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焰》书评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305122661
作者:(美)卢•里德(Lou Reed) 著
页数:1000页

朱白

《穿越火焰》是Lou Reed的歌词全集,既然被称作被称作美国地下音乐教父,就不应该仅仅是早年参加的“地下丝绒”乐队的一个名字,还应该是一种对艺术的态度和常年履行的行为操守。你不能既要当地下教父,又要当当弄臣或者小丑。那不科学。所有艺术到最后,都是玩儿赤诚的玩意儿。你说你炙热燃烧,你说你骚成一条狐狸,你说你变态,你说你扭曲到只想赚钱,你说你已经从没有安全感到如今的安全爆棚,你说你在地下感到压抑也要上来喘口气或者跟主流的混蛋们喝个交杯酒,你说你脑门上顶着“艺术”二字,你说你的那些没人看的作品的爹叫卡夫卡,你说生前不得志是你的墓志铭……无论怎样对面对生活,面对你的伙计们,面对你台下的观众,你的作品是否是带着一身赤诚劲儿,总可以让人一眼即知,那既唬不了人,也不会让人轻易走了眼,那是鉴定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的唯一标准。正如“你穿越火焰,他燃灼你的嘴唇……”这样的意象,从来没有固定所指和可以指代一切一样,Lou Reed的许多歌词都不应该做阐释方向的理解,如果能走进他所营造的奇特语境、怪诞空间,进而了解他在规定动作里的不同念头的表达背景,那已经是最富有善意和智力的阅读了。

Lou Reed: 在地狱里躺过一季的兰波 [猫]

少时第一次听Lou Reed,是摇滚合集里的“Carolin Says II”。那时候想搞到一首歌的背景知识,不太便捷,于是我盯着CD附带小书里的歌词反复看,想脑补歌词里那串明白无误的家暴事件有何前因后果,它是如此触目惊心,又赋予女主角Carolin一种尊严。多年后,我得知此歌出自一张在1973年商业惨败的的概念专辑《柏林》,也懂得了我听到的尊严之声有多么难得:Lou歌唱的往往是贩毒者、瘾君子、变性人、异装癖、同性恋、甚至杀人者这些常常在“正常人群”中丧失尊严的人物,甚至Carolin与她那相爱相杀的伴侣Jim也是滥用安非他命、生活混乱的底层浮萍。当对Lou有知遇之恩的安迪·沃霍尔,在他的“工厂”把这些边缘人捧成明星的时候,Lou这位瘾君子,也开始了他被摇滚乐拯救、同时记录真实人物、真实生活的艺术生涯。
Lou不像他另一位知遇之友David Bowie那般在曲风、形象上具有自觉的长线发展且始终闪耀的轨迹,他总是那副琢磨不透、高冷顽固的派头,戴上或者摘去他的招牌墨镜,你就算直视他的双眼也看不清真相。沃霍尔甚至给了我们机会:在“世界上最美丽的脸”系列影像里,我们不理解大屏幕中Lou那对漂亮、真挚的大眼睛背后,竟酝酿着那么多涉及死亡、凶杀、强暴、性乱、毒品的歌词。作为时常在歌词里提耶稣的人,他坦言把那些未受惩罚的罪恶写下来似乎就是一种罪恶,但有安迪的支持,他不怕做个不羁的诗人。他那让记者生畏的粗暴态度出了名,或许他更希望人们从歌里了解他,而不是提些蠢问题。董楠翻译的歌词全集《穿越火焰》,正满足了像我这样对这个特殊的美丽的灵魂好奇心不死的人。
Lou最青春时与John Cale等人在沃霍尔麾下做地下丝绒乐队,这短短几年,似乎决定了未来几十年摇滚乐的声音语法:《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让买过它的寥寥数人都组了自己的乐队,这可是推红U2等众多后辈乐队的制作人、氛围乐大师Brian Eno的评语;非常喧嚣的《White Light/White Heat》里把自己邮寄给女友却惨遭不幸的黑色故事中那个纯情少年(“The Gift”),是Lou送给敢于写阴郁题材的后辈们的礼物;Cale走后,换上Doug Yule的地下丝绒,头一张唱片《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对独立摇滚、低保真录音的影响持续至今,“The Murder Mystery”配乐诗朗诵般的晦涩大作,更让人惊叹Lou是不是那个在地狱躺过一季的兰波,我也由衷佩服能把这首歌词翻译出音乐等同效果的董楠;转投大厂牌“大西洋”的地下丝绒,以《Loaded》这张专辑证明,他们即使不谈性和毒品,做Beatles那种三分钟主流摇滚金曲,也毫无问题,哪怕歌词在悄悄反讽,Lou的嗓音介于猫王与列侬之间,玩世不恭,嚣张挑衅,却充满男性魅力,我们能在一年后Bowie致敬地下丝绒的“Queen Bitch”中听出他对偶像Lou的效仿。
尽管从沃霍尔那里学到煽风点火做噱头是工作的一部分,但Lou写那些边缘人物倒并非为了夺人视听,他们就是他认识的小李老张旺财阿明,只是阿明可能变了性,成为Lou的“女友”,并缪斯般启发他为《Coney Island Baby》写下美丽的歌……Lou与沃霍尔及其麾下“群星”的牵扯不止于此。沃霍尔被“工厂”收留的精神病患者枪杀,单飞后的Lou在Bowie为他制作的经典唱片《Transformer》中,留下甜蜜依恋的“Andy’s Chest”,尽管他们正渐行渐远。从未痊愈的沃霍尔最终去世后,1990年,Lou与Cale再度合作,创作出比沃霍尔的任何传记都言简意赅又直达核心的概念专辑《Songs for Drella》,线性叙述沃霍尔的一生。“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来看我?”Lou以沃霍尔的口气对自己说话,在整张唱片里倾吐他对老友怨恨又思慕的复杂感情。我想,董楠翻译Lou移情写下的“A Dream”,一定也移情体会到了Lou“尽管我看上去漫不经心,其实我在乎很多事情”(“Nobody But You”)的深情暗涌。
说到Cale,传闻乐队不和,是因为Cale有强烈的实验乐倾向,而Lou则较保守,这显然夸大了两人诧异,请看Lou为他1975年的实验噪音专辑《Metal Machine Music》写的唱片题注:“我生平所知的唯一一件严肃作品……它不是为你们预备的。”Lou一样是任性开发新声响的人。我在多年后Kurt Cobain与Lou的偶像威廉·巴勒斯合作的单曲《The "Priest" They Called Him》中听到了同样任性的吉他嘶鸣。给少数人听的音乐。
前文提到,Bowie是Lou音乐生涯中第二重要的人。尽管“工厂”群星还嫌年轻的Bowie不够时髦,但这位高呼“我是世界上第一个翻唱The Velvet Underground作品的人”的超级粉,证明Lou那些参与度很高的私人情绪歌,也适用于其他灵魂:Bowie在“Ziggy”巡演时期,把“I’m Waiting for the Man”这首情同巴勒斯《瘾君子》一书的惊世歌曲,唱得引人遐想这个被等待的男人是否也可能是位绝色男妓;Bowie在50岁生日演唱会上,邀请Lou同台表演“White Light/White Heat”,再把它演绎出等同于安非他命强度的性感;而我们,任何体验过自厌心理的现代人,听到“真是完美的一天,你让我忘了自己/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人,一个更好的人”(“Perfect Day”),都被戳中心事。
正如波德莱尔的巴黎和T·S·艾略特的伦敦,在个人肉体之毒与城市腐败之象上开出“恶之花”的Lou所持续描绘的纽约城,也展现了城市人的普遍心态。1989年的《New York》,愤世嫉俗的城市诗人Lou,不仅延续了过去作品里常用的以平静的同理心每小段词写一个人物的意象组合法(典型的有“Walk on the Wild Side”),而且放眼到社会病态、政治人物、民权领袖上,他更灰心,却也更犀利,他决不会把堕落的世界描绘成天堂,即便如此,这些歌词依然显露出Lou对奇异、幻想之物的浓厚喜好。Lou的纽约诗人尤其是布鲁克林区诗人的形象,后来被王颖和保罗·奥斯特记录在了电影《面有忧色》中。2003年,我听说Lou推出了一张向诗人Edgar Poe致敬的专辑《The Raven》,如今才有机会阅读到这整部摇滚音乐剧的歌词,Bowie,Laurie Anderson、斯蒂夫·布西密等亲朋好友都为Poe诗歌小说里那些人物献声。说起来,这也是Lou Reed这朵“恶之花”的归宗之旅吧。
本文发表于12月11日的《外滩画报》,版面有限,略有删减。好希望写的时候能在老李的文字间停留得更久些。董楠姐姐是偶像,嗯!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树屋钓月亮”。

写在穿越火焰入手后开封前

早知道董小姐出了本老李的歌词全集,但到方所见到实体被结结实实的震惊了-互补的两色线装,所有序言和原版册的对应封面,歌词全集不只包括的老李自己发表的作品甚至连写给nico的作品也一并收录,真正做到了全集(最后和金属共同出版的专辑是否包括在内还没细看),看董大微博“看着自己的书一本一本在亚马逊下架也不知什么年月能再版想想也挺牛逼的”瞬间后悔keith和kurt传记没及时入手。


 穿越火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