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書緣》书评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9865823085
作者:李黎
页数:288页

後釣運後文革的代間對話

※原載《破報》復刊767期(2013-06-27)1970年代初發生於北美的台灣留學生保釣運動,是幾個特殊歷史機遇下的偶合。譬如,60年代末在美西柏克萊的幾位留學生,包括劉大任、郭松棻、李渝等,乃至於數學博士香港人唐文標,見識柏克萊被迫停課,國民軍與大學生在校園內屢屢打成一團,如此情境下,他們跟著流亡至此的陳世驤從頭學習中國文學,補足遭蔣家政權封鎖的功課。譬如,也是該世代台籍菁英最常提到的,在美國的大學圖書館,光線伴隨著塵埃緩緩落下的視線裡,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學映入眼簾,李黎便是其一。值此,毛澤東思想與中國文化大革命獲得美國與歐陸(特別是法國)大學生的支持,於是在國際學潮激發下,這些原本在反共抗俄環境下長大的台籍菁英,開始重新認識新中國,部分運動進程更為激進的,則按文革原則來學習與組織。俟後,釣運學生拜訪中國,認為想像與實際有所落差;李黎自陳因1976年四五運動(因悼念周恩來、抗議「四人幫」的大規模集會,遭當局強力驅散)而對文革產生疑問,於是回到自己的文學。王德威曾把幾位回歸文學的「保釣老將」,包括劉大任、郭松棻、李渝及李黎四位合觀,但其中互有殊異,相較起來,李黎的「運動傷害」似乎不那麼明顯,這可從《半》找到頭緒。這本書除了是對中國20、30作家的訪談錄,還可看作是後釣運、後文革時期的跨世代對話。釣運與文革過後不久,李1977年前往中國,進行文學尋根與訪談,對象大多是剛平反的老作家。當時文章多在香港發表,如《七十年代》、《八方》;台灣解嚴後,部分稿件包括茅盾、巴金、沈從文、錢鍾書楊絳夫婦的訪談錄、對劉賓雁的印象,曾收錄於台灣出版的《別後》、《世界的回聲》二書;而丁玲(及陳明)、艾青等較明顯對中國政治與文學發表的意見的部分,則到這次《半》出版才集結成冊。儘管歷史與文學之間的轇轕難明,但歷經反右、文革下放「五七幹校」的老作家創作與生命歷程,得茲借鏡,用時下言,或為療癒。李黎感興趣的是,作家如何時局下自處?對文革與文藝政策的判斷與看法?平反後的感懷?歷經停筆,又該如何重拾寫作?海外釣運促使台灣留學生重新認識中國革命,李則試圖透過這些作家的親歷,延續釣運所給予的功課,相對於其他釣運作家,這使得李比較快、也比較理解、適應文革後中國的新一波變革。幾位女作家包括丁玲、楊絳的遭遇、她們的堅持,由李黎下筆,尤其戚戚。此外,同一時期,李黎協助大學時代的好友葉芸芸,在海外編《台灣》雜誌,為台灣歷史迎回老台共黨人蘇新。出入不同的歷史軌道之間,海外釣運世代承擔著中介的歷史任務。


 半生書緣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