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04974285
作者:程实
页数:331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现实主义而非理想主义的书,这本书质疑的,不是现实,而是人们对现实的理想化认识。
铁一般的现实是不会给金子般的幻想让步的,愿景未必就是现实,数据却不会撒谎。尽管人们对多元化的美丽前景还是念念不忘,但经济数据却早已把潮流渐变的信息悄悄深藏。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和读者一起,在数据海洋中闲心品味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幻,用数据挖掘和数据结构还原多元化退潮的经济真相。
在多元化的发展似乎成为人们对全球经济趋势达成的共识之时,一场全球经济多元化退潮的大戏拉开了序幕。一度霸权式微的美国悄然上演了经济逆袭的大戏,一度快速崛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却面临经济跌落深渊的危险,欧日经济在危机和复苏中挣扎,国际金融市场也动荡起伏,无论是美元、黄金、石油、股市,还是比特币,都表现得焦躁不安,趋势演化经常性、大幅度地背离主流预期。
本书着眼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中的退潮,通过数据分析、理论创新,对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多元化退潮大戏的主角——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与配角——欧洲和日本,以及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力求探寻多元化退潮的内在原因,展望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在其中应有的理性选择。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全球经济——多元化退潮
引言
2013年全球经济十大“误判”
科斯:大道无形 大爱无疆
全球经济自由落体?
无亮点复苏中的亮点
透过数据看趋势
政策“不折腾”是复苏的关键
叙利亚局势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战争阴影笼罩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前景黯淡
危险的南北逆转
竞争性宽松和结构性通缩
全球政策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三大趋势
2014年全球财政债务风险的新变化
危机结束了吗?
第二部分 美国经济——强权的逆袭
引言
美国经济何以强大?
美国经济又要衰退了吗?
美国经济的长期挑战
美国经济复苏是稳定的
美国银行业何以强势复苏
美国经济被五重低估
美国经济稳健复苏中尚有隐忧
新财政悬崖:老套路和新风险
美联储退出:旧闻中看新意
一分为二看美国货币政策
美联储的百年成绩单
值得敬佩的伯南克经济学
为什么不看好耶伦?
美国经济复苏进入压力测试阶段
2014年美国经济展望:下限稳固,上限难突
第三部分 新兴市场——崛起中的跌落
引言
新兴市场:概念的崩塌和体系的分化
新兴市场需审慎应对美国经济的双重领跑
五“失”风险恐将引发印度危机
客观认识新兴市场“危机”
QE3对中国未必利大于弊
保护主义针对中国的原因与对策
对中国债务危机的再思考
为什么中国通胀堪忧?
危机再反思:美国经济如何让中国经济变成了自己
中国经济何以应对增长失速?
险观“营改增”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他山之石”
“走出去”的兵法智慧:苹果新传奇的中国启示
中西政策三大差异
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人、铺、郡
中国经济需谨防“捧杀”
第四部分 欧日经济——黎明前的挣扎
引言
欧债危机的政治地理学
欧债危机已经结束了吗?
意大利政治乱局的偶然与必然
塞浦路斯危机暴露全球经济六大风险
欧债危机里的“艾普米修斯”
欧洲货币一体化不可逆转
从安倍经济学到安倍心理学
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有效吗?
安倍心理学的三成与三败
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教训
从安倍心理学到安倍经济学
第五部分 金融市场——共识的崩塌
引言
货币是靠不住的
DO/DO机制和美元逻辑
为什么美元贬值是内生稳定的?
警惕美元堰塞湖
汇市异动折射全球经济新变化
美元汇率需重新认识
金价暴跌的寓意
比特币逆袭的背后
防控比特币风险恰逢其时
比特币的货币反思
欧美股市收复危机失地的深层寓意
警惕股市与经济的“脱钩”
经济学家的预测管用吗?
值得中美政策高层细听的十大麦氏金言
后记

内容概要

程实,生于安徽,学于复旦,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程实以经济研究为业,以写作经济文章为趣,长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观察。所写文章理性中不失激情,阳刚中饱含柔情。数据之外,尽是心声。其文章文如其名,性真质纯,飘逸通达,好读耐读。
程实的写作,积年不辍,成果丰厚,拥趸甚众。《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第一财经日报》和《上海证券报》均常年开有其个人财经专栏。2003年至今,在各类财经学术期刊和专业报刊发表文章累计1400余篇,并被广泛转载。著有《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刀锋上起舞:直面危机的中国经济》。


 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是作者程实,贴一篇成书后的思考,供读者参考~从多元化退潮看中国经济变局程实眼界有多宽,气量就有多大。很多时候,恐慌并不是源于无知,而是源自短视和窄视,所以,越是连专业人士都有些恐慌的时候,越是应该放眼长期和全局看问题。2014年3月以来,“坏消息”接踵而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贬值,超日债事件打破刚性兑付魔咒,伦铜沪铜悍然跌停,上证股指跌破2000点整数关卡,出口数据明显趋冷,通缩压力悄然出现。如此背景下,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骤然升温,而突然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更让市场担忧深层加剧。值得强调的是,单看每个“坏消息”,杀伤力可能都是有限的,但它们的同时出现导致各类风险相互激化、相互加持,甚至开始对防控“系统性”风险的调控底线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笔者以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仅从中国看中国,是看不到风险形成全貌的,只有从全球看中国,才能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形成更全面和理性的认识。从全球看中国,中国经济现在碰到的种种问题既不是彼此孤立的,更不是中国独有的。如果将中国置于全局背景之中,那么,很容易发现,当下中国经济遭遇的困境是新兴市场整体趋弱的一个剪影,只不过相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中国经济的风险释放更加滞后一些,而且实事求是地看,也更加温和一些。具体而言:其一,人民币兑美元走弱是新兴市场货币集体走弱的滞后反应。根据Bloomberg的数据,截至2014年3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在一个月内贬值了1.3%,在24种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中排在贬值幅度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卢布兑美元4.38%和智利比索兑美元2.53%的贬值幅度。虽然人民币近一个月贬值幅度较大,但如果把时间范围拉长,就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出现的较晚、累计幅度也较小。根据Bloomberg的数据,在过去半年里,人民币兑美元仅略贬值0.32%,而24种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中有18种兑美元贬值。而根据BIS的数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了7.67%,在61种全球主要货币中排在升值幅度的第三位,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则大多数排在贬值榜前列,其中,南非兰特、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名义有效汇率分别贬值了17.65%、11.26%、10.07%和9.8%,分别排在61种货币贬值榜的第4、8、9和11位。其二,中国债务担忧加剧是新兴市场债务风险上升的一种表现。超日债事件加剧了市场对中国信用体系稳健度和潜在债务风险的担忧,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新兴市场整体债务违约风险都呈上升趋势,中国虽不例外,但也不格外醒目。本专栏2013年10月22日的文章《2014年全球财政债务风险的新变化》已经分析了新兴市场财政和债务风险相对凸显的态势,从数据看也的确如此,截至2014年3月11日,巴西、印尼、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俄罗斯和南非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2013年初上升了3.77、2.91、0.87、0.61、0.84、2.06、1.79和1.83个百分点,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期上升了0.88个百分点,上升幅度相对还算温和。而根据Bloomberg的数据,2014年3月10日,中国5年期主权CDS息差为93.15,明显低于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而同为金砖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5年期主权CDS息差则分别为230.57、175.25、198.66和230.66。其三,中国经济遇冷是新兴市场经济走弱的共生现象。从出口看,2014年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幅为-18.1%,低于近二十年17.96%的历史均速;而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最新的月度出口同比数据分别为3.79%、1.9%和2.48%,也大幅低于15.3%、15.16%和11.51%的历史均速。从工业看,2013年12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为9.7%,低于近20多年来13.23%的历史均速;而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最新的月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幅分别为-0.56%、-0.2%和-2.31%,不仅同为负值,还都低于6.63%、3.7%和2.55%的历史均速。从物价看,2014年2月中国CPI同比增幅为2%,增幅较2013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最新的月度CPI同比增幅分别为7.24%、6.2%和5.59%,增幅较2013年末分别下降了1.89、0.3和0.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和新兴市场面临着同样的境况,即宏观经济风险重心明显从“胀”的一侧明显向“滞”的一侧移动。从中国和新兴市场经济金融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新兴市场主要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的经济金融变化大方向是雷同的,只不过变化的时间、幅度和波动性有着较大的差异。大方向的趋同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必然,是全球经济多元化退潮的效应使然。多元化的退潮是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演化的核心趋势,这一趋势与2008-2012年多元化的涨潮形成鲜明的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普遍将全球经济结构失衡视作危机根源,多元化发展由此变成了毋庸置疑的市场共识。危机前几年,多元化的确在快速推进,发达国家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强势崛起。但2012年以来,随着新兴市场经济规模全球占比从危机前的43%蹿升至50%,“西退东进”余势殆尽,“东退西进”反而渐成趋势,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恢复,新兴市场国家却遭遇崛起瓶颈。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和金砖国家代表,中国经济既然在前期多元化涨潮时表现抢眼,那么,如今在多元化退潮时发生与新兴市场的共振也是不可避免的。值得强调的是,多元化的退潮并不是历史倒退、也不是短期偶然,而是危机后全球经济曲折前行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必然。最早于2011年6月15日本专栏文章《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一波三折”》中,笔者就分析了多元化退潮的逻辑:从信用缺失和补位的角度看,危机遵循着“金融市场微观信用崩塌——宏观主权信用补位并由此崩塌——货币信用补位并由此崩塌”的发展路径,而借由短板效应的发挥,危机震心区域则发生“美国到欧洲再到新兴市场”的转移。在随后一系列专栏文章中,笔者分别从美国去风险和新兴加杠杆的对比、美国折返跑战略的成功、美元堰塞湖的形成、新兴市场内在稳定性的缺失等一系列角度对多元化退潮提出了解释。无论原因如何,多元化的退潮已成现实,中国经济现状堪忧恰是退潮后问题不断暴露的表现。有鉴于此,从全局视角看中国经济现况和未来,需要有两种意识:一是务实识势的意识。多元化的确是长期发展方向,也是有益于全球和中国的好事,但好的事情,既不会必然发生,更不会立刻发生,中国需要正视多元化正在退潮的阶段现实,而不能对多元化抱有不切实际的憧憬。只有放下独善其身的过高期望,才不会有过大的失望,才不至于让唱空做空中国的失慎论调引发过度恐慌。二是顺势而为的意识。既然多元化的退潮已成阶段性趋势,中国经济更要强调和凸显经济发展的“中国标签”,把以人为核心的增长国策落到实处,让金融变为一池活水,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让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