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典(全套50册)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806017463
作者:查尔斯·爱略特 编
页数:20400页

作者简介

《哈佛经典》中英文目录
第1卷
His Autobiography, by Benjamin Franklin
Journal, by John Woolman
Fruits of Solitude, by William Penn
《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著
《乔治·沃尔曼日记》[美] 乔治·沃尔曼/著
《痛思录》[美]威廉·配恩/著
第2卷
The Apology, Phado and Crito of Plato
The Golden Sayings of Epictetus
The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
《柏拉图对话录:辩解篇、菲多篇、克利多篇》[希腊]柏拉图/著
《爱比克泰德金言录》[希腊] 爱比克泰德/著
《沉思录》 [罗马] 马库思·奥勒留/著
第3卷
Essays, Civil and Moral & The New Atlantis, by Francis Bacon
Areopagitica & Tractate on Education, by John Milton
Religio Medici, by Sir Thomas Browne
培根论说文集及新阿特兰蒂斯 [英]弗兰西斯·培根/著
米尔顿论出版自由与教育 [英]约翰·米尔顿/著
虔诚的医生 [英]托马斯·布朗爵士
第4卷
Complete Poems Written in English, by John Milton
约翰·米尔顿英文诗全集 [英]约翰·米尔顿/著
第5卷
Essays and English Traits, by Ralph Waldo Emerson
《爱默生文集》[美]拉夫·沃尔多·爱默生/著
第6卷
Poems and Songs, by Robert Burns
《伯恩斯诗歌集》 [苏格兰]罗伯特·伯恩斯/著
第7卷
The Confessions of Saint Augustine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by Thomas à Kempis
《忏悔录》 圣奥古斯丁/著
《效法基督》 托玛斯·坎皮斯/著
第8卷
Agamemnon, The Libation-Bearers, The Furies & Prometheus Bound of Aeschylus
Oedipus the King & Antigone of Sophocles
Hippolytus & The Baccha of Euripides
The Frogs of Aristophanes
《希腊戏剧》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尤里皮德斯、阿里斯托芬/著
第9卷
On Friendship, On Old Age & Letters, by Cicero
Letters, by Pliny the Younger
《论友谊、论老年及书信集》[罗马]西塞罗/著
《书信集》[罗马](小)普林尼/著
第10卷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
第11卷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物种起源论》[英]查尔斯·达尔文/著
第12卷
Lives, by Plutarch
《比较列传》[希腊]普卢塔克/著
第13卷
AEneid, by Vergil
《伊尼亚德》[罗马]维吉尔/著
第14卷
Don Quixote, Part 1, by Cervantes
《唐吉珂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
第15卷
The Pilgrim"s Progress, by John Bunyan
The Lives of Donne and Herbert, by Izaak Walton
《天路历程》[英]班扬/著
《多恩与赫伯特生平》 [英]艾萨克·沃顿/著
第16卷
Stori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天方夜谭》[英]爱德华·威廉·兰讷/译
第17卷
Fables, by Aesop
Household Tales, by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Tales,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民间传说与寓言》 伊索、格林、安徒生/著
第18卷
All for Love, by John Dryden
The School for Scandal, by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She Stoops to Conquer, by Oliver Goldsmith
The Cenci,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A Blot in the "Scutcheon, by Robert Browning
Manfred, by Lord Byron
《英国现代戏剧》 [英]德莱顿;谢里丹;歌德史密斯;雪莱;勃郎宁;拜伦
第19卷
Faust, Part I, Egmont & Hermann and Dorothea, by J.W. von Goethe
Dr. Faustus, by Christopher Marlowe
《浮士德(第一幕)》 [德]歌德/著
《浮士德博士》 [英] 克里思托福·马洛/著
第20卷
The Divine Comedy, by Dante Alighieri
《神曲》[意]但丁/著
第21卷
I Promessi Sposi, by Alessandro Manzoni
《许婚的爱人》[意]曼佐尼/著
第22卷
The Odyssey of Homer
《奥德赛》[希腊]荷马/著
第23卷
Two Years before the Mast, by Richard Henry Dana, Jr.
《两年水手生涯》[美](小)达纳/著
第24卷
On Taste, On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 A Letter to a Noble Lord, by Edmund Burke
《伯克文集》 [英]爱德蒙·伯克/著
第25卷
《穆勒文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
《卡莱尔文集》 托马斯·卡莱尔/著
Autobiography & On Liberty, by John Stuart Mill
Characteristics, Inaugural Address at Edinburgh & Sir Walter Scott, by Thomas Carlyle
第26卷
Life Is a Dream, by Pedro Calderón de la Barca
Polyeucte, by Pierre Corneille
Phadra, by Jean Racine
Tartuffe, by Molière
Minna von Barnhelm, by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Wilhelm Tell, by Friedrich von Schiller
《欧洲大陆戏剧》 卡尔德隆;高乃依;拉辛;莫里哀;莱辛;席勒/著
(该帖作者修改过1次,最后修改于2007-01-02 18:38:48)
------------------------------
1,牢记我是襄院人,我深爱着我的母校!(Falling in love with XiangYuan !)
2,在母校面前,在知识海洋的岸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都是学生。
3,历史是公正理智的,在历史面前,我们会明白进取心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真正的良心,因为人类还要把眼光放到未
来,放到更广阔的宇宙生存空间.
4楼 楼主:宁静~致远 2007-01-02 18:35 引用 回复 编辑
第27卷
English Essays: Sidney to Macaulay
《英国名家随笔》 菲利浦·锡德尼;本·简森;亚伯拉罕·考利;约瑟夫·爱迪生;里查德·斯迪尔;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约翰逊;休谟;西尼·史密斯;柯勒律治;威廉·哈兹利特;韩特;兰姆;德·昆西;雪莱;马库莱
第28卷
Essays: English and American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 萨克雷;纽曼;阿诺德;罗斯金;白芝皓;赫胥黎;佛里曼;斯蒂文森;钱宁;爱伦。坡;梭罗;洛威尔
第29卷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by Charles Darwin
《比格尔号上的旅行》 [英] 查尔·达尔文/著
第30卷
Scientific Papers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 法拉第;赫姆霍尔兹;汤姆森 ;纽科姆;盖基/著
第31卷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venuto Cellini
《契里尼自传 》[意]本维努托·契里尼/著
第32卷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文学和哲学名家随笔》(法国、德国、意大利卷)蒙田;布沃;勒南;拉辛;席勒;康德;马志尼;拜伦;歌德/著
第33卷
Voyages and Travels: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现代著名航海与旅行记》 希罗多德;德雷克;吉尔伯特;雷利/著
第34卷
Discourse on Method, by René Descartes
Letters on the English, by Voltaire
On the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 & Profession of Faith of a Savoyard Vicar, by Jean Jacques Rousseau
Of Man, Being the First Part of Leviathan, by Thomas Hobbes
《法国和英国著名哲学家》 笛卡尔;伏尔泰;罗素;霍布斯/著
第35卷
The Chronicles of Jean Froissart
The Holy Grail, by Sir Thomas Malory
A Description of Elizabethan England, by William Harrison
《见闻与传奇》 傅华萨;马洛尼;哈里森/著
第36卷
The Prince, by Niccolo Machiavelli
The Life of Sir Thomas More, by William Roper
Utopia, by Sir Thomas More
The Ninety-Five Thesis, Address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by Martin Luther
《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著
《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马丁·路德/著
第37卷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by John Locke
Three Dialogues Between Hylas and Philonous in Opposition to Sceptics and Atheists, by George Berkeley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by David Hume
《17、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 洛克;伯克利;休谟/著
第38卷
The Oath of Hippocrates
Journeys in Diverse Places, by Ambroise Paré
On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 by William Harvey
The Three Original Publications on Vaccination Against Smallpox, by Edward Jenner
The Contagiousness of Puerperal Fever, by Oliver Wendell Holmes
On the Antiseptic Principle of the Practice of Surgery, by Joseph Lister
Scientific Papers, by Louis Pasteur
Scientific Papers, by Charles Lyell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医学、外科学和地质学》 帕雷;哈维;詹纳;霍姆斯;利斯特;巴斯德;赖尔/著
第39卷
Prefaces and Prologues
《名著之前言与序言》卡克斯顿;喀尔文;哥白尼;诺克斯;斯宾塞;莱利;培根;
第40卷
English Poetry I: Chaucer to Gray
英文诗集(卷I):从乔叟到格雷
第41卷
English Poetry II: Collins to Fitzgerald
英文诗集(卷II):从科林斯到费兹杰拉德
第42卷
English Poetry II: Collins to Fitzgerald
英文诗集(卷III):从丁尼生到惠特曼
第43卷
American Historical Documents: 1000-1904
美国历史文件:1000-1904
第44卷
Confucian: 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Hebrew: Job, Psalms & Ecclesiastes
Christian I: Luke & Acts
圣书(卷一):孔子;希伯来书;基督圣经(I)
第45卷
Christian II: Corinthians I & II & Hymns
Buddhist: Writings
Hindu: The Bhagavad-Gita
Mohammedan: Chapters from the Koran
圣书(卷二):基督圣经(II);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
第46卷
Edward the Second, by Christopher Marlowe
Hamlet, King Lear, Macbeth & The Tempes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I):
爱德华二世 马洛/著
哈姆雷特,利尔王,麦克白,暴风骤雨 莎士比亚/著
第47卷
The Shoemaker's Holiday, by Thomas Dekker
The Alchemist, by Ben Jonson
Philaster, by Beaumont and Fletcher
The Duchess of Malfi, by John Webster
A New Way to Pay Old Debts, by Philip Massinger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II):德克;约翰逊;博蒙特;佛莱彻;韦伯斯特;马辛加/著
第48卷
Thoughts, Letters & Minor Works, by Blaise Pascal
帕斯卡文集 帕斯卡/著
第49卷
Epic & Saga: Beowulf, The Song of Roland, The Destruction of Dá Derga's Hostel & The Story of the Volsungs and Niblungs
史诗与传说
贝奥武甫
罗兰之歌
鞑德嘎旅店的毁灭
沃尔松和尼贝龙根之歌
第50卷
Lectures on the Harvard Classics
哈佛经典讲座

书籍目录

THE PILGRIM'S PROGRESS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S APOLOGY  THE PILGRIM'S PROGRESS,IN THE SIMILITUDE OF A DREAM  THE CONCLUSION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S APOLOGY  THE PILGRIM'S PROGRESS,IN THE SIMILITUDE OF A DREAM  THE AUTHOP VINDICATION OF HIS PILGRIM,FOUND AT THE END OF HIS HOLY WARTHE LIFE OF OR.DONNETHE LIFE OF MR.GEORGE HERBERT

编辑推荐

《哈佛经典(全套50册)》:“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就像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学院,或者中国山东曲阜的"杏坛",哈佛已经取得人类文化教育上的"经典"地位。从1636年建校至今,哈佛已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奖获奖者。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纪录。在3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所有的专业领域中都追求着独一无二的名牌大学的水平,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最好的大学排行榜中长年位居榜首。它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在全美500家最大的财团中有2/3的决策经理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星光璀璨的哈佛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从哈佛毕业而负有盛名的学者有: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和物理学界的先驱胡刚复,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陈寅恪,作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美籍中国电子专家王安、建筑专家贝聿铭等等。哈佛人以"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而自豪。在1775-1783年这8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当年的毕业生。如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55年毕业于哈佛。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的统帅,其司令部也曾设在这里。而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等人均荣获哈佛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哈佛经典》与哈佛的魅力为什么能从哈佛走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事实上,哈佛开启了美国人文学为中心的教育传统。哈佛的校训是用拉丁文写的,译成中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哈佛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的人文理性的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永远的智慧,所以在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迷狂;二是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折服人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这两个原则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保证了哈佛能够在一个伟大的谱系中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永久地激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渴望和梦想。哈佛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哈佛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迹。所谓代表,所谓奇迹,在于这个大学传授给学子的生命精神以及方法本身。哈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产物。自由、辩论、模拟现实乃至就是现实本身的案例,头脑的风暴和实践的打磨,需要你知识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你实践的应变,还有你的坚忍。仿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哈佛现代地再生。这个过程是一个塑造的程序,走过这个程序,学生就变得与众不同。那么,这个大学如何看待人类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形塑哈佛的精英?显然,知识、方法和人的互动构成了哈佛的奇迹。奇迹从来都是可以解释的。除非你放弃解释。哈佛将人类几十个世纪积累的知识作为哈佛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升华出所谓的奇迹与魅力。而将哈佛的魅力承载起来的,就是《哈佛经典》。50卷的《哈佛经典》是哈佛学子如此优秀的基础。因为哈佛大学的影响力和几百年来学子的贡献力,自1901年问世至今,《哈佛经典》已经成为西方家庭的必备藏书,是西方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权威读物。在《哈佛经典》这部丛书里,你会看到精英的文化本质。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哈佛经典》,笔者的大脑总是涌出一些意象。是美国的风格,可以入画,但浮萦着一种情绪。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文字已经进入哈佛经典,而我的奇怪在于,为什么眼前全是美国的意象?……我更愿意想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壁炉中的木柴燃烧的火光里,富兰克林捧着书的专注,或者时光迤俪地行来,二战时候,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或者还可以是林肯斜躺在客店的床上,演算着《几何原本》,或者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经典是世界所有文明的经典,但哈佛的编辑则使之富有美国的精神。走进《哈佛经典》《哈佛经典》是一套反映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思想性读物。《哈佛经典》,由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任主编,联合哈佛大学及美国其他名校100多位享誉全球的教授历时4年完成。该套丛书自1901年问世至今,畅销100年。与其他名著丛书只是将人类史上百部或50部名著列入一个系列不同,《哈佛经典》旨在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最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以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在哈佛以全班第二名毕业,留校任教,1869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时,年仅35岁,任期达40年(1869-1909)之久。爱略特来自哈佛并了解哈佛,更热爱哈佛,在此期间,他大胆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选修课程,增辟三所学院,改善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水准,使哈佛的教职员工增加10倍,学生增加4倍,哈佛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因此,他也重塑了哈佛。1890年,爱略特被任命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大力改革美国中学教育的课程。正是半个世纪成功的教育生涯使爱略特知道,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应当具备那些知识与那些素养。于是,他开始编篡哈佛经典,解密哈佛魅力的来源。1909年,任《哈佛经典》(五尺丛书)主编。听爱略特的自序更能把握一个使命感和理想主义者的行为。“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概念上的文化人提供获取所必需的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我打算对这座宝藏进行认真筛选,以让每个在心智上积极进取的美国家庭好好利用,尽管他们早期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因此,我们选编《哈佛经典》的目的与其他各类系列丛书大相径庭,他们只不过是选上100本或50本世界上最好的书籍而已,那样最多只是向善于思考的读者奉献了一幅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实、锤炼和升华的历史长卷。”从学科领域来看,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宗教、游记、自然科学、政府与政治、教育、评论、戏剧、叙事和抒情诗、散文等各大学科领域。从文化的代表性来看,展现了希腊、罗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苏格兰、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也撷取了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文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年代来看,从最古老的宗教经典和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到东方、意大利、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英国、德国、拉丁美洲的中世纪文化,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到意大利、法国三个世纪、德国两个世纪、英格兰3个世纪和美国更多世纪的现代文明;从特色来看,她纳入了17、18、19世纪科学发展的最权威文献;收集了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随笔、历史文献、前言、后记,为读者进入某一学科领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哈佛大学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哈佛经典》的价值。

内容概要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就像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学院,或者中国山东曲阜的"杏坛",哈佛已经取得人类文化教育上的"经典"地位。
从1636年建校至今,哈佛已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奖获奖者。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纪录。在3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所有的专业领域中都追求着独一无二的名牌大学的水平,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最好的大学排行榜中长年位居榜首。它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在全美500家最大的财团中有2/3的决策经理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星光璀璨的哈佛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从哈佛毕业而负有盛名的学者有: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和物理学界的先驱胡刚复,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陈寅恪,作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美籍中国电子专家王安、建筑专家贝聿铭等等。
哈佛人以"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而自豪。在1775-1783年这8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当年的毕业生。如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55年毕业于哈佛。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的统帅,其司令部也曾设在这里。而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等人均荣获哈佛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哈佛经典》与哈佛的魅力
为什么能从哈佛走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哈佛开启了美国人文学为中心的教育传统。哈佛的校训是用拉丁文写的,译成中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哈佛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的人文理性的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永远的智慧,所以在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迷狂;二是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折服人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这两个原则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保证了哈佛能够在一个伟大的谱系中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永久地激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渴望和梦想。
哈佛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哈佛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迹。
所谓代表,所谓奇迹,在于这个大学传授给学子的生命精神以及方法本身。
哈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产物。自由、辩论、模拟现实乃至就是现实本身的案例,头脑的风暴和实践的打磨,需要你知识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你实践的应变,还有你的坚忍。仿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哈佛现代地再生。这个过程是一个塑造的程序,走过这个程序,学生就变得与众不同。
那么,这个大学如何看待人类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形塑哈佛的精英?显然,知识、方法和人的互动构成了哈佛的奇迹。
奇迹从来都是可以解释的。除非你放弃解释。
哈佛将人类几十个世纪积累的知识作为哈佛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升华出所谓的奇迹与魅力。
而将哈佛的魅力承载起来的,就是《哈佛经典》。50卷的《哈佛经典》是哈佛学子如此优秀的基础。因为哈佛大学的影响力和几百年来学子的贡献力,自1901年问世至今,《哈佛经典》已经成为西方家庭的必备藏书,是西方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权威读物。在《哈佛经典》这部丛书里,你会看到精英的文化本质。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哈佛经典》,笔者的大脑总是涌出一些意象。是美国的风格,可以入画,但浮萦着一种情绪。
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文字已经进入哈佛经典,而我的奇怪在于,为什么眼前全是美国的意象?……
我更愿意想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壁炉中的木柴燃烧的火光里,富兰克林捧着书的专注,或者时光迤俪地行来,二战时候,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或者还可以是林肯斜躺在客店的床上,演算着《几何原本》,或者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
经典是世界所有文明的经典,但哈佛的编辑则使之富有美国的精神。
走进《哈佛经典》
《哈佛经典》是一套反映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思想性读物。
《哈佛经典》,由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任主编,联合哈佛大学及美国其他名校100多位享誉全球的教授历时4年完成。该套丛书自1901年问世至今,畅销100年。与其他名著丛书只是将人类史上百部或50部名著列入一个系列不同,《哈佛经典》旨在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最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以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
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在哈佛以全班第二名毕业,留校任教,1869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时,年仅35岁,任期达40年(1869-1909)之久。爱略特来自哈佛并了解哈佛,更热爱哈佛,在此期间,他大胆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选修课程,增辟三所学院,改善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水准,使哈佛的教职员工增加10倍,学生增加4倍,哈佛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因此,他也重塑了哈佛。1890年,爱略特被任命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大力改革美国中学教育的课程。
正是半个世纪成功的教育生涯使爱略特知道,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应当具备那些知识与那些素养。于是,他开始编篡哈佛经典,解密哈佛魅力的来源。1909年,任《哈佛经典》(五尺丛书)主编。
听爱略特的自序更能把握一个使命感和理想主义者的行为。"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概念上的文化人提供获取所必需的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我打算对这座宝藏进行认真筛选,以让每个在心智上积极进取的美国家庭好好利用,尽管他们早期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因此,我们选编《哈佛经典》的目的与其他各类系列丛书大相径庭,他们只不过是选上100本或50本世界上最好的书籍而已,那样最多只是向善于思考的读者奉献了一幅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实、锤炼和升华的历史长卷。"
从学科领域来看,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宗教、游记、自然科学、政府与政治、教育、评论、戏剧、叙事和抒情诗、散文等各大学科领域。
从文化的代表性来看,展现了希腊、罗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苏格兰、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也撷取了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文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年代来看,从最古老的宗教经典和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到东方、意大利、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英国、德国、拉丁美洲的中世纪文化,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到意大利、法国三个世纪、德国两个世纪、英格兰3个世纪和美国更多世纪的现代文明;
从特色来看,她纳入了17、18、19世纪科学发展的最权威文献;收集了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随笔、历史文献、前言、后记,为读者进入某一学科领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哈佛经典》的价值。
胡适先生称《哈佛经典》为"奇书":"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又名《哈佛丛书》,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赵元任先生更加认同《哈佛经典》:"我浏览了《哈佛经典》(Harvard Classics),虽然我想不久离开芝加哥,我仍然买了一套《哈佛经典》。"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先生向学生推荐:"《哈佛经典》是美国哈佛大学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著名教授们经多年选择确定的人类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清单。学习这些著名,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些人文学术著作,包括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文学、戏剧、经济学等各方面内容。向我国大学生介绍这份清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他们平时读什么书,可能具备什么人文知识,他们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胡适先生称《哈佛经典》为“奇书”:“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又名《哈佛丛书》,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赵元任先生更加认同《哈佛经典》:“我浏览了《哈佛经典》(Harvard Classics),虽然我想不久离开芝加哥,我仍然买了一套《哈佛经典》。”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先生向学生推荐:“《哈佛经典》是美国哈佛大学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著名教授们经多年选择确定的人类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清单。学习这些著名,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些人文学术著作,包括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文学、戏剧、经济学等各方面内容。向我国大学生介绍这份清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他们平时读什么书,可能具备什么人文知识,他们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新华社《新华网》

章节摘录

The same necessity which secures the rights of person and property against the malignity or folly of the magistrate, determines the form and methods of governing, which are proper to each nation, and to its habit of thought, and nowise transferable to other states of society. In this country, we are very vain of ou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which are singular in this, that they sprung, within the memory of living men, from the character and condition of the people, which they still express with sufficient fidelity ,-and we ostentatiously prefer them to any other in history. They are not better, but only fitter for us. We may be wise in asserting the advantage in modern times of the democratic form, but to other states of society, in which religion consecrated the monarchical, that and not this was expedient. Democracy is better for us, because the religious sentiment of the present time accords better with it. Born democrats, we are nowise qualified to judge of monarchy, which, to our fathers living in the monarchical idea, was also relatively right. But our institutions, though in coincidenc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age, have not any exemption from the practical defects which have discredited other forms. Every actual State is corrupt. Good men must not obey the laws too well. What satire on government can equal the severity of censure conveyed in the word politic, which now for ages has signified cunning, intimating that the State is a trick?The same benign necessity and the same practical abuse appear in the parties into which each State divides itself of opponents and defender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Parties are also founded on instincts, and have better guides to their own humble aims than the sagacity of their leaders. They have nothing perverse in their origin, but rudely mark some real and lasting relation. We might as wisely reprove the east wind, or the frost, as a political party, whose members, for the most part, could give no account of their position, but stand for the defence of those interests in which they find themselves. Our quarrel with them begins, when they quit this deep natural ground at the bidding of some leader, and, obeying personal considerations, throw themselves into the maintenance and defence of points, nowise belonging to their system. A party is perpetually corrupted by personality. Whilst we absolve the association from dishonesty, we cannot extend the same character to their leaders. They reap the rewards of the docility and zeal of the masses which they direct. Ordinarily, our parties are parties of circumstance, and not of principle; as, the planting interest inconflict with the commercial; the party of capitalists, and that of operatives; parties which are identical in their moral character, and which can easily change groun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upport of many of their measures. Parties of principle, as, religious sects, or the party of freetrade, of universal suffrage, of abolition of slavery, of abolition of capital punishment, degenerate into personalities, or would inspire enthusiasm. The vice of our leading parties in this country (which may be cited as a fair specimen of these societies of opinion) is, that they do not plant themselves on the deep and necessary grounds to which they are respectively entitled, but lash themselves to fury in the carrying of some local and momentary measure, nowise useful to the commonwealth. Of the two great parties, which, at this hour, almost share the nation between them, I should say, that, one has the best cause, and the other contains the best men. The philosopher, the poet, or the religious man will, of course, wish to cast his vote with the democrat, for free-trade, for wide suffrage, for the abolition of legal cruelties in the penal code, and for facilitating in every manner the access of the young and the poor to the sources of wealth and power. But he can rarely accept the persons whom the so-called popular party propose to him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se liberalities. They have not at heart the ends which give to the name of democracy what hope and virtue are in it. The spirit of our American radicalism is destructive and aimless: it is not loving, it has no ulterior and divine ends; but is destructive only out of hatred and selfishness.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nservative party, composed of the most moderate, able, and cultivated part of the population, is timid, and merely defensive of property. It vindicates no right, it aspires to no real good, it brands no crime, it proposes no generous policy, it does not build, nor write, nor cherish the arts, nor foster religion, nor establish schools, nor encourage science, nor emancipate the slave, nor befriend the poor, or the Indian, or the immigrant. From neither party, when in power, has the world any benefit to expect in science, art, or humanity, at all commensurate with the resources of the nation.


 哈佛经典(全套50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艾略特寄语: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概念上的文化人提供获取所必需的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我打算对这座宝藏进行认真筛选,以让每个在心智上积极进取的美国家庭好好利用,尽管他们早期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因此,我们选编《哈佛经典》的目的与其他各类系列丛书大相径庭,他们只不过是选上100本或50本世界上最好的书籍而已,那样最多只是向善于思考的读者奉献了一幅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实、锤炼和升华的历史长卷。全套书原版下载或者在线阅读:http://bbs.en8848.com.cn/thread-42026-1-1.html
  •     目录: 第1卷 《富兰克林自传》《乔治•沃尔曼日记》《痛思录》第2卷 《柏拉图对话录:辩解篇、菲多篇、克利多篇》《爱比克泰德金言录》《马库思•奥勒留沉思录》第3卷 《培根论说文集及新特兰蒂斯》《米尔顿论出版自由与教育》《托马斯•布朗“虔诚的医生》第4卷 《约翰•米尔顿英文诗全集》第5卷 《爱默生文集》第6卷 《伯恩斯诗歌集》第7卷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效法基督》第8卷 《希腊戏剧》第9卷 《西塞罗论友谊、论老年及书信集》《小普林尼书信集》第10卷 《国富论》第11卷 《物种起源论》第12卷 《普卢塔克比较列传》第13卷 《伊尼亚德》第14卷 《唐吉珂德》第15卷 《天路历程》《多恩与赫伯特生平》第16卷 《天方夜谭》第17卷 《民间传说与寓言》第18卷 《英国现代戏剧》第19卷 《浮士德》《浮士德博士》第20卷 《神曲》第21卷 《许婚的爱人》第22卷 《奥德赛》第23卷 《两年水手生涯》第24卷 《伯克文集》第25卷 《穆勒文集》《卜莱尔文集》第26卷 《欧洲大陆戏剧》第27卷 《英国名家随笔》第28卷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第29卷 《比格尔号上的旅行》第30卷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第31卷 《契里尼自传》第32卷 《文学和哲学名家随笔》第33卷 《古代和现代著名航海与旅行记》第34卷 《法国和英国著名哲学家》第35卷 《见闻与传奇》第36卷 《君王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第37卷 《17、18世纪英国与序言》第38卷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医学;外科学;地质学》第39卷 《名著之前言与序言》第40卷 《英文诗集(卷Ⅰ)》第41卷 《英文诗集(卷Ⅱ)》第42卷 《英文诗集(卷Ⅲ)》第43卷 《美国历史文件》第44卷 《圣书(卷一):孔子;希伯来;基督圣经(Ⅰ)》第45卷 《圣书(卷二):基督圣经(Ⅱ);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第46卷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Ⅰ)》第47卷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Ⅱ)》第48卷 《帕斯卡文集》第49卷 《史诗与传说》第50卷 《哈佛经典讲座》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为什么维基百科说有51卷?
  •     英文版,单词可以看到有错误拼写,买东西不能只图便宜,翻印得不职业。
  •     买了以后,非常喜欢。分了5次从公司搬回家。
  •     看到有459买的啊现在涨那么多哎书买太多了放不下了有kindle版本也好
  •     只拿了一本~
  •     第一箱书都是折弯的.第二箱正常 500块的价格我也不好意思退换货.有英语基础的必备.
  •     满满的两大箱,我一个人刚刚能搬动,每本都很厚重,平均一本还不到10块钱,真是超值啊,而且每一本书都是塑封的。可惜亚马逊说开过发票了,但我没发现发票,又跟客服讨要发票,到现在都没收到。郁闷。
  •     书是很好,不过这么多要何时才能看完。。。
  •     699,成功秒杀!纸质、印刷质量都很好!无论阅读或者收藏均适合!
  •     连送货的人都说这么便宜,秒来的。599元!全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看完。两大箱啊,每本都很厚,书很大。
  •     41 十九世纪诗歌
  •     英文版在线阅读
    http://www.bartleby.com/hc/
  •     50本书基本是历史经典,近现代书没有。
  •     599秒下,还赠送了一本书,先下着订单,还没有付款,正思量买还是不买呢,其一,此书编于1901年,所收作品均是这之前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作品,可以说是古英语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读此套书尚且需要一定语言功底,作为一个英语为第二外语且功底不深的人读之恐怕会很困难;其二,虽说599对于2000元的定价来说已经很便宜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啊。还有此套书的中文... 阅读更多
  •     挺不错的哈佛经典大全!而且是全部英文原文的!50本啊!699元真的是物有所值!
  •       艾略特寄语:
      
      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概念上的文化人提供获取所必需的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我打算对这座宝藏进行认真筛选,以让每个在心智上积极进取的美国家庭好好利用,尽管他们早期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因此,我们选编《哈佛经典》的目的与其他各类系列丛书大相径庭,他们只不过是选上100本或50本世界上最好的书籍而已,那样最多只是向善于思考的读者奉献了一幅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实、锤炼和升华的历史长卷。
      
      
      全套书原版下载或者在线阅读:
      http://bbs.en8848.com.cn/thread-42026-1-1.html
      
  •     在家教老师的强烈推荐下限时抢购时买了,印刷质量好,包装设计简洁大方,正文字体够大够清晰,每本书有塑料薄膜包装.所有英文经典一举收藏.不足,有三书封面有污迹,象是鞋印.
  •     上哪儿买呀、新华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呢?
  •     万分感谢Hermes!!
  •     哈佛校长爱略特亲自领领衔,数十位教授共同选编的50卷,共100多本经典精神套餐, 对懂英文的人来讲,值得收藏.相对价格也很合理.本书也是送人的极佳选择!当然接受对象要有英文基础.
  •     两大箱,很划算,希望有耐心读完!!
  •     这样的东西实在有失经典。想当初在学校图书馆美国原版的书才是好书。
  •     学校图书馆给力啊!卷27ing...
  •     纸好,包装好,书好,内容好!西方文化的盛宴!买书这么多年,这是最让我惊异的一套书!内容并不艰深,对于学生,五天可以读一本,不到一年可读完;对于上班的,十天可以读一本,不到两年可读完!因为本书是第一版,所以里面错单词却也不少!
  •     因为有印刷错误,另全套书的价值大打折扣啊,不过内容到底还是不错的东西
  •     很厚的书。。。。。印刷什么的也非常好
  •     包装太差!!!书虽然塑封了,但是封皮上缺都是脏手印,一看就是盗版的!!!
  •     非常感谢LZ!
  •     纸张太差,而且翻看没读几页尽然发现几处印刷错误,对于收藏来说确实很糟糕
  •     我订书的时候写明要发票,并且发票的名称也写明了,什么时候给发票?另外,满90给15的礼卷以什么方式给?
  •     秒杀到货,两大箱,包装很好,50本书也很好,有一定英文水平的人可以看看,书的印刷还好,希望卓越继续推出一些精品书籍,秒杀最好!
  •     20世纪初编的书书
  •     秒杀时候下的单,并且使用了200-50的码,但是快递只有ems可选,运费30元。最后,549元拿下的。50本书,2大箱,绝大多数人还真的拿不动,我是送在物业,然后拖回家的。书的外观和印刷质量:... 阅读更多
  •     有没有翻译成中文啊?
  •     好书,读起来确实要花费一番功夫,慢慢读吧。
  •     从书的包装和内容来说都很好,就是听说有人500圆就买了一套!!!
  •       
      目录:
      第1卷 《富兰克林自传》《乔治•沃尔曼日记》《痛思录》
      第2卷 《柏拉图对话录:辩解篇、菲多篇、克利多篇》《爱比克泰德金言录》《马库思•奥勒留沉思录》
      第3卷 《培根论说文集及新特兰蒂斯》《米尔顿论出版自由与教育》《托马斯•布朗“虔诚的医生》
      第4卷 《约翰•米尔顿英文诗全集》
      第5卷 《爱默生文集》
      第6卷 《伯恩斯诗歌集》
      第7卷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效法基督》
      第8卷 《希腊戏剧》
      第9卷 《西塞罗论友谊、论老年及书信集》《小普林尼书信集》
      第10卷 《国富论》
      第11卷 《物种起源论》
      第12卷 《普卢塔克比较列传》
      第13卷 《伊尼亚德》
      第14卷 《唐吉珂德》
      第15卷 《天路历程》《多恩与赫伯特生平》
      第16卷 《天方夜谭》
      第17卷 《民间传说与寓言》
      第18卷 《英国现代戏剧》
      第19卷 《浮士德》《浮士德博士》
      第20卷 《神曲》
      第21卷 《许婚的爱人》
      第22卷 《奥德赛》
      第23卷 《两年水手生涯》
      第24卷 《伯克文集》
      第25卷 《穆勒文集》《卜莱尔文集》
      第26卷 《欧洲大陆戏剧》
      第27卷 《英国名家随笔》
      第28卷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
      第29卷 《比格尔号上的旅行》
      第30卷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
      第31卷 《契里尼自传》
      第32卷 《文学和哲学名家随笔》
      第33卷 《古代和现代著名航海与旅行记》
      第34卷 《法国和英国著名哲学家》
      第35卷 《见闻与传奇》
      第36卷 《君王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第37卷 《17、18世纪英国与序言》
      第38卷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医学;外科学;地质学》
      第39卷 《名著之前言与序言》
      第40卷 《英文诗集(卷Ⅰ)》
      第41卷 《英文诗集(卷Ⅱ)》
      第42卷 《英文诗集(卷Ⅲ)》
      第43卷 《美国历史文件》
      第44卷 《圣书(卷一):孔子;希伯来;基督圣经(Ⅰ)》
      第45卷 《圣书(卷二):基督圣经(Ⅱ);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
      第46卷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Ⅰ)》
      第47卷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Ⅱ)》
      第48卷 《帕斯卡文集》
      第49卷 《史诗与传说》
      第50卷 《哈佛经典讲座》
      
  •     满满两大纸箱 几十本 都是英文的 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我买了...不知道收到会是什么样...
  •     好东东
  •     纸张较粗糙,影印版不清晰,导致总体印刷质量仅为59分的水平,作为一套典藏相传的书籍,掩卷难掩失望。
  •     本以为是硬皮精装版,可到手一看,疑似盗版,纸张粗糙,还望楼上楼下的三思再下单!
  •     Thoseareremarkableworks,IobtainedthenoteswhileIwasre*****HuShi'sjournal,itisworthtopurchaseit,however,Igotmoreover50thousandsJiFen(rewards now,howcanIconsumethem?thanks
  •     书很好,不错啊,合作愉快!
  •     看了胡适日记,书中是多次提到了此"奇书",不妨先收一套再说,日后慢慢看.
  •     满意:性价比较高,平均一本书13.8元,单独买原版书是不可能。不满意的是:卓越亚马逊说明不清,有点忽悠人,我是用手机买的,在手机端只能看到中文目录及简单说明——什么该出版公司花五年打造等等误导信息,难道五年就翻译了个题目?因为其中的许多我已读过,这次是为女儿买的,全英文的阅读兴趣就全没了。对照了个别书,英文与国外出版的也有出入,不知该出版办公司是如何“打造的”?!不推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