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坡头的月亮

出版日期:2016-5-1
ISBN:9787512636040
作者:赖小瑜,金文彦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传记文学。作者根据小说中的主人公父亲、母亲的经历和主人公“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而创作的一部具有传记性质的小说,但是,作者的创作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写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传记。作者试图通过两代人的经历,对比当今社会的变化,充满着两代家庭生活情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内容概要

赖小瑜—当兵、经商、科研、什么时髦的事我都经历过。在昙花一现的瞬间,想从记忆的尘埃中寻找父辈们的脚印。金文彦—建筑工程师。生活、工作像一条潺潺的小溪,静静地流淌,永不停息。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清晰地勾勒出我生命的轨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我追寻的设计理念,也是我追求卓越的动力。


 阳坡头的月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0条)

  •     新圩阻击战留下了百余名未及转移的伤员,“父亲一生都忘不了,撤出临时救护所时,伤员那种无法解读的目光,他迈出门槛的那一步,真难啊!那是一道生死两界的门槛。红军不仅要与敌人顽强绝杀,还要直面与伤员无奈的诀别,父亲满面泪水地抬起手,向伤员行了一个军礼……”父亲想到了伤员可能牺牲,“离开部队就地转移到老乡家治疗意味着什么,每一个医护人员和伤病员心里都很明白。”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伤员继续演绎着更加惨烈的集体牺牲的悲壮命运。该书第47节“酒海井的眸子”描述了这一情节。“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坐南朝北,孑然凄立。墓志铭载:红3军团第五师撤出新圩时,留在下立湾祠堂的 100 多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被追击而来的敌军俘虏。敌人用麻绳将红军伤员的手脚捆绑在一起,然后用木杠穿着,一个一个抬到村边,扔到溶洞里,全部壮烈牺牲。“酒海井”就像一个黑洞,主人公“我”第一眼看见,就像被恐怖的天体黑洞吞噬了一样,顿时化为乌有,良久,我才感到一股冷气从洞底袭来。“酒海井”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我以往的想象……仿佛是百十个红军伤员聚集的目光,聚集成一只乌黑冷冽的眸子,从洞底直视着天空,令人不寒而栗。这就是红军烈士的涅槃吧,宣示着他们不死的生命!
  •     我刚读到“红13团飞夺泸定桥”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传统的说法,泸定桥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下的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夺取的。“飞夺泸定桥”到底是红四团夺取的,还是红十三团夺取的众说纷纭,我也做过探讨。主张红十三团夺取泸定桥的依据,主要是原红三军团十三团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的回忆录《硝烟岁月》中相关记载及陈云在共产国际的汇报。反对者最有力的的依据,包括红三军团重要将领伍修权、张爱萍、张宗逊、李志民、刘志坚、张震、王平、裴周玉等的回忆文章,其依据是上述文章没有一篇关于红三军团飞夺泸定桥的记述,却都有红一军团飞夺泸定桥的回忆。不过这些例证出现了纰漏。张爱萍时任红十三团政委,有没有“飞托泸定桥”他最有发言权。有趣的是张爱萍虽然也说是红一军团夺取的泸定桥,但是他描述的过桥经历却与覃应机的回忆录比较接近。值得强调的是张爱萍的回忆录对“飞夺泸定桥”的叙述,言之凿凿的说,夺桥的勇士是12人,注意,不是22人,这一点与覃应机的回忆录完全一致,这恐怕不会是笔误。此外,我还看过林青的回忆录,林青当时是配属在红十三团的电台台长,一起渡过的铁索桥。欧致富当时是红十三团的特派员,也有肯定红十三团“飞夺泸定桥”的回忆,由此可见覃应机的回忆录并非孤证。另外,不少反对者还列举了朱德相关“夺桥”电报佐证,而我也在文献中看到了一份朱德的电报:“又出现了21勇士”,这显然与22勇士不符,如果译电有误把“12”写成“21”倒有可能,如此推论有些吹毛求疵,但至少用朱德的电报佐证也不能成立。我赞同“谁之功已经不重要”的论点,如其评论所说,重要的时红军取得了“飞夺泸定桥” 的胜利,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这就够了。
  •     《阳坡头的月亮》中写到的两位老红军廖作庭、李桂芝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作品描写的人物无论红军高级指挥员,还是普通战士均为实名实姓,真人真事,细节清晰感人震撼。大量的真实人物和亲历的惊险战斗,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立体画,将读者带入深思,这也是这部书所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真实感所在。这本纪实书在写个人、家庭经历的同时,更多地通过红军整体形象的描写,反应老一代革命者的精神世界。廖作庭就是本书众多人物形象中的“这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廖作庭在《阳坡头的月亮》首次出现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节,这一节主要描写的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场之一的新圩阻击战的战斗经历。红军小战士“百灵鸟”牺牲后,炮兵营的通信员廖作庭和红5师卫生部指导员一起安葬了小百灵:“ 这时,廖作庭叔叔也跟着唱起来:“分我吃,打烂你的锅头嘟……”不约而同唱起同一支歌,表现了红军战士亲如兄弟的深厚情感。之后,小说通过“来讨债的廖叔叔”和“文革”中廖作庭巧答造反派,生动的塑造了廖作庭机敏、幽默的人物性格。我的父亲廖作庭和小说中的主人公赖叔叔一生都是“分我吃,打烂你的锅头嘟……”的袍泽,荣辱与共。这种深厚的情感是用鲜血换来的。我在《百年潮》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红军长征中的炮兵营”的文章,引述一段,或许对人物形象的历史背景有更多的理解:……宜章是红军西进道路上的一颗钉子,炮兵营与红十六团为先遣支队,对宜章实施远程奔袭。在炮兵营的威慑下,宜章守敌魂飞胆破,半夜弃城逃跑。11月12日拂晓,城门大开,红军没费一枪一弹便夺取了宜章城,从而在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上撕开了一个大缺口,打开了西进的通道。到11月15日,红军各军团和军委第一、第二纵队由宜章、坪石间,全部通过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父亲和炮营的战友们,带着火炮等重装备,行进在崇山峻岭间的崎岖道路上,草鞋磨穿了,军衣挂烂了,他们全然不顾,继续前进。在艰险的长征路上,红军炮兵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配合步兵战胜敌人。离开江西根据地一个月,他们跟随军团已转战2300余里,向湘桂边境前进。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调集40万重兵,沿湘江构筑了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而红军别无选择必须拼死突过湘江,于是湘江战役爆发了。为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迅速渡江,中革军委将最有力的一、三军团置于两翼,以五军团殿后阻止追击之敌。但是,由于中央及军委纵队负载甚重,行动迟缓,掩护部队不得不坚持苦战,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红军,文革,军营
  •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们这一代不曾经历过的……然而他的伟大创举……他的精神代代相传历历在目。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出身入死赴汤蹈火为我们打下了天下……在所不辞清贫如洗匆匆离开了我们……难道我们不感到惭愧吗?弘扬红军精神……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努力……
  •     《阳坡头的月亮》读了一个开头我就被吸引了。一组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电码就把我带入了两代人充满激情的遐想。
  •     5.“春联AAAA”就足以让我感到激动。以往的谍战片对莫尔斯电码已经有所了解,那都是为了写故事,增加几分神秘色彩而已。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对联的,这是一部会令人震撼的作品。
  •     意犹未尽。这才是我们这代人应向后人传递的正能量,是一种使命和担当。不必在呼能否被拍成影视片,因为导演们没有这份警悟和担当。也不要在意阅读的人有多少,因为很多人的眼里已没有历史的份量,歌舞升平,他们已习以为常。愿用我们的余辉,再次激活太阳,让更炙热的阳光,把对未来麻木的人唤醒!
  •     前言写得让人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红军战士浴火重生的亲身经历,情节感人,年代感强烈。长征是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精神象征。长征精神穿越历史,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1.《阳坡头的月亮》前言评论的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开宗明义:“《阳坡头的月亮》是作者根据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父亲、母亲和主人公“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创作的一部具有传记性的小说。这说明这是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坦率地说,我较为喜欢“纪实性”小说,尤其是那些表现老一代革命者的作品。我充满期待
  •     从我的“胎教”就是听着嘀嘀嗒嗒的电报声开始的,到“春联AAAA”,把时间跨度拉到了两代人的时空,让人有了更广阔的联想。作者讲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两代人之间有会发生什么样的纠葛呢?作者的文字太具感染力了。
  •     一个家庭的故事,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当兵的生活
  •     出笔不凡,“天籁一般的乐曲, 充满热情与野性, 好像灵魂的狂舞,脚步穿越沉重的历史,经过暴风骤雨般的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在昙花一现的瞬间走向永恒。沉思般地述说着对历史的思考……”这是诗,史诗!令人震撼!
  •     “AAAA”是表示“十万火急”的电报的等级,含义深刻。在我们今天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什么是“十万火急”,只要你展开想象就会得出结论。
  •     长征中留下的一块“烟土”;红四方面军红军总医院女兵的长征,及成建制回到陕北的一个女兵排;在美军飞机上执行的“特殊任务”;陕北战争的密码通信的趣事……
  •     这两天我几乎是一口气拜读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时代感很强,生动感人,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书。我建议:完全可以把这部作品改写电影剧本或电影剧本,找找制片人,如能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影响面更大。建议仅供参考。我挺佩服这两位作者。
  •     4.作者的这句话“从‘红军魂’中 ‘寻找我的缺失’。其实,就是寻找,一代代的‘公家人’还能记起原来的‘公家人’对老百姓的承诺吗?”。这就是《阳坡头的月亮》的主题,作者在前言中的文字令人热血沸腾。
  •     尊敬的作者,你好!我今天对你的书,又连贯拜读一遍,对阳坡头的月亮是如何升起,对老前辈历经艰辛百战多的岁月,感触深刻,被他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感动。他们是升起月亮,太阳的一辈,我们是享受暖阳普照的后生。我喜欢你富寓含义的留白,“我的心中太阳升起来了——1132712205816386017100559982——前进”!
  •     我们的父辈无论生活在延安的窑洞里,还是生活在北京的豪宅里,也无论有过怎样的经历,贫寒或富有,淡泊或显赫,沉浮或荣辱,其实,那一代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国”字。”说得好,我们也应该像他们那样!
  •     我也才看了前言,这一连串的故事,我敢说在你感到“浪漫”情节的同时,必定是撕心裂肺的痛楚,以及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潮。
  •     “只要有过一次从容的绽放就足够了……”说得深刻。这恐怕也是从未有过的诠释。作品不仅富于漫主义色彩,而且还有深刻的哲理性。
  •     情节感人,让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到红军长征中的艰苦卓绝与伟大意义,以前也看过听过不少,但这一次可真是感人至深。
  •     当我们的下一代把红军的故事当成科幻片的时候,那么未来的中国也只能在科幻中想象了。让我流泪。
  •     作者的这句话“从‘红军魂’中 ‘寻找我的缺失’。其实,就是寻找,一代代的‘公家人’还能记起原来的‘公家人’对老百姓的承诺吗?”。这就是《阳坡头的月亮》的主题,作者在前言中的文字令人热血沸腾。
  •     历史的长河冲刷着岁月的留痕,但是却像一位雕刻大师,总是把最厚重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世上不朽的印记。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革命史册上最为悲壮辉煌的篇章。阅读此文以及后面的许多续文,作者就像一位雕刻大师,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长征,使我热泪盈眶,大受震撼,使我身临其境,如同激战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红军长征所显示的勇敢坚毅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人类最可贵的崇高品质
  •     《阳坡头的月亮》记叙了许多的红军,但更多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名字已经难以寻找,他们的事迹也难以还原,唯山河记取,唯天地见证。他们的精神,早已汇入了长存的浩气之中,与国家民族的脉搏一起,永恒跳动。
  •     《阳坡头的月亮》本来就是诗,吟诵的是史诗,而且是用摩尔斯电码吟诵的诗歌。读这样的作品让人热血沸腾。
  •     3.“从‘红军魂’中 ‘寻找我的缺失’。其实,就是寻找,一代代的‘公家人’还能记起原来的‘公家人’对老百姓的承诺吗?”这就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十万火急’的信仰问题。
  •     3.“春联AAAA”太浪漫了,太经典。“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也由摩尔斯电码组成,还有父辈们的爱情、家庭中的争论等,难怪作者说,“我的故事自始至终伴随着摩尔斯电码的滴答声……”
  •     “在昙花一现的瞬间走向永恒”,这句话说的富于哲理,给予“昙花一现”新的诠释。生命的暂短不是“昙花”的本质,也不是一个革命者的本质,只要有过一次从容的绽放就足够了,不需要谁注意她,也不需要谁来评价。我就是老一代革命者的胸怀。
  •     百十只眼睛,聚集成一只冷冽的眸子,也在看着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作者看似浪漫的写作手法,把你的心都撕碎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