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祭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41141356
作者:[波兰] 亚当·密茨凯维奇
页数:453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伟大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代表作《先人祭》的首个汉语全译本,包括了诗剧全四部,以及序诗、附诗,由知名翻译家易丽君、林洪亮、张振辉从波兰语译出,翻译时间跨度达四十年。其中第三部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著作。该剧长演不衰,最新的波兰剧院(弗洛 茨瓦夫)版引起轰动,北京人艺特邀2015年七月底在北京演出,备受各界瞩目。波兰剧院的院长应邀为本次出版撰写了介绍。

《先人祭》是密茨凯维奇的重大戏剧成果。作为一部弥漫着难以定义的情绪的戏剧作品,它在波兰文学中开了先河。……之后,它成为某种民族神圣戏剧,有时候会因其对观众的强烈影响而被审查当局禁演。它是浪漫主义最复杂和最丰富的作品之一,把梦与残酷的、现实主义的讽刺糅合起来,被戏剧导演尊为对他们的技能的最高考验。 ——切斯瓦夫·米沃什

书籍目录

介绍(涅什科夫斯基) / 1
序诗(林洪亮译)
幽灵 / 7
第二部(林洪亮译) / 13
第四部(易丽君译) / 53
第一部(易丽君译) / 135
第三部(易丽君译)
前言 / 165
序幕 / 171
第一幕
第一场 / 187
第二场 / 223
第三场 / 240
第四场 / 263
第五场 / 269
第六场 / 275
第七场 / 282
第八场 / 301
第九场 / 366
附诗(林洪亮、易丽君、张振辉译)
通往俄国之路 / 381
京郊 / 390
彼得堡 / 394
彼得大帝的塑像 / 405
阅兵 / 409
奥列什凯维奇 / 432
致莫斯科的朋友们 / 441
译后记(易丽君) / 445
编者附记 / 453

内容概要

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波兰民族诗人,也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798年生于立陶宛一个破落贵族家庭,进入维尔诺大学后组织并领导爱学社和爱德社,争取波兰的民族解放,之后经历了逮捕、监禁、五年的流放和二十六年的流亡,1855年因染瘟疫卒于土 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密茨凯维奇不仅是最伟大的波兰诗人,也是最伟大的斯拉夫和欧洲诗人之一;他还是浪漫主义代表性戏剧家,亦是散文家、翻译家、斯拉夫文学教授和政治活动家。在欧洲和波兰,他被视为与拜伦和歌德并驾齐驱的人物,其影响力超越文学,覆盖文化和政治。

关于译者
易丽君,1934年生,湖北黄冈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洪亮,1935年生,江西南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振辉,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三位译者均毕业于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长年从事波兰文学翻译及研究。曾获波兰总统和波兰文化、教育、外交各部部长授予的勋章、功勋章及各种荣誉称号。


 先人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先人祭》介绍克日什托夫·涅什科夫斯基何娟 译我们至今仍在品读、演出着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这部对于波兰文化来说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世人普遍认为,孔子的思想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现在还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式。与此类似,浪漫主义的神话也深深地影响了波兰人的心理和意识,到现在还塑造着波兰人的民族性格。《先人祭》由四部分构成,这部作品的创作跨越密茨凯维奇整个人生。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部是在诗人二十三岁、二十五岁左右写成的;第三部则创作于诗人移居德累斯顿的十一年后(1832)。在这部作品里,密茨凯维奇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展现的是村民们在每年十一月进行的一次亵渎圣灵的宗教仪式。我们还能从中看到神,看到艺术家,看到许多人物个体,看到被抛弃的情人,当然,还有那些为争取自由而被迫入狱的人。其实,《先人祭》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了19世纪波兰失去国家独立的悲惨命运,展现那些为争取自由所进行的战斗。当我们说到密茨凯维奇的时候,有必要先提一下波兰的戏剧以及它的艺术雏形。波兰的戏剧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创新性的架构,既带有实验的性质,又体现了现代的思想。因此,《先人祭》也是一部没有完结的、不按剧目顺序创作的、只有片段式的开放性的作品。它是波兰戏剧艺术形式的精华和典范,对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想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们无法将之简化,用一段陈述式的语言概括出来。密茨凯维奇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世界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自己,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多元且多层面,一直在不断变化着的。对于这些变化,人们也时常感到无能为力。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密茨凯维奇的作品,我们想对那些手有余香却不懂得赠予与人的人,对于那些忘记对话、不愿意倾听的人,呼吁伦理道德之责任。《先人祭》的作者在人的灵魂深处看到了人性的体现。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位慈爱的波兰民族诗人,他同时也担起了对世界的责任。2014年,乌克兰裔美国学者罗曼·克洛佩茨基在其传记作品《浪漫主义者的一生》中这样描述密茨凯维奇:“这位贫穷的诗人、大贵族沙龙里的常客、虔诚的天主教徒、狂热的异教徒、浪漫主义者、丈夫、七个孩子的父亲(其中一个是非婚生育)、女权主义者、自私的人、忠诚的朋友、拿破仑拥护者、政治家、神秘主义者、多国语言天才(会七门语言)、哲学家、大学教师,他既是沙皇俄国的受害者,也是它慷慨的受益人。”1798年,亚当·密茨凯维奇出生于白俄罗斯扎奥谢的一个波兰家庭①;1855年死在了亚洲的土地上。《先人祭》第三部的前言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半个世纪以来,在波兰,一方面暴君们横征暴敛,无尽无休,残酷无情,另一方面,人民则显示了自己无限的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这是从基督徒受难以来史无前例的。”反抗是《先人祭》的脊梁,第二部中众人聚集所举行的仪式以及第三部中出现的牢里的犯人都是反抗精神的体现。是反抗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也是反抗的精神成就了当代众多的社会变革。同样在今天,坐在观众席上,我感到我们从《先人祭》中领悟得最深的其实是责任之外的那份勇气。这正是我们民族的传承,也许它有时带来的并不是胜利,但却永远是无上的光荣。我深深地觉得,《先人祭》所带来的自由之声,不仅仅响彻于我祖国的危难之时,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它都会产生共鸣,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信仰。完整地演出这部长达十几小时的浪漫主义文学巨著,这是波兰戏剧史上的一次挑战,它不仅是与过去的碰撞,也是回望民族之本的重要时刻。研究过去其实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未来。克日什托夫·涅什科夫斯基②2015年6月———①扎奥谢是诺沃格鲁德克附近的村庄,诗人出生时属立陶宛,现属白俄罗斯。历史上波兰与立陶宛的关系密切,曾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立陶宛人同时是波兰人。②弗罗茨瓦夫波兰剧院的院长。2014年,该剧院上演了由波兰戏剧导演米哈尔·泽达拉导演的《先人祭》;2015年,该剧应邀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上演。
  •     在西安美术馆密茨凯维奇《先人祭》朗读活动中的发言王炜新东西乃是对旧主题的更为深切的复活。——米哈伊尔·巴赫金关于重复,伏尔泰的命题是有效的:“他将经常重复,直到人们理解他为止。”——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时间不多,请允许我简要地介绍《先人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通过了解和思考它,也有助于理解这部诗剧与我们,与当代思想场域的内在关系。米哈伊尔·巴赫金在一篇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讲稿中说,“新东西乃是对旧主题的更为深切的复活。”理解这句话的诸多证据之一,是列夫·托尔斯泰关于内陆亚洲山地民族运动的小说《哈吉穆拉特》,如果从当代来看,小说中的山地民族活动也许会被描述为一种主体可疑的恐怖主义,或者一种关于“想象的共同体”的民族主义叙事。包括密茨凯维奇在内的斯拉夫写作者和思想家,把民族地区的不安、潜能和生命力,理解为一种可以和帝国、可以和世俗的罗马对抗的自然力。但是在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和相关知识潮流的遮蔽中,人们对这种自然力失去了认识,或者把它景观化,即使它通过一系列流血的极端事件出现在我们面前,即使它有着边缘的、高加索的,或者是新疆的、西藏的面孔,我们却没有认出它的名字。《先人祭》是一出仪式剧,就像驱魔仪式一样,在诗行的进行中,密茨凯维奇迫切的、反复的,希望叫出那些恐怖力量和未来力量的名字,其中,在诗剧的第三部第五场,最奇特的一次命名是“四十四”, 密茨凯维奇把它称作未来力量的名字。显而易见的是,《先人祭》是关于一次失败的学生运动的戏剧体诗作,但我不想强调它与中国事件的相似性。与其说《先人祭》关于一次失败的学运,不如说,它关于“何为同时代人”,并且在此主题之下表现为一个时期的青年状态的样本。怎样认识作为劳动力资源和反抗资源的青春状态,这是近代作家非常关注的主题,我们知道,斯拉夫作家对青春状态做出过深刻的分析,我们所熟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和《白痴》,屠格涅夫《前夜》和《父与子》,以及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先人祭》,都是关于青年人的作品,这些青年人非常急切,有时是笨拙的、有时是毁灭性的,和流动在时代中的一些根本主题结合在一起,他们可能不成熟,正如戈达尔说,我们从孩子直接成为老年人,没有青年状态,一些不成熟的人在一个不成熟的大陆之上。但是他们的头脑、行为和精神状态,可以称之为时代的前夜状态。我认为,中国目前处于这样的前夜状态,是在一个既定生产框架中成为表面的参与性的一份子,还是从现场中动身寻找回应根本主题的方式,我们的思想、我们在这个环境中的作为、我们的语言,会越来越因此表现出一些根本的分野,也正是因此,界定了我们彼此是否有能力构成“同时代人”。戏剧,尤其是经典戏剧,是对一个时期人们的公共精神状况的测量与勘察。也是一种成人教育的传统形式,我们从中认识自己。参与这次《先人祭》的朗读,我也看到这部戏剧诗在这次西安的参与者中的不同反应,不久前,波兰戏剧导演陆帕的《伐木》和德国戏剧导演奥斯托玛雅的《哈姆雷特》,在北京引起活跃的公共争论。这些作品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共鸣的一个原因,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存在着同样的事实,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凡是有事情在发生、在成型的地区——不论它是拉丁美洲、中国还是印度,就会成为这些作品复活的途径。近代作家的作品,是关于成型中的事物和变革中的世界的作品。只要存在着危机和可能性,这些作家的声音就会复活。如果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为什么读经典”这样的话题,我们暂时不可能比卡尔维诺或者特里林谈得更好。我想提请大家注意到,当代不一致的民族国家或者民族地区的抗争现象产生的近代文学,被一种在20世纪成为“世界文学”的虚构美学潮流所隔断了。怎样理解当代已经发生和还将发生的冲突,怎样进行一种与我们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冲突研究?谁是那个抗争者,那些被我们视为对抗性的话语或行为,是当代利益系统直接或者间接派生的东西,还是源于一个更幽远并难以驯化的精神传统?仍然是近代作家最为主动的对上述主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表达,这种主动性,以及由此主动性产生的民族复调艺术,是一个“被背叛的遗嘱”。在这里,我还想建议大家注意到,一个诗人并不仅仅因“持不同政见”而面临危险,而是——因其诗艺本身面临危险。这不仅是理解“何为诗艺”的前提,也是理解20世纪一些重要诗人的前提,这些诗人影响了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中文诗人,以及今天我们选择作为朗读配乐的斯大林苏联时代的音乐家乌斯托夫斯卡娅,在这些创作者身上揭示的命运,首先是他们的语言艺术的命运,因为诗艺来源于一种不同于社会发展领域的动力,这也是一个传统而未完成的问题:“诗与哲学之争”。因此,我想请大家注意《先人祭》开头的引文,这句引文没有在今天的朗读中呈现,源于《哈姆雷特》:“霍拉旭,天地间有许多事,是你们的哲学未曾梦见的”。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引文,也是作为一个被欧洲中心主义边缘化的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精心选择。罗马是国家主义的顶点,也是黑格尔所称的“世界之人”的舞台。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简要地说,这是密茨凯维奇反黑格尔的时刻。今天,我们受到许多来来往往的激进思想家的影响,但我们可能仍然还是黑格尔的派生物。另一个被遗忘的民族作家,巴西作家库尼亚在他的非虚构名著《腹地》中,把巴西世界描述为“黑格尔未曾提及的地理空间”。这里,我想请大家联想到我在发言开头提到的“自然力”,这是一种罗马之外的、黑格尔之外的力量。我们都注意到,《先人祭》中充斥着精灵的形象。这些精灵扮演了精神力量的催促者、决断的催促者的角色,他们的声音肯定而带有命令性。由此,我们可以认出密茨凯维奇在诗学上的真正先驱:弥尔顿,后者也是魔鬼力量的定义者。我们也不应忘记,密茨凯维奇最早出现在中文里,是在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中。然后,又在以后长时间中被遗忘。在《先人祭》第三部第二场,康拉德的即兴独白中有一个重要的诗句,也是我们为今天这次朗读活动选定的标题——“这正是力量显示的时光”。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弥尔顿的对抗性的力量,作为反对者的自然力量,是被隔断的,被华兹华斯那样的国家诗人所隔断,后者,是被驯化了的自然界的国家发言人。我们从小就在学校中接触到培根的箴言,“知识就是力量”。但这句箴言,实际上是对大不列颠国家扩张政策的一句核心表述。这是一句大不列颠咒语,它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现代亚洲的形成。近二十年来,中国非汉民族地区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不仅有待社会科学积极深究,从事某类创作的人也可以动身探索。在今天,亚洲的地缘政治矛盾正在加剧,迫使我们从不同视角思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允许我重复一遍在过去的一次对话中谈到的内容:“有些非虚构著作比如《亚洲教父》,以及越来越多关于地区战役和冷战时代的作品,对某一时期的操控过程进行详实披露。这些著作呈现的一种信息是:现代军政权势踏入、操控和生产历史的程度已经如此之深。所谓‘极端民族主义’并非某一种民族文化内容的极端表现,恰好是现代军政权势踏入、操控和生产历史的一个严重后果。人不能独自完成历史,只要是,仅仅只有现代军政权势这一种世俗力量存在,影响并直接人为生产历史,对‘人之为人’的观念进行长期系统化的扭曲,各种矛盾就会加剧,导致冲突与灾难不断。地缘政治矛盾的程度,正是现代军政权势全面接手和生产历史的程度。只有一种制衡力量,一种传统、悠久而又微弱的力量:精神领域的能力——诗、戏剧和艺术创造的能力。只有各种不同的创作者对‘对权力的撄犯’这一行为的继续存在,而且是创造性的存在,才能干扰现代军政权势对历史的影响力、生产和独裁,使它对现实世界的组合方式、对人的解释不能成立。我接受的立场是:创造力对抗世俗。这不是新颖的,但是一个并未完成、需要被再次激活的立场,需要经由各就各位的创作实践所再次激活。”(2014年6月,《亚洲》访谈)不仅弥尔顿、密茨凯维奇的“力量”被隔断,所有近代作者的力量,这种普罗米修斯知识(一如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前言中所述),被现代世界共同利益潮流下的“世界文学”所隔断。在今天,不论对于文学、艺术还是思想领域,在一个联系非常密切的全球利益共同体已经构建形成的情况下,“世界文学”事实上也是“力量”的管理者和驯化者。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代流亡作家的写作会始终与本国主题息息相关,仿佛流亡使他们找到了一种更主动、深切和清晰地整顿本民族材料的机会,例如海涅、拜伦和密茨凯维奇的创作。但现代流亡者可能与之不同。现代流亡从另一个方面,也许对文学造成了一种不易察觉的消极因素,它使不一致的、蕴含着冲突之声的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世界文学,使诗人成为一种世界诗人。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布罗茨基、沃尔科特这些成为了“世界诗人”的写作者的后期作品中,有大量技艺纯熟的旅游诗歌。著名的往往就是生僻的,比如《先人祭》这样的文本。所以,在第三部第七场“华沙的沙龙”里阿朵尔夫的长篇独白中,关于遗忘的焦虑被不断的、有节奏的重复。很显然,我们这次不是在朗读一个现代的或者后现代的文本,这些文本也许更能刺激起认同感。但是,文学批评家克拉默德在《愉悦与变革》这本书中所说,一个历史中的文本与我们的关系,不是自动售货机那样的关系,我们对它砸钱就行了。不是的,这种关系应该是被我们勇敢揭示出来的,事实上,文学的和文化的传统正是通过这种变动中的关系才得以延续。最后,我想“重复”提出一个我认为已经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呼之欲出的问题。2012年,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在一系列反核游行中发表公开演讲,其中提到:“当局和媒体都做出一副好像已经解决了的样子。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他们从一开始就隐瞒事实,装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成功了,很多人相信他们,因为他们希望相信这是真的……即使我们想要忘记,或者即使真的忘记了,核电站的阴影仍旧会执拗地保留,永远地持续。这正是核电站的可怕之处。有人也许会说,即使这样,人们还是会顺从地听从政府与企业的话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日本人’则客观上,物质上的终结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次关于“何为日本人”的讲演。与此同时,从泰戈尔一代以来,印度思想家也在试图重新认识现代印度和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可能性。他们也在问,何为印度人,何为变动中的亚洲人。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严重的事件,我们中间,一直没有一个人去询问,何为中国人。在这次发言的最后,我想把这个迫切需要我们共同去回应的问题,留给大家,也留给我自己,这个问题就是:何为中国人。一如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回应“何为波兰人”,本雅明回应“何为德国人”,列夫·托尔斯泰回应“何为俄罗斯人”,我希望,我们有能力共同探讨一个被重新而又迫切提出的问题:“何为中国人”——何为正在变革的观念地形与历史要求中的“中国人”,何为正在成型的精神事件之中的“中国人”?我认为,我们已经在开始形成这种能力。谢谢大家!2015年7月5日
  •     《先人祭》译后记易丽君诗剧《先人祭》是世界文化名人、波兰的伟大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传世名作,这次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先人祭》是我国的第一个全译本。所谓全译,指的是既包括《先人祭》全部正文,即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三部的完整内容,还包括了序诗和附诗。而且这一次出版,适逢弗罗茨瓦夫波兰剧院来华演出该剧,这是第一次有来自诗人祖国的剧团来华演出这部名剧,剧院的院长克日什托夫·涅什科夫斯基先生应邀为本书撰写了介绍。两件盛事凑在一起,相互配合,相互呼应,成就了中波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我想起四十年前第一次翻译这部作品时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说到20世纪70年代《先人祭》的翻译,不能不说它的历史背景。1968年1月,华沙民族剧院重新上演《先人祭》,轰动了华沙,场场座无虚席。当演员朗诵着剧中慷慨激昂的台词(诗篇)时,台下观众也禁不住跟着朗诵起来,台上台下心心相印,相互呼应,群情激奋。《先人祭》的演出成为一次受压制的广大群众为争取民族自由与独立的强烈愿望的总表露。当局在苏联官方压力下旋即下令禁演。当时以华沙大学学生为首的学生们发起了保卫《先人祭》演出的示威游行,结果引来军警镇压,从而引发出一场震动波兰、深受世界关注的政治事件。人们不禁要问:一部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怎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呢?我国有关部门在事后举行的一次有我国各驻外使节参加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问在场的外交官们,有谁读过这部《先人祭》?全座寂然,无人应答。总理就说:像这样广为群众接受的优秀文学作品,应把它翻译成中文才是。过了一段时间,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管外国文学出版工作的孙绳武先生就让家住北外的该社编辑叶明珍来问我,能不能翻译《先人祭》?那时适逢周末,我的老伴袁汉镕在家(他平常住在北京远郊区的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部宿舍),我们一听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在华沙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时就深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所吸引,特别是那代表诗人最高成就的长诗《塔杜施先生》和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剧《先人祭》,心想要是将来能把这两部杰作翻译成中文,大概也就不枉来波兰学习一场了。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又是全国人民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点名要译的,若轻易放弃这个机会,必将成为终生憾事。担心的是,自己能力有限,译不好这部很难译的名作会误事。作为老朋友的叶明珍见我有些犹豫,就说:翻译这部作品确实很有意义,但是翻译没有稿费(发稿费是“金钱挂帅”,与“文化大革命”的精神背道而驰),又有一定风险(当时正是江青一伙气焰十分嚣张的时期),你们要考虑清楚。我答应考虑一下,就跟我老伴商量。他沉吟了一下就说:“有机会翻译出版这部作品是最主要的。你如果不译,现在还能找谁来译呢?你怕没有把握能译好它,恐怕谁也不会比你更有把握能译好。至于有没有稿费,那是无关紧要的。风险嘛,将来可以想个谁也猜想不到译者是谁的假名字,不致让人一眼就盯住你就行了。我想,可先原则上答应下来,困难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就这样,翻译的事算是确定下来了。《先人祭》共分四部,即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三部。第一部写于1821年,但没有完成,只留下四百八十多行的片段手稿,算不上一部完整的作品,作者生前也一直没发表,但正是它通过主要人物把后三部的故事情节串联了起来。第二和第四部发表于1823年。第二部展示的是立陶宛古老的民间祭祀仪式以及一切亡灵的痛苦;第四部主要袒露诗人心中的悲苦,倾诉自己对昔日情人的深深爱恋,也倾吐了自己对社会的满腔悲愤;发表于1832年的第三部较诸第一、第二、第四部则有一个思想上的飞跃,其中民族矛盾被提到了首位。这部燃烧着炽热的复仇和解放的烈焰的诗剧展露的是崇高的爱国情感,集中反映了沙俄当局的暴戾恣睢和诗人对民族叛徒的极端蔑视。一来考虑到这四部《先人祭》从主题思想到故事情节并非紧密相连,基本上可各自独立成篇;第一、第二、第四部的内容与“文化大革命”的精神相去远一些,甚至有些大相径庭之处,容易被惯于挥舞大棒者们肆意歪曲,进而全盘否定这部伟大作品的价值,而第三部是整部《先人祭》的核心和灵魂,是它的力量之所在,也是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思想境界最高、最能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怀的一部。二来考虑到当时可用于翻译的时间有限,我便与出版社商定,先从第三部入手进行翻译,其余三部的翻译可暂时往后放一放,视情况再定。就在我利用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之余的时间着手进行翻译的时候,上级突然指示,学校要搬到湖北沙洋办学!1970年我随学校到了沙洋,开始时大家都忙于“创业”,除参加斗、批、改这门“主课”外,主要就是种菜、养猪、种稻子、自己挑砖建房……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就又加上一项教学工作。这时我白天的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只剩下晚间有些空余时间了。在没有别的急事时,我便抓紧时间进行翻译。由于这不是学校下达的任务,属于干“私活”,而干私活在当时是不被容许的,得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我就找了一间夜间经常无人的小棚屋,躲在那儿搞翻译。夏天时蚊子太多,就只好回宿舍窝在蚊帐里翻译,同屋的人还以为我在给老伴写信呢!这种情况下,我终于断断续续译出了《先人祭》第三部的初稿。学校迁回北京后,我利用空隙时间继续查找资料,补充完善初稿,但还有些问题仍未得解决。适逢1973年有个贸易代表团要到波兰参加波兹南博览会,要我去当翻译,我便把翻译中未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整理好带到波兰。借博览会后在华沙停留的几天时间,我找了昔日的导师 J.K. 萨隆尼教授及其他教授。萨隆尼教授得知我在翻译《先人祭》,非常高兴并大力支持,帮我解决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剧中主人公康拉德在狱中的那一大段即兴吟诵中的问题。这段即兴吟诵中,现实与梦幻的场景交替出现,历史事件与主人公的想象混成一体,天上人间连成一片,神话与真人真事相互交错并随着主人公的思绪起伏不断转换、驰骋,不断跳跃着、变幻着。若对作品没有透彻的理解,实在很难如实翻译出来。这使我深感要翻译好一部经典之作,除了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深入的理解外,还应当了解作家在写这部作品时的思想脉络,不十分懂的一定要想办法弄懂,更不能凭猜想就胡乱凑合着翻译出来,否则这样的不准确译作还不如扔到垃圾堆去。从波兰回到北京之后,我对译稿做了进一步修改,最后让我老伴把原书和译稿带到研究所去,利用晚间的“空闲”时间根据原书再仔细校阅一遍并抄写,然后我又对清稿进行审读,觉得可以了,才算完成。最后的问题是怎样署名才好呢?实名是决定不用了,免得引火烧身。我考虑到老伴对译稿出了不少力,就想用个可以隐含我们两人合作的意思而又不易被别人猜到译者是谁的笔名。我们想了好一阵子,终于想到两个跟两人都搭不上边儿的不太像名的“名”:“译员”和“汉译”;“译员”取“易”和“袁”的音,“汉译”则取袁汉镕之“汉”和易丽君之“易”的音。然后寄出版社请他们帮忙想办法出主意。还是出版社有高人,过几天就接到回信建议我们可采用“韩逸”署名,这样既像个名字又隐含我们两人的意思。我们觉得很好,日后有一段时间,我就采用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书送出版社之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据说早已付排,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出版时间),到了1976年初冬,叶明珍才拿着几本刚印刷完毕的《先人祭》样书兴冲冲地送给我们,我们一看,顿感异常兴奋。心想要不是有一向关心文艺事业的总理的关怀和指示,要不是有认真、敬业、有胆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这本书是绝对不可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进行翻译、付排并成为“文化大革命”后发行的第一部外国文学名著的。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何其芳先生读后发出感慨说:“这是一只报春的燕子,是一朵报春花!是一部写得好、译得好、出得好的文学作品!”他的评价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鞭策和慰藉。不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文艺欣赏节目中也播出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播的《先人祭》录音。时光荏苒,转瞬过了近十年。1984年我们应波兰文化艺术部的邀请到波兰访问,期间,华沙大学提出想聘请我留在该大学任教一年,经国内有关部门同意,我便留了下来。由于教学效果较好,得到了广泛好评,华大提出续聘一年的邀请,又经国内同意,就继续留下来直到1986年夏天。在这两年中,我除了尽力完成教学任务外,便抽时间翻译《先人祭》第四部,跑图书馆查找、收集资料为回国后编写《波兰文学》和《波兰战后文学史》做准备,帮《世界文学》向波兰当代大作家塔·鲁热维奇和波兰作协主席哈·阿乌德尔斯卡约稿等等。说到第四部的翻译,前面说过,《先人祭》第二部展示了立陶宛古老的民间祭祀仪式以及一切亡灵的痛苦,剧中出现失恋者的亡灵,他的痛苦超过一切亡灵所受的折磨。然而诗人指出,人民的苦难远远超过个人的痛苦;个人幸福之上还有更大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为了它才值得献出生命。而第四部则是诗人那段镂心刻骨的初恋和失恋的印证。古斯塔夫是维系《先人祭》全剧的重要人物,也是第四部的主人公:一个因失恋而心理有些变态、如痴如狂的年轻人,他在先人祭之夜向昔日的老师袒露心中的悲苦。他的诉说是那样的悲凉凄婉,又不时迸发出对封建等级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反抗的呼号;是黑暗的社会断送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才华横溢的青年人。通过这个人物,诗人倾诉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使整部作品成了一条最纯洁的感情长河,一首撕肝裂肺的忧愤抒情诗。考虑到身在国外,身边的杂事较少,工作条件也比翻译第三部时好多了,有可能把较长较美的第四部译出来,我决定先译了第四部再说。果然,翻译还比较顺畅,没有碰到特殊的困难,即使有些小问题,找人问一声也方便。回国之后,事情就多了。除教学和教研室的事外,得抽时间为《世界文学》译些东西,忙于编写《波兰文学》和《波兰战后文学史》等等。直到2000年左右,林洪亮先生要编《世界经典戏剧全集》的东欧卷,我才把《先人祭》第三部的书和第四部的译稿交给他,和他译的第二部合在一起,交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至于这一次对第二、第四、第三部之外的内容的补充翻译,由于适逢弗罗茨瓦夫波兰剧院来华演出,本书的出版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所以不得不动员更多的人一起来干。要特别指出的是,张振辉先生勇挑重担,承担了附诗中两首最长的诗的翻译(另外五首我和林洪亮先生已经在此前陆续译出);何娟女士承担了涅什科夫斯基先生撰写的介绍的翻译;林洪亮先生承担了序诗的翻译;剩下的第一部的翻译和译后记就留在我的名下。由于我目前仍在病中,不能过于劳累,还得照常跑医院,老伴袁汉镕怕我完不成任务,着急蛮干,就主动请缨协助我写这篇译后记。是为记。2015年6月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康拉德 绝不是康德哦
  •     伟大得令人瞠目,密茨凯维奇理应享有拜伦那样的名气,只怪他是东欧人
  •     “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鲁迅
  •     很难懂
  •     powerful
  •     Bravo!伟大。燃到疯!磅礴的排山倒海,每个人都是庄严不屈的灵魂。
  •     副本制作;不知为什么,我总以为这是不如那最先介密兹凯维奇的人,或且歌德也不为我所喜。互文有音乐性,民族主义令人厌倦,且又情而无实验性。恐怕这无非是最猛烈的民族国家之暴力美,我也喜欢过的。但其他人竟也喜欢,且这样高的分数,我实在有异域感。我必须多重申给我自己:所有我厌恶的东西,其实都是我身上非常冗杂的底部,那些美学,无论我爱还是恨,其实是镜中的我。这本书也是有这种美学的,正因为我爱我自己所实践的空间-族类,我才警惕……
  •     强力。“显而易见的是,《先人祭》是关于一次失败的学生运动的戏剧体诗作”,为了逃避审查,四十年前译者挑了第三部译,现在看很有先见之明。
  •     气势磅礴,很有力量,虽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东西,却不失现代感
  •     不连贯的,难以说明的,一泻无际的情感。全诗弥漫着难以把捉的东西,情感狡猾的像是一条泥鳅。读者往往刚要捉到那种确定的形状,诗剧作者却选择叫它溜走。对于这部很难定性的作品,叙事显得毫不重要,完全让位给情感的肆无忌惮。国内的解说家只把他定义为某种民族革命诗,当然是降低了《先人祭》的品位。早先读过第三部——最重要的一部——这次算是一口气读完了全部。
  •     其实没看完 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     断断续续读了太久,肯定有有一个月了吧。密茨凯维奇对于波兰民族的热情彻底点燃了我去波兰看看的期望。其实说到被压迫、被奴役也好,还是他憎恨讥讽的压迫众多民族的俄国也好,民族的基调都是相同的啊!请不要忘记,俄国也有和你们素不相识的、与你们共同奋斗的不同民族的兄弟。这些悲怆的故事都发生在如此贫瘠的大地上,铺天盖地的大雪上染着泥浆和鲜血。所以我真的太想去波兰了——沿着作者流亡的道路,从华沙到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再去圣彼得堡,然后是莫斯科,最后,请让我去西伯利亚,让我看看那些流亡者的泪冻结的泥土.......
  •     活久见,真的,没想到还有能读到此书全本的一天。
  •     “波兰就是在大地的阴影里生活和开花”
  •     前半部分还让我兴奋不已,为什么大家说的第三部分变得结构松散,剧情并没有那么吸引人~
  •     翻译非常有力道,不过这位浪漫派诗人写叙事长诗的功力好像还不是特别出众(也许因为没读原文)。注释实在太差,不该注的常识写了一大堆,该注的地方不注,以至于很多地方摸不着头脑。也可见出当前西方文学研究中波兰东欧方面的严重欠缺。
  •     荡气回肠。
  •     文学性上不如塔杜施先生。而且,现在这个年代再去读《先人祭》著名的第三部,很难被刺激到,一是因为我等是外国人,有隔阂;再就是我们现代已经经历了共产主义运动和疯狂野蛮的二十世纪,早已对恶有耐受性了,神经变得麻木,这时再回头看19世纪初那些不管是量级上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轻得多的压迫,感觉已经触不到我们松松垮垮的承受底线了。二十世纪拉低了人的审美,我们不再敏感了。这太悲哀了。现代人对不起密茨凯维奇。
  •     不知所云,没有共鸣。
  •     在全本还没有译出的时候,曾经看过第三部的译本。 今天看到全本,不胜感动。 密茨凯维奇,可惜你生在波兰。 但是所幸,你生在波兰!
  •     读着感觉酷酷的。看到“崇高的思想会熄灭平庸的热情。”没读完。
  •     竟然没标过
  •     
  •     有人嘲笑我傲慢,有人表示怜悯,还有人用讽刺的目光来对我责备。我只走向一人,我并不需要让这么些人受辱或者感到惊讶。 霍拉旭,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莎士比亚 除了上帝和灵魂,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幸福与不幸!
  •     本书第一条短评~全书通看一遍,无法自拔,完全当得起“波澜壮阔”一语。全书最用力处或许是第三部,但最动人处是第四部。一二部皆是铺垫。三四部须合看。正因为第三部中古斯塔夫的民族大义才更见出他第四部中对“玛利亚”用情之深。然后整个波兰民族的爱憎情仇都化作古斯塔夫的悲歌一曲。看完剧本再回想前几天的话剧,才觉得是神作。书和剧都值六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