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9-07
ISBN:9787108001221
作者:[美] 塞缪尔·P·亨廷顿
页数:533页

作者简介

研究政治发展的重要著作,特别是提出“政治稳定=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的著名公式。研究Huntington,此书必读,断不可只跟潮流去看《文明冲突论》而不看此书。

书籍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
第一章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政治差距
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洽秩序
社会势力和政治制度
政治之制度化的标准
政治制度与公共利益
政治参与:现代化与政治衰朽
现代化与政治意识
现代化与暴力
现代化和腐化
城乡差距:城市突破和绿色起义
政治稳定:公民政体与普力夺政体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美国与欧洲
之比较
现代化的三种类型
权威的合理化
结构的分离
都铎制度与大众参与
都铎政体和现代化中的社会
第三章 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权力、制度和政治现代化
传统政治体制
政策创制:改革对自由
团体同化:多元制对平等
国王的困境:成功对生存
嬗变
共存
维持
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
普力夺社会的根源
从寡头普力夺制度到激进普力夺制度:突破性军
事政变和作为改革者的军人
激进普力夺制度:社会势力和政治技巧
从激进普力夺制度到群众普力夺制度:否决政变
和军人的护卫作用
从普力夺体制到公民秩序:军人作为制度建设者
第五章 革命和政治秩序
通过革命实现现代化
革命发生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状况
城市与革命
游民无产阶级
产业工人
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农民与革命
革命联盟与民族主义
通过革命实现政治发展
共同体和政党
墨西哥
玻利维亚
列宁主义与政治发展
第六章 改革与政治变迁
改革的战略战术:费边主义、闪电战和暴力
改革:替代物还是催化剂?
改革对于城市知识分子是催化剂
改革对于农民是替代物
土地改革的政治
第七章 政党与政治稳定
现代化与政党
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共同体
无政党国家的脆弱性
强大之政党与政治之稳定
政党发展的过程
政党体制的适应性
绿色起义:政党体制与乡村动员
政党与城乡差距
通过民族主义斗争实现农村动员
通过党派竞争实现农村动员:民主制的保守派
两党竞争与选举农村化
组织的必要性
注释
索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表1 军事冲突(1958―1966)
表2 人均国民收入与暴力冲突(1958―1965)
表3 识字率和稳定
表4 经济迅速增长与政治动乱
表5 政治现代化:城乡权力和稳定的转变
表6 政治体制的类型
表7 独立时的制度发达状况
第三章 表1 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
表2 传统政治体制
表3 当代君主政体的各种类型
第五章 表1 劳工组织程度
第六章 表1 各派力量对政治变革的不同态度
表2 农村骚动的易发性
第七章表1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在独立后发生政变和政变
企图的统计
表2 政党力量与政党数量
表3 政党稳定性与政党数量
表4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军事政变成功的次数
(自1945年或自独立至1966年)
表5制度化的政党体制(1966年主要政党年龄在
30年以上者)

内容概要

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 (born April 18, 1927) is a political scientist known for hi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litary and the civil government, his investigation of coup d'etats, and his thesis that the central political actors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civilizations rather than nation-states. More recently, he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or his analysis of threats pos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modern-day immigration. He is a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Huntington came to prominence as a scholar in the 1960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a work which challenged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modernization theorists that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would bring about stable democracies in recently decolonized countries.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看完本书,感觉所有的社会变迁实质都是依靠权力而已,可以说是研究现代化(社会动员),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三者的关系。把现代化作为一个给定量,通过调节给定量,然后来研究制度与参与的关系。但是,社会可以变迁,朝着现代化迈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社会的发展跟科学技术一样不可逆转。政治呢?作者认为政治也需要适应现代化,这是符合逻辑的。但本质上来讲,政治不同,政治有自己的艺术----制度的缺失是权力分散的结果,制度后面隐藏着的就是权力,也可以说制度就是权力的间接体现,乱世制度会消失,权力的直接对抗就显示出来。所以政治的本质就是权力。权力的增大,维持,显示而已。权力后面潜伏的是一些哲学的命题,即:人是什么,人性是好的还是坏的,还是中性的或者说是恒古不变的?看完本书后,感觉权力就是悖论,现代化也有悖论。最有意思的是:合法与非法,好与坏,腐败与廉洁没有严格的界线,正义与非正义。这些例子书中罗列了好多。你可以认为美国政党的建立就是合法腐败。你可以认为现代的婚姻就是卖淫,合法卖淫。现代化,进化,可以摧毁好多东西,也可以创造好多。也就是说,按着这个逻辑,道德没有标准。道德只有适应。然而世人往往倾向于取其好的一面,贬低坏的一面。就像在所有的事情中一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图。政治体现的是权力,权力体现的是人性。如果事情都要刨根问底,会变得不近人情,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道德往往是这样。西方的逻辑,就是有开始就有结束,由低级到高级,变化发展是它恒古不变的话题。科学总是会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引出新的解决(创新)-----问题---创新,一旦开始,就只能向前。政治领域都一样。在中国道德经,易经等典籍中的八卦思想,正好诠释了事物的本质。即保守又改革,中庸而已。如果按照现代人接受的西方思想的观点,终极来说,人会像动物一样,被取代,并且一定比人更高级,更适应环境。为了解决本源和终极,开始和结束,好让这个过程不会无休止地下去,哲学家引用了上帝,一切从上帝开始,最总会回到上帝那里。但谁造了上帝?中国经典则不分开始和结束,或者不分。道德经开尊名义,道可道,非常道。什么也不做区分。因为你区分出了好的,就表示有坏的,有了开始,就有了结束,有了精英,自然就意味着有大众,有区分就有歧视。然而不区分什么便也没有。八卦里的两条鱼的界线不是固定的,随时有转化的趋势,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     充满智慧与洞见之作 来自Yak_老土国家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统治形式而是统治的有效程度。这与“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问题来源于政治制度与社会参政需求的不匹配,而传统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经历:集权、扩权、分权。该书存在的不足是:学术分析不严谨,缺乏内外部力量干预的关注。政治改革非一劳永逸,是个持续的动态进程。良好的政治秩序有赖于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同时也应具有司法公正,广泛的公民组织,及普遍道德意识。良好政治秩序是长期正向积累的过程。对于注重“民生”的社会共识,政治改良与社会改良并行,个人善意与良知的觉醒及对丑恶的抵制产生的作用虽然微小,却能在未来汇聚成合力,实现目标。……
  •     纯政治学问题,不喜欢的可以绕过,当然忍着读读也不错。大二开始,迷上了亨廷顿。提到亨廷顿,大多数人张口就是《文明冲突论》。我觉得如果让历史公正的评判亨廷顿实质的影响力,主要应该归功于这本《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是一本政治发展学的巨著。亨廷顿以大量的数据和例证来总结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他以一名学者最高的眼界,来看待世界。他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了形形色色的政体和民主道路。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如果我们伟大的毛大爷当时幸好读了此书,说不定文化大革命可以避免,中国可以早发展十年……可惜的是,八十年代,这本书才进入中国。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大潮,急需一套理论的指导,民主发展道路最终被固定,等你读完此书,说不定会质疑“邓爷爷是不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也只是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的成果,O(∩_∩)O哈哈~最喜欢的观点是:“威权政体更容易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权,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发展。”“贫困只能输出革命而不能输出民主。”“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美国模式,都是成功的统治模式。”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社会学,必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是80年代出版的,今日读之仍收获很大~
  •     亨廷顿的成名作,对现代化分析透彻,实例信手拈来,结合《旧制度与大革命》来读,效果更佳。
  •     囫囵吐枣,实在看不下去了,学术痛。
  •     很多年前读的,当时不甚了了,现在看来此书振聋发聩
  •     经典中的经典
  •     开阔的视野,有理有据。透过现象看本质。
  •     桂洪最近在读这本书,等他读完,我就不能肆意吹了
  •     看不懂政治的,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     读了两章
  •     在中国不懂政治是很难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以前在冬泳的时候,偶遇的一个交大教授对我说“假如你不去关心政治,政治就会来关心你”。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查了下包括这本书在内的那几本政治学名著的译者,他们都已经定居国外了。。。
  •     只读了革命和改革的有关部分,受益匪浅!
  •     政治科学经典著作,去“权利观念”的意识形态评价,研究政治结果,视野广泛。最后引用和索引居然有一百页…
  •     1989年出版的,也许,有些寓意吧。哎。。。
  •     保研时那道题......
  •     不如明文的终结
  •     会长哥哥推荐
  •     想打六星
  •     保守主义派经典著作
  •     这本书对许多政治的预见是失败的,但不妨碍它的优秀。如果提高政治参与度的同时使政治体制和参与者和谐一致、互为补充始终是一个政治学难题
  •     这本书真的挺好,可是读起来真的好累。。好累啊。。
  •     亨廷顿能够将制度化、政治稳定还有政治参与这几个看似无联系的因素加以阐述,并建构起自己的一套理论,几乎洞穿了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
  •     非常好的Vic2指导攻略
  •     这才是亨氏的巅峰之作
  •     书的营养价值高,可是翻译得太差
  •     政治观点上无法认同,治学水准确实大牛.
  •     唾弃马克思幼稚的共产国际脑残粉——亨廷顿。
  •     开篇名义,很遗憾没能坚持读完,下次一定好好看。
  •     为什么现代化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秩序与自由哪个更为重要?怎样才能带来政治稳定?西式民主是不是唯一出路?亨氏解读。
  •     经典。书中观点在当今有实例,由此可见作者的前瞻性
  •     民主不是褒义词,而只是与具体时间具体国度相联系的政治现象。亨廷顿的描写方式类似于万历十五年,撇开了词汇被人为赋予的光环,就事论事。
  •     对于复杂纷乱的历史梳理得很清晰,如果有经济学内容加入的话,可能对于历史发展能看得更远。
  •     论中国式普力夺社会
  •     真的不错,比较美国与英国那段
  •     经典,鞭辟入里,观点独到,理论相当有普遍性,也在政治实践中被验证…
  •     稳定第一;政治稳定性、政府有效性、合法性、组织性;*发展中国家政体:君主制、普力夺(军人)、革命政体;政治变革与经济变革的配合;组织复杂性与制度化程度;*普力夺:南美、非洲、东南亚(制度化程度较低但政治参与度较高的情况)
  •     是有自己想法的。对比刚刚读过的一本中国学者写的。。。没有出书的能力就别浪费纸张浪费我时间好吗
  •     政治学巅峰之作
  •     绝对经典 大师就是大师
  •     八七年三联出版版本的翻译有股令人喜欢的文气。非常好。
  •     周四作报告,介绍这本巨著,表示鸭梨很大……
  •     好书,值得细细品读,很适合当前的中国。
  •     最欣赏的国政类书籍之一
  •     我们年轻人应该多读读亨廷顿和福山啊,只有宏大才能孕育理想啊
  •     列举了精英阶层和平民阶层的种种关系和转化的可能性。作者似乎同意即使不能达到理想的制度化,暂时的政治稳定也是权宜之计,但是因此选择集权并不让人信服,难道是像冉阿让那样,在脱离恶之前必须再向恶前进一步吗?深度不够。
  •     写论文读的……
  •     他对于现代化的解读可以说是很透析的,至少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国家西方化或者现代化之后都可以走向繁荣。
  •     好多右派金句,好多政治不正确的理论,虽不普世,但很精彩。
  •     为什么有人把这本书打上政治哲学的标签⋯⋯这不是标标准准的political science作品嘛⋯⋯ 《文明的冲突》之后看的第二本亨廷顿,被书中观点吸引,更被旁征博引的写作方式震撼。有的书评写这是亨廷顿之所以为亨廷顿的大作,果真入此。这本书恰恰是牺牲了政治哲学中的价值判断,将西方民主和共产党政权的统一性进行了刻画的作品啊。让人看到民主在后发国家可能的代价。
  •     很有现实意义的一本书,亨廷顿的经典之作。
  •     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动荡根源于政治差距的存在;上升到自然法的高度分析欧美现代化之差异的根源;改革难,难于上青天;主张一党制的解决方案,但最推崇的还是两党制。真正的政治学大家首先必是真正的历史学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