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蒙田共度的夏天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67541394
作者:[法] 安托万·孔帕尼翁
页数:156页

作者简介

一个真正渴望自由的人。
一个将自由交托真理的人。
一个让世界寻找他的人……
蒙田,一个16世纪的人,似乎预言了现代人面临的所有焦虑、困扰和罪恶,并给出了高贵的答案。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是打开蒙田思想智慧的一把密匙。内容来自于作者之前在法国国际电台(FRANCE INTER)所做的同名系列访谈节目。全书共分四十个章节,每一章节的篇幅都不大。书中,作者以清晰、明快,略带诙谐又不失庄重的笔调,紧紧围绕《随笔》这部传世之作,大量引用其中的文章作为论据,从新的视角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代表性作家蒙田加以评析,意在突出蒙田人文主义思想的永恒意义。
蒙田的随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枕边书。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左天梦)
引言
第一章 入世
第二章 交谈
第三章 永恒之变
第四章 鲁昂的印第安人
第五章 坠马
第六章 天平
第七章 一个“赫马佛洛狄忒斯
第八章 脱落的牙齿
第九章 新大陆
第十章 梦魇
第十一章 真诚
第十二章 骑马
第十三章 书斋
第十四章 致女读者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
第十六章 朋友
第十七章 罗马人
第十八章 变革有何用?
第十九章 他者
第二十章 论超重
第二十一章 皮肤与衬衣
第二十二章 健全的心智
第二十三章 偶然而成的哲学家
第二十四章 一个悲剧性的教训
第二十五章 书籍
第二十六章 石子
第二十七章 打赌
第二十八章 羞耻与艺术
第二十九章 论医生
第三十章 目标与终点
第三十一章 他自己的一部分
第三十二章 捕猎与猎物
第三十三章 无拘无束
第三十四章 健忘
第三十五章 气味、怪癖、做鬼脸
第三十六章 反对酷刑
第三十七章 是与非
第三十八章 博学的无知
第三十九章 浪费的时光
第四十章 世界的宝座

内容概要

安托万·孔帕尼翁 Antoine Compagnon(1950 - ),出生于比利时,是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史专家。2006年,他受聘进入法兰西公学院任教。其学术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他原本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路桥工程师;之后,他转投著名的罗兰·巴特 门下,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蒙田和普鲁斯特研究专家;目前,他是长期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终身教授。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与蒙田共度一夏左天梦 | 文《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此书标题清晰明了却又引人联想:“故事”发展的基本叙事线条都勾勒了出来:时间(夏天)、人物(本书主人公与《蒙田随笔集》作者蒙田)、事件(一起度过)。当然,如果我们并不熟悉“蒙田”,也可以天马行空般地想象他是某位虚构人物。但无论是那位蒙田大人,还是杜撰出来的小说主人公,与之共度的那个夏天,一定给共度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甚至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最后推动了他整个人生的发展历程。可当我们打开书的第一页,刚才所做的联想都被击碎了。这的确是一本关于阅读《蒙田随笔集》(以下简称《随笔集》)的书籍,然而,刚才所有的关于“叙事”的想象只出现在正文之外,作者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教授在短短两页自序中交代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2012年整个夏天(时间),本书作者(人物)受法国文化电台邀约,在每周周间的中午给听众阅读并讲评一段《随笔集》的选段(事件)。因为节目颇受好评,故在此推出同名书籍。可见,本书真正的重点并非是“叙事”,而是希望通过“分享”这四十个阅读选段,令更多读者受益——当我们单纯从词义出发,或许“受益”这个单词并不百分之百准确,因为对于此类读书笔记,我们可能持有反对或者批判的意见,而非从中有所收获。但单单从法国读者的反应来看,本书如同节目一样,一推出便立刻受到热捧。接下来法国文化电台推出了类似的节目和书籍,最终组成一个系列:《与波德莱尔共度的夏天》,《与普鲁斯特共度的夏天》,等等。▲ 蒙田随笔手稿以上便是标题给人想象的空间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正是这个差距,让我们愈发好奇,这本类似读书笔记的作品,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魅力?这要从此书作者说起。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以下简称C教授),1950年出生于比利时,其学术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首先,他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路桥工程师;之后却转投罗兰•巴特门下,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成为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并将研究方向扩展到整个文学领域的“自我写作”(écriture de la vie)主题,自此之后,蒙田也成为了他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从路桥工程师到文学助教,从文学助教到成为长期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终身教授,C教授还同时兼任法国高等教育系统里的多个重要职务。此外,他的研究著作也颇为丰富,其中已经有三本在国内被翻译和出版。法兰西学院的课程是免费的,向所有人开放,其精神旨在面向所有公众,分享所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没有门槛限制,并且课程的视频与音频可以在其网站上下载。同时,它也与法国文化电台(France Culture)合作,使知识与科研成果的传播远远超出课堂。而这次关于《随笔集》阅读的广播节目也正是C教授应法国文化电台之邀而进行制作的。此节目与书籍推出市场之后备受好评,作者在接受各家媒体报刊杂志的采访时,也表示大大出乎意料。因为首先也是最让C教授怀疑的是,《随笔集》这种大部头、带有哲思的著作,是否能成为听众或读者的阅读目标?哲学或者古典文学这种严肃的话题符合当代大众的阅读习惯吗?C教授在后期采访中带来的解释是:“我们估计错误,在这个阅读品味多样化的时代,对古典文学仍然有所需求,也是大众对节目的期望。但是法国中学的教学,让大家非常厌烦蒙田的固有印象,我试图打破这一印象,因为这对蒙田而言也是不公正的,他的文章那么亲切和有趣,我想要在此做一个新的阅读……”那么,这个“新的阅读”到底是怎样的呢?▲ 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根据大家的经验,一部作品如果被反复阅读,或者说被拿出来重读,我们通常第一个问题会是——为什么要重读?重读的意义在哪里?在此,我们再追加一个问题,作为东方读者,我们阅读这本初衷是写给西方读者的阅读文本,意义何在?现今,蒙田以及他的《随笔集》无论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中国,都被广泛地接受和阅读。尼采也被这位有趣的作家所吸引:“我只知道一位作家,在诚实方面我认为他可以和叔本华并肩媲美,甚至略胜一筹:他就是蒙田。有这样一个人写过的东西,真可以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兴趣。”关于蒙田的各种著作,无路是专业研究,普通读物,还是虚构的文本,也是百花齐放,在各家书店皆占一席之地。我们特别对他那种飘然于世的自由情怀,以及有深度的思考所触动。相信熟读《随笔集》的读者,定会知晓钱钟书的《围城》里关于婚姻如围城的比喻借自《随笔集》。每次谈起这部作品,我们也总能随口引用几句经典:“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但是,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我喜欢磨砺我的头脑,而不是装满我的头脑”,等等。一直以来,我们称他为“哲学家”或者是“文学家”,然而,当我开始反复阅读他的作品,我相信四百多年前的蒙田如果看到这个评价,定会哑然失笑吧。在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或者说“文学家”这样带有现代意义的概念,尚未出现。并且,在《随笔集》第三卷第九章里,他写道:“我并非一位哲学家”。其实,读者印象与作者自己的评价之间的反差,在每部作品的阅读史中并不少见,这也正是C教授提出做“新的阅读”的关键点所在。从16世纪到21世纪,《随笔集》拥有着四百多年的阅读历史,这部阅读史折射出一部人类思想史的侧影。随着人类思想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所下的结论有所不同。因此,一直以来,大家试图不断地使用更多更新的词汇来评价蒙田或他的《随笔集》,然而,在一次又一次更新这些“读书笔记”时,让我们首先追溯到16世纪,还原这位随笔家当时的写作场景吧。《随笔集》里重现了蒙田的写作状态:在城堡里,他常常转悠到书房去,那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花园和大部分的房屋。就在这个圆形塔楼中,他时不时地翻翻这本书或者那本书,“毫无次序,也毫无目的”,一会儿阅读,一会儿陷入沉思,有时候出门散步,句子涌上心头,便记录下这种种的遐想。其实,蒙田书房顶部的天花板上,有四十五根柱子和两根横梁,刻着大量用希腊语和拉丁语写成的格言,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消蚀,现今可辨认的总共有五十七句。从1571年开始,蒙田隐退回自己的城堡,开始《随笔集》的写作,行文至间歇之处,抬头便见这些名言警句,这倒不是为了随时提醒自己的言行,而是为把它们引用到《随笔集》里,并展开评论和对话:《圣经》曰:“凡事都是虚空”,随后,此短句成为《随笔集》第三卷第九章的标题和谈论的主题;还有那句“我什么都不懂”,最终化身成蒙田笔下那句“我知道什么?”——此短语闻名于世,最终成为法国大学出版社编纂出版的百科知识丛书的丛书名。对于这部三卷本的《随笔集》——“随笔”在16世纪尚远远未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并且颠覆了当时的写作规范,蒙田自己也意识到这点,带点反讽意味地自我评价到:“我在这里写的,实际上还不是一些身子长着不同的肢体,没有一定形状,任意拼凑,不成比例的妖魔鬼怪么?”这些不成比例、任意拼凑的文字,深刻地刻画出一幅幅人类生活场景,吐露出其他作家欲言又止的心声。“我添加,但是不修改”——《随笔集》在蒙田在世之时共有三个不同版本:第一版两卷本于1580年面世;1582年又出新版,其中添加少许内容;1588年的版本增加了第三卷;直到逝世前,这位随笔家仍然笔耕不辍,1592年死后,他的义女玛丽•古尔奈(Marie Gournay)集结手稿,发行了最终的版本。在蒙田看来,这样的写作方式只知开头,并不知结尾,只要人生一直往前,那么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就不会停止,直到死亡降临为止。他希望读者了解的,并不只是一篇篇的稿子,而是透过这些任意拼凑的文字,认识这位借由写作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人。在回溯完这些有趣的写作过程之后,让我们来看看C教授所作的努力。本书分为四十个章节,每个章节会从《随笔集》里面挑选一个小段落,作一个主题式阅读,我们可以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也可以随意挑选其中一章阅读,并不特别影响整体把握。在开篇引言里,C教授毫不忌讳地点出,新的解读不走传统阅读的套路:“我一下子都付诸了行动,事先没有给自己规定任何的套路或者规矩”。这一表面看似随意的选择,实际有其内部结构,书中某些章节前后呼应,自浅及深,呈现一种逐层递进的感觉,让读者逐步加深对某个主题或者某个点的认识和理解。此次重读蒙田的基调在第一章里显露无疑:从第一段开始,作者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大众对蒙田的固有印象是“出世之人”,实则不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三十九章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蒙田,或者说,给了读者一种迥异于以往印象的《随笔集》阅读经验。至于是哪些细节或者思维方式不同,就留待读者细细品味了。在此基础上,C教授还对《随笔集》做了一个延伸阅读。例如,第二十七章讲到蒙田笔下的印第安人对旧世界的三个看法,前两个蒙田自己写在了《随笔集》里,最后一个蒙田却借口记忆不好忘记了。C教授细心地点出,这并非记忆糟糕的问题,而是有的话“不可说”,最终在章末挖掘出那个年代不可写、不可说背后的“深意”。这种深意,由于现代读者和那个年代相隔甚远,所以存在很多背景上的不同,很难抓住,但细心的作者将之评点出来。除此之外,C教授还做了一个平行阅读,也就是说,他将蒙田随笔里的段落与很多现代文本平行摆放在一起。其目的并非是把所知所学堆积在同一个阅读文本里,而是借助此种平行文本阅读,恰当地给予蒙田一个评价。例如在第五章最后对蒙田坠马经历的总结:“有幸借助这次坠马事件,蒙田比笛卡尔、现象学说、弗洛伊德更早地提出主观性、意念这些之后将会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问题。蒙田构建了他自己的同一性理论,尽管还十分不可靠,也不成系统”。这样的评价削减了蒙田在现代读者心中某种高大的思想家形象,其实更为恰当,我们不再是采取仰望的视角来看待一座雕像,那样让人感觉太冷冰冰,这些文字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它既诉说着人类思想的伟大,又同时折射出人性上的不足,帕斯卡那句经典的“人是思考的芦苇”将这种人类普遍状况进行了经典总结。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存在于其他一些章节里面,其中最为颠覆的是,蒙田把自身的经验仅仅当作“个例”来看待,只是众多主观经验中的其中一种而已,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却不认为自己是其他人效仿的“榜样”。而他的兴趣点,或者说《随笔集》的焦点,只停留在研究“自我”,而非“他人”或者对普遍意义的思考上。这样的解读,将蒙田从公共视野带入了私人领域。的确,谁能轻易定义《随笔集》就一定是本让读者有所启发的书籍?它只是蒙田自己拿来消遣的作品罢了。针对这点,C教授在好几个章节中不断追问蒙田真正的写作动机。其实,《随笔集》的写作是出于一个非常私人的原因:蒙田以此抵抗自己的“忧郁”(第十章),我们在此所说的“忧郁”自然无法证实是不是具有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病状。带着这个极其私人的缘由,《随笔集》被作者定义成是一部“自画像”(参见本书第十一章的解读),这幅“自画像”最终成为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第三十一章)。最后,在本书结束前的章节(第三十九章)总结了对于蒙田而言,《随笔集》创作的意义所在:投身于这本《随笔集》并非是为了成为后世人口中的“哲学家”或者“文学家”,那幅赤裸裸的“自画像”也和现代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分析有一定差距——其实这本著作只是一本很私人的书籍,作者并非视其为一本对公众利益有好处的书。除了治愈那快将他拉到疯狂边缘的忧郁,作者也希望与读者建立一种新的对话模式,如果非要说指向性的话,那么蒙田寻找的,是一位对话者,而非只是单纯的倾听者或者阅读者。事实上,蒙田一直期待的是“有鉴赏力的读者”,往往可以在作品里发现作者不经意创造的完美。关于“有鉴赏力的读者”,蒙田具体地形容道:“我可以从李维的著作中读到一百件事,而别人没有读出来,普鲁塔克又从中读出一百件事而我没有看出来的,可能是作者的言外之意……”这种开放式阅读方式,使文本阐释有着多种可能性。面对历史、经典文本、以及最新时事热点,蒙田从来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复思考和讨论。他希望体验到的是事物的多样性,正是因为事物间的不尽相同,才使整个世界显得繁华而美好。他不停地与自己、与这个世界、与各种文本对话,以及使用“您”这个称谓与想象中的读者对话。与其在此重述文学字典对“随笔”一词的定义,或者追溯“随笔”的发展史,不如请读者们直接捧着随笔细读,并展开一番思考。C教授是一位“有鉴赏力的读者”,他把心目中的蒙田和他的《随笔集》通过四十个章节和大家分享。现在,这本书通过译者的努力,来到了中国,和东方的读者见面,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一种新的对话。由于文化背景相异,东方读者对蒙田或者对《随笔集》的阅读和理解肯定又会有所不同。这里不存在所谓的误读,一切都是来源于阅读者自己的“角度”或者说“出发点”。这也是蒙田所赞同的,因为我们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所有的观点都是有其背景和角度的,带有主观色彩,包括阅读和评论。的确,阅读本身是非常有趣的经验。那么,读者们,现在轮到我们了。
  •     (刊于《文汇报》2016年9月20日文艺百家,发表时有改动)文/俞耕耘说起蒙田,即使18世纪的启蒙哲人也对其心生敬畏。我们更不用说,和他还隔了三层“帷幕”:年代久远、地域遥远、身份认同少(“贵族”的生活,我们大多不懂)。三卷《随笔集》,又如“三座大山”,正襟危坐,满脸写着古典严肃四个大字。然而,这些印象又多么不公,充满着“想象的偏见”。原因只是,我们缺乏走进先贤的耐心,没有阅读愉悦的获得感。那么,如何让蒙田形象变得亲切“诱人”,富于情趣呢?法国学者孔帕尼翁进行了一次绝妙尝试:他应法国文化电台邀请,录制关于《随笔集》阅读的广播节目,《与蒙田共度的夏天》一书正是节目的文本呈现。很难想象,蒙田走入广播剧,随笔集选段成为谈资,作者用一个夏天的时光,巧妙剪切蒙田四十个人生镜头。这是美妙的阅读体验,更是寻找蒙田的历险。毫无疑问,他为我们找到了一种“有趣打开蒙田的方式”。表面上看,全书就像关于《随笔集》的读书札记:浮光掠影的摘录,漫不经心的解读。其实,作者很清楚,“从《随笔集》中萃取出传统道德,并以格言警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做法,在当年必然遭到摒弃。那时若是有谁敢‘肢解’蒙田,将他的只言片语拿来为其所用的话,这个人很快就会被当作傻瓜遭到世人耻笑,结局必然是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从而,他既没有写成“蒙田心得”,也没有“跳戏”、“抢镜”,兜售名句鸡汤。相反,他让蒙田谈论蒙田,使“事件”重现情境,用四十章“小话题”搭建起《随笔集》选段的思想链,描摹了蒙田的“意义世界”。那份节制的评述,退隐的姿态,都足够睿智。在我看来,《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更像一本入门进阶的“蒙田小辞典”,四十章话题何尝不是四十个“关键词条”?你完全可以检索出蒙田的人生智慧,勾勒一幅骨血丰满的思想肖像。孔帕尼翁的妙处全在那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通透。他用《随笔集》的材料,重组完成了蒙田的“拼图”,以随笔论随笔,蒙田与作者仿若历史与当下的镶嵌。正如《朋友》一章所言,“两个人心灵完全交融在一起,可谓‘严丝合缝’,以至于无法找到将它们缝合在一起的任何痕迹。”不仅如此,此书灵动跳跃的片断式评述,更是对蒙田读书写作之法的效仿致敬。蒙田对旅行、骑马的偏好,也浸透在书斋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游”的品性:随性变换,漫无边际。“随手翻看一本书,而不是认真阅读;向旁人口授他沉思中的想法,而不是正经写作。”我们不禁讶异,他或许最早为我们时代的“碎片化浅阅读”作了辩护。“阅读时随性而为,仿佛偷猎者般飘忽不定”,“毫无章法,将读到的内容立即‘据为己有’”。蒙田如果有了手机、kindle,想必也会是个低头族。在书中,蒙田的人格魅力就是大写的“真诚”二字。我们很容易爱上他,因为耿直不装,不矫情,没轴劲儿。他会自白《随笔集》的写作缘起:不过是将脑子的荒乱臆想、噩梦幻象“登记造册”。“写作如同良药一般来到世间,或者说是平息焦虑、驯服心魔的妙方。”他不会像如今很多作家,满脑子全是“书写的雄心”、“摘奖的激情”。相反,《随笔集》是一种自我书写,它仿佛来自斯多葛学派冥想与修炼的技术。作者狡黠地看到,蒙田坦言写作无关他人,无功用,不说教,只想做到作品与自己的同一,可能只是欲擒故纵的策略。“表面上看蒙田有意疏远读者,实际却在鼓动读者:走你自己的路吧,不要为了阅读我的作品而浪费时间。事实上,蒙田不会不知道没有比这种方法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了。”然而,这反倒说明了蒙田的可爱:总是真诚地袒露他的欲念浮动,剖析着自相矛盾的焦灼。蒙田显然对读者有所期待,只不过他只对“女读者”抱有幻想。虽然,他并不指望作品能流传后世,却在意是否能走入女人的闺房。你能想到,蒙田原来也是“情趣达人”吗?“但当她们读完这一章后,将会把我引进她们的闺房。我喜欢与她们有一些更为私密的交往,而公众对此肯定毫无善意,更无情趣可言。”看来,是我们,反而成了“老古板”。虽然,蒙田早早就过起了隐居的“退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他是一个宅在书斋里的呆学究。全书开篇《入世》就揭示了《随笔集》的智慧从何而来。从政生涯、外交斡旋、内战之苦、坠马之险让蒙田形成了“体验的哲学”,与后世哲学家靠思辩,重体系不同,蒙田看重身体经验、伦理价值和处世智慧的天然积淀。《偶然而成的哲学家》就反思了教育与天性的可能对立。蒙田强调,自学成才,不应让知识文化改造自己,而是帮助认识自己,重新寻找自我本性。在书中,他也并非只是“温水炖青蛙”,在很多问题的批驳上,更有“急火爆炒”的凌厉。如他抨击“博学的无知”,用精致的“博学主义”遮蔽了通达睿智的“处世之道”。他痛陈欧洲对新大陆的殖民,只会导致美洲的腐化、堕落。“躯体上一条腿强壮有力,另一条却已然残疾,整个世界将会变成畸形、跛足的怪物。”我们也看出了蒙田的难得:一方面,他用“一个世界”的框架看待两个大陆;另一面,他丝毫不相信历史遵循“进化论”的线性发展观。这些都远远超出殖民主义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作者发现蒙田的深刻,源于他是彻底的“怀疑论者”,始终拒绝一种乐观主义的肤浅。他不相信教化、善行能实现和平,文学艺术能振兴国家,而是诉诸强力的行动。他时刻警惕考究精致的文化对民族的催眠麻醉、对国家力量的消弥。这不仅适用于罗马的衰亡,也是对魏晋清谈误国,北宋文盛国衰的最好注解。孔帕尼翁的这本小书,在如此精微的篇幅里,竟能悠游写出大格局,全因他摸到了《随笔集》的“命脉”:蒙田审视与自身、他人及死亡的三种关系。如在坠马,濒临死亡时思考精神和肉体的关系:躯体如何在不受意识控制下活动、说话?在牙齿脱落时,领悟死亡就寄寓在生命形式里:没有瞬间完整的死亡,只有局部死亡的逐步脱落。那个完整无缺的生命,只不过是令人沮丧的虚假预设。朋友、爱人和书籍,是蒙田一生需要处理的“三种他者”。“书籍或许胜过现实中的朋友或爱人。在确认这一点之前,不应忘记蒙田始终以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构建生活。挚友难寻,情爱又转瞬即逝,促使他选择阅读作为避难之所,而阅读必定会将他引向别人。”可见,三者虽然形式不一,却说明了共通的渴求:通过与他人交往,认识自己,折返自我,重构自身。在作者眼中,蒙田常在自谦中露着几分自得,在风趣中透着些许机锋。为何单单选择“与蒙田共度夏天”?因为其文字清凉醒脑,其为人冲淡闲适,自然能祛夏日暑湿之气。我想,《与蒙田共度的夏天》也做到了立足大众、回归经典和当代阐释的三位一体。它就像蒙田思想的“写真”,画面里没有作者,镜头里又全是态度;它又如蒙田生活的“绘本”,作者给了我们轮廓,蒙田的多彩,读者来填。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9/20/content_468640.html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看了两本轻与重文丛之后好失望啊
  •     干货不多
  •     整本书就是个快餐读本 整本书150多页还不如伍尔夫在普通读者里第二章“蒙田”里的几页更详尽。可能是期待太高了 总之 没读过蒙田的人 还是去读蒙田随笔吧 自己体会
  •     加一星因为是赠书。很浅显的本子呀,优点是能吸引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想去翻一翻《蒙田随笔集》,虽然知道自己不会真的读几页。
  •     学者深入研究某个人物的思想与生平,就会不自觉或自觉地成为研究对象的化身或模仿者、崇拜践行其思想者,个人魅力会压倒对真理性话语的追求或营造,最终求知冲动转化为个人治理、修身,儒家模式隐隐地与此多有相似。
  •     介于三星到四星之间。谈不上多深刻,这与最初作为几分钟的广播节目的形式有关。但是内容通俗,译笔流畅,是消遣的好读物。
  •     我觉得挺好,不过可能吃“生肉”更带劲。回头去看“蒙田随笔集”。
  •     今夏的枕边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