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晤:当代诗人手稿》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66813838
作者:余丛
页数:242页

不只是致敬

汉字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件可以写入诗歌史的近乎“神迹”般的事件。传说最早的汉字是由一个叫仓颉的人,根据观察鸟的足迹所创造出来的,如果把这个神话当成史实来看待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仓颉先生并不仅仅局限于观察鸟的足迹,一定还观察过其它动物的足迹,甚至一片树叶落下的轨迹,或者人类在捕猎时留在沙砾间的由血迹与汗迹混合而成的足迹。从这些足迹中发现意义,并将这些“意义”变成一个一个方方正正的符号元素,这个过程刚好暗合了一首诗的诞生;而汉字也好,诗歌也好,正是人们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企图。足迹,是生命的迹象,是文明的源头。在我看来,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枚意义完整的“足迹”,一个鲜活的诗歌意象。通过不同的手写出来的汉字,其“意象”又具有不尽相同的独特个性,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阅读诗人的创作手稿时,我们常常能看到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其情感、想象、思考的发展轨迹,对素材的处理过程,以及这一切元素最终如何在诗人独有的节奏中得到规范,就像建一座教堂一样最终创作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诗人余丛继《见字如面:70后诗人手稿》出版后,再次策划编选了一本《见字如晤:当代诗人手稿》,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言,这是对诗人手写的一份怀旧和重温。或者说这也是一次致敬吧,虽然致敬总是与诀别分不开。然而,这又不只是一次致敬。就像普通话取消了方言的个性一样,印刷字的出现也取消了诗人手迹的个性。每次听陕北民歌,或者黄梅戏、花鼓戏,我都能感受到那地方口音的咿咿呀呀中承载着的那片土地上数千年累积的悲凉和眷恋,这是普通话不可能具备的情感张力。在“电子书写”时代一首诗的形成,跟手写时代一首诗的形成究竟有什么差别,究竟丢失了什么,这似乎无从考查,而且也没有深究下去的意义。我只是因为这“个性”而感动。在布罗茨基反复提及的“同义反复”中,偶然出现的“个性”无疑具有某种颠覆性的魅力,以及那敢于质疑“皇帝的新装”的纯真的力量。正因为有自我意识的出现,世界才会获得其可贵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才会拥有无尽的活力和生机,才会摆脱谎言的奴役,才会有追求真理的信念。因此,我一直怀疑余丛编选诗人手稿集是一次“行为艺术”,而其意义正在于对“个性”的尊重和主张。因为,诗歌正是“同义反复”中的一次质问,或者转折。当然,这只是我在阅读《见字如晤:当代诗人手稿》时的一时臆想。印刷术对手抄本的冲击也好,电子书写对手写的冲击也好,永远不可能剥夺诗人的个性。我相信,个性永远存在于诗人的作品中,或者一个隐晦的词语内部,或者分行时在回车键上轻轻地、坚定地一击。在“同义反复”不断同义反复的时代,在“个性”变成一个敏感词的时代,通过一些努力去唤醒人们微弱的自我意识,去鼓励人们追求“个性”的表达或诉求,是我在《见字如晤:当代诗人手稿》中获得的最真实的感动,或许,这感动不仅仅是“手迹”带给我的,更多来自“手迹”所记录的“足迹”——那一行行动人的诗句。


 见字如晤:当代诗人手稿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