精英意识,对“群众”充满蔑视甚至鄙视;都强调思想本身的政治性,敌友意识明显;在不同程度上都崇尚权力,有对权力的迷恋;都对诸如平权、女权等左派话语持批判态度。这些都可以视为右翼的特征,甚至有些观点已经具有法西斯性质了。  因此,无独有偶,当从历史中看到1920、30年代也出现过类似的一种右翼青年思潮,自然就会关注其当年如何兴起、如何消退的了。三、  思想的发展变化从来都是以经济、社会等现实的发展变化为根据,这也正是我关注蓝衣社的第二个原因。在蓝衣社的年代,青年人面临内忧外患——日寇窥视中原、军阀混战、经济上贫富差距过大——自然会更加主动寻找突破的道路,但当时的社会对青年人并不友好:北伐后的国民政府迅速腐败,强大的传统对新文化运动后的新思想形成巨大的阻力,经济上农村逐渐崩溃,而城市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大量漂泊在北平、上海、广州的青年人特别是知识青年需要出口。  显然,当下青年人的精神状态颇与之类似,具有相仿的苦闷、压力和精神上的窒息感。我们今日的青年们,虽然不再面对亡国的“外患”,但身为越来越难以扎根的北漂、沪漂,面对着昂贵的居住和子女教育成本,面对着高等教育包括名校和海龟高学历的贬值,面对着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贫富分化,面对着既得利益者把控的公权力对个体私权无孔不入的侵害等等。而且,青年人的“被侵害”感已经从社会底层逐渐上升到薄有收成的年轻的中产阶层等等。  一百年前,鲁迅曾在笔下描写过一批苦闷的小知识分子,比如《在酒楼上》。他们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激情和昂扬,走出校园之后,多数从事乡村中小学教育、报刊记者、公司职员等职业。鲁迅主要描写了这批人的精神状态和个性,刻画了这批青年的苦闷、伤感和绝望,但没有涉及他们之后的走向,因为鲁迅先生1936年就去世了。而今,我们作为后人从历史上可以得知,这批青年在北伐、大革命中逐渐走向分化,就像“大分流”,有的青年朝拜中山陵,有的青年奔赴宝塔山,他们分别按照自己的信仰和趣味,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我们在何炳棣的回忆录、台湾《名人传记》等都能看到类似的分野和令人震惊的叙述,能看到左翼在当时并非无往不胜的。  当然,同样出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对“宝塔山”下的青年的叙述太多太多,“中山陵”下的青年的叙述极少极少,以至于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一度误认为当年的青年人普遍走向了左翼的道路。蓝衣社的发展历史及其主导开展的新生活运动、农村小额信贷运动等历史功绩,却告诉我们,右翼青年们的人数同样不少,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值得被历史铭记。  于是,梳理、考证以及评价蓝衣社的历史,也就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右翼青年们的脸谱。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仍处在后帝国时代的地方。同时发布于公共号:苏三不起床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前面几篇有些重复,最后一篇讲戴笠的比较有趣。不过相比之下,这般人见识的确比对立一方查一个档次,无怪乎被赶到岛上去。
  •     上周在四川的几个晚上读完,很好看也很有用,是台湾《传记文学》六十到八十年代一些关于力行社、蓝衣社的回忆文章的合集。最近几年我非常关注蓝衣社这一国民党在30年代内部兴起的青年组织,因为,这批以黄埔军人为核心的青年才俊的行为观念,颇与当下大陆青年人的精神与行为方式形成对照:相似的苦闷、相近的压力、相同或相反的主张。当代青年还不如鲁迅笔下那些从事着中小学教育、报刊记者的那一代苦闷青年,既没有宝塔山或中山陵可供朝拜,也没有自发的组织可安身立命。再进一步说,3、40年代的同情政府反共的青年学生与反对政府支持中共的青年学生之间曾有过激烈的对抗和交锋,这段历史于今不无裨益,但是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消息。
  •     原始资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