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年轻啊

出版日期:2016-5-1
ISBN:9787122264955
作者:张晓风
页数:265页

作者简介

散文名家张晓风献给中学生的散文美绘本
余光中盛赞张晓风:“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们从她笔下,读到清风杨柳,也读到烈日寒冰;读到女子柔情,也读到家国情怀;读到国学掌故,也能读到普世仁爱。最重要的是,年轻的你,一定会读到一个想要变成的更好的自己。
本书是张晓风所出版的众多散文集中的精华集结而成,部分文章经过作者修正,比以往的版本更加精准。作品不仅涵盖了入选两岸三地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课本的文章,还包括张晓风教授获奖的经典篇目,同时入选大陆高考语文试卷的文章也一并收入其中。
作为张晓风的散文精选美绘本,全书文字优美动人,彩色印刷,配以精美插图,具有极高的阅读性,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珍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春之怀古
P2 春之怀古
P4 浪掷
P8 六桥
P11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P14 山水的巨帙
P17 在
P20 一山昙花
P23 秋天·秋天
P28 春日二则
第二章 母亲的羽衣
P33 小鸟报恩记
P35 大师·树林·鸟蛋
P38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P41 一只玉羊
P43 一碟辣酱
P45 口香糖、梨、便当
P48 买橘子的两种方法
P50 一双小鞋
P52 陈年老茶
P55 这些石头,不要钱
P57 我有一根祈雨棍
P59 母亲的羽衣
P64 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
P67 垃圾桶里的凤梨酥盒子
P69 前面的水果
第三章 巷子里的老妈妈
P73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P76 常玉,和他的小土钵
P78 小小的烛光
P85 丽人行
P90 他只会一句中文
P93 属于山城台北的林语堂
P96 巷子里的老妈妈
P99 梅妃
第四章 山的春、秋
P104 去南洋拍一张照片
P107 香港第二美景
P110 闽人的不安
P112 细细的潮音
P118 山的春、秋
P127 前身——题梁正居的摄影
P131 回首风烟
P135 摇动过,但依然是我的土地
P138 也是水湄
P141 晴日手记
P144 初绽的诗篇
第五章 老师,这样可以吗?
P165 给我一个解释
P172 仗美执言
P176 低眉处
P179 河飞记
P182 老师,这样可以吗?
P185 一则关于朝颜的传说
P188 “你的侧影好美!”
P190 偶成
P195 没有人叫我阿山
P199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P204 “你好吗?”
P207 其实你跟我都是借道前行的过路人
第六章 岁月·飞鸟·钱夹
P210 岁月·飞鸟·钱夹
P213 “浮生若梦啊!”他说
P216 炎凉
P218 项链
P221 我在
P224 “已经清晨两点了,为什么我还在……”
P227 除了卡雷拉斯,你也得听听喷嚏
P229 那人在看画
P231 游园惊梦
P234 枯茎的秘密
P237 触目
P241 承受第一缕晨曦的
P255 幸亏
P260 想要道谢的时刻
P262 书·坠楼人
P264 没有痕迹的痕迹

内容概要

张晓风
台湾作家,祖籍江苏,曾任教于东吴大学、阳明大学等。有人热爱她的戏剧,也有人热爱她的小说或杂文;但更多地人疯狂地热爱着她的散文。其散文获奖无数,堪称当代中文经典,多入选大陆、港台及新加坡等地的华语教材。
余光中盛赞张晓风:“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们从她的笔下读到清风杨柳,也读到烈日寒冰;读到女子柔情,也读到家国情怀;读到国学掌故,也能读到普世仁爱。最重要的是,年轻的你,一定会读到一个想要变成的更好的自己。


 只因为年轻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中学的时候,喜爱读小散文,抄写温暖的字句。那个时候,虽然每天忙于功课,却好像因为大脑总处在活跃的状态,因此有了格外多的感悟与幻想,自然而然也就总能在别人的文字中找到共鸣。阳光、树梢、雨露……无一不是惹人遐思的景物,而别人的字里行间,也都浸透着自己的怀想。仿佛就是一眨眼的事,我们都和那样的岁月告别许久,专业书籍成了日常为数不多的阅读,各种手机客户端更成了主要信息源。有时也会觉得可惜,感慨自己青春不再,并且知道自己只会一年比一年更加向衰老走去,却并没有想什么办法来补救。然而,拆开张晓风这本散文集的塑封并翻开第一页时,我心头蓦地涌上久违的欣喜。就像是十几岁的时候,在书店被一本书别致的封皮吸引,又翻开书页看到第一行文字,发现文字同封面一样美好——刹那间,便感觉自己从视线到心灵都沐浴在阳光里似的,兴奋不已,欣喜若狂。只是这种欣喜许久没有出现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市面上的新书大多装帧浮夸,恨不得镀上十层金以招徕买主,使我逐渐失去了购入新出版书籍的兴趣。但是这本集子,确是从视觉上便气质可贵。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美工清丽的书籍,不过不失,与张晓风的文字相得益彰,令人心旷神怡。而张晓风的文章本身,其实我初中便看过许多。那时,欣赏的更多是她的温柔,再过十年,更发现这份温柔中的风致、风骨。余光中说张晓风的文字“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有一点刚劲“,精准无比。作为一位女性,张晓风用宽厚爱怜的视角洞悉世界。从月夜的海潮,到春日的阳光,无不激起她的怀想。那些细腻的字句,过去看着让人感怀,现在更让人惭愧。我们生活的世界,明明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一样旅行,一样吹风,一样在街上行走,一样偶遇美丽的女子,一样与朋友谈笑,张晓风却抓住了那些为我们所忽略的细节,把我们心底一闪而过的念头放大升华,自然而然地落字成文。这既是她个人心绪的抒发,从某种程度上讲,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生活的一种记录与提炼?因此从年少到此时,总能在读她的文章时感到温暖,找到心灵上的共鸣,感到自己生活的粗糙。然而此刻,我更懂了余光中先生所说的张晓风文字里的那”一点刚劲“。她的文字,是与伤春悲秋、无病呻吟毫无关系的。她像是透过一面清冽的镜子望着这个世界,字里行间都信仰着美与善良。她牢记着年少时的承诺,为了一句唱词刨根究底,在浪漫的思绪里也透着几分孩子似的执拗。她笔触通常是柔柔的,但偶尔也泛出清峻的闪光。最使我感到她笔尖锋刃的是这本集子里一篇短文,记录她一位过世的老师,写道:“他曾经属于学术,学术是一个宽厚博大的主人,容得你古今上下自纵自如。但他的新主人极其残酷,鞭笞他如鞭白痴,不久,他谢世。”学术一句的肆恣笔力;新主人一句的残酷惨烈;最后,竟又只是一句“他谢世”,冷静收尾。虽然写的是死亡,却反显得理智。写作者没有被死亡所控制,反而在悼亡中睥睨着死神与造化。这不是那篇文章里着墨最浓的部分,但我觉得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实在了不起,可称得上一名伟大的女性。所以说,即便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中学生读本”,我却觉得它绝不仅仅属于中学生。自然,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张晓风这样干净、深刻的文字是对他们心灵的一种滋养。而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中学生活虽然早已成为青春记忆,张晓风的文字却永远温柔可亲,朝气蓬勃。平日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这本集子,即便只有一两站地铁的距离,也足够欣赏着淡雅的插画、享受着纸张柔滑的触感,安然读上一篇两篇短短的散文。像是在黑洞洞的地下空间伴着轨道“咣当咣当”的噪音,却得以浸润在青草的芳香和旧日的情怀里,与世界短暂地“失联”几分钟。当我合上书页,看着周围与方才无二的灰扑扑的人群,心中总会盈满与方才不同的喜乐,如同一缕清风拂净了生存奔途中腾起的哀尘一般,连头顶的日光灯都泛起了满月的光亮。
  •     据说有一种气质叫做“南生北长”,就是南方出生,北方长大。南方的温雅和北方的豪爽互相中和,会让一个人呈现特别舒服的气质。如果此人还受过良好教育,那么他(她)的文风多半兼具清雅和大气的品格。张晓风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余光中曾盛赞她的作品:“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这可能是她的作品受很多人喜欢的秘密。她写母爱。与冰心一样,她笔下的母爱无私;与冰心一样,她通过母爱表达对整个世界的善意。但不只如此,她还透过母爱,关注到自己的成长:“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只因为年轻啊·初绽的诗篇》)现在网上常有人讨论母爱的伟大,也常常有人讨论要不要做母亲,我常想这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当我们过于强调母爱的伟大,这伟大可能就会成为某种桎梏,让年轻女生望而却步。张晓风没有回避做母亲的艰难,但她细致的描写出成为母亲后自己看待世界眼光的变化。她写自然。写自然与艺术,自然与人生,自然与文化——都是大题目,但张晓风能举重若轻,让人不觉沉重,原因之一是她善用比喻。她把山坳里的春天风景比成画展:“其实更应该一提的也许是这画廊,百仞青山,千里涧水,勤读的清风翻阅每一页翠绿,照明设备则只架两盏大灯,白天的那盏叫太阳,晚上那盏叫月亮,终年展出,日夜不休。”(《只因为年轻啊·山的春、秋》)她写月光充盈,说自己是站在“月光超载的危桥上”(同上)。她写自己面对山水美景痴痴感动时:“对于山水,我这半生来做过的事也无非只是发愣发痴而已——也许还加一点反刍……把一路行来的记忆一茎一茎再嚼一遍,像一只馋嘴的羊。”(同上)比喻准确自然,让文章优美又不过分。初学写作者,例如中学生,常常会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美而绞尽脑汁用比喻,结果用力过度,读来往往有画蛇添足之感。而张晓风的比喻如清澈小溪汩汩而出,清新自然。她写故人。中学老师常常嘱咐学生写人要写出人物特点,要写出自己对笔下人物的情感,张晓风回忆文章就写得细腻又动人。除此以外,我觉得张晓风写人散文最打动我的她与笔下人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我们写一个人,常常会因为倾注了太多感情而导致笔下的形象失真,让人疑惑文章中的形象有多大程度是作者个人的偏见。我们能看出张晓风对笔下人物有真情实感,同时也因为作者用笔节制,留下了更多空间给读者细细品味。在语言上,与她的写景散文正相反,甚少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取而代之的是平实细致又流畅的叙事,描写时,多用白描,用速写勾画出人物剪影,同时特色毕现,这是真功夫,值得学习。例如她笔下的文学院长:“他总是妙语如珠。他瘦小清啜,表情不多,讲起笑话来,冷冷一张脸,却引得全车笑翻……”《只因为年轻啊·“浮生若梦啊!”他说》她写小情小绪。这是最难的,但也是散文很难回避的题材。写不好,容易被指责为矫情、小清新、小粉红,女作家尤其难以避免此类指责。而张晓风写此类题材,却能不落俗套,最能体现出余光中对她的评价:“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猜这是因为她从不写超出自己经历和学识背景的话。例如,她的《垃圾桶里的凤梨酥盒子》,写自己在加拿大旅游,偶然看到街边垃圾桶里有一个凤梨酥的空盒子,猜是台湾游客扔的,由此心里觉得暖暖的——他国遇同乡,不必相识亦有故人之感。作者进而想到,无论我们多么自诩为具备国际视野的人,猛然看到一个明显是乡人扔掉的纸盒,也会悟出自己对族人的依恋是多么深!文中的空盒子是垃圾,这题材小到不能再小了,而依恋之情也是不能更常见的题材了,然而张晓风写来,却能给读者一些新的看法,同时不觉突兀。这里多说一句,刨除表达不提,散文最考验作家的阅读视野和文学野心!某些“大散文”之所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原因多半在此,视野不够而野心太大,难免因底气不足而文气不够充盈!散文一旦声嘶力竭则美感全消,让人不想再读第二遍。从这个角度说,张晓风非常聪明,她在自己经验的范围内,对文章进行“深加工”,用贴切的表达、真诚的感悟、谦卑的态度,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文章“送”到读者的眼里、心里。《只因为年轻啊》这本集子,摘选了张晓风特别受人喜爱的散文篇章,虽然有几十篇之多,但也许你读后会意犹未尽!没关系,可以继续找她其它作品来读,她的作品是能打“开卷无悔”包票的那一类。
  •     很喜欢张晓风的这篇《只因为年轻》,恨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放得下,才会不觉爱恨。漠然不是伪装,是对过往的遗失和对现今的安然。如果你还能记起谁或谁还能记起你,那是值得欣然,这一段记忆必然有她不可言说的妙嫚。跟一个人关系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能需要感激,最怕四目相对无言的结局,有交集才有交流,交集越深,交流越激烈,这样才有可能被记忆吧。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年轻很美好,散文很棒!
  •     超喜欢张晓风的散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