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08648285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
编辑推荐: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畅销作品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
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
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
媒体及专家评论: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在书中的交互作用俯拾即是。《娱乐至死》是一本优秀的、令人不安的、引发思考的书,而且我敢说,它是一本必读书。它配得上经典的地位,尽管过了20年,但它比任何书都贴近时下。
——蒂姆•查理斯(Tim Challies,Discerningreader.com)
《娱乐至死》在帮助我们看清(电视)屏幕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在这一点上,它是最优秀的。那种画面,即便没有“文化灭亡”的末日预言,也足够阴郁了。
——沃尔特·古德曼(Walter Goodman,《纽约时报》)
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
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陈丹青

波兹曼在媒体研究领域是一位巨人,地位仅次于马歇尔·麦克卢汉。
——安吉拉·佩妮,《抨击杂志》
波兹曼极具说服力地调动了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麦克卢汉理论以及常识,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具独创性的论题。
——维克托·纳瓦斯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尼尔·波兹曼的逝世给公共话语带来了某些寂静。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一位严谨的反对者,一位跟奔涌的发展唱反调的人,沉默了。回顾他令人惊叹的事业,你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核心都是一连串问题……他希望你去思考,字母表是如何改变了口语文化的,印刷媒体给宗教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是如何创造了童年的,为何对标准的测试意味着对学校系统的激进反思。
——彼得·卡瓦纳,《环球邮报》
作家、媒体批评家尼尔 ·波兹曼的去世并未得到应有的(新闻媒体的)重视。但这一点也没有让波兹曼吃惊。我们时代媒体批评领域最伟大的书之一《娱乐至死》是他写的……波兹曼比任何人都了解,电视无可挽回地改变了辩论的本质,娱乐如今在政界占至高地位。
——吉姆·本宁,alternet.org
尼尔·波兹曼是一位传承伟大纽约传统的不可思议的讲述者……正如他说的故事一样,尼尔·波兹曼投入了一生来让我们停下来……他是一个和蔼谦恭的人,他绝对不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但是他的确告诉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直至肺癌让他永远消声。
——约翰·齐默尔曼,《纽约邮报》
我时常想起萧伯纳著名的诗句,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依靠不理智的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不理智的,兰斯是不理智的,尼尔也是不理智的。因为这样,所有美好的事才发生了。
——保罗·莱文森,美国作家、福特汉姆大学教授
波兹曼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在约二十本书和众多的采访和文章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他的优雅。这些作品都值得阅读和深入思考,有意或无意间你会将你读到的说给他人听。波兹曼是看穿了皇帝新衣的孩子,后来他长成了擅长表达的义愤填膺的教育者和社会消费者。
——迈克尔·寇姆夫,《学院季刊》
波兹曼的每本书都是一本小册子,一本装了封皮的随笔:《童年的消逝》讽刺美国文化的幼稚化;《娱乐至死》讽刺娱乐业,以及娱乐业对观众造成的影响……他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公众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他伟大的天赋——极好的幽默,实质是一个开化人类在一个野蛮世纪进行的尝试,之后成了一个开化人在电视文化中的尝试。
——杰伊·罗森,纽约大学教授
在波兹曼的书中,隐喻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体现。我们设立“尼尔 ·波兹曼隐喻奖”有两个目的:奖励一位纯熟使用隐喻的有天分的作者;纪念并推广波兹曼的作品,以及印刷思想。
——锐透基金会
一本有才华、有力量、有分量的书。这是波兹曼抛出的严厉的控诉书,就我看来,他让人无法反驳。
——乔纳森·亚德利, 《华盛顿邮报》
有些书是每个人都应该读而事实上很少有人去读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于娱乐时代对公共话语质量的毁灭性作用的分析提供了非同寻常的锐利洞见,这种洞见深入了到技术塑形思想与文化的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方各面的琐碎化。
——“潮起潮落”
出版于 1985年的《娱乐至死》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生活——更具体地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害处……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它引发了许多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至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整体概念的。
——谢默斯·斯威尼,social affairs unit.org
它是声讨电视文化的檄文: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声喝问绝非危言耸听,我深信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周国平
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刘擎
《娱乐至死》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个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进入现代化的,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展江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
第二篇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第七章 “好……现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内容概要

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
译者,章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任教于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发表、出版论文译著数篇。


 娱乐至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首先明确,文章并非反对娱乐,为避免观点被扭曲,作者在书中也多处加以注解解释。反对的是以“娱乐化”的方式(书中具体指带的是以电视为媒介做推广宣传),处理所有的问题。其中对宗教,政治方面的问题,着重着笔解释:宗教方面,以祷告为例,实体的教堂庄严的布置,本身自带的氛围让信徒不自主更崇拜心中之“神”。而电视所营造场景,多有作秀成分,“观众”深知,按下手中遥控,一切烟消云散,且节目前后的广告,也给这份肃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以观感为首要的电视节目,对布道者的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吸引人”的布道者无疑更受电视所青睐,导致结果便是,“观众”对“神”的崇拜,容易转移至其“布道者”,书中也对此作出举例;而政治方面,政治形象的重要性,在电视这个渠道上,显然要多于其内容即政治观点的重要性。另一着重描写的是产品宣传方式的改变。由从前的产品导向,变为现在的情景导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营造出一个消费者渴望的生活氛围。用图像,音乐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你也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过多产品详实的说明显得累赘冗余,且言多必失难免破绽累累。在这点上,作者并未提出反对,仅是叙述这一现象。在我看来,这也是顺应时代,无需也无力反对。批量化生产让商品的数量甚至是质量上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单靠产品本身已很难获取高额的margin,品牌形象的塑造成为获取高额利润的必要手段,因此不如说,电视仅是单纯作为一个有效手段,恰好满足了商业的这一目的,而非反过来,塑造了这一新颖的宣传方式。此外,书中还多次谈到连续化和语境这两个概念。传统的铅字阅读,及由此导致的思考方式,多是线性的,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线性过程,因果关系,而这离不开对话或思考过程当下的语境。而这与电视(用当下互联网上纷杂的信息似乎更能说明)所提供的是完全相左的:这些信息, 仅仅是当下事实的堆积,而不顾及其连续性(eg.新闻联播的插播广告,按下遥控器不同频道间天差地别的内容报道)。这样的“语境”,一方面,导致了一种脱节:现实生活和屏幕上的“故事”似乎是发生在不同时空的,这些事实离我们变得遥远,关上屏幕以后,我们继续手头锅碗瓢盆的工作,内心没有太大波澜,我们只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电视不期望也不需要我们做出回应。而另一方面,这种信息的堆积深刻影响了人们思维方式,这点人们普遍是不自知的:我们的思维逐渐变得片段化,精简化。缺乏了线性思维的我们,在信息的轰炸下,“知道过去24个小时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而对过去60个世纪甚至是60年里的事情却知之甚少”,而对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也不再去做过多的思考。这也引出了作者在书本后半段着重描写的对历史以及教育的担忧:“我们不是拒绝记忆,也没有认为历史不值得记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让历史销声匿迹,恒久,且不会遭到任何反对”;以及披着教育外衣,本质依旧是“娱乐”的各式教育类节目。(该书以美国电视节目芝麻街为例,阐述其作为电视教育节目所要遵循的3条戒律:无前提条件,无难题,无阐述;及其所造成的“娱乐性”及教育定位的改变)推而广之,我们能看出这本书写作的真实目的。这是一本写给知识分子的书,或是说,这是一本倡导在娱乐之余,多些自我意识,理性思考的书。 文章结尾引用了赫伯特《美丽新世界》中的一段话,可谓是恰如其分,“使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 其书名:娱乐至死,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无奈:担心人们在这一切都被娱乐化的世界里,从未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思索,而非愤慨:对普罗大众娱乐致死深恶痛绝的厌恶。贪图娱乐从来不是原罪。读书,或者如该书所述,铅字化的学习,不同于娱乐化教学之处在于,它不单纯是为了摄取知识,而更主要是在于其作为培养健全思维习惯,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工具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信息轰炸,以及教育包装下的娱乐,导致我们知道了太多的果,却少了对其因的思考。何谓critical thinking?不仅仅是多角度,更是多思考元问题,元假设。想起那句流行语:“道理懂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真可谓是娱乐至死的最好诠释。
  •     第一次听说“娱乐至死”这个词时,我脑袋里闪过的是现阶段广泛存在的以交流为目的的言语中总是倾向于带有一些娱乐性质的的言辞,这些言辞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用语,带有很强的娱乐性,所以我以为《娱乐至死》至少也会谈及这方面的内容(当时并不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看了书后知道了作者谈及的主要是话语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所以和我最初的理解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作者在前言的开头就将乔治.奥威尔《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进行对比,(以及在正文中)提到本文先告诉大家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赫胥黎的预言,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人们会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作者在文中一直在尽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来揭示美国媒体从印刷术占主导的交流形式到以电视占主导的交流形式的发展变化带来的话语权的变化,毫无疑问,这本书最大的分析方法便是福柯在《性经验史》中所创设的话语权的分析方法,但是单从这一点上否定它的价值就未免为时太早了。很多人(尤其社会学家)常常会评价说一些社会学研究人士悃于福柯的”话语权体系'中,偷懒套用现成的而不去突破思维,创新。但我们不能用这样的要求去苛责每一个运用“话语权”知识来分析问题的人,社会鼓励去创新,不代表不能借鉴前人的经验,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本书所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较远,这期间不仅有媒体发声形式存在改变,而且也有众多新兴媒体的产生,电视也不再起主导作用,倒是互联网占据了主导地位,新时代的文盲的评判标准成了“是否会使用电脑”,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对媒体的存在形式以及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作者描述的美国20世纪后半叶媒体存在的一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弊端现在仍然存在着,当然没有达到“娱乐至死”的程度,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忽视这样的问题。-------------------------------------------------------------------------------------------------------------------------------具体内容分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五章,前两章主要是表明作者对本文中所要描述的“媒介”侧重的是媒介作用隐喻起到的一种认识论的作用,不过我认为作者多次强调(第二篇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显得有些啰嗦,在第一篇道明之后本可以不重复这一观点,但是值得称赞的是作者所举的例子的代表性以及作者对细微事物的观察能力,这一优点在下篇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第二章中作者用三个例子来解释媒介是怎样影响文化的,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对于真理的认识是通过表达方式密切关联的,‘真理’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偏见”。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作者是为了支持后面的理论所发表的自欺欺人的言论,我们目前无法证明真理的绝对性,但是我不认同作者这样的观点,如同我们无法去评判“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谁对谁错一样,我们也不能说出得出这般结论;在第三章中作者也是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说明印刷术时代下的美国的话语有序、严肃、复杂、有逻辑性、理性并且有说服力,与电报产生后也就是作者所称的“躲猫猫时代”美国话语内同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以及电视时代下美国话语存在的无逻辑的信息堆积的特点产生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电报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人们第一次面临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新闻中则表现为“只能不断提供新闻,面对新闻却无能为力”的怪圈,这一点在当代社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对此媒体自身负很大责任,媒体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就应该发出有意义的声音,但目前我国的情况不仅是媒体无病呻吟,而且“有病”媒体不呻吟,这样是最糟糕的,作者在前言中所提的两种对文化压迫的情形都发生在了当代社会,而且是朝着变坏的情形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去努力改变的,是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去努力作为的,尤其是政治人员(似乎也是最难改变的一群人员),不能等到杀死一只反舌鸟的地步。下篇共六章,主要分析了娱乐业时代媒体(主要是电视)对话语结构的改造,作者从电视媒体用词、人的神态、人的语气以及电视图像等方面来分析,指出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样一种交流方式使人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并且逐渐失去判断什么事信息的能力。这种分裂的言论使得语境消失,被割裂,连自相矛盾也消失。在第八章中作者指出这样的话语形式甚至渗入了宗教,第九章中指出渗入了政治,而且这几乎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再加上人自身习惯于某种话语模式,不勤于思考,就陷入了一种危险的无知的境地,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呼唤大家要思考媒体的真正含义以及价值,如作者所言,这样的改变需要组织、个人,必要的情况下加之以法律来共同改变这样一种情形,其实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社会怎样去教育大家思考,个人则不能盲目的去受制于现有的交流形式以及盲目的接受任何信息的灌输,而应多一份理性思考的能力。
  •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的内容和意义,人们都在被动接受娱乐化的信息,政治、教育、宗教、科学和商业都换上了娱乐的包装。我想说,现在这个时代更胜一筹啊!每个人都有一台智能手机,朋友圈、微博不停地刷新着各种碎片式的信息,永远都看不完,这些所谓的爆炸性事件充满了话题性和娱乐性,可是和我们毫不相干。大部分人被动地接受过剩的信息,失去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在这个娱乐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在努力刺激人的感官,然后迅速消逝,最后人们不再对这些东西产生激动的情绪,麻木地拿手指刷着手机频幕,变成一个个“性冷淡“”。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没有未来的外物,早日厌倦
  •     干货不多,但也不失为思维的延展。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哈哈
  •     我觉得中国现在经历的既有奥威尔1984那种老大哥似的文化监控,又有赫胥黎的那种沉迷于科技最后沦为科技的奴隶。作者是个严肃的,神经质且有些毒舌的人。可是科技发展到现在,你会发现,他说得真是对啊。可是我们又不能让时间倒退,所以他提出的如何让教育管理电视(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老实讲作为一本专业相关书来说真的很易读,看完有点方,毕竟现如今显然已经是书中表述的世界,记得以前语文老师说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所谓思想,自以为的思想都是杂糅前人的想法或书里透出的价值观。还很容易因为多读几本书飘飘然认为自己不一样。深以为然。
  •     思想守旧 某些观点有趣
  •     已经很久不看电视了,现在要做的是少玩手机多看书。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沦为被动接受者~
  •     正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对未来的预测,虽然尼尔波兹曼讲述的对象是电视的娱乐,可对于三十年后的今天的手机也依旧适用,他洞察了娱乐现象对于人生活的影响。
  •     作者着眼于美国社会,指出电视娱乐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使得传统理性、严肃的思维方式消失殆尽,确实有启发意义。
  •     “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觉得作者某些观点过于偏激和悲观,也许是因为身处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     奥威尔和赫胥黎,最终还是赫胥黎赢了,不过我们或许都输了
  •     电视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共鸣啊这句从书上得到的知识更让我有成就感电视
  •     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媒介的发展带来人们接受信息的模式和态度,书籍对文化的传播和电视媒体对传播重点的改变值得思考,作者解释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     作者深刻地分析了娱乐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但还是有几处较为偏激的地方
  •     我虽然也是伴随着新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但我不否认,媒介不断进步的同时却是信息无可挽回的碎片化。我们整日被爆炸式增长的信息所包围,可“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我无意于鼓吹印刷时代的光荣,我不过是想在如今的时代多少保有些思考的习惯,不被“娱乐至死”罢了。
  •     作者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我们并没有被电视统治,因为电视已经被手机打败了,我们被手机统治了,更加向着娱乐至死的方向发展。其中一段特别警醒,每天看了那么多信息,未必我们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
  •     所以我们每天所接受的海量信息中,有多少是真正的“信息”的呢
  •     这种社会现象是永远都会存在的,至死的原因也还有很多。再次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哪怕是碎片的,娱乐的,选择正确,也同样能进行思考,获得思想,得到提升。
  •     挺有启发 保留意见
  •     书里现在很多观点对网络时代依然使用。书很好读,轻松且思路明晰。
  •     时代在飞速发展,媒介也在不断更新,要去适应时代的潮流改变自己,而不是守着传统缅怀过去,娱乐至死而未死。
  •     虽然波兹曼谈论的是电视的娱乐效应在大众文化中所占到的比重,但这种警示同样适用于“手机时代”的我们。碎片化的、应接不暇的消息无法形成连贯性的思想体系,而在断裂的语境中我们很难对知识形成自我的认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     值得再看的书。引用的大量references都想找来看。
  •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波兹曼描述的就是今天的现实
  •     读完有一种启明心智的感觉…
  •     发现问题已经是面对现实的一大进步了,怎样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和怎样控制信息传递的方式所给我们带来的限制好抽象好无解,人类还在被这样无形的语境耍得团团转……但我认为人类会因为过度思考而走向灭亡……哦?这不是殊途同归吗??这本书需要反复读
  •     这本出版于80年代的社科小册子,在今天依然能够警醒世人。作者那万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让我感觉今天的我们似乎醉的更厉害了!那个纸媒统治下的世界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啊……
  •     “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运用图像是亵渎神祗的表现,这样就防止了新的上帝进入某种文化。 ”对于这段落解释文字和符号的关系印象最深,解释的太妙了
  •     最终毁灭我们的会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深以为然。娱乐化、信息虚拟简短化下,观者一分不清真假,二懒得分清真假,三也不在乎真假。
  •     儿童的由来
  •     观点可以参考,论证过程一片混乱。当修辞试图取代逻辑进行说理,作者所说的娱乐性也可以在文字中充分体现,it's all about image。
  •     听书
  •     是加入这场狂欢,还是去寻求真相。边缘化有两个实例,一个是在社会底层,一个是隔离在自己的世界,哪一个都不太好受。最无奈的是只能二者选一。
  •     记录几点感受:1、作者的观察是准确的,电视这个媒介相对于铅字而言,信息量爆炸了,但也引导受众不在有耐心去理解、思考,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2、电视(视频图像)的具体细节可视化,让人失去了抽象思维能力,失去了宗教的神圣性3、对于作者的本意:电视里面的严肃作品其实是危害最大的。对于“垃圾”作品,反倒无所谓。对于这一点,我是存疑的:任何载体都可以创造严肃的作品,电视未必不能。4、当下我们解读为“娱乐化”致死,这个是误读,“娱乐”庸俗至死,不是电视导致的钱,是商业时代、自由主义(无标准的概念)导致的;5、互联网下,新媒介带来的新变化(自主学习、个性学习等)影响如何,值得想象。 总结:本书观察的现象很有角度,部分推论可取,部分不认同。
  •     论据可笑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和為什麼不再思考。
  •     真理,什么是真理
  •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到处是信息是娱乐,却让我们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一切都太可怕,而当我们打开电视打开手机,一切似乎又不再那么可怕了
  •     文化从纯粹的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思维模式的转变尤为明显,看重记忆力的口头语言时代,到书面文字的理性王国时代,再到电视时代。以理性开始,最终以娱乐结束。泛娱乐化的人们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     二十年前成书时主要针对电视传媒,如今电脑亦退居二线,移动传媒当家。可是书中的话还有效:“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位,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
  •     媒介文化的经典书籍。第一部分区分了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对文化的不同影响,话说真羡慕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呀,理想社会不过如此;第二部分从教育、政治、宗教等方面阐述了电视娱乐对社会和文化、公民思考方式的毁灭性打击,也就是有一天人们不再痛苦于被独裁者禁止思考或用笑声代替思考,而是人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需要思考。最后波兹曼提出,要解决这个方法需要学校的教育。
  •     被无限引用的无力反思
  •     波兹曼是他笔下那种能让人自愿聆听他演讲的人
  •     娱乐至死毋庸置疑是一本发人深省的文化传播学著作,虽然内容缺乏一定的可读性(不严谨的论据引用,略显零散的观点陈述),但是它相对客观的描述了电视时代新闻、宗教、政治、教学等公众话语链接人群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具有煽动性的观点:电视娱乐业的盛行会使公众丧失严肃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导致时代的覆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娱乐的内容是为最大的受众群服务的(人群规模决定利润),而人群具有低智、无序的特性。大量接收电视文化的确会降低我们的思考力。本书初版于1985年,互联网发明于1990年。在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至死的警世之语越发显得贴切。如果没有社会学家清醒地摇旗呐喊,沉浸在娱乐信息的海洋中我们是很难自发地意识到所处时代主流文化传播途径的弊端的。至少我个人非常认同波兹曼的观点:印刷文化优于其他的传播文化。
  •     最伟大的书之一,没意见吧?!
  •     反思现在,互联网比电视更凶猛,笑容更灿烂。扎根在肉体,无法摆脱。
  •     这才是公知该有的样子吧!(“媒介即认识论” 电视使得信息不再需要语境 碎片化 平面化 严肃的政治话语和理性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
  •     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 赫胥黎和奥威尔的话,有警示意义,什么都不可过量,适度的娱乐调节是可以的。然后就是,不要把电视当成正经的教育政治学习,只是一个娱乐工具而已
  •     从纸媒到数字媒体的变迁,从报纸,到电视,广告,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睛。最后到底会得到什么都不确定。
  •     前半部分铅字文化中心“新英格兰~美国”的回顾,看得我如痴如醉。回忆之前看过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种种细节,不得不感叹这样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公众对话模式,我们尚未经历就直接过渡到电视+互联网的娱乐消费时代,席卷网络的各种娱乐消费品和日渐不再思考普通人,原来我们才是异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