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平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5312453
作者:老舍
页数:269页

作者简介

老舍生在北平,他身上有浓厚的老北平味儿。此本是老舍先生的散文集。生动再现了老舍生活过的老北平景象。北平的秋、北平的夏、北平的风俗、北平的乡下、大杂院的人们,篇篇文字体现了老舍对北平的热爱与眷恋。沈继光摄影配图。“作家与故乡”丛书之三。

书籍目录

我的母亲
宗月大师
想北平
记懒人
北平的夏
北平的秋
夏日的暴风雨
北京的春节
北平的冬风
药集
端午节
北平的风景
吃莲花的
北平的风俗
避暑
大杂院的人们
写字
读书
西红柿
檀香扇
老北平
相片
婆婆话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之后
搬家
宝地
不远千里而来
科学救命
一九三四年计划
习惯
四位先生
“住”的梦

生日
北京的春风
北平的夏晨
大年三十
北平的乡下
小羊圈胡同和那里的小院子
渐渐失去的排场
我热爱新北京

编辑推荐

老舍的散文不外乎写景、记人、抒情、说文、论事几类,而且文中的细节又全是那么平凡,语言还朴素直白到平头百姓看了会觉得自己也是当大白话作家的料。《我的北平》一书收录的就是老舍先生的五十八篇散文作品。文学爱好者绝对不容错过!

章节摘录

宗月大师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作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  “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有一家熬制糖球糖块的作坊)再往里,是厕所味,与别的臭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问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己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败理智的。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尔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习惯上来说,大家总以为他不过能念念经,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绝对不会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他也嫖也赌。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作一点,能作一点便作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他的庙里不应佛事,赶到有人来请,他便领着僧众给人家去唪真经,不要报酬。他整天不在庙里,但是他并没忘了修持;他持戒越来越严,对经义也深有所获。他白天在各处筹钱办事,晚间在小室里作工夫。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是个在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大爷。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P8-12


 我的北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喜欢老舍的文字是没有理由的。记住老舍只是因为小学或是初中课本上的那篇《养花》。年少的我总不喜欢这类文字,平平淡淡,有时候还会用写平白直叙的句子,甚至很多文字还带有口语的味道。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真是太傻!不懂得欣赏中国文字的魅力,和老舍笔下对花草,对北平,对国家的深沉之爱。后来稍大了些,我依旧不懂这些文字。读书的时候,只喜欢那种莺莺燕燕的青春校园小说,比如郭敬明的青春哀伤小说,又比如韩寒的菱角分明而又犀利的小说,还有饶雪漫那种青春疼痛小说。那种年龄,大抵都喜欢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吧。 直到某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巴金的文字,才猛然发现原来中国近代作家的文字是一块被灰尘掩盖了的璞玉。那天我没心情复习学业,面对每日每夜不停地为高考而奋斗,我只是觉得想吐。日复一日,我感到自己的心在干枯,好像有人在从我体内汲取了什么,渐渐地我不去想为什么要学习,只是我就该这么做。但是不论怎么样,大脑还是做出了停止运转的指令。当时烦躁不安的我,随手拿起一本《高中推荐阅读文章》来看。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只有这些书。我不记得我看了巴金什么文字,只是记得写得是他文革时期被逼扫大街,被逼每日写检查的事情。当我看完的时候,泪水竟然低落在书上。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像白开水一样的叙事,却让我深受感动。而老舍也一样。我记得高中课本中他写的《想北平》其中有一句,我真想北平呀!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觉得深深地感动。就如这本《我的北平》一样,其中好几篇都是提到北平。老舍是深爱北平,但是当外敌带着异文化入侵北平而导致北平反正各种变化的时候,老舍也在其中一篇提到对北平的厌恶。可见他的爱不是一种溺爱或者宠爱,是真正的爱。因为爱北平这片土地,而对这片土地遭到文化侵害时而发生的糟糕改变表示厌恶和叹息。老舍说,有你死在我们前面,我们懂得了:作好要快呀,命是短的。涤洲,我说不出什么来了。我只能叫几声“好朋友”,哭着跑回青岛。人家说咱俩是一对儿,哎!!! 这是老舍写在他的好友涤洲死后的文章,以此记念他的好友。这样的文字如果是今日的作家写着,指不定有很多人评论说“基情满满啊~”但是我真的是为这样的情感而动容,不是什么兄弟,只是一种知己。而这种情感在现今的社会却无人理解。大家都习惯了快餐文化,治愈文化,故事你我他的文化。当然我不会一味苛求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平白文字,只是我觉得老舍的北平不只是他的北平,难道不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北平吗?虽然现今国家政局还算平稳,但是国民的素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真的完全失了中国味儿,你觉得呢?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放下这本书的感觉就好像从一个孤苦寒酸的老文人家中走出来,抹抹干净眼眶的泪,久久地仰头看着丛丛干枯树枝指向的苍白天空。
  •     平易近人
  •     老舍的文字确实好,不铺张奢华,情真意切,言之有物,特别希望将来儿子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而不是只会写空洞的作文。将来带他去北京玩之前,可以让他读这本书做铺垫。
  •     老舍好,但这本选集一般
  •     直接看长篇啊,这是节选
  •     别人写端午,无非是谈吃喝风景故乡,老舍也写,最后还要再加一段“一口鲜血喷出来,拉车人猝死在马路上。”,让人怎么都忘不掉。但他也有幽默的时候,《考而不死是为神》笑死人。
  •     第一次读老舍的文字,读的过程很享受,虽然整本书被我拉长到两个月才读完。文字很朴实,也幽默,读到某一个细节会让人开心大笑,就像相识某个故人,在跟他分享一些共同的爱好。正因如此,读完很想八一下老舍这个人,为什么会自杀,他的儿女现状如何?八完好后悔,原来他曾经婚外恋,原来他曾经置妻子儿女几年不顾,原来他自杀是因为文革期间外面被批斗,回家也被批斗……如果他一直保持小乙两岁尚未离家时的情怀,他的一生会不会有不同?
  •     真的悲伤其实以喜剧形式登场
  •     文字白开水,所谓的幽默也都很冷
  •     经过编辑的散文集,有些是从小说里硬摘了几段加上小标题来凑成一篇文章,让人不太舒服。但是老舍是好的。
  •     春住杭州,夏隐青城,秋居北平,这腊月天大概只能委身上海滩了吧.
  •     老北京风貌
  •     把一些散文、一些小说节选拼拼凑凑拿出来成一本书,编辑毫无诚意。文字也无趣,读了一半就索然无味,所谓的老舍幽默也无感。不否认老舍的文学成就,不过,《不远千里而来》讽刺王先生家有妻子还在外寻找爱人,真是呵呵,作者抛开妻子与赵女士风花雪月又作何理论?还讽刺别人。
  •     朴实
  •     从青木关到歌乐山一带等处,在我所认识的文友中要算吴组缃先生为最阔绰。他养着一口小花猪。据说,这小动物的身价,值六百元。 每次我去访组缃先生,必附带的向小花猪致敬,因为我与组缃先生核计过了:假若他与我共同登广告卖身,大概也不会有人出六百元来买。考而不死是为神。 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看,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
  •     平淡中自有真情~
  •     最朴素的生活
  •     童年时的各种似曾相识,光看到前几页的照片就要哭了。老舍的文字太幽默~
  •     读《我的北平》,被旧时北京的春夏秋冬深深打动,祁老人在什刹海砸吧的八宝荷叶粥,瑞宣在北海喝的一碗酸梅汤,妞子一夏不断的瓜果梨桃,小顺子冒着大雨买回的花椒大料煮豌豆,还有小顺儿妈给自己买的一朵晚香玉...日子虽然清苦,但总是被过得有滋有味。老舍先生笔下总是处处流露着对北平对新生活的向往,一种单纯深信不疑的向往。他是那样热爱生活,生活却并不爱他,所以他越热爱,读来便越觉心酸。
  •     那些轰轰烈烈的大文学家,大作家,冰,巴,茅,这个那个,没一个让我有一点共鸣。唯有老舍先生这四个字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夏末的下午,喝茶,看着先生的集子,感谢岁月里这位文人的赠予。
  •     找到了秋天北京的影子
  •     好~
  •     编得太差,读了一半就无兴味。
  •     正在看,太难过了,太难过了。
  •     一本围绕北平,但并不局限于写北平的散文集。结合那本《我这一辈子》基本可以勾勒出作者的形象:一个因热爱写作而以此谋生的写家。他不想鲁迅般为了救国救民写作,也不像郁达夫梁实秋等出身好的世家,才华横溢颇有大家风范。老舍更像是一个生活在北京胡同,懂得这里的好,也离不开这里的老土著。
  •     《我的理想家庭》《考而不死是为神》《谈教育》《鬼与狐》《住的梦》以及北京的x天系列比较不错 其他中规中矩
  •     人有趣,事情写的有味道,东西写的让人想把玩,有种北京人特有的劲儿!
  •     都说老舍的文字幽默,没觉出来,至少不是我的菜
  •     老舍笔下的北平简直是天堂,热闹也安静,田园也朴素,处处是树月月有庙会,有气场也充满浓浓人情味,故都的春天虽刮风,但夏天实在爱,暖暖凉凉,喝碗豆汁吃把糖豆,杂院赏花北海泛舟实在是美妙之极,更别说故都的秋了,花多果子多,各种可爱的果子简直把北平薰的香香的,简直要醉了
  •     老舍说话挺有意思的类~
  •     妙趣横生,老舍先生的“哼”真是太可爱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